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顺说道:“母亲毋须担忧,那边暂时没什么事情,不过快要秋收了,鲜卑人肯定不会安分,必须提前准备。”

    戈母叹息道:“哎,年年如此,岁无宁日。”

    一声叹息,让高顺感觉戈母不似普通人。

    高凤不管别的,问道:“大兄,今晚吃什么好吃的?”

    “家里缺你吃的了?鸡鸭羊肉不随便你吃,你还想吃什么?”

    “大兄,我想吃你做的菜,别人做的都不好吃。”高凤不满的说道,许婷也赞许的点点头,认可高凤的观点。

    “净想着吃,你俩最近都胖了好多;一会我要开会,可能要等到很晚。”高顺有点不满,这才几天不饿肚子,已经开始挑食吃了,真忘本。

    “谢谢大兄,再晚我也等着。”高凤高兴的回答道。

    许婷面带笑容,对晚上的美味充满了期待。

第90章马贵汇报() 
高顺来到前院的时候,马贵已经在等候了。

    “将军好。”

    “不要客气,坐吧。说说最近都有些什么大事?”高顺直接问道。

    “回将军,经过七、八两月的招兵,现在总共有三个满编的骑兵屯,每屯一百五十四人,薛银的骑兵屯也是3个队,不过还不满编,共有骑兵接近六百人;我临时提拔了几个都伯,明天你再仔细审查一遍。步兵有3个屯,全部由宫羽管着。”

    “不错,队伍增长的很快,训练的怎么样了?”

    马贵说道:“还是按照当初将军制定的训练标准执行,越往后招收的骑兵,素质越好,且有老兵带着,再过2个月便能上战场接受实战锻炼了。”

    “再抓紧一些,鲜卑人随时南下,要求随时能投入战斗。”

    “是,将军。”

    “有没有发现几个实力强大的将领?”

    “将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咱们不是世家大族;二、咱们没有朝廷官职;三、咱们的知名度也仅仅局限在雁门郡;能招到士兵就不错了,像许林、戈虎、曹性等人,如果不是被生活逼的没有办法了,谁会来投奔咱们?且他们当初来投奔咱们的目的,也仅仅是为吃饱饭。”

    高顺回味着马贵的话,感觉非常有道理,看来花钱买郡守的位子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是他又问:“还有其它事情吗?”

    “将军,最大的事情就是与匈奴的贸易,他们再过几天就会把牲畜送来了;具体的交易条件为每百只羊附带交易三头牛和三匹马,价格不变;匈奴人提出分两次交易,第一次交易时间为八月二十,第二次交易时间为为九月初五;数量为每次二万只羊以及相应数量的马和牛;他们要四分之三的粟米和四分之一的大豆;交易地点为三岔口堡。”马贵汇报的很简洁,内容很全面。

    高顺高兴的说道:“你谈的不错,比我预期的要好一些;不过这么多东西他们怎么运走?”大豆更加便宜,高顺的利润会更高;本来高顺感觉每百只羊附带交易牛马各二就很好了,没想到马贵能谈到三,这也让他非常高兴;而且这样的话至少交易回来1200头牛,1200匹战马。

    马贵说道:“将军,这是因为匈奴人迫切的想同咱们做交易,而且他们还提出,过年前还要用金钱购买一部分粮食,价格随行就市,我估计他们是等朝廷的赏赐,有了钱再来购买;他们在西部朱家川河的下游设立了一个营地,先运输到营地,再慢慢运回去。”

    “只要他们愿意买,咱们就卖,暂时咱们还不能消灭匈奴人,卖给他们一些粮食,加强一下他们的力量,好让他们全力抵抗鲜卑人。”

    马贵建议道:“将军,我这段时间与对方的使者交流不少,感觉匈奴人的日子也很艰苦,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咱们招收一部分匈奴骑兵,他们的骑兵素质不错,只要加强纪律,战斗力绝对强,这样的话咱们骑兵的数量会大大增加,整体实力会增强不少。”

    “他们愿意吗?”高顺问道。

    “将军,我咨询过他们的使者,最近几年大旱,牧草不足,每年都有很多人和牲畜冻死、饿死,只要能让他们吃饱,且有一定的余力养家,他们绝对愿意加入我们的军队;且匈奴人大都会说汉语,我们管理起来比较方便。”

    高顺担心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五胡乱华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此前他没有收服任何一个异族的打算,准备等实力强大之后将他们全部歼灭。

    即便想收服匈奴,现在也不到最佳时机,首先他个人不掌权;其次现在匈奴的实力比他强大太多了,且匈奴还有完整的管理建制和完整的军队,根本无法收服。

    要想收服一个民族,就必须完全将其融合,除掉其单于以及各个贵族等管理阶层,取消他们的军队,否则,只要机会合适,他们就会趁势而起,造成反噬。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他可不想做这种养虎为患的事情。

    不过在未与匈奴翻脸之前,招收少量的匈奴人,分散到各个队,或者单独组建一只雇佣军,解决当前兵力不足的问题,等将来实力强大了,怎么处理他们都可以。

    高顺考虑了一阵后说道:“我已经安排杜边前往洛阳给孙成、曹山和周飞三人买郡守之位,要是能成功买下来的话,到时候咱们就招收一部分匈奴骑兵,缓解当前骑兵数目不足的局面;这段时间你也考虑一下,咱们提供什么样的待遇,如何管理、控制等问题,到时候咱们再详细协商。”

    “是,将军,我会仔细考虑的。”

    “没给你与孟文买郡守之位,不会怪罪我吧?”

    马贵不好意思的说道:“看您说的,那能怪罪将军呢,您肯定会统筹考虑的。另外,仓库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需要留下一部分,这几个月影响不断扩大,太原那边的客户需求量不少;将军也该把那些黄金和铜钱收走了。”

    高顺非常高兴,笑道:“哈哈,这几个月辛苦你了,咱们的买卖越来越大,你的功劳不小;明天我把金钱收走,再留下一些粮食。”

    受到高顺的表扬,马贵很高兴,笑道:“呵呵,将军,这是贵应该做的。”

    “其它还有什么需要汇报的吗?”

    马贵说道:“将军,事情倒是不少,只要您愿意听,我慢慢给你汇报。首先是收购过冬的马料,为当地人增加了一些收入,连一些半大孩子都能为家庭挣得一些粮食,普遍反映不错,都喊将军是大善人;从马邑迁移来的650人,我没有按照将军的吩咐分配粮食,而是每人只分了2石粮食;所有的人,要么接受雇佣去照顾马匹;要么去收割马草换取粮食;要么去种地,现在正好种植秋菜,马上要收获玉米和大豆等庄稼了;要么去建筑队建造房屋、修路等;反正不能闲着,除非身有残疾不能自理或者超过70岁的人不劳动,即便有些残疾不能干活的,也被分到工地看大门、值夜班、打扫卫生等工作。”

    “哈哈,孟珍,干的不错,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就应该这样,任何人都必须自食其力。王县长来索要战马的时候没说什么?”

    “将军,就是那些下等马,王县长都非常高兴,甚至想出钱购买咱们的马匹,被我拒绝了。我估计,马邑县长之位他们根本就没有花费多大的代价。不过我看王县长对咱们倒是很重视的,上次鲜卑来袭,他来通知我,说他去求助郡守,希望派出援兵支援马邑县,郡守以马邑县没有求援为由拒绝了,所以又来通知我,让我派出援兵,我感觉区区一个千人队,将军肯定能对付,且周飞和曹山已经启程了,我就没有派援兵,将军不会怪我吧。”

    “你做的不错,为将者就应该根据形势做出判断,这次仅仅是一个千人队,还不用你派援兵,要是来了更多的敌人,你不派援兵就是严重失职了。”

    “是,将军,我明白你的意思。我还有一个建议。”

    “说!”

    “是,将军,咱们的军队人员越来越多,部队实力差别较大,薪酬待遇千差万别,我希望尽快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规范的标准;而且我建议合成人也要发薪俸。”

    高顺感觉这个建议非常及时,以后士兵越来越多,地盘越来越大,部队实力差距很大,不可能只分为步兵和骑兵两个档次,这样太笼统了,于是说道:“孟珍,你这个建议太及时了,我的意思是把军队多分几个档次,每个档次有各自规范的待遇,士兵一看便知,比如,长枪兵可以列为辅兵,刀盾兵可以作为正兵,初级步兵可以作为上等兵,以后还会出现更高级别的优等步兵、重步兵等;骑兵现在实力差距不大,将来还会出现实力更强的骑兵部队,待遇上要拉开档次,你先制定一个标准,事后咱们再讨论。”

    “是,将军。”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做,那就是情报,没有情报咱们对外界一无所知,你尽快查看招募的骑兵和步兵中有没有代郡、上谷郡、常山国以及雁门郡东部几县的,若是比较机灵的,派到以上几个地方去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

    马贵知道高顺让杜边去买两个个太守和一个国相的位子,感觉提起打听当地的情况非常有必要,于是说道:“是,将军,我回去就办。”

    高顺还想着赶快回去给母亲做好吃的,就对马贵说道:“好了,你也很忙,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通知下去,明天上午我要逐个屯验收查看;后天我去三岔堡,把粮食留足,你尽管与匈奴人交涉便可。”

    “是,将军。”

第91章扩编骑兵(上)() 
晚上,高顺做了一道葱油鲤鱼,一道炒鸡,一道烤羊排和一道炸河虾,又炒了几个时令青菜,满满一桌子,足够几人吃的了。

    两位老太太,加上两个小姑娘,饭量都不大,最终还是高顺吃的最多。

    虽说那个年代有男女七岁不同席之说,不过还没有宋之后那么严格,且边郡之地,受胡人影响较大,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与中原大族差异很大;比如当初吕布在徐州想把妻女介绍给刘备,这在吕布眼中是很高的礼节,暗示关系不熟且不亲密的话不会这样做的,而刘备等人则视为羞辱;这就是中原礼仪与边郡之地的差异。

    高凤和许婷吃的很饱很满足,母亲和戈母吃的很高兴。

    饭后,高凤见高顺心情很好,向前笑嘻嘻的问道:“大兄,问你个事情,你可要如实回答啊。”

    “什么事情?”

    “大兄,你的脸怎么越来越白嫩了,而且又长高了不少。”

    戈母调侃道:“就是,比女孩子还白嫩,小心找不到媳妇了。”

    母亲也说道:“要不是看着长大的,我都快认不出这是我儿子了。”

    高顺心想,这可能是系统每次升级对身体进行改造的后果,于是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以前每天出去打猎,风吹日晒的,所以黑,现在又不用这么艰苦了,生活也好了,当然会变好。”

    众人皆不信。

    晚上,以许林为首,徐震、宋宪和薛银四位屯长前来拜访,高顺接到汇报,在前院书房接待了众人。

    “坐吧,不要客气!”

    “谢将军。”现在大家都跟随马贵等人称呼高顺为将军,不再叫东家了,高顺也没有在意这种细微的变化;虽然诸位没有拜高顺为主,不过大家对高顺非常尊敬,首先是他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平台;其次诸位都知道高顺武艺高强、智谋超群、财力雄厚,将来必能建功立业。

    薛银首先问道:“将军,收获如何?可让我担心死了。”

    “哈哈,还不错,灭掉鲜卑人21个邑落,救出400多被其奴役的汉人,现在都在马邑休整,本来我想把他们单独作为一曲,由你担任军候,没想到你这么心急,身体还没康复就上任了。”

    “将军切莫怪罪,我是希望早日报仇,且我等身体已无大碍。”薛银立即辩解道。

    “之贵,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怕你休养不好,身体留下病根。怎么样?在这里还习惯吗?”

    “谢将军关心,这里很好,很习惯!”高顺的话让薛银感觉心里暖暖的。

    高顺查看了一下他的属性,武力值已到86,看来要是在休整一段时间,武力值还会增加一些。

    许林说道:“将军,有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不带我们去?”

    高顺查看了一下其属性,还是94,没有提高,真怕他这样练下去把他练傻了,于是说道:“这可不能怪我,当时我问过你的情况,大家都说你在疯狂练武,我怎么好意思打扰你呢?不过我提个意见,武艺在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必须到战场实战,然后再回来查找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否则闭门造车,很难提高。比如我的一身武艺,全是在实战中打出来的,你这样再修炼百年也不是我的对手。”

    许林不笨,略微一沉思便明白了,说道:“是,将军,谢谢您的提醒,以前走入误区了,以后我会听从您的意见,下次打仗一定带上我。”

    众人很震惊,他们知道许林的厉害,都曾被许林强行拉去对练过,根本不是其对手,而许林又不是将军的对手,可见将军的厉害程度,更重要的是将军年龄还这么小,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放心,机会多的是,好好预备一下,下月初便有安排。”

    “是,将军。”

    薛银好奇的问道:“将军,在咱们这个城堡内,您的武艺是不是最高的?”

    “哈哈,肯定不是最高的,不过修理你们这些人却没有任何难度。”

    “将军,谁的武艺最高?”

    “我就不告诉你们了,有时间你们可以挨个对练,对练久了,你们就知道谁的武艺高强了。”

    徐震不好意思的问道:“将军,能不能给我们也配一匹好战马,不求马堡长和孙队长那种千里马,就是高强的那种骏马也不错。”

    这才是几人来的真正目的,几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高顺,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我的原则是非功不赏,高强这次也是因为参与了对鲜卑千人队的围歼之战,靠战功所得;马邑县的骑兵都伯和屯长都有一匹,我不能厚此薄彼吧。”

    宋宪道:“将军,那是因为他赶上好机会了。”

    许林说道:“将军,要不把马给我们先骑着,以后用双倍的战功拟补?”

    “好,不过要等明天我看过各屯的情况之后再给,要是让我满意的话,连都伯也配一匹好马。”高顺心想,鲜卑骑兵马上要劫掠边郡,给各军官配备一匹好战马有利于他们战斗。

    众人忙起身行礼,说道:“谢谢将军。”

    高顺想,购买了3个郡守职位,估计杜边快回来了,这点骑兵太少了,必须尽快扩编,于是对徐震说道:“徐屯长,明天你命高强带领一个什,前往马邑,让被解救回来的人、受伤的骑兵和攻坚营尽快来桃源堡,骑兵还要扩编。”

    “是,将军,我回去就下命令。”

    一听还要扩编,大家都很高兴,宋宪问道:“将军,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子忠,先不要考虑打仗的事情,骑兵训练到什么程度了?”

    宋宪站起身来行礼后答道:“回将军,我屯在七月份满编一百零三人,八月份满编一百五十四人,兵强马壮,有一战之力。”

    “要是继续扩编的话你能领导的了吗?”

    “将军放心,绝对没问题,宪一定竭尽所能的带好部队。”

    高顺赞许道:“好,有信心就好,要是出现纰漏,我可拿你是问。”

    “是,将军。”

    “我准备扩编骑兵,你们4个屯,加上曹性和许福的两个屯,训练最好的4个屯将有资格外出执行任务,且全部扩编为5个队,屯改为曲的编制,屯长提升为军候,并择机把5队扩编为5屯。”高顺计划在3个郡和马邑县各布置500骑兵用于自保,再扩编的骑兵,将用于野战。

    众人一听,眼睛里直冒小星星,部队扩编,他们的待遇、军职和权利会随之扩大,这是每位军官都非常期望的事情。

    薛银建议道:“将军,这样的话部队人数渐多,我感觉有必要把军队编制固定下来;而旗手、鼓手、传令、护卫等人员要配备,辅兵、辎重兵也需要配备;各曲、屯、队的旗帜要配备齐全,以示区别,否则战时指挥将会一团糟。”薛银见过高顺打仗,就是一拥而上,部队人数少的时候可以这样做,要是军队数量多了,则会出现指挥混乱。

    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前兵力少,高顺根本没有考虑到,而且他也不懂汉朝大规模作战的指挥方式,于是说道:“非常惭愧,以前我等不懂,且军队人数少,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正好之贵熟悉这些内容,那我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你,你与马孟珍仔细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交给我。”

    “是,将军。”

第92章扩编骑兵(中)() 
高顺吃过早饭之后,便骑马前往骑兵营,李强等人已经在等候了,所有骑兵在四个方位站立等待,每个屯的骑兵又分成左中右三队,显得非常整齐。

    高顺先用系统地图查看一遍,没有红点,让他非常满意;他对着所有的骑兵喊道:“马上还有一批新的骑兵到来,到时候各屯会扩编,扩编之后再进行伍长和什长的选拔;今天,我主要验收一下诸位都伯的实力;同时,由于要扩编,需要新增至少10位都伯,自信能担任都伯之位者,一会可前来挑战;现在骑兵解散,都伯向前来。”

    新兵都没见过高顺,解散后忙向老兵打听,得知真相后都感叹这东家真年轻。

    李强向高顺汇报道:“将军,我咨询过了,由于缺少都伯,每位屯长都兼任中队的都伯。”

    高顺说道:“我知道了,你有没有发现好苗子?”

    “我哪有将军的本事,将军还是自己看吧。”

    4位屯长和7位都伯走向高顺和李强等人站立的地方。

    “将军好!”

    高顺说道:“4位屯长我都熟悉了,现在我查看一下各位都伯的实力。”

    薛银的两位屯长他见过,苏智和王秀完全能胜任都伯之职,高顺说道:“暂时委屈你们两位做都伯,等你们康复之后,可以挑战其它屯的屯长,只要胜利了,你们便更换岗位。”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