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红楼-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也只能让青玉慢慢学着……就是不知道她的《女训》一类的到底学到哪里去了?

    在心里叹息一声,黛玉继续说了下去。

    “这手谈一道,虽然看着麻烦些,但真要说起来,规则却也不多。要学会其实也挺简单的。爹爹说我很没天赋,用不着多用心,你若会了,倒是可以和我一道,也不用总是劳烦兄长让子了。”

    青玉哪里是对围棋一无所知!

    甚至,因为在后世看过的一部动漫的缘故,她是知道围棋的基本规则的。但若是知道规则就能下得好,那可就要国手遍地跑了。

    不过,若是总要学点东西,学这个总比四书五经要好。

    至少也能多些话题来说。

    这段时间,青玉最苦恼的事情就是这个了——她和黛玉的共同话题,真是没有几个!

    幸好,等到到了荣国府,青玉可不认为到了那个时候,在后宅之中,黛玉还能和贾母、三春宝玉那些人讨论四书五经一类的东西。

第十四章 知人知面() 
朱鹭跟着黛玉进了舱房,见朱?留在了外面,心中安定了不少,一边给黛玉解毛披风的系带,一边忍不住就说起来,“姑娘今日……那是在教训大爷?”

    朱鹭把声音压得极低。

    尽管在雪雁转告了墨玉的话之后,黛玉就非常干脆的打发了卢嬷嬷,一边找了贾府的婆子来(原本她们是不做事的),以卢嬷嬷告病为名,请她们帮帮手。还把这些嬷嬷们守门的位置调远了,又在不关门的时候让一个丫鬟在外守着……

    但有了前车之鉴,在没关门的时候,朱鹭是不敢大声说话了。

    尤其还是这样的话题。

    “也不算教训,只能说是劝诫罢了。”黛玉的声音倒是正常,就是听不出喜怒。

    朱鹭苦笑起来,一边给黛玉端茶,一边就忍不住的劝了一声,“姑娘说话好歹也委婉些!姑娘自己也说了,日后大爷是要继承林家家业的……”

    黛玉接了清茶,却不答言。

    她当然也知道再委婉些会更好。但她的性子摆在那儿,哪怕是死过了一回,以林墨玉对她那态度,想要让她太过放低身段,那也是不可能的。

    朱鹭见她那样子,就知道这么说没效果,便换了个说辞,“姑娘也是镇定。我在旁边看着,大爷不高兴那阵儿,可真是有点吓人。”

    这个黛玉承认。

    她也不是没注意到,有那么一会儿墨玉很不高兴。在那时候,他身上竟显出一股子气势来……与父亲面对下属时的威势不同,却也不像是普通少年。倒像是……煞气?

    “后来看着好些了,可也终究不知道怎么想……”朱鹭继续道。

    这次黛玉打断了她,“还好。”

    “什么?”

    “我说还好。至少他没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家熟读《女训》就好’这一类的话。”黛玉将无心喝的茶放到一边,眉眼稍弯。

    朱鹭张口结舌一会。只因她忽然想起来,自家姑娘的书桌上似乎从未出现过那些最应该出现的书籍。她的话当然是忽略了。而她的姑娘,这是明知道那么回事却故意不看?

    “……姑娘。”朱鹭无奈的把教育问题留给了荣国府的老夫人,自己却依然忍不住的劝道,“姑娘就是非要劝不可,本也该多等些时候……”

    等以前没什么交集的兄妹两个感情深些再说啊!

    尽管这样的劝诫似乎已经有马后炮的嫌疑,但朱鹭怕接下来的旅程里还会有类似的事。

    “不行。”黛玉摇头。

    对于自己的贴身侍女,她并没有隐瞒多少。

    就和她之前任由卢嬷嬷她们守在门外一样。

    她不是君子,但许多事情,都没有瞒人的必要。现在的人事变动,也只是惩戒的必要而已。

    “这一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等到了京城,我们兄妹就更没谈心的机会了。而有些话是必须要说的……都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早晚几日,没有太大区别。早些说了,还能看看他的反应。”

    ——终究不是亲生的兄长啊!

    日常能看到的东西,也绝不会比她那几句话之后,能看到的东西更多!

    &

    正如黛玉所说,墨玉的反应其实已经是出乎她预料的惊喜。他既没有斥责黛玉,让她回去读女训女诫,也没有端起兄长的威严,强行要求黛玉接受他的道理。

    这让黛玉本来很多的后续打算,都没了用武之地。

    但这是好事,黛玉自然不会不满。墨玉这态度,足以说明他年纪小小,但心胸还算宽广。这对黛玉也好,林家也罢,都是幸事。

    然而,虽然墨玉的心胸还算是宽广,也不代表他乐意被自己的妹妹劝诫。

    接下来的日子里,墨玉明显减少了拿“读书笔记”来给黛玉看的频率,而在兄妹两个相见之时,他也将自己的棋力提高不少,接近了他的全力。

    另外,他完全无视了青玉的意见,时不时会考校黛玉一些四书五经上的问题,有时候问题甚至刁钻到黛玉不好回答——

    她现在不过六岁,回答那些问题,黛玉真觉着不好!

    至于他这么做是在考量黛玉的涵养,还是把黛玉当做了一个可以讨论学业的同窗,那就难讲得很了。

    幸好黛玉也确实是个好学又好辩的,在前生肯和她说这些东西的,除了父亲就只有宝玉。而父亲是教诲,宝玉又总让她。得了这样的对手,黛玉反而高兴,就是有时心里为难,也乐得和他“辩论”。

    只是,船越是靠北,两岸的景色越是荒芜,黛玉也就越是失去了辩论的心思。

    她现在正一步步的在靠近她前生的埋骨之地。

    然而,病情应该有了指望的父亲已是远在千里之外,身边多出来的哥哥妹妹……一个还看不出能倚仗到什么程度,另一个,还需要她自己潜移默化的教养。

    她开始越来越无法避免的去想贾府,想她前生经历的一幕幕,想那样的命运重现的可能性。

    有时候还会想到在那白茫茫的空间里看到的百二回话本,那曹雪芹与高鄂将他们的人生改编的故事。

    然后,是那个“因念而生,因念而乱”……还有玉佩里那一点点储存起来的热气。

    心中千万般的思绪纠缠,黛玉甚至不知道,此去荣国府,她想要看到什么,想要碰到什么。也甚至不知,该如何面对宝玉。

    ——你可曾和我一样回来?你是否尚且一无所知?

    她忍不住的在心中一遍遍的如此自问。

    这让她沉寂不少,辩论起来也没那么有精神了,一不小心就会陷进自己的思绪里去。

    &

    对于黛玉这样的情形,理所当然,墨玉和青玉两个人,都想不到贾府、贾宝玉的缘故上去。只当在坐船远行之类的新鲜感过去之后,黛玉再次思念起了母亲。

    这是天经地义的猜想。

    尤其是墨玉,他穿越得早,是看到了黛玉在母亲的灵前怎么个悲痛法的。那样的悲痛装不来。与那样的悲痛相比,黛玉之前的冷静自持才显得奇怪。

    现在想想,那有可能是因为和他们都不熟的缘故,才克制情绪。

    他还不至于连这个都不体谅,当下就减少了和黛玉的“交流”。

    这也是因为最近的水域,来往的商船、客船增多了的缘故。

    来往客商都要赶在运河结冰之前,走较为方便的水路返乡,或者赶在年前以较为方便的水运做一笔大买卖。

    在时不时就有客船商船擦肩而过的情况下,也就不适合两个小姑娘出来眺望风景了——从窗口往外看就成了极限。

    当然,若只有林家人,还不用这么忌讳。哪怕是租的船也是一样。但还有贾府随行的婆子,那就不一样了。跟过林夫人贾敏的丫鬟都知道,这贾府的规矩,或者说京城勋贵人家的规矩,比外地的高官显贵都严得多。

    只要听那几个婆子说几句话就知道了,她们还颇以此为傲。

    既然林家姐妹要在贾府接受教养,住上几年,这些东西是不能不考虑的。连墨玉在见过那几个贾府的婆子之后,也不能不考虑。

    至于青玉么……

    她这段时间被逼着看书,对于兄姐两个减少经义辩论一事,是只有松了口气的份。

    随着时间的流逝,她是越来越感觉到了大家闺秀生活的不如意之处。

    一开始还有各种新奇,多样期待,可随着黛玉和林墨玉总是说些她听不懂的话,和后世全然不同的拘束感,就越来越是鲜明,让她无比的憋闷。

    她也试着用后世的一些见识尝试和黛玉聊天,内容当然只能是内宅管理、日常用品一类的事情。本意是想联系到外面庄铺经营,那是她目前最有兴趣的东西,也是她认为,她最有优势的东西!

    想想她以前看过的那些穿越小说,穿越到古代的女主,除了跑去宫斗(或者包括部分跑去宫斗的)和极少一部分宅斗的,谁不是靠着商业上的点子赚钱得赏识的?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也和年龄限制有关,不能说些后世的笑话名句什么的……

    可即使如此,也并不成功。黛玉对钱财一事极为淡薄,说起商人,虽没什么鄙弃的口吻,但对着那些来来往往的商船,也是很不以为意的。

    说得难听点儿,这姑娘虽然也知道要墨玉节俭,也知道安排房中的银钱,但本质上,对“挣钱”这种事没半点概念!

    青玉发现自己目前没有能力说服她什么。

    林家太有钱是其一——这次上京带着的钱就都在她和墨玉手里,她的口才不足是其二。

    虽有后世的见识,但到底没有精研,口才再好,说些浅薄的道理,也说不动已有定见、被四书五经洗脑的黛玉。这让青玉在穿越后第一次真正感到了挫折的滋味,也让她似乎有点明白了墨玉的做法。

    古人的见识也许不足,可他们的三观也独立完整、自成体系,几千年的发展下来,哪里是那么容易动摇的?她一开始就想用自己也了解不足的东西去改变那些想法,倒有点以短击长的味道了。

    可惜她没有随身带着个图书馆这样的金手指,也不可能说回到现代去补充现代知识,那就只能多了解一些古代的东西,找“敌方”的弱点了。

    ————————————————————————————

    明天元旦,预祝看文的大家元旦快乐!

    过节事情比较多,于是提前更新……有事的话,都会提前更新的,目前还有点存稿撑着……

第十五章 儒门风骨() 
这一船在野渡停泊。

    墨玉照例四下走了一遭,防止下人懈怠。他到底不是真正的小少年,前生特种兵的见识和气势加上今生的身份,足以让他管住雇船上的老油子。

    而管住了船上的这些人,墨玉其实也就不是很担心出什么差错了。

    大楚立朝已近百年,按朝代轮回,正是到了由盛转衰的关键点上。墨玉这几年也常听说,有小规模的盗匪团四处为乱。

    但这运河沟通南北,虽已无宋时地位,却依然是大楚命脉,一路治安都有严管。盗匪水寇一类,还无力在这条水道为患。

    等巡视一遍,墨玉也就自带了小厮寒秋回房,准备看书。

    经过他连敲带打的,如今船上的人连小声抱怨都不敢了。已经知他脾性的人都一个个不停手的干着活,就是他主仆两个经过,也顶多就是弯弯腰。

    故此,当远方的钟声传来时,在寂静的夜空中,竟是清晰可闻,空远寂寥。

    墨玉的脚步就顿了顿,“这附近有寺庙?”

    寒秋是个伶俐小厮,听见他问,忙去找了人问。

    这船是常年跑这条水路的,故此他很快就问了回来,“……回大爷,正是有座寺呢。就建在对面山上。原是英灵寺,如今说是英灵皆已超度,改了名叫做圆光寺,听说还挺灵验,常有人绕路去拜。以往的船主到了这儿,也往往会停下来祭拜一番。”

    墨玉就点头。

    这楚朝的历史和他记忆中的明朝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是以驱元而立国,比如说,太祖都是起于寒微,更比如说,都有一场靖难之役!

    甚至,目前亡故的三个皇帝,连采用的年号和被追封的庙号,都和明朝的前三个皇帝一模一样!

    成祖登基后,在不少靖难之役的战场附近建了英灵寺,以超度靖难之役时的亡魂。但那时不少战场都在野外,英灵寺也就有不少建在人烟罕至之处。如今数十年过去,朝廷早已不再拨粮拨款,这些英灵寺也只得自谋出路了。

    明了了来历,墨玉也就不再在意。

    毕竟,楚朝的历史到了现在,已经和明朝大不相同。

    成祖之后,在他的记忆里应该对应仁宗朱高炽的皇帝不但没有一年而亡,甚至直到现在也还好端端的坐在皇位上,还占了明朝对应的第五个皇帝的时间与年号。

    而他也没个“好皇孙”,能最终坐上皇位,过程可是艰苦之极,只怕至今也还在为当今太孙苦恼呢。

    话说回来……

    想到这里,墨玉轻轻皱了下眉。

    这一点,其实还是黛玉提醒他的——为什么林如海要在盐政的位置上多镇上几年?当然只能和现在的朝局有关!

    但她再聪明,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就懂这些吧?

    他那继父或者那贾雨村难不成还教这个?

    真是想不通。

    跟在墨玉身后的寒秋见墨玉听了他的答话就沉思起来,心中也是一动。他可没想过,墨玉给自己起这样的名字有怎样的寓意,在他看来,讨好主子才是做小厮的本分。

    当下便笑道,“大爷,我们也走了这么些天了,总没怎么停船。既然这圆光寺灵验,不知道大姑娘、二姑娘会不会想去拜拜?”

    墨玉挑挑自己略嫌锋锐的眉毛。

    若从之前的情况来看,他觉得黛玉不见得会喜欢这样的提议。但当今世上,最喜欢烧香拜佛的,大抵就是那些官宦、富豪人家的女眷了。

    他看了自己的小厮一眼,“你倒是个有心的。既如此,你去寻了那叫雪雁的丫鬟说说。晚上一天两天的,倒也没有什么。”

    如今墨玉也是知道了,日常出来端三餐,帮着黛玉传话的丫鬟,叫做雪雁。年纪虽小,做事也算是利落了。

    然而,寒秋回房没多久,从黛玉那边过来回话的,却是朱鹭。

    黛玉身边最倚仗的丫鬟。

    朱鹭跟在黛玉身边的时候最多,墨玉也有印象,记得她一向是温顺沉静的模样。但这会儿走进书房的她,却显得有些迷惑、有些茫然,一双娥眉微微的皱着。

    “怎么,你们姑娘怎么说?”墨玉有些好奇了。

    朱鹭行了一礼,张了张口,大异寻常的、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姑娘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干浮屠何事?”

    朱鹭本是个利落的丫鬟,但这话她说得极为生硬,显然是死记硬背来的。墨玉甚至能看出,这话其实一点也不能得到朱鹭的认同。

    可他听了,却简直想要大笑一场!

    这可真是……文人得不能再文人的口吻!

    在这个年代,能对神佛扬起眉来轻蔑的说一声“干卿底事?”的,也只有正统的、重现世的儒者了。

    墨玉甚至能根据之前的经验,想到这小姑娘说这话时骄傲的、略带些睥睨的模样。而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没有融入时代的勉强。

    这种生死观,正是他在后世成长时被家中灌输,自己也接受了的。

    也是……

    探花来启蒙,进士做老师。用经史启蒙,教出来的林黛玉,不是这样的口吻,该是怎样的口吻!?

    三从四德、女训女诫那种女人用来折腾女人的东西吗?

    现在看来,《红楼梦》的印象……倒更像是好好地一个苗子,在贾家的时候被养歪了。

    这会儿,连墨玉都有些怀疑起贾家的某些东西来。

    毕竟在这一路上,虽黛玉养生的汤药喝了不少——都是雪雁熬的,也是石太医吩咐的——但身体刚刚痊愈便远行千里,这并不奇怪。

    她本人,在这一路上可是没称过一次病,也没有做出任何娇弱之态来。

    哪怕她看起来是纤薄得很,精神却始终很好。

    墨玉顿时对贾府也多了两分警惕。

    不过,看朱鹭那个模样,他还是没把自己的想法给表露出来。看得出,这丫鬟怕他不能认可,甚至斥责黛玉。但他又不是内宅妇人……

    墨玉不由得一笑,“既然这样,明日里照常上路就是了。你家姑娘的书真是没有白读,就是那个道理。单这份见识,就比那些只知道求神佛保佑的庸碌之辈强多了。”

    朱鹭瞪了下眼,几乎失态的张大了嘴,等到告退的时候,都还有几分魂不守舍的模样。

    显然,即使是曾陪着黛玉启蒙,有些道理,依然是朱鹭无法理解的。那时候她就已经是大丫鬟了,不大可能忘记小时候父母的虔诚。而林夫人贾敏也没可能教她儒家的道理。尽管那个时候,贾敏自己也不烧香拜佛了。

    这一边,朱鹭有些晕头的退出了墨玉的书房。

    而另一边,青玉也有些晕头的离开了黛玉的房间。

    雪雁过来传话的时候,青玉恰好在那里,拿了本游记去找黛玉讲解。

    是的,哪怕是下定了决心要多了解一些古代的事情,青玉却还是看不下四书五经那样的《经》,哪怕是“史”和“子”都没那个耐心,只从游记、笔记这一类的书上去寻找自己要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看得认真了些。

    毕竟这些还有些趣味。

    且在青玉看来,也有开阔眼界的作用。

    谁知,开阔眼界的作用起到没有还不知道,黛玉那扬起?烟眉,用理所当然的声调说出那句话的时候,是真把青玉给惊到了。

    哪怕她之前也不是没见过黛玉那理所当然的模样。

    可这一次内容不同。

    对“佛”的摒弃,让青玉意识到了,黛玉和常见的内宅女眷、和自己的想像完全不同的地方……

    青玉忽然就有些茫然。连桃红柳绿跟上了自己,都不曾察觉。回到自己的房间,开了窗,吹了会儿冷风,青玉才有些反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