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认为,此次辽东作战必是一场硬仗,绝非十天半个月能打下来的。打硬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让敌人集中兵力,否则对我军不利。”
李定国说完,朱由检才算是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什么叫硬仗?硬仗不是只是打的激烈,也不只是血腥。
打硬仗,对手不会轻易投降,会硬扛到底。像一场大战中大多数敌人都投降了,那只能说是大战。
斯大林格勒战那才是硬仗,志愿军在朝鲜打的那也是硬仗,当年国军淞沪会战,那是绝对的硬仗。
打硬仗,要么拿人命填,要么拿物资堆。
明军这一次放弃京城直捣盛京,要打的就是金兵的老巢,跟八旗老底子耗,这必然会是一场硬仗。所以李定国看的很准,在这场硬仗中他不打算打大军团作战,而是全面开花,处处烽烟。
朱由检明白了,李定国这是打算败家了,以大明整个南方的家底把后金的根基耗光。
“打得起吗?”朱由检反问自己。
以现在大明的实力,如果按照李定国心中的打法,将是对物资的一种巨大消耗。弄好了,是一次工业制造水平的大规模提升,弄不好,大明将陷入经济危机之中。
或者,明军以巨大的人员伤亡去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这是朱由检不希望看到的。
“朕命李定国将军全权只会此次对金作战总指挥,朕和整个兵部做李将军的后勤。不管花多长时间,不光花多少钱,就算是砸锅卖铁,朕也要把这个祸患连根拔掉!”朱由检重重一拳砸在桌子上,正式下了决心,也正式点了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感受到了朱由检的决心,当然也代表着有一个巨大的立功机会和实现青史留名的机会摆在自己眼前。
第465章 被神话了的海东青()
作战计划得到确定,也就意味着有些部署需要微调。真正指挥这场作战的,实际就变成了陆军,东海水师和原来的长江水师三方协同了。
到四月初一,明军开始渡海。起初渡海的登陆点只有两个,一个是塔山,一个是营口。两处登陆的部队都不多,分别只有一个军。
明军的行动不慌不忙,一点点的稳定阵脚,登消息分别传到盛京和京城,完全没有引起多尔衮和洪承畴的重视。尤其是洪承畴,他认为这是明军的一次佯动,目的跟当年毛文龙在皮岛上的作用一样,起牵制后金在辽东兵力的行为。
然而,十天之后明军完全没有撤离的迹象,而且还在登陆点堆积了大量辎重。这一下,多尔衮感觉到不对了,如果只是佯动,用得着把家都搬来吗?
“范先生,你认为朱由检这是要干什么?”多尔衮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两年的辽东老林生活让他耗了不少精力。
在多尔衮霹雳手段下,八旗从深山老林里连哄带骗,加上裹挟,一共弄了十五万青壮出山,一下子缓解了八旗兵源和人口不足的压力。
现在的辽东,八旗老底子加上这些鱼皮鞑子和一些留下的汉八旗,总兵力有三十二万。比入关的时候的八旗兵还多,而且战力似乎还要强劲。
这些野惯了的鱼皮鞑子来到南方的花花世界,完全被迷花了眼睛。多尔衮也很舍得,对于这些人有什么给什么,大量的粮食,大量的女人,整个盛京的文明足足倒退了百年,完全是恢复到了原始部落时代。
多尔衮多了一个心眼,他并没有把这些人送到京城,而是以需要整训为借口留在盛京。而只支援了京城一部分老弱病残退役的八旗。
“王爷,不管朱由检是个什么心思,我们都该出击一下了。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城里的这群兵可不会种地,咱们的粮食可不多了…”范文程看着多尔衮,一脸的担忧。
“先生的意思是派他们出去抢粮?”多尔衮眼睛一眯,心里开始盘算,他需要出多少女人,粮食才能调动这些人替他卖命。同时,能捞回来多大的利益。
“王爷只需把海边上的地封赏出去,不需要多花一个大子。”范文程显然看懂了多尔衮的心思。
“万一他们打赢了,那岂不是失去了这些土地?”多尔衮有些不舍。
“打赢了,就告诉他们,江南有更多的粮食,更多的女人。反正他们连银子都不喜欢,只喜欢粮食和女人。”范文程邪恶地一笑。
“哈哈哈……”多尔衮心情大好,他觉得范文程说得有道理。
整个盛京现在连工匠都省了,那些野人自从见过铁质武器之后如获至宝,居然立刻进化到铁器时代了,他们人人都在学打铁,恨不得把全身都用铁包起来。
这些人根本不用军饷,只要有粮食吃,再随便扔一些又黑又壮,腰粗屁股大的女人到军营,整个军营就很好管理了。
于是,就在第二天,这些鞑子兵出动了。黑压压的人群沿着官道一路向南。一队队骑在马上露着大黄板牙,喷着臭气,剃着奇怪头发,穿着兽皮和鱼皮的兽性般的大军。
其中有一大群披头散发,裸露着某些地方的女人被这些野人用铁链子拽着一起蹒跚前行。
五六只海东青在队伍的上空盘旋,时而腾空而起,时而低空嘶鸣。
噗噗噗,一只鸽子从一处树林里飞起,然后鸽子还没飞多远,一只海东青立刻追了上去。无需多多的打斗,鸽子就在几缕羽毛的飘零下坠落大地。
领头的鞑子一声犀利的哨声,海东青立刻扑哧着翅膀停止他赤裸且刻满奇怪图腾纹身的臂膀上。
“哈哈哈…”海东青的主人放肆大笑。
离队伍三里外的一处草窝,两个明军士兵动都不敢动,就连他们手中的望远镜,也覆盖着一些青草。
“低下头,不然会被海东青发现的。”一个声音低声警告。
“班长,这些海东青怎么这么厉害?”班长身边的战士把头埋在草里,用很低的声音问。
“这些畜生很有灵性,他们从小就被训练成追踪猎物的高手。方圆几里范围,一只兔子的移动都逃不过这些畜生的眼睛。”班长不敢动身子,只能尽量把下巴磕在泥巴上才能看望远镜。
“那我们的消息怎么送出去?”战士问。
“只能守到晚上,等天黑了仔走。”班长回答。
从队伍出现到队伍完全走过这一地段,花了大半天时间。果然,这两个侦察兵一直等到了天黑才找到机会脱身。
沿着官道的边缘,两人深一脚浅一脚的摸索着前行。这些野人就露宿在官道两边,他们没有什么帐篷,燃起一堆篝火就席地而坐。有披着鱼皮而睡的,也有坐在石头上睡着的。
当然还有一些兽人般搂着手脚带着铁链的女人入睡的。
……
营口。
“盛京的消息断了几天了?”李年坐在他的军部问。十六军现在就是全军的眼睛和耳朵,所有侦查任务全都有他们在担任。
“已经失去消息两天半了,以前从没有过。”参谋回答到。
以十六军对辽东的渗透,不可能连续两天收不到盛京的消息,不管这消息重要不重要,每天都会有鸽子飞过来。
除非有意外情况。
“侦察兵都没回来吗?”李年看着地图继续问。军改以后,以前的夜不收全部改叫侦察兵,而且这些侦察兵的待遇提高了,装备也更换了。根据任务的不同,他们一样要执行侦查和反侦查任务,同时兼顾战场遮蔽。
“盛京方向的一个都没回来。”
“派快马沿着官道向盛京方向搜索,如果遇到敌情离开返回。”李年感到问题严重了,恐怕敌军已经出动,而自己这边却成了聋子和瞎子,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是海东青。”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二话没说拿起李年的茶杯猛灌。
山娃子已经长高了许多,娃娃脸早已经退去,倒是显得英俊潇洒不少。军旅的磨砺早已经让他比同龄人成熟,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军人味十足。
“什么海东青?”李年没听说过这玩意,很诧异。
“我也是在南京军校短训班的时候听一个辽东讲师讲的,是一种猎鹰,可以侦查敌情。刚刚回来了两个侦察兵,他们遇上海东青了,白天根本不敢露面。”山娃子解释了一下,其实这里谁也没见过海东青长啥样。
“能飞多高?”李年问。
“应该不超过三百米。”山娃子想了想老鹰的高度。
“那就把全军的神射手都组织起来。”李年诡异的一笑,小样儿,你能飞得过线膛枪的子弹吗?
第466章 山娃子怒杀海东青()
抢劫会上瘾,尤其是对于一些部落。
当鱼皮鞑子们一路行军到海城的时候,沿途的城镇和村落已经被劫掠一空。尤其是进入到大平原之后,粮食和女人已经耀花了这些人的双眼,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粮食。
而且多尔衮在出征前承诺把这些地方划归他们了。
作为全军最年轻的侦查连长,山娃子亲自带着一个排的神枪手骑着马游荡在海城周围。他们的目标就是侦查海城的敌情,而且还是军部直接下的命令。
鞑子已经进城三天了,没有意思继续进军的迹象,海城也没有人出来,像是一座死城一般,要不是城中终日不绝的炊烟,明军还真会以为这是一座死城。
“连长,这敌人也不出来,又紧闭城门,咱们怎么完成侦查任务啊?”山娃子手下的排长有些着急,已经在周围转悠了两天了,这群鞑子就是奇怪,居然在一座城里关起门过起日子来了。
“敌人有海东青,城里的消息送不出来,我们也进不了城。”山娃子瞄了一眼天空,今天是个阴天,鸟飞的都不高,连太阳的反光都没有。
“连长,捅一家伙吧?”排长瞅着海城的城门口就来气。
“打他们容易,但是咱们得靠得很近,万一城上有大炮怎么办?”一个战士说。
“就那群野人,还会开炮?”排长鄙视地说。
“分析的没错,捅他一家伙去。”山娃子说。
“嘭!”山娃子话刚刚说完,排长就对着海城放了一枪,紧接着一个班的战士就纵马冲了出去。
果然,大炮一声没响,但是城墙上倒是站满了人。远远地山娃子就听到对方一阵哄闹,显然是笑明军这边人太少。
“靠近点试试。”山娃子端着望远镜,敌人的面部表情他看得一清二楚。
明军慢慢靠近,鞑子突然安静下来了。
天阴沉沉的,战场上突然的安静也带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尤其是明军这边,连战马都有些不远挪蹄子。
“让兄弟们注意安全,敌人有些邪门。”山娃子闻出来危险。
明军进到一箭之地不敢前进了,可是在这个位置上也不一定能打着敌人,战士们就胡乱放起枪来。
“嗡…”一股子像马蜂窝炸了的声音传来。
“不好,快让他们撤回来。”山娃子的望远镜看的很清楚,那海城里突然就飘出了一片乌云,遮天盖地地升上了天空。
然而,还是晚了。这群鱼皮鞑子看着脏兮兮的,穿着也是破破烂烂的,可是人人都是控弦之士。这是他们从小的活命本事。
一阵箭雨过来,箭头覆盖的地方居然不超过明军士兵的三米范围,这可比英国那长弓手强多了。
“二班、三班,盾牌阵上。”山娃子心疼坏了,他的一个班顺便就被射成了刺猬。辛亏出发前穿了板甲,否则现在得去收尸了。
“狗x的,这么狠啊!”排长咬咬牙,带着两个班跑了过去。
“小心点。”山娃子的危险感觉还没消除。
“嗡…”又是一阵箭雨,不过这一次只有叮叮当当的响声,明军盾牌可是均质钢板做的,抵御这个时代的弓箭足够了。
然而,山娃子他们显然低估了敌人的战心了,机会是剪头落地的瞬间,城门大开。一群嗷嗷叫,且毫无章法的鞑子士兵从城里冲了出来。
“我c,驾。”山娃子不管不顾了,他带着剩下的人牵着一大群战马不要命地朝前跑。那些鞑子一路追一路放箭,那箭射得又快又准。
明军好不容易骑上了马,头顶上又飞过来十几只海东青。这些海东青胆子是真大,居然敢直接飞扑过来抓伤明军士兵。
足足一炷香的时间,山娃子被人追的是狼狈不堪,要不是马快,他们这个排恐怕全要交代在海城城下了。
十里外的帐篷里,山娃子的脸漆黑漆黑的,他实在是没脸去隔壁帐篷里去看伤员,因为他自己的脸都被海东青给抓伤了。
“哎哟哟,疼。”班长爬在担架上,他的身旁是一排趴着的战士。
“嚎啥呢?不嫌丢人显眼啊,一个个中箭的全是屁股,好意思喊疼吗?”山娃子的骂声从隔壁帐篷传来。
帐篷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的,一溜排的光屁股。
“连长,俺们不能就这样回去吧?”排长的脸跟山娃子一样,英俊的脸庞上多了两道长长的路疤痕。
“把二排和三排集合起来,再去捅一捅这个马蜂窝。”山娃子不服气,他要扳回一局才甘心。
第二天,明军又到了海城城下,骄傲的鞑子们站在城墙上肆无忌惮地嘲弄着城外的明军。甚至有鞑子对着城下撒尿,很显然他们很轻视明军。
“再派一个班带着盾牌上去。”山娃子捂着自己的脸,脸上满是绷带,只有两个眼睛露在外面。
这一次鞑子的箭雨根本就没有奏效,而明军终于有机会用枪打死一个朝城外尿尿的鞑子兵了。这一招激怒了鞑子兵,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开始伤亡,在这些人现在的心里,他们好像是战无不胜的,因为他们抢劫的地方,全都没有遇到过反抗。
“连长,他们又出城了,海东青也放出来了。”二排排长指着远处的天空,有几只熟悉的黑影正在飞过来。
“戴面罩。”山娃子说完,立刻把衣服铁盔面罩带拉了下来。
“举枪,从大到小,依次击落。”山娃子继续下着命令。
他知道,要想吃掉天生的这几只畜生就不能着急,最好的办法是集中所有的枪一只只地打。以大明现在装备的武器,这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嘭嘭嘭…”海东青飞近了,还是无所顾忌地打算攻击地上的人。然后一排枪声过后,领头的最大、也是飞的最高的一只海东青掉了下来。
“喔……”城墙上一阵惊呼,这些鞑子压根没想过有人比他们的箭法还厉害,难度出了传说中的射雕手?
“嘭嘭嘭……”又是一排枪声,又一只海东青掉了下来。这一次,剩余的海东青们居然有些怕了,他们快速升空,完全不敢飞低。
“连长,敌人追上来了。”三排排长已经带着前出的一个班的战士退到了山娃子的身旁。
“我们撤!”山娃子看着天空中的海东青,有些心有不甘。
第467章 开花弹轰炸锦州城()
虽然山娃子打的是一场非常小的仗,但是他开创了明军击杀海东青的开端,从这以后鞑子的海东青一直在掉落,而战场的消息控制权又重新回到明军的手上。
而同时,海东青的掉落也让鱼皮鞑子们的进军速度被拖延了十天,整个战前的紧急预备案全没有发生,然后整个明军的八成兵力和十成的物资已经很轻松地登陆辽东了。
李定国到辽东了,指挥部就在葫芦岛。
“诸位将军,李某是晚辈,承蒙皇上厚爱授我统兵之权。今日我长话不说,布置一下下一步作战任务。第十六军军长李年?”
“到!”
“你部负责战场侦查和遮蔽。”
“是。”
“第十军军长杨展。”
……
所有的将军中,李定国是最年轻的,但是他的权利却是最大的,而且别的人还不敢不服。军内都知道江淮之战的总指挥就是李定国,虽然皇上后来有意雪藏了他,可是在军中没有不服战功的。
可是李年把作战计划布置下去之后,所有的将领都惊呆了,他们还真没见过这种打法的。
俗话说的好,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可没有分散兵力全面进攻的。
李定国的作战计划是同时攻击锦州、盘锦、海城和盖州,这动静可实在是太大了。但是李定国是总指挥,朱由检不反对,其他人就只能听命令。
盖州靠海,又有大清河从旁边穿过,对明军来说是最好攻击的一座城,明军攻下来主要是阻挡从金州增援的金兵。
锦州是汉八旗驻守的重镇,也是明军葫芦岛登陆部队需要最先攻下的大城。
锦州城外,攻城的明军已经开始土工作业三天了,明军一颗炮弹没打过,一枪也没放过,光是在城外挖壕沟了。
“都统大人,您看这城外的明军是要作什么?”
驻守锦州的是镶红旗的孙定辽,此人是祖大寿的心腹,也算是汉八旗的忠实维护者了。
“我也看不明白,难道他们想学当年的八旗兵长期围困锦州吗?这是困不死锦州的。”孙定辽也纳闷。
又一夜过后,城外的堑壕没有再延伸,但是三百门黑洞洞的炮口齐刷刷地对准了锦州。
天刚蒙蒙亮,孙定辽就被人叫到了城头上。
“我得个乖乖,大明这是真发了啊!这么多大炮,得几百万两银子啊。”孙定辽身边的副将已经流口水了。
放在二十年前,大明可没这么阔气,一场仗就动用三百多么大炮。
“都统,您说明军这么多大炮,最快多久能轰破我们的城墙?”
“我哪知……”
孙定辽的最后一个字还没说出口,明军的第一门大炮就响了。
起初的声音听起来也并不大,可是当一排大门依次响过之后,就像是过年在城外放了一挂几百响的大炸雷。
“嘣啪……”孙定辽还以为大明的炮是实心弹的,可惜飞过来的全是榴弹,俗称:开花弹。
自从明军从荷兰人手中得到欧洲最新的开花弹,再结合自己研发的榴弹技术研发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榴弹技术上,大明已经完全掌握了。
一股气浪直接把孙定辽的衣服撕成了碎片,而城墙上傻乎乎站着的金兵被活活炸死炸伤了无数。这个时代的士兵对于大规模榴弹轰炸根本没有经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