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造宋帝国-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朋友并且说“少公子非常尊重我。”

    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弹剑唱道“长剑长剑回去吧!没有钱养我家。”这下,别人都觉得他太过分了,简直是贪得无厌,就去田文那儿报告,田文倒不在意,在得知他家在陶丘尚有一老母后,就叫人将其接到齐国来,并按时供给其母吃穿用度。于是,冯谖就不再唱歌了。

    而此时,他开始重新显露出了一个义士的忠诚,以及其过人的才干。

    在齐国首都临淄,他帮助田文处理靖郭君家政,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令得田婴都刮目相看。当田婴的首席谋士齐貌辩死在了齐国东郊的猎场中以后,田府的内政很是混乱了一番,直到冯谖的到来,田府才算是彻底的稳定,并且实力相比以前还更加强大。

    后来,田府在薛邑有一笔债务要收,田文看重了冯谖的过人才干,于是派出他前去办理此事。冯谖直接问田文:“我帮主君收债,主君可需要我买一些东西回来?”田文想了想,就对冯谖说道:“先生才干如此高,您看看我家缺少什么东西,就随便帮我买点回来就是了。”

    于是冯谖抵达薛邑,找到了所有的债主,当着他们的面,将所有的债券全部一把火给烧了!当地的百姓纷纷口呼万岁,大声感谢薛公的恩德!

    这样的做法传到了田文的耳朵里,令得田文极为恼怒,于是立马召回冯谖,并质问冯谖为何要这么做。冯谖直言道:“您的家族有了个小小的薛邑,不把那里的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加以抚爱,却用商贾手段向他们敛取利息,我认为不妥,就假托您的旨义,把债赏赐给那些无力偿还的百姓。这就是我为您买回来的东西,它乃是整个薛邑的‘义’!”

    焚券市义的做法,令得田文颇有些恼怒,也使他自觉无法在他的父亲面前交待。然而当田婴听说了冯谖焚券市义的做法时,这位一向喜欢敛财的小气封君,却是大声的叫好。在尝试了拉拢冯谖无果,并且知道冯谖一心效忠田文以后。田婴出手十分果断:将田文立为世子!

    从此之后,整个薛邑田婴基本上就交给了田文来进行管理,而实际上的管理者,却是这位冯谖。

    薛邑虽然称之为邑,然而它以前却是可以自成一国的。冯谖在薛邑,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他派出了间谍前往丰邑窃取先进的农业知识,并且从陶丘引进了大量的铁制农具,使得整个薛邑物阜民丰,百姓安居乐业,在周边国家中形成了蒸蒸日上的气象!

    如果不是陶丘的发展形势更加迅猛,对周边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薛邑绝对会是这些年中泗水流域最为璀璨的明珠!

    与戴言在陶丘低调的发展军事,执行精兵战略不同,冯谖在军事上有着自己的独到理解。他利用了田氏父子好养士的特点,大力招抚整个齐国的游侠,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了一支悍不畏死的军队!这样的军队,几乎可以算得上齐国技击士中的巅峰。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也使得田婴在齐国的地位愈加稳固!

    知道冯谖背景的田文,听到了冯谖的感叹后,直接问冯谖道:“我知道先生当年曾在陶丘遭遇不公。若是先生想找子偃的麻烦,田文倒是可以助公子一臂之力!”

    冯谖摇了摇头,对田文说道:“公子的心意,冯谖心领了。然而如今陶丘的实力如此强大,实在不是我薛邑单独一家能够对抗的,在下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私仇而坏了主君的公事呢?”

    冯谖的眼光向来十分出色,田文对他深信不疑。当他听到了冯谖对陶丘评价如此高时,却是面带疑惑的问道:“请恕小子眼拙。以在下来看,这陶丘如今虽然百业兴旺,然而毕竟都是一堆商人在主事。商人皆为见利望义之辈,不似名士重义而轻利。以我薛邑重义之士,攻陶丘重利之商,何愁不破?先生是否有些太过于高看子偃了?”

    冯谖听完以后,对田文说道:“陶丘君虽与在下,与靖郭君皆有私仇,然而他毕竟是名满天下的贤公子,在下不会以私仇来轻视他。商人重利轻义,不可为军,确为至理名言。然而吾观陶丘君治邑之法,颇有点石成金之效。以陶丘如此兴旺,陶丘君所积累的财富定然到了一个不可想象的程度!他日一旦有战,陶丘君以重金之赏,必然有重利之辈为其效命。

    以在下来看,陶丘也并非没有重义之士!陶丘君在陶丘兴建了如此多的学校,这是从小培养义士的做法。一待这些人长成,其必然对陶丘有着无限的忠诚,他们组合在一起,这绝不是我薛邑的义士能够对抗的呢?我薛邑不如陶丘,实乃自然之理,公子应当勇于面对。在下的能力不如陶丘君,不能让薛邑变得如此强大,这是我的罪过!”

    田文当然不能够在此上面怪罪冯谖了,他直接说道:“先生之才,辅佐一国也是错错有余,又哪里能力不足呢?不过陶丘如此强大,不仅是我薛邑的麻烦,未来也会成为齐国的麻烦。我想找子偃的麻烦,并非只是为先生的私仇,也有父亲的私怨,更有整个齐国的谋划!先生不是外人,若是有能够削弱陶丘的办法,大可提出来,在下定然献于父亲面前!”

    冯谖听完了天文的话,也是大为感动。随后他就压低了声音,在田文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大略陈述了对付陶丘的办法,听得田文连连点头不已。

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见张仪() 
当田文带着冯谖来拜访戴言时,戴言也没有因为和田婴有仇就避而不见,反而是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两人。

    田文作为如今新一代的“贤公子”,未来的孟尝君,后世黑社会的祖宗,和戴言想象中高大魁梧的形象截然不同。此人身形矮小,而又形容猥琐。至少在戴言看起来,是没有贵族风范的。

    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点,他不像田婴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能与齐国的游士们打成一片,得到他们的效忠吧。

    对于田文身旁的冯谖,戴言自然是没有任何印象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此人,也丝毫不知道他在陶丘的第一个政策就将此人变为了丧家犬,而与他结下了死仇!

    虽然田文和身旁的冯谖都对戴言非常客气,然而戴言依然能够从他们的微妙情绪中察觉出一种敌意,这也使得戴言在与他们交往时时刻保持了警惕。

    好在田文的拜访只是普通的例行拜访,田文在戴言这里采购了一些陶丘特有的奢侈品,而冯谖却特意的强调想要购买陶丘的优质铁农具。对于这样的贸易,戴言自然是不会拒绝,将其一一答应了下来。

    在谈完生意以后,两人就此告辞。

    当田婴以及田文抵达陶丘后不久,秦相张仪也带着浩大的队伍,来到了陶丘。

    和多年前戴言在楚国所见到的那个落魄士人不同,如今的张仪已然成为权倾天下的秦相,其身上已然有了一股威势,令得戴言也不得不避其锋芒。不过总的来看,张仪此人还是一个喜欢耍嘴皮子的油滑之人,他方一见到戴言,立即就下车来对戴言深施一礼:“魏人张仪见过曹公!”

    在拜见了戴言以后,张仪又对着他身旁护卫他来到秦国的秦军将士说道:“在下当年在楚国,为楚尹昭阳诬陷为窃玉之徒,若是没有曹公搭救,我张仪当年可就折在楚国了!曹公就是我张仪的救命恩人呐!”

    一旁跟随张仪到达的秦军将领孟宽说道:“我等竟然不知相国还有如此落魄的时候!”

    对于张仪的话语,戴言只是微微一笑:“相国能有今日成就,那是因为本身才华出众,堪为人中龙凤!纵然在下当日不搭救相国,相国一样能离开楚国,在秦国身居高位!”

    戴言说这话,绝对不是吹捧,而是他发自内心的赞同!张仪是什么人?由一介穷士而成为大国之相,将天下王候戏弄于鼓掌之中的人!

    后世人总认为张仪乃是骗子,而戴言却丝毫不这么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骗骗普通人以获取利益,那确实是骗子。然而若是一个人能够骗到一国君王,改变他国的外交政策,这样的人就不是骗子了,而是战略家!

    当然,有的战略家不仅能够忽悠别人,他们还能够忽悠自己人!比如后世著名的北美战忽局章局长,就是这么一个著名的战略家,在他那神奇的大预言术下,成功的忽悠住了强大的美帝大统领,结果让天朝获取了长达十年的发展空间,并变得不可遏制,可谓是一个身在异国而心在故国的战略忽悠家了!

    张仪可不是像章局长那样的战略忽悠家,这位魏国人可是实实在在的帮助秦国强大的人才!只看秦国在他的手上,如今通过边打边拉的方式,获取了多少土地就知道了!

    而对于张仪的谢意,戴言却并不打算接受!在后世有一个著名的心理陷阱:有恩于人的,反而越发用心对待他人,比如父母对子女;而受恩与他人的,反而左右看别人不顺眼,比如欠钱的人对债主。

    虽然如今的张仪已经贵为秦相,但是若他日后有麻烦需要戴言来帮忙,戴言是帮呢,还是不帮?当年的那一次援手,只是为了结下一个善缘,就当做一次历时长久的风险投资好了。戴言心中默默的想道。

    随后,戴言就亲自将张仪迎入了陶丘,并且安排了最好的招待所做为行宫。在大家坐定寒暄以后,戴言就开始想要收取当年投资的回报了。

    戴言将身边的几个大商人引荐到张仪的面前,对他说道:“秦相,这里的几位都是我陶丘的大商人。其中有的商人曾经在秦国有生意,想来秦相也是认识的。我陶丘别的东西不多,就是商人多,商人若是没了生意,就没有饭吃。秦相是秦王面前的红人,若是能在秦王面前美言,让我陶丘商人能够合法的进入秦国做生意,在下定然感激不尽!”

    涉及到如此大的事,张仪也放下了平时的油滑态度,而是以一副谨慎的态度对戴言问道:“曹公,您引荐的商人里,猗蔚我是知道的,他为我秦国购入军粮,对我秦国自然是有作用的。至于其他的商人,张仪想要知道他们出售的是何物,方能进行决断。曹公应当知道我秦国重耕战,抑商贾,与他国不同!”

    戴言听完以后立马说道:“秦相不必担心,我陶丘商人出售的东西,绝对是对秦国有大用处的东西!秦国重农耕,然而我陶丘拥有整个天下最好的农具!无论是铁制的镰刀、锄头,亦或是木制的曲辕犁,木耙,都是能够提升农耕效率的东西!

    相国目光高远,应当听说过去年赵侯雍北伐林胡的事吧?而赵国北伐大军装备的武器,全都是我陶丘生产的!我陶丘的武器质量精良,价格公道,绝对是战场上最好的武器了!”

    不怪戴言像王婆卖瓜一样在张仪面前推销陶丘的产品,实在是戴言太清楚将陶丘的商品打入秦国的市场意味着什么了!

    对于秦国这么一个律法森严,官僚执行力无比强大的国家,它抑制商业的发展可不是说着玩玩,而是能够切实执行的。秦国的律法限制了商业发展,秦国自然就不可能产生大商人。然而对于物品的需求却是一直存在的,这就让秦国形成了一个空白的市场!

    这样的市场,一定是极为巨大的,而它所带来的利润也绝对是非常丰厚的!

    就像后世美帝著名的资本家哈默博士一样,选择了在西方国家对苏联进行贸易封锁的时候与其交易,结果就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在后来,天朝改革开放初期,这位奇人又一次果断出手,瞄准了天朝开放初期的优势,前来投资,结果就打造了天朝改开初期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秦国实行抑制商业的政策,就像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与天朝一样,对于其国内的商人们来说,固然是不利的。然而对于有志于打入其国内市场的外部商人而言,这样的政策就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它主动创造了一个垄断的市场,并将这个垄断市场让了出来,只要外部的商人能进入这个垄断市场,那么垄断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就将全部归它所有了!

    垄断秦国这么一个大国的农具,甚至是秦国的兵器,这该是多大的利润?

    戴言固然和赵国关系不错,然而赵国并不抑制商业,实行的是开发市场,陶丘商人也不能够垄断整个赵国的农具和兵器等市场!

    而若是进入秦国,并且由于秦国与陶丘相距甚远,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利益冲突,陶丘商人只需要打点好秦王,那么就完全可以垄断整个秦国的市场!

    在戴言的如此自夸下,外加张仪也承认戴言对其有恩,秦人也不好完全的忽视戴言这么一位堂堂封君的推销。随后,戴言将陶丘的农具拿出来交给张仪观看,让他确定陶丘农具的优良品质。而对于护送张仪到此的秦将孟宽,戴言也让几大军工厂的人带他前去参观陶丘所生产的各种武器装备!

    不得不说,陶丘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制造方面是极有优势的。张仪作为相国,也不仅仅管理秦国外交,对于秦国的内政乃至军务也都是非常了解的,他一看到陶丘生产的农具就知道其对秦国有多么重要了!

    而秦将孟宽,在见过了陶丘军工厂所生产的武器以后,就完全陷入了狂热状态!

    秦国作为西部边陲的野蛮国家,与中原文明相比历来是比较弱后的。而这种落后,不仅体现在秦人的野蛮上,也是秦人冶炼技术、武器制造技术上等各方面的落后!

    后世总有些人在那里夸赞秦剑锋利,秦弩超远的射程都可以歼星了。然而实际上,秦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秦国的制式装备依然还是青铜武器,与赵、韩等关东国家大规模的装备铁制兵器不可同日而语!

    陶丘军工厂生产的制式神弩,以及搭配一起的铁制弩箭都给孟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只是稍稍的试过了这些武器的威力,就可以断定:若是秦国装备了这样先进的武器,那么秦军的战斗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见到了陶丘的这些东西确实是对秦国有巨大作用的东西,张仪也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利用他的权力在陶丘采购了一大批农具和步兵武器。至于戴言所要求的让陶丘商人进入秦国的市场,这却是需要他回到秦国与秦王商议了。

    戴言对此极为满意。张仪此次的采购,交易额轻易就达到了50万金的规模,这可是远远大于之前五国相王时任意一国在陶丘的采购了!

    毕竟那些王侯们所采购的,都只是数量有限的奢侈品,虽然单个物品的价格要远远超出农具和武器的价格,然而农具和武器都是数量庞大的必需品,就总的交易额来说,奢侈品是肯定不如这些必需品的!

    而且戴言也有着其他的心思,若是将这些商品打入了秦国市场,那么其他的像鲸油、瓷器、玻璃这些后续的东西肯定能够继续在秦国存在,而且销量必然要好于其他国家!毕竟秦国军队的强大,戴言无论是从后世的历史,亦或是这时代的见闻都是了解的。对于一个能不断获取胜利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财富必然会不断的上升,做生意当然要和这样一个胜利者来合作了!

    至于说秦国得到了先进的农具,使其农业更发达;得到了先进的装备,使其军队更加强大,戴言是完全不担心的!秦国压根不和陶丘接壤,秦国强大了,遭灾的也必然是与它紧邻的魏国、韩国、赵国和楚国,这又关陶丘什么事?

    死道友不死贫道,天下至理名言啊!

第二百五十七章 三相会盟() 
当戴言达成了陶丘和秦国之间的大规模贸易以后,无论是戴言亦或是张仪都是很高兴,因为陶丘和秦国的贸易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生意完成以后,张仪或许觉得还了戴言当年的人情,人也变得越发油滑起来:“曹公,您如今的作风,可丝毫不像是宋国公子,也不是张仪记忆中名满天下的贤公子啊,您的做法可是比商人更像商人啊!”

    戴言对于张仪的打趣丝毫不在意,对他回答道:“张子博闻强识,应当知道我宋国本就为殷商之后,偃本就为商人,又哪里是像商人!而且如今天下各地的商人后裔来我陶丘,投奔于我,我当然也不能让同宗之人难过!”

    张仪听完以后哈哈大笑:“公子如此明事理,想来日后,整个宋国必定由公子来掌理了!”

    戴言听到张仪的这种说法立即脸色大变:“秦相不要开这等玩笑!我宋国事物自有家兄定夺,又哪里需要我一介闲散公子多言?况子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我只想为我治下子民多获取利益,宋国事物与在下无关!”

    张仪见到一句玩笑话给了戴言这么强烈的刺激,也立即反应过来,不再宋国国内事物上停留,而将话题转移到了其他方面。

    待接待张仪的宴会结束,戴言离开以后,张仪立即就将护卫他来到陶丘的秦军将领孟宽叫到面前,问他道:“孟将军,你在陶丘的军工厂中,看到了陶丘所制造的武器,也和我说了陶丘的武器质优量足,极为优秀!将军能否说得详细一些?”

    孟宽听到相国发问,自然是知无不言:“启禀相国!陶丘人只给我开放了几个军工厂,在这些军工厂中有着制式的弩以及搭配的箭矢,属下亲自试过其威力,可在百步外穿透皮甲,却有优秀的装备!而制式的神弩,只要陶丘的军工厂有需要,在一个月内就可以生产出三万部,其产量之巨,其价格之便宜确实不是我秦国能够相比的!

    陶丘的军工厂除了神弩以外,他们还大量的生产鲸皮甲以及制式刀剑。属下亲自试过了它们的属性,都是质量不错的装备,对我军有着重要作用的工具!”

    张仪听完孟宽的叙述以后,想了想,随后又问孟宽道:“以孟将军来看,这陶丘城如何?”

    孟宽答道:“相国,在下只是一介军人,您若要我评价此城,在下只能说此城之繁荣,实为天下少有!而此城占地如此广阔,然而其在城外的那些民居都是作为防御之用,想来若有外敌想要进攻陶丘,只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仪听完孟宽的话,说道:“陶丘之繁荣,不是天下少有,而是天下仅有!昔年我曾经游历齐都临淄,也体验过楚国郢都的风情,在这些大国之都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比得上如今的陶丘!齐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