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857-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扩展,对英国没有任何损失。至于日本的态度,他们跟英国还不是盟友呢,即便是盟友也比不上大英帝国本土的安全性重要。

    威廉二世发现讹诈的效果非常好,英国人不但答应支持他们在釜山的利益,甚至许诺帮组德国维护在南通的利益,这让威廉二世认为,德国更有必要拥有一支自己的海军了,没有海军都能让英国这么紧张,一旦德国海军强大后,大不了用扩建海军威胁英国呗,肯定能获取更多的利益。

    他的奇葩思路说白了,就是他想建海军,想什么办法都要建。

    而且日本人不是那么容易安抚的,他们根本不配合大英帝国,朝鲜是日本的利益线,德国侵入这里,犹如俄国侵入印度,这让日本如何接受。

    大英帝国转而寻求大明的支持,英国人发现还是离不开大明。

    而且英国也认为,德国进入朝鲜,虽然伤害了日本的利益,让英国处在萌芽状态中的,用日本取代大明制衡俄国的计划破产,但德国制衡俄国恐怕比用日本制衡俄国更靠谱,俄国人对朝鲜也有相当大的野心,也试图修建一条从海参崴到釜山的铁路,也对釜山有图谋。

    日本人此时又犯二了,日本浪人冲入了朝鲜王宫,发动了政变,结果在政变中,闵妃被打死,威廉二世趁机发表了对日本强烈的抨击,什么黄皮猴子,未开化等词汇都用出来了,丝毫没有顾及到打击面太广,连带大明都打击到了的现实。

    此时大明提出了强烈抗议,趁机满足英国的要求,派出四艘铁甲舰,二十艘巡洋舰的庞大舰队开赴朝鲜海域,向日本施加强大的压力。

    日本有胆量跟四艘铁甲舰为主的北洋水师开战,却知道跟大明海军开战毫无胜算,因为大明海军中除了这四艘铁甲舰外,还有三十多艘呢,大明海军跟德国海军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日本只能认怂,将惹祸的外交官撤回国内,同时撤走了一部分驻军,借此平息事端。

    也默认了德国舰队进驻釜山。

    受此屈辱,日本人岂能甘休,不甘休就要大造军舰,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大海军,又一轮扩军备战开始了。

    很显然这是针对大明的,但威廉二世硬说这是针对德国的,马上推动国会,通过了建造十二艘铁甲舰的海军法案,德国比历史上提前两年进入了扩张海军阶段。

    英国人对德国人的行为极为不满,与德国的对抗开始升级,暂时还没有压到英俄矛盾,估计等威廉二世的大海军有一定规模的时候,英德矛盾就会升级到超越英俄矛盾的程度。

    德国扩建大海军,在亚洲逐步扩张的另一个后果是,让日本开始跟俄国越走越近,日本开始跟俄国秘密沟通,如何遏制德国在朝鲜半岛扩张的问题。

    面对东亚局势的又一轮紧张状态,英国人越来越感觉对这一地区有心无力了。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对大明的政策,他们发现了一个规律,英国一旦逼迫大明,大明一定会做出相应的对应,而大明的对应,往往会让局势更加复杂,更加紧张,复杂和紧张的程度,已经开始让英国感到头痛。

    英国此时明白,大明已经成长到足以惹起英国控制不了的状况的程度,此时说遏制似乎已经晚了,要么直接打击,要么只能合作。

    德国和俄国的扩张,已经让英国感到很紧张了,这时候更紧张局面还是发生了。

    1896年12月,大明终于宣布,跟满清朝廷达成一直,光绪皇帝跟大明特使在西安签订了明清合并协议,同时满清皇帝发表了禅让表,焚表祭天,表示满清失德,该禅让给有德者。

    ,

第七百九十节 给满遗找个去处() 
一手是正规的外交条约,一手是传统的禅让典礼,同时照顾了新派和老派,同时满足了西方和东方传统,做到法理完备。

    但即便再完备的法律程序,也减少不了外部的阻挠。

    俄国率先发表声明抗议,拒绝承认这份合并条约,认为是大明非法吞并了大清帝国,要求大明退兵,还政给大清皇帝。

    英国随即发出了强烈抗议,认为大明违反了跟英国的十年协议,大明擅自破坏远东地区的平衡,希望大明能够放弃这份合并协议,继续维持之前的局面。

    日本紧跟其后,不承认大明对大清帝国的吞并,表示保持大清的领土完整,是之前各方共识,大明单方面破坏这种共识,应该承担一切后果。

    美国也不承认,积极建议国际社会干涉,美国认定,大明吞并大清帝国是与侵略美国一样的侵略行径,各文明国家如果不加以阻止,大明向外扩张侵略将会伤害到越来越多的文明国家。

    法国对表达抗议,认为此举破坏了各国的利益,希望召开国际会议讨论中国问题。

    德国最后发表了声明,表达了遗憾。

    各主要强国都表达了各种的态度,但其中的内涵却值得推敲。

    俄国必然是最不想看到中国一统的国家,中国地区重新统一成一个国家,不再是类似过去德意志那样的地理名词后,这个新生的国家,国力将极其强大,俄国在东方的扩张将不得不停止。而自从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向东扩张就成了俄国的政策。

    英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最大受益者,肯定也不希望看到这种规模的地缘格局变化,不提会不会损害英国利益,仅仅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无法预料,在无法预料的情况下,霸主国倾向于保持稳定。

    日本以之前被大明和英国逼迫从北撤军时候所发的保持满清完整声明为依据,不愿意看到大明吞并满清。但他们国力有限,其实也就是说说,随即就派出公使跟大明沟通,他们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愿意承认大明对满清的吞并,而这个条件则是大明承认日本在朝鲜的特殊利益。显然日本只是将此次事件当作外交牌来打,给自己换一点实惠是最现实的,至于再跟大明打一仗,哪怕是跟着其他国家打过来,日本也觉得自己分不到什么好处。

    美国之所以建议国际社会干涉,第一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大明继续强大,几年前结束的跟大明的战争,让美国元气大伤,让英法德三国大发战争财,美国则欠下了巨额债务。对大明的仇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现实考虑,他们需要解决西部三州华人强势挤压白人的社会现状。

    美国现在已经解决了美利坚第二联盟国,通过策划了一场兵变,就成功瓦解了这个号称当年的南方联盟继承者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统治基础太薄弱了,虽然是由奴隶主的后代所建立的国家,可大明为了拉拢底层佃农的支持,连大种植园都拆分了,这让他们最大的支持者都不可能支持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统治基础。兵变,只是他们这个政权垮塌的一种方式之一,美国联邦终结他们有的是办法。

    结束了第二联盟国政权之后,美国已经有余力,一边在南方各州镇压黑人暴动,一边在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采取措施了。之前他们顾及这里的华人组织,太平天国再次以拜上帝教的体系组织了起来,手里握有大量武器装备,在加州三角洲、内华达山脉一带割据,虽然名义上接受美国联邦的统治,但内部自成一体,税收系统都不跟美国对接,完全不给美国联邦上税。南加州的印第安人开始以游牧形态存在,也是美国联邦头痛的现实之一。

    现在有余力解决这些问题了,最大的担心则是大明会不会干涉,因此他们反对大明,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压制大明,如果能达到目的,则给他们解决西部问题留足了空间。

    法国表达抗议,同时建议国际社会召开会议讨论中国问题,显然这个落魄的帝国,已经无法独自应对,或者是敢独自应对大的国际局势变化了。

    德国表达了遗憾,很显然,在从大明手里得到了南通和朝鲜的釜山之后,缺少海军的德国胃口暂时喂饱了,他们不太可能去配合英国这个处处限制他们发展的国家,打击大明这个维护他们利益的国家。

    因此真正可能有所行动的,只是英俄两国,其他国家都只是嘴上说说,不会采取实质性行动。最多加上一个法国,他们有可能因为跟俄国的秘密同盟条约,而配合俄国的行动。但法俄同盟只会让德国进一步疏远他们,德国事实上已经排挤出这个可能的列强干涉圈子了。

    大明针对这种情况,重点对英国和俄国展开了外交公关,尤其是英国。

    但是英国人态度十分坚决,认为大明违反了跟英国的协议,英国不能接受这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任何国际条约都是受国际法保护的,甚至本身就是国际法的构成之一。英国人尤为看重这些,因为这些东西就是英国人开创的。法国人曾经酸涩的叹息,“所谓国际法,不过就是英国外交部的对外关系准则而已”。

    英国这里说不通,俄国却表示可以谈判,俄国无非是为了扩张领土而已。他们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是蒙古,第二是满洲,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满清的国土,不是中国传统统治区域。俄国假意表示,如果大明能将这两块土地,交由大清帝国皇帝继续统治,让大清在他们过去的领土上继续存在,俄国可以支持大明收复中国人固有的统治区域。

    说让满清在满蒙地区复国,这不过是托词,也许真的会这么操作一下,不过是继续借助光绪,甚至随便拉一个满清皇族撑撑门面,稳定一下人心,时机成熟了自然将他们抛开,一个伪满洲国而已。

    对此大明不能答应。

    虽然国际外交的工作还没有做好,但国内统一问题却刻不容缓,或者说这几年都没有停止过,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将大明的现代行政机构与满清的王朝体系相互对接,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这几年已经先后完成了对满清内部政府机构的控制,但是行政新式、程序等等对接还需要时间。

    相比于这些工作,反而是仪式性的工作不那么重要,朱敬伦甚至都没有按照一些大臣的建议,跑去西安接受光绪皇帝的禅让,一直就留在广州关注政治外交方面的进展。

    在他看来,合并条约签订,就意味着两国已经合并,至少是开始合并,那个禅让不过是满足国人的虚荣心罢了,谁都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但朱敬伦愿意在广州做一个受让的仪式,给传统士大夫阶层一个心理交代,至于光绪在西安的仪式,真的就没有必要去了。

    此时正在进行禅让的光绪皇帝哭的跟狗一样,但他不敢拒绝。因为放弃在满清的权力,他还能有一个归宿,强留一个虚名,只会招来杀身之祸。

    如果他同意禅让,放弃大清皇帝的虚名,能换取一个容身之地,一个自由的,自己做主的容身之地。

    跟大明的合并协议中,用正式条文规定,明清合并之后,大明继续承认光绪的皇帝身份,并将大明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过去的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最大岛屿,风景秀丽的塔希提永久性划归为爱新觉罗皇室领地。

    并且大明承担大清皇室领地的安全保障,也就是这里是大明的保护国,大明将在这里建立军事基地加以保护,但光绪皇帝在这里将享有绝对的权威,行使他在满清所能行驶的一切皇帝权力。

    塔希提也改名为皇帝岛。

    慈禧太后死活不愿意跟皇帝居住在一起,估计担心光绪会弄死她,于是慈禧得到了新喀里多尼亚作为养老地,这里的一切税收都会供应她的花销,新喀里多尼亚也改称为老佛爷岛,在慈禧生前,在慈禧生前,这里将完全由慈禧管理,慈禧死后,大明将收回这里的一切权力。

    给慈禧和光绪找个安身之地,换取他们放弃权力,这是一个原因,但这种人按照中国传统还是杀了干净,至于被俘的骂名,朱敬伦根本不在乎。

    给这两人找一个地方安置,最重要的还是朱敬伦希望尽最大可能的化解社会矛盾。

    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根深蒂固的,现在猛然倒塌,必然会跳出一大群满遗如丧考批,他们没事就给政府找麻烦,甚至到了21世纪,依然有大把的人为满清政府歌功颂德。

    现在好了,大明是跟满清领土合并了,但并没有灭绝满清王朝,是满清的忠臣孝子的,去找你们的皇帝和太后去吧,就在太平洋上,而且风景秀丽,阳光和煦,包衣们去效忠你们的主子去吧,去给你们的皇帝做牛做马伺候主子去吧。

    不肯去?

    那么好,以后就少哔哔,少做出一副忠臣孝子模样,打着什么不肯效忠新朝,不食周粟的恶心模样,然后还一堆同道相互捧场。

    这种人在大明建国三十年后的现在都还有,现在好了,大明官府在大明境内,在满清境内轮番宣传,贴告示,在报纸上发广告,告诉他们你们的主子在哪里,效忠他们去那里,少成天在别人面前嚷嚷。

    从此以后,再有人留着辫子,自认为高人一等,是孝子贤孙,指责别人不孝的,别人大可呛声他们,你们忠心不二怎么不去找你们的皇帝?一下子就能噎死一群人,相信这个政策一下,会有很多人悄然剪掉珍藏多年的花白辫子,会有很多人不再嚷嚷着不食周粟,即便他们心里如何,也无法说出来影响视听。

    社会上少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会让社会安定许多。

    果然,在大明已经控制了内地警政的基础上,控制了各地官员的情况下,光绪的禅让诏书昭告天下,并没有引起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反抗,在大多数人看来,满清政权也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候,并不难接受这个政权的更替,少数人虽然不满,也还没到拉杆子保卫这个政权的地步,这跟明末换季是不一样的,那时候王夫之等文人精英认为满清入关是蛮夷取代华夏,而大明显然不是什么蛮夷。

    但也有极个别死硬派,其中以八旗子弟和包衣出身的忠心奴才为主,尤其是后者由于基数大,数量众多,他们成群结党的围在各大衙门前痛哭。

    但实质性的军事反抗,并没有发生,重点关注的驻防八旗等军事性质的组织,也表示了对新朝的效忠,或者表示愿意追随皇帝去皇帝岛。

    相比于国内满遗们既没有反抗的勇气,保持光绪的名义地位,又给了他们一个发泄点,国内政治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过渡,国际外交上就没那么平静了。

    跟英国的谈判始终不甚顺利,大明已经表示愿意继续承认英国的一些特权,但英国人依然无法接受。

    俄国人更不能接受了,在大明明确拒绝他们允许满清在满蒙地区复国的条件后,俄国擅自从不知道哪里找来了一个皇亲,在库伦宣布继位,声称领土包括整个满蒙地区,然后俄军打着帮大清帝国收复失地的名义,出兵东北,顷刻间占领了依克唐阿控制的东三省。

    依克唐阿对这个大清表示了效忠,因为这个大清的皇帝,是俄国人扶持的光绪的弟弟,爱新觉罗载沣,依克唐阿效忠的条件是,只承认载沣暂代皇帝之位,一旦光绪皇帝从伪明手里解救出来,载沣要还政给光绪。

    俄国人当然答应这种所谓的要求,于是俄军顷刻间推进到整个东三省,除了大连之外,整个东三省被俄军控制。

    俄国人的突然行动,彻底打破了地区局势,明俄两国已经到了战争边缘。

    可这时候大明跟英国依然无法达成一致,英国提出了可以支持大明全面对抗俄国,条件是大明放弃合并条约,继续认同光绪的皇帝地位。

    朱敬伦实在没想到英国会这么难缠,不取得英国的支持,即便能跟俄国对抗,迟早还是一个麻烦,反而不如利用现在俄国南下的压力,取得英国的支持。

    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个抽心计,跟俄国和解,至少是表面上跟俄国和解,一来给英国施压,二来为将来可能跟俄国作战赢得缓冲时间,以及赢得一个国际外交上的优势地位。

    ,

第七百九十一节 明俄满蒙协定() 
俄国扶持傀儡政权,并且出兵占领了东北地区之后,国际外交的形势就开始发生改变。番茄小說網sw。c

    一直压在大明头上的压力减弱了,美国人继续呼吁国际干涉,对美国而言,大明肯定是第一威胁,但俄国在东北的扩张,也影响到了美国的利益,东北地区始终是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相当于长江对英国的利益地位。

    可是法国突然偃旗息鼓,不再主张召开国际会议了。

    日本同样是抗议,不知道有没有私下去找俄国寻求支持,让他们占有朝鲜。

    德国竟然也发出了抗议,显然得陇望蜀,在釜山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将目光也注视到了较为富庶的东北地区。

    英国人当然也不愿意看到俄国吞并满蒙,可是却在大明吞并满清和俄国占据满蒙,两个问题上纠结,议会爆发过多次辩论,都无法分辨到底是默许那种状况对大英帝国更有利,因此就无法决定是支持大明还是支持俄国。

    英国的尴尬地位,由于英国国际霸权的相对下降,和区域强国的实力相对增强所致,别扭在他们不愿意接受这种现状。

    最后英国人只是加强了在东方的军事力量,派遣四艘军舰进入香港,只可惜这种程度的军事威慑,已经不足以对大明构成威胁,大明海军军官和相关技术人员还申请登舰参观,对英国的最新式战舰发表了高度赞扬的评论。

    由于英国都无法对中国地区的格局变化做出果断的决定,其他国家更没有力量介入,英国抱着一种看看大明跟俄国博弈的结果,他们开始选择孤立于这一区域的复杂政治博弈,被迫或主动采取了欧洲的孤立政策。

    可惜的是,两强相争的结局没有出现,大明开始跟俄国就满蒙地位展开了谈判。

    这次大明做出了大幅度的让步,满足了对俄国在蒙古地区的一些权力要求,比如默认了俄国在蒙古铁路沿线驻军的权力,但要求俄国将军力限制在十万以内,在张家口外的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三万人,在葫芦岛的驻军不得超过五万人。

    在东北地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大明在东北拥有巨大的利益,如果作为三个省来看待的话,这里是大明在中国地区出口排名前三的三个省,相当于五个山西,四个山东。已经移民了两千多万人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