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烈阳却没有再看他,也没有再给他说话的机会,收回视线对龙椅前端坐的女孩子俯身大礼一拜。
“臣,请殿下明查此事!”
宋婴道:“准。”
。。。。。
。。。。。
所以,你看,这跟以前没什么区别,只要你有理。
王烈阳一拜:“殿下圣明。”
。。。。。
。。。。。
(这几天更新无法恢复早晨定点,大家可以先攒着,我再努力捣步)
第一百零三章 此事
黄沙道的消息让朝廷震惊,但朝会并没有就此而散。
令兵被安排交由刑部兵部会审,负责急脚递的令兵至关重要,所以查问涉及的很多。
准予王烈阳筹备查黄沙道地宫门开之事,选派官员。
宋婴平静的一一安排,似乎这就是一件很平常的朝事,接下来还商议了秦潭公见各地将帅的事,因为对秦潭公谋逆有疑问但相信朝廷会给出公平的审问,前来京城亲自见证的十几个将帅已经到了京城。
随着事情一件件的进行,朝臣们的情绪不由缓和许多,没有再起波澜结束了朝会。
“别的暂且不说,帝姬殿下的沉稳我是很佩服的。”散朝走在路上被亲信们拥簇的王烈阳说道,“当年陛下这般年纪的时候可还做不到呢。”
“先帝这般年纪的时候还是太子无忧无虑呢。”一个官员说道。
王烈阳道:“果然苦难多励志。”
有官员急匆匆迎面走来,对王烈阳施礼:“相爷,黄沙道果然已经奉薛青为帝姬了。”
事发突然,如果不是令兵在朝堂上说出来,大家还不知道呢,消息封锁的这么严,可见黄沙道那边彻底的被薛青掌控了。
“年轻人真是厉害。”王烈阳点头赞道,“超出我的预料。”
没预料到她竟然有同党,数量还不少,那么短的时间将她的身份在民间宣告,也没预料到她竟然又这么快能在万众驻军围守之下掌控了黄沙道。
“相爷,薛青真的打开了地宫。”一个官员低声道,眼神闪烁,“那我们奉谁为主?”
此时此刻的薛青不再是那个喊了一嗓子只能逃亡的逆贼了,而是民间宣扬开的蒙难真帝姬。
“相爷当朝质问,殿下会生怨吧。”另一个官员低声道,“不过,薛青那边必然是感激相爷的。”
是被人怨恨,还是被人感激,这是一个选择,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容易做出的选择。
“对于君子来说不能考虑这个。”王烈阳摆手道,“我们要追寻的是真相和正道,情绪都是不可靠的。”
怨恨可以转变为惧怕,被人惧怕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感激也可以因为挟恩变成怨恨,尤其是在君臣之间,史书上早就印证了,被君王感激不一定就是好事。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站理。
“我们去查清事实,真相是什么,我们就信什么。”王烈阳道,“如此谁又能责怪我们?我们也不需要谁感激我们,为臣之道,为国为君。”
官员们点头应声是。
“这件事不要拖延,立刻去办。”王烈阳道,“免得宋元狗急跳墙,一定要确保黄沙道的安全,从现在起那可不是逆贼了。”
官员们再次齐声应是纷纷散去各自忙碌,王烈阳迈进值房,接过小吏捧来的茶,看着投进室内的明媚日光点点头。
“难道是真的?”他自言自语,在人前一直平和的神情浮现不解,旋即又摇头将茶一饮而尽,“我不管你是怎么打开的,你能打开,就是天意。”
。。。。。。
。。。。。。
“她是怎么打开的呢?”
回到书房的宋婴也正在发出疑问,她的神情疑惑不解还有好奇,但并没有什么愤怒,更没有惊惧。
“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消息。”陈盛道,“只有那令兵说是割破了手,用血手抚黑石,跳了一段舞,念了一句咒语就打开了。”
宋婴一怔,旋即哈哈笑。
“果然是妖言惑众。”宋元恨声道,又看向宋婴,“殿下开地宫门可没这样。”
陈盛苦笑道:“现在的问题不是她怎么样打开的,而是她打开了。”不由也皱眉,“怎么打开的呢?”
宋元道:“当然是地宫门坏了。”
坏了?
宋婴和陈盛都看向他。
“皇后陵塌了两次了。”宋元道,“早就不成样子了,那里又不是真正的皇陵。”
不过是当初秦潭公为了掩盖皇后帝姬死亡真相在这里建皇陵,虽然是皇陵规格但到底仓促不能跟真正的皇陵相比,又前后不到一年间隔塌陷了两次。。。。
“更何况黄沙道本就有她的同党。”宋元道,“做手脚又有什么奇怪。”
那倒也是,陈盛点点头。
宋婴笑了笑,道:“聪明人做事的确厉害。”
陈盛道:“那令兵来朝堂传话,可见其他的地方也被传话了。”
这相当于官府出面的传话,而且传的对象是官府军队,比起先前一些暗藏的同党在百姓中偷偷发告示不一样了。
有黄沙道地宫打开的印证,只怕很多地方要乱了。
宋元道:“我这就调遣大军平了黄沙道。”
宋婴道:“王相爷不会同意的,先不要急,看看查的怎么样。”
“殿下,此事。。。”宋元急道。
宋婴打断他道:“孤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但这也是早在预料之中,她既然已有不轨之心,必然要各种作妖,是她在作妖,不是孤,孤有何惧?”站起来踱了两步,“小时候父皇就告诉我,这天下坐着不容易,而这不易,孤是亲自经历了。”
父皇母后被弑杀,自己藏匿十年,这种不易的确是很多帝王不会经历的。
“孤能不死能还朝,孤有何惧?”宋婴接着道,“秦潭公谋逆霸权十年之久,依旧真相大白入狱,有一个秦潭公,再来一个薛青也没什么奇怪的,也没什么可惊乱惧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陈盛宋元俯身应是。
“黄沙道那边的官军已经成贼,宋大人自然要调兵协助王相爷。”宋婴道,“免得王相爷等人被贼军所伤。”
宋元抬起头眼神一亮,神情了然俯身应声是。
看着宋婴平静的神情,宋元闪亮的眼,陈盛心中微滞,黄沙道,又要降临一场天灾雷火吗?
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
陈盛走在出宫的路上,神情几分不解,因为那个薛青。
谁想到那个薛青,今时今日会变成这样。
。。。。。
。。。。。
“殿下当初就不该助她打开地宫门。”看着站在窗边似乎出神的宋婴,季重说道,“否则她也不会活到今日,按照宋大人安排她本是要死在黄沙道。”
一个打不开地宫门的帝姬必将被五蠹军所弃,再因为玉玺之疑被秦潭公追杀,事情就终了在黄沙道城。
而真正帝姬宋婴就安全了,后续的这一系列事也照样会发生。
“季重你错了,那不叫助她,助她是为了助我。”宋婴转过身道,“更何况,世上没有当初,也没有如果,这种话没有必要说。”
季重低头应声是退下。
书房恢复了安静,内侍宫女皆不在,宋婴走回书桌前,拿起一本奏章,却没有像往常那般打开,而是默然一刻,自言自语道:“她为什么能打开地宫门呢?”抬起头看窗外的天。
天,怎么会容她?
。。。。。。
。。。。。。
地下深深牢房内锁链响动,让地面都跟着颤抖。
牢房里的侍卫们没有惊恐也没有拿着兵器制止铁笼里站起来的男人,而是后退一步垂头静立。
“她打开了地宫门?”秦潭公道,抬手轻抚腰带,脸上也浮现惊讶。
“是,公爷,当众打开的。”侍卫说道,“然后黄沙道官军民皆跪地称帝姬。”
秦潭公静默一刻,抬头看向前方,似乎透过地牢看到了黄沙道城,看到了那场面,他的脸上惊讶散去,仰头大笑。
“所以,你输了。”他道,笑声震动,脖颈手脚上的锁链颤抖,然后似是不堪这笑声哗啦一声从四面墙上断裂,“天果然容我。”
。。。。。。
。。。。。。
(先不管字数多少了,争取明天能早上见,晚上要努力码出来!)
第一百零四章 悄说
震动从脚下传来,抱着一摞书的张莲塘咿了声停下脚,有些不解的四下看。
“怎么了?”前方的官员回头问道。
张莲塘低头看脚下:“我适才觉得地面在抖。”
官员哎呦一声:“可不敢乱说。”
地动可是不吉利的,喻示这天子有错,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如果真发生地动,可是火上加油。。。。。他伸手指了指左边的皇宫宫门。
“今天朝会上发生的事你也听说了吧?”
今天的朝会不是大朝会,能参加的只有不多的官员,张莲塘这种新晋官员更是没有资格,所以很多人没有亲见大朝会上令兵的事,但随着朝会散,消息也随之散开了。
张莲塘压低声道:“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官员低声道:“那令兵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话出口又觉得不妥,这时候又是在这种地方可不该议论,虽然京城私下已经议论成一片了。。。。。
脚下传来震动前方有脚步声乱响,他忙抬头看去,岔开话题,“哎,是皇城司那边,怎么那么多人?”
一队队禁卫快速紧张奔走,然后脚下再次传来震动,隐隐低吼声似从地下传来。。。。。。
有禁卫官员从这边经过看到他们,也正好认得,官员忙打招呼低声询问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事。”那禁卫将官低声道,“秦潭公在牢里闹呢。”
张莲塘和官员都哦了声,些许紧张。
“不用担心,他跑不出来。”禁卫将官看到这两个小文官胆怯还是很开心,笑道。
张莲塘道:“不是认罪了吗?又闹什么?”
禁卫将官道:“有十几位将帅进京,大概秦潭公听说了,觉得这些人是为自己抱不平的,所以动了不该动的心思了。”
这件事大家也都知道,张莲塘二人点点头。
“那他就想错了,这些将帅进京是帝姬殿下恩准,不仅不怀疑他们是秦潭公同党,还宽宏大亮给他们解惑。”
“都是忠臣良将,岂能与逆贼同流合污。”
禁军将官道声正是如此又催促道:“你们还是快离开这里吧,要戒严了。”
张莲塘道:“我们把书放到库里就走。”
二人加快脚步离去,再回头身后一层层禁卫如云环绕皇城司。
。。。。。
。。。。。。
“张小官人啊。”
街边站在门口的伙计看着走过来的张莲塘热情的招呼。
“要不要进来看看?新到一批上好的长乐宣纸。”
张莲塘脚步停下,道:“那就看看。”
伙计高声招呼亲自引着张莲塘进内去。
“长乐宣纸有什么好的?”在店内翻看书卷挑选一个书生道,“一般般吧。”
店内的其他伙计笑道:“张家少爷就喜欢这个。”
那书生道:“熟客啊?”
“是乡亲。”伙计笑道。
乡亲啊,书生抬头看了眼店内悬挂的匾额,九柳常书行,他也是这里的老客户,知道这是九柳常指的是长安府九柳巷的常家,那适才这位小官人也是长安府人了。
“说起长安府,你们那里的那个。。。”书生想到什么低声道。
话没说完就被伙计惊恐的打断:“没有没有,我们可跟她不熟,我们少爷做生意呢不读书。”
书生失笑,又不屑,真是胆小如鼠,虽然是朝政,但事关正统,有什么不可议论的,那位长安府的裴禽不是说了吗事关社稷怎能不问,同样是乡亲差别真大!
“张小官人您这边走。”
“你稍等,我去把库房的宣纸拿来。”
门开门合,随着伙计的走出去,张莲塘并没有在小小室内坐下,而是起身走到书架前一推,书架上旋开一个小门,他低头走了进去,门在后关上。
书架这边又是一间房屋,此时里面已经坐了七八个年轻人,正神情激动的低声说笑什么。
“莲塘哥,你来了。”大家起身招呼。
张莲塘看着他们的神情,道:“焉子少爷已经送信给你们了?”
众人点头,楚明辉更是握拳眼睛闪亮:“三次郎可真是厉害。”
“这下郭子安也能平安无事了。”其他年轻人说道。
“具体怎么回事?”张莲塘道,拉过一张椅子坐到大家中间,“焉子少爷知道的肯定比我清楚,快讲讲。”
张双桐撇嘴道:“焉子少爷能讲出什么啊,多说两个字都为难他。”
楚明辉笑道:“他没说什么,只说黄沙道已认帝姬在民间,倒是莲塘哥你给我们讲讲你知道的呗。”
“是啊是啊,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早就研究过,黄沙道有驻军万人,他们这一千多人怎么做到的?”
“是打过去吗?”
“肯定打过去啊,三次郎多厉害,一个人杀了宗周杀了左膀右臂,她怕什么。”
小小室内充斥着说笑声,猜测,想象着那少。。。女是何等的勇猛。
。。。。。。
。。。。。。
“啊呀。”
女孩子的叫声突然想起,让面前拿着伤药的婢女吓的哆嗦一下,站在一旁的知府立刻紧张的冲过来。
“殿下!怎么样?”他喊道,又抬手要给那婢女一巴掌。
“不管她的事啊。”薛青制止道,坐在椅子上手在身前,小小眉头紧蹙,原本不大的脸更是皱成一团,“是我伤口疼呀。”
又是伤口疼啊,站在门外的大夫们对视一眼,第一次上药裹伤口的时候大呼小叫,然后两次换药又大呼小叫,现在都这么久了,这伤口比先前好多了吧?
“那也是疼啊,怎么办?”薛青看着摊开的掌心被铁条割开的泛红的伤口,不流血了,也开始长新肉了,但拆伤布撕扯再擦药粉。。。。“我最怕疼了。”
最怕疼吗?知府看着眼前娇滴滴的女孩子,想着那个一人闯阵攀上城墙大概是幻觉?
“有没有不疼的药啊?”
“或者我不用药,它也能好吧?”
女孩子的声音还在继续,知府不能不答,但也答不出来,转头对门外竖眉。
“你们这些庸医,听到殿下的要求了吗?快点想办法。”他喝道。
这世上哪有不疼的药!提这种要求为难大夫,不是昏君吗?还有你这个知府大人,身为臣子对君主的荒唐要劝诫,纵容岂不是佞臣!门外的大夫们怒,而不敢言。
“你快点吧,看完了,我还等着用大夫和药呢。”有闷闷的男声从里间传来。
室内安静一刻。
“好吧好吧。”薛青道,将手往前一伸,扭头闭上眼,“上药吧。”
。。。。。
。。。。。
(这一章剧情才写到一半,应该再有两千字就结实了,大家先凑合看一眼,至少更新规律重新调回来了,接下来就正常了。)
第一百零五章 碎语
伤口上药包扎还是很快的,为了让帝姬殿下放心以及表明慎重,一个大夫亲自来做这件事,还按照帝姬殿下的要求多裹了两层,免得碰到伤口,疼。
“殿下感觉怎么样?”知府大人关切问到,又看大夫们,“真不用再吃点什么药?”
“大人,殿下身子好得很,不用吃药。”大夫忍着脾气道。
割破了手,只是割破了手,而已!
薛青将裹成拳头的手在眼前审视,道:“不用啦,我也不喜欢吃药。”将拳头手摆了摆,“去看看郭少爷吧。”
里面那位才是要吃药的重症,大夫们急忙忙的进去了。
被子掀开,露出年轻人**的胸膛,伤太重不穿衣服更方便换药,鞭打的伤痕最多,也夹杂着其他的伤,虽然这里没有段山,但天下的牢狱手段都差不多。
大夫们神情郑重,动作沉稳但并不缓慢,越慢越疼,长痛不如短痛,已经发黄的伤布被毫不留情的揭下来,粘连着丝丝血肉,浸染了药汁的棉絮擦过伤口,清洗其内的腐肉。。。。。。
两个大夫分上下忙碌,头上冒出细汗,但床上的人始终不发一言,连呻吟都没有。
“要是疼的话,可以喊出来。”一个大夫忍不住主动说道。
“是啊,喊出来就不疼了。”薛青的声音传来。
这种哄孩子的话。。。。。
床上的年轻人依旧闭着双眼一声不吭,似乎根本就听不到。
大夫们也不再多说话,对于这种好汉,劝慰是羞辱!
“我可不骗人的。”薛青道,身后脚步声响,然后停下,有铠甲碰撞的声音。
“殿下。”胡将军低头单膝下跪,“臣有罪。”
知府也俯身低头道:“臣没有制止刑讯逼供。”
薛青转过身看着他们道:“不是已经说过了,你们何罪之有,臣之本分。”
胡将军和知府谢恩各自起身。
“郭小少爷英勇啊。”知府大人感叹道。
薛青神情惊讶道:“他英勇吗?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总是跟人打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吗?”
呃?知府和胡将军对视一眼,虽然郭子安始终不承认皇后陵塌陷跟他有关,跟薛青有关,但这边郭子安刚要送去京城受审,薛青就率兵杀进了黄沙道城。。。。。不是同党才怪。
当然,现在不能说是逆贼同党,而是忠臣勇义。
“郭家自然是英勇。”薛青道,神情感慨,“当初我就是托庇郭家,只是后来。。。。”
后来她被指为帝姬替身,并非真帝姬,曾经的护卫忠臣们都纷纷回避,更不用说再后来成为逆贼奔逃。。。。。
这么说郭家不是同党?郭家并不知道帝姬谁真谁假,也并非就认定了薛青为真,所以皇后陵塌陷真与郭子安无关。
“但郭家还是受我牵连。”薛青笑了笑,“你们不是一开始就戒备郭小少爷和郭家吗?所以一出事就认定他做的,是我的同党。”
知府和胡将军面色几分惭愧。
“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它是黄沙道。”薛青道,看着知府和胡将军,“这里有大周朝最忠诚的官将,我知道只要我能证明我是宝璋帝姬,你们一定能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