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问您可是榆园大首领?”姚海一抱拳,行了一个标准的江湖礼。

    “没错,我就是梁敏,榆园村的大首领。”梁敏见姚海还算礼节周到,让他脸上有面,脸上就好了一些。

    “在下是大明圣德崇祯皇帝陛下亲卫统领——姚海。奉皇帝之命,前来会见大首领的。”

    “啥,你是崇祯的人?”梁敏一听,噌的就站了起来,满脸的惊骇。

    要知道一直以来,榆园都没有真正惊动过大明官府。如今崇祯的京城都丢了,却派人找到这儿来,显然他很意外。

    “崇祯要干什么?你们可知我是闯军,是朝廷的死对头。”梁敏其实有些害怕大明官府盯着自己,虽然说打得是闯军的旗号,那也不过是借虎皮,扯大旗。

    “大首领还不知道李自成已死,闯军各部已经归顺我大明朝廷的事吧?”姚海笑了,看来这里的人有些闭塞,就冲着他们还打着闯军的旗号,说明他们还不走到整个北方已经没有闯军的队伍了。

    “你说啥?李自成死了,闯军投降了?”梁敏更惊骇了,这可是最近几个月他听过的最吓人的新闻了。在年初的时候,他只知道后金攻占了山西,李自成南逃了。

    “大首领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去跟其他首领哪去问问。核实一下。”姚海见梁敏有些不信,他也不着急,反正自己既然来了又跑不了的。

    梁敏朝刘绍武递了个眼色,又跟那个秀才摸样的人嘀嘀咕咕了几句,然后就凶巴巴的看着姚海。

    “一定是你们杀了闯王,你们这些贪官污吏,各个都该杀。”显然,梁敏这些人是痛恨官府的。

    “大首领觉得,李自成死了,闯部为何归顺我大明?这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后金。闯军为何会败,都是因为后金。”姚海见梁敏对时局了解的有限,就有心介绍一下。

    “我听说后金已经占领了北方很多地区?”梁敏的消息实在是太落后了。

    “不,应该说整个北方除了临沂一带还有我大明的一支军队之外,其他全部被后金占领了。”

    “临沂,就是闯军的李岩部?”

    “那是我大明的鲁中军司令李岩。”

    。。。。。。

    姚海在榆园带了五天,除了跟梁敏介绍一下时局,就是等待榆园其他大首领的消息。

    而实际上,榆园的各大首领其实已经汇聚榆园村了。他们正在互相交换看法。

    “我说哥几个,现在后金下令让我们撤出榆园;而大明又让我们南下,看来都是想要我们这些人离开啊。”一个长着满脸胡子的汉子大声嚷嚷着。

    “张七兄弟,以俺看:不管是后金还是大明,都他娘的不是东西。咱们就只待在自己的地盘上,哪都不去。”另一个一身肌肉的壮汉紧跟着说。

    “任七兄弟说的对。咱们在这里过的好好的,为啥都要逼我们走?说白了,还不是想继续控制我们。”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哪能活就在哪待。这是基本的生存之道,外面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地盘好。

    “你们几位没发现吗?后金发给俺们的是命令,说是整个山东和河南已经是他们的管辖地了,意思是俺们以后都得听他们的。”梁敏最近几天获得的信息量有点巨大,原来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山东不是还有李岩将军在嘛!俺们怕啥,就守在这里,就不出去。”

    “对!”几位大首领异口同声。

    “诸位,后金的大金就在离这里不远的鲁中,如果你们不尽快做决定,他们就会打过来。”这个时候,姚海被请了进来,榆园准备把最后的意见告诉他,也就是告诉朱由检他们不愿意南下。

    “后金?俺们不怕,大不了死守这里。”大胡子跺着脚跳起来,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大明官兵害怕,俺们可不怕。想在这百里榆园里吃掉俺们,还得看他们有没有那副牙口。”

    榆园的态度很强硬,那就是哪儿也不去,管你是后金还是大明。

    当姚海把消息送回徐州后,朱由检只能很无奈的摇摇头。只能农民阶层的狭隘小农意识,限制了他们对整个大势的想想。

    朱由检无奈,最后做了一个决定,任然派姚海再走一趟榆园。

    “各位大首领,皇上他并不想为难你们。我大明只是感到后金军队的战力很强,想保护你们而已。”

    “算了,你们还是先保护你们自己吧。”梁敏他们这个时候已经明确的拒绝了后金的命令,也不在乎再拒绝朱由检的好心。

    “那好吧!皇上托我给各位带句话:大明愿意送你们一批刀枪武器,帮助你们抵御后金。”

    朱由检知道他现在没有实力劝说这些人,但是他很明白这些人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支军队,能帮的,也只能提供一批武器了。

    就在梁敏还没有说道谢的话的时候,大厅门外就跑进来一个青壮,进到大厅就说:“不好了大首领,后金那个三省总督派了大军到了曹州,准备攻打我们榆园。”

    “怎么来得这么快?来了多少人?”众首领一听,全站了起来。他们这是第一次面对正规军的攻击,有些人的脸上明显受到惊吓。

    “各位不要慌,先想想怎么退敌。”姚海一看这些人的状态,就知道他们根本就不善打仗。

    梁敏一把拽住姚海的胳膊说:“你刚刚说的武器的事还算数不?”

    “当然算数。这是大明皇上送给你们的。”

    “算数就好。”梁敏赶紧拉着其他几个首领到一边嘀咕,姚海这边也赶紧派人回徐州报信。

第212章 抢人() 
洪承畴献计把李岩的大军逼入山区之后,自己就正式上任三省总督,开始了他振兴华北的大计。

    人口,在农业时代是一个国家力量提振的根本源泉;战争,却往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消亡的罪魁祸首。

    人们往往总会说,某一场动乱之后死了多少人,而实际上每一次打乱之后总会有许多的人朝大山里避难,就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描述的那样。

    在农耕文明中,尤其是农民,没有人愿意去大山里耕种那一点巴掌大的薄产田地,谁都知道平原的土地又多又肥沃。可是每个朝代,在各地的大山里,依旧藏着无数的山民。

    就例如元末明初的郧阳府,那是一处专门为了安置秦巴大山里的流民而设立的专属中央政府垂直管理的州府。

    武当山的兴起,根本就不是为了找什么张三丰,而是明初为了安抚流民所采用的宗教手段。

    洪承畴招民的第一招,自然就放在了搜罗流民的身上。榆园,就是洪承畴眼睛里已经瞅准的一块肥肉。

    朱由检没想到自己和洪承畴过的第一招较量,居然是人口抢夺战。

    “皇上,要不要派兵去支援一下?”阎应元站在朱由检的身边,见朱由检盯着曹州一带的地图已经半天了。

    “兵力不够。”朱由检转过了身,叹息着说:“从这里过去一马平川,咱们只要一出动,部队就会立刻成为后金军的打击对象,紧接着多铎就会直奔徐州。”

    后面的话,朱由检都不用多说。大明现在最极力在避免的就是和后金决战,而后金现在最想解决的是后顾之忧。

    多尔衮巴不得朱由检把全军压上打决战,这样他也不用天天想着怎么打攻城战了。

    如果后金把所有力量压在了淮泗,被明军拖住的话,李岩出山东,后金的后方就完蛋。

    而如果大明的大军被后金歼灭,纵使李岩能打到京城城下又如何?多尔衮最不怕的是明军出击,最怕的是他们龟缩城池。

    洪承畴看的更远,他不光想要后金后路无忧,还想让后金后劲十足。

    “多给点武器吧,一切要靠他们自己了。”

    两人正在叹息着,吴甘来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皇上,最新军情:多铎部全军出动了。”

    “全军出动?朝向哪里?”他疯了?朱由检非常不理解,这个时候全军出动,难度有大阴谋?

    “据报,后金兵没有攻击任何一座城,而是全部散到了乡下。”

    “不好,他们是要抢人。快,赶紧报信给凤阳和合州,让所有靠近河南交界的人全部南下,能抢多少算多少。”

    朱由检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后金要的是人,所以才盯上榆园的。原本的历史,榆园军是在攻占几个县城之后激怒了多尔衮才导致被攻击的。

    现在后金突然打榆园的主意,有点不符合常理。再结合现在的局势一看,目的已经很明显了。

    “恐怕当年辽东战局的一幕又要重演了。”

    朱由检一拳砸在桌子上,他恨自己现在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骑兵,现在的明军远远不如当年的袁崇焕带领的辽东军。

    像睢州一带,一些当初没有听从劝告的百姓正一批一批的被后金兵押解着,哭爹喊娘的朝北而去。而明军面对后金的大军,都没有能力控制这一区域。

    多铎更是大胆的前出到了宿州这种离徐州比较近的地方,直接就敢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抢人。

    “怎么办,冲不冲?”宿州守将看着马士英,眼神带着期盼。城外只有一小队后金兵,他们正骑马驱赶着几十个百姓路过。

    马士英因为被朱由检雪藏,躲在宿州这个小地方来避祸,表面是督徐州军,其实就是帮着朱由检在宿州修防御。

    “太嚣张了,真当我大明无人?出城给我冲一下。”马士英看着城外气坏了,哪有这样欺负人的。

    马士英居然亲自带着守军冲了出去,愤怒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

    百姓走的很慢,明军眼看着就要追上了,这个时候后金兵一阵箭雨射来,明军倒下了十几个。

    “快,就要追上他们了,大家坚持一会。”马士英气喘吁吁,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百姓的长相了。

    又一阵箭雨射来,明军又倒了七八个。还有五十步,马士英心里默数着距离。

    突然之间,骑在马背上的后金兵调转了箭头,一阵箭雨过后,那群没有穿戴任何护甲的百姓齐刷刷的倒了一地。

    后金兵催动战马,硬生生的从仅剩的几个百姓身边砍杀了过去。一个半大的孩子拼命的想逃跑,结果还是被鞑子追上。

    “哈哈哈,哟哟哟。”远远的,传来鞑子欢呼之声。马士英痛苦的跪在地上,他的眼前已经没有一个活着的百姓了。

    抛去所谓的争斗,谁看到一群刚刚还活着的人瞬间无辜的死在眼前还能无动于衷?那是畜生。

    后金就是这样干的,他们自己不是人,也不会把别人当人。

    ……

    于此同时,躲在大别山里的左梦庚和侯方域,正啃着手中的红薯。

    “他娘的,这是什么破地方,连点米都找不到。”左梦庚非常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他可是在武昌吃米吃惯了的。

    “少帅,再坚持几天吧。咱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很快就会回来了。到时候跟后金搭上线,别说吃米了,你就是吃银子,那都有的是。”

    侯方域其实也受够了天天吃红薯,可是这大山里的好东西不多。无非就是能打点猎改善一下。为了吃肉,好几个士兵还被老虎咬死了。

    “前几天听说洪承畴在到处抓人,咱们在这附近抓了多少了?”左梦庚想着如今自己手里头的兵太少,要想投金得拿点东西出来,在大别山混了几个月,也号称是二十万的队伍了。

    其实跟以前一样,都是裹挟的百姓。他们为了找粮食,整整在大别山搜刮了几个月。就这些人,除了抢百姓的东西之外,当然是不会从事生产的。

    每一个被抢劫一空的家庭,都会成为左梦庚大军中的一员,最后被带领着去抢劫更多的人。左部这种几何式增长的速度是非常可怕的。

    “报!金将军已经联系上后金的洪大人了,他们已经派人在出山口等着我们。”

    “哎呀!总算是不用吃这猪食了。”左梦庚把手里的红薯狠狠地砸在地上,高兴的伸直了脖子。

    侯方域看了一下手里的红薯,还是接着咽下,然后盘算起未来的打算。

    十几天后,在洪承畴的总督衙门,侯方域收拾的利利索索,正式第一次见洪承畴。

    “你就是侯方域?”洪承畴看着眼前的所谓“俊杰”,心中颇不以为然,他是贫苦出身,心里瞧不起这些纨绔们,觉得侯方域被人夸的有些言过其实。

    “在下正是侯方域。”侯方域赶紧回答道,对于洪承畴这种早已经成名的老妖精,再自命不凡的年轻人也不敢放肆。

    “老夫听说你号称什么大明四公子,想来是有些本事咯?”洪承畴才不管你什么四公子,在他眼里,这天下真正最牛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洪疯子。

    “在下不敢。只求在总督大人跟前早晚服侍一二。”侯方域见洪承畴似乎对他不感冒,心里着急,他可是打算把前途压在洪承畴身上的。

    “那你就把你们那些人都安置好了,让老夫看看你的本事。”洪承畴还是决定给侯方域一个机会。

    由此,当世两个最具有谋略的两大汉奸,臭味相投的粘在一起了。

第213章 地道战的鼻祖() 
三伏天里行军作战,是一件辛苦的差事。尤其是对于辽东人来说,有些不适应,他们最习惯穿着的双层甲胄在这种天气下成了累赘。

    榆树林里虽然阴凉,可是成片的树林却阻碍着行军的队形,让军阵展不开。

    大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当然是和明军的官兵对抗,自然不会派到这里来剿匪。没错,多尔衮把榆园里的人定义为“土匪”。

    梅勒章京赖恼是这次曹州剿匪的领兵将军,聚集在曹州一带的是周围府县的地方驻军,大多是一些收编的闯军旧部和大明降卒。(梅勒章京,相当于副都统。)

    看着赖在地上不想起身的士兵,赖恼一肚子的火,他觉得这些汉人就是懒,要是换做八旗兵,绝对不会在行军途中坐在地上。

    这个时代的八旗兵,只要是在行军途中,哪怕是撒尿,也要站着撒。

    “混账东西,谁让你们坐下的?”赖恼不断的挥舞着手中的鞭子,挨个抽打着树林里的士兵。

    “将军,天气实在太热了,就让我们歇一会吧。”一个低级军官连忙辩解。

    “不准休息,全军立即开拔,攻下前面的村子之后再休息。”赖恼不准,按照八旗的军令,现在绝对不是休息的时候。

    可是赖恼显然高估了这些士兵的军事素养,部下们开始耍赖皮道:“那就让我们把甲胄脱下吧,穿着这东西实在走不动。”

    大金国是有富裕的畜力,可是也没有富裕到给这些地方驻军全部装备马匹的地步,这些兵依旧是使用双脚行军的。只有那些野战部队才有资格配备马匹代步。

    赖恼抬头看看天色已近申时,天气又燥热异常,如果不想今晚在树林里宿营的话,只能加快行军步伐了。

    “好吧!可以脱下甲胄,但是要急速行军。”

    “好嘞!”士兵们一听,一个个都活蹦乱跳的爬了起来,快速脱掉了身上的甲胄。至于快速不快速,那还不是由他们自己的双脚说了算。

    榆树林很大,但是榆树林里的村庄都很小,它们像星星一样散落在树林中间。

    赖恼带领的大军从曹州一路走来,压根就没有遇到抵抗,一些村庄里只有留守的老儒妇孺。赖恼还很奇怪:说好的土匪呢?

    临近黄昏,终于看到一个大一点的村子了。

    “大人,今晚要不就宿营在这里吧?”临清总兵宜永贵建议道。

    “还是派人先去探查一番。”赖恼谨慎,这也是八旗军队的经验,多年来跟明军作战养成的习惯。

    “村子里没人,我已经提前派人搜过了。大约是贼兵见我军势大,提前逃跑了。”宜永贵觉得赖恼过于小心了,打这些流寇,他自觉有经验,流寇就是见到打不过的官兵就跑,撵都撵不上。

    “那也要把夜不收放到二里地以外。”赖恼瞪了宜永贵一眼,他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是如何当上总兵的。

    天色已黑,村子里喧闹一片,灯火通明,奔波一天的士兵成群成群的挤在一起赌钱。

    “他们为何不睡?”赖恼奇怪,这些懒活白天不是说很累吗?

    “大人您听?”宜永贵笑嘻嘻的看着赖恼。

    “听什么?”赖恼很奇怪,这半夜的听什么,难道有敌袭?

    周围一阵阵的嗡嗡声,确实有几分噪杂。像是千军万马般在四周包围着。

    “到处都是蚊虫,如何睡得着。哈哈哈!”宜永贵哈哈大笑,他觉得这个鞑子太搞笑了,是没受过蚊子的苦吧。

    “那你们一般都是什么时候睡觉?”

    “在这个季节,我们一般都是子时之后才睡,那个时候天也凉快了,蚊子也不多。”

    “好吧!子时过后,必须睡觉。”赖恼又一次妥协。

    子时刚过,村子里的一个草料堆里被人从里面扒开了一个洞,几条黑影迅速的从洞里爬了出来,眨眼功夫就消失在存在的阴暗角落里。

    在村子的地底下,睡了一整天的男人们被挨个的叫醒。地面上鼾声不断,地底下一片忙碌。

    “你们这一队去老王家的地道;你们去李柱子家;还有你们去张铁匠家。。。。。。”张七亲自安排着。

    “大首领,俺们等会该怎么打?”一个年轻人兴奋的很,他只打过架,打仗还是头一次。

    “打架会不会?”张七看着年轻人,有心想带一带。

    “那肯定会啊,俺是俺们村最能打的。”年轻人得意的一梗脖子。

    “吹吧你!”旁边另一个年轻人不服气。

    “不信俺跟你比一比。。。”

    “行了!等会你们上去之后要轻一点,先把院子的大门和房子的大门都给堵死,堆柴火把他们烧死在屋里。”张七轻蔑的看了一眼周围,心想这些雏儿只会打架,压根就不懂杀人。

    “大首领,房子烧了俺们住哪啊?”年轻人不解,不是说杀鞑子兵吗?怎么要烧房子了。

    “是房子重要还是命重要?”张七没好气的怼道。

    “房子重要。没房子俺们娶不到媳妇。”几个年轻人异口同声。

    “唉!你们脑壳里装得都是浆糊啊。”张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