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生以为这些俱是妖鲧分身变化,正想用青蜃瓶将之摄取。

    忽然湖中又起了一声刺耳怪响,妖云水雾中火光一闪,飞起一个其大无匹的妖物。先前飞出来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妖物,全都纷纷避让,往两旁一闪。

    诸人仔细一看,这东西真是生得长大吓人。狼头象鼻,龙睛鹰嘴。长有丈许的獠牙外露。嘴一微微张动,便喷出十余丈的火焰。背生双翼,平伸开来,约有十四五丈长短。头已伸到半空,下半截犹在湖面之下,看不出其规模深浅。

    石生以为最后这妖物出来,便是妖鲧真身了,忙将五金之津炼成的子母三才降魔针,一共九根,悉数放出。九股儿臂粗细的金光,各取妖物要害。

    只见三才降魔针刺中妖身,不见妖物受伤,却只有金雨飘空,光屑飞射。那妖物浑然不觉,仍是拼命往上冲顶乙休的金光牢笼。

    便是紫玲诸人的剑光也不见建功,乌龙剪也只暂时将它稍微一阻,复又退回。

    正疑惑间,乙休提醒道:“此乃大禹神鼎作用,非是妖鲧真身。莫要用飞剑对敌!伤了禹鼎,实为可惜!”

    说罢,乙休将那金光一收,不管其余,直往那怪物头上罩去,一下便缠住獠牙。

    妖物不住嘶吼,将脑袋不住甩动,连乙休这般高的功行,都把持不住身形,在空中被甩来甩去,好在妖物也挣脱不了金光,两下顿成僵持局面。

    石生等人不好插手,正准备将其与妖物渐次翦除,忽然看出蹊跷,说道:“这些妖怪的眼睛,怎么都像呆的?那狼首巨妖一出,其与妖物顿时如傀儡木偶一般,毫无生气!”

    紫玲家学渊博、见识甚广,以前曾听外祖父雪雪老人讲过,当初禹鼎铸好,包罗万象,龙蛇彪豸、魑魅魍魉之形,无不毕具。湖面这些妖物虽是生相凶恶,既不似妖法变幻,有形无质。莫非是禹鼎上所铸山妖海怪之类,受了妖鲧指使,与人对敌?

    正在想得出神,湖底顿时飞起一粒栲栳大的赤红宝珠,光华四射,有若烈日。这正是妖鲧的内丹元珠。

    妖鲧内丹珠光所及,湖面妖物忽有回转生气,张牙舞爪之下,凶焰高炽,将石生三人忙得不停。

    忽听湖边,商风子一声惊呼,忙朝他看去。

    原来风子因为不能飞遁,只在湖边浅水处,见机杀妖,遇着小的,随手一撕,便可建功,遇着凶狠的,他只需退回岸边,有乙休的金光笼罩,妖物无法逸出,风子便毫无妨碍。哪知乙休收回玄功,全力对付那狼首巨妖。金光已撤,妖物便能上岸,正好一个头生独角的鼍蛟,赶上风子,避之不及,被妖物撵上,张口便咬。

    石生等人救之不及,心中后悔不已,眼看便要受伤,忽然风子胸前飞起斗大一团银光,耀眼夺目,将那鼍蛟打个正着,化为虚影,淡淡散去。

    再看生风子,也倒卧岸边,人事不省。(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回 风云二小夺禹鼎() 
石生怕风子有失,忙要飞身而下,察看动静,乙休忽然提醒道:“莫要分心,守住各自方位,小心妖物幻化而逃!”

    诸人心中虽有不舍,可不敢违逆乙真人之命,依旧与紫玲、寒萼,三面环围,将飞起的妖物斩灭。

    那妖鲧数千年功行炼就的一粒元珠,果然厉害,除了那狼首巨妖被乙休牵制,其余诸妖物也越发猖狂,嘶吼喊叫之声,令人毛骨悚然。

    石生三人也无法分心。

    正难分难解之际,忽然在湖心底处,又涌出一团巨大黑影,乐声又作金鼓铿锵之音,恍如千军万马从四方杀来,惊天动地,声势骇人。

    水花烟雾中火,慢腾腾冲起一个妖物。

    这东西生得人首狮面,鱼背熊身。从头到退,高不过三丈,乱发纷披,将脸全部遮没。

    才一上来,便用一只前爪指着乙休怪叫,刺耳难听。

    乙休略微听出它口中用意,大喝道:“无知妖孽!谁信你一派胡言?你若依旧似从前深藏湖底,天诛之日还有数年。禹鼎又可为你防护,哪里便轻易死去。你却妄思脱逃,为祸生灵。便是求我,谁能信你?

    除非你将禹鼎献出,并用你那粒内丹为质。我便助你入海,又能不伤一人,你也少去不少罪业。你若应允,我便饶你性命。

    否则,今天休说逃出为恶,便是连以前那般,在湖心深壑,苟延残喘亦不能够。”

    妖鲧闻言,怒睁一对碧眼,血盆大口,呼呼喘气,好似愤怒异常,恨不得把乙休等人嚼成齑粉。

    它颇通灵性,知道今日甚难逃遁。不由野性大发,怪吼一声,喷出一口彩烟托住元丹,顿时流光四射,诸般妖物越发亢奋,各自趋前发狠。妖鲧元丹也直朝乙休压去,来势汹汹。

    乙休也不敢大意,玄功一转,金光护定周身,乌龙剪抵住元丹,两下各不相让。

    石生三人分不出手来,有心无力。

    正在此刻,只听湖畔一声低吟,直击众人心底,湖中诸多精怪也俱是一愣,露出彷徨犹豫的神色,又是“哞”地一声,现出一个银色巨兽,有三五丈高下,头上双角,银光灿烂,碧眼白牙,四蹄朱红,仿若老君青牛。

    这庞然大物,居然踏水无痕、如履平地,似慢实快,飞奔到妖鲧身畔,先用双角用力一顶,将妖鲧撞了个趔趄。又一下咬住后背,用力撕扯。

    乙休见机,忙脱身而出,对周云从方向大喝一声:“此时便是良机,莫要迟疑!”

    周云从早就按捺不住,猛地飞起,按着许飞娘事前指点,将百灵斩仙剑祭起,百十丈的白光如电飞射,直取妖鲧头颅。

    那妖物识得厉害,赶忙要避开。可惜后背被银色巨牛咬住,片刻之间挣扎不脱,无奈之下,将元丹收回,抵住百灵剑的剑光。

    百灵斩仙剑久经祭练,最是能克制妖物元神,当即周云从往剑上一指,放出无量霞光异彩,紧紧往前压去,将那妖鲧内丹裹住。

    妖鲧哪能舍了内丹,忿恨到了极处,两眼发出丈许方圆两道绿光,张着血盆一般大口,悍不畏死,来与云从拼命。

    它这一发狠,便是那银色巨牛也扯它不住,反被拽到,踉跄而前。

    乙休看准机会,乌龙剪一分,两道乌光,直取妖鲧双眼。

    妖物虽知道厉害,正欲避开,猛地眼前一暗,两只眼睛已被乌龙剪双双打中,惨叫一声,直往湖心退去。连着咬住它后背的银色巨牛,一同跌倒湖中。

    诸人正在庆幸,隐隐仍听见湖心底下的妖鲧喘声,才知并未被它遁去。

    忽地水柱四射,湖底乐声大作,千百种怪声也同时呼啸起来。先前所见各种奇形怪状的妖物,又一齐张牙舞爪,飞扑上来。

    那狼首双翼、似龙非龙的怪物,也好似倍添精神,双翼一展,煽起飓风骇浪,将乙休等人往外推去,唯独周云从,因为百灵斩仙剑正与妖鲧元丹相持,被元丹吸住,未被吹倒。

    不过忽地妖鲧二次从湖心跃起,口中喷出一口雾气,想收那粒元丹。眼看那粒元丹如大星闪耀,放出耀眼精光,往湖底落下。

    云从力弱,虽有百灵剑在手,人却连着飞剑一齐被妖鲧往湖中拖拽。好在妖鲧背后的那巨牛,反向将妖鲧往湖岸上拉,两下较力,云从方暂时免于没顶之灾。

    又听妖物一声悲鸣怪吼,胸前一只独爪,托住一个大有二尺、是鼎非鼎的东西,金光四射。先前所闻钟鼓细乐之声,便是从鼎中发出。湖面大小妖物,一闻声起,齐朝妖鲧身旁拥来,好似护卫主人一般。

    连那狼首巨妖的,也高声怪吼,舍了众人,回护妖鲧。

    云从这下再也把持不住,连着百灵剑一起被那金鼎摄去。正手足无措间,忽然福至心灵,随手从怀中掏出一物,对着那鼎,当头砸去。

    那正是先前赵坤元所赐的文蛛内丹、乾天火灵珠。

    火灵珠如一道火光直扑金鼎,狼首怪物,将口一张,忽地咬住。

    这一刹那间,湖面诸多妖物忽地幻影一闪,不见去向,再看那妖鲧,托住的金鼎,没了津光四射的神威,鼎纽上盘着一条怪物,也是狼首双翼,似龙非龙,狞恶非凡,与先前与乙休抗衡的那怪物形象,一般无二。盘螭的口内,正咬着那粒乾天火灵珠。

    云从忽然大悟,乘着妖鲧发愣的光景,依旧将百灵剑止住妖物内丹,又将霜蛟剑祭出,对着妖鲧胸前那只独爪,猛地一绞,污血喷溅,金鼎连同断肢,跌落而下。

    这时一直咬住后背的银色巨牛,猛然松开大口,踏步如飞,瞬息而至,一下将金鼎含在口中,往湖岸飞奔。

    妖鲧目不能视,元丹又被止住,再也无法防备诸人攻击,先被乌龙剪一缠,小半边身子被搅得粉碎,再加上石生等人飞剑,穿花飞线一般,刺得稀烂。轰隆一声,跌倒湖中,当即死去。

    元丹失了依托主宰,云从更加容易摆布,只再一用力,便将其绞碎,化为点点金红星光,被百灵剑悉数摄取。

    乙休哈哈一笑,也将乌龙剪收回,与众人一齐回到湖边。

    寒萼见先前那银色巨牛不见了去处,忙问道:“好生奇怪,忽然凭空多了个帮手,那银色神牛如今去了哪里?”

    乙休一乐,将手一指,只见岸边躺着一人,正是商风子,怀中抱着一物,仔细一打量,正是先前那只金鼎。

    诸人十分奇怪,忙上前探看商风子情势。

    风子好似刚刚睡醒,懵懵懂懂地爬了起来,也疑惑地看着众人。

    乙休笑道:“我们在协力诛杀妖鲧,你却在此好惬意呢!”

    商风子口拙,怯生生地解释道:“我也没闲着,先被那大蛇咬了一口,痛得我半死,一时恼火起来,将它撕成碎片,又看见那大妖怪,要去咬我云从哥哥,我索性将它后背咬住。哪知它这般大的气力,把我拖到水中,差点呛死。好不容易出水,妖怪掉了一件东西,我忙将它抢过来,回身跑到岸边!”

    石生、紫玲等一听,惊喜不已,连连打量商风子。

    乙休笑着解释道:“你们如今知晓这银色巨牛是什么了吧!我先前开示许道友锦囊,预先知道了除妖关窍。云从不仅持百灵剑,能克制妖鲧元丹,他那粒火灵珠也正好可以将禹鼎上的盘魑定住。

    风子本有熊精血脉,胸前的太乙元精所化神牛,早已与他元神相合,一遇危险,元神便化为神牛。牛为土性;土能克水;故牛有避水之神力。故不畏妖鲧,能与它贴身肉搏!如今看来,将妖鲧除去,俱是风云二人之力,五台掌教幕后筹划之功,驼子我和你们几个俱是敲打边鼓而已!”

    云从、风子听罢忙羞愧无比,不住拱手。

    石生不禁为他二人高兴,尤其稀罕地拉着风子,索要他胸前那太乙元精的神牛观看。

    风子又忙将禹鼎递与乙休。

    乙休接过来一看,这便是数千年前大禹遗留的至宝了。禹鼎全身非金非玉,色如紫霞,光华闪闪。鼎上铸着许多魑魅魍魉、鱼龙蛇鬼、山津水怪之类的纹饰。先前湖面上与众人缠斗的妖物,俱与鼎上所铸形象一丝不差。这禹鼎便是那些妖物的原体和附生之所,无怪乎它们杀之不尽、旋生旋灭了。

    诸人正高兴谈笑之际,忽然寒萼面色发白,居然站立不住,软软地瘫倒,骇得紫玲忙将她扶住,半躺在地上。

    原来先前,寒萼在碧筠庵外,被朱梅一记剑光,已然受了内伤。她是个性子要强的,只偷偷服用些丹药,将伤势压住,不叫人知。等千里疾行赶到雁荡,又与妖鲧缠斗多时,再也压制不住伤势,力竭瘫倒。

    乙休忙上前,为他把脉,不由皱眉道。

    紫玲心中一紧,忙问情况到底如何?

    乙休道:‘这般损伤,颇为奇怪,看似不重,筋脉暗中已然有损!”

    石生乃愤愤将先前朱梅出手之事告诉乙休。

    乙休听罢不由冷哼道:“朱矮子这般无状,对个小辈下此阴手,日后且看宝相夫人如何对他!只是这伤势如何处置,我还要思量一番呢!”(未完待续。)

第五十回 寒萼机缘修正法() 
乙休正思忖间,忽听背后一个声音,由远及近、转瞬即至,笑道:“乙道兄,你看将这女娃娃交给我如何?”

    诸人回身一看,来者是个满头银发、手柱铁杖的中年美妇。

    石生等不知来者何人,乙休自然识得,笑道:“崔道友,你来得倒好,你夫妻多承了五台掌教真人的恩情,报答一二,也是份内的事!”

    来者非是旁人,正是凌浑的妻子,白发龙女崔五姑。

    她与凌浑自从受赵坤元之助,得了鼎湖天书,便在青螺峪潜修,静等时机,开宗立派。此次慈云寺峨眉、五台暗中争斗,二人碍于昔日情面不好公然站在五台一边。

    不过也借着给女儿姑射仙子林绿华,送九天元阳尺的名头,凌浑现身表示了立场。另外崔五姑又得了凌浑消息,看出秦寒萼有一劫数,便请她前去援手。既能与宝相夫人结下善缘,又可略微还报五台情意。

    白发龙女崔五姑这十多年来,潜修天书,又服用了广成金丹,一身功行道法不在凌浑之下。

    当即心中默算推衍,来至雁荡,正好赶上寒萼伤势发作,忙近前察看伤情!

    片刻乃道:“这等伤情颇是棘手,便是乙道兄这般高的功行,治疗起来也要费不少功夫呢!不过事有凑巧,非是老婆子我本事更大些,而是这女娃娃机缘巧合,我新近探知风洞山白阳崖花雨洞中一些奥妙,内里所记载的功法,既能疗伤,更可筑基!

    这娃娃虽是家学深厚,却并非玄门正宗,根骨与她姐姐相较,还略逊一筹。修习白阳心法,最是适宜!”

    乙休高兴道:“你莫不是说的昔日白阳真人成道之所的白阳洞?”

    崔五姑笑道:“正是此处,那里灵迹甚多,乃人间七十二洞天之一。内洞壁上,有昔日白阳真人飞升前遗留的图解。外具百物之形,内藏先后天无穷变化。以这孩子的天资,只要勤加揣摩,自能融会贯通,将身上暗疾祛除。”

    乙休忙颔首赞同,紫玲等自然无话,一起拜谢过白发龙女。

    崔五姑乃挽住寒萼,与众人道别,一道金光,破空而去,眨眼间便消失于天际。

    乙休赞叹道:“凌花子老两口如今道行之深,远胜从前,驼子我这几年游戏风尘,快要落于人后咯!”

    回头对石生等道:“慈云寺比斗,便在明日,你等快快回转吧!这禹鼎虽然到手,可还无人能通取用之法,俱以意会,并不能运用随心。

    此宝又甚为高大,携带不便。先前遇着赵掌教,他有心成全驼子我,请我参悟出鼎内真诀,等到日后再将此宝回还正主。

    且这雁湖地下,还有一面太阴地网,也是禹王至宝。需用此鼎收取,等过些时日,我将禹鼎祭练纯熟,再来取那太阴地网!到时你五台派舍一得二,岂不是好?”

    乙休又对商风子、周云从二人赞赏道:“你二人却也不凡呢,果然赵掌教能慧眼识珠。云从小友有火灵珠与霜蛟剑倒也还略可防身,风子还没有飞剑,驼子又先将禹鼎拿走。也罢,我这乌龙剪便送予你,它的神妙,不在寻常飞剑之下,日后你自然知晓!”

    商风子知道这是见稀有的神兵利器,欲要推辞,被乙休黑了老脸、怒目而视,不敢违逆,只得收下。

    乙休又将施用之法,详细说明。

    风子虽心地鲁直,却大有慧根,只说了一遍,便以心领神会了。

    乙休见此间事了,便即刻回转岷山祭练禹鼎不提。

    石生等四人也不敢耽搁,依旧架起弥尘幡,绝尘而去。

    慈云寺之战先按下不表,再说寒萼被崔五姑带着,飞行大半时辰,来至风洞山白阳崖花雨洞中。

    此山远在黔桂边境,虽然是风景奇丽,世为仙家灵窟。但亘古以来,人迹罕至,山魈木魅、虫蟒怪异之类反而甚多。不过世间盛传,此洞藏有白阳真人一部针诀和两匣芒饵,是故多有正邪两教中人来此搜掘,可惜至今不曾发现。

    寒萼一看,这里是高山绝壁之上的山洞,人虽在洞中,还觉得洞外罡风十分凛冽,可见山势高出云表、鸟兽罕至。

    洞中却颇为修整光洁,共分前、中、后三层。前洞尤其光明,只是上下四壁,到处都是残破之痕,料是前人来此寻宝发掘的遗迹。

    崔五姑道:“此间便是白阳真人飞升之所。后洞壁间所錾刻的图解,乃是玄门奠基无上仙法。有缘者,方能亲见;无缘者,过目而忘。

    你需要虔心祝祷,求取真解。按其修习,自然骨坚气凝、尽去暗伤,其中的好处日后自知。你是否能服气禁食?洞中现有我先前采来的黄津,足供数月之用。

    只是这仙缘难遇,不可贪多务得,四十九日之后,我再来寻你,送你下山!”

    寒萼忙恭谨领命,满心欢喜。

    崔五姑又伸出一手,按住她的脉门。

    寒萼顿觉一股热气由长驱直入,通行十二玄关,直达涌泉,再由七十二脉周行全身,遍体如鼠啮蚁咬,苦痛难耐。方欲挣扎,忽然福至心灵,心想崔五姑断无害自己的道理,忙自凝神静气,一意强忍。虽然先时五内如焚,好似火烧。小半个时辰过去,忽然浑身通泰、舒适无比。

    忽然崔五姑将手拿开,收了功法,笑嘻嘻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坚厚,真不枉我助你一场了。你此时百脉通畅,日后运气调元,可以毫无阻滞,修习白阳真解,自然事半功倍!”

    寒萼忙恭恭敬敬地再次谢过。

    崔五姑乃道一声:“好自修为,循序而进,行再相见。”

    只见满洞之中金光耀眼,金光散去,人已不知去向。寒萼不及去送,只得望空拜倒,谢了大恩。

    因见这前洞无甚出奇之处,应该只是栖居之所,寒萼便往中洞而去。

    中洞深藏山腹之内,十分高大幽深,只是已经不如前洞明朗。一如前洞,有许多刀砍斧斫的痕迹。洞壁尽头,又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无字迹。碑后便是后洞门户,高只丈许。

    进后洞一看,洞内异常阴黑。寒萼自家功法,目力不凡,仔细寻视,大致看出一丝痕影。

    后洞远比比前、中二个洞还大得多,除了当中一个石墩和零零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