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放烟火,给我们的舰队指路。”张杰绪高兴了,跳起脚来大喊。
“你想死啊!这里放烟火,十几里路外都看得见,万一有荷兰人的密探?”施琅气得想骂娘。
“下官该死。下官只是想着自己心里高兴了,全然忘了大事。”张杰绪赶紧捂住自己的嘴巴。
最为行动的重要一点,偷袭。施琅肯定不会让一丝消息泄露的。从他这一路的经验来看,南洋的华人也并非都心向大明,其中替荷兰人做事的不在少数。王化不到的地方,有些人早就成了别人的奴才。
这同辽东的汉奸没有两样。
实际上舰队中午就能抵达的,施琅就是为了避开万生屿这边可能的眼线,故意派人通知刘国轩晚点抵达。张杰绪这个人还算给力,他居然把岛上的居民全部安置到了岛上另外的一处备用营地。虽然本意是给军队腾房子,但是实际上却起到保密的效果。
而正真的舰队在登陆万生屿之后,等于是完全不和当地岛民发生接触。
“张大人,你现在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施琅说。
“大人尽管吩咐。”张杰绪情绪高涨。
“第一:带着你的人,全部转移到岛的南面,这段时间不要回来;第二,如果有人问起缘由,就说福建郑家带着圣旨去了暹罗和高棉等国宣扬国威,有小官吏来万生屿收税,所以需要躲避;第三,不到战争结束,你就找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小岛,不要回来。”施琅说。
“大人,要打多久啊?”张杰绪心里一愣,这是什么意思,自己的四品官才刚刚当了一天呢。
“放心,你这个四品官是铁定在皇上的御案上了的。”施琅给张杰绪吃定心丸。
朱由检当然是看中了这个岛的,这个岛看起来不大,但是它却是控制整个南中国海的核心。众多的穿越人士都只盯着新加坡等地,却很少有人想过万生屿。
第573章 朱由检给出的条件()
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最著名的巴达维亚总督……安东尼·范·迪门已经死了。
作为继任者,也是他的得力手下的阿贝尔·塔斯曼却是心急如焚,如坐针毡。原因无外乎荷兰人在台湾的失利以及大明的崛起。
东印度公司害怕大明皇帝朱由检会把目光放在东南亚,但是有确切的消息称明国一定会先打完国内的战争,之后会不会扩展海外还两说。
根据大量投靠了荷兰人的明人的预测,皇帝一定不会对南洋感兴趣的,他只会派出一两个使臣到大明的传统藩属国去宣扬一下皇帝的威仪,而已。
这种事,无论明人们怎么说,塔斯曼都不会掉以轻心,他反而更加小心地盯着大明的一举一动。
然而,几年过去了,明国除了贸易之外,似乎是忘了海战这回事,据很可靠地消息,大明只是派了一个叫施琅的将军带着陈旧的破船在南中国海一带打击海盗。而且还多次碰到荷兰人的舰船,但是明人居然在退让。
从今年年初以后,更有确切的消息称明国和他的北方后金国大打出手,战争的规模空前,甚至是整个民国的北方国土都卷入战争之中。塔斯曼终于放下心来,加上荷兰国内和英格兰的紧张局势,让本来防御明国的海上力量调了一半回欧洲参战。
巴达维亚市政厅,塔斯曼正在紧急召见现任甲必丹苏兴兆。作为第一人甲必丹苏鸣岗的儿子以及继任者,苏家是得到了荷兰人的完全信任的。原因无他,华人是巴达维亚最好的劳工,而苏鸣岗又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包工头。
华人的纪律性、服从性、吃苦耐劳精神要远远好过爪哇国的土著。具体到对比说明,那些爪哇国的土著们只会吃饱了睡在香蕉树下面晒太阳,他们永远不懂得劳动的重要性,因为上天赐给了他们一块物产丰富的福地。
“苏,明国要派人来南洋了吗?”塔斯曼盯着苏兆兴,他在看对方的反应。
如果苏兆兴这个时候不承认,那塔斯曼一定不会再信任对方,他甚至已经想好了下一任甲必丹的名字。那个人也是一个华人,区别就是对方是当初跟随荷兰人从台湾过来的一个光棍,据说是一个明国的勋贵,因为得罪了明国的皇帝而逃到台湾,又从台湾逃到巴达维亚的,他的名字叫左梦庚。
至于左梦庚是怎么到得南洋,这里不做细说。这家伙自江淮大战之后,自己在后金也不受重视了。吴三桂当然不会用这种庸才,反而是他爹留下的军队已经死的死,逃得逃。左梦庚仗着自己老爹拥有过水师的一点常识,算是知道有海外之地可以傍身这回事,于是他就去了台湾。
“总督大人,这是真实的。郑家的现任家主郑成功已经派人去了暹罗,听说是带着明国皇帝的圣旨去的。另外,郑家也派人给我送过书信,询问这里的情况。”苏兆兴很认真地回答。
“哦?那你怎么说?”塔斯曼假装不知道,反问。
“总督大人,巴达维亚不同于暹罗和安南等地。这里的华人还不到三千人,对于大明来讲,皇帝需要的只是一个面子而已。您知道的,明人都是很好面子的。您只需要从当地土著部落中间选出一两个部落,号称是两个国家,然后随便送一封表示归附的信,说不定还能得到明国皇帝的重赏,反正明国的皇帝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国家。”苏兆兴说。
“哦!有意思。难道你们明人的皇帝不会派人来查验吗?”塔斯曼嘴上这样讲,其实心里已经认同了苏兆兴的解释了。根据资料显示,明国皇帝确实不了解南洋到底有多少个国家。这里的岛屿多的像天上的星星,谁记得清呢?
“可是我们的事业刚刚拓展到马六甲,不能让郑家占了便宜。明国的皇帝虽然对南洋没兴趣,可是那郑家确实贪婪的毒蛇。”塔斯曼对郑家可谓记忆犹新,那是他的仇敌,白白让他损失了好几艘战舰和一块能产出大量利益的殖民地。
“暹罗等国是明国的传统属国,郑家如果带着皇帝的旨意去,事情会有些棘手。总督大人可以派出强大的舰队去马六甲一带游戈,让那些小国在接受郑家条件的同时有所忌惮。”苏兆兴说。
“苏,你这个提议非常不错。可是万一我强大的军队离开巴达维亚之后,这里发生危险怎么办?”塔斯曼到底是军人出身,考虑事情还是带着危机意识的。
“我亲爱的总督大人,这里是巴达维亚,这周围除了土著猴子,还有已经没什么战舰的西班牙人,再就是龟缩在印度的英格兰人,还能有谁挑战您的权威?除非他不想活了。”苏兆兴说。
塔斯曼不认为苏兆兴说的有错误,从周边的局势来看,巴达维亚的周围的确没有强敌。作为欧洲的老牌大国的西班牙已经没落,而新崛起的英国的势力还没有真正触及到这片海域,所以,东印度公司才是这里的老大。
“可是,我总感觉这里还是不安全。”塔斯曼认真地说。
“总督大人,那是因为您和您的家人都在这里,这就是您的家。在自己的家周围,布置再多的军队都不为过,可是您想想这里城堡的坚固程度,您只需要派出一支小分队驻守这里,谁可以攻陷这座城堡呢?那些拿着石头的土著吗?”苏兆兴摊开手,表示很无奈。
“哈哈,苏,您真会开玩笑。”塔斯曼被苏兆兴的话逗乐了。
这一场召见其实没什么内容,无非就是苏兆兴给塔斯曼解开他心中的一个小疙瘩而已,事实就是的说,苏兆兴除了没有说出大明水师的计划之外,其他一切的说词,都非常符合常理。
而这份按常理推测的说词,塔斯曼已经在头天晚上听到左梦庚说过一次了。不同的是左梦庚认为塔斯曼应该加强对巴达维亚城外华人的控制,他觉得自己的这些同胞一个都不可信。可惜,这句话在塔斯曼看来是无稽之谈,因为自巴达维亚建城,华人是最好的市民。
然苏兆兴是福建同安人,而郑家是福建南安人,同属厦门,相邻的县。苏鸣岗此人在南洋混的风生水起,郑家能不知道?
郑成功给苏兆兴的根本就不是书信,那是朱由检的一道圣旨,同时还有郑家给予苏家家族特殊照顾的一系列安排。此战,郑家要的已经不是利益那么简单了。
“老爷,信鸽已经送出。您说,郑家的话可信吗?”作为苏兆兴的心腹,家里的管家还是要多句嘴问一问的。
“刘伯,你知道事成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吗?”苏兆兴有些兴奋。
“总不会是让老爷您当总督吧?”刘伯说。
“郑家可以封王,可以当国内的公司董事,我苏家可以领导大明东印度公司的总督。”苏兆兴从心里呸了一下伊斯曼,他给荷兰人干死,荷兰人也不可能把总督让给他来坐。但是大明要成立的新的东印度公司,却需要熟悉南洋事务的人才,自己这个甲必丹,就是最好的履历。
第574章 大战前的巴达维亚()
或许荷兰人真的是在这一片海域横行惯了,也或许是这里的确再也没有出现过能够与他们匹敌的对手。
承平太久的人,总是会忘却危机。
当十艘欧式战舰挂着荷兰国旗航行在卡里马塔海峡的时候,从巴达维亚西北航行的荷兰船只都纷纷向舰队致敬。似乎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在甲板上忙碌的船员是剃着短发,长相根本就不是欧洲人的汉人。
“施琅,咱们能不能把脖子上的这玩意给取了,跟个娘们似的,怪痒痒的。”刘国轩站在甲板上拼命地扭着脖子。
站在他身边的施琅,和冯信都是一身欧式穿着,最典型的就是脖子上套着的车轮样子的蕾丝大盘子和紧身的白色裤子。
“就是,就是。特别是这裤子,穿着我勒得慌。这样一磨一磨的,容易。。。。。。”冯信故意做了一个不入流的动作。
“那是你小子年轻,太铭感了。像我这样的老汉,怎么磨都不起作用。”
“哈哈哈。。。。。。”一众人哈哈大笑,军营里一贯粗鲁。
“给所有人换装是不现实的,但是每条船起码得有几个西洋人的穿着才行。为了弄我们头上这些假发,我可是费了老鼻子劲儿。南洋的洋婆子不好找,而且头发又臭。一个个把她们剪成了尼姑,这样她们起码躲家里半年不敢出门家人。”施琅添油加醋,把自己的某些行为即兴表演了一遍。
“你没有借机睡那些洋婆子吧?”刘国轩显然是此道中人,问的问题直中要害。
“臭死了,你有兴趣下次给你找一群。”施琅带着鄙夷的眼神。
这个时代所谓的欧洲美女,怕是还不如中原这些人的眼。不像后世的时尚模特,一个个惊为天人,左右一口一个“大洋马”地捧着,恨不得口水流多长。
十艘战舰的后面,是又二十艘的福船战船。但是它们跟第一梯队的欧式战舰相隔半天的航程,施琅也怕一次性出现太多的战船容易引起对手的警觉。巴达维亚的地理位置太好,一旦开战很容易走漏消息,要攻击巴城,陆师水师需要不少人。
巴城一如既往的安静,尤其是华人社区,不管是城内的商业和手工业者;还是城外的种植园,就连华人最爱逛的赌坊,也门可罗雀。
这件事在荷兰人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的,他们只是单纯的以为华人在攒钱而已。或者说是在为过节日积蓄,反正华人每年的节日他们也搞不懂,尤其是七月过的七月半和八月过的中秋。
左梦庚带着他的三个心腹一直在城内闲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探听清楚到底要发生什么事。
异样的苗头是早就耳闻的,但是具体是什么事,左梦庚没搞清楚,因为他听不懂粤语和福建话。
“少帅,要不我去找找城南那几个烂仔?”一个亲信眼珠子乱转,脑壳倒是灵活。
“那你还不快去?”左梦庚盯着亲信看了三秒见对方没有动静,一巴掌扇在对方脸上骂道:“个死脑筋,一点不懂事。”
被打的亲信挨了打只能捂着脸,点头哈腰的赶紧跑开。如果他不跑,怕是会惹得左大公子更大的怒火,说不定会被打断腿。这种事经常出现,尤其是下人显示出比左大公子聪明的时候,最容易让左大公子不爽。
按照左梦庚的行事原则,如果有好的建议,最好的方式是悄悄地在他的耳朵边用最小的声音提醒。切不可当着第三个人的面说出来。等到左大公子听懂建议之后,会当中宣布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英明决定。事如果成功,则赏一点点银钱给递建议的人;如果不成功,怕是一顿好大,更甚者之间拖下去打死埋了,连由头都不屑找一个的。
被打的亲信心里不爽,但是办事却是迅速,他只过了一个时辰,便听得一个消息。城里的华人甲必丹苏兆兴居然勾结郑家,想要引众华工闹事。这个消息早在三日前就已经传遍了巴城的华人,且暗中已经派发了不少的刀枪棍棒。
要不要赶紧报告给左梦庚?
最终,这名左梦庚的亲信选择晚半天再报告,反正那一巴掌也不能白挨,时间越久,恰好能说明他办事的难度越大。
巴城的华人都晓得左大公子跟苏家有隔阂,谁会愿意主动跟他报信?左大公子闲逛到了天黑,一无所获。
“少爷,消息打听清楚了。”就在左梦庚又感到虚度一天光阴的时候,这句话让他心情一振。
“快说,是什么好事?”华人里对荷兰人的不利,就是他左梦庚的机会,所以对他的好事。
当左梦庚听到苏兆兴居然要ZF这么大的事之后,他两眼放光,像是那黑暗中的狼,顶着两个绿色的小灯笼,暗幽幽地盯着猎物。
“我要见总督大人,立刻!”左梦庚觉得自己一刻都不能耽误,下一秒这里的甲必丹就应该属于自己。
“少帅,咱们没有证据啊!”那名亲信又忍不住大声劝道。
“啪!”一声清脆的耳光再一次落到了他的脸上。
“让你坏老子的好事,这种事需要证据吗?“左梦庚说。
好歹左梦庚也是做过少帅,统领过几十万人的。作为登高位者,最忌讳的就是内部有人反叛。一般遇到这种事,都是先把怀疑对象直接控制起来,然后再审查真实性。按照几千年来的帝王术,这种事大多由莫须有最后成为铁案。
左梦庚相信就算是荷兰人,也不会例外,这是人性。
左梦庚猜测的没有错,塔斯曼虽然是荷兰人,但是他也是人。当左梦庚在暮色中向他报告了惊骇的消息之后,他果断地派出一个连的荷兰士兵把苏兆兴抓了起来,且勒令巴城戒严,严阵以待。
“苏,你太让我失望了。毕竟我是这样的信任你和你的部下。”塔斯曼盯着已经被绑成粽子的苏兆兴说。
“总督大人,我们明国有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今天给我定什么罪,我都不认。我只求一件事,你能不能拿出证据?”苏兆兴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毕竟不是朝廷专业的谍报人员,而且巴城里的华人几乎是人皆尽知。塔斯曼想找证据那简直太容易,随便对一个华工严刑拷打就可以了。
“证据?哼,你小子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我这就给你。”左梦庚跳了出来,指着苏兆兴的鼻子就说:“我的手下亲自找人问过的,他就是证据。”
“你的手下,还不是你说了算。再说,你的手下在哪呢?”苏兆兴心虚地已经说错了话,显然很在嘴硬。
“来,你小子跟我们的甲必丹大人好好说说。”左梦庚觉得自己这回赢定了,因为苏兆兴已经显得有些慌乱。
“小人,小人去了城南。没有听说有人要造反。。。。。。”那名亲信看了苏兆兴一眼,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叛变了左梦庚,就因为左大公子那两巴掌。
“你说什么?”左梦庚打死都不相信这个时候自己身边的人居然会背叛自己。他扬起胳膊就准备轮下去。
“左大公子,你这是准备行刑逼供,且非要栽赃陷害吗?”苏兆兴可不是左梦庚,既然有人帮了他,他必须在第一时间表明自己的立场,否则岂不是让投靠他的人寒了心?
像当老大,就要懂得袒护自己的手下。不然谁还愿意跟着你混饭吃?
第575章 苏兆兴计陷左梦庚()
塔斯曼对左梦庚的话很愤怒,但是它对苏兆兴也是将信将疑,这种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是苏兆兴毕竟是巴城的甲必丹,地位不低,总不能真的没有证据就随便抓人。这个时候的华人和荷兰殖民者之间的关系还没恶化到后来的红溪惨案那种程度。
怎么办?塔斯曼只能暂时放人。
但是他又不能真的让苏兆兴脱离他的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暗中监视。塔斯曼派出暗中监视的人就是左梦庚,左梦庚既然告发了苏兆兴,这二人已成死敌。显然塔斯曼很懂得以华制华。
“老爷,您走之后。。。。。。”刘伯看到苏兆兴刚到门口,身后不远处没有了荷兰人,只有几个华人跟着。天太黑,刘伯也没看清对方的长相,就心急如焚地要说话。
“进去再说。”苏兆兴赶紧堵住了刘伯的嘴,然后朝自己的身后努嘴。刘伯这才发现苏兆兴的身后跟着一个陌生人,这人正是之前帮助苏兆兴的左梦庚的亲信,张开顺。
“求苏老爷救命!“张开顺很机灵,一进苏家堂屋,立刻跪在地上。
“你且起来说话。”苏兆兴弄不明白这个张开顺是敌是友,万一是左梦庚派过来的卧底怎么办?
张开顺现在很紧张,他之所以选择背叛左梦庚,那两巴掌耳光只是引子。说到底,还是他意识到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的厉害。满巴城的荷兰人也不过一两千,基本上和华人持平。巴城人口最多的还是当地土著,但是这些土著居然分好几个部族,互相之间还敌对,就是一盘散沙。
如果巴城的华人得到了大明的支持,荷兰人不一定能赢。张开顺想起了台湾那一战,他比左梦庚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已经意识到了大明水师的成长速度。
说来着张开顺也是左梦庚身边的老人了,从最初长江水师安庆那一仗开始,明军水师使用的破船,到后来他们沿途见过的一些大还穿,张开顺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原来自己身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