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场西面,烟尘滚滚,一面高高的帅旗竖起,上面一个大大的“高”字。

    高杰带着他的一万骑兵正从西面压向战场,刘泽清顾不得嘴里的血迹,用望远镜看去,一位骑马的文官也陪伴在高杰的身边,文官的身后,也竖立着一面旗子,上面是一个大大的“史”字。

    “快!结阵,防御阵。”刘泽清不停的咳嗽着,上气不接下气。

    “那,家丁营还救不救?”

    “还救个屁。”刘泽清已经没力气大声骂人了。

    “报!禀报大帅,淮安城已经被扬州兵占领了。黄得功和马士英正带人朝这边赶来,已经不足十里了。”一个传令兵好死不死的这个时候跑过来凑热闹。

    刘泽清这一下直接又喷了一大口血,脸色苍白,躺在地上坐都坐不起来了。

    两军阵前,淮安军的家丁营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尾声,在前进无望,后无援兵的情况下,五千家丁,彻底成了鲁中军的靶子。

    不过,鲁中军也伤亡不小,到底是一些新兵,临战经验不足,很多士兵都带着伤被同伴救下。好在,鲁中军人多,受伤之后能及时得到同伴的救援,所以伤的多死的少。

    而另一边的淮安军家丁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只能孤军奋战,一直到战死,甚至鲁中军都不接受投降。

    “快,打白旗。”刘泽清拼命支撑身子坐了起来,脱掉盔甲,这才勉强站稳。

    “赶紧把北面的那几个人都绑了,咱们能不能活命,全靠他们了。”刘泽清这个时候脑袋清醒了,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只能投降。

    徐州军和鲁中军已经汇合,李岩带着李年也已经站在了史可法的左边,高杰站在史可法的右边,史可法这一刻才真正有了兵部尚书的威严。

    刘泽清带着弟弟,侄儿,没有带一名侍卫,也没有携带任何一把兵器,就这样来到史可法的马前,扑通一身跪在地上。

    “史大人,罪人刘泽清特来请罪报功。”

    “哦?刘大帅,你有什么罪,又有什么功啊?”史可法捋了捋胡子,笑着问。

    “我今日收到后金鞑子一封招降信,信中说要以重利劝降我淮安军。属下愤慨,决定提兵北上,杀入京城,复我国都。”

    “那,鞑子的信何在?”众人知道刘泽清这是胡邹,属于无中生有,也都戏虐的看着他。

    “鞑子的信自然是在鞑子的信使手里,信使就在我营中。我已经锁住奸细,献给尚书大人,以求宽恕。”

    这才是刘泽清真正的要求,起码说,他能把后金使者献给南京方面,这也算是纳了投名状的,如果真是这样,南京方面也不能直接杀头。

    如果你把一个献出敌军的人砍了头,那么以后再有后金使者,谁还敢交出来?

    “那就把人带过来,咱们看一看吧。”史可法挥挥手,这个问题是他没有想到的。想不到刘泽清还有这个关键性的棋子,不管真假,先看看再说。

    朱由检和陈子龙被淮安军的士兵五花大绑,一路押着来到史可法的面前。史可法和李岩等人定眼一看,脸上慌乱了,刘泽清看到心中一喜,以为这些人心里乱了阵脚。

    “怎么样,尚书大人,这算不算立功?”刘泽清又狂妄了起来。

    史可法朝朱由检看了看,朱由检给他递了个眼色。

    “算,算。赶紧把人押下去吧,烦劳李将军马上去审问一下。”史可法看到朱由检已经走入了自己这边的军阵,这才放下心。

    然后,李岩就带着朱由检一行人朝自己军中走去,刘泽清眉飞色舞的叙说他的英勇,是如何如何智取后金使者,又是准备如何北伐的。

    正当刘泽清说道最高潮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快马走到史可法身边,低声嘀咕了一下。

    “刘大帅,为了表明你的忠勇之心,皇上让你整顿军马,要求所有将领全部下马,来我军接受皇上的检阅。

    “皇上他老人家也在这里?”刘泽清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史可法身边的高杰也是一脸惊讶。

    大伙都是一个神情:传说中的皇上,终于出现了。

    “是的,万岁就在鲁中军中,你还不快去办差?小心惹怒了皇上。”史可法大声呵斥。

    刘泽清这个激动啊,见到皇上,交上后金使者,这也许就能将功折过,最起码不用死了。

    淮安军的速度这个时候出奇的快,所有军官全都整肃完毕,齐刷刷的列队齐整,慢慢的朝鲁中军走了过来。

    当他们踏过刚刚的战场,看到一地的家丁尸体的时候,仿佛没看见一样,甚至很多人以能见到皇上而高兴。

    十里路,瞬间而至,就在这边热热闹闹准备见皇上的时候,扬州军也快速的来到了战场。

第76章 史上最大的乌龙() 
鲁中军两骑飞出,一骑快速来到扬州军阵前,一道圣旨之下,黄得功,马士英和卢九德三人,立刻脱离了队伍,快马赶往鲁中军;另一骑来到徐州军前,高杰亦是如此!

    刘泽清笑着被弟弟跟侄儿搀扶着,一路小跑着走进了军阵,只见一面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大明龙旗高高的挂在巨大的旗杆上,一座明黄色的大帐篷坐落一处高台。

    凭白的,让人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压力,这是权力的感觉。

    “宣:黄得功,高杰进帐!”卢九德尖着嗓子站在帐外高声喊到,他和史可法,马士英已经提前见过朱由检了。

    刘泽清和自己的一干手下,齐刷刷的跪在大帐的外面,心里百感交集。

    大帐周围全是甲士,就在自己的面前,就足足排列着五层端着长枪的士兵,严密的保护着大帐,枪头还对着自己这边。

    刘泽清竖起耳朵,隐隐约约听到帐篷里传来黄得功和高杰的笑声,似乎气氛不错。刘泽清一阵担心,又一阵高兴。

    担心的是皇帝会不会突然发飙,毕竟自己刚刚和鲁中军打了一仗;高兴的是,帐篷里传来的笑声,说明皇上心情不错,或许有可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就在刘泽清感觉自己双腿已经跪得不停使唤的时候,大帐终于打开,高杰和黄得功笑着从里面走了出来。

    刘泽清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眼巴巴的看着高杰和黄得功,希望他们能给自己一点提示,哪怕一个眼神也是好的。

    可惜的是,刘泽清看到的是两个人笑眯眯的神态,一点其他意思都没流露。

    朱由检是倒着走出帐篷的,刘泽清伸长了脖子想看到皇上的真面容,直到陈子龙从皇上的旁边露了出来。

    刘泽清的关注焦点在朱由检的背影上,浑然没有察觉陈子龙的现身。

    “大哥,皇上边上那个人,是不是?”刘泽风眼尖,一眼认出了陈子龙。

    “是什么是。。。”刘泽清正想责备弟弟,却猛地一下醒悟过来了。

    然后,他就看到皇帝的一个转身,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一个画面。

    “刘大帅,您似乎过的不错嘛?”朱由检讥笑着看着刘泽清。

    刘泽清瞬间瘫软的坐在双腿上,身上像是被抽了丝的蚕茧一样。一片淮安军的将领们,不停的磕头捣蒜,这个时候,谁要是不要命,那真的是嫌自己活的太长了。

    “架下去!”朱由检冷冷的说。一队士兵冲了过来,架起已经不能动弹的刘泽清和刘泽风,像拖死狗一样顺地拖走了。

    “哼!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敢把皇上当后金的奸细。”卢九德尖着声叫唤,这也是给旁边的两个大帅提了个醒。

    “皇上打算怎么处置刘泽清等人?”史可法施礼问到。高杰和黄得功竖起耳朵听着,朱由检的态度也就事关他们自身。

    “此事交给你兵部,着要员查清刘泽清以及部下的罪状,按大明律审判。”

    听朱由检说完,一干武将终于松了口气,好在是公开审判,不是当场就砍头。

    以朱由检的性格,还真想当场砍了,可是大局摆在着,这还只是第一个军阀,贸然就剁了,会给其他人心里留下阴影。

    求军阀们心中的阴影面积,这道数学题可不好解。

    高杰是带着满满的笑容离开的,因为他得了宿迁城的地盘,另外朱由检还承诺补发所有拖欠的军饷。

    黄得功则是阴晴飘忽不定,一半喜,一半忧。本来以为到手的淮安,被朱由检无情的拿走了,甚至连自己的部队将权,都被剥夺了。

    但是,朱由检给了他一个新的江淮军司令的头衔,从卢九德和马士英的脸上,黄得功察觉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我说黄闯子,你怕是走运了。”黄得功外号黄闯子,作战勇猛,一副不怕死的劲头。卢九德完全没有想到朱由检这么看重黄得功,这说明皇帝的心中还是有阉党一席之地的。

    “我的部下都已经快要被整编了,卢公公也笑得出来?”黄得功有些气话,明明好好的大帅丢了,却莫名当了一个什么司令。

    “你呀你,你也不想想,皇上之前给自己封的是什么官,嗯?”马士英也取笑黄得功。

    黄得功一想,对啊,朱由检窝在山东,不也就封了自己一个司令吗?自己现在也是司令,这说明职位不低的。

    “可是我总觉得,把我的兵权交出去了,这心里不放心。”黄得功是老式军人做派,希望手里都是听自己话的部下。

    “要是你手里有了兵权,你是放心了,皇上会放心不?你现在交了兵权,可是却成了皇上心中放心的人,你还没明白过来?”

    马士英的一番说教,可谓是苦口婆心。从这件事情上讲,阉党这两个主要人物也算是正式简在帝心了。

    朱由检收的不光是黄得功的军权,同时也等于收拢了阉党一伙的人心。

    要想在江南立住脚,面对东林党的根据地,只能想办法拉拢更多的帮手,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何况这个“同伙”原本就是皇帝一手扶植起来对付东林人的。

    随着淮安刘泽清的覆灭,整个江南的局势一下好转,原本一盘散沙的形势,渐渐有了起色。

    至少,从鲁中一直到江浙,已经连成了一片,而且都是心向朱由检的部队。

    朱由检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消化掉刘泽清和黄得功的部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的力量。

    掐指一算,从鲁中一直到江南,足足有三十万人,而且这其中参差不齐,既有鲁中那种淳朴的百姓新兵,也有淮安这种痞子兵。

    要想把这些人都啮合到一起,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才,更需要时间。

    根据兵部最新的邸报,新的江北四镇正式形成,李岩为沂蒙军区司令,防御管辖范围从鲁中一直延伸到了沐阳。

    黄得功任江淮军区司令,防御管辖地从沐阳到江南。高杰虽然还继续当他的大帅,但是爵位由兴平伯变成了兴平侯,升了一级,地盘也增加了一个宿迁。

    看似高杰得到的实惠不大,但是实际上,不管沂蒙军区还是江淮军区,都已经失去了财政大权和地方任免权,只有高杰的徐州得到了朱由检的承诺,从实权上拿到了当地的财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之前的军阀们都是把财权捏在手上不上交,但是并没有获得朝廷的认可的。

    只有刘良佐啥变化没有,既没有得到地盘,也没有得到官职,甚至连财权也模棱两可,跟原来一个样。

    邸报中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有提及朱由检本人的下落,当然,该知情的人早就心照不宣了。

    “哼!这个昏了头的刘泽清,连皇帝在自己身边都不知道,活该自己倒霉。”

    驻守在凤阳的刘良佐鄙视了一番刘泽清,转念一想到自己的处境,也是焦虑。形势逼人啊!皇帝手中一下子冒出来了三十万兵马,而且高杰部还是明显向着皇帝的,自己这一次不光啥好处都没捞着,甚至提前连消息都不知道。

    完完全全就跟那个刘泽清一样,活活的闹出了史上最大的乌龙。刘良佐看着地图,自己以及处于劣势了,北面是高杰部,西面是大别山,东面是黄得功,南面就是长江。

    唯一留给自己空缺的,就只有六合。(六合就是后世的阜阳。从阜阳西进,就是豫中,也是早已经被打烂的地盘。

    这盘棋,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朱由检给下活了。

    刘良佐决定先看看再说,起码刘泽清还只是关押,朱由检也还没有把事情做绝,他刘良佐至少声誉比刘泽清要好的多。

    而朱由检本身,也是因为诸多的顾忌,所有行事并没有太过冒进。看似有人有钱在手,实际上照样焦头烂额。

第77章 皇帝的秘书处() 
“程先贞,淮安的清查经行的怎么样了?”之前的大帅府,如今成了朱由检的行营,一屋子的人都等着朱由检做批示。

    “总司令,这一票咱们发了,光是刘泽清家,就搜出了白银整整三百万两,这还不算他的主要部下以及淮安军的库藏。”程先贞高兴坏了,自从他接手朱由检身边的总管之后,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收入。

    当然,经过这一仗,朱由检又给自己升官了,现在是总司令了,目前手下就两个司令,一个李岩,一个黄得功。

    要是王承恩在这,肯定鄙视程先贞,这算什么,想当初在京城,随便一家伙,都是好几千万两进账的。

    “史可法,对淮安军的甄别工作做的如何了?”对于刘泽清的手下,直接使用显然是不放心的,这些兵被刘泽清带成了什么样,谁也不好说,如果都放弃,未免太可惜,只能经行甄别使用。

    “皇上,甄别工作还在继续,目前已经完成了对海州和宿迁的士兵甄别。主要是人手不够,兵部调集的人手还未到齐。”

    史可法也是没办法,他完全没想到对十万多人经行甄别是多么大的一项工程。一个不慎,就容易出乱。南京兵部可不是京城,缺员严重,更何况还是具体的办事人员。

    “先期甄别出来的兵和鲁中集中互编,两个月时间够吗?”朱由检望着李岩,目前也就李岩手上的人手最充足,可惜的是李岩手上的人经验也不足。

    “总司令,人手还是不够,尤其是经验不够,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还执行。”李岩为难了,以前在李自成手下,只是当个参谋将军的角色,加上李自成也没重视具体的行政工作,只顾冒进。

    等到现在具体的管理地盘的时候,才发现手上没人才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朱由检看到一边的陈子龙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很生气。

    “陈子龙,你们几个别忘了,都是签了卖身契的。”朱由检没好气的讥讽了一下,然后所有人都看到屋里的一个角落里原来还躲着一群不属于官场上的人在。

    大家都很好奇,虽然也有人认出了陈子龙的身份,但是毕竟不是朝廷的大官,怎么会把他们留在这里呢?

    淮安事情尘埃落定,朱由检当人舍不得继续让这帮子人才待在部队里站岗烧火,那才是最大的浪费。

    “忘了介绍了,这几个,是我司令部的秘书处秘书。这位陈子龙,想必大家都有耳闻,现在是我总司令部的秘书,专门负责抄抄写写。那位黄道周,负责查陈子龙的错别字。”

    朱由检轻蔑的看了一眼这边的一群人,大伙一听给陈子龙安排的工作是抄抄写写,就想笑。陈子龙和黄道周涨红了脸,虽然被皇帝当场讥讽不是什么坏事,可是也挺丢脸的,好歹都是出了名的文化人。

    尽管其他人都觉得好笑,可是史可法和马士英两个人明显不这么看,就凭朱由检刚刚的语气,这群人的作用就绝对不是抄抄写写那么简单。

    “皇上,陈子龙可是云间三子之首,当有计策应对,还是听听他的看法吧。”史可法到底是东林人出身,对同样是东林的陈子龙给足面子,陈子龙感激的看了史可法一眼。

    “既然尚书大人问,你就尽管说说你的想法吧。”朱由检懒得理会他们之间的这点交情,毕竟官场上还是分派队的。

    “臣认为,为今之计只是缺少大量的吏员。可招收大量的读书人充当吏员,再集中管理,分散到各部行事即可。”陈子龙变着法的想给江南的读书人一条参政的出路,话一出口就得到了史可法的赞许。

    可是马士英不干了,东林党坐大,等于自己这边就失势,这显然不能同意。

    “臣以为万万不可,这个读书人尚未科举过,还不应该参政,此举不合朝廷旧制。”

    朱由检沉默了,这种东林和阉党的斗争贯穿整个明末,可以说不死不休。哪一方都对,哪一方也都不对。

    “我有个办法,众位想一想可不可行。招收一定的读书人,但是只能当吏员,不能再参加科举,你们看如何?”

    这是一个看起来似乎是折中的办法,表面上都照顾了两方的意见,让彼此都满意。

    “臣等赞同!”几个主要的大臣也找不出反对的意见来。陈子龙解决了许多读书人科场失意后的前途问题,马士英也保住了官场大量树敌的担心。

    “都赞同就好,就是这批吏员,必须按照朕的新法培训,培训合格之后才能就任。”

    呃?什么情况?众人面面相觑,皇上这又是玩的什么招,什么新法?

    别人不知道,陈子龙几个是知道的。为了写出朱由检满意的文书,几个人可以说是受尽了羞辱。尤其是黄道周,几十岁的人了,还挑灯夜战,不停的学习朱由检的新术语,新白话以及新的短句格式。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秘书处的新老师:丁继兴,丁老师。”

    朱由检恶趣味的把丁继兴召唤了过来,然后还郑重其事的让他给陈子龙一伙子当老师。

    陈子龙何许人,大名鼎鼎的云间三子之首;黄道周更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

    请一个小小的举子给他们当老师,开玩笑吧。丁继兴刚刚躲在外面听到屋里的人名的时候,就差点没纳头就拜的,还敢当老师。

    “就这么定下了,先从总司令部秘书处开始吧,以后你们的文章全部要过丁老师的批准,不合格的一律重写,当然,如果我看到丁老师作弊,秘书处全体受罚。”

    朱由检的总司令秘书处主要文武两组人组成,文吏有陈子龙带头,黄道周和顾炎武协助;武吏有阎应元带头,张煌言和钱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