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蜀山混元-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坤元又对极乐、枯竹、卢妪道:“天机已变,峨眉、佛门诸人便是未有灵峤警讯,旦夕亦可演算窥破。我又一桩最要紧的事情,需亲自前去,为免被峨眉、佛门诸人看破行藏,还请三位前辈暂驻五台金牛洞中,为我施法布阵,助我掩蔽气机!”

    极乐真人等忙即允诺。

    赵坤元呵呵一笑,一拍顶门,飞出一缕清光,内里一个尺许高下的元婴灵体,掐诀站立,环视左右。

    “此乃贫道苦修的元婴,虽无多大道行,倒也能代替我的本体,施法潜修呢!便与三位前辈同往!”

    极乐真人道:“掌教将元婴托付我等,定当竭力保全,且有元婴之助,任他多大天仙功行,也难推衍掌教真人的所在了!”

    说罢两下分开,各赴前程。(小说《重生之蜀山混元》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回 桥山圣陵取至宝() 
且说极乐真人与大荒二老,一路护定赵坤元的元婴灵体,径直往五台山金牛洞而去。入了洞来,早有万妙仙姑许飞娘迎出。两下也不讲究虚礼,按着事前安排,在洞内布下阵法,将元婴请至阵中坐定,由四人按着五行四象的先天术数,遮蔽赵坤元本体所在。

    如今又是天地隔绝、气机紊乱的大劫时刻,便是佛门、峨眉诸多能手悉数联手,也无法短时间内窥视赵坤元的形迹。

    灵峤宫中,赤杖真人夫妇虽有紫府金敇,令他广布消息,令诸修真同道皆知千三大劫的消息。向来灵峤仙府与长眉真人交好,与峨眉诸位长老、弟子也有往来,论情理应该早早通报。

    赤杖仙童阮纠,虽然与齐漱溟等人有些交情,但他与神驼乙休才是至交,哪能看不出如今乙休已然与峨眉渐行渐远,反与五台同气连枝呢!乃上前对真人道:“恩师、师母容禀,适才枢府天使所传敇旨,以弟子看,还是该暂缓数日再行传播为佳!”

    赤杖真人皱眉沉吟道:“汝这是何意?况且延搁了金旨,偌大的罪愆,何人可以担当呢?”

    阮纠笑道:“恩师勿要担忧,今日之形势还不是已然明了。传旨的邓天君,对五台掌教和颜悦色,抑制不住的交好之意。便是罗师伯前来,大半也是为了赵掌教吧!且他与大荒二老、极乐真人齐来,必是算定今日之事。有此通天的脸面和这般手段本领,我灵峤宫只不过暂缓几日,与他预先布置的时机,任是谁人也不好怪罪吧!”

    赤杖仙姥叹道:“当年长眉道友飞升,天下间但凡高明修真之士,哪个看不出峨眉大兴的迹象?太清一脉,远超同侪,何况诸多旁门?我等虽然是紫府授箓的,这等机密大事非能与闻,能独善其身便是三生有幸了!哪知如今天机逆转,五台勃勃而兴,叫人好生不解呢!”

    赤杖真人暗暗推算半晌道:“阮纠所言在理,人情归人情,天机不可违。我等便按着敇旨所说,先将天地隔绝,三日后由我亲传飞剑尺素,往各大门派散布消息。灵峤中人自我而下,悉数在宫中潜修,不可外出,等大劫一过,再作计较!”

    阮纠乃领了恩师严命,出殿对其余弟子同门讲明。

    这且按下不提,再说赵坤元,行了李代桃僵之计,由着元婴与极乐真人等在五台坐镇,以防万一为佛门、峨眉看破自己的行踪。他这里拔转剑光,认定沮河桥山方向风驰电掣般,不敢耽搁分毫。

    此去非是别处,正是桥山之下的轩辕圣帝陵寝。先时罗公远暗中指点赵坤元道“桥山风物,最是怡情”,暗合先前自己所推衍的天机。

    此次千三大劫,虽然依照金旨所言,乃是再次封神的关口,可未曾言明何人是这命定之人,便是赵坤元心中有些底气,可惜未有定论,也无封神榜、打神鞭等诸般宝物,如何依照昔年太公望之旧例呢?

    不过赵坤元知道,这桥山圣陵中有两件顶顶厉害的亘古至宝昊天宝鉴和九疑鼎,藏在圣帝陵寝内穴拱壁之中。陵内虽有圣帝神符镇压,然已历四千余载,功效渐失。数百里之外白阳山左近的古妖尸无华氏、戎敦父子与上古四凶之一的穷奇,趁机由陵外远处穿通黄壤,顺着地脉入内,不日便要将轩辕二宝盗去。

    别的宝物如何能动赵坤元之心,只是这一鼎一镜关乎封神渡劫的大事,由不得落在旁人之手。是故,赵坤元费尽心机,设下迷阵,自行前去取用。

    原本凌雪鸿转世为姑苏杨瑾,拜在神尼芬陀门下,得了指点,合众人之力,诛灭三妖尸,得了这两件至宝。如今天机早已尽改,也不知是否依旧为其所得。故而赵坤元不得不急赴桥山,免生意外。

    不消多时,便离桥山圣陵不远。远望桥山顶上,轩辕圣陵高耸矗立,四外荒野,寂无人烟。千百年来虽历代皇朝营建修整,扩大规模,可谓煌煌大观。可惜自从满鞑祸患,兵锋及于河洛,受此波及,黄陵值守之人四散奔逃,无人用心打理,显得十分落寞荒凉。近年渐渐太平无事,逐渐回复旧观,然与当日鼎盛之状还远远不如。

    赵坤元飞到山脚,为表虔敬,不敢飞凌其上,忙将遁光按落,朝圣陵下拜,叩祝了一番,方才循阶登山。等到了陵前,再次跪拜施礼,默祝一番,用了玄功幻化,土遁而入。

    内里先是一条齐整的石路,顺路又行了里许,便达内寝。只见面前两扇高大石门,紧紧闭合。石门不知用什么美玉雕铸,内中宝光荧然,在这黝黑陵墓中越发显得透亮。看来无华氏诸妖尚未来得及盗宝,一应前古圣贤所设禁制,俱毫无损毁,只是灵效大为折减。

    忙按着上清玄功心法,凌空书写神符,扬手往石门上一挥,由当间裂开一道金光,上下闪烁几次,石门轰隆暗响,自动往左右两边移开。

    赵坤元心中大喜,又跪在门前,虔诚默祷,祈请圣帝真灵庇佑,赐下二宝,以完天劫。正要抬腿迈步往寝门中走进,忽见石门外间靠壁上插着一面白骨小旗,污血为墨,书就鬼符一道。

    如此圣神安寝之所,如何来这样的污物,赵坤元也未多想,抬手拔起,便是如今他这般深的功行,一时大意,指尖微麻,不由恼怒起来。

    原来这面示警符旗,便是无华氏父子与穷奇所遗。这些时日三妖尸仗着妖道金花教主钟昂父子的投靠,潜入圣陵,伺机盗宝。只因为时机未到,灵符依旧奇效,无法破门而入。三妖尸乃留下妖符,一来警告后来取宝之人,二来也有传音之效。

    赵坤元哪将这点鬼蜮伎俩,放在心上,运转玄功,祭出丹田真火,将符化为灰烬。

    再看圣陵内寝,十分宽大,四壁俱刻着许多图谱,旌扬轩辕黄帝的战功德行。迎面一座数丈长短的石案,上设诸般祭器。案前地上,一字排开九座大鼎。两旁还有一个油釜,釜中静静染着一朵万年灵灯,虽只灯花如豆,光焰却布满四下,视物毫无阻碍。

    石案后的灵榻上摆放着一具棺木,棺木之后的石壁上浅刻圣帝真灵图形。当年黄帝乘龙飞升,此处实乃衣冠冢。棺木内里便是昔年黄帝所遗旧物。灵前及棺木左右树立有好些顶盔披甲、执戟佩弓的卫士石俑,一个个端然正立,身材高大,端的是庄严肃穆,令人屏息凝神。

    虽然知道九嶷鼎与昊天镜便藏在石壁之中,可是不知具体方位,且圣帝真灵所在,强用功法破壁搜寻,实乃大不敬的罪过。赵坤元先前已然祝祷通诚,请轩辕黄帝指示仙机。忽然察觉棺木左侧石壁镌刻桥山龙驭景象之处,微微宝光晃动,连带着跨坐在黄龙脊背上的圣帝真容似有笑意。

    再近前观瞧,果然石壁上的人像面目如生,微笑不语,但用左手虚指身后,注视着赵坤元。

    一刹那间,灵光闪烁,赵坤元心中了然。连忙跪倒在石壁前叩拜道:“圣帝真灵不远,小子只为化解千三大劫,不得已来此叨扰。还请圣帝赐下鼎、鉴二宝,助我完了封神事业,上慰天心,下安黎庶。或有罪愆,全在小子一人,俯乞鉴谅!”

    话音未落,那石壁上烟霞弥散,混沌一团,不一刻石壁内里精光大作,嗡鸣作响,陡然裂开一个石洞,飞出两团宝光,作势欲飞。

    赵坤元再不迟疑,忙用玄功幻化出两只金光巨手,牢牢将这两团宝光握住,施法定住。仔细一看,便是九嶷鼎与昊天镜两件前古至宝。大喜不已,复又跪拜圣帝灵位之前,叩谢赐宝之恩。

    再看这一鼎一镜,九嶷鼎,不过二三尺高下,灿然若金,鼎盖上蹲着一个异兽,鼎腹上也满刻着许多奇禽异兽与山岳风云水火之状,上书不少丹书古篆,形制奇古,光彩灿然。昊天镜虽只一尺方圆,非金非玉,甚是沉重。镜背刻有蝌蚪文古篆和诸般云龙奇鸟之形,看似杂处聚集,细看却丝毫不乱,层次分明。镜面有青漾漾水波样的光华的,定睛注视,却是越看越远,内中花雨缤纷,金霞片片,风云水火,随时转幻,变化无穷。

    此二宝关乎封神大事,如今虽还不能尽知其功效用法,已然觉得神识牵连,随心转化,端的是宝物认主,上天注定了。

    赵坤元迫不及耐,高举右手,默念鼎腹上所刻符文,照准鼎腹上轻轻拍去。九嶷鼎内顿时发出无数禽鸣兽啸,杂然并作,汇为震天巨响,声势骇人。忙取过昊天神镜朝鼎上一照,镜光过处,声响戛然齐止。

    鼎、鉴互相克制,各有妙用,再加上清圣人所亲授的太平清宁剑,有此三宝,赵坤元足可睥睨当世了。念及于此,不由喜不自禁,放声朗笑,一时得意洋洋。

    忽然一不小心,袍袖将灵前石案碰了一下,打翻一尊铜爵。立时一阵香风过处,隐隐听得四壁金铁交鸣之声,现出数十百丈强弓劲弩,指向赵坤元所在,作势欲发。棺木四维的执戟石俑卫士也面浮怒容,缓缓转过身形,直视来犯之人。

    赵坤元一时失礼,恐渎圣灵,忙虔诚谢罪,又恭恭敬敬跪祝了一番,金铁之声方始渐止。方要行法破土而出,忽听虚空中一个缥缈悠远之音唤道:“何人擅闯?可知罪吗?”(未完待续。)

第九十回 略酬圣恩惩妖尸() 
语音缥缈高远,闻之虽然令赵坤元一惊,如今他的功行修为不弱当世至强者,又在此轩辕圣陵腹地,未曾想到周遭还有潜伏之人,自己居然丝毫没有察觉。不过这发语之声,不闻一丝邪气,中正平和,透露出无上的威严和气势,绝对不是妖邪一类。

    念及于此,赵坤元心中大定,忙拱手恭谨问道:“不知是哪位前辈在此,晚辈乃是五台派弟子,得了紫府金敇,又蒙前辈天仙指点玄机,来轩辕圣陵中寻找两件宝物,以为天下苍生渡劫之用。冲撞之处还望海涵!”

    那声音冷冷哼了一声道:“你也要渡劫、他也要成仙,斗来争去,说穿了还不是一群自私自利之辈?可怜中土黎庶,不得安歇!”

    赵坤元听此话大有怜悯苍生,厌倦战火之意,福至心灵,隐隐猜到此人身份,越发恭谨道:“前辈悲天悯人,好叫晚辈钦敬。实不相瞒,弟子来此寻找机缘,实则也是为了早日天下太平,黎民安康呢!

    此番种种纷争皆因当年东北鞑虏无端犯我大明边境,中原生灵涂炭。我五台派秉持上天好生之德,久经截教玄门慈悲教化,欲在此大劫中,为我汉家老弱谋取一丝生机。哪知因此与峨眉等道友发生了龃龉,反倒是指责我等五台弟子,乃是妇人之仁,实则逆天而行。故而互相争持不下,久久拖延不决。

    前者弟子偶访灵峤山,得了紫府仙官的指点,知道这最末一世的千三大劫,还要重开封神旧例,化解玄门恩怨。一番推衍下来,方知晓轩辕古圣昔日执掌的九嶷鼎和昊天宝鉴便是封神所用的宝物。

    故弟子不得不冒犯圣帝阴灵,潜入陵内。所幸上天庇佑,圣帝恩宠,弟子方侥幸得了这两件旷世异宝!”

    那声音听赵坤元说了半日,也没吭声,半晌方长叹一声道:“汝可知我是何人?”

    赵坤元忙双膝跪倒,拱手对虚空行礼道:“弟子潜入圣陵,实属情非得已。想来此处乃是圣贤停灵安息之所,哪有妖邪鬼魅敢来此叨扰。弟子心中虽有所估量,可是不敢胡口乱讲,怕一时不察,出语冒犯!”

    那声音这才呵呵一乐,笑道:“你也算机警,心中有数,嘴上也不愿直白讲出来。也罢,我也不装神弄鬼,戏弄你了。我便是昔年战蚩尤、征东夷、服九黎,抚万民,度四方的姬轩辕。后来道成飞天,居火云宫中清修。”

    赵坤元听罢,心中释怀,复又叩首参拜。

    人皇轩辕氏止道:“你无需虚礼,此间本是我一缕真灵罢了。如今世间千三天劫已然发动,天地隔绝,上下难通。便是我这所遗一缕亡魂也即刻须回转火云宫中。我知你是命定封神之人,怎会为难于你,况且你所行光复华夏之举,甚合我心。

    我虽不愿掺合玄门三教内中的恩怨,不过沙门佛陀本是胡教,不合中土教化,有乖世俗人伦,怎能传播中夏、为害神州呢?当年都是因为太清、玉清二位圣人,一时不察,为其借机传入,流毒甚广。你既然能驱逐鞑虏、扫除胡尘,亦当振兴中原志气,铲灭谬理邪说。”

    这番言论正中赵坤元下怀,忙回禀道:“圣帝在上,小子无礼,虽德行浅薄、力有不逮,然为了汉室儿郎万年基业、万世太平,愿全力报效,九死不悔。”

    轩辕圣皇闻听欣慰道:“你有此心便可,这九嶷鼎和昊天镜是我当年炼魔成道之宝,如今你要封神,也正好用到,我便将此二宝施用之法,悉数传你。望你勿忘先人之志,早完千三杀劫,还复华夏太平!”

    说罢闭口无语,赵坤元顿觉灵台一阵波动,通体气机涌动,当即了悟鼎、鉴二宝施用之法,此外对天机感悟之心加深不少,对今后修行,获益良多。

    赶不及慢慢体悟参详,赵坤元急忙望空膜拜,口中称诵不已,然虚空中寂寂无声,圣帝英灵早已回转火云宫中,不再参与世间尔虞我诈的争斗。

    陵寝内室中万年灵焰,忽地一闪,好似被一阵狂风吹过,大如灵芝的灯花,渐趋黯淡,眼见着便要熄灭。

    赵坤元知道,这乃是圣帝英灵已去,灵前所供灯烛自然偃旗息鼓,虽然两只青铜巨釜中的万年灯油,也是罕见至宝,但此际再行拿取,为免有些贪心。

    不敢再作停留,躬身退出。身后四壁金铁交鸣,风雷大作,两扇石门嘎吱作响,自动闭合。殿内禁制埋伏端的神妙,日后还有人想来取用万古神油,怕又要一番磨砺了!

    赵坤元乃将鼎、鉴妥当收好,便要土遁离去。忽见墓室甬道远处,隐隐有忽见两股黑影,逡巡踱步,暗中往自己这厢窥探。心中忽然想起一人,乃放声道:“前面可是玄殊道友?还请近前一见!”

    那两股黑影闻听,急如箭矢,斜射过来。离着赵坤元还有丈许,便即停住。当前那人出声笑道:“前辈不知如何称呼?贫道贱名居然能为尊驾所识,唐突之处,幸勿见怪。”

    赵坤元一看,说话之人,道姑装扮,穿着黑衣,身材十分苗条,面貌却异常丑怪,不过容止娴雅,笑语温和,令人生出一种亲切之感。与身后那道黑影,全都未曾脚踏实地,若沉若浮,不似生人,却也看不出一丝邪气。虽是旁门出身,精魂修成,然其功行也非弱手。

    那道姑继续说道:“贫道玄殊,原是旁门,后来机缘所致,偶然得了一部道书,由此苦修悟道,一向与徒弟林映雪借居桥山,不露行藏。前几日,于静中忽聆圣帝传音,说是圣陵中两样上古至宝已然有了正主,日内便到。贫道蒙圣帝开恩,借居百年,无以为报。前辈既然得了鼎、鉴二宝,必是圣帝所选中的传人。能为前辈驱驰,略报圣恩万一,便已铭感五内了!”

    说罢,与身后那道黑影一齐下拜,颔首行礼。

    赵坤元也未拦阻,等二人礼毕,乃道:“我倒是知道你二人的一些底细,你却丝毫不知我是何根底。也罢,就说与你知晓。贫道乃是上清截教传人、五台教主,前世里唤作混元祖师,如今转世归来,更改名号作万维真人赵坤元的便是。”

    玄殊仙子一听,内心惊惧不已,大大出乎意料。她修道也是年深日久,自然知道五台派的来历过往,虽也是赫赫有名的一方霸主,毕竟就当世看来,远远比不上峨眉、武当、昆仑等玄门正宗。她提前知晓圣帝至宝已有正主,虽然不知到底是何方神圣,但想当然地认定必是正教中人,哪曾想居然是太乙混元祖师转世之身。

    赵坤元见她面露疑色,也不说破,微微一乐道:“你在圣陵中潜修多年,未闻外事,如今我也暂时用不着你。你既受了圣帝庇佑多年的厚恩,便留在此间,小心看护陵寝便是。没有我的指派,不得放纵外人入内。日后若有差遣,我再行知会。”

    玄殊仙子忙道:“晚辈等谨遵掌教真人敇命,绝不违逆!”

    赵坤元淡然点首,乃欲离去。

    悬殊仙子笑道:“掌教真人先前来时,是从墓室正门,土遁而入,虽是神功无比,毫不阻滞,只是路径稍远。弟子久居此间,又练就一件戊土奇珍,由此处直上,不过数十丈封土,便可出去,好生便利!还请掌教真人恕我僭越失礼,先行引导,以效微劳!”

    赵坤元一听,当即应许。

    只见悬殊仙子,袍袖中飞出一圈斗大黄光,好似风车般急旋不已,冉冉飞起,到了墓室甬道上方,已有五六尺方圆。这团黄光,一到墓定,便冲开一洞,仿佛亮晶晶的黄圈。桥山圣陵封土,何等厚实,况又有上古禁制,居然如溶雪向火,纷纷消散,晃眼便冲开一条笔直通洞,直透天光。

    赵坤元一见,心中也暗暗称奇,只是想到如此一来,桥陵圣地岂不残破?

    悬殊仙子不等赵坤元开口相问,便解释道:“晚辈这件法宝,乃戊土真精所炼,无论多坚固的石土,冲过之后,仍能随人心意使其复原。等掌教真人出了圣陵,通道自然闭合,与先前毫无二致!”

    正说话间,忽然前面甬道尽头一阵轰鸣之声,三人忙回头一看,只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