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父亲!”
高顺又问:“你还有什么想法?”
“父亲,我想去地方为官,造福百姓,锻炼自己。”
“好,你能有如此想法,不错了。”
随后,高顺连续下达一系列人事任命。
迁兖州刺史赵风为汝南郡太守;接替身体有病的诸葛玄。
世子出任兖州牧。
钟繇任别驾,沮鹄任治中,关羽任兵曹从事,诸葛亮任薄曹从事,杨修任主薄。至于护卫,还是典满。
高顺相信,兖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世子在那里接受锻炼,定不会出现纰漏。
杨修现在是孤家寡人,整个家族都被董卓所灭,只有他在青州,逃过一劫,成为杨家唯一的幸存者,高顺相信,即便他再有才,没有家族的支持,也不会有多大的威胁。
钟繇、沮鹄、诸葛亮和张辽皆为忠心耿耿之人,由他们协助世子,高顺放心。
且高顺希望世子早早的组建他的班子,他也好从中看看世子是否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是否有识人用人的能力,并为将来接班做准备。
几人接到命令,非常高兴,在他们看来,这是高顺对他们的信任,这样的话,他们将会成为世子的主要帮手,确保他们在世子接权后依然被信任。
同时,高顺这个任命,在外人看来,是一种信号,是他开始启用世家大族之人的信号,主动缓和与大家族的矛盾。特别是对杨修和诸葛亮的任用,让那些世家大族看到了希望。
那些历山大学毕业的学子们也看到了机会,重用的诸葛亮和杨修皆为他们的学长;他们甚至认为,高顺此前压制诸学子,一直将他们放在县令位置,是对他们的锻炼,希望将他们留给世子所用。
现在高顺非常后悔,当初手段应该更强烈些,连司马家族一并抓捕才好;他不担心杨修,而是非常担心司马家,历史上曾发生的事情,令他不得不重视。
于是,命令李强,发动暗藏在河内郡的密探,搜寻司马家的罪责,一定将他们连根拔起,免除后患;尽管他明白,没了司马家,到时候定会有其他的野心家,但是能除去一家是一家。
在高顺的诸多儿女中,只有许婷所生的子女年长,其她几人所生的子女尚未成年,所以,任命世子为州牧,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不久,从温县传来消息,司马家养有五百多死士,这让高顺抓住了把柄,急令马贵亲领三千高级骑兵前往徐州,捉拿在徐州为官的司马懿。五日后,又令李强亲自带队,率领一万高级骑兵前往河内郡温县,务必灭司马家三族;
司马懿没有防备,认为马贵只是路过,却被马贵一个冲锋,骑兵冲进县城,包围县衙,将司马懿一家抓捕,押送回邺城。
李强的行动也非常迅速,没有给司马家反抗的机会,冲进司马家一阵杀戮,五百死士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骑兵歼灭,司马家成员被屠戮殆尽。
高顺在邺城亲自确认司马懿的身份,亲自监斩;他给司马家按上的罪名是谋反。
司马家美名在外,“司马八达”更是出类拔萃,所有人都不相信司马家会谋反,现在高顺兵强马壮,谁会傻到在这个时候谋反?
也有熟悉司马懿的人认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是他给家族带来了祸端,高顺这是剪出异己,不会影响到其他世家大族的利益。
鹰视,目光有神,眼球突兀,视野极好,看的人不寒而栗。
狼顾,头部左右扭转幅度相当大且扭动时候双肩纹丝不动,参考常见的犬,头部可以接近180度的扭转幅度。
鹰视狼顾,给周边的人带来极大的不适感,觉得自己犹如猎物,一举一动皆在对方掌控监视之下。
现在高顺强势,已无人能对他制衡,司马家只是倒霉鬼罢了。
果不其然,随后不久,华歆被任命为乐浪郡太守。虽然比较偏远,但是这也是太守之位,他还是欣然前往。
任命桓范为青州军师程立的参军。
满宠被任命为安州刺史,接替钟繇的位置。
众人皆认为这是高顺欲与大家族缓和紧张的关系。
第591章伏完的筹划()
身处长沙城的皇帝现在心如死灰,高顺不仅不救援朝廷,反而大杀世家大族,朝廷更失去了根基。
伏完一家忠于朝廷,他非常不甘心现在的状况,于是返回不其县,动员妻子阳安大长公主刘华出面协助。
现在高顺势力不再对长沙郡进行封锁了,人们可以自由往来,只是要在各关卡备案便可,也有少量的小商人,冒着危险前往长沙城做生意了;大商户怕引起官府的不满,皆未安排长沙郡的生意,否则,得不偿失。
刘华恼怒伏完纳妾,且常年不在家,并借她的名义送庶女进宫,现在被封为皇后,以至于与高顺关系不睦,封地被取消,家庭陷入困境,由她苦苦支撑,否则的话,她也会与刘坚和刘脩两位大长公主一样保住封地。
于是刘华毫不客气的说道:“我不懂天下大事,也不关心天下大事。”
伏完怒道:“我这可是为了汉家天下啊!”皇权衰落,伏完对汉室也没有了多少尊重,他只是想利用朝廷,成就个人利益,现在大长公主不配合,他自然恼火。
两人毕竟是夫妻,且养育了五个儿子,吵架过后,还是要以大事为重,伏完希望刘华陪他拜访房良、周飞和冯勇三家,获得他们的支持,而刘华也希望借机让他们出面,帮助她恢复封地,所以,两人达成共识。
首选拜访离不其县最近的房良一家。
对于伏完和刘华的到来,房良和大长公主刘脩热情接待。
刘脩支持房良给高顺写信,希望恢复刘华的封地,她们毕竟姊妹一场,这点忙还是要帮的;至于伏完提出的其它建议,被房良和刘脩无视了,现在天下已定,伏完的努力纯属徒劳无功。
能答应帮助恢复封地,已令刘脩非常感激了,否则一大家子人,生活极其困苦,很难看到希望。
随后,伏完和刘华又前往洛阳,拜访冯勇和万年长公主。
冯勇的态度与房良类似。
万年长公主的态度却与刘脩极为不同,听完伏完的介绍,当场恸哭流涕,悲伤不已;汉献帝的孩子很少,现在只剩下万年长公主和皇帝刘协两人了,他们的关系更加亲近,以前只是听说皇帝处境艰难,现在亲耳听伏完介绍,内心非常难受,抑制不住的哭泣起来。
万年长公主的表现令伏完非常开心,感觉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若是由万年长公主出面,则有利于团结房良和周飞,为朝廷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截至目前,了解完房良和冯勇的态度,他已放弃了联合周飞和房良等人起兵反对高顺的心思了。
万年长公主心情非常矛盾,一边是她的弟弟,一边是她的夫婿;即便对高顺,也曾救她于危难,让她不知如何抉择。
安置好伏完夫妻,晚上,万年长公主咨询冯勇该如何应对。
冯勇感慨道:“天下大势已定,朝廷已名存实亡,谁都挽救不了朝廷的命运。”
万年长公主沉思几日,决定给高顺写信一封,哀求高顺,无论如何,一定要保住刘协的性命,保住他家的香火不断。
她能做的,也仅仅如此了。
最终,伏完失望的离开了,他们夫妻要去长安,做最后的努力。
在长安城,伏完受到相似的礼遇,可是谈到救援朝廷之事,周飞却不配合;单独与刘坚会面,也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现在刘坚更珍惜她的小家庭,且她本身与刘协的关系并不密切,她更不关心天下大事了;她知道,她绝对左右不了夫婿的意见。
伏完非常失望,连皇族都如此态度,那朝廷真的无药可救了,于是把妻子刘华留在了长安城,他自己从武关南下长沙。
刘华对伏完彻底伤透了心,大哭不止。
刘华家中还有孩子,坚持回家;刘坚派人将刘华护送回青州,并赠送了不菲的金钱。
刘坚又哀求周飞向高顺求情,恢复刘华长公主的封地。
周飞对刘华的遭遇非常同情,对伏完的无情非常恼怒,便接受了妻子的建议,给高顺写信,述说伏完的无情和刘华的遭遇,希望恢复其封地。
高顺分别接到房良、万年长公主和周飞的来信。
房良和周飞建议恢复大长公主刘华的封地,他感觉刘华对他的统治没有威胁,即便他称帝了,继续保持刘华的封地,也不会有不利的影响,甚至还会带来正面的评价,于是爽快的同意了两人的建议,恢复刘华的封地。
对于万年长公主的信,让他沉思良久;说实在的,他对万年长公主还是念念不忘,对其心有愧疚,不过理智告诉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于是,给万年长公主回信一封,向其承诺,他从未有伤害陛下之心,永远也不会伤害陛下,同时告诉她,已恢复刘华大长公主的封地。
当刘华回到不其县的家中不久,高顺恢复她封地的命令随后也到了,与命令一起来的,还有这几年封地的产出,一起补偿给她了。
刘华喜极而泣,夫婿抛弃了她和家人,高顺却又补偿了她的封地,不用为此后的生活所担心了。不过她内心对伏完的怒火更盛,所得钱粮,绝不给伏完在不其县的族人花一文钱,以报复他的心狠。
伏完的族人,在了解完伏完的所作所为之后,皆对伏完痛恨不已,为了朝廷,为了庶女皇后,连家族都不要了,真是该死。他们对刘华却恨不起来,她是大长公主,即便朝廷衰落了,依然其她长公主和大长公主为其撑腰,不是他们能得罪的。
万年长公主接到高顺的信件大喜,既然如此,她有去长沙城看望刘协的打算。
冯勇被她的计划吓得不轻,万一被郭汜等人扣押为人质,或者被朝廷利用,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耐不住哀求,只好派人前去请示高顺。
高顺得知情况,心道,还是原来风风火火的脾气,不过他喜欢。
思虑一下,高顺感觉不能阻止他们亲人团聚,此举还能试探朝廷的态度,便同意了她的要求;且他认为,郭汜等人必不敢为难万年长公主,预防万一,只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护卫便可,但是还不能配备多了,以免因为郭汜等人的恐惧。
于是,他回信,同意万年长公主去长沙城省亲,令臧霸和许褚带领一千两百陷阵营官兵和两千高级骑兵跟随护卫,以臧霸为指挥,许褚为副。
路线为先到扬州,从豫章郡经宜春县至长沙城。
并传令扬州,做好护送和接应准备。
万年长公主大喜。
冯勇不能陪同前往,不过立即派人前往长沙城,联络相关事宜;同时为万年长公主预备赠送朝廷和皇帝的礼物。
第592章万年长公主南下()
看到夫婿为她南下不住的忙碌,万年长公主非常感动,心里暖暖的,是被宠爱的感觉。
准备了几个月,万年长公主于兴平十八年秋冬之季踏上南下之旅,她希望在长沙陪刘协过年。
路途遥远,本来她不想带孩子前去的,但是她不知道此次长沙之行之后,今生是否还会有机会再见到刘协,便与冯勇商量,最终决定带小女和幼子前往,长子、长女皆留在洛阳。
由于不受时间限制,她们选择走好的道路,那怕多饶些路,多花点时间;东出虎牢关,至兖州,南下豫州,然后乘船到豫章郡。这条道路沿途所经郡县皆非常富庶,道路非常平坦,且后勤保障和条件都比较好。
若是走南阳郡到南郡这条路,虽然近很多,但是遭受战乱,又没有主动向楚州移民,现在人烟稀少,条件相对很差。
冯勇乃封疆大吏,是高顺所信任的带兵大将,万年长公主身份显赫,地方官员自不会怠慢,连那些大族也积极表现,纷纷送上厚礼,急欲交好。
万年长公主不便于诸家接待,令臧霸推掉所有的宴请,送回所有的礼物;即便所需要的马料,也会根据数量,留下相应的铜钱;沿途所需肉、菜、粮食等也是按价购买。
她的封地在长安城北的万年县,处于渭水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每年收获颇多,她有足够的金钱预备礼物,加上颍阴大长公主刘坚和阳翟大长公主刘脩送来的礼物,以及夫婿冯勇预备的礼物,装了满满的一百多车;加上三千多护卫官兵,浩浩荡荡,非常壮观。
皇亲出行,是这么多年从未有过的事情,沿途百姓皆争相一睹为快。
旌旗招展,官兵雄壮,甚是威武、风光;不过仅有少部分百姓跪迎,大部分百姓却是远远的观望,这在以往,绝对会被定重罪的。
加上此前高顺恢复阳安大长公主的封地和对杨修等人的任命,不由让人对高顺的行为浮想联翩。
许褚主要负责护卫万年长公主和孩子们的安全,责任重大;臧霸主要负责马车的安全,并承担对外联络交际事宜,更是忙碌辛苦。
越往南走,气温越高,孩子们非常兴奋,在扎营住宿或者进食的时候,玩的非常开心。
万年长公主将沿途所见与以前的印象做对比,心中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天下,在父皇的治理下民生如此艰难,而在魏公的治理下却都能安居乐业?
此时长沙的李傕和郭汜非常为难,不让她们来,肯定得罪魏公,后果难料;让她们来,可是带了几千强兵,万一起事,里应外合,则他们必败无疑;最终两人决定,万年长公主可以来长沙,但是所带护卫不得超过一千人。
祢衡据理力争,以钱粮为要挟,李傕和郭汜才放松至一千五百人,再多了,就超出他们的控制能力了。
又商定了诸多细节内容,祢衡方传消息至豫章郡。
李傕感慨道:“当初董太师若是不把凉州送给魏公就好了,至少现在咱们还能有个去处。”
郭汜却不这么想,当初董卓送凉州给高顺,也是因为凉州叛军势大,逼近长安,威胁洛阳,想借凉州叛军拖住魏公的军队,乃借刀杀人之计,于是说道:“魏公平定凉州,花费近十年时间,钱粮支出甚巨,若是由咱们平叛的话,哪有那么大的钱粮来源?或许现在依然处于混乱状态。”
李傕道:“即便凉州混乱,魏公逼迫,咱们可以逐步西撤,总比被困在长沙强吧?”
郭汜道:“哈哈,这可怪不得别人,当初咱们南下的时候,完全可以轻松战领南部四郡、豫章郡以及交州,最后决战江东秦关,只是过程不尽人意。”
李傕心想,江东秦关可是早与高顺有亲密的关系,他所率领的飞熊军就是被江东击败的,否则还要你郭贼在这里废话?
现在两人争无可争,逐渐趋于平稳,能努力维持当前局势已是不易;他们也看明白了,只要他们不作死,魏公是不会主动派兵来解救朝廷的,只要皇帝在手,便能继续维持现状;坐在一起回忆当初血风腥雨的辉煌岁月,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了。
秦关收到高顺传来的消息,非常慎重,派董袭亲率一万大军前往豫章郡驻守,以防不测;并传令零陵郡和桂阳郡的樊能和张英做好接应准备;传令豫章郡太守和都尉,集结军队备战,供应万年长公主之行所需要的物资补给品。
刘晔很想亲去豫章郡迎接万年长公主一行,又担心到时候情绪失控,最终还是忍痛放弃了;大势已定,他去见了万年长公主也是于事无补,徒增烦忧,在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只能顺应现状。
让他比较欣慰的是秦关安排的非常细致周到,连当月给朝廷的贡品数量都翻了一番,并提前送去。
他心中还是疑惑,为什么高顺对万年长公主如此尊重,却不解救朝廷,更不替代朝廷?
皇帝刘协和朝廷官员得知万年长公主前来省亲,皆激动不已。
只有伏完内心苦闷,他非常憋屈,辛辛苦苦的北行,只是促使高顺恢复了刘华的封地;他本意为众人会把万年长公主南行的功劳算作他北行的成果,可是众人皆无视了他,甚至连皇帝刘协都对他有意见,更不用说那些朝臣了。
皇宫内开始忙碌起来,为万年长公主的到来做准备,刘协和伏寿亲自监督,保证每个角落都洁净无尘。
刘虞亲自监视李傕所派官兵装饰处于城北部的驿邸;黄婉监督郭汜的官兵修整处于城南的军营。
李傕和郭汜的官兵早就接到命令,这是为了接待万年长公主,其夫婿乃高顺手下带兵大将,务必慎重,对待万年长公主要比对待皇帝更要尊重百倍,否则出现纰漏,定斩不饶。
那些士兵却认为,万年长公主到来,定会带来大量的礼物,甚至扬州牧送来的月贡也会增多,他们也会改善生活。
此时,万年长公主已过淮河,到达寿春。
州牧向荣和军师鲁肃热情接待,并为朝廷预备了厚礼。
万年长公主盛情难却,最终只得收下两百头牛;她考虑到过江后,牛能跟随大队前行,且到达长沙城后,既能耕地,又能宰杀食肉。
为了怕公主一行人不习乘船,所以没有安排在巢县的水军基地上船;为了缩短乘船时间,把上船地点设在了浔阳县东南部的小型水港。
向荣和鲁肃已在那里安排了大量的商船,用来运输公主一行人以及所携带的礼物;并派水军中郎将蒋钦亲自护送至柴桑城。
万年长公主明白,众人不是看她公主的身份才对她如此尊重,众人是看高顺的面子,看夫婿冯勇的面子,所以她尽量不麻烦沿途的官员。
第593章刘协的决定()
渡过长江,在柴桑城休息两天,众人继续启程。
沿途驻有大量官兵,非常安全。
董袭亲自率兵将万年长公主一行人送至醴陵县;樊能和张英早早的率兵在此等候了。
由于有祢衡与郭汜等人达成的协议,臧霸与许褚商量决定,许褚带八百陷阵营官兵,臧霸率领七百骑兵。
在边境驻有如此多的大军,万年长公主也不担心她的安全了。
樊能和张英两人领兵护送她们至边境线后才返回辖区。
十一月底,众人到达长沙城。
而郭汜提前安排的人相继传回消息,报告公主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