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箭,即便敌人身穿铁甲,也防不住这些箭矢。
无数子弹、破甲矛和跳跃的火光飞向金人,而数量众多的破甲箭也相向飞行,射向帝国方,尤其李南和完颜宗望这两位统帅,更是对方集火的目标。
完颜宗望有护卫保护,李南的身边却有国丈庞旭这位摩尼教的**师在。
自从李南饶了方腊的家人和下属性命之后,方腊感激的将摩尼教的阵脚功法《乾坤大挪移》交了出来。
这门神奇的功法李南自己练习了之后物归原主,将此功法密集交给了摩尼教的传教**师庞旭。
《乾坤大挪移》既然名字中带有挪移两字,那就代表其在牵引挪移和借力打力上,都具有着非常特殊的效果。
子弹和破甲矛都无法穿透那厚重的塔盾,而那些射向李南头脸的破甲箭,也都被庞旭牵引挪移到了其他方向,在第一波攻击中,双方统帅都未受伤。
不管是射箭还是投矛都需要短暂的蓄力拉弓,就连枪械也需要换弹匣,就在金人准备射出第二轮箭矢的时候,李南方拥有五十把ak步枪的皇家铁卫,却还在继续射击。
一朵朵血花在这些金国神射手的身上爆开,五十把调成自动的ak步枪,瞬间就将弹匣里的所有子弹发射出来,随后这些皇家铁卫拔出两把p226手枪继续射击。
不到两分钟,完颜宗望带来的一百名护卫就有半数毙命落马,而李南跳下马来,手中出现那杆夺命锁喉枪,蓄力之后带出一片流光冲向了前方。
李南并非是独自冲阵,他的身后还有不知火舞和十多个忍者,而黑暗中还有一条虚影紧随其后,一同奔向金人的队伍。
对于此次谈判,完颜宗望也预料到可能会有翻脸搏杀的事情发生,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作为一军主帅,李南竟然会身先士卒的冲杀过来。
第621章 绝命奥义和宝甲()
完颜宗望身为金国二太子,又率军攻辽屡建功勋,可以说是战功赫赫,他不但头脑清明擅于带兵,自身也是弓马娴熟,反应灵敏。
李南方的第一波突袭结束后,完颜宗望发现己方吃了大亏,当即二话不说拨马便走。
完颜宗望从李南冒险突袭这件事上,就已经推断出敌方弹药稀缺,所以只要自己能逃回后方大营,那明日哪怕损失在惨重一些,也能将这支帝国远征军歼灭。
此时此刻,李南如何能让敌酋逃走?
李南深悉射人先射马的道理,因此他使出这招猛虎破之后,并未袭击完颜宗望,他的目标是对方胯下的那匹火红色的良驹骏马。
直冲到对方马腹之下的李南,没有耽搁任何时间,他将手中夺命锁喉枪笔直向上,随后运足浑身气力刺了出去。
夺命锁喉枪材质特殊,犀利无比,再加上李南非人的神力,这一枪直接穿透这批神驹的肚子,从后背透出径直刺向坐在马上的完颜宗望。
完颜宗望反应奇快,刚一察觉李南钻到马下后,连忙双臂一撑马背,双足双手用力撑跳到了旁边护卫的马上。
李南虽然失手,但仅比他差了一步的不知火舞到了。
这位岛国的女忍者,距离敌人还有数米便猛然跃起两米多高,挟带着前冲之力,双脚凌空踢向护在完颜宗望前面的那个金国护卫。
见到一个女人踢向自己,身材健硕还穿着精良铠甲的金国护卫冷笑一声,随手拔出腰间匕首刺向不知火舞。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这就是不知道情报的坏处了。见到一个女忍者近身攻击自己,还敢不闪不避的家伙,最后一定会吃到大亏。
不知火舞虽然身在半空,看起来无法闪躲,但是她却蛮腰微拧,两条修长结实的大腿发力,一脚踢向对方握着匕首的手腕,另一脚踢向他的脑侧。
这两脚势大力沉,那名金人亲卫也不敢轻慢,连忙伸出双臂抵挡,只听啪啪两声轻响,两人的腿脚碰撞到了一起。
不知火舞这一招可虚可实,既然伤不到人,便马上由实转虚,凭借着从金人护卫双臂上借到一丝力量,瞬间变招,双腿前伸猛然夹住了对方的脖颈,随后浑身发力,使出了一招摔投技。
李南曾经跟不知火舞经常在床上‘近身搏斗’,所以只有他才知道那双美腿上蕴含的力量。
虽然那名金人护卫虎背熊腰,加上全套的精良铠甲有两百多斤重,但还是被不知火舞这招如同拔萝卜一般的甩飞出去。
失去了这名金人护卫的保护,坐在马上的完颜宗望便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暗黑中的那道虚影突然现身。
此人笔直的站在那匹战马的马头上,只见他一身黑色的忍者劲装,脸上也有同色黑巾遮掩面容,浑身散发出浓重的肃杀之气,他正是岛国上忍宗师服部半藏!
服部半藏端立于马上,距离满面惊容的完颜宗望仅有半米左右,不待这位金国二太子有所反应,他突然动了起来。
服部半藏的第一招非常的出人意料,他弯腰急冲,猛然用自己的头撞向完颜宗望的头。
大多数生物的脑袋都是需要保护的要害,世上使用自己的头进行攻击的流派并不多,而服部半藏恰恰就是一个。
每个人的头颅受创之后都不会好受,轻则昏晕受伤,重则毙命,没有经受过这种训练的完颜宗望被撞击之后,顿时双眼一黑。
被忍者宗师贴身近战,这就是灾难,因为服部半藏马上使出了一套细密紧凑的连招。
服部半藏先是下砸肘击对手的同侧肩关节,之后回收蓄力,手背击打对手面门,造成完颜宗望短暂的动作不能。
这还没有结束,接着服部半藏用右手抓住对手手腕将之硬扭过来,随后重重的在对方的肘关节上击出一拳,脆声响起,完颜宗望立时冷哼一声。
如法炮制,服部半藏接下来将完颜宗望的另一侧肘关节击段,随后又是一番眼花缭乱的关节技,最后从背后锁住敌人,双足猛踏带着完颜宗望一起跳到空中。
两人本身已经在两米高的战马上,服部半藏这一跳又有两米多高,随后两人便头下脚上的向地面坠落……
服部半藏先断敌人四肢关节,然后再攻头、胸、下腹,最后带着敌人下坠撞击头盖骨,这一套连招有个非常贴切的名字,叫做绝命奥义。
顾名思义,不管任何敌人,只要中了服部半藏这一招,那基本就是一套带走,绝无幸理了。
噗!被锁住的完颜宗望,脑袋结结实实的撞到了地面,在他身后的服部半藏潇洒的后翻站稳,随手甩出两把手里剑,射中了两个距离最近,想来救主的金国护卫的咽喉要害。
李南挥枪挑死了数个金国护卫后,疾步来到倒在地上的完颜宗望身边,握枪刺向这位金国二太子的脑袋。
如果是其他人连续被李南和服部半藏攻击的话,那恐怕早就毙命了,而完颜宗望此时除了双臂断折之外,居然并没有什么大碍。
这当然不是因为完颜宗望武功修为要比别人强,而是他身上所穿的内外两套盔甲。
作为金国战功卓著的二太子,也是统军大将,完颜宗望屡次攻破辽国的重镇,辽天祚帝为了逃命,不惜丢弃妻子,至于国库内的各种宝贝自然没时间带走。
辽国幅员辽阔,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积攒下来的金银财宝无数,而各种奇珍异宝也是数不胜数,最后都便宜了这些女真人。
完颜宗望穿在外面的这件金色铠甲,名唤黄金锁子甲。
据说此甲乃是三国时期的魏王曹操之物,这黄金锁子甲不但造型精美,而且使用了几种天外陨石中提炼出来的金属,虽然看起来轻薄无物,但刀枪不入坚固异常。
这黄金锁子甲可以抵挡箭矢、剑刺、刀砍,不过对于重武器的锤击却是无效,但是他完颜宗望的里面还穿着一件乌蚕衣。
乌蚕衣并非中原之物,而是来自西域雪山一带,通体都是用一种黑色寒蚕丝所制,任何力量击打在这蚕衣上,都会被卸去大半。
因为这种雪山黑蚕早已经绝种,所以此衣世上仅有这一件,堪称是珍稀至极。
就是依靠这两件宝甲,完颜宗望才从服部半藏的必杀秘技中存活下来。
第622章 赎身和千古奇珍()
如果真的想彻底杀死一个人,那绝对不要冲着心脏下手,因为有护心镜防弹衣之类的防具,还有心脏生长的位置发生变化等小概率的事情,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砍头。
李南这一枪瞄准的就是完颜宗望的面门,只要刺中他就必死无疑。
感受到劲风及面,倒在地上的完颜宗望忍着双臂传来的疼痛,拼命的向旁边挪了挪,惊险的躲开了这必杀一枪。
机会转瞬即逝,服部半藏和不知火舞创造出的这个短暂的时机,被李南浪费掉了,因为数个金国侍卫毫不顾及自己生死的冲了过来。
按照金国的规矩,如果二太子完颜宗望死在这里,那他的这些护卫战死当场还则罢了,要是临阵脱逃,即便是回去了,也是全族被斩的下场,所以这些披着铁甲的侍卫全都发疯了。
这些身披铁甲的金国护卫,手里的长刀如同雪花般飞舞,距离稍远一些的也弯弓搭箭,射向李南等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救下完颜宗望。
悍不畏死确实是一种勇士特有的气概,但是这不是万能的。
完颜宗望想要跟李南见面,其实就已经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太高估了自己身边的金国勇士,也低估了李南麾下的这些高手和超越时代的武器。
双方动手之后,依靠ak步枪的犀利攻击,完颜宗望的百人护卫就损失过半,而在接下来的突袭中,又有数十人死在了破甲矛,子弹和那些忍者的手里剑中。
如今虽然仅剩的二十多个金国侍卫拼死护住完颜宗望,但面对数量众多,单体攻击也是极为彪悍的李南等人,他们已经没有逃回大营的机会了。
“住手!”躲在侍卫中的完颜宗望,垂着双臂猛然喝道。
包围圈已经形成,对方已经逃不掉了,所以李南摆摆手,示意众人先停手,他想听听完颜宗望还想说些什么。
“按照我们金国的规矩,我想要赎回自己,请问霍将军可否?”
“赎回自己?呵呵。”李南带着笑意的望着完颜宗望,好奇的询问道:“你可是堂堂的金国二太子,按照你的身份和地位来计算的话,本将军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东西的价值如此之大。”
“传国玉玺!”完颜宗望犹豫片刻,说出一件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宝物。
“传国玉玺?”听到此物的名字,就连见惯了各种宝贝,金银珠宝视若粪土的李南,也不免惊呼一声。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制于秦朝,千年来伴随着王朝兴衰不断易手,据说早已经消失。
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
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但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
传国玉玺此时应该藏在宋国东京城的皇宫内,如今完颜宗望竟然说他手中有传国玉玺,李南一时间还真是辨不清真伪。
第623章 得玉玺各奔南北()
见到李南呆立不语,面有疑色,完颜宗望为了性命连忙说道:“暂且制美宝,千载助兴王。华夏既失鹿,此宝归北方。子孙宜慎守,世业当永昌。敢问霍将军,可曾听过此诗?”
李南微微摇头道:“不曾。”
完颜宗望解释道:“辽圣宗耶律隆绪为帝之时,辽国到达最壮盛的时期,此人能文能武,这首诗便是他所做的《传国玺诗》。不仅如此,在辽重熙七年,辽国进行科举大比,试题的标题题目便是《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
“哦。”李南听懂了对方话中的含义,“你的意思是说,传国玉玺一直在辽国手中?”
“不错!”
完颜宗望继续说道:“石敬瑭在契丹军的辅佐下大北后唐军,石敬瑭攻破洛阳城后,唐末帝李从珂襟怀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身亡,以后这件宝物就绝迹人世了。然则契丹的儿天子石敬瑭死后,他的养子后晋出帝石重贵登基,其后,辽晋开战,后晋被辽国所灭,这枚传国玉玺就落在了契丹人的手中。”
石敬瑭攻破了洛阳城,而传国玉玺就在洛阳城中,这么算起来的话,这枚玉玺的来历要比宋国从农田里捡到的真实了不少。
对于传国玉玺没有人会不在乎,因此李南问道:“那你又是从何得来的这传国玉玺呢?”
谈及此事,完颜宗望骄傲的说道:“天祚帝一路逃亡,曾率五千多军兵与我交战。当时虽然我只有千余兵士,却依旧将这位辽国皇帝打的屁滚尿流。虽然最后天祚帝又逃了,但是我却擒获了他的儿子赵王耶律习泥烈从及传国玉玺,另外还获得了牧马一万四千匹,车子八千辆。”
李南没有问出你得到了传国玉玺,为什么没有交给金主完颜阿古打的蠢话,毕竟这东西对于每个有野心的人来说,都珍贵无比。
传国玉玺是宝中之宝,更是万宝之王,由于它的存在,早已经跨越了宝物的范畴,它便是山河社稷的象征。
一个帝王,要是手里没有这枚传国玉玺,那么他便是伪天子;纵然一个引车卖浆、可能山贼草寇获得了这枚玉玺,他也敢说本身便是正统天子的象征。
李南现在杀了完颜宗望,最大的可能就是造成金国东路军群龙无首,进而乘胜追击,不过己方弹药消耗的七七八八,想要全歼敌军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更何况李南现在最担心的不是金兵,而是宋国人,所以他决定不能让自己人拼到毫无反击之力。
考虑了片刻,李南来到完颜宗望面前,郑重的提出自己的条件:“将传国玉玺交出来,命令你麾下的兵马返回黄河北岸,本将军便放了你。”
完颜宗望也算是位枭雄,做事绝不拖泥带水,也没有让对方赌咒发誓,而是说道:“我军兵马先渡河,最后在黄河之中交接玉玺?”
“可以!”
这批金国东路军的将士都跟随完颜宗望多年,对其忠心耿耿。再说昨日一战他们也用生命和鲜血见识到了帝国军的强悍实力,心中多少有些惧意和归意。因此在得到主帅的命令后,剩余的几万士卒并没有出现太大骚乱,较为平静的开始渡河。
渡河进行的很顺利,毕竟前几天这些金兵才刚刚由北向南的渡过一次了,这次也算驾轻就熟。
当金兵全部回到黄河北岸后,李南亲自乘坐一艘小舟押着完颜宗望来到黄河之中,而从北岸也飘来一艘船。
两舟相遇,自有从人用铁锚连接船只,李南接过完颜宗望心腹递过来的黄锦布包,将打后见一华贵无比的檀香宝函。
打开宝函盒盖,里面果然有四寸见方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