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奸臣-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院子后,段增又在苏夫人那里坐了一会儿,装了一会儿好孩子,便借口困了,告辞回了自己的小院。

    刚回来,段增便把侍卫曹安找来问话。

    “曹安,你在府中有多久了?”

    “回小公子的话,小的在府中已有八年了。”

    “那你与那些下人们的关系如何?对他们的情况是否了解?”段增沉声问道。

    “这个,小的平时主要负责小公子的安全,与那些下人们来往不多,不过若是小公子想要打听什么事情,小的倒是能够做到。”曹安知道,段增肯定是想问他关于今晚这件案子的事情。

    段增点了点头,道:“好,很好。我有一件要紧事让你去办,你若能办好,本公子定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曹安惊喜道:“能为小公子办事,乃是小的福分。还请小公子吩咐。”

    段增伸手招了招,示意曹安附耳过来,这才小声嘱咐道:“你去帮我打听一下,潘德和孙惠这两个人的情况,尤其是他们的家人如何,平时与哪些人来往等,都要严查。”

    曹安有些疑惑道:“打听潘德的情况,这个小的明白。不过小公子为何还要小的去打听孙惠的消息?”

    段增脸色一沉,摆着小脸道:“让你去办事你就去办,哪有那么多废话?”

    “是,小的这就去。”曹安连忙答道,告辞离去。

第三章疑惑() 
躺在床榻上,段增有些睡不着觉。

    今晚苏夫人的处置让他深刻意识到,现在已经不是后世了,而是东汉时期;甚至更加准确的说,此时乃是汉灵帝时代,距离真正的乱世已经不远了。

    虽说还不知道现在具体是哪一年,也不知道黄巾起义还有多少年才发生,但段增从自己年龄上却能看出来,他将来必定会经历乱世。

    “那么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办呢?去抱曹老板的大腿?”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但问题是曹老板那里也不是那么好混的,且不说曹操生性多疑,被他杀掉的手下不在少数,便是他那里众多名臣良将就让段增压力山大。

    在段增看来,自己前世不过是个混日子等死的普通人,和那些牛人们相比实在差得太远,去了曹老板那里只怕难有出头之日。

    但若是不去曹操那里,剩下的就只有刘备和孙权处了。

    孙权那里不用说,从此人历史上的作为来看就不是个好去处,至少段增不想到了晚年还要担心被拉出去砍掉脑袋。

    至于刘备,好吧,刘备是个好人,跟着他混既可以得到富贵,又可以得到好名声,但问题是,要想跟着刘备,就要做好打算跟随他浪迹天涯数十年,被曹老板四处追杀。

    可惜段增并没有那份恒心和毅力去追随刘备。

    当然,除了曹操、孙权、刘备外,汉末乱世登场的军阀多得是,其中也有一些对手下人不错的;不过明知道这些人最后都会被扫灭,成为其他三大主角打怪练级的对象,段增可不会傻到去他们那里找不痛快。

    回想起穿越前自己吹牛皮说,若是回到乱世,就要建立一方势力,征战四方,开创一个全新的王朝,结果刚穿越过来就开始想着抱大腿,段增不由得有些脸红。

    “罢了,罢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

    第二天一大早,段增便起床来,开始在院子里锻炼身体。

    既然知道自己将来会经历乱世,段增自然要从小就开始好好锻炼,增强体魄,就算不指望将来与吕布、关羽、张飞等猛人干架,但至少也不能被个小兵就秒了吧?

    此时他就在院子里练习一套拳法。

    这套拳法名为“拟熊拳”,它并非后世的他所会的拳法,而是这具身体原本就会的一种拳法。

    段家乃是世代将门,祖上在西汉时期就有人在朝中为将了,自然有一些打熬力气的独到手段。

    这套拟熊拳据说就是段家祖上流传下来的拳法,凡是段家子弟都要从小就坚持习练。

    它变化不多,一共都只有八个动作,乃是模拟仓熊的体态,结合一些养生法门创造出来的技击之术。

    按照当初段颎教他这门拳法时所说,这套拳法若是能长期坚持习练,可以极大增强人的力量,不说力大无穷,至少远超常人却是不难。

    而按照段增的理解,这门拳法最为奇特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八个简单的动作,就能让全身大部分的肌肉得到有效锻炼;相比之下,在后世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那就得用上各种配套的器材才行。

    按照记忆,段增缓缓习练着这八个动作,没过多久便渐渐熟悉起来。

    “怪不得古代的猛将都那么牛,若是从小就坚持这样锻炼,等长大后那还了得?”他仅仅坚持了小半个时辰,就感觉全身肌肉都有些疲惫,比前世打了一场球赛后还要累。

    好在他这个人只要是感兴趣的东西,那就绝不会缺少毅力。

    等停下来休息一会后,段增让下人打了热水洗澡,接着又喝了点稀粥填肚子。

    重新坐下来后,此时已经日上三竿了,段增想着目前也没什么事情做,便去了他二哥那里,见到了双眼通红,眼眶上还挂着黑眼圈的段坤。

    “二哥,你昨晚干啥了?不会是从昨晚一直到现在都没睡吧?”段增吓了一跳,连忙上前问道。

    段坤坐在椅子正闭目养神,闻言后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随即就有些无精打采的答道:“还能干啥,审问案子呗。母亲昨夜吩咐过了,这个案子要尽快查明,将那些盗窃家财的贼子绳之以法。后来父亲回来后又专门过来叮嘱了一遍,为兄当然要抓紧时间办案了。”

    段增点了点头,他昨晚天色还没完全黑就早早去睡了,此时正神采奕奕,见了段坤的模样,他有些同情的看了对方一眼,问道:“那你问出什么了吗?”

    “没有。”段坤摇了摇头:“昨晚为兄将平日里与潘德关系好的几个下人都抓起来审问,但那些家伙一个个嘴皮子滑得很,根本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来。”

    “不会忙碌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问出来吧?”段增皱了皱眉。

    “那倒不是,那些家伙一开始什么都不说,只交代一些乱七八糟的琐事,什么那潘德喜欢府上某个丫鬟啦,什么某年某月欠了某人的钱没还啦,反正都是这些狗屁倒灶的东西,关键的东西却都不肯说。”

    “那么后来呢?”段增又问道。

    “后来?后来为兄当然动刑了。你是不知道,那些家伙一开始还嘴硬,但等我用了刑,那些家伙便都交代了。”

    段增有些奇怪的问道:“既然都交代了,那为何说没有收获?”

    “交代是交代了,但他们交代的很多内容都是相互矛盾的,一看就是在胡编乱造,想要糊弄我嘛。”段坤气愤道。

    段增翻了个白眼,心道:“你私设公堂对人用刑,乱棍之下肯定是屈打成招的多。好在你还没有彻底糊涂,看出了对方是胡编乱造,不然就真成‘葫芦官判葫芦案’了。”

    当然,他也知道这个时代根本谈不上什么刑侦技术,有什么案子往往都是先抓住嫌疑人,然后不管如何打一顿,直到交代“罪状”为止。

    所以段坤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实在太正常了。

    又问了段坤几句,没什么新的发现,见对方无精打采的显得极为疲惫,段增嘱咐他赶紧去休息,便告辞回到自己的院子。

    刚在屋子里坐下,这时,昨晚就出去打探消息的曹安到了,他见到段增后连忙走上前来小声禀报:“小公子,小的昨晚打探到了一些消息,特来回禀。”

    “嗯,都是些什么消息,先说说那个潘德吧?”段增摆摆手示意其他下人都出去,这才沉声问起。

    “是,据小的打探到的消息,这个潘德乃是家生子,其父跟随老爷多年,前两年才病逝,其母亲同样在两年前死了,所以潘德乃是孤身一人,平时很少和其他人往来。”曹安小声介绍起来。

    段增皱了皱眉,“你是说,这个潘德并没有其他亲人了?”

    “是的。”

    “那他的朋友呢?嗯,我是说,他在府外有没有什么朋友?非常铁心的那种?”

    “这个,小的听说此人平时只和府上的其他下人往来,很少出府,在府外应该没有什么朋友,更别说什么铁心的朋友。”曹安想了想后才答道。

    段增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沉吟了片刻,这才问道:“那么孙惠呢?此人的情况又是如何?”

    “回禀小公子,这个孙惠的情况与潘德有极大不同,他是几年前才进到府中来的,他的父母都还在,家中还有老婆孩子在,而且此人平时交游广阔,在府中的人缘极好,在府外听说也有不少朋友。”

    “是吗?你说他交游广阔,到底是怎么个广阔法?”段增继续问道。

    “这个,小的听说他在府外的家中,不时有宾客上门,三天两头都会有宴席。”

    “还有这种事?”段增顿时无语了,有家有室且不说,还时不时有朋友上门开宴席,这还算是段家的下人吗?倒像是个江湖豪客。

    心中存了疑惑,他接着问道:“那么这两人平时有没有什么不良喜好没?比如赌博之类的?”

    “那潘德平日里都在府中,很少出去,此人应该没什么不良喜好。至于那孙惠,这个小的就不太清楚。”

    “那还有其他特别的消息吗?”段增最后问道。

    “没了,小的昨晚就打探到了这些消息。”

    “嗯,那你接下来不要再关注潘德了,把精力都放在孙惠身上,最好是找个人盯紧他,将他见了什么人,去了什么地方都记下来,回来报我。”

    曹安有些惊讶的问道:“小公子是在怀疑,这个孙惠才是真正的贼手?但这事情不就是他主动告发的吗?”

    段增有些不以为然的道:“这又如何?贼喊捉贼的例子多了去了,谁能说得准呢?好了,让你办事你就赶紧去,不要啰嗦了。”

    “是,小的这就去找人盯着他。”

    段增点了点头,接着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牌,伸手递给曹安,道:“对了,这是我的身份令牌,你拿着它去府库支一吊钱作为开销;让你帮忙办事,总不能让你自己来掏钱。”

    曹安大喜,连连答道:“公子客气了,为公子办事是小的的福气。”

    一吊钱便是一千钱,听上去不多,但要知道现在天下尚未大乱,五铢钱的币值还算坚挺,一吊钱也足够买两三石米了,对曹安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嗯,去吧。”段增笑着点了点头。

    他心里明白,虽然曹安是自己的侍卫,即便不给他钱,他也要好好帮自己做事,但有了赏钱后肯定会更加用心,更加投入。

    更何况,这个曹安看上去还不错,为人机灵,而且能被段老爹派来保护自己的,在忠诚上应该也没有问题,日后多观察一下,或许可以成为心腹之人,自然不能小气。

第四章练习书法() 
曹安带着段增的令牌去了府库,那里的管事见了后没有二话便按照要求发放了一吊钱给他。

    毕竟段增的年纪虽然还幼小,但府中上下都知道他这个小公子深受家主的喜爱,所以那管事也不过问他要钱去干什么便直接做主了。

    之后曹安返回来将身份令牌上交,这才喜滋滋的告辞离去。

    等曹安走后,段增却闭目寻思起来。

    虽说当下这个案子看上去一目了然,潘德盗窃府中财物被发现了,所以畏罪自杀,有人证孙惠等,又有从他屋子里搜出来的赃物作为物证,人证物证俱在,按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在段增看来,此案却少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动机。

    要知道这个潘德作为家生子,自幼在府中长大,在府中还算有一定的地位。

    而且从那天去他屋子看到的情况看,此人也并不像缺钱之人;再加上他没有亲人,平时又少与外人接触,没什么急着用钱的地方,那他冒着巨大的风险盗取财物用来干什么?存在家中当摆设吗?

    当然,若仅仅是这一点理由,或许还不能说明问题,但昨天查看潘德的尸体时,段增分明从他的脖子上看到了两条勒痕。

    按照他前世在一些小说中看到的,潘德的情况并不像是主动自杀的,反而像被人勒死后再吊起来,所以脖子上才会出现两条勒痕。

    也就是说,潘德并不是自杀,而是被人灭口了。

    那么问题来了,潘德为什么会被灭口呢?这其中又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原本就是盗贼团伙中的一员,在被孙惠发现之后,其同伙害怕泄露消息,所以将他给灭口了。

    第二种可能,他是无辜的,不过凑巧看到了某些不该看到的事情,所以被人灭口了。

    这两种可能中,段增更加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潘德乃是无意中发现了什么,所以被灭口的。

    当然,这只是他的感觉,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用的证据。

    同样的,对于出首举报的孙惠,段增也感觉此人不简单,首先一个值得他怀疑的地方就在于,当他询问对方问题时,孙惠显得极为谨慎小心,仿佛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再说出来的一样。

    再加上曹安打探到的消息,就更让他感到怀疑了。

    一个段府的下人,居然时不时的在家中开宴席招待朋友,他哪来那么多钱财?难道此人原本就家财丰厚吗?但若是那样的话,他又何必委身段府做个下人?

    心中将此事反复过了一遍,最终却没有找到明显的突破口后,段增摇了摇头,不再考虑此事。

    他走到案台前,那里堆着一大堆竹简,都已经用麻绳编串起来,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书籍了。

    虽说造纸术很早就有了,而且经过东汉蔡伦的改进后,生产起来极为便利,而且书写起来也没有影响,但纸张在这个时代还是不够普及,大量的书籍都是用竹简书写,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比如案台上的竹简,若是全部堆起来,只怕会有一人高,但这么多的竹简加在一起其实都不过是一本书的内容,也就是这个时代经常见到的《论语》。

    段增的老爹对他的教育抓得很紧,四岁时就请了个姓刘的先生来教导他读书识字,如今两年过去,似乎有些成效,认得不少字。

    不过那位刘先生前些日子因为家中老母病逝,已经告辞回家了,所以最近段增才显得比较闲。

    据说段颎最近又在张罗着给他找个新的老师,只是不知道现在怎样了。

    段增随手拿起最上面的那本竹简,打开之前翻看起来,正想要看看这个时代的论语与后世的论语有没有不同,但刚看了几个字便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应该是小篆吧?要不要这么坑人?”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所熟悉字体也多是宋体、仿宋体、楷体等等,面对这种小篆就有些吃力了。

    至于说繁体字和简体字,这个虽然也是个问题,但好在段增在后世有个爱好就是练毛笔字。

    他前世的父亲是省里书法协会的,受到父亲的影响,段增从小就对书法很有兴趣,六岁就开始练书法,之后十多年时间里一直都坚持,中间没有停过。

    到穿越前,他的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准,用他前世父亲的话说就是,“有那么点意思了”。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段增对繁体字有了一些了解,一般的字他都能认得出来,只有少数生僻字眼不认识。

    放下这本竹简后,段增无奈的摇了摇头:“不是说汉朝都流行隶书吗?怎么这部论语却是用小篆抄写的。”

    看书又看不懂,办案子现在又没线索,段增一时间没事可做,于是准备练一练书法,将来总有用得着的时候。

    想到就做,段增招来一个下人询问道:“府中可有纸张?嗯,就是经过蔡伦改进后的纸,用来书写用的?”他担心对方听不懂,还多解释了几句。

    那下人听了顿时答道:“有,府中准备得很多,老爷他经常用到呢。”

    听说府中有纸张,段增连忙让下人去找来一些,又寻来笔墨,这才将下人打发走。

    “嗯,练书法是有必要的,不过到底应该练哪种字体,这个得好好想想。”

    此时代乃是书法草创时期,主要的书法一类是隶书,另一类则是草书;不过总的来说,汉末、三国时期又是书法发生变革的重要时期,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

    比较有名的包括号称楷书鼻祖的钟繇,著名的书法家韦诞、张芝、邯郸淳等等,都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当然,这些有名的书法家在现在还都是小年轻,并不出名。

    不过现在就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正当其时,这就是创造了飞白体的蔡邕。

    “听说蔡邕乃是看到有匠人用扫帚醮石灰浆在墙壁上写字,从而受到启发创造的飞白体。不知道现在他是不是已经创造出来了?若是还没有,或许我可以去提前创造?”

    段增心中生出一种想法,但随即就打消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

    现在的他才六岁,就算提前把飞白体抄袭出来,别人也只会以为他瞎猫碰了死耗子,不会觉得他有多厉害。

    “唉,还是老老实实练我的字吧。”

    前世的他练习书法也有好些年时间,初期练楷书,主要是褚遂良的字帖,等有了一些基础后转而开始练习行书,主要临摹的是王羲之的帖子。

    此时有了纸张和笔墨后,他便开始回忆前世所临摹的书法,在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他写的当然是那篇著名的《兰亭集序》,没办法,谁让它最出名呢?

    不过才写了几个字后,段增便停了下来,眉头紧皱。

    “该死的,还是年纪太小了,手腕没力气,这写的都是什么鬼东西啊?”

    很不满意的看着眼前几个字,随即段增又突然想起来:“对了,现在王羲之都还没出生呢,《兰亭集序》更是还有一百多年才会出现,现在就临摹这字帖,若是传出去岂不是惹麻烦?”

    其他人只要一问起“永和九年”是哪一年,段增就要傻眼了。

    所以他当即将这几个字给撕了,然后苦思起来:“《兰亭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