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看明军之前很松散,但是集合的速度非常快,仅仅过去三个时辰,所有的队伍全部集合完毕。这得益于严格的纪律、训练、以及先进的通讯手段。在集合时,各军以及各师分别都有自己的通讯兵,这些人先是用旗语报告自己所在位置的部队大编号,让远处的战友能分辨方向;又使用军号告诉靠拢的单位,应该驻扎在什么位置。看似杂乱,其实颇有章法。

    如果是在十年前,在这样大规模的行军队伍中,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的事情经常发生。

    在军队集合完毕之后,几万民夫就地留下了一些没用完的物资,打包好之后迅速后撤,他们跑得可比来的时候快多了。

第700章 调虎离山二() 
仅仅五日之后,一匹快马就飞到了额济纳。

    这里有两个很大的湖泊,水草丰盛,在茫茫戈壁中最适合屯兵。这里也是霍去病的行军路线,恰好是阿拉善沙漠的北部边缘。自古想要入疆,要么走河西走廊,要么就是从这里饶一圈,避开阿拉善。

    曾格是绰罗斯·巴图尔珲台吉的第五子,也是合法的继承了汗位的大汗,是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后裔,伟大的也先的后裔。至少他自己是为拥有如此身份骄傲的。

    曾格结果情报一看,整张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葛尔丹,我的好兄弟。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这群羊一样的汉人,一天行军不过五十里,真是比牛还慢啊。事实证明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曾格拍着他弟弟葛尔丹的肩膀,爽朗地大声说话。

    葛尔丹皱着眉头,陷入沉思。明军这次的行动非常的奇怪,给人一种完全摸不透的感觉。

    首先,如果明军要攻打喀尔喀,为什么非要先把朱日和和察哈尔的部队集中到河套,然后才一起向北开进?这完全是多此一举,脱裤子放屁的事。

    为这个事,葛尔丹曾经和曾格有过争论,曾格认为这是因为明军胆小,不敢分散兵力进击喀尔喀的缘故。这条理由从以前明军的表现来看,倒也说得通,尤其是萨尔浒之战明军的败象,符合这个理论。

    可是,为什么明军没有向西,而是向北?还留了这个大一个破绽呢?要知道喀尔喀根本没有实力进攻大明,只有准葛儿有这个实力。

    其实明军从锡林格勒调兵的时候,准葛儿这边很快就知道了,因为他们是蒙古人。葛尔丹首先想到的就是明军的目标一定是他们。与其等明军穿过河西走廊进攻,不如就在哈密附近以逸待劳,反正都是要打的。在葛尔丹的建议下,曾格才把所有主力全部调集到额济纳,就等着给明军一击。

    可是等他们把部队集中好了,登到的却是明军从河套向北而去,起初一两天,葛尔丹认定明军是要绕过阿拉善的,这样会在额济纳正面相遇,可是很快葛尔丹的预测失败了,明军居然继续向北,去攻击喀尔喀了。这一次,葛尔丹的预测又失败了。

    “怎么样,我的好兄弟,这可是天赐的好机会啊。”曾格两眼全是星星。

    “什么机会?我怎么不见机会?”葛尔丹说。

    “我的兄弟,你是读书读傻了吗?现在正是抢劫河套的大好时机啊。”曾格的表情简直像遇到了初恋情人一样。

    “可万一这是一个圈套呢?明军还没走远呢。”葛尔丹说。

    “那就再等两天,长生天会证明我是对的。”曾格很自信。

    准葛儿二十五万大军就驻扎在额济纳,如果从河西走廊进攻,一路上都是坚城,根本不好打。可是现在,肥沃的河套离他们只有八百里路,他们完全可以悄悄进击,到时候已经北上的明军想救都救不了。等到抢劫完河套,大明的哪一座城都拦不住他们,因为西北的城池根本就不是用来拦截想回家的蒙古人的。

    “那就再等两天吧!”葛尔丹实在找不到说服曾格的证据。

    “不,我的大军可以朝东进发。两天时间而已,不会影响大局。”曾格现在特别兴奋,已经基本丧失了理智了。

    从额济纳到河套八百里,提前走两天确实不影响大局。大规模行军不可能让马狂奔,蒙古骑兵一天正常可以行军一百二十里;急行军可达两百里,但是那样会伤马。所以,曾格认为他们需要四天时间才能到河套。如果一切顺利,将会在两天后得到明军主力的具体情况,那时候就算明军南回,也追不上他们掉头的速度。

    大不了双方相遇,就在草原上拉开架势打一仗呗!谁怕谁?

    又两天后,曾格果然又收到消息,明军已经把军队撒得很开了,而且到处扫荡草原,离乌兰巴托也很近了。

    “哈哈,我说什么来着。这一次,我一定会大胜的。”曾格意气风发,仿佛手握天下。

    葛尔丹手拿情报,确实说不出一句话。

    “难道我猜错了?”葛尔丹开始怀疑自己了。

    “我的弟弟,一定是你错了。”曾格拉着葛尔丹的手,指着地图说:“科尔沁和锡林格勒离乌兰巴托都不远,明军不可能知道我们在这里,所以他们的报纸说进攻我准葛儿是假的,目的就是害怕我们会攻击他们;而他们真正要攻击的就是喀尔喀。”

    葛尔丹深思了一下,他觉得曾格的说法也没错,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很明显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可是怎么去解释明军的直接从锡林格勒出兵呢?

    “那就是明军的疑兵之计。”曾格很肯定地说。

    “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从现在开始,草原上已经千里无人烟,明军的动向我们已经很难具体打探清楚了。如果我们进攻大明,随时会面临北面明军主力的进攻。”葛尔丹提醒道。

    “这个我知道,但是我也会派出更多的探哨向北探查军情的。”曾格说。

    探哨要想在忙忙草原上探查敌情也是不容易的,之前情报顺利,那是因为草原上有牧民帮忙,至少知道哪里有人。现在明军扫荡草原,准葛儿派出去的探哨就如同瞎子一样,万一遇上明军就跑不掉。所以,曾格派出去的探哨不可能走太远,最多也就是一两天的路程。

    而这个时候的明军已经分兵了。由曾英率领着十三万骑兵,掉头向西南方向挺进,目标正是额济纳。而李定国亲率剩下的7万精锐骑兵,继续向乌兰巴托前进。

    而在前进的同时,李定国居然直接明了骑兵改步兵,把所有战马集中交给白文轩,由白文轩的一个师驱赶着向东南方向回程。

    “李帅,这招可行吗?”朱慈烺看着身边的将士,有些担心。

    “这里离乌兰巴托只有一百里,没有马的骑兵他还是骑兵。相信我,相信你的士兵吧!”李定国回答。

第701章 调虎离山三() 
喀尔喀蒙古的三大封建主——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其实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后金全面失败之后,整个草原惶惶不可终日,随时担心朱由检会来找他们算账。同时,他们又面临准葛儿的欺负,尤其是土谢图汗。

    谁心里都清楚,大祸临头是早晚的事。所以他们面临着三个选择:一是向大明投降,有先例就是科尔沁部、锡林格勒部、察哈尔不以及河套;第二就是投降准葛儿,但是投降准葛儿还是免不了被大明进攻;第三就是北面的沙皇也想搀和一脚,不过大家心里清楚,这是拿他们当炮灰,还是避免不了大明的进攻。

    说句不好听的,这三人都在等大明最后的态度呢。

    这不,还没开春,大明的态度就来了——二十万大军压境。这可真是看的起他们,把整个喀尔喀的牛羊都送去,也不够这二十万大军的战争费用的。同时,他们一致认为,大明是太有钱了。

    “投降了吧!咱们打不过的。”看着外面越聚越多的牧民,车臣汉唉声叹气,心里早就没有斗志了。

    “不行,就这样投降太窝囊了。说什么也要打一仗。”札萨克图汗不服气,咱们说成吉思汗离开的也不算太久,蒙古人各种不服啊。

    “那咱们就说好了,三家一起凑够十万人,跟明军干一仗。他们到底是劳师远征,争取打个平局,就算投降也要谈个好的条件。”土谢图汗心里是希望投降的,但是又不想就这样被大明直接控制。

    “报!禀报大汗,明军距离我军前线不足三十里。”众人正在大帐中商议,哨兵已经紧急进来禀报军情了。

    别看李定国战前说的话挺狠的,但是明军对蒙古人还是很仁义的。前面为什么走那么慢?就是给牧民逃离的机会。从乌兰巴托向南,所有的牧民机会都迁徙到北面来了。

    从大帐向外看,无数的帐篷就像洒落在草原上白色的花朵一样,绵延几十里。随着号角的吹响,整个草原想煮沸的水一样,瞬间炸开了锅。到处都是翻身上马的年轻男子,到处都是奔跑的女人和孩子。三位大汗刚走出帐篷,看到这纷乱的景象只摇头。

    乌兰巴托并非是一块平坦的地方,而大帐却建立在河的北岸,南北皆是大山。这是一块典型的河谷地,而且还是葫芦形。从战略上来讲,这里并不利于防守,唯一可以快速突围只有西面。可是西面,那是明军来的地方。所以,蒙古人的骑兵早早地就列阵在西面大草原上了,就为了见着明军之后好冲锋。

    可是号角吹响半天了,一个明军的影子也没见着。

    “怎么回事,不是说明军来了吗?”车臣汗纳闷了,消息说明军来的全是骑兵,可是再慢的骑兵也该见着身影了啊?

    “错啦!错啦!明军是从东面过来的。”就在大火正纳闷的时候,东面的号角又响了起来。

    “快,让东面的部队想办法堵住了。”札萨克图汗抽出弯刀,气势冲冲地骑上了马,飞快地向东而去。

    然而还没等他跑多远,西面的号角也响了起来。看样子明人这是要东西包抄,一锅端啊。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看清楚,明军是顺着东西两面的山梁缓慢地压过来的。来的都不是骑兵,而是清一色的步兵。这也难怪明军走的慢,也难怪摆在东西开阔地的蒙古骑兵没看到明军影子了。

    这仗怎么打?蒙古人压根不擅长向上进攻啊!

    跑吧?那乌兰巴托可是他们的祖宗之地,不跑吧,对方已经挑衅到眼皮子底下了。这种情形,真的让蒙古人骨鲠在喉。蒙古人只能决定,先打打看。

    李定国正居高临下,笑眯眯地看着山下的大营,而在他身边的明军,正依照地势,挖掘战壕,建立防御工事。这里的山覆盖着厚厚的土壤,很好挖坑。而蒙古人那边进攻必须要讲究阵型,这是他们习惯了的打法。还没等蒙古人把阵型摆好,明军这边的散兵坑已经成型了。

    “大帅,要不要来几炮?”郝摇旗看到里蒙古人就在山脚下摆poss,心里痒痒的。

    “吓跑了怎么办?”李定国笑着说。

    对面,札萨克图汗是真的生气了,这群狡猾的明人愣是不跟你摆开架势打,偏偏选择河对面的山地上驻扎。自己这边要发起冲锋,先得过河,然后就是佯攻,这不是刁难人嘛!跟攻打南人的城池一个德行,先过护城河,再攀登城墙。还能再无赖点吗?

    “要不,咱们先不忙着进攻,拖住他们?我就不信他们能待在山上几天。”土谢图汗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不行,南人狡猾,现在如果我们不动手,等到晚上就该他们向我们动手了。”札萨克图汗知道对面的明军想干什么。蒙古骑兵可不擅长野战。黑漆漆的晚上你向谁射箭?向谁冲锋?搞不好就中对方的奸计。他们知道明军来的是骑兵,虽然现在没看到战马,但是谁知道战马藏哪在。

    “兄弟们,随我杀!”几名彪悍的蒙古战士在阵型摆好后,率先想明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弯刀、铠甲、以及飘扬的旗帜,这一幕充满了热血。

    可是就在他们的战马刚刚踏入河水的一刹那,薄薄的冰块瞬间被踏裂,枪声跟冰裂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响彻整个乌兰巴托。

    明军开枪了!

    水花四溅、血花四溅。

    还没等蒙古骑兵弯弓搭箭,明军这边的防线上星星点点的火光四起,仅仅是一瞬间,就有无数个蒙古骑士倒在了河水中。别说是骑马冲锋那么大的目标了,而且还整片整片地挤在一起,他们这些人完全没有见识过热兵器已经淘汰了他们的作战方式了。

    “这些鞑靼们还是很厉害的,大帅请看,他们都冲过河,冲到山下了。”

    看戏的不怕事大,郝摇旗居然评价起整个战场来了。

    已经很近了。札萨克图汗认为这是他们胜利的机会,因为密集的冲锋已经很接近明军了,再向前努力点,就能短兵相接了。二三十米而已,马两三个呼吸就能冲上去。

    可是他忽略了这是佯攻,战马一仰头,目标更大,而且是真的累。

    “嗖嗖嗖。。。。。。”无数个黑色的小点铺天盖地地从山上飞了下来,紧接着就在骑兵中间炸裂开来。手榴弹让热武器露出了原本更加狰狞的面容。

    “对准目标,放!”紧接着,新改进的迫击炮加入了战团,明军非要把这锅已经烧开的水煮成蒸汽不可。

    ”完了!我的儿郎们啊。“札萨克图汗痛苦地闭上眼睛。

第702章 乌兰巴托的夜晚() 
“快些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札萨克图汗扭头就要走,他已经把之前的勇气全丢尽河水里流走了。

    “撤?忘哪儿撤?别忘了对面可是二十万明军。”土谢图汗提醒道。

    “没有吧,我看对面山上顶多万把人。”车臣汗说。

    “那就更不能走了。才万把人就把咱们打成这样,你说明军怎么可能只派了万把人过来?”土谢图汗继续提醒。

    土谢图汗至少说对了一半儿,对面山上的明军的确也就万把人,那是因为地形限制了,摆不开。但是来到这里的明军也没有二十万,其他军队因为要绕过南面的大山,堵东西谷口,还没赶到战场呢。以七万人堵乌兰巴托这里的二十万众,还是很轻松的。毕竟这里的二十万人只有一半是可以拿武器的。

    仗打到现在,可以说以蒙古人的战法和武器装备,他们拿明军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唯一有的就剩勇气了。可是光有勇气是没用的,就算自杀式袭击,起码也得有个炸药包吧。

    “呜。。。。。。“这个时候,东西两边的山谷口又传来了牛角的声音,远远地看过去,两边的蒙古骑兵都有不安的骚动,很明显他们已经被刚刚的战斗吓住了。

    明军主力已经从东西两面压过来了,蒙古人,哪儿也跑不掉了。

    “跟这些南人拼了!”札萨克图汗挂着一张黑漆漆的脸,咬牙切齿地说。

    “依我看,现在已经没有谈判的机会了,投降肯定被他们杀死。”车臣汗也跟着要拼命。

    以蒙古人的经验,战场投降的没啥好下场。男人的脑袋被敌人砍,女人和孩子都归了对方,那还不如拼。

    “快看,那是什么?”土谢图汗突然指着南面的天空。

    在正南方向的大山背后,在碧蓝的天空的衬托下,有五个花花绿绿的,像是旗子一样的圆形的东西飘了过来。那东西飘的捕快,但是很大,比可汗的大帐还要大。看起来飘得很慢,可是慢慢地就变得越来越大。

    “长生天啊,这是长生天来救我们了。”也就半柱香的功夫,整个乌兰巴托的蒙古人全都看到这五个飘在天生的怪东西了。

    怪东西已经飞得很近了,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那是五个巨大的球。而每个球的下面居然还都吊着一个篮子,每个篮子中间站着三个穿着某种蒙古人喜欢的那种衣服的。。。。。。至于有些内容,不适合写出来。

    “快!赶紧跪拜。“在三个大汗下跪之后,整个乌兰巴托的人全都匍匐在地上,虔诚地向天上的热气球叩拜,压根也就不管明军就在眼前这一事实。他们只愿意相信人是没有力量能飞上天的。

    “离开南京之前,皇上跟我说热气球不能用来侦察敌情,最好是这样用,我还不信。现在看来,还是皇上有明鉴。”李定国这一次挺佩服朱由检的,他之前提出在草原上使用热气球侦察敌情的时候,朱由检说用不着。朱由检说在草原上你们能遇到的敌人要么不太多打不过你们;要么不用侦察,人数太多是主力;要么就是一个小黑点,猫草窝里待着在热气球上看不见,好不如拿这东西这么玩。

    另外,热气球这东西在没有转向发动机发明之前,在战场上使用还得在下面拿根身子拽着,万一被一阵风吹跑了怎么办?是侦察敌情呢,还是给敌人送人头呢?别把一两件科技产品过分神话了。当然,留着对某些喜欢的人,用于神话还是可以的。

    四个热气球缓缓下降,然后停在了蒙古人的中间,一次从上面走下五个人,来到三位大汗的面前。

    其中的内容就不在这里讲了,毕竟他们说的都是“机密”,这里讲说出通不过的,见谅。

    大汗们惊恐地看看来人,又敬畏地看看天空,等到再一次全部匍匐在地的时候,最后一颗热气球才缓缓下降。朱慈烺亲自来到这些人的中间,冒了极大的勇气,以身犯险。

    “大帅,大皇子可是进了金帐了,很危险啊!”郝摇旗这家伙就是一张大嘴,不停地像广播一样播给李定国听。

    “派一个营出去,看看对方什么反应。”李定国心里也很着急,这事确实太冒险了,他本来想反对的,可是皇上说可行,而且大皇子自己也想冒这个险。

    一个营的明军大摇大摆地下山了,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过了蒙古人的骑兵军阵,一直走到金帐周围,护卫在左右。

    “呼!事情成了。“李定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因为时间的关系,明军不可能在这一夜接管乌兰巴托了;也因为谈判的关系,这一夜朱慈烺必须一个人只身留在乌兰巴托。今夜的乌兰巴托,载歌载舞,同时也有打扫战场的蒙古人正在收敛尸体。正如网上说的那样,蒙古族是一群能歌善舞的人。

    但是有一个人,也在黑夜中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此人就是骑兵第三军的一名营长,另外一名皇子朱慈焕。朱慈焕远远地盯着远处的那顶金帐,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是他纠结的心情,紧张的手心冒汗的举动反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