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者林-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修建这里的人也没有钻牛角尖,暗道的长度只有数米,挪在最前的林汉城看见了身前的一道椭圆形的门。伸手一敲,声音沉闷,应该是铁的,中间还挂着一把硕大的铁锁,锁孔足有两指并排的宽度。

    他头也不回地道:“老张,把钥匙扔过来。”

    “叮当。”

    先前那坛子里倒出来的大钥匙被扔在了铁门上,掉在了地上,林汉城捡起来看准了锁孔位置,插进去向右用力一旋转。

    张适和蒲七只听咔噔一声,那锁栓应声弹开,林汉城推开了那椭圆铁门,是铁板两侧拼接的门,重量也不在轻,心道这设计重重的储物室里八成有宝贝:半人来高的狭小空间,锤子斧凿等破锁用具根本施展不开,要是没钥匙想强行破门,只能用炸药尝试了——除非来这儿的人不是来寻物,而是来寻死。

    林汉城挪着脚步出了洞口,还是一片黑漆漆的空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烈性味道,环境比外面的酒窖还要黑,他虽然不至于掉进可能存在的陷阱里,却只能看清周身范围内的情景而已。

    出洞时,他特意留个心眼,把那取下的大锁卡在了一半小铁门的边角,再招呼着二人出来。

    等蒲七和张适都喘着气跟了出来,林汉城从怀里取出一根巴掌来长、拇指来粗的小棍子,对着洞口墙面用力一甩,哗声引燃了一簇烟火,是入城时在城东坊市买的火折子,现在派上用场了。

    “林爷,我有蜡烛。”蒲七的声音,他也闻到了空气中那股怪味,似乎有些熟悉,却记不起来从前在哪儿闻到过。

    “林兄弟,这儿有硫磺的味道,会不会…”张适的声音,在出了暗洞的一瞬间,那味道便直冲鼻腔,他隐约猜到了这儿储存的是什么东西了。

    林汉城就着火折子的光亮,结果蒲七递来的一根蜡烛,点燃烛心后灭了火折子,把蜡烛和火折子都放在地上,就着微弱的光亮,开始打量起这个封闭的空间来。

    不料蒲七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却是变得有些哆嗦:

    “林,林爷,这,这一桶桶的,都是火药!”

    “啊,火药?”张适心里一咯噔,猜中了。

    “你们待在原地,别乱动那些桶子,等我命令。”

    林汉城道,语气波澜不惊。他早看见了,这间隐秘的储物室右侧堆满了一只只人头大小的木桶,都盖着油布,加上先前审问那两个知道些情况齐王府爪牙时,他们明明担心身首异处却还说得含含糊糊不清不楚的样子,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硫磺气味,这里,应该是一个军火库了。

    “好…”两人又蹲坐在地上,不再作声了。

    饶是蒲七少年上匪路,在江湖道上混了几十年,为人保镖时被十几把山贼的刀子拦住过,为自己劫镖时被几十把镖客的刀子追杀过,待在这装满火药的封闭地方,心里也是乒铃乓啷直打鼓——万一要是溅出个火星子点了桶子,别说自己这一身血肉,就金刚不坏的齐天大圣也得炸成烤猴子了。

    脑中闪过爆炸的场景,张适诧异地看见他连忙转过身去两手护着那蜡烛,生怕上面跳动的火苗会飞走似的。

    而林汉城此行的目的除了避难到天亮外,便是在这个意外得到消息的地方,找到一些能够在日后带兵打仗时有用的东西。

    找到了!

    他就着身后微弱的光亮,揭开了储物室左侧堆到顶上,宽有七八米,高有近十米的茅草堆,其后掩藏着的一只只长方体木箱即刻显形。

    林汉城两眼眯起,伸手从中搬下一箱,轻轻放到地上,看着这长约一米,宽高都是半米左右,正好能通过那暗道的箱子上用墨水标注的古怪难懂的西洋字体,还有些阿拉伯数字编号。他心下一喜,徒手将那用铁钉固定的箱盖强行扒开,里面装的东西,让他眼睛发亮。

    火铳,清一色的燧发火铳,还有压弹杆和火药囊,套装齐全,堆得厚厚的一摞,这一箱起码有二十把以上。

    林汉城从里面取出一支,握在手里,又从怀中取出先前在客栈击毙黑衣人时所用的缴获短铳,在黯淡的光线中对比着两者的做工。

    一模一样。不管是木制的枪托,还是最关键的枪机装置,都是相同的打磨精美,甚至连铳管的口径都一样,明显不是人工产物,应该是由水力机械生产出来的标准件产品。

    原来如此。他心里大叫一声侥幸,幸亏先前问出了这地方的所在,否则这一室几十上百箱燧发枪和大量的火药流了出去,被那些早有准备的齐王府爪牙装备起来,对付城中留守的连盔甲都配不齐的孱弱厢军根本是绰绰有余。

    “林爷,发现什么了?”蒲七的声音,他先前听到窸窸窣窣的搬东西声,林汉城又半天不出声,,以为他是在寻找什么宝贝。

    “这里的东西换不了银子,能换命。全是火铳,没有步兵列阵齐射的话,估计过了二十丈连个稻草人也打不中的,你打算拿一支做兵器么?”林汉城道,打消了蒲七的念头。他倒没说假话,这些燧发枪的铳管内壁都没有拉膛线,还是滑膛枪,精准度绝对不用怀疑。虽然对只有冷兵器的敌人会有极大优势,但如果单兵对垒的话,一枪打出不中就意味着会被敌人冷兵器杀死。

    说话的空档,他又从茅草堆里抱出了一只正方形的箱子,蹲下来掰开箱盖伸手进去摸了一把,入手全是硬邦邦的不规则颗粒,拿出一看,赫然是一枚枚拇指粗的黑色铅制弹丸。

    再往里一摸,拿出来时,却是一个用铁合页连接两边的金属长方体,其上有五个圆孔,分量颇沉。这东西换做常人肯定认不出用途,对于他这个前野战军人来说,却是小儿科了——是一只用于铸造铅弹的模具,虽然制作粗糙了些,但胜在效率,铸出的铅丸只需经过手工打磨边角,就能入膛待发。

    他将模具放回箱子,站起身来,走到那蜡烛跟前,对二人道:“走,那些人应该要来了,先做准备吧。”

    “啊。”张适一愣,随即想到了,这满屋子的火枪和火药的主人,除了那些齐王府的爪牙都不可能是别人,而今天是他们袭城的最好时机,若非林汉城下午只身斩杀了大批城中的王府人马,恐怕这些东西早被运了出去,装备起来和官军正面对抗了。

    “林爷,雷是说那些人会来这里拿武器?”

    蒲七问道,他心里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释,为什么那总管吩咐要守在原地不准乱动,自然有大队人马的信号弹会传上天空,到时候便知如何行动——还能如何行动,那些在道上被招揽入齐王府参加训练的亡命徒,以及王府本身的人马多数都是武功平平之辈,总人数也不多,不过二百来号人,对付小队官军和普通百姓还好说,和大批正规军对抗几乎没有胜算。可要是装备上了这一大批火枪,再和官军当面锣对面鼓地硬撼,那胜负可就难定了。

    林汉城却不解释,直道一声:“他们快到了,蒲七你跟我走,老张留下守在这里。”

    “好,听林爷的!”蒲七也不废话,跟在他身后,蹲着身挪出了暗洞。

    林汉城的宽刃剑就放在酒窖的梯子下,他一手握住剑柄,一手攀着长梯,翻上地面,把梯子上的蒲七也拉了起来。

    “林爷,城里还有很多他们的人,为什么不用火药拉一条火线出来,直接炸了这里?”蒲七看着自己手里的短刀和林汉城手里的重剑,实在想不出,凭两个人怎么和即将冲到这儿来的几十号人对抗,就再高的武功,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啊。

    “我要保留这批军火,日后有大用处。”

    林汉城道,他已经听到了越来越近的脚步声,那些人应该发现了城中多处的同伴都已经身死,突击台州知府从而一举破城的行动成功率大降,已经顾不得隐藏行迹,正在拼命往这个地方赶来,想取出地下室里的火器做今夜的最后一搏了。

第四十五章 【最黑暗的时刻(上)】() 
城西,留守军营的木制篱笆防墙外。

    火光之前,正门的一名守卫百总发现了前方不远处有人正往此处奔来,连忙大喝道:“止步,立即止步,否则就地格杀!”

    “别放箭,别放箭,城西,城西打起来了…”那人影形单影只,其后并未跟随他人,一边奋力跑着,一边挥动着双臂大喊着。

    “口令,说口令!”那百总已经从身上弓袋里取出步兵铁弓,从腰后的箭壶里取出箭矢搭上,其身旁的一列数十名名弓兵也都是拉弓引弦,锋利的箭头直对准那不断靠近的人影,随时准备齐射将其变成刺猬。

    “吾皇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万岁…”那人影已经到了六七丈外,声音传到篱前,正是先前周守备派出的数队埋伏在城西各处的兵马得到的口令,声音急促,姿势摇摆,状似随时会栽倒在地。

    不料这口令一出,那百总却是冷笑一声,大喝道:“给我放箭,射死那倭贼!”

    声音落时,他铁弓上的箭矢随着弦离扳指飞速射出,带着一阵唰唰声直射向那人影。下一刻,十余支利箭几乎瞬间齐中那人身体,贯穿他的胸部、腹部和大腿手臂,在跑动中噗通一声两膝跪地,被惯性带动着摩擦了半米距离,口中狂涌着鲜血,眼神中满是惊异与怨毒。

    “口令,是对的…”他的喉间翻滚着血泡,怎么也不明白,从那些半路冲出的台州军嘴里拷问出的口令,为什么会招来万箭穿心的下场。身后的大部队,还被蒙在鼓里,赵总管,快撤…

    “嗖!”

    那果长又是一箭,射穿了他的喉咙。那人影终于失去了控制,嘭声趴倒在了青石地上,任由鲜血汩汩流淌。

    ……

    城中,慕容府大宅。

    嘭唧一声,厚重的红木大门被踹开了,二十余个身穿夜行服,手拿熏黑刃的短刀,脚下草鞋、布靴、皂靴不同鞋子的面具人冲进了前堂,只听领头的一名高大汉子的声音道:

    “留下三个守在这儿,一有情况马上放信号弹,剩下的都跟我走!”

    话落,那人率先举刀冲进了宅中,身后跟随着二十多人排成一字队形,鱼贯涌入,手里利刃挥舞,大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

    进了大厅,领头人一甩火折子,周遭黑暗被火光驱散,他的身形却是猛然一滞,举着握刀的右手示意后续人马停下。

    诸人只见宽敞的厅中,倒着一具具横七竖八的尸体:有男有女,有下人模样的,有小姐模样的,多数是身被锐器刺中流血而亡,还有身首分离死无全尸的,看得这些往日被蓄养在台州城中待用的乌合之众一阵胃里翻滚,胆量小些直接吓得哇一声喊坐到地上,指着地上的无头尸体,手里握着的刀都颤抖不停。

    “呔,你这厮鬼嚎甚么,都跟我来。谁听命令,赏银百两!谁敢停下,就地格杀!”

    那领头人回身过去,怒吼着道,震慑着已经开始动摇的军心,然后便首当其冲大步流星地走向厅堂后院,其后之人在威逼利诱之下也只得跟随上去,心下却都打起了鼓来——这地方已经有人来光顾过了,而且不是自己人,那会是什么人血洗了这大宅子?

    倭寇!真倭寇!

    一想到这儿,那些戴着面具将表情隐藏在陶瓷下的人便冷汗涔涔,只觉阵阵发软,那些东瀛倭寇可是杀人吃肉的嗜血魔鬼,就凭自己手上这发放的短刀,怎能和传说中削铁如泥的倭刀抗衡?

    “轰!”还未出到后院,夜空中却掠过一道银蛇,一声闷雷突然响起,吓得众人步伐又是一停,先前那个被尸体吓得坐地上的人又是一声惊呼,这回领头人可不放过他了,回转过身便是一刀劈去,直捅进了那人的左胸,当场杀死。

    “谁敢再聒噪,和他一样的下…”

    那高大黑衣人的话还未说完,刀还未拔出,顿觉后背一凉,声音随即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使劲也出不了那口气了,手里的火折子也嘭声掉落在地,整个人保持着僵硬的站姿立在原地,如一座蜡像。

    “啊!”有人看清了,火折子熄灭前残留的火光照耀下,那领头者的腹部位置,凸出了一道刀尖,也是熏黑了刃的短刀,和他们手里拿着的武器居然一模一样。

    “有倭寇啊!”有人吃不住劲了,开始丢下武器往外跑了。喊声一起,更让这支乌合队伍失控,领头者已死,开始作鸟兽散了。

    可一切晚了。

    只听嘭的一声响动,厅堂的前门被关上了,一个肃杀的声音回荡在其中:

    “所有人立刻放下武器,蹲在地上双手抱头,可保性命。凡有敢抵抗官兵拘捕者,一律视作倭寇奸细,格杀勿论!”

    这声音一出,本就已经如一群无头苍蝇在厅中乱转的黑衣人纷纷停下脚步,丢下手中的武器,全都抱头蹲在地上等着被官军拘押走,都是城里卖力气走江湖的老油子,都知道官军是要钱不要命的,就是千万不能反抗!

    “投降,我投降,我是被逼来的…”

    “官爷,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五岁幼儿,您大慈大悲…”

    “啊…”

    黑影闪动间,这些丢下武器的黑衣人没有等到官兵的绳索,却等到了一柄厚重的大剑在空中不停向下挥舞,将他们的身体劈砍削切成一块一块的碎骸,在嘶声嚎叫中接连倒下,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直至变成满地血肉,那两道埋伏于此的黑影才消失不见,只留下一路通往后院的红色脚印。

    ……

    城西,留守军营。

    帐中,吴知府一身戎装椅坐正中位置,张关凯与周泽两位守备将军站于两侧,听着那跪在地上的轮防千总官汇报着工作:

    “禀大人与两位将军,通判大人和建军大人已经转移至后帐,所有留守城西的步营兵马全部披甲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说来也是荒诞,台州军所有的朝廷批准兵部预算,下令工部制作并发下的各式盔甲,平日里都锁在军械库中,派有专人每日维护,却不准士兵穿戴。为的就是保持已经被层层克扣的军械那光滑的外表,在防卫司每年派出的巡检人员到访时,能做到衣甲鲜亮的表象。

    眼下倭乱爆发,城外数量不明的大批倭寇虎视眈眈,城中还不知有多少被收买的细作和提前入城来,随时可能攻击这里的倭寇。那些往日不准擅动的武器装备,从刀枪盾牌到三眼神铳之类的火器,已经一股脑儿搬了出来,给士兵配发。今夜最要紧的关头,多一个披甲的士兵,就意味着留守军营的安全系数提高一点。

    吴大人已经对两位守备下了死命令,一旦有人敢在遭遇倭寇袭营时退后一步,军法队必须就地格杀以儆效尤。只要撑过了今夜,到了明日危机解除之时,立刻搬出府库,重赏城中将士。

    至于府库里的钱看嘛,便得从通倭的大户家里讨了。

    “大人,大人,我要见大人…”

    那千总还在下面汇报,帐外却传来了一阵急切的呼喊声,声音落入两位守备耳中,齐齐转头看向自己的顶头上司,眼神在问,见不见?

    吴大人摆了摆手,示意千总先停下,张守备看准时机抢白着道:“帐外何人喧闹?速报番号队列,否则以奸细论处!”

    帐帘被外面的守卫掀开了,一个人高马大,横眉大眼,满脸胡髯,皮肤甚黑,手里还提着铁弓的军官大步走了进来,一见在场诸人,立刻两膝扣下跪在地上,抱着拳激动地道:

    “彪下城防百总官胡庆丰,禀知府大人,禀两位将军,先前有倭寇伪装成我军士兵,企图吸引注意掩护其后大队人马袭击军营。幸亏周将军命令及时到达,才没让那奸贼得逞。就地射杀了那贼之后,儿郎们从那贼身上搜出了这块东西,彪下特来亲自汇报紧急军情,将此物呈献大人和两位将军,一时违了军纪,请大人和两位将军责罚!”

    他一边说,一边将怀里一块牌子取出,放到地上,便开始咚咚磕起头来,却是个外表三五大粗,内里心思机敏的人。

    周守备闻言,看了知府大人一眼,得到同意的眼神后便走上前去,拿起那块牌子,入手分量十足,是一块长方形的银质腰牌,牌下系着红绳团,牌面上篆刻着一个大大的“齐”字,再看反面亦是一个“齐”字。

    他眉头一皱,两眼眯起,脑中顿时闪过一道念头,眼睛猛然睁大,没理会还在磕头的胡百总,回身过去快步走向吴大人,脸色在眨眼间已是变得煞白,连手都有些微微颤抖起来。

    座上的吴知府和站立一旁的张守备见他神色,俱是惊疑,不知那小小百总带回了什么东西,竟让一位五品的守备将军脸色如此难看。尤其是吴大人,对这位临危不乱的周守备今日可谓是重视有加,心下早已决定倭乱平息后为其请功,提拔上一个台阶才是为国惜才。

    不过,当吴佩龙伸手接过那块腰牌,拿到眼前仔细观察时,双眼也是猛然一凸,抬头盯着那已经磕完了响头,跪在原地似乎在邀赏的胡百总,眼中俱是不可思议之色。张守备也瞥眼看那腰牌,一开始也没看出门道,但盯着那牌子上大大的“齐”字,再联想到这银光闪闪的东西似乎不是铁质,更像是纯银打造之物,喉咙也是一噎,转过头去再不敢看了。

    沉默半响,吴大人将那银牌收入自己的甲胄之中,招手示意让张守备和周守备都靠过来,用仅有三人能听见的细微声音吩咐着。

    台下跪着的胡百总面朝红毯,哪里敢抬头去看上官们在说些什么,心下正思量着这回功劳是否能提一提,升到个副千总的位置,却听张守备愤怒的声音响彻帐中,传出帐外:

    “城防百总官胡庆丰,违犯军纪,咆哮大帐,目无上官,传知府大人令,立刻将其接触官职,罚一百军棍。来人呐,给我拉下去!”

    “是!”

    不待胡百总从这一道霹雳中回过神来,帐外守卫着的亲兵已经掀开帘子冲了进来,两个一左一右把他双手反押,后面一个迅速取出细麻绳捆住他的两掌,一个在前负责押韵,锋利的枪头直指他的面门,大吼着:“走!”

    “大人,大人,彪下冤枉啊,大人…”

    人被脱出帐中之后,那粗锣嗓子的声音还传了进来,直让帐中的那位千总难着头脑,三位文武长官却都是面色阴沉。

    台州府的高层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