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未落,只听洞内一声惨呼,传来一种极尖锐悲愤的怪啸,叫道:“武当贱婢,敢趁我老婆子不在,将我爱子杀死?快快回头与老身说个明白,要是我儿的不是,还可容你等活命;要是你们仗势欺人,休怨老身心狠,大开杀戒了。”(未完待续。)

第五卷 第三十三回 女昆仑灵符避敌() 
石氏姐妹耳内听这凄厉怪啸,居然筋骨酸软、心神不宁起来,知道这是魔教中有名厉害的邪法,唤作七煞形音摄魂大法。乌头婆乃是少数几个练就此等妖术的有名人物,专门摄取人的生魂,一经施法,对方只要出声应答,生魂立被摄去。便是功行精深的人,便是当时不受其害,心中依然埋下祸根隐患,日后若是遇着元神稍微有些疏漏,依旧能为施法妖人悉知,哪怕远在万里之遥,作起法来,照样可以害人。

    慌乱之际,二女施法,架起剑光往外急走。虽有武当至宝青牛剑护身,到底受乌头婆七煞形音摄魂妖法影响,剑气凌乱,飞遁吃力。

    乌头婆因为算知,如今乃是正邪各派群仙千三重劫之期,如稍有放纵疏失,不但自己难以苟活,多半还要累及爱子乌蛮。便带了爱子与几个心腹门人隐居在巫峡群峰最隐秘荒寒的无名乱山之中。平日里十成的光景中,少说也有九成闭关隐修,不问外事。余下时光也是拘束着爱子、门人,在洞中清修。

    哪知乃子乌蛮早施展瞒天过海的伎俩,趁其母闭关,与其余门人串通,虽不敢远离,然而周遭方圆数百里之内,任凭他在外间取乐逍遥。结果气数终尽,遇着命里的煞星,丢了性命。等门人发觉,往洞内传递消息,禀报乌头婆得知,已然无可奈何了。

    好在乌头婆闭关,不到时辰,甚难急切间回转,便是拼着走火入魔的危险,急匆匆收功出关,也需小半个时辰。乌头婆听了消息,知道事情已然如此,只思虑这要追拿戕害爱子的凶手,拼了心血,施展七煞摄魂之法,打算先将仇人困住,等自己出关,再报仇雪恨。

    石氏姐妹皆是玄门正宗,便是急切间受了邪术阻滞,到底是功行不俗,稳住心神,合力抵御魔音,将青牛剑全力施展,飞剑通神,自动护主,裹着二人,飞驰而去。

    只是二人此番飞遁,不辨方位,胡乱而行,到底不如乌头婆熟知巫山地理,等到乌头婆出关,辨别方位,施展魔教血光化身遁法,不多时便遥遥锁定了石氏姐妹身形,眼见着便能追上。

    石明珠心中不禁警觉,对乃妹道:“今番我姐妹遇着魔教妖人,怕是难以善了,虽是为了除魔卫道,到底是我有些莽撞。与其二人一同陷于危急,不如由我调转回头,拖住她手脚。妹妹自行脱身,回转武当,请恩师来援!”

    女昆仑石玉珠连忙摇头道:“姐姐这是什么糊涂话?自古正邪不两立,那妖童本就不是良善之辈,气数已尽,千三杀劫之中,自然上苍借我等之手将他除去。老妖婆邪法甚高,姐姐一人与之周旋,万一有了闪失,如何是好?你我比肩抗敌还有一丝生机,便是要逃,也是一起。生死与共,别无他话!”

    明珠见乃妹不愿逃生独活,身后乌头婆又紧追不放,心中正要计较着如何对敌。因为当日半边老尼练就了七口青牛剑,武当七女人手一柄。这神剑独自施展已然神威赫赫,合体运转,更是不凡。石明珠暗暗运转玄功,打算施法将所得的这口青牛剑,断了与自身心神联系,与玉珠的青牛剑合体,助她全速逃生,自己回转身去,阻击乌头婆。

    哪知女昆仑石玉珠,姐妹同心,哪里看不出乃姐的盘算,提前一步,作了与乃姐一样的举动。

    只见石玉珠运转玄功,清喝一声,掐了剑诀,护身剑光转眼散去,化为原先青牛剑的模样,往石明珠剑光上一合,连为一体,顿时剑光暴涨开去,剑遁本已急速,如今更增三分。石明珠来不及阻拦,已被剑遁裹住,晃眼间便飞入云霄,不见踪迹。

    好一个女昆仑,舍身护姐,调转而来,将乌头婆拦住。她虽失了青牛剑,囊中还有不少神兵、法宝。尤其是昔年沅江取宝,获赵坤元赐下一节青蛟链,乃是上古神龙脊椎所化,神妙非常,施展开来,化为百十丈清光,隐隐龙吟,拦住乌头婆去路。

    这乌头婆识得厉害,暂时收殓遁光,口中喷出一股黑烟,御风而上,化为硕大一个墨团,与青蛟链甫一交接,便是霹雳巨响,声震群山。两下里暂时倒也平分秋色,不分高下。

    石玉珠仗着前古至宝,暂时稳住局面,将青蛟链收回,护定周身。只是心中暗暗叫苦,受乌头婆毒烟妖雾侵袭,浑身力竭,虚汗隐隐。

    乌头婆见两个仇人,已然逃脱了一个,若是分身去追,怕是余下阻拦自己之人得空而逃,索性全力拿住眼前这个贼丫头,问明底细,再一并计较。她乃是积年修行的魔教有数高手,一眼看穿石玉珠深浅,女昆仑虽是玄门正宗,根骨非凡,但毕竟修道日浅,与乌头婆这般魔教前辈相较,不止逊色一筹。

    石玉珠强忍胸中秽气激荡,坚守心神,开口道:“你那逆子,戕害凡人性命,自作自受,恶贯满盈,气数已然终了。上天不过假借我姐妹之手将他诛灭,你若是个知机识趣的,回转洞中,静候天劫临头,或还有一线生机。若是为逆子强行出头,怕是不远便要应劫。”

    乌头婆桀桀怪笑道:“你们这些名门大派的弟子,张口天劫、闭口气数,将我等视为妖人,浑然不放在眼中。真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我儿子便有什么错处,自有他娘亲一力承担。你们姐妹仗着人多围殴,将他害死,如今连元神都不知所踪。这等杀子大仇不共戴天,任你如何巧舌如簧、口吐莲花,也休想逃过。”

    说罢也不等石玉珠答话,将口一张,啸声便起,鬼哭狼嚎一般叫道:“石玉珠,快快还我儿命来啊!”呼喊之际,又同时将双肩一晃,左右双肩,各飞出数十百丈长的两股黑烟,化为一双鬼手,当头朝石玉珠抓去。这正是乌头妖婆练就的独门鬼爪抓魂和七煞形音摄魂邪法,无一样不是修道人的致命凶星。

    石玉珠虽早暗中防备,怪声才一入耳,依旧觉得心旌摇摇,真神欲飞,心知不妙,全力运玄功安定住心神。青牛剑已然助石明珠逃遁而去,只得将青蛟链再次祭起,勉强化为一团光圈,护住周身。

    乌头婆先前不知就里,不知道青蛟链的来历,未敢贸然施法,二次交接看穿宝物底细,将自炼阴煞奇秽而成的天垢珠发出,即刻亩大一团腥臭灰雾,罩上青蛟链所化清光,只听得吱吱怪声,好似鼠噬蚁咬,清光眼见着便渐渐散去,越缩越小,不一刻便临近石玉珠身前数尺而已。

    女昆仑石玉珠骇得体生冷汗,急切间无可如何,不由从袖中掏出一物,偷眼一看,心中大定,乃是一张朱砂灵符。

    这灵符非是他武当中人练就,乃是先前万妙仙姑许飞娘所赠。原本石玉珠因为衡山采药,遇见西川八魔的师父——南疆大庥山金光洞黄肿道人。这妖道见石玉珠长得美秀绝伦,不由动了色心,用禁法将女昆仑禁住,强逼石玉珠从他。石玉珠知脱身不得,无法抵抗,便存了死志。

    正在危急之间,恰好许飞娘偶遇路过,她见石玉珠人才秀美、资质不俗,便起了爱惜之心,当下把五台派混元终气套在暗中放出,将石玉珠救出险地,自己却并未露面。由此二人结下善缘,石玉珠感念许飞娘相救之恩,立誓终身帮她的忙。

    不过后来许飞娘遇着赵坤元转世,受其指点,功行精进。与石玉珠相比较行辈又尊,彼此只算是忘年之交罢了,后来之事与原书大相径庭。但二人也许是有些宿缘,彼此还是十分交好。便是赵坤元也是在武当七女中,唯独将女昆仑石玉珠高看一眼。

    数年前,万妙仙姑游历南海,遇着玉珠,彼此见过。许飞娘暗中推算,知道石氏姐妹近年内必有一劫,有心助她,便运转上清心法,书就灵符一道,命她收藏。日后若是遇着难处,只随心将灵符抛出,必有妙用。

    今日事出突然,石玉珠先前还不及想到以这灵符,等到青蛟链为天垢珠侵染,大失神效,乌头婆独门的一双鬼手抓魂和七煞摄魂邪法,眼见便要建功,身受其害。好在命不该绝,自袖中取出灵符,往外一掷,顿时只见漫天金光,带着霹雳巨响,将天垢珠所化灰雾炸开,便是一双鬼手也被坏去大半。

    石玉珠顿觉遍体清凉,所受七煞形音摄魂之毒,泰半散去,心神固守,元气婉转如意。不过她也知道,这灵符不过阻拦乌头婆片刻罢了,不敢恋战,见机遁去。

    乌头婆本以为看穿石玉珠手脚,擒下仇人,乃是十拿九稳的,哪知横生变故,对头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灵符,专门克制魔教秽物煞气,坏了自己的法宝天垢珠,一双鬼手也隐隐吃痛。等缓过神来,不见仇人踪影。不由得怒火攻心,疯癫若狂,将魔功运气,漫天鬼影萧萧,煞气森森,将满腹怨气发泄在巫山群峰之上。

    这癫狂举动,早就惊动了一位隐居巫山的高人,正是灵羊峰九仙洞的大方真人神驼乙休。他近年来与五台交好,反与峨眉诸人渐行渐远,几乎成为路人。杀劫已起,乙休不愿与人为难,只愿独善其身、静候天劫。便在九仙洞中潜修,偶有外出,也至多不过去往岷山白犀潭底,探视爱妻韩仙子罢了。(未完待续。)

第五卷 第三十四回 乌头婆泣血衔恨() 
这一日,乙真人正在洞中静坐,默运玄功,忽觉心中一警,掐指一算,不由微微一乐,原来是武当半边老尼门下石氏双姝,剑斩小妖童乌蛮。若是旁人倒还罢了,那乌蛮的母亲乌头婆也是魔教中有数人物,近年来又颇知顺逆,不问世事、闭关虔修,与自己均在巫山周遭。虽无交情,倒还有过数面之缘。

    乌头婆虽与神驼份属同辈,却对乙真人十分恭敬,进退合礼。又数次登门求见,虽恰好遇着乙休闭关,不得登门而入。

    乙休为人,吃软不吃硬,受乌头婆卑辞甘言,不由得起了几分好感,借机指点她道:“尔魔教罪业厚重,今世难有成就,至好不过兵解,以避天劫,免去身死道消的结局,来世转生,拜师玄门之中,或可有一番成就!你那逆子是你命中灾星,须谨慎提防,若是为他失了本分,便是万劫不复,又能怪怨何人?”

    乌头婆也算知,自身唯一牵挂的就是乌蛮这个逆子,斩断不了这段亲情,难免受其牵连,只是母子连心,无可放下。至多不过将乌蛮强行圈禁在巫山荒洞之中,令其禁足,免收因果纠缠,不可收拾。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到底乌蛮还是背母私出,为非作歹、跋扈嚣张,欺凌凡人,被石氏姐妹遇着,斩于青牛剑下。

    乙休真人知道乌头婆魔功不俗,石氏姐妹虽是玄门正宗,怕还不是敌手,有心助她姐妹脱难,乃破关而出,先将身形隐藏一边,静观其变。

    不过石氏姐妹吉人天相,玉珠先行将乃姐强行送走,自己转身拖住对头,又接着万妙仙姑的灵符,避开乌头婆追杀,侥幸逃过一劫,倒省得乙休出手。

    乌头婆怒火攻心、疯癫若狂,将满腔怨气,发泄在巫山周遭的山石树木之上,连带着林间飞禽走兽,死伤无数。

    乙真人见状,喟叹一声,想来乌头婆母子情深,此事怕是难以善了,玄门、魔教由此冤冤相报,不知多少苦修成百上千岁月之人,前功尽弃。

    念及于此,乙休现出身形,舌绽春雷,清喝一声:“咄!乌道友何至于此?!”

    乌头婆耳中如闻棒喝,稍微回复理智,抬眼看去,认出是大方真人,暂忍怒火拱手道:“原来是乙真人尊驾在此,请恕愚妇莽撞失礼了。只因为爱子新丧,仇人寻找不见,怒火蒙心,举止颟顸,还请真人见谅!”

    乙休听她恭敬依旧,无有错处,哪里能伸手打笑脸之人,不由叹息道:“乌道友何须如此?此事缘由我已尽知,你那个命中的孽障,是你成道的障碍。如今咎由自取,命丧武当弟子之手,也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何须咄咄逼人,纠缠不休!况且如今杀劫之中,五台掌教赵真人执掌封神,世间有根性的修道之人,元神俱能上榜成神,虽有千年劳形苦役,日后还是有一正果。我推算你那逆子,虽已身死,元神未入轮回,必是上榜无疑。你潜心修行、积累善功,母子日后未必没有相见之日,何苦执迷不悟,自误误人呢?”

    乌头婆心中一算,虽觉着有些道理,只是杀劫之中,心智暗受宿业左右,对乙休金玉良言,视同无物,置若罔闻,不由冷笑道:“老婆子向来尊崇真人,当年你睥睨群雄、直道而行,天下玄门、魔教,多少英雄好汉对真人钦敬有加。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我等修道之人最重脸面。那武当贱婢,一言不合,便在我潜修洞府之前杀我爱子,这等恶气如何忍得?我也不是咄咄逼人,只要他武当派不包庇凶犯,交出凶手,由我发落,自然好说,若是他武当自恃玄门大派,不将我这孤苦妇人放在眼里,阻挠推脱,我虽是一介女流,也有几份筋骨,定要与他分个高下!虽死无憾!”

    乙休摇头劝道:“你还是执迷不悟,汝子命丧乃是机缘,人力岂能强行扭转?若是当机立断,你还可独善其身,若是纠缠不清,牵扯越多,日后回首醒视,怕是百死莫赎了!”

    乌头婆双眼喷火,怒气勃发,还待再行辩解,乙休摆手止住道:“我怜惜你丧子心痛,其情可悯,比邻而居巫山荒山之中又有数面之缘,故而良言相劝,说与不说,乃是人情,听与不听,由你定夺。既然你我话不投机,言尽于此,这便作别吧!”

    说罢,乙休微微一晃身形,化为剑光,飞速遁去。

    乌头婆僵立当场,恍若木鸡,内心翻腾纠结,好半日方回过神来,她虽也觉着乙休劝解之言颇有道理,可免不了身在劫数之中,思虑难免偏执,只想着爱子横死的惨状,和武当弟子盛气凌人的嘴脸,不由得杀心大起,恨不能即刻便杀到武当去,将他满门诛灭,鸡犬不留。

    不过她也知道武当半边老尼岂是寻常之辈,凭自己一人之力,如何相抗?除非寻找帮手,纠集同党,方可有报仇的一丝机会。一边在心中思来想去,如何处置,一边回转洞府。

    不提乌头婆衔恨而去,先说乙休。乙真人静极思动,也不回灵羊峰九仙洞,转身直奔岷山白犀潭,放出气机,扣动门环。不一刻,烟云散去,露出入潭路径,飞身而下。

    早有韩仙子的弟子门人前来接驾。韩仙子正在闭关,大徒弟美魔女辣手仙娘毕真真与二弟子丑女花奇,叩首请安。

    乙休不欲打搅爱妻,只道:“你等自便就是,我安坐在此,稍微歇歇就是了!”

    二女哪里敢擅离,依旧两下伺立。

    乙休最喜奖掖后进,拔擢晚辈,见二女容貌虽然一妍一媸,均是根骨清奇,十分喜爱,借机指点二人修行。见二女均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越发高兴,心中暗想,世间的后人弟子,若都是这般乖巧懂事,父母、师长能少惹下多少因果啊,若乌头婆的逆子那般,真是前世罪孽。

    忽又想到,乌头婆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她也是魔教有数前辈能手,若是一意与武当为敌,纠结起一帮妖魔外道,上门挑衅,武当虽也不惧,没了事先准备,也是不大妥当。自己与武当俱是玄门正道,自然不欲武当吃亏,便唤过毕真真,将事情大略一说,命她前往武当通传消息,预先示警。

    毕真真与武当七女中不少人均是好友,听罢自然毫不推辞,稍微准备一二,收拾好法宝、剑囊,当即飞遁而去,自往武当山传递乙休口信。

    不一刻,韩仙子收功出关,与乙休见过,因为不见毕真真不在眼前,出语相询。乙休说明缘由,韩仙子一听摇头摆手道:“你这驼子偏要多事,我那个孽徒虽有点根基,全是小聪明罢了,平常仗着我娇惯,眼界甚高,又胆大妄为。你听同道送她这'美魔女辣手仙娘'的外号,岂是本分的修道人的称谓?令她去武当示警,怕平白又生波折呢!”

    乙休听罢,扶额喟叹:“哎,我也真是身在劫中,一叶障目了。先前还感慨乌头婆难逃杀劫,不知自己与其相较,也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你那弟子我也是知道她秉性的,不过想着去往武当传信,花奇这孩子虽是不差,只是外貌古怪,怕被人取笑。半边老尼门下弟子俱是天仙一流人物,怎么能落了你白犀潭的脸面!”

    韩仙子笑道:“你能自省却是好的,无需挂怀心中。劫数之中,任是大罗天仙也是自顾不暇,防不胜防。况且一切冥冥之中早有安排,真真此去,虽有风波,也是应劫命数,人力如何躲避。全由他们去吧,我等且先作壁上观,见机行事罢了!”

    乙休颔首赞同,二人又闲话片刻,讨较道法,互有心得。

    这厢暂且不表,单说美魔女辣手仙娘毕真真,领了乙休真人之命,前去武当山示警。沿路不敢耽搁,不过几个时辰,来至武当山下。

    先前玉珠主动留下阻击乌头婆,明珠得青牛剑合力,飞驰电掣一般回转武当山,急忙将情况禀报半边老尼,哪知神尼与诸位长老,去往玉虚岩,探访三丰真人灵迹,至今未归,山中只有几位同辈弟子值守。

    为首的便是武当七女之首的照胆碧****雯,听罢石明珠所述,知道情况紧急,要找回诸位师长,怕耽搁了时间,石玉珠说不得就可能遭受了乌头婆的毒手,便自酌诸状,召集了同门姐妹的姑射仙林绿华、摩云翼孔凌霄、女方朔苏曼、紫玉萧韦云和,只留下小师妹褚六妹把守山门。

    六人各带齐剑囊、法宝,打算合力前去救援。方要出行,女昆仑石玉珠已然安全回山,仔细一问,原来是借了万妙仙姑灵符,侥幸脱逃。诸人拊掌庆幸。只是兹事体大,还需等掌门与诸位长老回转,再行定夺。

    正说话间,又听山前遁光破空之音,原来是毕真真领了大方真人之命,前来传讯示警,道是那乌头婆纠集魔教诸凶,或来武当登门问罪。

    照胆碧****雯本是个烈火一般的性子,听罢不禁大怒道:“这乌头妖妇,居然这般猖狂,无需师长出面,我等姐妹合力,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