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大汉军神-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瑾一脸作难的道,他原本想,这世子孙登任性一下,一者涨涨江东威风,二者也挫挫荆州锐气,并无不可。只要张弛有度,恩威并施,劝说关羽缔结姻亲,也算不辱使命了。可谁曾料到,事情竟会发展成这样,完全超出了他的掌控。

    关公将衣袖一拂,背过脸去道:“子瑜如实回禀便可。”

    “快走,快走,快些离开此财狼之地……我要回江东……”

    诸葛瑾还想再说些什么,早被孙登的一阵惊慌失措的催促打断了。

    “送客。”关公把手一扬,冷冷的道。

    “请!”身后闪出关平、周仓,齐声大喝道。

    一群人簇拥着孙登抱头鼠窜的跌撞着出了门,躺在血泊之中的潘临,早已因失血过多而气绝身亡,那具孤零零的断臂尸体竟被无情的遗弃了。

    关公当众拒亲,羞辱来使,尽管事出有因,但却因此得罪了孙权,芈桓隐隐感到有一丝不安,按照历史的走向,在不久之后,孙权就应该采取行动,不可不防。但芈桓转念一想,现在才建安十七年,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如此算来,还有六七年时间,当下便没有太在意。

    孙权果然有所行动了。

    这一日,关公召集众人议事,众人齐聚之后,关公神情凝重,端坐于首席。芈桓隐隐感觉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关公环视一周,看看众人坐定,方才说道:“近日连翻收到桂阳等太守急报,东吴方面频频在边境挑起事端,意图夺我三郡。”

    “父亲,适才探马来报,交州刺史士燮奉孙权之命,陈兵于桂阳之南,又勾结昔日桂阳太守赵范,纠集旧部,意图强取桂阳。三郡之变故,唯有这岭南一路最为吃紧,望父亲定夺。”

    最后赶来的关平,气息尚未平定,就向关公禀报了最新的军情,很显然他也是刚刚收到急报,并匆匆赶来。

    “主公新得西川之地,立足未稳,自是无暇东顾,如今两面受敌,需北拒曹操,东防孙权,单靠荆州这点兵力,恐怕捉襟见肘。”马良不无忧虑的说道。

    “诸位有何良策?”关公神色淡定看着众人道。

    王甫献策道:“北魏势强,不可不防,荆州大军不可轻出。江夏、长沙两郡看似暗藏危机,实则无忧,强魏之胁,江东与我共之,我料彼必不敢倾全力攻我。可派两股部队伏于各路险要隘口,多设旌旗,以为疑兵,东向之患自解。只有岭南一路较为棘手。”

    “可遣一猛将,率一军只取赵范中军,迅速瓦解其斗志,使敌胆寒。那士燮乃交州大族,不过暂降东吴,素怀二心,此次只是奉命行事,攻伐桂阳于他并无半分好处,其必不尽心。赵范溃败,士燮必退,此路可无忧矣。只是……”马良亦献上一策,但说到此处却面露难色。

    “只是什么?先生快讲。”关兴早已按耐不住了,急不可耐的问道。

    “只是此事有些难办,荆州兵力不多,所遣之将多带兵,则荆州空虚,少带兵,则难以形成威慑,不能达到短期内挫敌锐气的战略目的。”马良说出了此计中的难点。

    “父亲,就让孩儿领兵出征吧。”关兴听了马良的分析,很不以为然,向关公请命道。

    关公看了看自己这个年少的儿子,沉默有顷,方才问道:“需带多少军马?”

    “三千人足矣。”关兴自信满满的说道。

    关公沉思良久,转头对芈桓说道:“子轩可愿前往?”

    “君侯有命,桓当义不容辞。”芈桓出班抱拳道。

    “需要多少军马?”关公问道。

    “所部五百校刀手足够。”

    芈桓话音刚落,堂上不禁响起了一阵唏嘘之声,五百人……这也太自负狂妄了,尽管这是军中精锐校刀手,但没有人相信他能出色的完成这次的行动。

    芈桓并非妄言,这五百校刀手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只要运用得当,他完全有把握一举荡平敌军。

    “什么?五百人……”关兴见芈桓抢了自己风头,心中不快,喷喷的叫嚷着。

    而此时的关银屏,则微笑着一脸欣赏的看着芈桓,眼神中充满着无尽的迷恋。多少次,当芈桓对自己流落出的异乎寻常的关心之时,当他们四目含情脉脉相对之时,当芈桓为保护自己赶走东吴提亲团之时,她早已芳心暗许,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她这一生认定的人,这一点海枯石烂不会变。

    “只需五百人,愿立军令状!”芈桓斩钉切铁的道。

    “我也只带五百人,亦立军令状!”关兴忙抢前一步急道。

    “二哥,你怎么这样啊,父亲已经授意子轩了……”关银屏一把拉住关兴嗔怪道。

    “三妹,你……”

    关心见自己的亲妹妹心生外向,又急又气,恼怒的将袖一佛,转过身去竟不理她了。

    “就着子轩率五百校刀手,择日出发,勿再多言。”关公以命令的口吻大声说道。

    “父亲……”关兴仍然心有不甘。

    “你有何能,敢于我校场一试身手吗?来来来,我与你大战三百合,定要见个高下。”关兴突然迁怒于芈桓,咄咄逼人的挑衅道。

    “二弟,父亲如此安排自有道理,二弟不可造次。”关平见关兴实在无礼,也大声呵斥起来。

    “大哥……”

    在关兴的心中,自己这位兄长向来沉着稳健,颇具威望,是不亚于父亲般的存在。当下见关平也斥责自己,于是也不便再说什么,但仍然心中不服,气鼓鼓的将脸转向一边,怒意难平。

    “关平、芈桓、关兴、银屏留下,余者先行退下吧。”关公见自己这个小儿子如此好大争功,于是吩咐众人道。

    众人陆续告退,只留下了关公等五人,关公端坐于首位,面色平静,一语不发。芈桓等人自然也不敢说话,一时之间竟显得寂静沉闷,气氛有些尴尬。

第5回 论春秋关公授武道() 
沉默良久,关公道:“你四人且随我来。”

    芈桓等四人不知何意,但又不敢多问,只能大眼瞪小眼的相互看看,而后紧随关公之后。

    转过了几条廊坊,关公径直带四人走进了自己的书房,这里是关公的私人藏书所在,多少个夜晚,他都是在这里秉烛夜读,甚至通宵达旦。

    这里地方不大,但各类竹装书简却为数不少,尽皆摆放齐整。平日里,除了关公前来阅读,却少有人光顾。

    “尔等可知我为何带你们来这里?”关公看着疑惑不解的四人道。

    “儿实不知,请父亲明示。”关平上前答道。

    “平儿,你可知为父最喜读何书?”关公问关平道。

    “父亲时常夜读《春秋》。”关平不加思索的答道。

    “《春秋》乃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东周列国的重大事件,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关公闭了眼,宛若已然神游到了那个理想的年代。

    “父亲,可是这又与今天的事有什么关系呢?”关平不解的问道。

    芈桓立刻明白了关公的意思,春秋时期,那是中华文明最为灿烂的时代,那时候,各种学术流派盛行,百家争鸣;那时代的人,重义轻生,一诺千金。

    “世人皆道我喜读春秋,颇晓春秋大义,然而他们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初始,天下士子纷纷出世,凭一己之长效命于各路诸侯,虽则流派众多,然文武并不分家。士子们各按成法锤炼自身修为,学成经世致用之学,献与帝王家,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直到后来礼崩乐坏,旧有的价值体系也随之瓦解,经历了短期的迷惑和沉沦之后,士人们内部开始出现了裂变,遂因专精不同,而逐渐分化成:武道、剑道、射道、谋道、医道五个流派。”

    “如此说来,我等所习者乃是武道?”芈桓略有所思的问道。

    “正是!”关公接着说道,“五大流派中,唯有这武道一途,需对身体和心智进行千锤百炼,发掘潜藏身体中的无限潜能,方可有所突破,臻至完善。因此,武道一途也最为艰辛,非寻常人所能为之历练,古往今来多少人,终其一生止步不前,碌碌无功。”

    “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不早些与儿等讲述此事。”关兴急切的道。

    “昔日,尔等尚年幼,恐尔等贪功冒进,故不曾提及。”

    关公郑重的看了看在场的四个人说道:“如今尔等都已长大成人,是该告诉你们这些了。尔等当谨记,武道修炼,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趟或不成,反受其害。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四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武道修炼,共分九重境界,分别为:战士、斗士、猛士、骁将、悍将、神将、斗神、战神、军神。而每一重境界又分三个阶层,共三九二十七个等级。”关公介绍道。

    “似父亲这般,现处于何等境界了?”关银屏好奇的问道。

    “战神三阶。”关公回答道,“我费尽心力,竟未能窥透其中精妙所在,数年来未有寸进,始终无法晋升军神境界。于是我苦读春秋,想要从源头开始,于诸子百家中寻找蛛丝马迹,至今亦未得其法。”

    芈桓从关公的语气中听出了无奈,如关公这般勇武修为,竟然不能晋升这最后之境界,可想这武道修炼之路的艰难程度。

    “难道方今天下,竟无一人能参透这晋升之法吗?”芈桓问道。

    “方今天下确无一人能参透,只说这战神三阶,也只有我与三弟及吕布等渺渺数人而已。”关公回答道。

    “父亲,既无一人晋升,或者这军神境界并不存在,乃子虚乌有罢了。”关兴忍不住道。

    “兴儿,你错了,我朝有一人曾晋升为军神一阶,此人天赋异禀,资质甚高,十七岁便拜大将,北击匈奴,战无不胜。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二十四而卒,甚为可惜。。。。。。”

    “君侯说的莫不是。。。。。。”芈桓若有所悟的道。

    “没错,正是冠军侯霍去病,若不是早亡,有生之年,晋升为军神三阶,亦未可知啊。”关公惋惜的道。

    冠军侯霍去病,这是一个传奇,他是一座丰碑,后人穷其一生之精力,也难有望其项背者。

    “我时常教导你二人休要争斗,武道修炼之途崎岖而艰辛,似这般好勇斗狠,何日有所精进?况为将者额,不知韬略兵机,一味好勇斗狠,乃一匹夫耳。”关公意味深长的看着芈桓和关兴说道。

    “听君侯一席话,桓不甚惶恐之至,谨遵君侯教诲。”芈桓感慨道。

    “父亲,孩儿也记住了……”关兴亦惭愧的道。

    “荆州事务繁杂,平儿需常伴我左右,遇事则可旦夕商议。桂阳之行,甚为紧要,命子轩去,乃是其年稍长而沉稳。”

    关公深情的注视着关兴,眼神中充满着父爱的慈祥,又对着兄妹三人到:“荆州的防务也极为紧要,你兄妹三人常伴我左右,亦有大用。”

    “父亲,孩儿知错了……”关兴低声道。

    在其后的交谈中,芈桓了解到,这个世界果然和历史上的同一时期不太一样,这里不仅有“道”的修炼,而且每个修炼者身体之内,都有一个叫做战魂的无形之精的存在。战魂通过修炼者的修炼以及吸纳宇宙先天之精而成长,战魂的成长来自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唯有战魂的突破,修炼者的修为境界才能得到晋升。

    让芈桓感到沮丧的是,自己的战魂被归于劣等之列,这就是所谓的资质不高。芈桓自认为自己并未偷懒,然而至今不过猛士一阶,相对于关平的悍将三阶,关兴的悍将一阶,自己的这点成绩太拿不出手了,就连关银屏也已晋升为骁将二阶。

    芈桓开始迷茫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废柴?

    战魂不成长,后天的武力、统帅指数再高,也终是枉然。

    接下来的日子里,芈桓时时因此事而郁郁寡欢,每当他心烦意乱之时,关银屏总会适时出现,并时不时儿贴心的安慰、激励着他。而每当这个时候,芈桓的心情总会好起来。

    “子轩,别老是愁眉苦脸的啊,来,笑一笑嘛。”关银屏拉着芈桓的手逗笑着道。

    芈桓看着她那张调皮的俏脸,不由得心中升起一股柔情,笑道:“好了,我不烦了,修炼之事来日方长,我相信勤能补拙,终有一日我会成为君侯般的大英雄。”

    “嗯,子轩最棒了!”关银屏使劲地点了点头。

    “这一生中能得此乖巧伶俐、善解人意的佳人长伴,夫复何求啊。”芈桓两手捧着关银屏的双肩深情的注视着她,不无感慨的说道。

    “看你把我夸的。”关银屏低着头,面似桃花,含羞的痴痴傻笑着。

    看着她那娇羞欲滴的小脸蛋儿,如暖阳中含苞待放的花蕾,芈桓不觉浮想联翩,径自神醉。

    芈桓说的都是真的,前世的自己不过是个宅男,用屌丝来形容,也绝不为过,何曾有过这等艳福。如今穿越过来,上天对自己还真是不薄,竟送给自己这么个秀外慧中,体贴入微的阳光女孩儿。这简直就是自己日思夜想梦中情人的复原。

    “子轩,在想什么呢?”看着芈桓呆呆的样子,关银屏好奇的问道。

    “没。。。。。。没想什么。。。。。。梦中情人。。。。。。”

    似乎听懂了芈桓的语无伦次,关银屏觉得一阵幸福涌入心头,笑得更甜了。

    “子轩,桂阳之行准备得怎样了?我。。。。。。我想跟你一起去。”关银屏一脸认真的看着芈桓道。

    “不可以。”芈桓突然大声说道。

    “为什么?”关银屏瞪大眼睛问道,“难道你不想要我陪在你身边?我可以帮你上阵杀敌啊。”

    关银屏撅着小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屏儿,别耍性子了,此次行动与往日不同,必须面对数十倍于我之敌,必要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其情势必然凶险。。。。。。”

    芈桓耐心的劝说着,他是真心不想自己心爱之人以身犯险,哪怕只是想想,都不可以。

    “正因为此行凶险,我怎么能让你独自一人涉险?我一定要去,我这就去禀明父亲。”关银屏倔强的转身就走。

    “屏儿,你听我说啊。。。。。。”芈桓紧随其后跟了过去。

    “父亲,你让屏儿随子轩一起出征吧。”关银屏一路小跑冲进了关公的书房。

    关公手里正拿着一卷书简,见关银屏心急火燎的样子,紧接着芈桓喘着粗气也冲了进来,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胡闹!”关公板着脸严肃的道,“本侯将令既出,岂容更改,军中事务岂同儿戏。”

    关银屏被关公一阵大声训斥,心中委屈瞬间涌上心头,自母亲早丧,父亲对自己可谓是疼爱有加,绝不容许自己受到半分伤害。像今天这样的大声斥责,还是第一次,关银屏心中一时接受不了,不由得鼻子一酸,竟哭了起来,一甩手往门外跑去。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都是我平时惯出来的坏毛病。”关公望着关银屏背影不住的摇头叹息。

    “君侯,我去追她回来。”芈桓夺门而出,急匆匆的追了出去。

第6回 临出征芈桓授机宜() 
关银屏一路小跑冲进了后花园,这里花繁叶茂,景致迷人,平时少有人光顾,每当她不开心的时候,总喜欢一个人躲在这里,就这样静静地待上一会儿,她的心情总会好起来。而每当这个时候,芈桓总能找到她。

    芈桓自然是知道关银屏会来这儿的,于是径直寻了过来,这里的路径他已然再熟悉不过了,他轻车熟路的找到了关银屏。

    关银屏背对着芈桓,不时发出呜呜的低声哭泣,双肩不时有节奏的上下抽搐着。

    芈桓走到近前,捧着她的双肩,试着轻柔地将她的身子掰过来。关银屏感觉一双有力的大手握住了自己的双肩,瞬间觉得心中踏实而安稳,她很顺从的转过身来,犹自还在不停的抽泣,那一双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如两把沾了晨露的小刷子。

    芈桓见关银屏哭得梨花带雨,花容失貌,心中又是怜爱又是好笑,伸出两只手轻柔的帮她拭去满脸的泪滴,打趣的道:“这么大人了还哭鼻子,快些别哭了,丑死了。”

    关银屏突然破涕为笑,一拳打在芈桓胸口,娇嗔道:“要你管。”

    关银屏的那只小手,白皙滑嫩、柔软无骨,而且这一拳并不十分用力。芈桓非但没有觉得丝毫疼痛,反而感觉软软的,舒服至极。

    “傻丫头,我不管你,谁管你啊。”芈桓深情的注视着关银屏痴痴地道。

    关银屏亦还以含情脉脉的火辣眼神,四目相对,更无需过多言语,彼此心事已然神会。

    关银屏忽的扑入芈桓怀中,只将一张小脸紧紧的贴在芈桓的胸口,感受着对方那强壮有力而又略显狂乱的心跳。

    良久,关银屏悠悠的道:“子轩,你要答应我,好好的回来,我在家等着你。”

    “屏儿,我答应你,一定好好的回来见你。”芈桓抚着关银屏的小脸柔声道。

    关银屏脸上的神情这才舒展开来,天真烂漫的笑了。

    “屏儿。。。。。。”芈桓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走之后,除了惦念你,还放心不下荆州。”

    “放心吧,荆州有父亲坐镇,且我荆州兵强马壮,我兄妹三人亦非等闲之辈啊。魏国若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关银屏信心满满的说道。

    关银屏的信心是有根据的,荆州尚有雄兵数万,且荆南六郡自平定以来,已历经六载,期间并无战事,民富而国强。况关公神勇,兵法娴熟,关氏兄妹勇武过人,莫说关平、关兴,就这关银屏也是弓马娴熟,并不在芈桓之下。

    芈桓这样想着,心中稍感慰藉,或许是自己多虑了。但东吴这一边,不得不让人忧虑,荆州之于东吴更像是生命的咽喉,无论是谁控制了这里,若是结为盟好便好说,若是一朝为敌,则随时可顺江而下,如此一来,东吴引以为傲的水上优势便荡然无存,必将有如鲠在喉般的痛苦。因此荆州乃是东吴命门所在,其中厉害,孙权不可能不尽知。

    更何况,赤壁之战,孙权自认为东吴耗费钱粮甚巨,荆州因属东吴。后来虽有借荆州一说,但实际上借的仅仅只是南郡而已,况东吴借南郡,也有其不能独挡北面强敌的苦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