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让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老百姓只要有了一条活路,只要没有野心,谁还会造反?唐代的李世民不就是深谙此道吗?他说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实际上,唐太宗时期,徭役赋税等还是很沉重的。虽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那是相对于前朝而言的,总的来说还是很沉重的。
现在的天下毕竟还是大隋朝的天下,而且杨坚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关于赋税方面他也没有办法干预,他只能过问,但是却不能去改变,也就是说虽然他这个侯爷在五原郡享有一定的实权,但是郡守之类的这些地方官吏并不是完全都听他的,五原郡还不知他一个人的天下。
带着苏定芳等人到了城中,今天五原郡守宴请李冰及几位将领,是为了和李冰以及他手底下的这些个将领打好关系,毕竟李冰来了之后,名义上他还是五原郡的最高长官,但是实际上很大的程度上他都得看李冰的眼色行事,况且李冰还节制五原郡的兵马,也就是说李冰现在是五原郡的最高军事长官,所有军事上的事他都无权过问,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李冰享有军事大权,那郡守怎么敢放肆,只能小心翼翼的巴结着李冰。
李冰身边的心腹们几乎全都是些武官,打仗还行,让他们去治理地方那可就差强人意了,也就是李道宗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可是他年纪太小,不足以服众,他现在急需一批能够插进五原郡的地方行政中的文官,有些事他这个侯爷没有办法直接插手,就需要地方行政上也有自己的人。可是这样的人上哪去找呢,军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可以,但是李冰还舍不得放他们走,还想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多留些日子好好磨练一下,所以没有办法,他只好让定北军的士兵们来毛遂自荐一下,定北军中很多人都是士子投笔从戎的,当然房杜二人他是不会放走的,就从那些自荐上来的人中挑选了几个机灵点的塞进了五原郡的地方行政里面,定北军中出去的人的忠诚李冰还是相信的。虽然明知李冰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但是郡守哪里敢拒绝,只好应承下来。没办法,谁让人家枪杆子硬,而且别说是他手底下的一万定北军,就是那朝中的靠山王也唐国公也不是他一个郡守能惹得起的。
安插下的那几个文官现在的职位都不高,那些高的职位总是要留给人家五原本土的派系的嘛,要慢慢的蚕食才行,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事,李冰也把这些事暂时放下不管。安心的抓起现在五原的军队建设来。
五原郡的地方兵力不过八千人,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不到六百人的骑兵,裁掉里面年龄大的、残废的、没有战斗力的三千人,把剩下的五千人一股脑的打散后并入了自己的定北军中训练,原来五原的地方兵当中有不少是当地的地痞流氓混混,进了定北军之后,还想搞以前的那老一套,拉帮结伙,无视军纪,结果被定北军中的长官打军棍打得半个月下不了床,有几十个老兵痞还想起哄聚众闹事哗变,结果他们刚一拿起刀来,就发现自己身边无数把枪已经指着自己,其中还夹杂着很多连弩,当他们绝望的放下兵器投降了之后,领头闹事的就被喀嚓了,那些跟着闹事的都被打了三十鞭子后在树上吊了两天,杀鸡儆猴以后,李冰深谙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道理,当众奖励了那几个表现很好,训练刻苦的士兵,这样一来,新来的都老实了,也有了努力的目标,也渐渐的融入了定北军这个集体当中。
另外那边,李冰也招募了很多铁匠和工匠,加紧装备的制造,尽快的把新入的那些士兵们装备起来。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第六十四章 定计奇袭
这几天李冰一直都把注意力放在军队建设方面,经过雷霆手段以后,军队内的军纪情况好了很多,又募兵补齐了战斗中损失掉的那九百人的队伍。自从军队的纪律问题解决后,李冰就把军队的问题交给了苏定芳和秦用打理,而李道宗则被安排打理民政上的一些问题,李冰知道李道宗文武两方面都不错,但是现在他几度缺乏文官,而且现在还不是明目张胆发展自己的时候,所以就由李道宗暂时代理一下这些方面的事,由他管理着李冰安插到地方行政上的那些文官。
这一日下午,定北军的帅帐里,定北军的几个主要军事领导共聚一堂正在埋首商量着什么。李冰坐在最上首的椅子上,李元霸、李道宗、苏定芳、秦用依次坐在下首。
李冰看看坐在下边的几个心腹,说道:“现在我们定北军已经有了一万五千人之多,而且随着工匠的增多,我定北军的装备已经大大的加强,现在突厥大军正在被贺若弼老将军牵制在敦煌一线,突厥人口稀少,每次出兵基本上都会把全部的善战的人拉出来,我的意思是,现在的草原上,突厥一定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妇孺,不如我们出一支骑兵,进入草原,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你们认为如何?”
底下的苏定芳等人都低头沉思片刻,经验丰富的苏定芳先站起身来说道:“少帅,末将以为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粮食补给的问题,二就是我们对草原不熟悉,草原茫茫,一望无际。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奇袭突厥只能是一个设想而已。”
“少帅,末将以为苏将军所言极是,草原人烟稀少,很容易迷失方向,不得不考虑啊!”李道宗虽然年纪小,但是见识也还是有一些的。起来赞同苏定芳的话。
“末将附议!”秦用挠挠脑袋,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而李元霸,则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在他的心里,他只负责打仗,定计的事情自有李冰等人去想。
“嗯!”听了手下人地说话,李冰也不由的皱了皱眉头:“粮食补给的问题倒是好解决,突厥人以放牧为主,可以随军携带盐巴,没袭击一处。把牲畜等宰杀后用盐巴腌制好。草原上部落众多,粮食就可以随时补给。至于方向问题,这个我们来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
“少帅,我们现在辨别方向大多以太阳和北极星为准,这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好办,城市较多,就算辨别不出方向也可以问居民。但是在草原上。万一碰到阴天之类的,是很保险。还是想个万全之策比较好。”苏定芳为难的说道。
“堂哥,我们汉人自汉朝起就有一种唤作司南的方向指示工具,我们不妨在这上面做做文章!”李道宗倒是想出个办法来。
其实李冰在听到方向问题的时候第一意识就想到了指南针,他也知道指南针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是他不敢确定在这个朝代出现了没有,听到李道宗这么说,他才知道原来指南针在春秋汉时就已经存在了。是唤作司南的东西。他急忙命人送了个司南上来,但是一见到司南,李冰还是有点失望,主要是司南太大了,奇袭地话携带根本就不方便,李冰沉默了一下,忽然说道:“如果把这勺子和底座缩小怎么样?能不能做到?”虽然他知这是指南针的发展趋势,但是有些事情他不能直接说出来,而且他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工艺能不能做到,所以只能慢慢的,启发式的引导。
李冰地话一出口,就看见众人的眼一阵放光,等把工匠招进来一问,工匠想了想表示把司南缩小的话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做成李冰说的那种指针形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密封在底座上也不太好实现,李冰马上命令工匠连夜赶制几个手掌大小的微型司南,在底座上刻上方向,勺柄漆上红漆,便于识别。
解决了方向地问题,关于奇袭草原地事就这么定了下来。为了防止走漏风声,李冰吩咐所有知道此事的人都严格保密,只是在暗中做着去草原打仗地准备,定北军营中的训练气氛也浓厚了起来,由于李冰还没说明将由谁领着大军出征,所以几个将军私下里都憋着一口劲,虽然这次奇袭草原的任务完成起来比较艰难,行军的条件也比较艰苦,但是听说要杀到突厥的领地去,大家都很想从李冰手里把这次任务接下来,狠狠的去草原上教训突厥人一通。
几天后,经过慎重考虑,李冰吩咐定北军所有的将领都到他地帅帐中,他将布置作战事宜,知道李冰已经决定派谁去了,都很激动地跑了去,都急切的想知道是谁有幸接到这趟好差事。
等将领都到齐以后,李冰扫视了底下地众将领一眼。底下的将领们都屏住气息,现在他们眼中的李冰,已经不在是那个游荡在街市上的纨绔了,在上次的战斗中,死在李冰方天戟下的突厥兵不计其数,他和李元霸二兄弟也被那些将领暗地里称为:“杀神!”而且这短短的时间李冰就把一支新军带成了现在的样子,虽然平日里的训练都是苏定芳和秦用办的,但是李冰在里面起的作用,是谁都无法忽略的,而且这些日子以来,李冰的手段也是大家都看见了的,在人们看向李冰的眼神中,已经有了敬畏和崇拜。
李冰的目光在底下的将领身上扫过,犀利的目光仿佛能看透每个人的心底,他定了定神,缓缓的把要出兵草原的事跟大家说了,虽然私下里有很多人都通过这几天加强了强度的训练中知道最近定北军可能会有大动作,也有人猜测到可能是会对草原用兵,但是今日才从李冰的嘴中最终得到证实。都纷纷讨论了起来。只有前些日子参与讨论的人才端坐在那不动,眼中看向李冰的眼光里一片急切,都盼望着李冰嘴中说出把人物交给自己的话。
李冰不说话,只是任由底下的将领们交头接耳,那些将领们看见前面坐着的那几个李冰的心腹大将都不说话,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都明白这件事似乎已经定下来了,所以都停止了说话看看李冰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等下面说话的声音渐渐平静下来,李冰这才说道:“李元霸、苏定芳、秦用、徐世绩出列!”
“末将在!”四个人都从椅子上站起来,抱拳立在李冰的桌子前面。徐世绩的心中一片的兴奋,没想到李冰居然会叫道自己的名字。
“现在本侯任命苏定芳为奇袭部队的带队将军,李元霸为先锋,秦用、徐世绩为副队,本侯拨给你们两千骑兵,命你们今日午时启程,奇袭突厥草原!”
“末将紧遵侯爷号令!”那四个人想不到李冰居然会把自己全部派出去,而且今天下午就出发,但是马上又感到兴奋,都为这样的任务自己能参与而高兴。
听到了这个消息,骑兵队的将领们都很高兴,因为大部分的骑兵都被派了出去,仅仅留下五百骑兵留守,而步兵将领则是一脸的垂头丧气,为不能参加这次复仇行动而丧气。
李冰见定北军已经克服了对突厥的恐惧心里,心下暗自高兴,但是脸上没有表示出来,命令一发布完,李冰就宣布散会,但是把要出征的四个大将留了下来,为了确保任务的完成,李冰甚至将绝刺这支手中的秘密部队拨出了二百人交给苏定芳,苏定芳等人是知道绝刺的存在的,他对李冰这次能一下给他二百人而觉得很感动,他也充分了解了李冰对这件事的重视,四个人暗自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完成这次任务,争取多杀点突厥人。
李冰拨给苏定芳四人的两千骑兵里面,还包括了那五百新骑兵,李冰把他们也派去的目的一是为了练兵,而就是为了加快新骑兵的融合,而他把徐世绩派到苏定芳身边的目的也是为了锻炼他,让他多经历几次战斗,也好让他快点的成长起来。而队伍中加上李元霸,也是为了保证这几个人的安全,毕竟这个时代能够打赢李元霸的,除了李冰,貌似他还想不到有别的人。
一阵急匆匆的准备后,苏定芳、李元霸等人就带着两千人马就踏上了去草原深处的征程。而那二百绝刺兵斥候,因为平日里是不再营中出现的,属于李冰的秘密部队,所以将在出城后和他们会合。
四员大将走后,军营中能够挑起大梁的人就只剩下李冰和李道宗两人了,李冰也趁这个机会加强他在士兵中的威信,不是他信不过苏定芳和秦用,而是他作为这支部队的直接领导者,他必须得要求队伍的最高权力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保证自己在军队中的绝对领导,在李冰派队伍去草原开展奇袭的同时,他在军队中的思想领导建设也在进行当中。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第六十五章 发展九原城
奇袭的队伍走了,李冰一心扑在在九原县城的建设上,首先秉着军民一家的思想,采用每天一部分士兵轮番的制度,由李冰带着去开垦城外的荒地,开垦出来的土地就作为军田囤积,少部分由士兵们轮番出来打理,大部分都会租赁给农民,只需要每年上交收成的几成作为军粮就可以,这样既为一些农民找到了谋生的路,又增加了定北军的粮食储备。每人每月都会轮一次,其余的时间都会用来训练,当然李冰也知道劳逸结合的道理,每半月让他们自由休息两天,其余的时间内一律呆在军营不得外出,如果有事出去的话,必须由得校尉以上的将领同意才行,将士兵们约束在营里,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默契,当然军营中也少不了娱乐设施,但是大部分都带有训练的味道,木质的单双杠、马球场之类的,偶尔李冰也会差人将城中的一些清倌人叫来给士兵唱曲,毕竟军营里都是些大男人,也是有生理需要的,只要不是战备的紧张时期,定北军的将士们去妓院他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安分守己,他都一律不过问,就连他自己,也是时不时的带着满脸局促的李道宗去青楼喝花酒。
五原郡基本上就是大隋的边境地区了,紧挨着突厥,为了防备突厥的袭击,以建设防御设施为名,李冰开始了对五原县城的改造,首先仿照京城的防御模式,是在原来的县城外建设外城,城墙上有垛口,可以把少量敌人放进两道城之间进行射杀。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李冰自己拿出三十万贯,再加上从五原郡地财政中要来的一部分,用比较高的工钱雇佣人们进行外城的修建工作,九原城的南临黄河,北边也有一条河,北边的河为九原城的防御成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另外在河边。领着士兵们挖出几条陷马沟,平日上面有桥,战时则把桥撤走。
经过这一番整治,五原郡地治所军事防御能力大大上升,这个时候李冰又打起了商业的主意,在这个时代,李冰不会改变现有的制度,毕竟这些制度已经存在多年,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穿越者就能发动变革的。并不是后世所有的先进东西都在这个时代行的同,历史上许多改革,不是都已失败而告终吗,而且改革者的下场还往往很惨,所以李冰要做的,只是在不违背当时地社会制度下。把一些有用的小点子搬出来使用。在商业上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大都有重农轻商的思想。商人的地位是“士农工商”四类人中地位最低的,这也是他为何不敢把自己是德冰堂老板的身份说出来地原因。但是一个社会的发展又离不开商业地繁荣。通过军田来解决了部分农民土地的问题,李冰又以需要大量战马为借口,在新修地两道城墙之间那大片空地上,建了一个马市,边境地区不乏大隋和突厥之间走私、货物买卖的商人,李冰兴建的马市正好给了这些人买卖的地方,见李冰专门弄出地方给他们进行买卖。不用在提心吊胆的走私了。商人们也都很乐意的汇聚到这里,先是马匹商人。后来商人的增加又慢慢地吸引了别地商人前来做生意,也就拉动了这个地方的商业经济,前后也就一个多月地时间,这里就一片热闹的景象。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直接刺激了九原城的繁荣,九原城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九原城的马市也成为了边境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和买卖地。人们的生活好了,更加的感谢李冰和他的定北军,甚至好多百姓都自发的要求加入李冰的定北军,都被李冰婉言拒绝了,现在的局面他还是很满意的,在五原郡他的威望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如果再继续扩大势力的话,说不定就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了,虽然杨坚是他的外公,但是杨坚更是一个皇帝,历史上那些功高盖主的将领们,哪一个会有好下场的。李冰暂时的收敛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他对于杨坚还是很有感情,对杨坚、杨林这一辈的人,他总是打心眼里怀着一股崇拜和尊重。虽然他有野心,但是他还是收敛着,他不想和杨坚、杨林兵戎相见。
草原上……
牧民木塔雅正在辛勤的照顾着自己家的牲畜,今天家里的那只老母羊又要产崽了,这只老母羊虽然年老,但是她们家里的功臣呢,几乎每年都会产只小羊崽,她对这只老母羊还是很有感情的,往年老母羊一生崽,她就会很紧张的守在它身边,但是今年她却毫无心思。
“母亲,父亲跟着大汗去抢汉人的粮食去了,往年都是一个月就回来了,怎么这次去了这么久,还没回来啊?”帐篷里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长的很壮实,虎头虎脑的,长大了一定是个合格的突厥战士,这个孩子正是木塔雅的儿子巴扎。
木塔雅回头看了看巴扎,安慰似的说道:“也许是这次他们走远路的原因吧,新大汗不愿意再从以前的路线去打那些汉人,可能是路上耽搁了吧,放心没事的,你父亲有草原之神的庇佑,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好了,你快去把这碗羊奶端到里面给你爷爷喝!”巴扎听了,很听话的端着碗,进了帐篷里。
木塔雅看着巴扎进了帐篷,这才把视线回到远处,她的心里何尝不担忧着呢,上面说的话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的儿子还是在安慰她自己,自己的丈夫怎么会去了这么久还不回来,真是让人担心呀。哎,那只老母羊又叫了起来,兴许是这次要真的生崽了吧,木塔雅摇摇头,进了羊圈。
“轰隆隆木塔雅正蹲在羊圈里,她忽然感觉到大地一阵悸动,木塔雅感觉的出来,这是大批战马奔腾的声音。
回来了,是大汗他们从汉人那里回来了,自己的丈夫也终于回来了,想到这里,木塔雅顾不得正在痛苦的产着崽的老母羊,把巴扎喊出来让他去照顾老母羊,自己飞一般的往南边跑去。
和她一样,很多妇女老人和孩子们都站在部落的门口翘首以盼,等待着他们的勇士的满载而归。
只能够感觉到大地的颤动,但是却什么也看不见,好一会,在视线的尽头,漫天的灰尘遮天而起,显然是好多的马蹄奔跑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