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明军战舰上响起了一阵阵的哨子声,从舰桥上传出的命令通过传声筒传递到船舱里,三层舰炮的炮门都已经打开,一门门青铜炮迅速地被推到了左舷外。
由于惯性的原因,双方的第一艘战舰都掉头成功,但是第二艘战舰却相互间驶入了大炮的射程。
“我的天啊!”荷军指挥官正好非常清楚地看到了明军战舰的规模。那也是单侧装备了近二十门大炮的西式战舰,而且战舰似乎比荷兰人的舰身要低。
“开炮。”指挥官经验丰富,果断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轰轰轰…”荷军率先开炮了,一阵炮弹就打到了明军战舰的身上,这一阵明军明显要慢一秒钟,就在敌人炮弹打过来的时候他们的大炮才发射。
就这一秒钟,双方的战果立判高下。明军死伤十几个,要不是因为船舷要矮一些,可能伤亡更大。
荷军指挥官显然很满意他的战果,所以他在看到自己这边伤亡很小之后决定再打一轮炮,最好是再击伤对手一艘战舰。
“稳住,继续靠上去。”郑成功的旗舰就是第三艘船,接下来就该他们开火了。
战舰靠上去那一会,郑成功没有下命令,双方居然又靠近了一点,荷军指挥官就等着明军战舰转身的那一刻。他不想打船首,而是打死跟刚刚一样,一击而毙伤更多明军。
“炮口倾斜四十五度。”郑成功开始下了,然后命令迅速传进了炮舱。
“掉头。”郑成功冷静地命令到。
荷兰指挥官看着明军战舰掉头了,他心里好开心,剩下只有几个呼吸了,他开始闭上眼睛默默倒数。
陈永华也紧张地盯着左边,他身边有几个年轻学员已经害怕地转过脸。
“轰轰轰…”荷军指挥官才倒数到五,大炮已经响了,他心里一顿:“谁下的开炮?”
然而,回应他的不是部下的声音,而是大炮击中赫克托号的巨大爆炸声响。明军这一次用上了榴弹,炮弹就在船舷撞击的那一刻爆炸的。
无数的木屑到处横飞,还没有来得及点火的荷军炮手被打了一个满脸花,他们都痛苦地掩面在地板上乱滚。
整个赫克托号左舷能打响的大炮不到三声,而且还放空了。
在这一点上,明军的炮架技术要好于荷军。虽然还不是机动转向,但是已经不需要靠单一的轮子推动转向了。军械研究部门已经把欧式的舰用四轮炮车改成了两轮,大炮的炮身改成滑轮绳索固定,也可以用滑轮调整方向。
“继续掉头,让后舰跟上,再打它一轮。”郑成功继续命令。
这个时候他已经能判断出对手停留的这一轮炮火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敌人的船速已经落后己方了。而己方的前头舰已经可以挡住敌舰了,他们只能战不能跑了。
第450章()
郑成功算准了荷兰人的船没得跑,可是依旧给算错了。因为他对欧式船型还是了解的不够,特别是欧州用作通信的快船。
玛利亚号在看到形势不妙的第一时间就迅速调转了船头,然后之字形快速难逃。
所谓船小好掉头,说的就是玛利亚这种船。
明军在外围几艘巡逻的福船试图去拦截玛利亚号,但是对方几个闪躲就快速地脱离了战场。
“国姓爷,有一艘小船跑了。”刘国轩把军情报了上来。
“跑了就算了吧,我们还是先解决眼前的这些敌人再说。”郑成功看着已经被团团包围起来的其他三艘战舰,心里有些期待,他希望能俘虏这些船。
尤其是对方的旗舰赫克托号,它一定会让皇上感到高兴的。
这个时候的赫克托号已经浑身是伤,转向都不灵活了。尤其是它的桅杆已经断了两根,而且周身都已经被福船给勾住了,明军水师的士兵正在拼命地朝船上攀爬。
喊杀声、枪声、炮声响成一片,双方的第一艘接舷战已经开打,而荷兰人的另外两艘战舰还在拼死炮战。
陈永华他们已经顾不得再害怕了,学员们虽然没办法像老兵一样熟练地厮杀,可是拿着武器放冷枪的胆量还是有的。
“嘭嘭!”一声声的枪响过后,兴奋的少年们大叫:“我打中了。”
荷军这边,赫克托号上面的百十名士兵已经损失了一大半了,这艘船的陷落也仅仅是时间问题了。
荷军指挥官退入船尾,他已经浑身都是伤,手不断地哆嗦,连拿剑的力气都没有了。
原本以为孱弱的明军却人人装备着犀利的燧发枪和长剑,尤其是他们格斗的凶悍更不是台湾当地土著能比的。
他们以为自己在东亚武力强悍,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
“炸船吧!”这是船长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轰!”一声巨响过后,赫克托号的弹药库爆炸了,船尾整个被炸上了天,好几艘明军战船也都被波及到了,大量的荷军和明军都死在这场爆炸中。
“xxx”刘国轩爆了粗口,赫克托号一爆炸,原计划俘虏的作战目的就彻底泡汤了,最主要的是明军也死伤了不少。
“别再登船了,剩下的两艘就打到他们自己投降为止。”郑成功也很恼火,到嘴的鸭子飞了。
“好像是我军的人击中了火药库。”冯锡范实时地插了句嘴。
“是何人打中弹药库的?”郑成功正在生气的档口。
“估计是那些不懂作战的少年吧。”冯锡范试探着说,然后他用余光看了一下郑成功,郑成功的脸一下子就变黑了。这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查也查不清的。
海战已无悬念,而北线尾岛比正史上打得就更没有悬念了。
贝德尔把二百四十人的队伍分成三排,既某些人最崇尚的枪毙阵列。荷军的队列是挺齐整的,连头上那插着羽毛的帽子也挺好看。
可是他们面对的对手人数足足是他们的好几倍,而且对手也全是燧发枪。
陈泽压根连玩一手诱敌深入的打算都没有,他只是在计算中想让贝德尔多北进一点,这样等打起来后明军的炮火覆盖面会大一些。
当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达到一个层面上的时候,欧洲士兵的战力还真不敢恭维了,他们的战术就显得极为呆板不知变通。
“射击!”陈泽和贝德尔几乎同时下令开枪。
荷军那边烟雾缭绕,三排枪过后几乎都看不清队形了,而明军这边的烟雾仅仅是薄薄一层。然后明军全都采取半蹲的姿势射击了,就连射击的目标都不需要瞄准,那团烟雾太显眼了。
枪声响了一炷香时间,贝德尔也想看一下战果,恰好这个时候一阵风吹散了阵前的烟雾。
贝德尔一看眼前的战事直接呆住了,就在刚刚这一炷香时间,他们已经被明军四面包围了,更可怕的是明军都没什么伤亡,倒是自己这边死伤了不少。
最关键是是荷军这边还采用的是傻乎乎的排枪阵列,傻乎乎的架着燧发枪朝前瞄准。而明军虽然也有些密集,但是他们的队形已经是散兵线了。
“你们这些懒猪,快撤。”贝德尔上尉一边咆哮着,一边朝热兰遮撤退。
“追,给我杀光他们。”陈泽指挥刀一挥带着手下就撵了上去。开玩笑,一个团打两个连,如果还让对方跑了岂不是笑话。
“团长,要不要上去拼刺刀?”陈泽的参谋长问。
“拼什么刺刀?那群红毛鬼臭烘烘,都给我瞄准点打。皇上说了,咱们的命比他们精贵着哩。”陈泽可不傻,这个时候跑上去拼刺,纯粹是激发对方的战意,等到他们再多死几个人之后,他就不信这些红毛鬼还能不投降。
陈泽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贝德尔被一枪打中胸膛之后,整个荷军的阵型就开始乱了。他们的枪声也稀稀拉拉的,再也打不出连续射击的气势了。
贝德尔痛苦地捂着自己的伤口,他想站却站不起来。呼吸越来越困难,胸口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堵住一般。随着血大量的流出,他感到身体越来越冷。
贝德尔在闭眼的最后一刻看到他的属下正在转身逃跑,然后被子弹从背后一个一个地击倒,最后痛苦地在地上挣扎。
他想起来家乡的飞鱼,那种一刀就可以去除内脏,然后整条鱼滑进嘴里的感觉。他还想起了他的妈妈,他的家人。在这一刻,贝德尔想回家了,他很后悔来到东方,这里有无数被他杀死的明人和土著人的冤魂正在向他招手。
陈泽部在攻击完这一队荷军之后就开始打扫战场,这里不光有荷军留下的装备,还有近百名俘虏。
“发信号,告诉指挥部这里的战斗已经胜利了。”陈泽拿望远镜看了一下,外海方向的海战也已经进入尾声,另外两艘荷兰战场已经打出了白旗,明军正在登船。
而远远的热兰遮城方向,大批防守在城外的荷军正在撤退,热兰遮钟声大作。荷兰人除了两座城池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依仗了。
第二天的战斗就此结束,明军大胜。
“派人给城里送信,让他们投降。”郑成功的旗舰耀武扬威地公然开到了热兰遮城的外海面上,而同一时间,赤嵌城也被明军团团包围。
“国姓爷,何斌派人送消息来了。”刘国轩说。
“哦!他说些什么?”郑成功问。
“何斌说赤嵌城的水源是从背后的高山上引进城里的,我们只需要切断水源,赤嵌城不出三天必降。”刘国轩说。
“他有没有说有关热兰遮城的情况?”郑成功问。
“何斌说热兰遮的防御太严,恐不好强攻。”刘国轩回答。
“小小一座城堡,还能拦得住我天军的军威不可。你赶快制定一份作战计划,明天让我们去会一会这个葵一。”
郑成功很自信,他已经安排了大量的大炮正在登陆,热兰遮城在他眼中还真比不上那艘已经沉入海中的战舰。
第451章 台湾巡抚姚启圣()
热兰遮的确不好打,因为这座城本身就修建在岛上,四周都在城堡上的大炮射程之内。要攻打城堡,首先要打登陆战。
明军的计划就是先等赤嵌城投降之后再着手攻打热兰遮。在这之前,明军要转移走城堡外的汉人居民,这些人葵一是不可能让他们进城堡的。
所以,当赤嵌城向明军投降之后,何斌就带着所有的汉人全部逃离了热兰遮,一窝蜂地投靠了明军。
“这些可恶的野蛮人,我一定要扒他们的皮。”葵一气坏了,他最信任的汉人最终被证实是明军的奸细,整个防御计划就成了一句笑话。而热兰遮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城堡,里面只有一千来个荷兰士兵外加挤得满满一城堡的其他各种居民。
“总督大人,城内的人太多了,恐怕会出问题的。”阿尔多普担忧地说。
“城堡里的粮食和水源都很充足,能有什么问题?”葵一觉得他的准备很充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总督大人,城堡内只有几个“私室”,可是足足有几千人在等着使用,仅仅几日,这城堡里已经臭气冲天了…”阿尔多普的话让葵一一阵阵作呕,他能回忆起欧洲大城市巴黎那种污水横流的场景。
“那就先用木桶装起来,再丢到城外去。”葵一觉得他想出这个办法实在太聪明了。
明军对热兰遮的进攻发生在五月初七,彼时整个热兰遮已经被战船团团包围,明军从最有利的滩头前开始登陆。
这才是一场真正的登陆战,明军的陆战队迎着荷兰人的枪炮开始抢夺热兰遮城堡外的居民区。
阿尔布烈‧赫波特是一位来自普鲁士的雇佣兵,他已经在热兰遮为这群荷兰人服役了好几年了。要不是远渡重洋,他可能会死在三十年战争的战场上。
为了抵御开始登陆的明军,阿尔布烈‧赫波特随阿尔多普准备焚烧居民区,那里还有一个仓库,里面堆积着近五千张鹿皮。
“快,你们这些猪一样的懒家伙,把这些房屋都烧掉,全部烧掉,一根草都不要留给明人。”阿尔多普大喊大叫,他开始感到恐惧正从四面八方袭来。
“嘭!”阿尔多普的话刚刚落下,从一个街角就传来了一声枪响,紧接着枪声大作。
这是阿尔多普第一次和正规明军打巷战,几天前的那一战他躲过了,可是今天这一仗不知道运气还有没有那么好。
“该死的阿尔布列,你还楞着干什么,赶紧开枪还击。”阿尔多普一面脚踢着属下一面朝后跑,他只想赶紧跑的离热兰遮城堡大门更近一点。
然而明军的战术非常稳健,他们并不急于前进,而是先建立阵地,然后开始推动大炮登陆。
因为居民区大量房舍的掩护,热兰遮城堡上的大炮对登陆的打击效果大打折扣,大量的明军迅速地依托着墙壁的遮挡进入了和荷军对峙的阵地。
“前沿阵地怎么还没拿下?”郑成功站在船上看着前线的硝烟,他很着急,这一仗已经打了七八天了,可是还没有拿下热兰遮,第一批粮草已经告罄,第二批运粮船已经返回了澎湖。
郑成功知道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都很大,这个地方又没有粮食,这一仗纯粹就是白白的在消耗。尤其是运粮的路程太远,沿途很可能遇上台风。
“大炮已经运上去了,想必马上要开始炮击了。”刘国轩说。
“轰轰轰…”明军的大炮开火了。
一阵炮击过后,阿尔多普不顾属下第一个扭头就跑,他太知道明军大炮的厉害了,如果再跑慢了,恐怕这辈子也别想回到城堡里了。
阿尔布列一看上尉跑了,他也迅速就地一滚,撒丫子就跑。可是其他荷军就没那么幸运了,许多荷军在明军的炮火中被炸得支离破碎,血肉横飞。
葵一就站在城堡顶上,眼前的战斗没有让他害怕,因为他自己很安全。相反他更加害怕城堡被攻破之后自己的下场,于是葵一更加不敢轻易弃城了,如果现在有一队明军说不杀他,他都不敢走出城堡。
“国姓爷,咱们总算是有点正经缴获了。”刘国轩看着一大堆鹿皮,高兴地说。
“还是赶紧把热兰遮打下来再说吧。这些东西,就随便派一艘船送到思明就好。”郑成功对这点财货自然是看不上眼,他要的是战功。
……
宁波沿海,朱由检已经在这里待了半个月了。
除了等待海峡对岸的捷报,朱由检还在巡视沿海一带的海贸和渔业情况。当然,这些都是表象,他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大明的水师以及造船业的发展潜力。
熊丽静就伴随着朱由检的身边,好歹这次随郑成功出海的陆战队,也是十三军一部改编过来的。
因为长期对海洋的不重视,大陆沿海的渔民以及渔业都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朱由检眼前的小渔船以及那破麻编制的渔网,根本让人联想不到这是可以去海洋上捕捞的大规模渔业的样子。
“为什么不用皮筋织网呢?”朱由检皱着眉头,就这些破烂,他估计这些渔民连海岸线十里外都不敢去。
“启禀皇上,因为穷。”一个瘦瘦矮矮,黑炭一样的年轻人回答着。
“你就是姚启圣?”朱由检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问。
“臣正是姚启圣。”姚启圣回答。
姚启圣,康熙二年进士,施琅攻台最佳拍档,此人大才。这不是因为朱由检看过《康熙王朝》,而是这个人的确在历史上很有名,比周培公有名。
姚启圣说的没错,汉人跟欧洲人不一样,汉人喜欢吃淡水鱼,对海产一向忌惮,汉人觉得海鱼腥臭。这导致沿海的渔业一直发展不起来,远远不像欧洲和日本对海产品那么重视。汉人只喜爱海里的珍珠和珊瑚。
没有好的收入,别说大船,连渔网都用不上好材料,哪儿来的船员资源?难道让砍柴得去架船吗?十三军倒是整编了一些陆战队,可惜淘汰下来的远比选中的多的多。
“姚启圣,你说,怎样让沿海的渔民富起来?”朱由检问。
“臣以为,沿海富裕无非两个方面:陆货海运,海货内运。”姚启圣说。
“仔细说说。”朱由检很感兴趣。
“这陆货海运就是开海禁,和外番通商;海货内运,就是把沿海的物产运到内陆售卖。然则,这两样都是商贾之事,恐不受世人待见。”会稽人姚启圣可是正宗的儒家弟子,不过这家伙不拘一格,行事完全不按儒家套路。
“如果派你去台湾,你能给朕带什么物产?”朱由检很严肃地看着姚启圣。
姚启圣想了想问:“任由臣调集人手?”
朱由检听了有些失望,难道这家伙准备在台湾开垦?不过话已经说出去了,他还不想就此收回。
“五十万人内,任你调遣。”朱由检伸出一个巴掌。
姚启圣低头想了一会回答:“首先是鹿皮,接着是大鱼……”
“等等,什么是大鱼?”朱由检可不认为姚启圣嘴里说的大鱼就是体积大一些的鱼。
“启禀皇上,大鱼就是鲸。”一个随行的官员解释到。
“哦,原来是鲸啊!”朱由检这才有了兴趣继续问:“还有什么?”
“还有海产、蔗糖这些都是亏本小生意了……”姚启圣滔滔不绝,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
“那如果在大陆沿海,该如何做?”朱由检见姚启圣明显是做足了功课的,很显然是跟这一次出兵台湾有关,许多人的眼睛是盯上台湾的。
“那还不如让这些人下南洋好了。”姚启圣的语气有些自暴自弃,有情绪的很。
“哦,这是为何?”朱由检一愣,这种话一般的官员可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哪有中原人敢说把国民朝外撵的,那些出海的人在世人眼中都是弃民或者盗匪。
“僧多粥少。”姚启圣回答。
“朕任命你为台湾巡抚,许你从闽浙沿海招募五十万人口迁界台海。你要尽快让朕看到这不是一个亏本的生意。”朱由检脱口而出。
第452章 朱由检布局台湾岛()
对台湾岛的开发,从遇到郑成功开始,朱由检早就想过无数次了。
朱由检可等不了台湾的慢慢地开垦几百年,这地方对天地的开垦只能依靠时间去积累,而朱由检需要的不是时间。
从地理位置上看,朱由检也不想从大陆沿海去慢慢发展远洋渔业,相反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