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悬崖下面到顶上,也就三四十米的距离,四个神枪手。呛声几乎是一起发出的,可能老虎听到的是四声抢声,但是那铁蛋丸一下就到了。

    嘭的一下,老虎的大脑袋上就多了三个枪眼,有一枪打偏了。这是打虎的规矩,为了虎皮的完整,绝对是不能打身子的。

    远处,李年在听到枪声之后立刻就笑了,凭经验判断,这不是一支枪的声音,既然是几只枪一起击发的,那就没什么危险,可以说是有备而战。

    果然,过来一会,张连长他们就抬着一头大虎气喘吁吁地从林子里钻了出来。

    “这么大?”李年看到这只死虎之后自己也吓了一条,他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老虎,足足有三四百斤,体型要比一般的虎大上一大圈。

    “差点就被这畜生给发现了,好在有一处悬崖,挡住了它的视线。”实际上张连长还有点后怕,今天要不是地理位置足够好,他们要顺利对付一只这么大的家伙可没那么容易。

    “前行五十里露营,老规矩,皮子留下,肉大伙分了。骨头全部保存好,腰酸背痛的弟兄们止疼可全靠虎骨了。”李年一边吩咐,一边开始牵马。倒是一群战马远远地散开在老虎尸体的远处,大气都不敢出。就算是死了的百兽之王,那也是能吓唬其他动物的。

    。。。。。。

    此时的哈尔滨,与其说是一个城市,不如说是一个大点的村镇,这还是因为有补给基地在这的原因。

    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居民,居然主要是大西军的孩儿兵,以及他们抢过来的日本娘们。当然,这里也是一处军事重镇,有一个师的部队常年驻扎在这里。

    大明军队里的孩儿军基本上都已经退伍了,这不是朱由检不放心他们,而是觉得这些人不能再呆在军队里了。他们待得时间越长,心里的创伤越大。

    但是,退伍的时候,很多孩儿军依然不适应百姓生活。朱由检亲自看过奏报,说当时有一些孩儿军离开军营之后根本就不走到去哪,最终还有十几个人当场自杀。

    朝廷对于他们的安置是非常优厚的,在退伍安置之前,就已经替每个人修好了单独的房子,布置了全套的生活用具。但是这些孩儿军们,居然还一直保持这群居的习惯。

    朱由检听说一直到倭女大量抵达哈尔滨,才开始慢慢有人离开了集体生活,过期了小家庭的日子。

    刘文秀现在挂着少将的军衔,实际上干着后世武装部的安置工作,等于还是负责这些孩儿军的管理工作。

    “刘将军,对这的生活还满意吗?”朱由检是先于李年抵达哈尔滨的,他已经视察完孩儿军的生活区了。

    “挺满意的。没事的时候,钓钓鱼,打打猎,骑一骑马。就是冬天冷了点,穿得太厚了。”刘文秀咧着嘴,一口的大黄牙。流寇当惯了,又常年不待在大城市,有些习惯还没学会。

    “朕不是专门派人给你们磊了炕吗?”朱由检问。

    “闲不住啊!一闲下来,浑身都疼。”刘文秀这话可不是向朱由检要差事干,他说的是实话。军伍干惯了的人,还真是闲不住。

    尤其是这群孩儿军,他们现在等于已经不事生产的闲人,种地压根就不会,朝廷分给他们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倭女和一些女真人在干。

    “朕听说你已经娶了四个老婆了?”朱由检看着刘文秀笑着问。

    “一个汉女是正房,其他三个都是倭女,没办法,老部下们送的。”刘文秀一乐,大黄牙又露了出来。

    “这些孩儿军的老战士们,都成家了吗?”朱由检关切地问。

    “我亲自下的命令,没人发两个老婆,谁要是敢不要,立刻鞭子伺候。”刘文秀说到这,那是满脸的霸气。

    每个人发两个老婆,天底下尽然有这种好事,这要是放后世,想都不敢想。可是,这事刘文秀他们还真就干成了。

    ”不光是两个老婆,这第一波娃娃们,都已经陆陆续续要出生了。微臣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皇上派点大夫来接生,这地方的接生婆不够使唤啊。“刘文秀脸一红,有点不好意思,他一个堂堂的将军,居然天天操心接生娃娃的事来了。

    ”这是大好事,朕立刻就给沐天波说去。“朱由检满口答应下来。

    老婆孩子,这些东西才是犒劳孩儿军的奖赏,有了她们,朱由检已经感受到了这些孩儿军们的幸福未来了。

第624章 北 大 荒() 
在冬季来临之前,冰城以北的道路是很难走的,因为没有路,需要跋山涉水。

    那有人说了,难道冬季来临之后就好走了吗?

    这话说的是正确的。因为冬季来临之后,有河道。在结冰的河道上行走,的确要比跋山涉水快。

    以往,不管是大明统治这一地区,还是女真人,他们的大规模运输力量都不强,尤其是崛起在辽南的野猪皮,眼睛只会盯着南面,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向北扩展的可能性。

    当然,这一方面是他当土匪抢劫习惯的原因,另一方面北面的确也是苦寒之地。穷地方就跟穷亲戚一样,总是容易被人忽略的。

    想占领北地,依靠人口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就算后世某大国占领了几百年,也没有多少人口聚集。在十七实际,这样的地方是不合适农垦的,连合适寒冷天气的种子都培育不出来,作物种进去,收成还满足不了正常的粮食消耗。

    总归一句话,这里暂时只适合军管,以及一些有冒险精神的人去寻找机会。

    在哈尔滨驻军司令部,朱由检召见了李年,这也是朱由检这次北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北地让你受苦了。”朱由检握着李年的手,说了一句情真意切的话。

    “皇上放心,我还年轻,扛得住。”洗漱干净的李年依然看上去有些苍老,长期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容易老。

    “在北地一年多,什么感受?”朱由检问。

    “北、大、荒。”李年脱口而出。

    朱由检一愣,这三个字是那么耳熟,听起来却有那么贴切。李年用三个词,完美地形容了北地的概况,哪里的确就是北大荒。

    “越往北越冷,但确实很大。依照皇上给出的命令,我们足足探查了三个河南省的面积,依然没找到一处大城。有一些野人部落的村子,近几年都废弃了。”李年说。

    “黄台吉和多尔衮两兄弟害人啊!他把野人部落里的男人们都抓走了,让那些妇孺老幼怎么活?人口怕都是这样慢慢减少的吧。”朱由检感叹一声。

    “皇上太英明了。据臣打探到的消息,其实北地以前有很多的野人部落,生活相对平静。野猪皮崛起之后,为了和我大明交战,不断地抓丁,触手一直向北延伸。几十年来,一直未曾中断过。每一场大战,女真部落首先消耗掉的,就是这些抓来的壮丁,这才保持了野猪皮的主力未有减少。。。。。。”

    李年的汇报,让朱由检对后金的崛起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凭借所谓的十三副盔甲起兵,又被大明紧紧锁死在关外,后金怎么能坚持那么多年的?只是靠八大晋商吗?打仗不只是靠钱,这个时代的战争,人也是消耗品的。

    如果说后期明军的战斗力减弱,那么初期,后金的军队一定会有大损耗,没有人口不断地补充,野猪皮怎么坚持得下去的?这里可不是中原流寇,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填补。

    “所以,五六十年的战争消耗之后,北地基本上就荒弃没人了?”朱由检说。

    “是的。现在整个北地野兽横行,很难看到村落。只有更被的雅克库茨有一帮红毛鬼建了一座新城。”李年回答。

    “有读书人?”朱由检心里一绷。

    “两三千人。其中丁壮占一半。”李年说。

    “你怎么看?”朱由检问。

    “他们人数太少,暂时难以形成威胁。”李年带着不屑的口吻。

    也难怪,李年北上带得是一个师,俄国人的那点兵力他的确不放在眼里。何况北地生存艰难,在没有一定基数的情况下,这点人要想正常发展,恐怕需要很多很多年。

    “不,你不了解这些人。他们的人数会不断增加,而且速度很快。你如果不信,可以派出侦察连队从漠河向西探查具体情况。雅克库茨城只是他们最东部的新城,而越向西,他们的人数越多。”朱由检的神情凝重。

    对于北地,朱由检深知他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对手。阿列克谢一世即位没几年,沙皇俄国的政权掌握在莫罗佐夫的手里,这一时期,俄国国内出现了波动,大量农奴逃亡。逃向呢?自然是向东的深山老林。

    这其实是俄国东进的开始。只有人口不断东进,紧跟着才是政权也向东跟进。阿列克谢一世之后,就是俄国著名的皇帝:彼得大帝。也就是说,朱由检只有三十年时间,就将遇到强悍的对手。

    而在这三十年中,大明不可能朝北地移民,且不说环境恶劣,不适合移民;朱由检就算移民,大明也没有那么大的基数,大明本身也需要至少一代人来休养生息。

    “那皇上的意思是?”李年可不敢反驳朱由检的论点,他也无需派人西进去探查真实情况,他只需要问清楚朱由检的心思就可以了。

    “朕的意思是,北地只能军管,且只能由我大明百姓活动。至于其他人,留下的都是未来的祸害。两只老鼠,半年能生几窝老鼠出来。”朱由检的眼神透露出的神情很犀利。

    李年心里一颤,他明白朱由检的意思了。但是李年却并不知道,朱由检采取的手段,恰好是后世毛熊对付东北人的手段。为了侵占北地,几次大规模屠杀导致东北人在境线以外几乎绝迹。对于习惯性偷偷抢占别过领土的行为,不是鼠辈是什么?

    “北地那些俄国人都是一些逃犯,他们的朝廷暂时不会管的,你出手大可不必有什么顾虑。你也可以和刘文秀他们合作,有想去北地发财的退伍老兵,你们可以一起带上。北地的产出都是珍贵物产,让退伍老兵们去发发财也是好事。朕还给你们准备了一批畜力,相信能帮助你们更好地在北地活动。”

    “是驽马吗?”李年一听很高兴,他以为朱由检给他准备的是拉大车的驽马。

    “驽马自然是有的,单那是为了军队补给方便的。真正在北地巡逻,侦查,还得用狗。”朱由检笑着说。

    “狗?臣倒是在北地见过野人驱使,但是能好用吗?”李年是见过狗拉雪橇的,但是那也就几条狗而已,带不了多少东西。

    “三四条狗自然是拉不动的,假如是十几条狗一起呢?”

    朱由检给李年描绘出另一条画面,大明的侦察兵驱赶着大量的狗拉雪橇,顺着河道狂奔在北地各处。而由退伍老兵营建得各处营地,撒满了深山老林。

    果然,皇帝亲自出手,局面就是大气得多。

第625章 海参崴的夜() 
当过兵的人,军人的意识是贯穿一生的。退伍军人也是军人。

    北地就算是施行军管,大明的军队也不一定管得过来。孩儿军几万人,既然窝在黑龙江种不了地,那也不能不给他们找条出路。

    朱由检一贯的原则就不是撒手不管,他的习惯就是不断给别人找好后路。因为崇祯实在是干过一件太蠢的裁员的事,导致了狼烟遍地。

    寻求刺激,正好合适孩儿军这些人,挖挖参,打打猎,绝对的好营生。把这帮子人撒到广大的北地去,俄国那点逃过来的农奴,怕是活不成了,何况还有正规军拔钉子式的强拆。朱由检认为,黑龙家驻军一个军,北地的军力,足够了。

    李年这个军区司令,在拔掉雅克库茨城之后,就可以回沈阳安心当他的东北军区司令员好了。

    但是,要想真正稳固整个北地的统治,光靠这些还不够。从后世的经验来看,为什么我们会失去库页岛,为什么东北发展的慢,说到底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城市——海生崴。

    朱由检北上巡视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要去,那就是海生崴。

    作为大明水师一个偏师小混舰队,于大海一个四川人被派来海生崴当舰队司令来了。于大海做梦也没想过,这一辈子他会来到这样一个冷的地方。但是,他的日子却要比中原任何一个将军都潇洒。

    “于爱卿,朕看你这府邸里里外外的小人好像都是倭国人啊?”朱由检眯着眼睛,他已经站在于大海家三层新式小洋楼的楼顶看外面有一炷香时间了。

    倭国人和中原人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倭女走路习惯小碎步,那是她们穿和服的习惯。而倭国苦力喜欢在头上绑一个布巾,不是布条,类似四川汉子以前那种,但是又不一样。再加上倭国男子普遍矮小,内八字,罗圈腿,特征都很明显。

    “嘿嘿,不满皇上说,咱大明人不太愿意到这儿来干苦活,也只有这些穷鬼为了口吃的什么都干。”于大海很骄傲,一脸的得瑟。、

    这不能怪于大海,日本资源匮乏,又锁国多年,加上和朝鲜国的战争,在东亚三国现在算是穷鬼一个。大明的中原地区肯定不会要这些男人的,朱由检只容许倭女进入大明。大量女人被抢了,那么剩下的男人只能想办法找出路了。

    “这么多倭国人在海生崴,比大明人还多,这里还是不是朕的地盘了?”朱由检脸一黑说。

    “这。。。。。。”于大海冷汗直冒,他感到事情严重了,皇帝这话算然不至于说他谋反,可是性质一样恶劣。

    其实,掳掠倭女给孩儿军退伍老兵当媳妇,朱由检也是没办法的事。就算中原女人比男人多,可是女人也是越多越好,再说倭女的确温柔,抚慰那些老兵受创伤的心灵是再合适不过的。

    中原接纳一些倭女当使唤丫鬟,那是因为中原地打,撒进去不会出事。像海参崴这种新兴城市,如果被大量倭人占据,后果不堪设想。

    倭人留下的后代是什么德行,参照后世某些狗腿子就知道了。那些人的嘴脸,着实给人恶心到。

    “臣这就派人把他们撵进海里去。”于大海一跺脚,立刻就要行动。开玩笑,今儿他于大海要不做出点事,是不指望混了。

    “等一下。人你用都用了,这个时候全都撵海里,那朕的脸面往哪搁,大明的连忙往哪搁?海参崴是新城,是缺少劳力,你使用倭人建城,朕能理解。再想别的办法吧!”

    朱由检一句话,又把于大海的担心拉了回来,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要说于大海建海参崴也的确是有难处的,一支舰队驻守的基地,也是很大一项工程。海参崴本来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哪儿那么多人口建设一个城市啊。

    从东北开发大局来看,中原大量的移民现在都集中在辽河平原一带,根本没有朝吉林以东发展。这不是朱由检不想开发松辽,而是条件不容许。

    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也就能在辽河平原上种得出庄稼,弄到哈尔冰,亩产立刻降低。孩儿军分的土地产粮,还不够他们自己吃的呢。必须先培育出耐寒的良种,才有可能慢慢开发黑龙江以及更北的土地。海生崴,现在根本不适合中原移民来。

    “朕看你这城也建得差不多了,此地也不需要那么多劳力了。以后海参崴就开交易市吧,正好和刘文秀他们的货物对接。他们负责弄出山,这里负责收购,运送。”朱由检想了想说。

    海参崴能干嘛?当然是当港口使用啦。不只是军事用途,更重要的是要作为黑龙江的一个出海口,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整个黑龙江及北地的经济。只要修通依兰到鸡西的路,从鸡西到兴凯湖之间就是平地,而再从兴凯湖到双城子,再到海参崴,就更简单了。

    这里,曾经都是咱中国的领土啊。

    朱由检能想到的一个事,大明现在这么缺人口,大明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的,这东北的鹿茸,是不是该畅销中原了。有了海参崴这个贸易市场,别说鹿茸了,就是鹿血,大明的男人们都能喝上。

    “皇上,这是刚刚接的新鲜鹿血。您尝尝。”正说着,一对非常年轻漂亮的双胞胎倭女小心翼翼地托着一个托盘慢慢靠近。于大海咧着嘴指着托盘上的玉碗,给朱由检介绍。

    朱由检端起碗咂了一口,鹿血温热,起初有点腥,入口始终,下了喉咙有点燥,喝过之后就觉得发热。

    于大海给朱由检安排的寝具很白,整张床是白狐皮覆盖,看上去白得刺眼,但是又泛着亮光。倭女轻轻地给朱由检披上虎皮外衣,这可是李年专门进献的。

    “倭女还是不错的,她们倒是可以留在海参崴。不过,你们自己的娃,不能学一些烂七八糟的话,只能学大明语言文字。至于那些倭国的苦力,该另外给他们找一条出路,弄死可惜了。”朱由检舒舒服服地躺在白狐皮上睡觉,他感觉海参崴的夜似乎也不是很冷的。

第626章 夸田川() 
冬天来临的很快,因为这里是东北。

    随便两场雪,大地就很快被冻上了,紧接着,朱由检就发现周围的海面在慢慢变得安静。偶尔还有零星的海鸟还在海面上飞舞,但是空气变得越来越干。

    朱由检已经站在海边很久了,虽然穿着厚厚的,但是还是手脚冰凉。他只好来回渡步,可眼睛却始终看向大海的方向。

    “皇上,还是先回吧!他们回来会先到札幌补给的,于将军已经派船到轻津海峡那边去接应了。”夏完淳守着一个小炭炉,不停地照看炉子上的茶壶。

    对于大明人的脚步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这件事,朱由检是无与伦比的重视。

    田川次郎走的时候朝廷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朱由检只是派了一些将军山的几十个学生和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加强连一起陪同,另外郑家也抽调了几十个老海员帮忙。

    名义上,现在的大明和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都还算不错,除了北美大陆的土著,朱由检想不出来还有什么力量会故意为难这个大明科考船队的。以冒险和科考的名义行殖民目的,是西方人最惯用的手段。当然,像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喜欢用传教作为借口,而荷兰人喜欢讲贸易。

    “朕给田川次郎约定的时限就是在封冻之前的。”朱由检说着。

    “离全面封冻还有十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