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鹰扬德兰士瓦-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笨蛋,别耽搁,再快点!”

    他不停咒骂着催促。

    “中校,现在已经很快了,再快就根本没法瞄准了。”

    炮兵军官愤懑地顶撞,他们是人不是神,短炮管的山炮原本就不是精确炮击武器,再快就更没准头了。

    “不需要瞄准,只管把炮弹打出去。”

    巴伦的命令让整个炮班瞠目结舌。

    “可那会误伤我们自己人的。”

    “不要管,只要有可能炸到敌人就行了。”

    疯了,这家伙一定是疯了,炮兵军官不敢同疯子辩驳,尤其是疯子上司。

    奔驰的战马跑过刚才被火箭弹蹂躏过的区域,破损的机枪残骸,炸烂的炮组官兵,都让骑兵们心惊肉跳。他们远观了过那场惊心动魄,但此刻亲临看到惨状,更加触目惊心。

    突然,头顶上传来呼啸的声音,骑兵们抬头,看见天空中密麻麻飞来的火箭。拖着尾部熊熊火焰,直坠向这块刚被摧残过的土地。

    前面的拼命抽打着马匹,希望能在火箭弹炸开之前安然通过,跟在后面的,希望能勒住坐骑,躲过这场灾难。

    又是惊雷般一连串的炸响,整片区域再次被炸起的烟尘笼罩。烟尘还没散尽,天空中又出现了第二波火箭。

第三十四章 战果() 
三个波次的火箭弹打击,一百名白人骑兵只剩下跑在最前面的不到二十人。人与马残缺的肢体散落各处,混杂在枪支机件和零碎布条之间。整片区域重新又被反复耕犁过,弹坑星罗棋布,翻起的泥土掺杂着人马血肉,原本被枯草覆盖的原野上,草木荡然无存。

    乔姆巴听到了身后连续不断的爆炸声,但却不可能回头去看,离敌人的围墙已经很近了,他甚至能看清楚墙上射手勾动扳机的动作。

    轰,又是一发炮弹落下,很准确地命中围墙,折断的木桩连同敌人的身体被抛向了空中。

    “杀呀!”

    周围的人疯狂地叫喊着,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进壕沟里。乔姆巴没有跟着冲进沟里,趴在沟沿外不停地开枪。他不需要瞄准,甚至不需要打中,只要证明还在射击就足够了。只要不被子弹打中就行,无论敌人的还是督战军官的。

    刚刚装填子弹的士兵,冷静地端起枪扣动扳机,子弹射入最前面人的胸膛。后面更多的人涌上来,刺刀闪着寒光,纷纷跳进壕沟。士兵扔下步枪,拔出腰间手枪,枪响的那一瞬间,刺刀也同时刺进了他的身体。挣扎着,士兵还想用最后的气力再扳下击锤,但新的刺刀又捅了上来。

    另一名被子弹击中的士兵,挣扎着划着火柴,在敌人惊诧的目光下点燃导火索,而后壕沟内响起猛烈的爆炸声。

    面对汹涌而来的人潮,壕沟里的士兵没有退缩,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射出枪膛里的子弹,用最后的力气捅出刺刀。

    围墙下的一幕幕,梁洪看得很清楚。敌人潮水一样涌入战壕,瞬间将二十名士兵吞没。战士们十分英勇,钟寡绝对悬殊下,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他的眼睛潮湿了,耳边仿佛又听到隆隆炮声和自动武器连续密集的射击,他幸存了,但战友们却都长眠了。

    射击、拉枪栓、再射击,发了疯一样打光弹仓里所有的子弹,他才终于恢复了理智。已经有敌人爬出壕沟,想要攀上木墙。

    “扔炸药包!”

    吼叫着发出命令。

    几十个燃烧着的药包从围墙上扔下去,在人群中引发一阵阵骚乱。壕沟成了人肉屠宰的场所,到处都是闪光的爆炸,血肉飞溅,肢体腾空。方才勇敢跳进来的远征军士兵已经彻底丧失勇气,向回转身,向壕沟外逃走,不管白人军官如何弹压。

    巴伦无奈地垂下手臂,他已经没有勇气再去看崩溃的战场。

    完蛋了,他绝望地下了最后的命令。

    “收拢部队,撤退吧。”

    似乎周围人都在冷笑,不嘲笑。他觉得生活已然了无生趣,顺手拔出防身的手枪。

    “中校,许多事情我们都没想到。”

    炮兵军官不忍地安慰了一句,但却让巴伦眼前一亮。是的,不是咱太无能,是敌人意想不到的太狡猾。想不到就换种方式想,也许还有新的生活等着他。

    目光无意识地看向东边天际,对,东面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我还是个军人,还有战斗的技能。

    “你们回去告诉罗得斯,就说巴伦死了。”

    说罢,骑上战马向东驰去。

    4月18日巴伦远征军在北德兰士瓦遭到惨败,只收拢回不足两百人。梁洪这一方也遭受了不小损失,士兵伤亡近百人,基地内多处建筑受到损坏。

    梁洪估计,用不了多久,这场战斗就会传扬开来。土著战胜白人军队,结局足以吸引德兰士瓦甚至整个南部非洲的视线。下一次的敌人将会更加强大,所以必须增强实力。简单安排基地生产重建后,他悄然离开。

    两天后,约翰内斯堡城北的马路上,几匹快马奔驰而来。梁洪带了两名白人战士,一人双马昼夜兼程,他要在信息传出来之前,办完需要做的事情——完成基地升级的最后一项条件。

    布瑞恩见到梁洪有些意外,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再来了,而且给他带来了八百英镑的第一笔投资。上次指点之后,布瑞恩修改了发报机的设计方案,加入了检波电路,只不过检波元件很粗糙。所谓的粉末检波器,就是玻璃板上放一堆金属碎末,用手工轻轻敲打玻璃板,来控制检波器电阻。

    “布瑞恩,约翰内斯堡有做电灯泡的工厂吗?”梁洪问。

    “电灯泡?”布瑞恩反问,他不知道梁洪要做什么,“有的,离这里不远就有一家。那东西寿命很短,点不了多久就会坏掉。”

    梁洪要做的是造真空管,二极管和三极管。过去没使用惰性气体的时候,电灯泡工厂吹出玻璃灯泡,通常都会将灯泡里面抽成真空,来延长灯丝寿命,自然也就有抽真空的技术和经验。此外他还看中灯泡里的钨丝,金属钨熔点极高,可以经受长时间通电,是不错的栅极材料。

    不过,听布瑞恩讲解一番当今灯泡工业之后,梁洪才明白,敢情所谓的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是个谎言,现在还没有这种东西。不过没有钨丝灯泡,金属钨还是有的,只是价格特别高,都是实验室里搞出来的东西,现在已经有钨钢了,可那是添加矿石冶炼的。金属钨在电子管工业中的普及应用,要等到粉末冶金技术成熟,所以每个时代的产品,很可能不是孤立的,要跟同时代其他技术配套。

    梁洪学过电子学,知道电子管的基本原理。三个最基本的极,阴极释放出电子流,当灯丝加热金属板时,电子就会游离而出,散布在真空玻璃瓶里。屏极是电子管最外围的金属板,连接正电压,吸引从阴极散发出来的电子。栅极一圈圈的细线圈,就如同栅栏一般,固定在阴极与屏极之间,电子流必须通过栅极再到屏极。在栅极之间通电压,可以控制电子的流量,如同一个水龙头一般,具有流通与阻挡的功能。加入真空三极管后,检波电路反应灵敏,能够集检波、放大和振荡三种功能于一体。

    在电灯泡厂一口气做出了十个真空三极管,光材料费就花去二十多英镑。每个真空三极管看起来就像是个大灯泡。虽然这东西外表不美观,但是梁洪知道,有了它就可以做出高效率的放大电路,做出来容易携带的发报机和接收机。

    另一项改进就是天线。马可尼使用的是t形天线,布瑞恩最初用的是直线式,改进方案是伞形天线。按照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理论,波长越长,传播中衰减越小,为了实现远距离通信,所用波长都在1000米以上。由于高度受到结构上的限制,这些天线的尺寸就比波长小很多,天线与波长并不匹配。拥有后世知识,梁洪知道短波也能传播很远的距离,所以他采用了短波段和八木天线。

    八木天线看起来像晾衣架的王字型天线,是1925年日本的八木秀次发明的,有很好的方向性,用它来测向、远距离通信效果尤其好。如果再配上仰角和方位旋转控制装置,更可以随心所欲与包括空间飞行器在内的各个方向上的电台联络。这种天线外形尺寸小,制作容易,但设计的时候挺复杂,让波长和振子匹配需要大量计算。梁洪直接套用他在炮兵学院学无线电时的作业,10米波长方案。

    连着三天的忙碌,终于制作出两套火花发报机和接收机。

    尽管好奇的布瑞恩反复追问,梁洪也只是简单地应付,说准备碰碰运气。这个设计,他没办法解释,其中的理论体系超出了同时代。只在临走时留下一套装置,用来给布瑞恩自己琢磨体会的,能想明白多少,完全靠他自己的感悟

第三十五章 报复() 
梁洪在为实现基地升级的忙碌时候,布林德农场里,那个一心想要复仇的伤员也开始渐渐康复了。这时没有任何抗生素,抵御伤口感染除了盐水和烧酒之外,更多要靠伤员的先天体质。

    加尔比半卧在床上,五岁的小男孩尼格尔在床边玩着石子。老布林德原本一家四口,去年儿子小布林德进山里打猎,等到被人发现,人已经被野兽掏得只剩下了骨架。

    加尔比闭上眼睛,那天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那群家伙究竟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里。

    似乎很眼熟,但又不能完全对上。统一的灰色制服,德国毛瑟1871步枪,他想起来,前段时间陪着地方税务官出警,在一个矿场看到过。那些人都是白人,但矿场里的护卫可是些黄种土著。不对,自己忽略了,据说那个矿场的老板是德国白人,对,这就对了。他已经把最大的嫌疑锁定到了矿场白人老板身上,琢磨着等自己伤好了,一定要彻底查清楚。

    院子里传出来狗叫声,叫得很凶,应该是有生人来了。

    “加尔比,你个混蛋,能爬起来了么?”

    很粗豪的声音,是亚当斯的声音,他们北方骑警队的队长。亚当斯常来这里,如果只有他一个人,狗不会叫的这么厉害。

    果然,当房门打开时,除了老布林德之外,当先的两位他都认识,个子不高但很粗壮的是亚当斯,后面身材高大的他更认识,从小一块长大的堂兄乔舒亚。

    “加尔比,能活下来就好。”

    乔舒亚紧走两步来到床边,关切地握住加尔比的手。血脉的共鸣,那是亲情,加尔比感受到了。不过,从堂兄刚才的话中,他似乎隐隐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堂兄松开手介绍身后板着脸的军官。

    “这位是陆军军法处希尔斯中校。”

    “比勒陀利乌斯家的?”

    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加尔比看向堂兄,见肯定的示意后,他猜出不详的感觉为何出现。

    “加尔比先生,请你再复述一遍当时整个战斗过程。”

    很客气的称谓,没有称呼他的上尉军衔。但这种客气却是疏离,对方隐含着不再承认他的军人身份。

    如实地陈述着,从发现对方的探路者,到最终被突然袭击,再后来如何逃脱,加尔比没有加入他的猜测,更没有为自己辩解。既然风雨要来,那就坦然面对吧,忽然间他有点感谢那颗差点致命的子弹,让他有了另一个层面的心境。

    “按骑警队标准装备,每个人都携带步枪和手枪。请问加尔比先生,你当时是否随身佩戴手枪?”

    希尔斯的问话让旁听的人脸色陡然巨变,乔舒亚和亚当斯是军人,自然清楚这背后的含义,就是身为平民的老布林德,也听得出说话者动机不善。

    “佩戴了,当时步枪掉到了马下,拔出手枪已经来不及了。”

    加尔比第一次为自己辩护,按照布尔人的军纪,战场逃兵是可以被事后处决的。

    “所以,就在战友还在战斗的时候,你抛弃了他们,抛弃了自己的部下。”

    言辞犀利,语气带着浓浓的嘲讽。加尔比脸色铁青,是的,这是他心里最纠结的地方。很多次梦中醒来,他纠结愧对战友,但又同样劝说着自己,他会替他们复仇,用自己的血证明他的清白。

    “够了,希尔斯,加尔比是在战斗中负伤的。”

    乔舒亚铁青着脸,对于希尔斯的苛刻很不满但又有些无奈。虽然他的家族现在是德兰士瓦最有权势的,甚至超过了总统克鲁格,但是比勒陀利乌斯家在布尔人中更有着巨大声望。当年老比勒陀利乌斯率领布尔战士,经过血战击败强大的祖鲁人,为布尔人在南部非洲的生存奠定了基石。

    “乔舒亚中校,说刚才的话,你是以陆军调查局军官的身份,还是朱伯特家的长子?”

    希尔斯反唇相讥,乔舒亚心中暗暗叹息,只好闭口旁观。当年为了让小比勒陀利乌斯彻底退出政坛,他父亲使了很多小手段,所以,希尔斯报复在加尔比身上也可以理解。

    “这孩子已经尽力了,中了两枪,身上那一枪很危险,能活下来算是够命大的。”

    老布林德不忍,主动替加尔比分辩。

    “谢谢你,布林德先生,你拯救了布尔军队的伤员。但军队是有纪律的,那场战斗,还有十名布尔战士英勇捐躯了。”希尔斯很客气地对老布林德解释,然后板着脸转向加尔比。

    “加尔比·朱伯特,经过再次核实,陆军军法处确认,你在战斗中的表现,与你的军官身份不符,玷污了德兰士瓦军队的荣誉。现在决定,勒令退出现役,开除军籍。”

    如同晴天霹雳,几乎震惊了房间里每一个人,即使心里早有准备的乔舒亚,也没想到处分会这样重,这样绝情。

    “希尔斯,比勒陀利乌斯家是要同朱伯特家宣战吗?”

    乔舒亚也板着脸,目光狠狠瞪着对方。朱伯特家同样是布尔人中的英雄,父亲当年率领布尔勇士在朗峡之战中击败英军主力,才有了德兰士瓦再次建国。就是他自己,两年多前舍生入死,破获詹姆森颠覆国家的阴谋,靠着坚实功劳一路破格晋升,现在更执掌军事调查局内卫处的权柄。

    “乔舒亚,你可以让总司令下令,同样勒令我退役。”

    希尔斯毫不退让,双方对峙中,谁都没注意到,当事人加尔比反倒格外的沉静。

    院子里匆匆跑来的骑警,打破了僵局。

    “报告队长,刚刚收到情报,三天前,一个北方土著部落击败了非法入境的英国南非公司远征军。”

    像从天而降的惊雷,报告内容将房间里的人,劈得目瞪口呆。

    在德兰士瓦官方得到消息之前,梁洪又悄然回到北方的基地。人怕出名猪怕壮,他这个黄种人,在白人统治的世界里,越出名就越像头待宰的肥猪。所以他要变得更强。

    青铜镜子前,面对被紧急呼叫出来的小白。

    “小白同志,为我服务的工程师已经制作出火花发报机的样品,请系统确认。”

    “梁上尉,你可真是心急,其实系统完全可以自动确认的,只需要你稍稍耐心多等点时间。”小白抱怨着,男的情绪不再那么死板平淡。

    将发报机搬到桌子上,指点给小白看。

    “看到没,很有技术含量的,至少在这个世界上,目前还没有比它更先进的。”梁洪很自豪。

    “这是你的工程师做出来的?”

    “当然,难道还能在这个世界找到更好的?”哥哥可没有作弊,这东西现在的世界里是花钱买不来的。

    “我是说,普通工程师都能研发出划时代产品,你相信吗?对系统说谎可是要扣分的。”

    靠,太先进难道也是过错,梁洪有点不知所措。

    “这个,这个是在我指点下完成的。”

    “哈哈哈”,青铜镜子里传出来笑声,他头一次听见小白这样笑。

    “逗你玩的,好吧,系统确认火花式发报机符合要求。系统正式通知,你已经满足全部基地升级条件。”

    逗我玩,梁洪听了满脑袋黑线,这还是那个死板平淡的小白吗?不过后面的话却让他大喜过望,终于能够升级了。

    “基地升级需要我做什么?”

    “需要你现在出去一会儿。”小白回答。

    基地轰隆隆一阵巨响,当梁洪再次进来后,发现碉堡的地上部分还跟原来一样,只是多出了地下室,厚重的铁门看起来很结实。迈步走进地下室,这里比原来的地方大了不少,不过青铜镜子仍在。

三十六章 工业化() 
“欢迎你,梁少校。”

    这是小白的声音。梁少校,是在叫我吗?梁洪诧异地看向青铜镜子。不过镜子里的小白似乎总能看穿他的心理。

    “是的,每次基地升级,你的军衔都会自动晋升一级,做为对努力实现升级条件的奖赏。”

    好吧,升官总是件好事,虽然梁洪不认为这有多重要,军衔只是他和小白之间的称谓而已。

    “军衔是系统对你能力的承认,代表着你和系统之间契合度的提高。”

    小白继续解释道,但是梁洪还没听明白,契合度有什么用?

    “第一,少校军衔可以指挥的系统士兵人数比上尉增长一倍,达到一千人。”

    这个很重要呀,原来系统造士兵人数是有限制的,他以前一直苦于经济状况,从没有碰到过这层门槛。

    “第二,为了有效保护军官,系统为你提供了少校级防护。请打开桌子上的盒子,几年前这个世界发明的顶级丝质防弹服,可以防御目前大多数低速子弹。”

    这个可以有,丝质防弹衣他在博物馆见到过。1881年美国人开始研制这种防弹衣,1893年推出商业化产品。据说当年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的凶手,选择向脖子开枪,就是因为斐迪南大公穿了丝质防弹衣。

    梁洪打开盒子,里面一套很厚实的肉色丝绸衣服,看起来像保暖内衣但更厚重坚实,穿在身上稍有点不太舒服。

    “第三,下次升级,将在少校军衔基础上晋级。”

    “喂,小白同志,下次就是中校吧,请问中校级防护服是什么样子?”

    这回梁洪有了期待,连忙追问。

    “对不起,目前无可奉告,希望梁少校尽快升级。”

    “那二级基地的升级条件是什么?”

    “二级基地升级到三级基地,条件一,所有可建造建筑种类建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