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街风筝-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眼?怎么会有针眼呢? 

医生又笑了:有什么希奇的?说不定她是个吸毒女呢。在酒吧里混的,好多都吸毒,毒品注射。 

医生说的也有道理。可是,那个神秘的紫衣女人又是谁呢?李奔忽然小心地问:你觉得会不会是吸血鬼咬的? 

武医生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表情从诧异变作了讥讽:你们记者的想象力真丰富。他拍拍李奔的肩膀说:《吸血鬼之惊情四百年》我也看过,吸血鬼都是从脖子吸血的,没有从手腕咬下去的。呵呵。 

吸血鬼的想法连李奔自己都感到可笑。回到报社,他把包往桌子上一扔,翘着腿发呆。都市生活部记者小黄踱了过来。他捧着茶杯坏笑着说:男人不笑,非奸即盗。李奔冲他笑笑,枕着胳膊,懒洋洋地说:问你个问题,女人的手腕上出现一个针眼,会是什么原因呢? 

小黄不屑地说:你怎么不问树上七个猴,树下八个猴,到底有几个猴子呢?!他把茶杯往桌子上一顿,说:原因有两个:一,去医院挂水了。二,注射毒品了。 

李奔问:没了?小黄就说没了,要么是你咬的。小黄摸起茶杯打算出门,他忽然停住了脚步,问:是不是有什么好新闻啊?别做了,去年我们都做过了? 

李奔问:做过了?小黄说:是啊。我记得我们部门里写过女孩子手上有针眼的事情,当时还搞得人心惶惶的。 

李奔猛地跳了起来。他记起了是有过这样的报道。好像就发生在民国老街上。他像着了魔一样催着小黄赶快给他找旧报纸。 

李奔花了三份盒饭钱,请实习生们把所有的关于针眼的报道都找了来。快下班的时候,几年来的合订本堆到了桌子上,散发出一股呛人的废报纸味。他聚精会神,翻看着那些泛黄了的纸张。几则报道跳入了他的眼帘。 

艾滋病人扎针是传言警方提醒市民切勿恐慌 

本报讯近日来,我市发生了多起针对女性的扎针袭击事件,有多名女性在公交车上和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被歹徒扎针,一时引起各方关注。 

有传言说,扎针的歹徒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出于对社会不满,才对漂亮女性采取报复措施。这名歹徒是从天津流窜过来的,与前一段时间天津的扎针事件是同一人所为。艾滋病人扎针传言引起了社会的恐慌,给群众带来了不安全感,许多市民表示不敢到公共场所去。特别是女性,更不敢穿裙子,露胳膊和大腿。 

对此,我市警方进行了严密调查,确认:艾滋病人扎针说法纯属谣言。事实是,我市民国老街某旅馆发生过一起麻醉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通过注射麻醉剂麻翻女性当事人后,抢劫了随身所带物品。经过警方的侦破,该犯已经被抓获。经过对其体检,没有发现任何传染性疾病。因此,警方呼吁市民切勿恐慌。(2003年5月16日) 

强奸犯为何给女孩扎针? 

本报讯3月3日,本市民国老街某酒吧发生了一起强奸案件。一名女大学生在酒吧参加聚会的过程中,被一名歹徒乘昏睡之机强奸。 

当时,该女子正在酒吧的角落沙发上昏睡,不料,该男子见色起意,竟对女子进行了猥亵。男子得手后正欲逃脱时,被保安当场发现,后被扭送到派出所。经查,该男子竟为一公司的副总,身为公司副总,竟做出此等丑事,实在让人不齿。 

但该案蹊跷的是,女子被送往医院检查时发现,手腕上竟然出现了一个针眼。强奸嫌疑犯为什么要对女孩扎针?他是不是身患传染疾病?警方对其严加审讯,该犯却拒不承认是自己扎的针。据悉,该女孩平时一向并无恶习,事前也未去过医院,更没吸毒史。针眼何来,让人很费疑猜。目前,警方正对该案进行调查。(2002年3月17日)〖HT〗 

春季也要防蚊虫叮咬 

本报讯近日,李小姐向本报健康热线询问,她手腕上出现了一个针眼大小的红点,不知道怎么回事。本报请第一医院的医生作了解答。 

据悉,李小姐在5月15日去明孝陵游玩,中午曾经在附近帐篷里小憩。回家后忽然发现右手手腕上出现了几个红点。有针眼大小,似乎出过血。她很惊慌,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向本报询问。第一医院皮肤科的王医生解答说,春天是蚊虫繁殖旺季,特别是明孝陵那样的野外环境,更适合它们生长,因此,到野外游玩,一定要作好防护。要去除只有夏天才有蚊虫叮咬的观念。(2004年5月17日) 

李奔把报纸推到一边,电话铃忽然响了。他接过来,电话是民国老街辖区派出所的治安民警小刘打来的。李奔啊,他喊道:你害死我了。电脑里都查不着,我到资料室里翻到了现在。李奔忙不迭地说:改日我请客,你赶快给我传过来。他飞快地按下了传真机。 

传真纸喀喀地走着,一段段文字显示了出来:从前年至今,民国老街附近,发生了九起涉及未婚女孩的治安案件,这些案件中,当事女孩的手腕上都有针眼出现。其中两起被确认为吸毒。这些女孩的特点是:未婚,大眼睛,身材好,皮肤白皙。大多数女孩都参加了民国老街的夜游活动。案发时间为:三月三日和五月十五日夜晚前后。除了夜眼酒吧里的强奸案告破外,其他案件由于案值小,影响不大,或者没有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只是备案,有的没有立案。 

李奔望着这些材料皱起了眉头。针眼!针眼!这些神秘的针眼!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他望望漆黑的窗外,夜幕下,仿佛有一只幽灵的血眼在冷冷地看着他。 

7、老街

到过这座城市的人,大多数都惊异于街道上那一排排蓊郁的法国梧桐树。到过民国老街的人,除了折服于这些高大蔽日的梧桐外,更感叹于那些沧桑的民国老建筑。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曾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建设计划。一大批归国的留学生参与了这个市政计划的设计,可惜由于经费和时局原因,这个庞大的计划未能施行。梁思成曾经感慨,上海的市中心区建设就是当时按照同一计划完成的,但是它的规模远远比不上南京的规划方案,假如当年南京城真的按计划完成,那将会是多么雄伟的城市建设啊。可惜历史不能假设。风雨苍黄,昔日许多有名的建筑和街道都被雨打风吹去了。当年有名的几个工程,如范文照、赵深设计的铁道部、杨延宝设计的中央医院、徐敬直、李惠伯设计的中央博物馆等等也面目全非,北京西路的那一片公馆区,有的甚至都破墙开饭店了。这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毁弃和遗忘。 

民国老街就是在遗忘中留下来的寥寥几个历史文化景点之一。 

公交车穿过喧嚣的新街口,奔驰进民国老街站点的时候,李奔的感觉有些时空错乱。要不是周围站着一些公交车吐出来的人,他会疑心走进了另一个年代——1940年。 

到处都是灰漆白墙的欧式房子,房顶上却是古朴宽大的中国飞檐,青色的瓦片,斑驳的墙面。繁体中文的蓝色指示牌告诉游客,哪家房子里曾经住着哪些人。军阀、戏子、演员、资本家、文人。房顶上伸展着钢架的霓虹灯广告牌却提醒人们:现在,这里已经换主人了。 

街道上散落着一些市民。下午四点左右,不是人潮滚滚的时候。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老房子群却像一个个不懂音乐的老人,呆呆地站着或者趴着,沉默不语。 

然而,就在同一条街道上,却有两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楼房还在施工中,外面蒙着纱网,高大的起重臂在天空中'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挥来挥去。长长的围墙将工地挡了起来,墙体上刷上了精美的巨幅广告:高耸的广告上,一位西装领带的中年男士微笑着,目视前方豪华的楼盘效果图,上面打着夺目的大字:“近水楼台,帝王风范。月都公司倾情奉献。”后面签名:总经理赵海富。手写体龙飞凤舞。 

街道的两侧,阅兵似的布满了长长的灯箱广告,广告上,仍然是开发商赵海富经理雄霸天下式的目光与微笑。 

李奔知道,这是一个高级住宅项目。 

距离他站的位置再往前四百米,是一家宾馆,叫明朝客栈。全部的仿古建筑,就连招牌都挂着个幌子。民国老街上挂着个明朝的幌子,显得相当怪异。客栈的斜对面,是一条狭窄的巷子。李奔好像记得,这个叫作石碑巷子的里面有个破败的祠堂。客栈再往前一点,是一家叫“幽魂”的网吧。 

他站在十字路口,考虑着该往哪里去。夜眼酒吧就位于马路的对面。往前两百米远,就是博物馆街。它和民国老街相接,是一条岔出来的小巷子。 

路口黄灯在闪烁,提示马上就是红灯。一辆私家车忽然想抢红灯,可惜开车的是个生手,车子越过斑马线的一刹那,红灯亮了。李奔听到了喀嚓一声。他顺声抬头看去,梧桐树干后面,装着一排摄像头。摄像头正对着夜眼酒吧前面的路口。他望着那几个黑糊糊的探头出神。车祸那晚,探头会不会录下了什么呢?他忽然兴奋起来,掏出手机拨了个交通中心的号码。 

四点三十分,李奔买票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 

五点下班,怎么这时候还来参观啊。博物馆肥胖的女工作人员嘟囔着,感到不可思议。李奔没理她,直接穿过那座现代化的展馆,往后院走去。绕过杂草和假山,一根破旧的指示牌子标着方向:13号展厅。明朝美女展。 

四年前,明孝陵附近的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古墓。除了一些金银玉器外,一具女尸竟然赫然躺在里面。由于古墓所在的地层含有天然水晶成分,地下干燥无水,而且温度极低。加上尸体扣在瓮中,密闭极严,出土后容颜如初,身体基本没有变形。一时轰动全城。全南京的媒体都作了报道,电视台还直播了挖掘的经过。女子到底是谁,人们争论不休。有的专家还考证说该女子就是《桃花扇》中的女主角李香君。因为墓中还发现了一把扇骨,由于年代久远,扇面已经腐朽。没等专家看清上面的图文,扇面就随风化作了灰烬,只留下了一阵奇香。后来女尸就被送到了博物馆,随即被作为明朝文物展出,名为明代美女展。经过物价局备案,13号展厅对外收费,门票十元,学生半价。热闹了一阵子后,也就渐渐冷清了。 

李奔缓缓跨进门去,展厅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门大开着,看门的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他喂了两声,回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响个不停。他不再理会,把门票往门口的一张桌子上一压,走了进去。 

展厅里开着灯,但光线昏黄,还有些压抑。李奔一直奇怪,国内的许多展厅为什么一涉及到古代文物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进了古墓。光线丝毫没有柔和感,却像死人的脸色。更骇人的是里面死寂的气氛。李奔忍住不去想曾经到过的几个古墓的情景,他开始打量起这个展厅的布局来。 

展厅很空旷。地上铺着水磨地板,光亮冰冷,可以防潮。展厅的正中间,立着一面屏风,上面绘着唐伯虎的摩画《仕女图》。李奔绕过屏风,异香扑来,屏风的后面,张着一床红色的纱帐,帐帘轻启,分别用金黄色的帐钩钩着。纱帐里面,隐约地放着一口一人长的玻璃棺材。他抑制住呯呯的心跳,慢慢走近,俯身看去。他呆住了。一个穿紫衣红裙的女孩静静地仰面躺着,她低垂眼帘,安详无比。双手交叉,拢在胸前,仿佛在熟睡。她嘴唇微启,似乎在睡梦中就要轻轻发出呓语。让人不由想俯身侧耳,仔细倾听。李奔张着嘴巴,盯着她的红唇,直愣愣地看。他忽然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四周,确信没有安装摄像头,他绕过围着玻璃棺材的围栏,小心地把手伸向玻璃盖板,暗暗使劲,玻璃板竟然喀喀响了。他吓一跳,停住了不动。他继续低下头,盯着这位三百年前的女孩。女孩的面容栩栩如生,恍惚中,他觉得她真的能微笑着睁开眼来。突然,他听到了动静! 

他转过头去,一个穿夹克的男人正疑惑地看着自己。男人面色苍白,两颊却有些发红,一双眼睛似乎有些茫然出神。是高校里常见的书呆子型,散发着契诃夫小说的忧郁味道。 

李奔赶紧退了出来。真神奇啊。三百年了,竟然还跟活的一样。李奔掩饰说。 

是啊。大自然的造化吧。男人仍然站着不动。 

在这充满鬼气的展厅里,能找个游客聊聊天,李奔觉得也不错。不过,那个看上去忧郁的男人好像没有聊天的意思。李奔就慢慢晃到一排玻璃橱窗旁。里面陈列着历代女子的服饰样品。有绣鞋、裙衫、肚兜、甚至还有发髻。其繁琐和复杂,并不亚于现代女孩的打扮花样。李奔着迷地看着,不住地赞叹。他忽然探头看着一件团花的青衣,吃惊地说:这衣服好精致啊,唱戏用的吧? 

一直在远处冷眼观看的男子仍然面无表情。他稍稍走近来,看了一眼,低声说:这种服装叫作女式花帔。花帔有好多种:女花帔用于出身官吏、乡绅豪门的未婚女子。绣以单独纹样——“枝子花”。均衡式纹样的花帔,是一种不对称的自由布局:兰草蝴蝶呈均衡形态,以纹样的疏密有致、自由、灵活,衬托出青春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格及追求自由幸福的优美形象。对称女花帔:纹样布局呈左右对称形态,具有庄重大方的特点。女花帔中,多采用此种对称式纹样,其人物造型适应性较强,既可用于青春少女,亦可用于端庄少妇。 

李奔不禁敬佩地看着他,说:看不出来,你是这方面专家啊。男子摇摇头,指指橱窗里的文字说明,那里也有介绍。你可以看看。他慢慢出了房间,头也不回地走了。 

里面还有人吗? 

突然一道扯长嗓子的叫声把李奔吓得跳了出来。一个瘦高的秃头老头叉腰站在门口,瞪着眼朝里看着。看见李奔,他冷淡地说:到点了,关门。 

李奔记起来了,他就是那个撞见鬼的门卫老头马大元。 

8、寻隐 

两起凶杀案,一个谁也说不清的女鬼,一串莫名其妙的针眼,再加一个躲躲闪闪的女朋友,李奔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了。 

也可能是职业特点让他爱疑神疑鬼。也许几件事情纯粹是巧合罢了。跑了几天后,他倒在床上这样安慰自己。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很可能引发太平洋的海啸,事物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不要太钻牛角尖,生活其实经不起分析的。任何看似孤立的东西大概都能找出一二三个关联来。 

道理谁都能明白,可是他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心里一有事,外表就不讲究了,胡子几天没好好刮,长长短短的,像小学生没做好的操一样,东倒西歪,支棱在脸上。黑皮鞋也变成了灰皮鞋,老街在施工,溅得满脚的土。 

有一天同事小黄进了办公室,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李奔,李奔疑惑地看着他。小黄诡秘地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哥们,恭喜啊! 

恭喜?喜从何来?李奔反倒更迷惑了。 

要买房子了,还不是喜事?小黄贴着他的耳朵说。 

买什么房子?南京房价他妈的那么高,我还能再买房子?李奔笑了,觉得小黄在开玩笑。小黄在社会生活部,时刻关心着房子、车子、票子、股价。 

你不买房子?小黄有些诧异:那你这两天老往民国老街那里转悠什么?找魂哪? 

我找鬼呢!李奔没好气地说。 

呵呵,小黄也笑了。那地方确实有鬼,你真想买房子的话,不要去那里买。 

就是因为前几天出了杀人的事?又不是满街都死了人。李奔说。 

那里闹鬼,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给你介绍个大师,要买房子你找他,要是想找鬼,也找他!小黄跑回自己的办公室,半天又跑回来,递给了李奔一张名片,指着那个名字说:喏,就是他,老头可牛了。 

夫子庙是南京的名片,许多游客到南京,都想到那里看看。不过很多人看了后都很失望,除了几个仿古的建筑,三四座牌坊,整个就一个市场。桨声灯影也有,却见不到唱后庭花的商女了。贡院的门口,还立着几个从这个考场里走出来的古人铜像,不过,一旁的卖当劳叔叔笑得比他们更好看。 

在卖廉价服装的小姑娘一阵阵的叫卖声里,李奔穿过狭窄的街道,走进了字画玉器市场。他一边走一边看手中的名片。古朴素雅的名片上竖排着几个手写草书字:文物经纪人牛散人。看来小黄说的“真牛”不是虚的,老头连姓都叫牛,牛散人,听起来就像个出世的道人。 

巷子两侧全是字画、玉器,横轴条幅挂的到处都是,奔马、山水扑面而来,还有几个人挽着袖子,提着毛笔在写字。看着写字的一个老头瘦骨嶙峋的样子,李奔忽然想起了一句歇后语:孔老夫子的毛笔杆——有中国特色的老光棍儿。 

在一家字画店面前,李奔仰脸看看店招:子曰斋。他停住了,就是这里。 

店面里有两个老头在下棋,一个胖子光着肩膀,嘴巴含着小紫砂壶喝茶。 

请问,牛老先生是哪位?李奔恭敬地问。 

胖子放下壶,冲其中一个戴老花镜的白须老头努努嘴巴。爸,有人找。 

老头抬抬头,从镜片后看看李奔:鄙人就是。有什么事情吗? 

牛老,你好,我是都市报社的小李,我们报社的小黄让我来找你,说你是文物专家。 

老头一笑,不是专家,混饭的。他冲胖子喊一声:倒茶。李奔忙说:不麻烦了,我主要是想打听一点关于民国老街的房子的事情。 

老头又抬眼看了李奔一下:买房子啊?不要买。 

他伸出手指动了一颗棋子,没抬头,却又重复了一句:不要买! 

为什么?李奔问。 

不要买就是不要买!老头却不说了,只顾低头看棋,忽然冲着对面的老头哈哈一笑说:我输了。 

对面老头油光满面,得意地摸摸脑袋,收拢了棋子。你有事,不下了。他起身出去了。 

李奔在胖老头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你看了最近的报道了?几个记者都来采访我了,这么一炒,那些老房子更疯涨了。牛散人感叹地说。 

民国老房子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炒得很热,一家晚报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版面,连续报道“抢救民国老房子”。民国老建筑是南京深藏不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