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立建议道:“君侯未至弱冠,岂不闻树大招风,何不辞去公职,为国守疆,专事征伐?”

    高顺想起田丰也有类似的建议,且他也不想长时间远离家乡,也有辞职的打算,便说道:“顺早有此意,此次奉命进京,视情况而定。”

    见高顺年龄不大,却不固执,程立心中对其有一定的好感,想了一下道:“君侯,军师有何职责?”

    一听这活,高顺心中大喜,有希望,便说道:“上谷郡、代郡和雁门郡以及护乌桓校尉府所辖官兵,军师皆有权随意调动,若兵力不够,军师可随意征兵,顺绝对保证后勤供应;军师有权决定军官升迁任免,可决定何时出兵,出兵多少,以及所有战术安排等,此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顺只要战果,不看过程;第一任期为四年。”

    高顺心想,给予他如此大的权利和自由度,就不信他不动心,要知道历史上他出仕的时候已是51岁,也只不过当了一个县令;且三郡太守和护乌桓校尉是他的护卫,其中的军候、屯长等大部分都是系统人,不怕程立有反叛之心。

    “四年之后呢?”

    高顺笑道:“呵呵,先生,我看不这么长远,四年之后的事情说不好,不过我敢肯定,只会比当前更好。”

    程立脸色变的微红,果然有心动之意,至少这份信任就不是一般人能给予的,过了一会,他又问道:“老夫听说君侯募兵要求甚严,如何招募到足够数量的士兵?”

    “哈哈,先生多虑了,此前募兵甚严,只为便于以后扩军,即便是普通骑兵,也完全胜任北军伍长、什长之职,什长完全能胜任都伯之职;且有陛下旨意,可在幽、并、冀三州募兵,选择余地颇大;顺要求精兵,只是优中择优,不想招募太多官兵,而遭人忌恨。”

    “君侯得罪士族,在立看来,实为不智,不知君侯有何解释?”

    “哈哈,先生过虑了,顺从未去过京师,从未与士族接触过,何来得罪之说?”

    “君侯何以与宦官走的如此之近?”

    “顺可从未主动与任何一位宦官交往。”

    “君侯对当前局势有何见解?”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前士族在内垄断朝堂,阻塞寒民上升之道,在外广建庄园,土地集中,广大百姓失去耕地,无以为生,流离失所;此乃天下大变之兆也。”

    “君侯当前有何打算?”

    “训练官兵,驱逐异族;发展内政,以待天时。”

    高顺的话让程立非常满意,与广积粮有异曲同工之妙,又问道:“君侯有何志向?”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为了避免引起麻烦,后一句没敢说。

    高顺感觉与这些人谈话真累,就像又回到小学生时代,接受老师的考核一般。

    程立暗自思索,他自恃才高,却苦于出身平凡,至今一事无成,面对高顺在未至弱冠之时便取得的成就,令他汗颜;高顺有文采,有大志,有行动,有目标,待人真诚,擅长军事,且边郡混乱之地更能发挥他的才智,便于建功立业;他已过不惑之年,是人生的分水岭,这样的机会,终生难觅,若错过了,以后是否还能等到如此机会?以后他是否后悔?

    心思已定,程立对高顺拜曰:“立拜见主公!”

    高顺大喜,忙扶起程立,说道:“顺必以师礼待先生。”

    随后,程立设宴招待高顺一行人。

    留下一队骑兵,护送程立的家庭成员搬迁到桃源堡居住。

    高顺希望程立的长子程武随身侍奉程立;程立欣然应允。

    第三天,众人启程,直奔陈留。

第187章收服典韦() 
高顺秘密兑换了两匹特优级战马和一匹优等马。

    其中一匹特优马送给程立骑乘,另外一匹特优马是为典韦准备的。

    至于那匹优等马则送给了程武骑乘。

    程武现在二十三岁,智力93,高顺大喜,也是一不可多得的谋士;希望他跟在父亲身边,多接受锻炼,且耳闻目睹,智力再上一个台阶。

    从东阿去洛阳,要是绕道己吾县,要多走很多路,程立好奇的问道:“主公,绕道百里,所为何事?”

    现在正是高顺高兴的时候,他笑道:“我听说己吾县有雄壮之士,勇猛不在樊哙之下,顺欲聘其为先生护卫。”

    程立大为感动,却反对道:“立谢主公之恩,若果真有此等勇士,仅仅作为护卫,则为明珠蒙尘,何其不公也?”

    高顺忙解释道:“顺秘密组建一支重装步兵,尚无统领,其甚适合,平时可作为先生护卫,若战事焦灼,其突然杀出,可出奇制胜。”

    现在手中有陷阵营士兵近700人了,若让程立率领军队作为一路,出击鲜卑,则可以派遣四屯陷阵营作为他的护卫,关键时刻出奇制胜。

    程立非常惊讶,主公还有隐藏力量,秘密培训重骑兵,那可是非常烧钱的兵种,比骑兵花费还多,忙问道:“主公,战力若何?”

    “哈哈,士兵皆为百人将,步战无敌,还能克制骑兵,一人双马,能迅速移动;只是人员尚少,仅有四屯,只能在关键时刻出动。”

    “比主公护卫何如?”

    高顺想了一下道:“若是正面对决,四屯重装步兵至少能抗住十五屯护卫的攻击。”

    程立更是惊讶,百人将做士兵,那战斗力绝对强悍,怪不得高顺敢说步战无敌,就是对抗骑兵的能力也非常强横了;主公的护卫在他看来已是非常强了,这重装步兵能一对四,实力更加强横,使他更加好奇,主公身上的秘密肯定还有不少;程立确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跟随高顺一定能建功立业。

    己吾县的位置非常偏僻,经过三天的跋涉,正月十五日才赶到,在城外扎营,并派李强去县衙打探典韦的住处。

    典韦在当地行侠仗义,小有名气,很快便打探清楚,他家就在城郊住,离的很近,第二天一早,高顺等人在一屯骑兵的护卫下,带着礼物前去寻找典韦。

    为了不惊吓到当地人,骑兵的速度很慢。

    根据村人的指点,高顺、李强和程立等人来到典韦家,骑兵留在村外。

    很多村民远远的跟在身后看热闹,认为典韦又得罪人了。

    一见这么多人前来,典韦心中非常慌张。

    程立是文人形象,向前一步说道:“想必阁下便是典君了?”

    见对方如此客气,典韦便放心了,也客气的反问道:“正是在下,不知贵客来自何方?所为何事?”

    见典韦果然如主公所言,身高近九尺,宽额大脸,非常雄壮,程立笑道:“此乃我家主公,冠军侯,听说阁下威名,前来请典君出仕。”

    己吾县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无奈典韦为一游侠,不事生产,以打猎和朋友赞助为生,生活过的并不如意,再加上娶媳妇,现在又有了孩子,生活非常紧张,冠军侯请其出仕,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过作为游侠该有的谨慎他还是有的,忙问道:“我饭量很大,能管饱否?”

    程立这几天跟随高顺一起饮食,知道军中的饮食条件,便笑道:“即便典君一顿饭能吃一只整羊,君侯也绝对能满足阁下的要求。”

    高顺趁两人对话,查看了典韦的属性,25岁,武力值97,好家伙,比他还厉害,心中大喜,忙说道:“典壮士毋须担忧此事,我欲聘阁下为护军校尉,享六百石俸禄,立功之后另有奖赏和提升;平日饮食,与我相同,能随时命厨房为阁下供应饭食,绝不限制阁下的数量,且费用不在俸禄之内。”

    从平民上升到一校尉,是所有游侠或平民梦寐以求的好事,岂能推辞?这样的话就不再担心媳妇和儿子的生活了,忙跪地拜曰:“典韦拜见主公。”

    高顺大喜,没想到这么轻松便收服了典韦,忙向前拉起典韦,并说道:“哈哈哈,快快请起。将我给典壮士的礼物带来。”

    一匹火红的特优级战马、明光铠、战靴、八十斤重的班钢(麻钢)双戟并十二支小戟,另有美酒十坛,肥羊十只,铜钱百贯,绸缎十匹。

    小戟是当时大多数武将用来防身的投掷型兵器。

    宝马利刃是每个武将心中的最爱。

    典韦抚摸着战马的鬃毛,仔细观察战马,太高大了,太强壮了,绝对是万金难求。

    又拿起双戟,长短、重量正合适,像是专门为他贴身打造的;狭长的刃口呈亮白色,显得异常锋利。双手舞动,其疾如风。

    高顺暗道,果然神力,双手舞动八十斤的双戟可比关羽挥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耗费更多的力量。

    典韦异常喜欢,不过他扭捏的推辞道:“主公,韦寸功未立,何以收下如此名贵的礼物,随便一件都是名品,韦受之有愧。”

    “哈哈,你喜欢就好,送你宝马、铠甲和利刃,就是希望你杀敌立功。”

    典韦不再推辞,他实在太喜欢了,忙谢道:“谢主公赏赐。”

    “汝还未有表字吧?”

    “父母早逝,且韦乃一游侠,故未有表字。”

    高顺想了一下,说道:“高祖曾有《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便给你取表字为飞扬,希望你不要堕了猛士的威名。”

    典韦拜曰:“谢主公赐字。”随后,典韦把媳妇叫出来拜见主公。其媳妇五大三粗,非常彪悍,与典韦非常相配;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

    典韦介绍道:“主公,此为拙荆和犬子。”

    “拜见主公!”典韦的妻子表现的很乖巧,典韦一介绍,便立即行礼,她在屋中时听到大家的谈话,便知道高顺等人是贵人。

    高顺忙从怀中摸出一付黄金手镯送与其妻子做见面礼,并送其儿子一长命黄金锁。

    随后,典韦让全村人来帮忙,杀羊招待主公一行人,并宴请全村父老。

    在征得高顺同意之后,典韦又把其几位朋友找来,一起加入高顺势力,不过他们的能力没有特别突出者,只能作为普通士卒,最多能当个伍长、什长,高顺为了安定典韦的心,承诺他们可以一起前往并州,并会安排好他们以后的生活,典韦等人大喜。

第188章高顺进京() 
在己吾县停留两日,典韦祭奠祖先,告别家乡,携带妻子好友等,随高顺一起启程。

    派人去县城买了几辆马车,让典韦的妻子和好友的家属乘坐,在一队骑兵的保护下前往楼烦县。

    典韦随高顺等人前往京城洛阳。

    典韦对宝马和兵器非常喜欢,穿上铠甲和战靴后更是威武,程立不由佩服高顺能挖掘出如此雄壮之人。

    路途单调疲乏,典韦连续几次与李强对练,马战能坚持八十回合;与高顺对练,步战典韦胜,马战高顺胜,双方都能坚持百回合以上。典韦更适合步战,马战略微差些,不过即便如此,在马战中也不是一般人能战胜的。

    程立父子更加佩服高顺,小小年纪,武艺便如此了得,等成年后肯定更加厉害。不过他们更感激高顺,竟然花这么大的代价给他寻找这么一位厉害的护卫,这是主公对他们父子的重视。

    等到达洛阳时,苏双已派人在东门迎接;骑兵被安排在城外的小庄园住;高顺、李强、典韦和程立父子被接到城内的醉仙阁歇息。

    首先去郡邸报备,然后等候陛下的召见。

    邸设于京城,专门接待来京的诸侯王、郡守及少数异族与外国的君长等;根据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国邸、郡邸和蛮夷邸。

    醉仙阁现在已是洛阳城内最高档的酒肆,装饰豪华舒适,菜品为美味佳肴,美酒更是天下无双。每顿饭都座无虚席,高顺也不勉强,让苏双把酒菜送到他的房间,与众人一起就餐。

    醉仙阁的建筑模式与巨鹿的差不多,前边临街二层楼为酒肆,向后是厨房,再向后是仓库和宿舍,以及几间装饰豪华的客房,客房只接待自己人,不对外开放。

    由于洛阳地价贵,包间的数量要少一些,大堂内摆放的桌子也少;特别是包间,必须提起预定。

    程立父子和典韦震惊于这种就餐方式,胡桌胡床,也不分餐,其后更震惊于菜品的美味。

    “主公,这是您的产业?”程立好奇的问道。

    “呵呵,闲着没事,便让手下人搞了几家类似的店,分布州郡,主要是搜集各地情报所用,否则我怎么会知道东阿县有智者,己吾县有壮士?”

    程立内心释然了,这个解释说得过去。

    典韦问道:“主公,这种美酒以后能随便喝吗?”

    李强笑道:“飞扬,你想的美,你知道这种酒卖多少钱一坛吗?”

    典韦憨厚的摇摇头。

    “这种美酒在该店卖二十五金一小坛,咱们喝的这种大坛的需要一百二十金一坛。”

    “前几天在韦家喝了十坛美酒,那岂不要千金以上了?”

    “当然了。”

    “哎呀,韦至今都没有挣到千金,没想到一顿饭喝去了千金,我典韦也算豪爽一次了,哈哈哈。”

    李强又解释道:“这种大坛的酒,主公每月会赏你一坛,不过却不能喝醉而误事,否则以后就不会再赏你美酒了。”

    高顺笑道:“现在四百石以上的军官每月都分一坛美酒,等这此返回后,只有六百石以上的军官才能分到,以后每年把标准提高二百石,否则人员越来越多,只是美酒我就承担不起了,同时也督促大家上进,多立功,要不,以后只能看别人喝了。”

    “主公,韦一定多立战功,明年主公要给韦提升薪俸,拙荆和犬子的饭量太大,否则韦怕养不起。”

    典韦的话引得众人一顿大笑。

    程立也很喜欢这种私下随意、和睦的君臣气氛。

    大家酒足饭饱之后分别歇息。

    晚上,苏双来高顺的房间汇报情况。

    等苏双汇报完,每天能有几百金的收入,高顺非常高兴,赞许道:“巨能做的不错,继续在其它州郡多开几家类似的店,不用太大,一定要高档。”

    “是,主公,现在正筹划在荆州和徐州开店之事。”

    高顺对苏双的工作很满意,若荆州的店开起来后,便可以查找黄忠和甘宁的下落了,便说道:“好,最好是每州都开一家类似的店;还有,明天替我给张让送去二十坛美酒,就说我送的。”

    “主公,我每月月初都以主公的名义送张让10坛酒,5坛是张让的,5坛是送陛下的,张让非常高兴,对本店极为照顾,否则生意也不会这么好,现在洛阳人根本没敢前来捣乱的,再送就有些多了吧?”

    “再送二十坛去。”高顺希望张让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再说了,这种酒对别人很名贵,对高顺来说,只是最普通的物资,用于送礼,最实惠。

    “是,主公。”苏双立即应下。

    高顺又问:“我让你查询的王越和史阿可有下落?”

    “主公,查找到了,王越有虎贲将军的身份,擅长剑术,在京师有极高名望,不过手下却无一兵,在城南门外开了一家武馆,以收徒授艺为生,史阿也在其武馆中。”

    高顺想了一下,感觉王越身居皇职,多少与陛下有关系,现在不方便与其联系,便安排道:“每月送去十金,并一坛酒,交好便可。”

    “是,主公。”对高顺的安排,苏双并没异议,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更何况是主公欣赏的武者了。

    “京城内还有哪些与咱们有关的消息?”

    “主公,从宫内传出消息,大将军好像对主公的态度很不友好,清缴黄巾贼的时候,其曾给陛下几次上书,说主公的坏话。”

    高顺心想,看来有必要拜访一下这位草包大将军了,至少在这几年别给他捣乱。

    苏双继续说道:“主公,袁家对主公莫名其妙的的非常仇恨,双多方打探,都没有查出具体原因。”

    对此,高顺心知肚明,因为他斩断了袁家与异族的贸易,再联想到左丰多次提及袁家阻挠皇帝对他支持的事情,感觉以前有些轻视士族了,他与袁家已成为不死不休的局面,以后一定要慎重。

    “对袁家的消息多搜集一些,不过要注意安全。”

    “是,主公。”

    “朝廷有什么消息?”

    “主公,凉州羌人暴乱,据说护羌校尉和太守等人被杀,朝廷已派皇甫嵩将军和董卓前去镇压。还有,蔡邕并不在京城居住,其大部分时间在吴郡,偶尔去泰山郡和陈留郡居住。”

    “好了。我知道了,以后每月给我写一份京师的情报,若有紧急情报,要派人专程送达。”

    “是,主公。”

    第二天上午,高顺等人到城外的庄园看了一下,离东城门有8里远,是一个小城堡,东西南北各有一半里长,城高六米多,外部有几千亩耕地。

    堡子内养有鸡鸭鹅羊等,城堡外种植着粮食和蔬菜等。

    这里可以作为高顺势力的人到京城的落脚点,毕竟太多的护卫是没法进入京城的,只能在外驻扎。

    高顺直夸苏双考虑的周全,对此非常满意。

第189章拜访何进() 
当天晚上,高顺与程立等人商量给在京大臣名士送礼之事。

    现在有了程立,李强再也不愿意动脑子了,不再关心类似的事情,躲到一边与典韦喝酒去了。

    高顺提出:“大将军位高权重,且与陛下的特殊关系,其上任至今,未曾拜见过,所以送礼当首先给大将军。”

    程立说道:“既然是首次拜访,当选合适的礼物,不必太贵重,看其态度,再决定以后的行动。”

    高顺说道:“其实也不用送太贵重的东西,送其5坛美酒便可。”

    程立内心想,5坛美酒便是六百金,真不知道高顺若是送贵礼的话价值多少金了。

    随后,程立点了几个人。

    “主公,京城名士首推袁家。”

    高顺直接打断他的话,很生气的说道:“先生,以后毋要再提袁家,我都没来过京城,更没与袁家打过交道,不知道何处得罪了袁家,处处与我为敌,我估计,与袁家是不可能和解了。”

    “主公,袁家为士族领袖,与其交恶,实不明智也。”

    高顺解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