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王,前面就是平壤!”
荀蕤的提醒打断了杨彦的思绪,这时已至城外一百步来外,蒋炎回头看了眼杨彦,便挥手止住,向城头望去。
城头一员约十六七岁的小将喝问道:“我乃美川王之子、平壤太守、安东大将军高钊,来者何人?为何犯我平壤?”
蒋炎大声道:“本将乃辽东公麾下封悛,高乙弗那老匹夫于蓟城临战脱逃,害我军大败,今次本将是受辽东公之命复仇而来,高乙弗可在?速令他出城认罪,否则,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听说来的是慕容部,高钊就知道没什么好说,高句丽还真不怵慕容部,只是慕容部走水路让他有些意外,可这问题也没多想,回头低喝道:“你们两个,在慕容部合围之前,速出城去向大王求援!”
“诺!”
两名亲卫匆匆向城下奔去。
高钊再不理会蒋炎,亲自动员全城百姓加固城防,他无论如何都要坚守到美川王到来。
待信使出城之后,杨彦下令增兵一万,把平壤分三面团团围住,南面是浿水,有舰船上的水手足以把守,东西两面分别下了两个小寨,各有三千人,这两个寨只守不攻,仅作为围困使用,他自己则在平壤正北立下主寨,领军一万三千,就等着美川王自投罗网。
因接近麦收时节,平壤百姓五内俱焚,没办法,麦子落杨彦手上了啊,杨彦自然不会客气,美美的笑纳了数万顷的麦子,又因浿水渔业资源丰富,全军不时就结网捕鱼,倒也逍遥自在。
那么,美川王在哪儿呢?
杨彦绝逼想不到,美川王已经跑到对马海峡了(今韩国釜山附近),自公元前半岛向倭岛移民开始,两者的往来,几乎都要通过对马海峡,从航行的距离来看,对马岛位居海峡中间,距两端陆地仅有五十公里的距离,如风平浪静的话,小舢板都能往来两地,这比明国水军直接从不其东渡倭岛安全的多。
事实上将来人口增加到了一定规模,杨彦肯定会把半岛纳入明国的辖境,即便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粮食没法自给,但是掌握对马海峡,扼住出入日本的咽喉,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战略上,都有巨大的价值。
虽然这一带在名义上属于斯卢斯罗,但斯卢斯罗的掌控力极其有限,只能控制国都明礼城极其周边百里方圆的有限范围,对美川王的到来毫无办法,而美川王流窜于此,也是准备随时跑路,一旦明军追来,他能第一时间逃往倭岛,不过听得是慕容部欺上门了,哪还按奈得住?
老子干不过明国难道还怕了你?
于是大怒,领军北上!
时间缓慢流逝,半个月之后,天气很炎热了,平壤附近的麦田也收割的干干净净,这日,杨彦正与荀灌在浿水边钓鱼,这与普通的钓鱼不同,鱼钓上没有铒料,全凭着高超的感应,通过丝线在水中的移动,感受水流的变化,以判断周围有没有鱼儿游过,然后操纵鱼钩钩鱼。
这其实是考较入微的本事,也是一种炼心的功夫,虽然在上,由暗劲入化劲好似很容易,但是只举一个例子,民国武术大家孙禄堂,终其一生都未入化劲,由此可见入化之难。
因此杨彦靠水磨功夫,慢慢磨练心性,掌控入微,以求水到渠成,这仅不是实力暴增,更重要的是,无灾无病,可以轻轻松松活到百岁,有了足够的时间,杨彦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改造大明。
毕竟不论哪朝哪代,都有个人走茶凉的问题,杨彦相信,如果自己过早死亡,他的许多政策会毫不犹豫的被推翻,只有经过一两代人的潜移默化,才能逐渐稳固下来,形成强大的惯性,谁都别想轻易更改。
第813章 允你自尽()
(谢谢好友三峡农夫的月票)
荀灌的性子有些急燥,虽然杨彦已经详细告之了钓鱼的好处,可这心,静下来没多久,就开始杂念纷呈,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她时而定心感应着水面下的水流变化,又时而侧头看向杨彦。
“哼,装!”
荀灌暗哼一声,她可不信杨彦真能静下心。
要知道,杨彦身为一国之主,身边又不乏美人儿相伴,哪里能把心静下来?
可就在这时,杨彦的眉头猛的一跳,随即手腕开始震颤,既似随便乱颤,又似隐含着某种规律,不片刻,竟发出嗡嗡的雷鸣声。
荀灌神色一肃,这可是熬练筋骨所独有的虎豹雷音,经杨彦传授,她也会,此时杨彦竟然发出了雷音,由不得她不重视。
果然,刹那之后,杨彦手臂一甩,渔线瞬间绷直,再手腕一带,哗啦提出,一条二十余斤重的大青鱼被钩出了水面,那鱼钩从外面钩住了鱼的嘴唇。
“这”
荀灌大吃一惊,还真的钓上来了?
“可惜!”
杨彦却是摇了摇头。
荀灌不满道:“想不到你竟有此心境修为,还有何可惜?”
“哎”
杨彦叹了口气:“差一点啊差一点,只差一点点,我就能突破暗劲了,可惜还是差了点感悟,看来日后,还得多钓几次鱼啊。
荀灌给噎的不轻,确实是差一点。
杨彦又嘿嘿一笑:”女郎的性情有些浮燥,这样可不行,我还想与你白首携老呢,这样罢,我有一门叫做空乐双运的奇功,须男女一同修行,可感悟武道,不如今晚,咱们切磋切磋?“
“你”
荀灌顿时俏面绯红,这空乐双运,她当然知道是个什么玩意儿,人家竺法雅和安令首好好的大德高僧,修行了空乐双运,就和中了邪一样,沉溺于男女之欢,还是佛门中人么?
当然了,这种事情外人是不知的,不过荀灌自然清楚。
杨彦正准备再劝一劝,劝得荀灌松了口,就托人去向荀崧提亲,他觉得差不多了,荀灌也年近三旬,女人不能等,真等成老处女,那才叫恶心。
可这时,一名千牛卫匆匆奔了过来,喘着粗气道:“大王,美川王领军步骑两万五千,出现在平壤以东三十里处!”
“好!”
杨彦立刻放下了盅惑荀灌的心思,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快步而去。
荀灌也赶忙跟上。
杨彦很快回到寨中,如今水军已经泊于了下游二十里处,因此他首先令水军全力开动,向上游驶去,随即点起骑兵一万五千。
虽然只有数千人留守营寨,但杨彦根本不怕,以平壤城的规模,哪怕丁壮全上也不会超过两万,如果被装备简陋的高句丽破了寨,杨彦都没脸回洛阳。
骑队轰隆隆而去,诺大的动静瞒不过城头,一名部将现出了惊喜之色,向高钊道:“世子,多半是大王的援军来了。”
高钊猛一击双掌:“不是多半,是肯定,慕容部定然是去迎击大王,我高句丽岂会惧他?他只带了万余骑,说不定大王挟初来锐气,一举击溃他!”
这名部将又道:“世子,那咱们要不要里外合击?”
高钊略一沉吟,便道:“不急于一时,待大王与慕容部鏖战激烈时再出城也不为迟,传令,置一万精兵于北门,听本将号令,攻他营寨,断他退路!”
“诺!”
两名亲随匆匆而去。
城头诸人把目光投向了正东方向,这是他们的希望,如果有可能的话,恨不能插一对翅膀飞过去助战!
约摸一刻左右,一支两万多人的军阵出现在了眼前,杨彦不禁摇了摇头,一年过去了,美川王一点长劲都没有,军卒还是穿的破破烂烂,战马也就那么几千匹,他就搞不懂,高乙弗这一年来干什么了,这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啊!
美川王如果知道杨彦的心思,肯定要破口大骂,躲在对马海峡,日子能好过么?
看着前方不急不忙接近的军阵,崔毖不解道:“大王,老夫觉得不大对劲啊,慕容部哪来如此整齐的军阵?”
“嗯?”
美川王也隐隐看出了不对,不过前方的军阵已渐渐放慢了速度,于是也挥手,止住军阵。
片刻之后,两军在距离两百步处不约而同的止住步伐,美川王放声问道:“前方何人?为何攻我平壤?”
“哈哈哈哈”
杨彦排众而出,哈哈大笑道:“美川王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可记得故人否?”
“这。”
美川王定睛一看,那年轻俊秀的面孔,唇上一撇浅浅的小胡子,浑身漆黑明光铠,头顶一簇红缨,虽然较远,看不大真,可是一个恶魔般的形象渐渐地浮现在了脑际,恰于此时,布于阵前的衣衫褴褛的骑士向两翼散开,露出了身后的一队队黑甲精骑。
美川王顿时现出了惊骇欲绝之色,这是明军啊,那领头者,不是杨彦,还是谁?
他的第一反应,是勒马就逃,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逃,否则只会死的更快,当即深吸一口气,喝问道:“堂堂明国,一统天下在即,想不到明王竟然冒充慕容部,行那藏头露尾之事,莫非不怕天下人耻笑?”
杨彦淡淡道:“若非为了你,孤怎会出此下策,孤是怕亮出身份吓着你啊,若你心存惧意不敢前来,难道我还东渡倭岛去寻你,美川王,孤因你采用下作手段,你虽死无憾矣!”
美川王浑身一震,他不明白杨彦怎会知道自己有东渡倭岛的打算,再退一步说,与他作战多年的慕容部都不知道有倭岛这个地方,杨彦是从何得知?
不过此时已无暇多想,美川王色厉内茬道:“明王,我高句丽究竟哪里招惹了你,你竟欲对我部斩尽杀绝?”
杨彦理所当然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你高句丽鬼鬼祟祟,小偷小摸,趁着晋室衰微,暗中吞并汉四郡,孤留你在身边,怎能放心?“
“你”
美川王大怒,但随即,一股深深的悲哀浮现上了心头。
是的,天下大乱,群雄逐之,这有什么不对?他从不认为,自己吞并汉四郡有何不对之处,但是今日碰上了更强的明国,他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罢了,罢了!”
美川王摆摆手道:“若明王肯放我部一条生路,我愿带领族人退入倭岛,永生永世不再回返。”
“哈哈哈哈”
杨彦哈哈大笑起来:“高乙弗,你有何资格与孤谈条件,以你之作为,孤本该将高句丽灭族,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也罢,孤允你自尽,你的族人归入大明,孤自当善待。”
第814章 全军溃败()
能为一方枭雄者,无一不是心性凉薄之辈,让美川王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别人的生路,怎么可能?说句难听话,哪怕高句丽人投降了杨彦个个公卿,显贵无比,他都不愿意,因为他已经死了,再美好的未来都与他无关。
“狂妄!”
美川王虽然内心惊骇,但演技还是不错的,浑身颤抖,脸孔因气愤都涨的通红。
一名亲信部将急忙拱了拱手:“那明王确是狂妄,请大王下令,即使全军覆没也要溅他一身血!”
“请大王下令!”
众将见这情形,不管愿不愿意,都跟着大声请战!
美川王心知拖延不得,厉喝道:“明人欺人太甚,今日孤誓与明王不死不休,若破去明军,全军上下进一级,赐金一斤,若能取下那姓杨的头颅,孤赐国姓,位列公卿,进三级,赐金千斤,赏美人百名,将士们,我高句丽赫赫威名始自于今日,布阵,擂鼓!”
“咚咚咚”
牛皮大鼓重重檑响,军卒从表面上看,气势如虹,纷纷擎出弓矢,并尽量集中靠拢,因为明军是纯骑兵,必然会以骑兵发动冲击。
美川王急于救援,并没有携带车驾,因此见着明军是纯骑兵,禁不住的暗生悔意,带着车驾虽然行动不便,却可以布置在阵前抵挡骑兵,可这时,只能凭着弓箭和密集的人墙打防守反击,寻找机会以骑兵冲锋。
果然,明军的骑兵动了,但高句丽一方都不大理解,移动的只是四千中军骑兵,左右两翼各五千骑别说迂回包抄,连动都不动,而且中军骑兵的移动速度很慢。
这是什么战术?难道是送死的?要知道,骑兵凭的是速度优势与强大的冲击力,慢悠悠的散步,不是送死还是什么?
美川王与身周诸将交换了个不解的眼神,愤怒归愤怒,但高句丽与强邻慕容部、还有半岛上的斯卢斯罗和百济争斗多年,作战经验无比丰富,并不会因愤怒失了理智。
依着他们的了解,杨彦不可能出此昏招,其中定有想不明白的地方,可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摸出头绪,一时之间,心头都罩上了丝不安。
美川王又向前看,那四千中军骑兵在百步左右停了下来,随即擎出弩机。
“不好!”
明军弓弩厉害,美川王早已见识过了,惊呼刚刚脱口,已是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传了过来,出于身经百战的本能,他想都不想的向地面猛的一扑,身体才落地,惨叫声就响成了一片,又伴着一声嘶鸣,胯下的战马轰然倒地。
美川王转头一看,马脖子被一枚短矢射了个通透,血如泉涌,这可把他吓出了一头一脸的冷汗,心想如果不是机灵点及时弃马,铁定是当场毙命啊!
他再向四周快速一扫,战士们勉强撑起的木盾脆如纸糊,短矢一射而过,以几乎看不清的速度钻入了后方军卒的身体,倾刻之前,地面遍布尸体,鲜血把大地染成了通红。
美川王明白了,明军就是仗着弓弩强劲欺侮人!
这念头刚刚转动,又是惨叫连天,原来,明军的第二轮弩箭已经射了过来,这让他意识到,防守反击根本不可行,因为明军不需要主动发起进攻,光是射箭就能把自己这两万多人活活射死,即使有侥幸逃命的,也是全军溃败之下跑的最快的那部分人。
这一刻,美川王又悔又恨,如果自己躲在对马海峡不来,杨彦之能奈自己何?可是来都来了,后退只能全军覆没,奋勇争先或会有一线生机,于是猛喝道:“我军已至生死关头,唯有主动出击方能大败明军,传令,全军冲击,与明人血战到底!”
身边有人打出旗号,号角吹响,美川王仅有的数千骑兵从中路冲出,步卒也从两侧发足狂奔,所有人都豁出去了。
但杨彦不可能与高句丽的骑兵硬拼,在射出最后一轮弩箭之后,一声令下,全军调转马头撤退,美川王的心里禁不住的阵阵滴血,光是这一轮弩箭,他就看的清清楚楚,当场摞倒了他近四百骑。
只是还未来的及心疼,美川王一颗心就紧紧提到了嗓子眼,明军的两翼骑兵动了,一支迎头冲向了自己的骑兵,另一支分为两队,从左右向着步卒包抄。
高句丽骑兵原打算直接冲入明军中军,可是被弩箭射杀了数百骑之后,又见着一支明军骑兵从侧翼杀来,这使他们意识到,除了迎头痛击没有别的办法,关键还在于战场太小,根本施展不开,如果不管不顾的话,只能被拦腰截断,一支骑兵被另一支骑兵拦腰截断是非常危险的。
高句丽骑兵强行扭过方向,马蹄声踏的震天响,美川王的心也悬了起来,他清楚这两支骑兵的成败几乎可以决定整个战局的方向,连带他身边的诸将也是眼睛一眨不眨。
“嗖嗖嗖”
一阵羽箭飞出,明军率先射出了箭矢,高谈德顿时心下一沉。
仅这一射,就看出了两军的差距。
高句丽骑兵不行,问题不是出在人身上,而是半岛土地狭小,辽东又多山地,骑兵不如步卒好使,高句丽都城丸都号为丸都山城,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就在念头一闪间,数百名高句丽骑兵中箭坠马,而这些人都分布于阵前,已经掏出弓矢即将对明军进行第一轮打击,不要小看几百人的伤亡,它相当于破坏了高句丽军的一次进攻计划,回射的箭矢只有稀稀拉拉的数百枝,数百枝箭面对截面很大的骑兵军阵,不可能每枝都命中,既使命中了也未必一箭毙命,除非运气好射中面门。
高句丽一轮回射,射翻了明军数人,美川王气的脸面潮红,可这还不算,在几乎没有效果的还击后,明军又射出了第二轮箭,自己一方又是数百骑坠马,第二轮箭一出,无论是谁都没有再射箭的机会了。双方骑士纷纷擎出马刀,勒着缰绳疾冲而去。
尽管还未接触,但从场面上看,高句丽骑兵明显位居下风,一方面是被射了三轮,人数少了千余,另一方面是强行扭转方向,阵形来不及重整,几乎是以散兵线迎击明军,以分散对集中,即便是美川王也是脸面罩上了浓浓的不安!
与此同时,两翼包抄的骑兵已收勒成鱼鳞阵杀入步兵群中,步卒没有任何掩护,被骑兵冲击是必死的命,原本高句丽人还指望把明军的中军骑兵击溃,再去支援步卒,可这时,谁都知道败局已定,崔毖咬了咬牙,急声道:“大王,赶紧退吧,一旦让明军合围,想走都走不了啊!”
美川王现出了一丝迟疑,不舍道:“我儿怎办?”
美川王指的正是困守平壤的高钊,高钊聪慧骁勇,是美川王最为喜爱的子嗣,已经坐实了世子的地位,美川王营建平壤,实际上就有以平壤为都的打算,所以命高钊为平壤太守,眼下只要自己退去,平壤失去外援,陷落只是早晚间事。
崔毖又劝道:“大王,世子机灵,见机不妙必会弃城而奔,而您是我高句丽不可或缺之明主,今日虽败,实乃势不如人,非战之过也,他日总有报仇雪耻的机会!”
美川王也是一心志坚毅之辈,对于他这类人来说,只要有命在,就不算输光,总有翻本的一天,于是唤道:“传令,全军回撤!”
“咣咣咣”
铜锣声刚刚敲响,美川王已领着近百名部将亲随飞奔而去,军卒一见大王都跑了,立刻全军崩溃,步卒们发了疯般向回奔逃,幸存的骑士更是把马速催到了最快。
杨彦则把人手散开抓捕俘虏,一批批步卒被骑兵追上,被迫跪地投降,死性不改的,一刀灭杀了事,放眼望去,整片战场乱作了一团。
第815章 攻破平壤()
“不好!”
美川王正率着众骑飞奔,以期返回来时的渡河地点抢渡,回到对马海峡,立刻东渡倭岛,他这次下定决心了,一定要逃,凭着倭岛四分五裂的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