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如此,不必如此,两位坐下!”
平白被戴了顶高帽子,杨彦心情也不错,笑呵呵的连连摆手。
二人坐下之后,蒲洪便拱手道:“既然大王有苦衷,臣不敢让大王为难,不过我们氐家的女儿嫁出门,断无再送回家之理,否则会为族人所不容,故臣取个两全其美之策。
臣观大王身边有女卫,不如让小玉先跟在大王身边,待得王后应允再议婚嫁之事,顺便也学些规矩,免得将来落了笑话,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姚弋仲猛一拍脑门,自己刚刚就想着把爱女带回家了,又没想到这一茬,难道自己真在智计上不及蒲老鬼?
不过眼下并不是逞强之时,姚弋仲心不甘,情不愿的勉强跟着拱手:”小女亦是如此,既出了门,轻易回不得,愿留于大王身边暂为女卫。”
杨彦依次看向了蒲玉和姚湘。
蒲玉不仅没觉得受了轻视,反而有些好奇,姚湘却是脸面的不愤之色愈发浓烈,自己被送来和亲也就算了,可这倒好,摇身一变成了女卫,那不就是侍婢吗?
可是她没有发言权,没法为自己做主。
“也罢,暂时委屈二位娘子了。”
杨彦很快收回目光,向后唤道:“兰子,把两位娘子带下去,归入你的营中。”
“诺!”
柳兰子从殿后出现,冷眼望向了蒲玉和姚湘,招手唤道:“跟本将去后面登记。”
二女分别望向了自己的父亲,见着均是颌首微笑,于是跟着柳兰子步入后殿。
接下来,席间的气氛重新归于融洽,蒲洪和姚弋仲都承诺,将于十一月前,各由姚益生和蒲安率万骑前来,归入明军攻打关中。
当天晚上,杨彦设宴款待姚弋仲和蒲洪,而蒲玉和姚湘,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柳兰子对她们可没任何优待,被带下之后,做了登记,就有女千牛卫送来了两套衣衫。
柳兰子淡淡道:“去后面换上。”
“噢!”
二女领了衣服,转头就要走。
“慢着!”
柳兰子拦住道:“本将不管你们家世如何,未来会不会成为大王良娣,但此刻,你们是大王身边亲兵,一言一行当谨执军礼,以后凡是本将所令,应抱拳称诺。”
“这”
两个女孩子在族中自由散漫惯了,哪里料到会是这样,不由相视一眼。
姚湘的美眸中已经有了不满升起,蒲玉却给她打了个眼色,抱拳施礼:“诺!”
“诺!”
姚湘也不情不愿的抱拳施礼,便与蒲玉步入后屋。
看着二女的背影,柳兰子的嘴角微微一撇,她倒不是刻意针对姚湘和蒲玉,而是草原人性子野,不预先调教,万一将来冲撞到王后或大良娣,甚至是做出什么有负于杨彦的丑事,那可是天大的风波。
草原女子对男女之防可是不大看重的,柳兰子绝不允许杨彦的发顶绿油油。
后屋,二女捧着衣物,一阵发呆。
好一会儿,蒲玉掂起一件短短的平角裤,左看右看,突然夸张的尖叫起来:“阿湘,阿湘,你看这么短的亵裤,穿着多羞人啊,该不是大王的女卫都穿这个吧?”
“哼!”
姚湘暗哼了声少见多怪,便老神在在道:“有此亵裤,可避免穿裙装时露出不该露的地方,比如风吹啊,奔跑啊,明军想的还真周到呢。”
“噢!”
蒲玉俏面一红,点了点头:“倒也是,而且穿了两层,骑马时会舒服些吧,咦,这是什么?”
说着,蒲玉象是发现了什么宝贝,拎起了一根布条,说是布条吧,却又缝着两个碗的形状,相隔不太远,这可真是奇怪了。
“难道是系在腰上,用来盛放粮米,以备不测,然后另一个扣起,那,就是这样!”
蒲玉展示给姚湘看。
“这”
姚湘柳眉一蹙:“理该不至于,这么小,能放多少米粮,连一顿都不够吃呢,与其装入这里,还不如装入袋子,更何况上下没有扣结,米粮装入其中,岂不是撒了一地?”
外面的柳兰子听的清清楚楚,现出了忍俊不止之色,随即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胸前,她也戴着这个呢,不过别说,胸前有了束缚,行动方便多了。
这玩意儿虽有传言,是巧娘弄出来的,不过凭着她对巧娘的了解,以及杨彦的种种古怪言行,她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确认是杨彦的杰作。
突然之间,她感觉身体一阵酥麻,就好象杨彦的双手,取代了布片覆在她的胸前。
‘乱想什么呢?’
柳兰子摇了摇头,美眸中现出了黯淡之色。
这时,内间又有声音传来,吸引了她的注意。
“玉儿,姊姊怎么感觉是放在这里,你看,大小合适,恰如其份,来,你把衣衫脱了,姊姊帮你系上,看看是不是这样。”
柳兰子又听到一阵低微的嘟嘟囔囔声,似是有些羞涩,有些不大情愿,但最终还是传来了悉悉率率声。
“嘻嘻,玉儿,看你年纪不大,生的倒是不小嘛,啧啧啧,远超寻常晋女啊,再看看小蛮腰,大长腿,谁说咱们塞外没有美人儿,姊姊都怀疑若是那家伙见你的模样,哪还理得与他妻室的承诺,来来来,阿姊替你系上。“
”啊,你手往哪儿放!“
”嘻嘻,反正你迟早要便宜那家伙,不如先便宜了姊姊!“
帐内,两女竟然嘻笑打闹起来,柳兰子也不叫破,只是美眸中隐有羡慕之色闪出,幽幽叹了口气。
好一会儿,蒲玉与姚湘换上了千牛卫制服出来,倒也明眸皓齿,英姿爽飒。
柳兰子打量了番,点点头道:”我大明军纪森严,轻则打板,重则斩首,你俩虽为公候之女,但若犯在本将手里,必不循私。
这是军纪军规,拿去记熟,半个时辰之后用膳,饭后二十里负重跑,除非有战事,否则风雨无阻,明日清晨,再教你们拳法武艺,总之,千牛卫是大王身边最为精锐的敢死之士,无不以一当十,女子亦不下于男,现在先下去罢。“
“啊”
二女现出了苦色,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双双施礼,才离了屋子,出门打开册子一看,面色更见苦楚。
十七禁,五十四斩!
那一条条的律令,仿如勾魂恶索,自己不是只来挂个名么,用不着这样严格吧?
第653章 张骏来降()
光阴飞逝,不知不觉中,已是十月底了,距离姚弋仲和蒲洪称臣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大江南北的局势平静至诡异的程度,但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
明军在姑孰的兵力足有两万,在建康有近三万卒,历阳有两万卒,还有水军分驻江陵与姑孰,确保江东和江州不起异动。
当然了,江东虽无反攻明国之力,却也不会坐以待毙,司马绍的手上,有两万人马,再加上司马氏诸王招揽的江湖豪客,总兵力接近三万,陶侃的俚僚军有六七万之众,江东各士族的部曲私军虽力量分散,但当大难临头时必揉合起来,力量不容小觑,且数目难以预料。
如若司马绍、陶侃与士族联手,至少可组织起二十万兵马。
明国于北面濮阳亦有兵卒四万,其中精骑两万,随时可于隆冬时节奔袭襄国,而沿着黄河,筑上了一座座的烽火台,一旦羯骑南下,可于第一时间燃起烟火。
洛阳作为都城,亦有卒五万,武关一线兵力不多,只有三万,但其中两万是精骑,且有襄阳、江陵兵力随时增援,考虑到前锋距离长安仅五十里之遥,实际上这一路对长安的威胁最大。
另在上邽,通过收编当地羌氐与凉州降卒,明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三万,以及赶来的羌军与氐军各一万,合计十五万。
几乎每日里,城外的草原上,蹄声震震,炮声隆隆,骑兵、步兵与炮兵以不同的模板合作操演,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感。
而姚湘与蒲玉也加入右千牛卫有三个月了,每日天不亮起床,跟随柳兰子站桩练拳,吃过早饭后,二十里负重跑,稍事休息,再演练武艺与兵法,下午则学习文化知识,到傍晚再有个二十里负重跑才能休息。
这简直是地狱级的体验,每天晚上都是精疲力尽,几乎沾着枕头就睡着,姚湘也没有力气去怨恨杨彦了,不过二女的变化也很明显,武技已不是当初的花拳绣腿,她们认为足有上阵搏杀的能力,又学了些文化知识,虽未必透彻,但眼界得到了极大的开拓。
其中变化更大的是,整个人的精气神与当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段日子里,羯赵与鲜卑人已罢兵休战,双方缔结了盟约,正在往并州集结兵力,民夫与粮草物资,刘曜因秦州失陷,也与石勒达成了和解,并在关中大肆征发,总兵力亦有二十万之巨。
凡明眼人都能看出,决定华夏命运的大决战必于今冬暴发。
建康,杨府!
荀灌比杨彦还大一岁,已是二十五的盛龄,依然眉目如画,且如一壶美酒,岁月的积淀终于让她绽放出了醇美的清香。
不过此时的荀灌有些心神不宁,在听得张访有关当前形势的汇报之后,那绝美的面庞不时就闪现出向望和渴望的神色。
荀华与裴妃不由相视一眼。
裴妃过了三十五,岁月给她那如玉的容颜留下了些许痕迹,亦让她如同一壶醇酒,一言一行都充满着韵味。
荀华和杨彦同龄,身形略显丰腴,却绝对不是那种膀大圆腰类型,反恰如其份,并浑身上下都带着母性的光辉。
这时,荀华便道:“女郎,岁月蹉跎,你也不小了,老郎主更是白发苍苍,虽有诸子弄膝之乐,可是最放不下的还是你啊,当初我被送到女郎身边,一转眼十年过去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难道你就甘心红颜渐渐逝去,到老来却发现心里存有太多的遗憾么?“
荀灌的脑海中,蓦然浮现出了一个身形,不禁有些慌乱的哼道:”荀华你乱说什么呢,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裴妃摇了摇头:“灌娘,别人不了解你,难道孤还不了解你,好了,你的终生大事暂且不提,眼见关中烈战将起,恐怕将投入数十万兵力,或许这也是最后一战,你素来好强争胜,难道你甘愿与此战擦肩而过?”
荀灌底气不足道:“王妃,杨彦之战无不胜,有我没我,影响不了大局,我干嘛要去关中?”
“你呀,这么多年了,性子一点都没改!”
裴妃笑道:“杨郎虽用兵如神,但诸胡势大,孤放心不下,故遣你率兵一万,往武关协助杨郎。”
荀灌浑身一震!
领军作战,是她的梦想啊,与之相比,什么矜持,什么女儿家的羞涩全部都能抛去脑后,而且这一战,是决定华夏运势的终极大决战,如错过的话,真会死不瞑目。
不过荀灌仍是道:“王妃,那我走了王府怎么办?或者我少带点兵?”
裴妃摆了摆玉手:“建康好歹还有两万卒,历阳与姑孰能随时来援,又有水军押阵,谅那晋室也不敢先行挑恤,没什么好担心的,若不是骑兵太少,孤都想叫你带两万卒走呢,好了,咱们情如姊妹,别说了,先回去和荀公道个别,再准备一下,后日过江北上!”
“嗯!”
荀灌重重一点头,迈开大长腿,向外跑去。
也在这一日,张骏率部来投,杨彦领军出城十里相迎,一袭漆黑的明光铠,头顶一簇红缨,配上雪白大马,把整个人衬托的有如魔神下凡,浑身都充斥着一股难言的威煞之气。
作为女千牛卫,姚湘与蒲玉须跟随在杨彦身边,看着那高大挺拨的背影,蒲玉芳心暗颤,目眩神迷,杨彦符合她心目中夫郎的一切幻想,作为被和亲的对象,她不觉得羞耻,反由衷的感谢自己父亲的英明决定。
不过姚湘仍是暗哼一声,提醒自己:千万别被他的外表迷住,我要做个行尸走肉!
李雄身为第一个投降的标杆人物,也被杨彦带在了身边。
寒风中,大氅猎猎作响,数万精骑列成雁行阵,纹丝不动。
顾名思议,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斜行,可充分发挥弓弩的威力,在冷兵器时代,雁行阵较为少用,明军摆出的雁行阵,内蕴杀机,但从远处看,又仿佛张开双臂,欢迎着远方的来客。
渐渐地,一列人马出现在了草原尽头,有骑兵一万五,还有数万平民相随。
“来了!”
于药轻呼一声。
以张骏为首的凉州诸将也神色复杂的打量向明军,当日韩璞带回消息之后,果如姚弋仲所说,张骏年幼,未经历过风浪,吓的差点从地榻上跌下。
凉州因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各大族的势力盘根错节,实际上张氏能调用的兵力不多,也就五万左右,一战被歼去了两万,虽有近半来自于韩璞和阴预的部曲,但也形同于被砍掉了一只手。
而且韩璞的描述绘声绘色,极尽真实的还原了明军是如何破去凉州与仇池的联军,又是如何出的岐山,迫使刘岳弃上邽而逃。
之后又传来姚弋仲与蒲洪相继归顺明军的噩耗,张骏哪还敢犹豫,只能遣使奉上降表,并约定了来上邽觐见杨彦的时间。
“使君,天意如此,还望以苍生为念啊。”
陈珍看了眼张骏,从旁劝道。
张骏内心颇为悲愤,杨彦曾透过韩璞向凉州大族带话,不会在凉州强推占田制,这与杨彦承诺钱凤不在江东强推占田制如出一辙,主要是考虑到凉州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把大户的田分给小户,未必能有效抵抗天灾,如不考虑实际情况强行推广,善政会褪变成恶政。
尤其凉州还是西北藩篱,把大族清理了,保境安民的责任自然落到朝庭头上,目前交通往来并不方便,无形中会加大负担。
而对于大族来说,既然自己的田亩部曲不会被掠夺,那么反抗强大的明国有什么意义呢,导致张骏失去了最有力的支持。
既便他鼓起勇气与明军对抗,当地豪强也不会允许。
“哎”
张骏暗暗叹了口气。
第654章 大加封赏()
(谢谢好友独行不必相送的两张月票)
“使君,那位便是明王!”
行至明军阵前,韩璞小声提醒。
张骏望向了对面的杨彦,容颜俊美,风姿卓越,嘴角含笑,目光柔和,自有一股儒雅气息,这样的人,怎么看都不象是东征西讨的无敌统帅。
可偏偏是这样的人,逼的自己纳土献降,父祖基业不得不拱手让人。
“哎”
张骏又叹了口气,翻身下马,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他哪有反悔的余地呢?
身后众将也纷纷下马,随张骏步行上前。
张骏深施一礼:“臣凉州张骏参见大王,今奉约与大王会盟,共击关中,并带来了原凉州降卒亲眷三万余人,还望大王好生安置。”
随即身后有人捧来玺授,张骏亲手奉上,荀虎接过,递给了杨彦。
张骏的玺授有两套,一是来自于晋室的凉州牧等一系列封赐,另一套是来自于刘曜的凉王,两套都给杨彦,表示诚心归服。
当然了,他的献降仪式和李雄不同,不必坦身牵羊拖棺,主要是张骏还有一重晋臣的身份,以晋臣的身份向杨彦归降,不算灭国,等于是从一个阵营,投奔另一个阵营。
况且张骏从姑臧千里迢迢赶往上邽出降,带有举义的性质,自然要受到优待,如果张骏坚决不降,将来被明军打到姑臧城下,那连牵羊的资格都没有。
“好!”
杨彦略一扫视,便把玺绶交还给荀虎,点点头道:“凉州张氏,始自于士彦(张轨)公,永兴元年,惠帝拜士彦公刺凉州,永嘉七年,愍帝又进爵西平公、凉州牧,于主政期间,士彦公课农桑、立学校,铸五铢,保境安民,多有建树,实为乱世中一方乐土。
后经安逊(张寔)公,成逊(张茂)公兄弟二人励精图治,凉州蒸蒸日上,有效的牵制了匈奴人的凶陷,今公庭(张骏表字)识大义,知天命,归顺我大明,使凉州重回汉地,乃有大功于社稷,传诏!”
说着,杨彦正色唤道:“士彦公于永兴元年始刺凉州,败鲜卑、灭盗贼、劝农桑,立学校,春秋行乡射之礼,大行教化,数次派军支援朝庭与刘石作战,而当时各州已断绝向朝廷赋贡,惟有士彦公贡献不绝,因而于建兴二年病逝之后,被愍帝下诏谥为武公。
刚彊直理曰武,刚无欲,强不屈,怀忠恕,正曲直,威彊敌德曰武,与有德者敌,克定祸乱曰武,以兵征,故能定,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武之一字,贴合士彦公生平,今孤沿用武字,谥士彦公为武公!”
“安逊公学尚明察,敬贤爱士,内怀仁德于民,外承武公遗志不弃晋室,执掌凉州虽短短六载,却民富殷足,兵强马壮,若说武公奠定凉州基业,安逊公可为光兴名臣。
谥法有曰:容仪恭美曰昭,有仪可象,行恭可美,昭德有劳曰昭,能劳谦,圣闻周达曰昭,圣圣通合,安逊公可谥为昭,追赠昭公。”
"成逊公资忠踵武,崎岖僻陋,无忘本朝,虚靖好学,不以世利婴心,绾累叶之珪组,赋绝域之琛賨,振曜遐荒,良由杖顺之效。
谥法有云:安民立政曰成,礼乐明具曰成,持盈守满曰成,经德秉德曰成,今孤谥成逊公为成公,张氏三公,可于洛阳建家庙。”
张骏浑身微震!
杨彦给的谥号,都是美谥啊,还都是公,一门三公,荣宠无以复加。
“臣代祖父叔拜谢大王!”
张骏心生感激,大声称谢。
韩璞、陈珍等凉州老臣却是交换了个隐秘的眼神,他们老于世故,不会象张骏那样肤浅,荣宠过头未必是好事,甚至还是灭门之始,不过他们相信杨彦不至于行此毒辣手段,毕竟凉州张氏保境安民,纵有小过亦不足以掩其大功,杨彦除非名声不要了,才会对张氏下辣手。
当然了,关键还要看杨彦对张骏如何封赏。
“起来罢!”
杨彦摆了摆手,又道:“今封张骏凉州刺史,镇西将军,随孤共猎关中,有功另行封赏!”
没把张骏从姑臧弄走,已是极度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