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潮流一旦启动,就无法阻挡。但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又绝非可以简单看清楚”褚亭长说道。
“所以总统希望你来指点迷津。”
“长远看,日本帝国,已是夕阳余晖但是大潮虽可预测,波涛却有起伏我观天象,难免还要有三次回光返照,三次垂死反抗,三次起伏动荡。”
“三次?”
“不错,三次。”褚亭长伸出左手三个指头。
“会在什么时候?”布鲁克急切问道。
“天机未明,此刻褚某也看不太敢断言,只是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罢了,纵使有些奇淫巧技暂续一时国运,也难违逆天意,所以总统请放宽心。”
“原来是这样。”总统眉头舒展下来,显然褚亭长的一番话,比他的科学顾问拼命解释,日本不可能有超越美英的技术要管用。历史原本就是螺旋上升,所以褚亭长似是而非的话,恰好能打动总统。
“总统阁下,医生来了。”
侍从进来说道。
“好的好的,”罗斯福转向褚亭长“感谢你的深夜到来,我放心多了。”
医生进来,大概是因为罗斯福的失眠症,褚亭长与布鲁克退了出来。
布鲁克似乎还有一些疑惑,两人一出门,他迫不及待想要请教。
“褚,我觉得妳没有完全说实话,以往你的预测,对时间节点把握是非常准确的。这次怎么又说天机未明?”
“哦?”
“你不要瞒我,必然有什么隐情。”
“嗯,我洞察天机,日寇确实将有三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死反制,战事恐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为何不直说。”
“只因”
“只因什么?”
“我观罗斯福总统气色恐一怒攻心。”
“你怕总统坚持不到战争结束?不,总统身体很好,只是有些失眠。”
“总统面相周正,乃是富贵长命相,若不登总统大位,命中第一坎,理应在六次本命轮回之后的,七十三岁。可天命重任压在双肩,地球安危系于一身,恐怕要分摊一些世界劫数。”
“天命重任?”
“不错,试想,若不是天赋重任,总统如何会被压的站不起来?表面上是疾病,实质上是天道。”
布鲁克懵懂点头,褚亭长论点飘忽而又跳跃,但是内中逻辑,隐隐约约是有的。他也听说过,造成总统腿疾的疾病,大部分时候只感染六岁以下儿童。
褚亭长从罗斯福处回来,一路上心里七上八下的。日本人的三次反复,是他心口胡诌的,当然也不是没有估算,总之这种糊弄人的话留着很多活扣,到时候总是能圆回来的。真正让他不安的是,一路上眼皮一直在跳,不知道什么征召。他有时候也在想:假借天意的谎话说的太多,会不会有报应。
回到下榻处刚坐下,林秀轩就送来东西,原来刚才宋美龄派人送来了孔二小姐照片和写给褚亭长的亲笔信,显然对方还挺上心的,大概是用美国飞机送来的。来人送来时,嘱咐褚亭长亲启,不过褚亭长和布鲁克刚走,所以林秀轩就自己打开了。然后他就很盼着褚亭长快回来,好给个答复,宋美龄那里等着明天回话,如果答应下来,就在加尔各答见面。
就林秀轩而言,希望促成这件事,这样对于接下来的格局十分有利。
褚亭长翻看了两张照片,不由得打起鼓来,照片里孔二小姐短发微胖穿着一身男装,虽然一手抓着身边树枝,试图做一些女儿状,却又十分扭捏,并且手指还挺短的。
这二小姐不光姿色平庸,而且透着一股不对劲,总之看神态,更像个男人。他又看了看那封信,字迹潦草、笔画粗硬,没有半点娟秀细巧,如果不告诉谁写的,只当是行伍里的丘八写的。
“组长,我能不见这个面吗?”
“当然不可以,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了,罗斯福那里怎么样?我刚得到消息,日本人又击沉了一艘独立级航母。”
“老头子为这件事担心呢。他有些疑神疑鬼,觉得日本人得到了足够撬动胜负的新式武器。”
“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啊。”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早些回去,别在什么加尔各答停留了。”
“我担心的不仅仅是制导武器我总觉得,我们对东海的监视,太放松了,这一年来,日本人不会什么都不做。”
机动部队的旗舰加贺号上,小泽得到了伊19号潜艇发来的电报,确认击沉一艘独立级轻型航母,这次攻击用了新的战术,潜艇甚至没有伸出潜望镜,完全依靠听音器对敌人舰队方位和大致距离的判断,进行了攻击,结果如此盲目的攻击下,鱼雷竟然还就追上了敌人舰队,拣了其中噪音最大的一艘攻击。这样的效率简直让人惊叹,这让小泽对大西刮目相看起来。
现在美国舰队正在退却,但是日本人占据了马绍尔至密克罗尼西亚之间的岛屿机场,这些机场起飞的飞机,可以抓到庞大舰队的蛛丝马迹,很明显,敌人在向夏威夷方向跑。当然凭借航速,已然甩开很远距离了。
现在小泽也难免想要请教大西。
“大西君,我觉得继续追击没什么用了,不如,先返回拉包尔吧。”
“我同意,迅速补充更多弹药。”
“下一步,有没有什么谋划?我看会有几个月,敌人会龟缩不敢出来了。”
“哈哈哈哈”大西狂妄大笑起来,“他们不出来,我们还能打上门去?我马上和参谋们,制定一个攻击中途岛的计划,如果他们继续退却,我们就攻击夏威夷。”
“攻击夏威夷?”小泽一惊,自珍珠港以来,联合舰队还没有到过这么远的区域。
“当然是夏威夷,我们手上有跨时代的武器,但是不保证敌人不会很快研究出对应办法,所以必须反复攻击,把他们这一年来积攒的力量,全部消灭。上一次偷袭珍珠港,我们就错失了反复攻击的时机。使得敌人恢复起来,这次决不能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有必要的话,还要打到圣地亚哥。他们有一两艘新航母,正在西海岸训练飞行员,不能让敌人成长起来。”
915开罗宣言()
大西狂妄一言,震慑住在加贺号狭窄指挥舰桥内所有日本军官,进而点燃了他们胸中勃勃燃起的野心。
最近半年内,很多人开始担心海军的前途,甚至帝国的前途,尤其在海战中被一举摧毁了机动部队的主力航母,以及山本司令官突遭殒命后。这种情绪更加的普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扪心自问:战争会以何种形态收场?
大西泷治郎几乎缺席了所有重要海战,没有人知道他最近一年多在干什么,但是他显然没有失掉自信,他甚至与较之偷袭珍珠港之后,更加地坚信胜利。
“诸位,我还要透露一个好消息给大家,日本拥有的,何止是这些会自行找到目标的火箭和鱼雷?我们很快会有,能在瞬间消灭敌人一支舰队的超级武器。诸君,只要我等抱定效忠天皇的决心,我保证,我们在一两年内,打到美国西海岸,打的美国舰队不敢过运河。”
开罗会议在并不那么祥和的气氛中,走向尾声,自珍珠港依赖,美海军经历过很多次挫折,但是这次输在了技术层面,这是绝无仅有的。
中美英三国在别具异域风格的米娜宫酒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宣言。褚亭长有幸站在蒋介石背后,瞄着老头子签字。
宣言表明:三国将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盟国此次诉诸武力之目的,乃是制止惩罚日本之侵略,而三国绝不为自己图利,也无开疆拓土之意(这一条是丘吉尔死活要加上去的,被外界看做针对褚亭长的表述)。
三国之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保证日本觊觎中国蒙古之领土保留与中国版图内(这是蒋拼命要求加进去的,罗斯福立即表示赞同,被认为针对苏联);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一旦与日战争终结,三大盟国俱有互相依存互助之责任,共同面对新生之敌(这一条是罗斯福要求加入的,表面上看似乎是针对德国)。
签署完毕后,众人在酒店外草地上照相。褚亭长穿上他较为保守的一套军服,站在领袖后面与马歇尔和亚历山大并列拍照。
拍照完毕后,亚历山大向褚亭长透露,英军很快就会在印度尼西亚展开进攻,确保从边缘地带砍断日本帝国吮吸资源的触手,使之战争机器逐渐停摆。
对于褚亭长来说,这次开罗之行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宣言中的中国部分多了一行字,但是战况的急转直下也给这次会议的意义蒙上了阴影。419断断续续发来的信号也表明,日本海军的制导武器从幼稚走向了较为成熟,美海军的电子干扰,这次显然没起作用。
褚亭长希望利用急迫的战事,找理由赶紧回去,避免与孔二小姐碰面,但是林秀轩坚决不同意,不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褚亭长与蒋宋体系内的人靠近,具有隐藏其真实意图的意义,也是担心过早回绝,会使得军统刺客在印度或者缅甸下手。他给与褚亭长最后的底线在于,可以委婉回绝孔二小姐,但是必须见上一面。
苏门答腊米纳斯油田,日本工人们正在试图在一座石油井架上,焊接一个更高的平台,同时还利用原本荷兰人留下的地下建筑,挖掘新的工事。这些复杂工程当然不可能完全使用工程兵,工人们全部来自本土的建筑行业。
参与工程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荷兰人撤离前,摧毁了这里所有设施,恢复石油产量的努力一直没有收到回报,大本营早半年就放弃了修复这里的石油设施的想法,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又要在这里动工了。
皇家海军的飞机每天都会对这些沿海地区进行侦察,英国人神出鬼没的部队已经上岸,不时有海岸巡逻队被伏击的消息,可见油田已经在英国人视野内。
最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在油天地下设施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地下工事群,远远超过了可以防御最大规模轰炸的深度。陆军似乎把原本修建海岸防御体系的水泥和钢筋用来修造了一个超级防空洞。
坂垣亲自来到米纳斯油田,监督工程进度。保守估计,英国人至少有一千人已经上岸。期初还只是空投和潜艇送小分队到岸边,现在已经到了直接用驱逐舰趁夜色运送人员上岸。如果不是蒙巴顿勋爵拙劣的组织能力,使得早已到位,多达上百艘的船队停在安达曼避风,进攻可能早就开始了。
蒙巴顿的的最大才能,似乎在于他可以使得事情一团糟,而不是条理化。这当然为坂垣争取到了时间。大本营急切地想要收集到爆炸当量数据以及实战中对步兵的杀伤效果。这两项目的几乎不可能一次完成,但是坂垣觉得可行。
他仰起头观看高架上飞散的焊接火花,几架英国轻型轰炸机,从远处迅速飞过。他很担心英国飞机或者间谍看到这个高大的铁架子会起疑心。用来欺敌的电文已经发出,但是也未必管用。
有人走过来送上一份新到的机密情报。他拆开看了一眼,是南机关通过卡纳里斯系统获得的英国情报。日本人对于中国的情报渗透一直有一手,但是对于英美,很多时候只能依赖德国。
“一万四千人的英国部队,和七万人的印度部队进攻的第一步是夺取班达亚齐的港口,卸载重炮和坦克。”
看起来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计划,直接从安达曼群岛出发,攻占最近的港口,然后用大约6比1的兵力优势,夺取苏门答腊和巽他海峡。
他不知道蒙巴顿为什么会在海军和飞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拖延这么久。但是这样按部就班的行动,正是他想要的。
安达曼指挥部内。满头大汗的蒙巴顿勋爵正在一群幕僚陪伴下,研究进攻。他本人并不情愿来这里组织这次反攻,他更愿意留在欧洲而不是炎热的南亚。
他觉得丘吉尔这次试图撬动政治利益而下的本钱太小。只有第三步兵师一支本土部队,其余都是印度部队。经历了南亚溃败后,他对本土士兵持高度的怀疑,他们全都心怀鬼胎,随时可能倒向日本。
参谋送进几张照片,正是日本人在米纳斯油田修建的奇怪高塔。
“早上的航空照片,我们注意到,比上次特别空勤团拍到的,又高了至少十米。日本人修这么个玩意儿,一定有名堂。”参谋说道。
显然坂垣欲盖弥彰的东西,英国人早就发现了。
“查尔顿,军情处判断,这会是什么东西?”蒙巴顿心不在焉问道。他觉得,一个铁塔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是石油设施,看起来只是一个架子。”
“日本人不会干毫无意义的事情吧?”
“从截获并破译的电文看,是为潜艇准备的长波电台。如同日本人在本土依佐美建立的同样设施。”
“这样就合理多了。本土的电台加上这里的,就能覆盖所有统治海域。我们也不必纠缠在这个奇怪问题上了。”蒙巴顿似乎恍然大悟。
“但是我觉得仍然不对劲。”他的情报头子表达了不同意见,“空勤团的小组连续几天抵近侦察,发现工地施工的是陆军人员,这很不合情理。”
“怎么不合情理?”
“日本陆军不会为海军建造设施,我参与对日本情报工作这些年,从未发现过类似的合作。”
“是这样吗?”蒙巴顿转向其他人寻求意见,显然他对新的对手全然不了解。众人纷纷点头,给与了肯定的回答。
“这个鬼地方正好挡在了我们的进攻路线上,我们占领它,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度第9师怎么样了?”
“刚抓到了11个激进分子,搜查到一批鲍斯的煽动独立的小册子,不过,总体还算平稳。”
“修改原来计划,让第9师先行登陆去和日本人拼耗一下。”
“还要修改计划吗?这样会导致不必要的补给方面的混乱。”
“改。”勋爵无所谓道。“我最近留心了褚亭长的作战方式,他就是经常通过临时修改方案,给对手制造混乱。他认为日本人是刻板的部队,所以要时时刻刻加以变化,以变化应对呆板,多么深刻的东方哲学?”
参谋部内众人面面相觑,最近勋爵似乎迷上了褚亭长的兵法,处处加以揣度,并且觉得自己已经领悟到了其中的用兵精髓,最近进攻的延误,与他的这种飘忽不定的指挥风格,也有一些关联。总之,参谋们觉得,勋爵又长了新的毛病。
褚亭长到机场为蒋介石送行,宋美龄特意与他私下交谈了几句,提及二小姐来信,表示十分仰慕,急切希望见面云云。
褚亭长硬着头皮点头,答应在加尔各答见一面。宋美龄表示,乐见有缘人走到一起。然后才登机离开。留下褚亭长一个人呆立原地,心如死灰。
916蒙巴顿视察前线()
褚亭长知道林秀轩肯定能代表组织。这种事把程大洋找来,毫无疑问,会站在他那边。当然从道理上讲,林秀轩也绝对占理。又一想,也许照片角度问题,真人没那么“奇怪”和偏男性化?
想了想,无非虚与委蛇,应付一番,然后打发二小姐回家而已,想通这一层,他也稍微坦然了一些。
开罗宣言约定将在10天后,在三国首都同时公布,蒋介石和丘吉尔都暗自期待在公布宣言期间,军事上获得成功。英国方面指望在一个敌人防备薄弱的区域,赢得一场貌似重大胜利,以扭转英国国力正在下滑的形象,这是丘吉尔最担心的事情。
会议结束后两天,英国军队开始在苏门答腊登陆,这次行动,除了少部分美国观察员参与,全部为英国部队。罗斯福给了丘吉尔压力,他表述,如果英国人不能及时在亚洲打出一些名堂来,或许考虑让孙立人的部队攻击印度尼西亚,丘吉尔当然一口回绝了。荷属印尼虽然不是英国殖民地,但是英荷在石油利益上绑在一起,决不能容忍中国军队进入。
就在褚亭长飞往加尔各答的时候,英国人的的登陆成功了。日军根本没有实施海岸防御。苏门答腊适合登陆海滩太多,根本无法防守。先遣上岸部队轻松攻克了班达齐亚的港口,在强大的船队支持下,一天内,一个印度师koi顺利上了岸。日军两个治安旅团开始退却。
马共游击队为盟军传出的情报表明,日军第2师团仍然停留在马来半岛,对褚亭长军发起进攻,没有发现有离开的迹象。这与英军潜伏在新加坡的探子,得到的消息一样。不过日本海军仍然有效封锁着马六甲以及巽他海峡,所以无法出动足够多的潜艇侦察其在个岛屿间的运兵状态。东南亚破碎地带的岛屿实在太多,即使有少数美英潜艇渗透进来,发现日军的运兵企图。
原驻扎苏门答腊以及婆罗洲的第二师团,确实仍然在马来。但是船运而来的近卫第1师团早已经在苏门答腊登陆,但是仍然停留在岛屿东部,没准备动手。近卫师团师团长西村琢磨,刺杀东条时曾经站在影佐祯昭一边,但是随后就被排除出核心圈子,所以他并不知道要使用原子弹这件事,对整个指挥颇有微词。他不认为放弃滩头,坚守内陆是好的方法。可恨,南方军似乎被褚亭长打懵了,连英国人也怕起来,竟然不敢反击。
坂垣给西村琢磨的电报里,老是一套稍安勿躁,务求不要暴露兵力的说辞,与以往果断老练的战神形象完全不同,日军将领们也搞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英军部队在登陆场坚守了两天,等待日军反击,同时积攒兵力,但是日军似乎一下子全撤走了。空军侦察也表明了日军没有实施反击的意图。蒙巴顿决定冒险进攻,并不是用他的主力,而是人心浮动的印度第9师。按照英国人的治军经验,这些不安定的部队,留在后方反而容易生出事端,到了前线,倒是没心思造反。
印度第9师曾经在新加坡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