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个儿进宫,除了将这些年来在宁波府市舶司的账目禀告圣上,自然也少不了今年端午前的那一场引君入瓮的好戏。
当时他与杨鸿达成共识,并没有在向朝廷提交的折子里说幼薇的事情,然而在圣上面前,李朔自然是不敢隐瞒消息。
当时圣上闻言夸赞了一句,“你这小女儿倒是聪明伶俐的很,是个至纯至孝的好孩子。”
哪曾想这昨日里圣上在御书房里的一句话,如今已经传到了谦王府中。
李朔自然不会以为自己来沈元晦府上拜见能够避人耳目,不过昨个儿他面圣之时也说到在杭州府沈元晦曾出手相救,当时圣上从御书房那偌大的书架上拿下了一本史记,说起了范睢。
睚眦必报如范睢,圣上并非要他学应侯那心性,言下之意让他该答谢的便是去答谢,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有了圣上这一句话,李朔便是携带着幼薇登门拜访,自然也不怕京城里的那些朝臣改日参他一本勾结藩王之子的奏章。
然而没想到的是,自己这还没有答谢沈元晦当日的救女之恩,现在竟又是欠了他另一个恩情。
沈元晦说的含蓄,李朔心里头承情也没有直说,“圣上谬赞,臣与小女都担当不起。”
幼薇还有些不太明白,怎么这说起来就是扯到了自己身上,而且还提及了圣上,他老人家也夸奖自己了吗?
在沈府并没有呆多久,李朔便是带着幼薇离开了。
沈元晦亲自将人送出府门,看着那掀开车帘冲自己挥手的小丫头,他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朔是圣上的心腹之人,他这女儿倒是个天真的。
马车缓缓驶离,幼薇放下了车窗上的青布帘,还有些不解其意,“爹爹,圣上怎么还夸我了?他也知道我吗?”她竟然被圣上念及了,可真是稀奇。
看着神色天真的幼女,李朔微微叹了口气,努力撑起一丝情绪,“是的,圣上的确夸奖了你。”只是这夸奖自己知道就行,被外人知道了,怕是昨日在御书房里上达天听的消息也都隐瞒不住了。
幼薇当街杀了海盗的消息一旦传播出去,李朔有些不敢想象,这会是什么个结果。
年少的女儿一如既往的无邪天真,却不能抵消李朔心中的那点惶恐不安。
好在接连几日,李朔吩咐人注意着,市井之中倒是并未流传这类传言,这让他微微放下心来。
而刚到府中时与曹氏商量的请女先生和出宫荣养的女官来府中教养三个女儿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
李朔有心打听,加上早前来京城前,杨鸿也给他做了推荐,所以便是拿着杨鸿的亲笔书信亲自去班家延请女夫子给女儿当教书先生。
杨鸿是汉中人士,与汉中班家乃是世交,有他的名帖和书信,再加上李朔诚意十足,备着九色礼品前去班宅,班家老夫人最后指定了班九姑娘到李府授课。
至于女官则是请师母吴氏帮着牵桥搭线,原本李朔打算能够请到一位老嬷嬷便是,却不想吴氏竟是给他请来了先皇后宫中的钱女史,这让李朔大喜望外。先皇后驾崩已经二十余载,圣上始终未在立后,以至于后宫无主。
钱女史曾在先皇后驾鹤西去后为其守灵八年,被圣上赞誉过。前些年圣上还赏赐了宅院,下旨放钱女史出宫荣养。虽说当时李朔不在京城,对这些消息却也是灵通。
京城里不少高门大户都是延请钱女史教养府中女儿,结果都败兴而归,没想到自己竟是捡了宝。
他多少也明白,这与自己新晋成为吏部侍郎有关。至于背后有没有圣上示意,李朔倒没细想,他府中之事,还用不着圣上挂念吧?对于两位女先生,他也是重视的很,毕竟被这两位教导过,日后女儿们婚姻嫁娶都是多了几分筹码。特意打听了两人的喜好,李朔吩咐辛管事盯着,在府中后院里安排了两处居所供两人休息。
又是特意辟出后院东南一角的院落,收拾出来作为学堂,吩咐府里人不得去肆意打扰,便是曹氏也不能随意打断两位女先生的教学。
针对上学这件事,李府的三朵金花心情不一。
明薇对于学规矩有些抵触,还是因为当初她被母亲曹氏耳提面命之下心生了厌烦,如今这偌大的学堂里就她和两个妹妹,外加上三人的一个使唤丫头在后面坐着,实在是无聊的很。
钱女史刚一来到便是制定了规矩——主子完不成课业,丫环加倍惩罚。她们姊妹身边随着的丫环自幼一起长大,看着丫环受罚,当主子的自然于心不忍。下午负责教授李府姑娘诗书的班先生听到明薇转述钱女史的规则后微微皱眉。
明薇心中一喜,觉得班先生这么温柔可亲模样的人定然不喜欢这等惩罚措施。
却不想班先生眉梢微微一挑,“加倍未免轻了些,得三倍才好,我平日里会布置一些课业,若是姑娘们完不成,那便是得累及身边的人了。”
刚才还心底里暗自高兴的明薇顿时像霜打的茄子,班先生视而不见,“若是被罚抄课业时被我发现字迹不同,那么惩罚再加倍。”
这下,明薇的神色连茄子都不如了。
相较于明薇的闷闷不乐,知薇倒是兴趣满满。她向来都清楚自己在府中的地位,比礼仪比诗书,她比姐妹们都强,现在即便是面对班家女儿、钱女史她也是无所畏惧。上午随着钱女史学习规矩时,她就是被夸奖了。对于班先生,知薇也有信心获得夸奖。
一个闷闷不乐,一个斗志昂扬,对比两位姐姐,幼薇情绪就是复杂的多。
徐嬷嬷很是惊讶钱女史竟是来府中教导姑娘们规矩,当时还神色诧异道:“她怎么来了?”
幼薇察言观色,觉得这钱女史大有来头,已薨先皇后宫中的女官,难不成这钱女史过来明面上是教她们三个人规矩,实际上则是教导未来的太子妃?
毕竟当时圣上可是赐婚沈元晦和大姐姐了,至于两人这婚约不欢而散,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
当下里,幼薇也只有这么一个念头。而且上午钱女史教规矩的时候,的确是大姐姐被训斥的最多。
“幼薇姑娘,幼薇姑娘?”班九声音微微拔高,却并没有唤醒陷入沉思中的人。
后排坐着的翠珠有苦不能说,她就说自己应该坐在姑娘身边或者身后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隔着这么远,根本都不能提醒姑娘。
班九皱了下眉头,直接走到了幼薇旁边。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人依旧是托腮坐在那里。
明薇有些担心,知薇一旁看笑话。
班九坐了下来,托腮看着幼薇,脸上带笑道:“想什么呢?”
“就是在想钱女史为什么”说话的人忽然间惊醒,眼前的人不是徐嬷嬷也不是翠珠,而是班先生。
她顿时低头,站起身来,然后伸出了自己的一双小手。
早先因为节食瘦身,这一双手都是极瘦的,只是皮包着骨头,近来幼薇胃口不错,人微微丰盈了些许,手也不例外。
“你倒是自觉。”班九伸过手去,但见那一双小手微微瑟缩了下,不过却还是没有彻底缩回去。
显然对于挨罚,她也是极为害怕的。
“刚才我在讲乐府诗,可是会背诵?”班九抓着她手,依旧是坐在那里。
她与行动间都规矩工整的钱女史不同,李府姑娘的这位授业先生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男儿意气。像是钱女史,绝对不会这么斜坐着不讲规矩,班九则不然。就像是现在,她虽坐着,可气势远比站起来高她一头的幼薇要足。
“会背几篇。”幼薇心头微微松了口气,要她背诗倒是不难,早先跟在爹爹和二姐姐身边,她也是背了不少诗词歌赋的。
班九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那我就不打你板子了,把我今天讲的乐府诗默写十遍,明日一早送到我院子里去。”
第二十一章 有喜()
“怎么,你有话说?”班九瞧了眼,李府这三位姑娘她多少知道些,眼前这位不向来都很听话吗?
幼薇稍稍犹疑,轻声说道:“那我能不能挨板子代替抄写呀?”
抓起了茶杯正在饮茶的班九姑娘闻言险些一口水喷在幼薇身上。
为人师表自然是要注重形象,艰难咽下了嘴里的茶水,班九正了正神色,脸上露出几分仁慈的笑意,“不可以。”
这话听得幼薇一时间郁卒至极。
她宁愿挨板子也不想要抄写十遍乐府诗呀,她最讨厌抄写东西了的。
幼薇挨罚的事情很快就是传遍了整个李府,曹氏听丫环禀告后冷哼了一声,“还以为人人都是老爷那般娇宠她?往后受罪的时候多着呢。”那丫头好吃懒做的,来到京城后每日里最大的兴趣就是去她那小厨房里捯饬,说是要做小点心吃。
每每做好了都是各处院子送一些,便是自己这里都隔三差五的收到几盘。
她原本还以为老爷特意请徐嬷嬷过来,是想要把这丫头栽培起来,到底徐嬷嬷也是临阳长公主府出来的。不过长公主府出来的又如何?大抵是在外面呆久了,昔年在宫里和公主府中学到的规矩也都忘了个干净。
陈妈妈觉得夫人这可真是越活越小气了,怎么还跟三姑娘过不去了?
“夫人,我听彩蝶说,姑娘今个儿上午被钱女史提点了一番后,下午倒是表现的不错,还被班九姑娘夸奖了呢。”捡好听的,陈妈妈用美人棰轻轻敲打曹氏的肩膀。
“明儿虽然性子鲁莽,不过是个能听得进劝的人。对了,老爷明日就是要去衙门点卯,轿子都安排妥当了吗?”这一晃都过去小半个月了。府里算是安顿好了,而李朔那边也是交接了一应的文书,这些日子随着其恩师高阁老四处行走,对于京城的情况多少做到心中有数。
曹氏身在内宅,这段时间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再加上天气热京城里色应酬原本也不算多,如今到了京城十余天,除了那日回了娘家,也没有再出去应酬。不过打明个儿起,也是得忙起来了。
“夫人放心,辛管事是个处事妥当的,一应事情自然是都安排的熨帖。”陈妈妈放下了手里的美人棰,正是打算下手给曹氏捏肩膀,却看到曹氏捏起了那旁边的盐渍青梅吃了起来。
陈妈妈觉得自己牙口一酸,“夫人,您之前不是还有些牙疼吗?最好少吃点这酸”说着,陈妈妈一愣。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曹氏的肚子,曹氏人懒洋洋地躺在这美人榻上,那肚子是分外的平坦。
“我肩膀还有点酸,怎么不捏了?”曹氏并没有察觉,她又是吃了颗青梅,“这梅子不酸呀,是雨水少的缘故?”
陈妈妈看着自问自答的人,她搬了个绣凳坐在曹氏身边,“夫人,您是不是有段时间没来小日子了?”
这话问的曹氏哭笑不得,“不都是你给我记着的吗?”怎么还问起她来了。
陈妈妈看着神经异常粗长的人,她有些不太确定,当年小公子夭折夫人伤心过度毁了身体,加上那时候还没出月子,所以这小日子都不怎么稳。
当时远在京城的尉氏没少给寄过去一些偏方古方,还请了妇科圣手去给诊治,却始终没什么效果。
虽说夫人是子女双全,可到底多子多福,京城的老夫人也希望夫人能再生个一儿半女的。
不过那段时间夫人跟老爷置气,再后来又是云姨娘去世,老爷也无心踏足后院,陈妈妈当时想过个一两年缓和下也不是不行,哪想到老爷又是被调去宁波府。
府里那野猫都生了两三窝了,夫人的肚子愣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不过稍微让人欣慰点的是,香姨娘的肚子也没动静。
李府只有公子一个男丁,也没见老爷嫌少,陈妈妈也是死了心,不再听尉氏吩咐折腾那些有的没的。
可如今
“夫人,咱是不是请个大夫来?”
曹氏要强,觉得不能刚来到京城就请大夫上门,又把身体不舒服的缘由归咎于京城太热,虽是身体不舒服却始终不曾请大夫来瞧瞧。
如今听陈妈妈这么一说,她也是摸了下自己的小肚子,前前后后生过三个孩子的曹氏终于后知后觉,“你是说我可能”
陈妈妈捂住了她的嘴,“您可是得小心着点,先别声张,今个儿时辰不早了,我明日里去请个大夫过来给夫人您请平安脉。”
看着曹氏点了点头,陈妈妈这才是松开了手,这谁能想到夫人早些年费劲了心思也没能怀上,现在倒似乎有了好消息。
这可真是老蚌怀珠。
与沁园中天上掉馅饼似的惊喜对比,梧桐苑里就是有些凄风苦雨了。
幼薇揉了揉自己酸胀的手腕,“嬷嬷,我写完了吗?”虽然只是讲了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两首,可要代替翠珠抄写三十遍,幼薇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还不如做一个饿死鬼呢。
“若是姑娘今天学堂上不走神,自然不用抄写这些。”徐嬷嬷不留情面指出了幼薇问题所在,这让幼薇觉得人生晦暗,仰天长叹然后继续埋头抄写。
唯一庆幸的是,李朔觉得女儿们的丫环也应该是粗通笔墨,这其中翠珠比不上知薇身边的琴书,写的字倒是比彩蝶那歪七扭八的好看。
三十遍乐府双璧抄写完,幼薇已然困得睁不开眼,闭着眼睛让翠珠给自己梳洗后几乎是直挺挺地就倒在了床上。
“嬷嬷”翠珠也浑身疲惫,徐嬷嬷做主让自己写姑娘那十份,姑娘抄写自己那三十遍,这是要给姑娘一个教训不错,不过未免太辛苦了些。
“早点睡吧,明日早起把这个去交给班先生。”
幼薇性情温和不争不抢,作为府中庶女上有父亲疼爱下有贴心丫环,这样为人处世并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既然现在府里请来了两位女先生传经授道,那就得好生学着,先前那些懒散的毛病是得改改了。她年纪大了,便是这两年能守在幼薇身边,却又是能守多久呢?
自个儿离开前,这孩子得学会自己过日子呀。
徐嬷嬷心事沉重地收好了那厚厚的一沓,压在幼薇枕头旁边,这才是离开。
幼薇不情不愿地被翠珠喊醒——她们得一大早去班先生的院子里交抄写的文章。
两位女先生住在东院这边,距离梧桐苑倒也不远,徐嬷嬷有点不放心,亲自送幼薇过去。
不曾想竟是遇到了陈妈妈带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白发老头往这边来。
两路人马碰上,陈妈妈一愣,旋即笑道:“昨个儿夫人晚上有点不舒服,我请个大夫过来给她瞧瞧。”
“我过会儿去给母亲请安。”曹氏最近懒散,便是连请安这一项都给她们免了。不过到底是身子不舒服,身为子女去看望是应该的。
陈妈妈本想要拒绝,只是看到一旁徐嬷嬷那审视的目光,顿时觉得自己像是被这老嬷嬷给看透了一般,“三姑娘你有心了,那我先过去。”
幼薇侧身让路,一时间感慨无限,“陈妈妈真辛苦,还要亲自去请郎中,事必亲为不累吗?”她一番感叹,说完小心觑了徐嬷嬷一眼,神色间有些顽皮。
徐嬷嬷微微一笑,“那是因为,这件事让别人去她不放心。”陈妈妈请来的那可是南薰坊这一片有名的妇科圣手,怕夫人还有些别的事情才是。
这么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幼薇总觉得徐嬷嬷像是知道很多事情一样,这府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瞒不过她的双眼。
“姑娘刚才说的对,夫人是您母亲,身体有恙为人子女自然是要去看望的。所以我们快些去班先生那里,把这文章交了,先去给夫人请安。”
幼薇:“”她怎么觉得徐嬷嬷的思路跟班先生一样一样的,还是说京城人都这样呢?
大概是知道幼薇一大早要过来交被罚抄写的文章,这院门是开着的。
还没进去,幼薇就是听到里面阵阵拳风,她有些惊讶,不由快走了几下,却见昨个儿还温柔娴淑的班先生穿着一身劲衫,竟是在练一套拳法。
幼薇倒是见过她爹爹练习,不过班先生这一套拳耍的更是好看。
班九自然是看到了学生的到来,不过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规矩练完这一套拳法这才是停歇下来。
“先生早。”幼薇乖巧地行礼,奉上了四十份抄写的乐府诗。
“喜欢吗?”班九径直从井里打出了水,然后冷水沃面,又是抄起了面巾擦了一把脸,举止间竟多了几分狂放不羁。
幼薇叹为观止,好一会儿才道:“抄写文章不喜欢,不过打拳喜欢。”她要是会打拳的话,在杭州码头上就不至于那么狼狈了。
班九闻言一笑,她随手拿起了一张,“还算认真,行了,回去吧。”直接下了逐客令。
幼薇磨蹭了着不肯走,徐嬷嬷见状皱了下眉头,“姑娘。”这些时日相处,大概也是知道幼薇的性情,只不过徐嬷嬷不想幼薇学这个,以至于语气之中带着几分警告意味。
这警告却是拦不住幼薇的蠢蠢欲动,“先生,我能跟你学这个吗?”大着胆子问了句,幼薇脑子里还是刚才班九出拳的身姿。
“想学也成,不过这得你父亲同意。”这可是李侍郎最宠爱的女儿,虽是说了任由着自己教导,可这要是再教,可不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了。
“我知道了,谢谢先生。”
班九闻言乐了起来,可真是个小可爱,这么快就忘了被自己惩罚的事情。
班九眼里的小可爱因为在这边磨蹭了会儿,回到梧桐苑时就看到香姨娘站在门口候着,神色之间带着几分焦急。
看到幼薇回来,香姨娘连忙迎了过来,“三姑娘可是回来了。”
“姨娘在等我?”幼薇不觉得自己跟香姨娘有什么需要交际的,她干嘛这么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等自己?
“可不是嘛,咱们府里好消息,夫人有喜了,我特意过来跟姑娘你说一声。”香姨娘一副天大的好消息的模样。
幼薇更是不解,“母亲有喜这自然是好消息,不过用得着姨娘你特意跑一趟吗?”她怎么都觉得香姨娘有些古怪呢?
第二十二章 心思()
香姨娘面上神色微微一尬,幼薇又是说道:“这消息,不是应该去跟爹爹说吗?”
跟她说这事干什么?
“姑娘,今个儿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