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黄宗羲终于意识到这位英国的护国公,实际上的国家掌权者在有意试探大明对大海的熟知程度的时候,晚餐已经快结束了。

    黄宗羲惊了一头冷汗,谁说英国人不懂拐弯的?随便一个知名的政治人物都不是饭桶,相反他们都是谈判高手,所有谈判技巧他们都懂。

    “吾皇曾经说过,巴达维亚是一个很好的地方,他很想去那里的海滩上游游泳、晒晒太阳。”黄宗羲赶紧表示了一句,再不说估计就没机会了。

    克伦威尔终于满意地点点头,黄宗羲估计这老狐狸心里在想:小伙子终于上道了。

    “年轻人,你们想要得到什么?”克伦威尔不再客气了。既然对手上了道,那就摊开了谈呗。

    西方人谈判会先问你想要什么,而中国人一般喜欢吹嘘自己有什么。这一点中国人应该向西方人学习,要懂得谦虚,别急着暴露自己的底牌。

    “我们需要在伦敦自由招募一些工匠,特别是造船工匠。”黄宗羲也不客气,直接开口。

    “ok,那就以五日为限如何?”克伦威尔说。

    五天?那能干什么,估计能找一些失业的没人要的学徒工而已。黄宗羲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同意。

    “二十日。我们是外来客人,语言都成问题。”黄宗羲说。

    “十日。”

    “十五日。”

    最终双方把这个时限定到两个礼拜,在这十四天时间里,伦敦不会阻拦大明人的行动,但是大明人需要靠自己的本事让伦敦的造船工匠自愿跟着去遥远的东方。

    “那么我们现在来谈论下一项,你们能为我们做什么?”克伦威尔的獠牙已经露出来了,既然英国人已经有了给予黄宗羲的本钱,那么黄宗羲就必须要拿出能打动他们的东西来交换才可以。

    英格兰跟荷兰不一样,航海条例的出台本身就是为了争取英国以及英国殖民地内的商品利润最大化,是为了积压荷兰人的贸易而制定的。

    荷兰人到处寻找商品,寻找贸易的机会,但是英格兰人不需要。

    此时,大明能给予英格兰人的不是商品的进口或出口,英格兰人也不太在意这些。荷兰人才在乎。

    所以,英国人才在开始轻视大明。

    只有到了十九世纪初,英国人为了获得贸易平衡,才逼迫清政府开放市场。

    这些东西黄宗羲不懂,但是朱由检知道啊。

    “倭国曾经是我大明的属国,大明可以断掉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一半的贸易收入。还可以给予英格兰船只在东方的航行提供保护。”黄宗羲说出了朱由检教他的话。

    克伦威尔一愣,东印度公司有多赚钱,恐怕整个欧洲都知道。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总共有一万五千个分支机构,或者是是有这么多的贸易网点,赚取了整个荷兰航海贸易的三分之一的利润。

    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第一大收益站点就是倭国,第二大收益站点就是台湾。台湾已经被大明拿下了,而且现在大明说可以拿下倭国,甚至还能影响巴达维亚。

    三个月后,英国和荷兰就开战了,此时的克伦威尔也需要找一个朋友来壮胆,而大明是一个大国,至少体量够大。哪怕所谓的航行保护是空头支票,也足够提振引克伦威尔的信心了。

    “OK,祝我们合作愉快!”

    不需要签订什么协议,也不需要通过议会,这种交易只是一种默契,英国只是付出了一点点人工而已,还谈不上是什么条约,克伦威尔还作得了这个主。

第499章 方姑娘胆震泰晤士() 
黄宗羲喝醉了,是因为苏格兰威士忌也能醉人,还因为他办成了皇帝交代给他的大事。

    当他醒来之后,阳光早已经洒进了满屋,只有窗外嘈杂的吵闹声此起彼伏。那是泰晤士河边那些肮脏和粗鲁的水手们的叫骂声,以及一些扭着水桶腰和露着巨大胸脯的女人们和这些水手的笑骂。

    方怡早就不见了,屋子里只有黄宗羲一个人,管家听到屋里有动静赶紧把女仆派了进来伺候黄宗羲起床。

    早餐还是很丰富的,黄油面包加奶酪,还有一些香肠,当然还有中国的茶。实际上,十七世纪的伦敦,早餐是富人的专利,一直到完全工业化,英国人才把早餐当成必要。

    “夫人去哪儿了?”黄宗羲一边吃一边问管家。

    “尊敬的先生,夫人说她去了萨福克的伊普斯维奇。”管家回答。

    直到这个时候黄宗羲才想起来昨晚的事。十七世纪的英国,造船工业最发达的就是伊普斯维奇,哪儿的工匠最廉价,其次是泰晤士河沿岸。这种事,方怡早就打听清楚了。

    “快去备马车,我要求拜会约翰·尼德普先生。”黄宗羲哪里还顾得上吃饭,总共只有两个星期时间,他和所有人必须争分夺秒。

    指望大明人自己在伦敦设摊招人,英国工匠不把他们当骗子才怪了,就算全部人员出动,两个星期恐怕也招不到几个人。

    黄宗羲想到了方怡说过的话,皇上就是要让他们把带过来的钱财全部花完,不花完难道再带回去不成?他们这趟远渡重洋,又不是来赚钱的。

    再说了,要赚钱最好是做贸易啊!买几船货回去不比带银子回去更值钱?君不见后世那些跑国际航线的空姐空少们,一下飞机每人至少是两个超大行李箱,那里面绝对不是装了两箱子换洗内裤。

    马车很快停在了约翰尼德普家的门口,这是伦敦郊外的一个小庄园。尼德普这小子现在是真发达了。

    “哦!我亲爱的黄,您怎么来了?”约翰嘴上说着意外,其实眼神一点没感到意外,他料定这个中国人会找他的。

    “说吧,你想要价多少?”黄宗羲完全不跟这小子客气,他完全弄懂了欧罗巴人的思维方式。要知道他是黄宗羲,不是一般人。

    如果随便换一个别的不出名的大明人来,可行性必须大打折扣。

    “我要这个。”尼德普用手比划了一下一个大花瓶的样子。

    黄宗羲扭头就走到马车旁边,然后搬出来了两个大景泰蓝花瓶。

    “OMG!”尼德普完全惊呆了。

    黄宗羲心想:幸好不是要的宋瓷,否则还真没有。这景泰蓝对大明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物件,皇上家里还多的是呢。

    “跟我来!”尼德普说,他这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既然到了英国,有些事就不能照大明的手段办。贿赂官员这种事在英国行不通,还不如贿赂商人,起码商人消息灵通。

    按照尼德普的说法,英国现在正在全力打造战舰,大造船厂的高级技师根本不会跟明人走。而小造船厂的工匠水平有限,也不是黄宗羲需要的人。

    “那怎么办?”黄宗羲问。

    尼德普耸耸肩,表示自己爱莫能助。黄宗羲气坏了,他真想抽这小子几巴掌,两个大花瓶就换来一句话,价格忒贵了。

    就这样,两天过去了,黄宗羲依然想不出一点好办法,整个大明使团所有人,就招了几个手艺不咋样还好吃懒做的酒鬼。

    晚上,黄宗羲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餐桌前,独自在异国他乡吃饭是一件很没意思的事。蜡烛的光芒都显得昏暗摇曳。如果就这样回国,黄宗羲觉得自己跟自己都交代不了,这欧罗巴的造船技术是真好,看着眼馋。

    “咣当”一声,大门被推开了,方怡拎着剑走了进来。

    “快,给我热水。”方怡急吼吼的。

    英国人是不喝热水的,只有中国人或者说只有中国男人才会劝女人喝热水,古时候就这样。所以方怡喝的是黄宗羲泡茶的水。管家和女仆都很诧异地看着女主人的怪异行为。

    “你一个人去那么陌生的地方,多不安全啊!”黄宗羲有些心疼自己的媳妇。

    “敢打姑奶奶主意的小蟊贼还没生出来呢。”方怡霸气侧漏。开什么玩笑,这位姑奶奶可是大明天地会前任总舵主方近南,而且是带艺入组织的那种。

    “有什么收获?”黄宗羲问。

    “先说说你这边的情况吧?”方怡回问。

    黄宗羲硬着头皮把情况说了一遍,然后继续沮丧。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方怡说。

    “什么办法?”黄宗羲问。

    “忽悠,使劲忽悠。先把约翰·尼德普给忽悠住了,再借助他去忽悠别人。”方怡侃侃而谈。

    这一夜,两口子躺在床上根本就没说,灯亮了一夜,蜡烛都换了好几次。每一次女仆都看到男女主人双双坐在床头,而且还精神亢奋。

    女仆特别想看看那个明国男人为什么那么厉害,是不是中了女巫的咒语,听说神秘的东方有神秘的巫术可以让男人更阳刚。

    尼德普正在家里用放大镜欣赏着景泰蓝花瓶,忽闻门外有客求见,而且还是那个有花瓶的明人,他立刻来了精神。难道又是来送好东西的?

    “啊!我亲爱的黄夫人,几日不见您更加有魅力了。”尼德普自从发了财,这撩妹的本事也见长。果然,钱财才是男人的底气,有钱人泡妞的水平比没钱人要高不少段位。

    “尼德普,想不想发大财?”这一次轮到方怡先开口了。尼德普看了一眼旁边的黄宗羲,他弄不到今天是个什么情况,明人不是一般不让女人占主导地位的吗?

    黄宗羲显得很坦然,一副很淡然的表情。

    “当然想咯!只是请问黄夫人,要发多大的財呢?”尼德普问。

    “很大,足够让你有钱买下伦敦塔。”

    “噗嗤”方怡说完,尼德普直接被大明的好茶给烫伤了嘴,或者他是被吓的。伦敦塔,十七世纪那等同于大明的皇宫。

    “黄夫人,您太会开玩笑了。”尼德普觉得这个玩笑一点也不好笑。

    “请问约翰·尼德普先生,我们刚刚和贵国的护国公谈成了把荷兰东印度公司排挤出倭国的计划,请问东印度公司和倭国的贸易会被谁接手呢?”黄宗羲不咸不淡地说。

    “反正不会是我。”尼德普无所谓地摊开手。

    “不,它可以有你来参与。我们可以组建一个新的东印度公司,抢荷兰人的生意。”黄宗羲说。

    “你们疯了吗?”尼德普跳了起来说:“荷兰人在那里有一千五百艘货船,还有好几十艘巨大的战舰,我们过去就是送死,送死你们懂吗?!”尼德普咆哮着。

    “看,我就说他胆子很小吧!他注定成不了一个贵族。”方怡鄙夷地看了一眼尼德普。

    英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冒险精神,所以他们是海盗,是殖民地开拓者。东方的贸易利润有多大,在东方待过的尼德普再清楚不过了。

    “你们是一对疯狂的夫妻,你们全是疯子。你们想要我干什么?”东印度公司这个名字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黄宗羲夫妇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大帝国。

    这个计划太有说服力了,尼德普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了。

    “用你所有的财产做担保,组建属于我们的东印度公司。只要从这里带造船工匠过去,就可以运回来满满一船队的瓷器、丝绸、茶叶、蔗糖……”方怡说。

    “OMG,够了,够了!我投降,这真是太疯狂了。”

第500章 散千金换得半卷书() 
第五天,整个伦敦和伦敦周边地区都传遍了,那个在东方发了财的尼德普居然要组建另一个东印度公司,而且还要和荷兰人一较高下。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震撼了,至少克伦威尔和整个英国议会乐见其成。英国人弄航海条例本身就是对荷兰人在宣战。现在有一个人冒出来充当斗士,那是英雄啊!英国需要这样的英雄。

    无数的英国人跑过来打听入伙的资格,或者说尼德普要不要也发行股票。

    尼德普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造富传说,而资产阶级最追逐的就是造富梦,人们趋之若鹜。

    可是尼德普已经把风声放了出去,只接受造船厂参股,不接受普通贸易公司和个人参股。这一下,让许多野心商人非常失落。但是却给许多中小造船厂开了一道曙光。

    这一时期的欧洲,最具有发财传说的就是那些冒险家,而最循规蹈矩的就是这些苦哈哈的工人。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四面临海,造船根本就不是一个发财的行当,因为干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到了第十天,尼德普已经收到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造船厂的意向参股了。应该说,这个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不对。”方怡看着这些船厂的列表说。

    “什么不对?”黄宗羲还沉浸在兴奋之中。

    “事情太顺了,这上面居然还有两家给英国造军舰的大型船厂。难道他们的官员是瞎子吗?”

    方怡一提醒,黄宗羲立刻惊出一身冷汗。他可是朱由检身边的秘书,站在国家层面思考,谁会把自家的好东西这么容易就送人了?而且一送就送得是最高品质的?

    除非是刘禅那种傻子。克伦威尔是傻子吗?黄宗羲回忆起克伦威尔的笑脸,不,对方是个比猴儿还精的老狐狸。

    “相公,你赶紧去求见他们的护国公,就说我们只会带走五家小型造船厂,绝不会多要。否则我们一个人也带不走。”方怡在这种事情是比黄宗羲更懂行,她的话黄宗羲也愿意听。

    “那我们想要的大匠怎么办?”黄宗羲问。

    跑这么远又折腾这么久,总不能就这样带回去一些普通货色吧?唐僧取经也要取的是真经才是。

    “只能从这些中小造船厂里面挑人了。我去过伊普斯维奇,很多中小船厂的掌柜的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大工匠,否则他们也没本事单干。”

    方怡的话一下子说到点子上了。就像后世中国,许多小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技术骨干,没有过硬的技术傍身,谁敢单干?

    “那就辛苦娘子了。”只有四天时间了,黄宗羲能想得带这个工作量有多大,最关键是人生地不熟的,语言又不通。

    “没事,大不了就用钱开路。把所有银子砸在伦敦,老娘就不信砸不出一个响来。”方怡倔脾气又上来了,就像当年她挤兑朱由检一样。

    克伦威尔以为那个明人会选择一家大造船厂带走的,其实他倒不是会阻拦,而是在走的人当中掺沙子。以次充好的事以为欧洲人就不会干?那是欧洲牌新闻联播看多了。

    当他听到黄宗羲说只会带走五个小造船厂走的时候,克伦威尔很赞赏地看了黄宗羲一眼。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很有眼光,不容易骗。

    既然只是一些中小造船厂,而且数量只有区区五个,那就伤不了英格兰什么,这点面子还是会给的。

    方怡都快累瘫了,她把所有的部下全都派了出去,重点寻找有过造军舰经历的中小造船厂的厂主。还要最好是中青年

    按照年龄来看,年龄太大的肯定不合适,长途跋涉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些欧罗巴老头很容易挂掉去见上帝。

    说是五家造船厂,但是到底找了多少家,只有方怡知道。反正是拿钱开路,连带着忽悠去东方发财,还承诺每个人送个超大号瓷器啥的,最后成功地忽悠到了五百人。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方怡决定日期一到就立刻离开伦敦。这样,时间就非常紧张,甚至连补给的时间都不够。

    “娘子,咱们已经彻底变成穷光蛋了。”黄宗羲打开空空如也的箱子说。

    “不用担心,去找葡萄牙人贷款去。”方怡还是那样胆大包天。

    二月二十八号,泰晤士河畔,三艘二百五十吨的海船装载着满满的人正扬帆起航。

    因为时间仓促的关系,岸上送行的人并不多,其中最扎眼的就是黄氏夫妇雇佣的那一群仆役。他们正热泪盈眶,每个人都手捧这一个精致的东方礼盒,礼盒的盒盖已经打开,里面装着一套精美的仿青花。

    “这群英国人真客气,你看她们都流热泪了。”黄宗羲也被这群异国人感动了。

    “嘁!那是因为你给的礼物够值钱,我敢打赌,等会我们一走她们肯定会抱着盒子去拍卖行。”方怡的视线压根就没关注过岸边,她在欣赏远处的伦敦塔。

    “你个乌鸦嘴,这么快就被你应验了。”当最后一根绳索解开,船缓缓离开岸边,黄宗羲看到一群商人正涌向那几个女仆,就像是饿狼扑向绵羊。

    今天天气好极了,方怡穿回了她的大红色袍子,画着细致的妆容,美丽的如同仙女一样把背影留给了伦敦。

    “尼德普呢?怎么不见他出来跟家人到别?”黄宗羲顾不得看他漂亮老婆,而是到处在找人。

    终于,在船舱黑暗的一个小角落,尼德普披着一件宽大的灰色麻布袍子,像一个修士一样窝在地板上。

    “你怎么了?”黄宗羲问。

    “黄,我现在又身无分文了。”尼德普蠕动着嘴带着哭腔回答。

    “哈哈哈。亲爱的,请相信我,你一定会发财的,财富就在远方。”黄宗羲搂着尼德普的脖子安慰道。

    “等我再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带很多很多的银子回来。”尼德普一把鼻涕一把泪。

    “嘁!你要是把这东西带得再多点,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会把赏你的银子都换成金子的。”方怡一边说一边翻看着一卷卷图纸。

    “这些是什么?”黄宗羲好奇地问。

    “这是我们用金子换得的战舰图纸复制品,全部都是英格兰在造的全新船型。工匠挖不到,但是总会有一些人会想办法找到做生意的门道。老娘花了比人还贵三倍的价格才买到的。”方怡一脸骄傲。

    “啊!”黄宗羲惊讶地看着媳妇。

    在黄金面前,好人都能变成魔鬼,何况海盗们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人啊!

    “怎么了相公,是不是我买的太贵了?”方怡捧着黄宗羲的脸庞问。

    “不是,是太便宜了。哈哈哈……”黄宗羲现在恨不得调转船头回去再买一堆回来。这样的东西大明永远不会嫌多,眼前几箱图纸顶多只能算是半卷书而已。

    “黄,老娘是谁?是个老太婆吗?”尼德普不合时宜地用汉语问到。

    船队出了泰晤士河口,天空中飞舞着成群结队的海鸟,远处的海岸就是法国,那里还有一艘船在等待着他们。

    这一次船队的水手全都是大明的年轻人,按照规定,所有人都有机会轮流着当一天船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