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高顺-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术懦弱,实力衰弱,对比鲁肃,不仅步兵和骑兵强大,连水军都不是他郑宝能抗衡的,若是他的家属被杀,袁术绝不会为他们报仇的,且他本人也会被那些下属乱刀分尸,死于非命。

    经过慎重考虑,郑宝决定投降鲁肃,他的那些下属积极响应,反正他们听说了,鲁肃招降的山贼皆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于是,郑宝在与众人商量之后,不仅准备率领本部投降,而且积极联络分给祖茂率领的那部分水军投降,人多力量大,这样的话,他更能得到鲁肃的重视。

    祖茂被杀,众人驾船投降鲁肃,让袁术更是气愤,对鲁肃更是充满了仇恨,无奈他四面皆敌,没有实力攻打鲁肃。

    孙坚旧部,在占领沿河县城,有了落脚点,且没有威胁之后,便放缓了进攻速度,不愿意再拼命了,而是择机自保;乱世,只有军队和手中的刀才让人感觉安全,若是拼光了家底,他们对袁术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可不会如孙坚般对袁家忠心耿耿。

    鲁肃只是从郑宝的水军中选择了很少的人加入水军,大部分水兵是重新招募的,水军继续在巢湖县水寨训练;郑宝的大部分水兵被安置为农,他们的家属皆在此地,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归宿,有地耕作,有房居住,税赋很低,没有徭役,平安稳定,他们非常知足,郑宝继续担任巢湖县县令,却不管兵,只负责民生和建设,对此他也没有异议,他的那点本事,在鲁肃面前翻不起浪花。

    大量在外从事水贼的人,听说家里的变化,盼望回家过上稳定的日子,不愿意继续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这导致许多水寨人心不稳。

    蒋钦,字公奕,九江郡寿春县(今安徽寿县)人,长江水贼,得知家乡变化,手下思归,迫于压力,向鲁肃请降;鲁肃欣然接纳,从愿意继续从军者中选择勇健之士从军,却不归蒋钦管辖;为了便于控制,蒋钦被任命为东城县尉。

    各县的县尉掌管一屯骑兵和两屯步兵,他们既承担衙役的职责,又要负责县城和各乡里的安全和秩序,任务很重。

    周泰,字幼平,九江郡下蔡县(今安徽凤台)人,也是生活所迫,带领部分乡亲,在长江上为贼,劫掠过往商船为生计;由于相同的原因,被迫向鲁肃投降,否则,他很可能会被手下乱刀分尸。

    手下水贼接受相同的对待,要么从军,要么被安置为民;周泰被派往庞德手下,庞德试验其武力后,任命为骑兵军侯,待其立功后逐渐提拔。

    骑兵军侯享受四百石的薪俸,已是中级武官了,周泰非常高兴。

    见同行被如此安置,皆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武力强大者更成为军官,众多山贼水匪羡慕不已,陆续来投者不下十几股,连同刘繇地盘上的贼匪都来了不少,其对鲁肃感激不尽。

    为了安置这么多人,鲁肃除从青州运来大量粮食和农具外,又转变设立了几县安置他们。

    鲁肃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的安置百姓,是因为只有这些普通百姓才是纳税的主力军,那些世家大族、豪族占据大量的庄园,总是在想法设法隐瞒土地,隐匿人口,逃避税收。

    鲁肃是本地土豪,以游侠自居,此举更是令其名声传遍荆、扬,寒门、侠士争相来投,不过士族却对鲁肃非常抵触。

    现在,鲁肃实力强大,野心勃勃,目光又盯上了袁术,袁术在侧,总让他有种不安全感,且阻碍了他向西发展。

    他却不知道,袁术也在算计他。

第483章黄祖投降() 
鲁肃的强势崛起,令曹操非常羡慕。

    他获得本家族和夏侯家族的支持,行动的如此早,竟然不如后起之秀鲁肃,他现在占据的颖川郡,毫无发展前途,只是在为袁绍守卫西部门户,为董卓隔离东部其他诸侯的攻击,仅此而已。

    后来仔细思虑,不是鲁肃太厉害,而是袁术太无能,先是被刘繇抢了江东地盘,后被鲁肃抢了江北地盘。

    若是他曹操能到江东发展,必会远超刘繇的实力,与诸多中原诸侯划江而治。

    刘表派来的使者提出的条件,令他内心大动,若是跳出豫州,没有了牵制,他必龙入大海,扶摇直上;若是能顺利到达江南,以他现在的实力,谁是敌手?

    董卓在兖州三郡的疯狂劫掠,众多大族被灭门,令陈宫对其充满了仇恨,若是曹操能与刘表练手,痛击董卓,岂不大快人心?所以极力支持曹操与刘表联合。

    曹操绝非庸才,冷静下来,仔细思索,董卓南下,近二十万大军,而他曹操势单力薄,仅有老弱五万,如何抵挡?

    且江夏郡乃太守黄祖的家族所在,若是他入住江夏郡,如何与黄祖家族相处?强龙难压地头蛇。

    更重要的是他如同董卓势力,没有水军,在南方水网密布之地,将极为被动。

    最终,曹操还是坚决的拒绝了刘表的好意。

    而袁绍把汝南郡视为他家族之地,岂能放弃?且他内心还是恐惧董卓的强大实力,不愿意与之正面对敌,所以也拒绝了刘表的邀请,拒绝进入荆州地盘。

    袁术失去江北富庶之地,正在开拓江东地盘;而这导致江东刘繇自身难保,也无力援助刘表。

    益州一直与荆州关系不睦,岂会支援?且他们内乱不止,还要防范凉州的周飞。

    新崛起的鲁肃在忙着消化新占领的地盘。

    而原来的盟友陶谦却被几位诸侯相隔,没法支援,且有内部不稳的问题,鲁肃便是从徐州分离出来的。

    唯一有实力的邻居,仅剩下凉州牧周飞了,可是又遭荆州豪族的敌视河排斥。

    刘表非常为难。

    他之所以没有采取益州的措施,强力整合内部大族,宣布独立,是因为他认定董卓会篡汉自立,那时候皇室成员以及天下诸侯必会群起而攻之,包括高顺、周飞、房良等边郡强将必会带兵入京,而他刘表便是新皇帝的最佳人选,故此,他一直在隐藏实力,重用当地豪族,雪藏东洲精英,为将来建立新朝做准备。

    要想成功,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要想成功,必须有好的名声,且不能太强势;在这方面,陈王刘宠就比他差远了,绝不会得到诸侯们的支持的。

    他的想法不可谓不美好,只是董卓的突然南下,破坏了他所有的计划,以至于现在孤立无援。

    不过,他坚决抵抗董卓的军事行动不是一无所获,江南的豪族意识到,此时必须支持刘表,否则,若是荆州被董卓所占,对他们来说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兖州豪族的下场,他们不得不防。

    他们先收拾汉寿县,准备作为刘表南渡后的州治;江南几郡集结兵力,在武陵郡太守刘度的率领下,屯兵孱陵,随时支援江北的战争。

    此时,夏口不可守,刘磐已移驻沙羡县,水军战船巡视长江、汉水。

    从柴桑撤回的黄射等人也暂驻沙羡县,归刘磐指挥。

    而此时,荆州江北之地仅剩下襄、樊两城,以及西陵城和江陵城,共计四城尚在刘表的控制之下。

    剩余县城,全部被牛辅控制,董卓派来郡县官员,控制了地方,除了四城之外的税收,皆被董卓所得,不仅能满足进入荆州的近二十万大军所需,还有大量盈余,让董卓非常振奋。

    西陵城被隔绝了对外联系,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情。

    江陵城和襄、樊城虽然有水路对外联络,但是必不长久。

    牛辅和杨整已在白水河建立水军水寨,从江夏郡和南郡招募来的工匠在加紧制造战船,水兵在加紧训练,相信他们能训练出一支水上强兵。

    有了实力强大水军,占领了襄、樊二城,董卓才敢放心南下,不过他对襄阳城非常头疼。

    襄阳城号称“铁城”,易守难攻,牛辅集中几万步兵强攻,连新组建的重步兵都用上了,损失上万人,却未取得任何效果,不得不围城对峙。

    于是,牛辅把重步兵调去西陵城,希望先将其攻克,占领江夏郡北部。

    此时,城内的黄祖等人面临艰难的抉择。

    不投降,西陵城孤立无援,早晚会被攻破,若是投降,后果难料。

    最终,黄祖提出派人与董卓势力谈判,争取保住家族,毕竟董卓代表的是朝廷,大义名分尚在。

    黄家族长亲自出城谈判。

    对其提出的条件,张济不能做主,立即派人将其送去樊城外驻扎的牛辅大营,由牛辅做决定。

    对于黄家族长的到来,牛辅非常高兴,对于其提出的条件,牛辅全部应允,只是提出,黄家没有必要全部放弃兵权,也没有必要迁徙,可继续在西陵城居住,可继续为太师征伐,为朝廷立功,并任命黄祖为手下校尉,协助其训练水军。

    双方皆大欢喜。

    黄族长大喜,只要他们对董卓还要利用价值,董卓便不会为难黄家,至于谁来统治荆州,对黄家没有多大的影响。

    牛辅内心更是高兴,不仅能收编江夏郡的几万官兵,且得一熟悉水军的校尉;至于黄家,失去兵权,继续居住在西陵,是便于对他们监控,有家族做抵押,不怕黄祖不尽心。

    黄家投降,令张济大为高兴,他这江夏郡太守算是名至实归了。

    首先收编江夏郡和黄家的武装力量,他最看重的是那两千丹阳兵,划归他的亲信胡车儿率领。

    黄祖大将苏飞被任命为别部司马,率领其原先所辖的一万步兵,实则仅剩六千多人了。

    剩余官兵与其原先管辖的步兵混编,诸多军官提升官职,皆非常高兴。

    随后,搜刮城内财富,逼迫城内除黄家之外的富户交出一半的财产作为买命钱,作为他们对抗朝廷平叛的惩罚。

    黄家的投降,立即影响了荆州众多豪族的决策,主动投降能得善待;且也影响了董卓与刘表的实力对比,有了荆州本地人加入,不仅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军事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刘表大怒,立即派人通知刘磐,斩杀黄祖之子黄射,收编其军队。

    此举令黄祖大怒,立即从家族和西陵城其他家族中挑选了部分人才,加入牛辅的水军,开始全力投入水军训练之中;并让黄家援助了牛辅大量的钱粮,用于组建水军。

    牛辅对黄家的转变极为高兴,对其非常信任,大部分水军之事交由黄祖负责。

    董卓得牛辅汇报,非常高兴,在李儒的建议下,为奖赏黄家的忠心,也有千金买马骨之意,封黄祖为沙羡亭侯,水军校尉,归牛辅调遣。

    士族虽然不相信董卓的好意,那些蠢笨、自私的土豪们却看到了希望,他们此前受士族打压,一直没有获得军权和行政权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难得的机遇,毕竟董卓掌握朝廷,手中握有大义名份,只要密切配合,便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于是纷纷派出家族弟子和私兵,支援董卓对刘表的做战,江陵城更是被土豪们从内部拿下。

第484章袁术南渡() 
刘表虽然失去了江夏郡和南郡,但是他还得到江南诸郡的支持,援兵、粮食和武器等通过水路源源不断的运进襄阳和樊城,有利的支持他继续抵抗董卓。

    且江陵城破后,南郡太守蒯良被郭汜所杀,使得蒯越家族更不会投降董卓,力争血战到底。

    蔡瑁更是建议刘表,任命长沙太守刘磐为江南大都督,节制江南诸郡,整合力量,抗击董卓,刘表采纳了这个建议。

    牛辅无法拿下两城,水军还没练成,所以他也不敢贸然过江。

    双方便在两城对峙。

    董卓已对当前的局势非常满意了,通过荆州之战,他意识到凉州铁骑战力强大,南方那些没有战斗经验的官兵岂是他的对手?

    当前他唯一欠缺的是水军,有了荆州土豪们的支持,建设水军的速度很快,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便能率朝廷南下,襄、樊两城又会成为他抵抗高顺势力的坚城。

    水军不是短时间内便能练成的,要能达到对抗刘表水军的实力,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这为其他诸侯的发展,争取了时间。

    而黄祖投降,董卓势力占领江夏郡,让袁术和鲁肃皆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都想尽快整合扬州力量,好抵抗董卓将来的进攻。

    而袁术和鲁肃,因为有先前之事,且因地缘原因,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鲁肃在算计袁术,袁术也在算计鲁肃。

    但是鲁肃兵强马壮,钱粮充足,实力远在袁术之上。

    袁术不能正面与鲁肃为敌,私下坏心眼却不少。其派出几位嫡系,潜入合肥郡和六安郡的各县城,鼓动那些对鲁肃不满的人起来造反。

    无奈那些土豪对鲁肃虽不满,但是税赋降低,没有徭役,日子比以前强了许多,比在袁术治下要好,自然不会配合袁术,甚至有人将袁术派来的人抓捕后送入县衙。

    令袁术非常失望,又派人联络周泰、蒋钦等投降鲁肃的山贼、水匪,希望他们起义,配合袁术打败鲁肃,可是他们生活刚刚稳定,对当前的生活非常满意,岂会配合袁术?

    鲁肃得知袁术的小动作,内心愤恨,感觉袁术久居江北,必为不安定因素,务必尽快将之驱逐。

    且现在已消化完所占领的地盘,内部非常稳定,外部暂时没有强敌,于是在初平四年春,鲁肃调集大军,向六安郡和合肥郡移动,并集结水军,准备对袁术动手。

    鲁肃之所以如此急着对袁术动手,还因为六安城和合肥城皆处于平原地带,易攻难守,必须拿下南部诸县以为屏障,否则将来董卓大军东下,他将非常为难。

    鲁肃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占领袁术地盘后可以立即稳定地方,不误农时,避免上次战争所产生的弊端。

    那些刚投降过来的山贼、水匪等人,对战争非常积极,皆申请出战,希望立下战功,获得提升。

    周泰作为军司马,庞德令其率领本部人马,支援襄安县。

    蒋钦向鲁肃申请,希望配合水军作战;鲁肃感觉这能发挥他的长处,便批准了他的申请,将其调入军队,任为军司马,随水军出征。

    袁术早已在临湖县安排了大军,提防鲁肃,周泰无力进攻,能防守已是不错。

    蒋钦却非常顺利的获得了巨大的战功。他在水军的配合下,再次突袭枞阳县,趁敌人不备,一击成功,占领县城,并立即抢修水寨,加强防御。

    随后水军以此水寨为基地,巡逻长江,切断袁术与江南诸部的联系。

    庞德率领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前出庐县,待会和鲁肃大军之后南下舒城。

    袁术没想到鲁肃大军来的如此迅速,若是舒城被围,其他各县会被各个击破,舒城将会成为孤城。

    军师杨弘大惊,心中暗自责怪袁术不该招惹鲁肃。

    袁术咨询道:“养军师,鲁子敬大兵压境,如之奈何?”

    杨弘无奈的说道:“唉,主公,一山难容二虎,别无它途,还是谈判吧,能平安撤到江南,已属万幸。”

    袁术铁青着脸,保持沉默,偷鸡不成蚀把米。

    杨弘继续道:“若是鲁肃以枞阳县为基地,进攻皖县和居巢县,其防守薄弱,必会如枞阳县般被占领,舒城便成孤城,且鲁肃水军强大,江南诸将无法支援,孤城难守,舒城早晚会被攻克,不若与鲁子敬谈判,保存实力,主公可尽快率军南下,尚能在江东建立基业。”

    阎象非常支持杨弘的建议,即便没有鲁肃来攻,等董卓稳定荆州之后,也会进攻庐江郡和九江郡,对于富庶的产粮区,董卓定会垂涎三尺,绝不放过,不若提前下江南,让董卓和鲁肃两虎相争。

    对于野心勃勃的袁术来说,要放弃江北地区,预示着他将失去逐鹿中原的机会,此后只能偏安一隅,成为一看客,这让他心有不甘。

    杨弘又建议道:“主公,这是出兵江东的最佳时机,刘繇正与会稽郡的黄巾军苦战,无暇西顾,正是我等机会,且袁太守进展不错,已占领新安郡六县,另外两县,旦夕可下,以新安郡为基地,定会闯出一番新天地,且能节制孙贲等人。”

    阎象支持道:“主公,现在荆州刘表无暇自顾,没有荆州的支持,刘繇岂是主公的对手?我等可占领江东,尽快发展水军,可与中原划江而治,没有了外部威胁,岂不逍遥自在?”

    笮融岂是正规军的对手?现在已退守黝县和歙县,依靠黄山山区的险要地形,节节阻敌。

    两人的话说到袁术的心坎里去了,江南人口不多,没有强大的实力,失去了刘表的支援,刘繇岂是对手?等灭掉了刘繇,那些黄巾军也会土崩瓦解,到时候只需发展水军,便可与中原划江而治,独霸一方。

    且孙贲等人失去祖茂和水兵后,连豫章郡郡治都没有占领,袁术对此早有不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控制。

    于是袁术再次让阎象出使鲁肃,把庐江郡让给鲁肃,换取最大的利益。

    不发生战争便能占领庐江郡,鲁肃当然欢迎了,不过现在他掌握主动权,阎象自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

    袁术可带走全部的军队以及官兵的家属,对于百姓,愿意前往的可带走,但是不能逼迫;鲁肃可派水军将他们运送至枞阳县对岸;个人财产和官府钱粮可带走,对有建筑不得破坏。

    鲁肃决定,当前行政辖区不变,任命庞德为庐江郡太守,郡治设在皖县。

    周泰因战功被提升为别部司马,驻守浔阳县,防备董卓;蒋钦因战功被提升为水军校尉。

    水军协助袁术南渡,庞德监督。

    至此,鲁肃的地盘终于形成统一的整体,东有大海,南有长江,北有淮河,且他有强大的水军,不害怕敌人从这三面来攻;至于西部,有桐柏山和大别山,北部只需守住山间关隘便可,南部只需守住浔阳城便可。

    能平安撤离,杨弘已感觉非常侥幸。

    此时,高顺率领秦关南下扬州江东,已占领会稽郡的部分地区,正向吴郡发动攻击。

    刘繇两面受敌,力不能支,忙派人出使鲁肃,希望得到支援。

    鲁肃早有高顺命令,不得过江,便直接拒绝了刘繇的使者。

第485章高顺南下() 
话说高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