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任何难办的事,在陶丘这种原始资本主义急需发展的时候,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在宋国国内不能够找到合适的矿工?没关系,那么就把眼光放到国外去!

    南方的越国,就成为了宋人的第一个目标!在昭滑伐越以后,整个越国已经从实质上灭亡了。然而对于越地的大片领土,楚国却根本没有办法直接吃下来,所以原本越国的土地上,基本上就由原来越国的贵族们“自治”了。

    这样一种失去了越王的管理,由各个贵族们“自治”的地方,贵族们互相之间自然是有着极大的不爽的!虽然考虑到楚国人的威胁,这些越人没有大打出手,然而私底下的冲突,却绝对不少!

    陶丘商人,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来到了越地。而这种混乱的地方,其实正是拥有军工产业的陶丘商人所喜欢的地方!仅仅凭着手中最差劲的武器,陶丘商人就从越地得到了大批的奴隶,将其运到了相邑煤铁矿中,让矿区重新恢复了生产!

    比较可惜的是,越人天生桀骜不驯,并不容易屈服,作为矿工并不是太理想!

    而当被戴言派到海外,成为宋国第一个海外封君的空桐嘉回到宋国,知道了相邑煤铁矿所遭遇的困境,立即就开出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使用倭人!

    自打开拓海外的船队,从日本列岛运回第一人,“倭人”这种形象的称呼,立即就从盐城开始传播,并一直穿到宋国国内。对于宋人来说,这样一个名字,实在是太适合这些人了!

    一个普通的宋人,身高大致都在1。6米到1。8米之间,然而这种从海外所带回来的人,身高竟然连一米三都不到!哪怕是比较矮的宋人,都能比这些倭人高出一个头来!如果不是船长们极力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成年人,宋人一定会认为这绝对就是小孩!

    因此,对于这种具有明显特征的人,大家就很好做定义了:倭人。从人从矮,就是说这些家伙乃是小矮人!

    别看倭人矮小,然而他们能够做的事,却真的了不得!这些倭人因为身材矮小,所以吃的东西都不多,然而能够做的事却真的不少!而且倭人心情温顺,比较容易服从,能够很好的管理。

    陶丘在海外的金银矿,能够如此快速的成为一个重要的财源,空桐嘉的能力自然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些倭人的贡献,却也绝对不小了!

    因为身材矮小,所以这些倭人能够在低矮的矿洞中闪转腾挪,并且用矿锄慢慢的将有价值的矿给掏出来!哪怕一次性掏得不多,凭着倭人的数量,外加从矿底运送矿产这种重体力活有吊车来解决,倭人挖矿的效率反倒提升了不少!(读者大大可以参考魔兽中铁炉堡善于锻造和冶炼的矮人族)

    有了空桐嘉作为矿主,对倭人矿工的亲身体验,吕行这么一个肩负着陶丘商业原材料供应重任的人简直感动得要哭了!如此好的矿工,怎么咱们之前就没有想到呢?

    随后,在陶丘那带着原始资本主义的旗帜挥舞下,各种前往倭奴国的船队络绎不绝。陶丘的各大商行、钱庄甚至直接为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提供资金,并且帮助其组成特殊的“人力输送商行”,不断的从日本列岛运回一船船的倭人,投入到了相邑煤铁矿的运作中去!

    因为戴言所掌控的地盘一下子就增大了许多,整个陶丘也因为市场的直接扩大,而变得更加繁荣!因此在短短的半年中,相邑煤铁矿的资源需求就愈加迫切,而由此对于倭奴的需求就更加迫切!

    在这种迫切背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那些专门负责运送倭奴的商行,其市场价值开始急速提高!

    这还是陶丘没有成立正式的股票交易所,能够正式的发卖商行股票的情况,若是有这样的东西,这些运送倭奴的商行能够上市,估计短短半年内,其市值一定会拉出一个极为亮眼的斜线!

    要知道,后世17世纪,西方的贩奴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百年内的市值平均每年上涨6%!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工业时代还没有开始的时代,而科技的提升对于经济的影响还微乎其微的时代!

    而当戴言知道了相邑煤铁矿所存在的情况以后,整个矿区内运用倭奴以及少部分的越奴乃至东夷奴隶的状况,已经开始形成了规模!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戴言也不能轻易的改变这样一种状况了!

    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好好青年,戴言对于奴隶制死灰复燃,还是有着不小的心理压力的。不过当他思量清楚了如今的现状,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后,他还是默认了如今矿区使用奴隶的做法!

    毕竟在如今的时代,要使国家强大起来,就必须经历血腥的原始积累。如果他不想让这种血腥的灾难落在自己的子民身上,那么也只好将它落在外人身上了!

    而在考虑到自己的身份,乃至以后整个宋国的战略,戴言还是对奴隶的使用作出了限制:海外的倭奴和越奴可以使用,夷民奴隶不允许再使用!

    无论怎么说,戴言都自认自己是华夏族的一员。对于有可能是自己祖先的夷民,戴言还是保存着一份敬意的!

    对于汉族乃至华夏民族来说,哪些人算是自己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华大地上,原始的华夏族,自然是原本起源于中原的那么一支炎黄部落了,在这么一支部落的东征西讨下,不断的对四方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进行征伐、融合,最后才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文化的华夏族!

    戴言对后世华夏族的形成倒是颇有些了解,在他看来,位于华夏四周的少数民族里,与华夏族融合得最好的就莫过于东夷了!

    这种现象,反映到后世,最为明显的证据,就是张姓人口的人数,在天朝百家姓中高居第三位的位置!

    张,分开来就是弓和长,本意是就是拥有一张长工的人,这就是东夷最为基本的特征。而另外一个作为徐国后裔的徐姓,也是天朝排在前列的大姓!

    而且宋国的建立,本身也是和东夷有些关系的。如今东海之地的夷民,虽然对于宋国还不算太认可,但戴言相信,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双方交流增多,这些夷民终究会成为宋人的一部分!

    对于允许作为奴隶的倭人和越人,戴言则压根不会将他们作为同袍来看待!倭人就不说了,后世的那个脚盆鸡,几乎任何一个天朝青年,都对其憎恨不已,戴言对于使用其祖先作为奴隶,没有丝毫的愧疚!

    而对于越人,戴言也是同样如此!虽然这些人如今是生活在天朝的土地上,甚至在后世来看,这些人都是生活在天朝的核心地区,然而戴言很清楚,这些人压根就不能算作是华夏族的祖先!

    在后世,南方各省中,排名前列的几个大姓刘、陈、吴、徐、黄、钱、蔡等,有哪一个是和越人有关的?那些原始的越人,其实早就被华夏族一次次的“南渡”给驱赶、追杀得差不多了!

    而少数剩余的人,其实就这样被驱赶到了某个南方小国,并且洋洋自得的建立起了一个小国,更时不时的妄图恢复其“祖宗江山”!

    在戴言想来,越地,是迟早要纳入自己统治中的,从现在着手,开始削弱其力量,其实也算不错!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变法(六)() 
确定了国内各阶层的利益,并默认了倭奴和越奴的存在,戴言对于土地的改革,也很快开始了。

    宋国有了陶丘,就是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另外一个事实上的问题是:宋国到如今,依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这种状况,即使是再过几十年,都是无法改变的局面!

    且不说这时代,整个天下还是以农业为主。哪怕是到了后世发达的21世纪,农业依旧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根基之一!毕竟老百姓吃的东西,只能从地里长出来!

    戴言之前执掌陶丘,可以凭着此地良好的地理优势,极力发展商业,用商业赚到的钱来发展工业,并且可以完全不顾农业的发展。在拥有一个商业城市的时候,戴言可以如此做,然而如今拥有了整个宋国,需要对整个国家施政,再使用如此办法,就完全不可行了!

    毕竟他不可能完全将整个宋国的粮食安全,完全寄托在他国身上!

    要说起来,对于土地的改革,乃至农业的变革,其实也是如今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核心所在。当年秦国商鞅变法,其中对于农业改革的核心政策,即是:废井田,开阡陌。其具体的政策,就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农民自主开发土地!

    与秦国拥有广袤的八百里秦川相比,宋国地处平原地带,本身又有着多条河流从国土内经过,也是一个极其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然而与秦国那原本地广人稀,土地没有大量开发的情况不同,宋国所拥有的适合耕种的土地,在表面上已经开发完毕了!在戴言完成了宋国的土地测量,发放了地契,并做好了各个阶层的户籍登记以后,戴言却是发现,处于宋国第三阶层的宋民,竟然大部分都是没有土地的!

    农业是一个需要大量水源的行业,在此时的天下,大部分的农田其实都在距离水源五里范围之内。超过了这一范围,哪怕是拥有再多的土地,也都是没有用的!如今整个宋国类似的靠近河边的土地,已经完全被贵族们瓜分殆尽了!

    这么一个占据人口大多数的阶层没有土地,绝对是宋国国内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只有将这些无地的农民安抚好了,戴言才能够睡得好觉!而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遍布宋国的“陈胜”们,从各地揭竿而起,将他从宋国君位上掀下来!

    必须要为国内这些人找到足够的土地,这不仅是戴言的想法,更是整个宋国朝堂的共识!

    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土地?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直接向外扩张,开疆拓土了!戴言也由此理解了如今天下各国,为何会持续不断的发生战争了,不能够解决那些无地农民拥有土地的欲望,整个国家的统治就有危机!

    在各国的君王看来,如果我国没有足够的土地,那么就是我死;若我国能够打败他国,并攫取他国的土地,死的就不是自己了!在这种是我死还是你死的争斗中,任何一个智商在线的君王想到的,绝对都是你死!

    而如今的宋国,本身就是弱国,周边强敌环伺,盲目的对外开战,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唯一能做的,只有在国内来解决这一问题了!

    如何能够在不开战的情况下,从国内尽可能多的开发出田地呢?只有一个办法:开挖水渠,增加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

    在魏文侯的时代,西门豹为何能够将邺地变成整个魏国最富庶的地方?除了西门豹在执政手腕上比较强势,敢于触犯邺地本地豪族和巫师的利益外,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西门豹是一个出色的水利专家!他在邺地开挖的水渠,直接让邺地的可耕作土地大幅增长,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让当地迅速的发展起来!

    时至今日,邺地依然是魏国除了首都大梁以外,最为富庶的地区!

    然而在如今的时代,开挖水渠,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说工程的大小,光是其投入,就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战国后期,韩国为了困住秦国,让秦国没有精力东出,派出了著名水利工程师郑国前往秦国修建郑国渠。就这么一条灌溉面积四万余公顷的水渠,就花去了秦国这个超级大国十年的时间!

    要知道那时候的秦国,可是能够在远离其本土的长平动员近五十万大军,作战长达三年的超级强国!

    虽然宋国所处的地段,其河流密度远大于西北的秦川地区,而宋国的地形也决定了不需要一次性的开挖类似于郑国渠那样巨大的工程,宋国的水渠完全可以以县为主,不断的在原本的耕地上继续扩张。然而这些水渠对于宋国来说,依旧是无比庞大的工程!

    在这些年来,在墨家和农家学者的研究下,并拥有丰邑这样的农业区以作尝试,陶丘已经在水利建设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如今的宋国,在水利建设上,并不缺乏人才,唯独让戴言犹豫的,乃是要不要花费大笔的资金投入到整个宋国的水利建设中去!

    在他思虑良久后,他还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尽力开发宋国国内的土地,让整个宋国的潜力尽可能的发挥出来!毕竟宋国如今面临的,几乎就是一个无解的局面。要强国,就必须先把内部给整理好了,并且让遍布宋国的百姓们富裕起来!

    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开挖了水渠以后的丰邑,已然成为宋国除三都外,最为富庶的农业县!

    宋国一个普通县所拥有的耕地,占整个县的大小,一般都不超过5%,而丰邑的耕地,在经过农家五年多的治理以后,耕地所占有的比例,已经扩张到了20%以上!

    哪怕是丰邑紧邻泗水,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这也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成绩了!而丰邑这么一座原本属于戴言自己的封地,其中新开发出来的耕地,戴言并没有将其收归己有,也没有交给那些拥有土地的地方豪族,而是直接分发给了那些无地的人!

    在戴言的举措下,在之前的五年中,整个丰邑已经完全做到了每户五口人,所拥有的土地超过百亩的惊人成绩!而收到这些土地的,并不完全是之前丰邑无地、少地的农民,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外来的流民以及从泗水对岸迁来的夷民!

    戴言所发放的100亩土地,并非是小亩,而是大亩!若不是每一户家庭所能够耕种的土地有限,戴言其实能够发放更多的土地!

    而在丰邑建设水渠所花费的投入,虽然大部分是来自于陶丘的拨款,然而丰邑本身在拥有了更多的土地,乃至更为先进的农业耕作方式后,所产生的自我造血能力,也是功不可没的!

    在拥有了丰邑的成功经验以后,戴言对于宋国国内的农田开发,也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和想法!

    不久之后,整个宋国国内,都因为相府所发布的通告而沸腾了!

    在这封通告中,完美的阐述了戴言对于国内兴建水利设施的政策:政府规划,民间集资。如果仅仅只是这样的政策,当然是不可能引发如此大轰动的,而这项政策中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其独特的思维来平衡了各方关系,让各方收益!

    这种规划,大致的步骤是这样的,假设如今位于丹水边,首都彭城上游的萧邑想要开挖一条水渠。在萧邑县府提交了申请,而宋国相府也同样批准的情况下,这条水渠就开始正式立项了。

    整个水渠立项以后,相府就会将水渠周边的数块土地进行拍卖,用拍卖得来的钱来建设这条水渠!而当这条水渠建好以后,水渠能够灌溉的土地,除了被拍卖的私人土地外,其他的土地,相府将会全部分配给无地的农民使用!

    当然,在这过程中,那些农民也并非是无偿拥有的。他们必须在水渠建设的过程中,为水渠的建设出力,同时也必须在拥有了土地后,补足足够的年金,才能完全的拥有土地的产权!

    然而即使如此,这样的政策,对于那些无地的农民来说,也依然拥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在土地改制以前,这些人都是贵族们的奴隶,而在改制完成以后,他们没有土地,也同样不得不依附于本地的贵族!

    而这么一项政策,就让他们拥有土地成为了可能。只要能够在水渠的建设中出力,并且在日后获得土地的时候老实耕种,老实交税,他们就能够拥有土地——他们的终极梦想!

    而这样的政策,真正大感兴趣,并且愿意在其中出大力的,还是陶丘那些先富起来的商人们!在如今的商人们看来,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已经不比宋国的旧贵族们差了,而他们唯一缺乏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

    若是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并将其传承三代,是否意味着他们也能够成为宋国贵族呢?

    这些商人立即通过各种渠道来咨询此事,戴言一见商人们那强烈的反应,立即给了一个肯定的承诺!

    很快,陶丘的商人们就集体疯狂了!当位于萧邑的第一个水渠试点项目正式立项以后,那些被圈出来拍卖的土地,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拍卖一空,整个萧邑轻而易举的就筹集出了开挖这条水渠的资金!而整个萧邑的无地农民们,也立即就开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水渠的建设中去了!

    毕竟早一日将水渠建设完成,他们就能够早一日的完成拥有土地的梦想!

    而第一个水利项目开始以后,整个陶丘的商人完全就是一副没有吃饱的样子,立即通过右院向戴言建议,开展更多的试点!

    很快,第二个位于留邑的水利项目立项,所需要的资金,又在短时间内筹集完成,并开建了!

    而戴言一连在五个县启动了六个类似的项目,商人们方才因为资金的紧张而热情稍退。而在其中一个位于边境黄邑的偏远小县开展类似项目时,因为施工人员不足而导致项目进度缓慢。陶丘的商人立即就通过自己在天下的商业渠道,从各国招募流民过来,加速水渠的修建!

    得到了如此大鼓励的戴言,干脆又将之前分配土地的口子敞开了一些:哪怕不是宋民,乃至没有宋国移民身份的外国流民,只要能够在此过程中,帮助宋国修建水渠,一样能够在工程完工以后,获取宋民身份一半的土地!

    而哪怕是如此苛刻的政策,也立即让各国知道了这一消息的流民兴奋无比!无数流民,在陶丘商人的帮助下,带着饱满的热情,从各国赶到宋国来参与类似的工程!

    这种疯狂的流民潮,哪怕是后来戴言宣布已经没有足够的名额了,依旧无法阻拦各国流民的热情!这样涌动的流民潮,自打商鞅变法,秦国宣布开阡陌以后,在整个天下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变法(七)() 
宋国国内多个水渠的开建,不仅仅让宋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吸盘,不断的从各国吸纳各种流民过来,也令得陶丘这么一座工商业城市,越加的兴旺起来!

    虽然这些水利工程大多没有集中在陶丘附近,然而陶丘在其中出力甚巨,所得到的好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