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公,你现在可以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宝贝值得如此劳师动众了吧?”史可法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站在内库门口说。

    几百辆银车的银子已经全部搬运完毕,皇上是绝对没有出现的,可是王承恩依旧如临大敌,死死的看护着身后仅剩的几十辆马车。车上的人还是只有那些工匠,也没有什么贵重物品的样子。宝贝到底在哪?

    “史大人,我身后才是这次南渡最贵重的宝贝。皇上说了,就算我丢了银子,只要他们中有一人出事,就砍我的脑袋。”

    “啊!他们都是什么人?”史可法是真吓坏了,幸好这一路上没出事,可笑的是自己一路都没关注过这群人。还以为是搬运物资的民夫呢。

    “未来的本科生。”

    “本科生。。。”这是什么生?

第49章 南京朝政() 
未来本科生的驻地在将军山南麓,大门就在后世河海大学的地方,沿着将军山,整整圈了两万亩土地。

    王承恩的要求是必须在两个月内盖完所有规划建筑,晚一天都不行。内府直接划拨一百万两现银,一钱银子都不少。大手笔!

    这件任务最终落到阮大铖的手上,马士英全力配合,一共动用了工部和内府监局下面几乎所有的工匠,共两万余人参与施工。而三百名年轻的工匠们,此刻在皇宫一处单独安排的住所里享受着太监,宫女的服务,吃的好睡的好。

    南京的大殿中,太子监国的第一次大朝会就在上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史可法素来清廉,有治国之才能,朕委任其为兵部尚书;。。。。。。”

    太子监国的第一次朝政,王承恩当然要开始宣读朱由检对主要官员的任命,这是必须要做的事。史可法依旧是兵部尚书,马士英当了工部尚书,钱谦益当了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吕大器,户部尚书方岳贡。

    然后,这些达成最期盼的内阁大臣的名单来了:内阁不设首辅,只设辅臣三人。大伙听到着,心想,没有首辅就不当吧,正好大家平级,不用争谁是老大。钱谦益尤其竖起耳朵,听到第一个名字的时候,他就蒙了。

    内阁辅臣分别是:朱聿键,阮大铖,堵胤锡。

    什么鬼?这三个人除了阮大铖熟悉之外,其他两个是谁?凭什么当内阁辅臣?

    还没等王承恩圣旨念完,钱谦益第一个就跳了出来:“臣反对!内阁是朝廷最重要的决策机构,应该由有能力的重臣担任。”钱谦益一脸得意表情:你们看,我就是那个最有能力的重臣,内阁必须有我。

    王承恩笑了笑说:“皇上另外交代:你们其中有人如果想当内阁辅臣,可以毛遂自荐一名,这是口谕。你们谁愿意?”

    史可法和马士英对笑了一下,两人直接见过朱由检,知道这里面有诈。

    “臣自荐。”钱谦益立马出列。开玩笑,人家已经六十多了,一辈子都没当几天大官,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好,内阁辅臣增加一位,钱谦益大人。其他再不另增。现在继续宣旨:朕决议不设首辅,内阁仅为朕的翰林,协助处理公文,不再参与朝廷政务决策。

    钱谦益双眼冒星星,一下子晕了,自己争抢了半天,原来抢的是个七品官。可怜的老头,一阵抽抽,当场口鼻眼斜,中了风。几个侍卫慌忙把他抬了出去,大殿内的人事任命还在继续。

    任命刘泽清为江淮总兵,封东平伯;黄得功为高邮总兵,封靖国公;高杰为徐州总兵,封兴平伯;刘良佐为凤阳总兵,封广昌伯。这种升官江北四镇的做法,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

    然后,出乎意料的是任命柳应龙为山东军区司令,李岩为山东军区副司令。这司令是个什么官职?所有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都不了解。

    江北四镇的将领齐刷刷的看向史可法,史可法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目养神。他能说吗?难道说这个山东司令就是皇上?

    终于有一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大臣从队列的最后面走了出来,问道:“请问王公公,这个司令是个什么官职?”

    “司令者,就是一个很小的将领,之前一直护卫太子南下的,微不足道。”王承恩打着哈哈。

    听王承恩这么一说,大伙终于放下心了,原来是个不入流的小官。“那么请问,司令统领多少人马?”刚刚说话的老头又接着问。

    “我们南下的时候,他手上大约有一千人。”王承恩继续打哈哈。然后众臣就更放心了,原来只有一千人,连个游击将军都够不上。对自己是绝对没有威胁的,这就让人很放心了。

    朱由检这一手,就是避免了刘泽清的骚扰,自从自己在山东之后,总有刘泽清的手下以山东总兵的名义到山东地界胡作非为,而且还言之凿凿的说这本身就是山东总兵的管辖地,让朱由检很吃亏。

    还不如干脆就把刘泽清这个山东总兵给去掉,给他封个侯安抚一下,反正山东也基本上被他放弃了,他不会太在意。

    接着,王承恩就宣布了自己的新官职:公安部部长。给出的解释是:挂在刑部之下的一个小机构,统领厂卫,负责搜集敌军情报等职责。

    这一下,群臣更高兴了,厂卫直接归了文臣管辖,而且还没有监督各级官员的责任,这不就是他们彻底自有了嘛!整个大殿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大伙盼了多年的事情,终于来了。

    “咳咳~”王承恩接着说:“刑部尚书暂有老夫代管。”呼啦,整个大殿又是一瓢凉水,把刚刚的火热气氛浇了一个通透。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刚刚确实一直没有刑部尚书的任命名单。

    明朝只有朱元璋手上有太监不得干预朝政的说法,其他朝根本就没有。要不然明朝怎么会出了那么多有名的太监,最终还弄了一个阉党出来。

    所以,王承恩当刑部尚书的任命,只是堵了群臣的心,并没有遭到反对。也是因为王承恩的地位却是太高,大家都怕他。但是私下里,东林党却谣传,新的阉党即将出现。

    内阁没有了,行政问题总要有人牵头,各部也历来只负责执行政令,并没有决策的权利。所以,政务依旧还是归到了内阁的手中,只是这个内阁显得太不起眼。

    几天后,内阁三臣子到任,王承恩又宣布了一道密旨:唐王朱聿键兼任首辅。朱聿键刚刚从凤阳宗府大牢放出来,脸上的胡子还没刮干净,就这样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了。

    有人会说,怎么可能让一个从没处理过朝政的小藩王直接当首辅。问题就在这,历史上的隆武帝实际年龄比朱由检还大,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也没有处理朝政的经验,却是公认的一位好皇帝。

    朱由检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这位论辈分比崇祯大三辈的长辈的本事。钱谦益虽然挤进了内阁,可是他中风了,南京真正的大权,落在了朱聿键的手上。

    作为南下新的一朝新气象,江南的东林们上朝的第一个议题又是老一套:“国家危难之时,任由不少官员肆意妄为,贪墨之风盛行。臣等奏请太子,整治吏治,肃清朝纲。”

    这些都是老话,朱由检早就猜到了,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气度,授命太子当庭宣布,接受大臣的所有建议,并重点开始肃贪,还隐晦的指出,肃贪之后将会举行大朝试。

    并且此次大朝试将是前所未有的规模,录取名单比往年整整翻了一倍。同时,确定了朝试中得中的学子将派到各地去接替被肃贪的官员。

    此诏一出,东林在江南炸了锅,东林学子尽享奔走。在东林的家门口开举考试,这可是白白的给东林学子送官当。

    当然,高兴不只是东林,还有阉党。谁的屁股比谁干净?东林憋足了坏想把阉党整几个下去,阉党岂能拱手相让?

    诏书里明确指出,各地九品以上,四品以下的官员,全都可以接受任何人的举报,凡是立案者,皆要接受审查,审查出问题的,一律问罪。朱由检在这里玩了一个花招,肃贪的最高级别限制在四品以下,不想波及正常的行政运作。

    这场由朱由检一手推动的官场腥风血雨,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50章 邓之容泄密() 
基本队列训练完成,部队进入对抗训练。

    朱由检下了一个命令,所有连级以上军官,一下子全都降半级,前面挂了一个代字。邓之荣这个团长,瞬间变成代团长。

    司令部给出解释,所有营级以上军官全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集训合格者,才可以正式授官。集训有司令官亲自教授,所有符合条件的成员必须参加,否则视为放弃军官待遇。

    当前,鲁中共有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共编制了六十个团,一千个连。每个连设正副连长各一;二百六十个营,每个营设一个营长,两名副营长;团长一名,副团长两名;总共军官有三千人,其中营级以上军官将近一千人。

    这些人就是整个部队的精华,普通士兵训练的是杀敌的本事,而军官需要学习的则是指挥能力。如果说连队是基本的战斗组队,那么到了营长这一级别,算是底层将领了。

    对于朱由检要亲自培训军官这种事,李岩很能理解。不管是鲁中招的新兵,还是李岩从河南带过来的兵,都不属于朱由检的心腹。皇帝想掌握住兵权,当然会找将领,这种事都是潜规则,不需要明说,也不是相不相信谁的问题。

    三千人的队伍,并不少。朱由检一个人可教不了,所以只能组成讨论组,朱由检出问题,让大家分组讨论学习解决方法。

    主要就是一些具体的作战案例,这方面,李岩部有的是故事,可以分析的战例也足够多。

    剩下的还有地图,后勤,作战物资量的计算,作战预案等等。朱由检都只能提出一些基本的概念,让这些人慢慢去理解,再在以后的带兵中去完善。

    至于到底能学会多少,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朱由检展现了超出这个时代的军事素养,也开阔了这些军官的视野,同时增强了军官们对他的崇拜之心。

    最为集训结业的最后一课,就是实地勘验,和勘验后的兵器推演。

    朱由检给的实训地点有三处,肥城郊外的丘陵,泰安州南面的平原,和北面的泰山。

    “司令这回对实训的安排可是煞费苦心了,基本上囊括了主要的作战环境。你说他是怎么想的,咱们打了好多年才学会的东西,他三言两语就说了个通透。”李年现在越来越佩服朱由检了。

    “如果以前的他就是这样,不至于会败给李自成。”李岩最近很沉默寡言,最主要的是朱由检集训中带给他的震惊。

    如果说当初李岩来投朱由检是因为一颗赤子之心,那么来到鲁中之后,朱由检带给他的就是从内心深处的敬佩。

    只是他奇怪的是这样的朱由检当初为何会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啊!

    “只是这泰山的实训有点意思,像是去游玩。”

    李岩从李年的话中清醒过来,接话到:“自古以来,每个皇帝都希望到泰山封禅。司令他估计也想去看看,这没什么不对。”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那么险峻的地势,并不是作战的首选之地。咱们也可以一起去散散心啦。”李年听说去泰山,挺高兴,毕竟是华夏第一山,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后来几天,丘陵和平原的实训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丘陵地形,大部分军官不光学会作战结合地形地图,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等高线,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对于你们最近的表现,我比较满意。最近大家都累了,司令部决定放假两天。两天后,我们将去泰山进行最后的实训课。”朱由检也累了,最主要的是很久没回家了,正好回泰安跟陈圆圆厮混两天。

    邓之容一个单身狗,放了假没有回家,而是约了陈二顺一起在莱芜喝酒。邓之容抱着内疚的心态和陈二顺交朋友,而陈二顺则带着目的和邓之容交往。

    “团长,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喝酒了?司令不是管的很严吗?”陈二顺给邓之容倒了一碗酒,连忙关心起对方来。

    “你可不知道,我们最近可累坏了,到处上山越岭的跑。我的脚底板都跑起了好几个大泡。”

    “累点没事,关键是跟着司令能长见识。”

    “那是,咱司令是啥人。教的可都是我以前从没听说过的知识。可惜你不在了,当初还准备提升你当营长的,要不然这次也能跟着司令去泰山溜达溜达。”

    “司令要去泰山?”

    “是啊!最近营以上将领全都要跟着司令去泰山,做一次实训科目演练。”

    “那么多人啊,那可热闹了。”

    “是啊,有千把人呢。这次规模可不小。”

    邓之容的一顿酒,等于是把朱由检卖了一个精光。陈二顺就是专门来打听朱由检最近的情况的。

    原来,就在陈二顺被赶出军营的第二天,有一个自称是从胶东过来的亲戚找到他,说是听闻了他的遭遇,想带着他一起出去闯一闯。亲戚说的很有道理,亲戚自己一人走南闯北不安全,需要一个练家子护卫,正好陈二顺一身武艺。

    “我这身功夫,还有用吗?”从小练武的陈二顺,自从被朱由检打败后,就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那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改革前。

    亲戚一脸期盼的看着他:“有用,而且还有大用。就你这身功夫,换个对方那就是大把的银子赚。”

    一听说有银子赚,陈二顺来了兴致,读书也好,练武也罢,不就是为了混个前程赚银子吗。如今自己参军的路被堵死了,没想到还有另一扇门为自己打开。

    。。。。。。

    鳌拜最近一个月郁闷坏了,别的后金将领都在前线抢功劳,唯独自己得了一个刺杀任务。

    最为后金第一巴图鲁之称的鳌拜,长着超过一米九的高大身材,腰身强壮的可以和一口黑熊搏斗,再加上他那巨大的五官,黑的吓人的大眼珠子,到了战场曾经吓晕过一个身材矮小的明军。

    接到任务的鳌拜只想快点把活儿干完,他早就听说西进的同伴们全都发了财,一个个腰缠满贯不说,光是抢到的女人,都能装满自家的后院。

    可是到达德州的鳌拜,把德州府附近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朱由检。甚至鳌拜都去过白洋淀当初那边宿营地。

    这可怪不得鳌拜的能力不行,主要是朱由检太狡猾,行军昼伏夜行不说,平时还带着面具示人,一路上也从来没让人喊过他一声皇上。

    鳌拜找不到皇上,就只能跟着太子走,一路尾随到泰安州,最后终于被锁定到一个叫旅长的身上。鳌拜刚刚要动手找旅长,然后旅长又不见了,查了几天,又冒出来个司令。

    就这样,鳌拜整整在山东地界转悠了一个多月,腿肚子都溜细了,才找到正确目标。

    胶东半岛自古就和辽东有着牵连,辽东人和胶东人可以说本来就是一家子人。鳌拜找到朱由检,立刻汇报给了京城。朱由检在鲁中练兵的事情泄露了,后金朝廷虽不至于紧张,但是也还是放在了心上。

    一些辽东投降后金的汉人,也就为了配合鳌拜的行动,南下参与了进来。陈二顺所谓的那个亲戚,就是其中之一。

第51章 陈二顺降金() 
“二顺子,明天我们就准备出发,今夜我带个人去你家引荐一下,他可是我老板。这是十两银子的安家费,你先收着。”亲戚一脸和善的把一锭银子塞到陈二顺的手上。

    陈二顺连忙推辞,哪有没干活就先拿这么多钱的道理:“这不好吧,这么多钱,你还是先拿回去吧。”

    “你看你见外了不是,咱们都是一家人,再说银子又不是我给你的。你就放心拿着吧”

    陈二顺喜滋滋的拿着银子回到家了,连忙嘱咐自己的两个妹妹去买鞋酒菜,说是家里晚上有要客拜访。天黑不一会,亲戚带着三个黑衣人走进了小院。陈二顺在屋里,远远的看到领头的人各自特别的高。

    “二顺子,这就是我的老板,后金第一勇士鳌拜将军。”亲戚引荐陈二顺给鳌拜的时候,陈二顺感觉到一座铁塔般的压迫。不过陈二顺到底是练家子,不至于当场吓破胆。

    “你们是什么意思?我是汉人,不当后金走狗。”后金在山东的杀戮,让山东人记忆犹新,陈二顺是地道的山东人,不会不知道。

    “想走?哪那么容易。”鳌拜见陈二顺不识抬举,立刻就变了脸。鳌拜拍了一下手掌,屋外几个黑衣人押着两个少女走进了屋。

    “你们什么意思?”陈二顺立刻就明白了,今天晚上,自己这一家子是遇到事了。心里想通,身子就朝后退,他记得墙角好像有一杆长枪。

    陈二顺最擅长的当然就是枪,当他把长枪握在手中的时候,自信立刻又回来了。昏黄的灯光下,只见枪头银光闪闪,狭小的屋内,陈二顺依然能把抢耍的密不透风。

    可惜的是,陈二顺遇到的是鳌拜。鳌拜是沙场老将,上过很多战场,又都能全身而退的人,很少。恰好鳌拜就是其中一个!

    陈二顺的枪术在鳌拜的面前没什么威胁,鳌拜是强于朱由检的存在,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朱由检如果在这里,会惊呼鳌拜可以算是战场杀招的宗师级人物。鳌拜亲自出手后,陈二顺被鳌拜一脚踹倒在地上,口吐鲜血。

    “狗鞑子,要杀要刮悉听尊便!有本事现在就杀了耶耶。”陈二顺是有骨气的,这是中原大多数武人的风度。

    “杀你?那也要等我用玩你妹妹再说。”鳌拜一脸淫笑,朝陈二顺的两个妹妹看了一眼。然后两个黑衣人按住陈二顺,鳌拜起身朝两个少女慢慢走去。

    “你们这些畜生,你放了我妹妹。”陈二顺急,拼命的挣扎,鳌拜已经开始撕扯少女薄薄的衣衫了。嘶啦一下,陈二顺眼睁睁的看着他大妹妹的红兜兜露了出来。

    “住手!你们想怎样,我全听你们的。”陈二顺闭上眼睛,痛苦的哭了。

    “早这样,还费什么劲啊。来,把陈壮士请过来坐。“鳌拜重新坐回桌前,给陈二顺倒了一碗水。鳌拜刚才是真动了花心,他已经有几天没碰女人了,鳌拜是一天夜夜需要女人的变态。

    用强这种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