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将军。”
第40章轻松获胜()
第二天一早,众人醒来,先是伺候马匹,这是武将最爱干的事情之一。
饭后,高顺准备直奔太平村,李强建议道:“将军,稍等,咱们最好悄悄靠近,别影响他们吃饭饮马,我建议咱们先回城堡。”
高顺反对道:“不行,万一匈奴人跑了怎么办?”
“呵呵,将军,只要他们饮过马,吃过早饭,肯定已受影响,让他们跑,他们也得有力气跑啊。”
高顺说道:“既然这样,咱们在此暂且等候一个时辰;赵雄和曹山,你们二位先悄悄靠近太平村,侦查一下匈奴人的异动。”
“是,将军。”
半个时辰后,赵雄和曹山笑容满面的返回。
“情况如何?”高顺问道。
“哈哈,将军,效果非常好,我们还没靠近太平村,远远的就闻到那里臭气熏天,那些执勤的匈奴士兵有气无力,连站都站不直。”赵雄汇报道。
曹山面色尴尬的说道:“将军,村庄周围到处是匈奴人的粪便,我不小心踩了一脚,差点滑倒,那粪便如同清水,看来影响颇大。”
高顺不解的问道:“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刚吃早饭不久,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药效没有这么快啊,是不是敌人的计谋?”
李强笑道:“哈哈,将军,这么大的量,足够上万人使用了,药效能不快嘛,再说了,匈奴人能有这个高深的计策?”
高顺尴尬一笑:“呵呵,既然如此,咱们马上将其俘虏;赵雄,还是你回城堡一趟,让戈虎带领所有步兵继续守城,马贵带领所有骑兵前来参战。”
“是,将军。”赵雄迅速离去。
李强问:“将军,咱们现在返回太平村吗?”
“我带孙成去太平村与马贵等人回合,你与周飞、曹山继续在此等候,万一有匈奴人想怕,一定将其干掉。”
“是,将军。”李强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他也不希望有人逃跑,他在此堵截是最好的办法。
上午10点,高顺与马贵在太平村东汇合。
马蹄声惊醒了太平村内的匈奴人,很多人都已吓得面无血色。
高顺喊道:“徐屯长。”
“东家,有何吩咐?”徐震立即拍马向前。
高顺说道:“你向前喊话,让村内的匈奴人放下武器,一刻钟的时间内出村投降,我们不会伤及他们性命的,否则的话,一定会把他们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是,东家。”徐震立即应下,不过他很疑惑,匈奴人怎么会听话投降呢?他骑马向前跑了百多米,对着村内用匈奴语大喊了一阵。
众人听到村内传来一阵骚动,不过没有人出来偷袭。
徐震又喊了一遍,然后返回。
过了一会,高顺又让徐震喊话,让他们立即出来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随后,高顺让所有士兵大喊:“投降!投降!”
几百人一起大喊,气势非常壮观,几里地外都能听见。
马贵建议道:“将军,既然要敌人投降,是不是回去调一部分步兵来接受他们的投降呢?”
高顺一想,几百个匈奴人,他们这点骑兵不好控制,再说了,还有几百匹战马也要运回去,于是同意了马贵的建议,让赵雄回去调200刀盾兵前来接收俘虏和马匹;戈虎和长枪兵继续守城,预防出现意外。
从早上早饭之后,众人开始出现异常,开始千夫长还认为是水土不服,属于个别现象,没想到一会功夫,他本人的肚子里也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害得他连续跑了几次茅房。
等他询问情况的时候才得知,所有的骑兵都是如此,连马匹都没有幸免,想逃跑都不可能了,他明白,他们又中了汉人的诡计。
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很多士兵都已无法站立,更多的连腰都直不起来了,甚至有人拉到裤子里了,粪便随处可见,整个村庄臭气熏天。
现在千夫长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千小心,万小心,最后还是中了汉人的阴谋,估计第二百人队就是如此被俘虏的。
突然听到村外骑兵的马蹄声,他们估计至少有几百骑兵到来,所有的人脸色变得苍白,完了,他们完了。
随之不长时间,村外传来喊话声,要求他们投降。
几个还能站立的百夫长聚集在千夫长周围,急切的看着他,希望千夫长拿主意。都到这个时候了,单于来了也无能为力,更别说他这个千夫长了。
千夫长艰难的说道:“都到这个时候了,谁还有好的办法?”
“千夫长,咱们只能投降了,否则他们随便派几个步兵就能把咱们屠杀干净了。”
“他们也有几百骑兵,分散突围也摆脱不掉他们的追杀。”
“千夫长,所有士兵,别说拿刀战斗了,大家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只能投降,别无他法,哎,现在连消息都送不出去了,我算明白第二百人队失踪的原因了。”
千夫长说道:“大家都听到对方的喊话了,咱们必须当机立断,现在我命令第一百夫长出去与他们谈判。”
“谈什么呢?”第一百夫长疑惑的问。
“他们喊了,只要咱们投降,他们就不会伤及咱们的生命,只要咱们暂时保住性命,我相信左大将军肯定会来救咱们的。”千夫长解释道。
“是,千夫长。”只有第一百夫长身体好些,他由于执勤,吃饭最晚,见事不好,立即停止了进食,虽说也受影响,不过却没有其他人那么大;本来他想逃走,无奈马匹全部中毒,步行的话肯定会被汉人追上,另外他不敢私自逃回去,否则万一左大将军以后把千夫长等人解救回去,那他还是保不住小命,甚至会连累家人。
一会,匈奴第一百长打着白旗缓慢的走出太平村,嘴里还不断的喊着:“不要放箭,我是来谈判的,不要放箭!”
高顺喊道:“让他过来!”
徐震立即向前,喊道:“快点过来。”
那匈奴人来到高顺面前,行礼问候,然后说道:“我们愿意接受投降,不过你们要保证不杀我们。”
高顺笑道:“哈哈哈,只要你们听从命令,不逃跑,我一定不会杀你们的,放心吧;如果有可能,我会让你们的左大将军把你们赎回去。”
“谢谢将军不杀之恩。”
高顺威胁道:“好了,我们不是在聊天,时间马上到了,希望你们尽快投降,否则我们可就杀进去了。”
“将军开恩,我回去后马上让他们投降。”
“好,你回去吧。”
“是,将军。”那百人长立即拼命向回跑,立即传达千夫长,立即投降,否则汉人杀来,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的骑兵都很迷惑,他们东家这么英明神武?只是喊话就让匈奴人投降,如果这么简单的话,那还建立骑兵部队做什么。
一会功夫,匈奴人相互搀扶,陆续走出太平村,他们都没有携带武器,连走路都走不稳,脸色苍白,腰都直不起来,看上去非常虚弱。
高顺命令,按照百人队分别站好,由徐震和魏巍去接受匈奴人的投降,其他人做好警戒准备。
清点人数之后,徐震来汇报,总共9个百人队,共计648人。
高顺命令马贵带领徐震的屯和200刀盾兵把这些俘虏押送回去;命令许林的屯立即搜索太平村,把马匹和物资运输回去。
看到这么多骑兵,马匹健壮、铠甲武器齐全,所有的匈奴兵放弃了逃跑的念头,乖乖的被押送到桃源堡。
最后许林清点缴获,一共有762匹战马,50匹挽马和50车物资。
第41章杜边出使()
能缴获这么多物资,高顺非常高兴,只是这七百多匹战马,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正好用来扩大骑兵部队。
回到桃源堡,受到在此避难村民的热烈欢迎。
高顺一高兴,宣布给每户发放2石粮食,拟补他们这几天的损失;激动的很多村民立即给高顺下跪磕头感谢,这比县衙更有责任,不仅在这几天管着他们吃喝,临走了还发粮食,更重要的是又打了胜仗,消除了威胁。
随着村民的离去,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楼烦县,在县城避难的村民也陆续返回家乡。
到桃源堡避难的人,不仅免费吃好,而且临走还每家发了2石粮食,让到县城避难的人后悔不迭。
三老等人也没想到护村队竟然这么厉害,把一个匈奴千人队都干败了。不过不由他不相信,俘虏的那几百匈奴人,在桃源堡避难的人可都见到了,而且只是缴获的战马就有几百匹,这都做不了假;而且不只一人这么说,所有到桃源堡避难的人都这么说,三老只能认为护村队走了狗屎运。
游徼杜边这几天住在桃源堡,配合老村长管理诸多村民,减轻了老村长的工作,也减少了马贵的很多麻烦。他对桃源堡充满了好奇,在闲暇之余,在老村长的陪同下参观了桃源堡和碧波堡,能建设这么大的工程,他对高顺非常佩服。
匈奴一个千人队来袭,他估计以护村队的实力,能自保就不错了,没想到仅仅几天时间,竟然全歼了敌人,让他对高顺等人的佩服程度再上一个高度。
要知道战胜敌人本就很难,一次俘虏这么多匈奴人就更加困难,还有那几百匹无损的战马,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杜边感觉高顺等人实在神秘,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请示老村长后,他决定留在桃源堡几天,再仔细观察一下。
当天下午,高顺宣布庆祝胜利,在城主府招待诸位将士和有功之人。
老村长向马贵请示,得到肯定答复之后,邀请杜边一起参加,杜边欣然应允,让他感到非常荣幸。
宴会还是在城主府举行,参加人员为都伯以及以上级别的军官和老村长等出力之人。对杜边的到来,高顺早就接到马贵的汇报,没有多少排斥,还让老村长陪同,在主桌就坐。
杜边对这种新颖的就餐方式感觉非常新鲜,比那种跪坐模式强多了。
而且宴会上的菜品,有几道是他没见过的烹饪方式;品尝起来,味道确实好,他确信今生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
酒至半酣,老村长突然问道:“阿顺,与匈奴人的矛盾逐渐升级,开始是百人队来袭,后来是千人队,如果再来一个万人队,汝有何应对之法?”
老村长的话,让高顺一愣,他确实没想这么多,不过在他的印象中,汉族与异族的战争,从春秋战国以前一直打到满清入关,整整持续了几千年,从没间断过,当中甚至有几个异族在中原建立朝廷,汉人成为异族的奴隶,甚至是两脚羊,于是说道:“叔公,与异族的战争,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除此之外,别无它法,虽玉石俱焚,在所不惜!”
高顺的话让在座者热血沸腾,这才是他们军人该有的生活;连杜边都为之动容。
老村长摇摇头,说道:“现在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身后站着很多人,有士兵和他们的家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做决定以前要全面考虑;按照现有发展趋势,不用多久,就有对抗匈奴万人队的实力,何不忍一时之怒,免长久之忧?”
高顺反驳道:“与异族的战争,不容妥协。”
老村长说道:“阿顺,现在大家刚过几天安稳的生活,如果与匈奴人玉石俱焚,那大家又回到以前的状态;我的意见是何不借助异族壮大我们的实力?然后再寻机与之决战,再说了,匈奴人明面上还是大汉的子民,朝廷还需要匈奴人对抗鲜卑;我们目前不宜过于消耗自身实力,而是迅速发展壮大。”
“叔公,这两次战争都是匈奴人强加给我们的,我们是被迫迎战,不得不战,必须把匈奴人打疼,否则便是永无止境的骚扰,我们永无宁日。”
老村长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所以我想与匈奴人和解,为发展争取时间。”
高顺对老村长的话感到很意外,于是说道:“叔公,请您详细说说您的想法。”
老村长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高顺问道:“在座诸位有何意见?”
李强说道:“哈哈哈,区区匈奴有何可惧?就算来个万人队也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马贵说道:“我不反对和谈,但是必须达到咱们的要求,否则他们还认为怕了他们。”
“你想达到什么要求?”高顺问道。
马贵想了一下后说道:“无非土地和马匹牛羊等财富;首先,我要求三岔口以东的土地是咱们的,向西50里内不允许匈奴人存在;其次,被俘之人必须让他们拿马匹赎回,每人至少2匹上等马,否则的话就留在这里为奴了;最后,他们是战败一方,必须再拿出1000头牛,2万只羊用于和解,否则我们会不定时的偷袭他们的邑落,让他们不得安宁。”
高顺笑道:“你的胃口太大了,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大军旦夕可至。”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高顺心想,如果能从匈奴左大将军那里勒索一些物资用于壮大自己,不失为一妙策,于是问道:“何人敢出使匈奴左大将军?”
徐震起身说道:“将军,某熟悉匈奴,愿往。”
高顺摇摇头,反对道:“你对匈奴仇恨未结,不宜出使匈奴。”
老村长说道:“意见是我提出来的,我去最合适,再说了,即便有什么不测,我这把老骨头也无所谓。”
杜边想加入到桃源堡,高顺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越早加入越合适,正愁没有机会,现在机会送上门来,必须把握住,于是站起身来说道:“高里正乃高队长至亲之人,若匈奴依此为要挟,事反而不美;如果将军信的过我杜某,由边出使匈奴再好不过了。”
不仅是高顺惊讶,就是在座者也都吃了一惊,没想到杜边会这么说。
高顺再次查看杜边的属性,武力值仅有38,不过智力却达到76,让高顺非常吃惊,怪不得是老狐狸,果然有两下子;他想,杜边有正式的官方身份,出使确实合适,于是说道:“杜游徼,此次出使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遭不测,此乃桃源堡之事,您可置身事外,何必沾此麻烦。”
杜边固执的说道:“此乃西乡百姓之事,楼烦县之事,大汉边疆之事,我岂能置身事外?”
“哈哈,杜游徼说的好,既然如此,就劳驾您跑一趟,一会咱们再详谈相关事宜;诸位,谁愿意护送?”
这次徐震、魏巍、许林等众多武将都站起身来申请护送杜边前往匈奴和谈。
高顺分别看了一下徐震和魏巍的属性,发现魏巍的智力更高一些,且这次需要一会说匈奴语的,于是高顺决定到:“那就由魏都伯从所有骑兵中选择10名官兵,明天一早护送杜游徼出使。”
“是,东家。”
高顺说道:“好了,大事谈完,大家继续吃喝。”
第42章县长心思()
城堡内关押着这么多匈奴人,虽说用绳子拴着,且分开看押,总是一不稳定因素,当晚所有的人都控制了酒量,没有一人喝多。
饭后,高顺把李强、马贵和杜边招到大堂书房,详谈出使之事。
第2天一早,杜边、魏巍等人启程,高顺等人送出城堡。与之一并启程的,还有驻扎三岔口的一个什的士兵和6位石匠,他们要考察建设城堡的地址,并拿出建设方案。
随后,高顺、李强和马贵等人又忙活起来。
首先安排人把700多匹战马送到碧波湖以西放牧;其次,开始向县城运送粮食,并开始与粮商进行贸易;最后,安排人继续继续修路。
安排铁匠们赶工,尽可能的多打造一些脚镣,可不能让这些匈奴人吃闲饭,高顺准备安排他们去修路、种地等诸多繁重的体力劳动。
现在马车的数量又增加了50辆,又命令马贵扩大运输队的编制。
就在高顺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接到城门值班士兵的汇报,县长王轩即将到达桃源堡。
高顺对王县长的突然到来感到非常惊讶,不知道有何要事需要县长亲临,不过他不敢耽搁,立即带领李强、赵雄等人前往城堡门口迎接。
县长王轩骑马到达,非常震惊,没想到太平村建立了这么大的基业,怪不得敢与匈奴人对抗。来前,感觉打败一个匈奴千人队已经令他非常惊讶了,现在更震惊于那宽阔平整的石板马路,易守难攻的城堡,气势高昂的军队,繁忙的商业贸易,这里简直成了一个独立的国中之国。
从半月前仁义粮铺开张起,他就估计高顺非常富有,没想到富裕到这种程度;想当初其以无力负担被解救之人而向他求助,看来只是试探他的态度,家族这么吝啬,300贯钱至今未至,看来已错失了与高顺交好的最佳机会。
“哈哈,欢迎王县长莅临。”
“高队长客气了,你们打败匈奴来袭的匈奴骑兵,保护本县不受劫掠,乃有功于社稷,我来拜访是应该的。”
“王县长客气了,请!”
“请。”
进入城主府,他更震惊于这里的建筑,虽说没有雕梁画栋,极其简朴,但是给人一种协调、自然、大方的印象。
在大堂坐定,县长对这里特殊的布置感到非常惊讶,不过坐在这种家具上,比跪坐舒服多了。
王轩首先发言:“感谢护村队强势出击,灭来犯之敌,除县民倒悬之危。”
“呵呵,护村队的本质就是立足乡里,保护桑梓。”高顺对王轩非常客气。
看到高顺一问一答,非常客气,已经猜出他对王家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想试探一下,于是说道:“我把护村队解救乡民,抵御异族的事情写信告诉了族叔,其刚刚回信,希望你能接任楼烦县长一职,不知意下如何?”
“呵呵,多谢王县长举荐,不过顺未及弱冠,且顺准备家事稳定之后外出游学,增加阅历,故此尚不能接此重任。”
见高顺直接拒绝了,就知道他对本家有意见,不过这次他们又消灭一个匈奴千人队,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很快就会得到更高人士的重视,如果不能交好这位后起之秀,确实遗憾,只是其拒绝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