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圆,你如果觉得在宫里住着不舒服,可以到外面散散心。也可以去扬州散散心,朕知道扬州是你的老家吧。”
朱由检觉得陈圆圆可能是憋坏了,皇宫并不是一个好地方,尤其是她和小阿珂两个人长期住这里。
“阿娘,我要出去玩。”小阿珂已经很会说话了,眨着长长的睫毛和大眼睛,像极了陈圆圆。
“好,父皇同意让你阿娘明天就带你出宫去玩去好吗?”看到阿珂,朱由检总是开心的。他已经忘了金庸笔下的那个单纯到幼稚肤浅的阿珂。
可能是爹的身份变了,这个小阿珂的性格也变了,不光聪明,还极为胆大。尤其是经常欺负那个乳娘的儿子,连朱由检都听说过,只是朱由检忙,从未见过那位乳娘和她的儿子。
“臣妾谢过皇上。”陈圆圆见朱由检如此宠溺她们母女,心里其实更加害怕。仿佛那则谣言就是预言一样,她本能地想要开始抗拒和疏远朱由检了。
晚上,朱由检颇有兴趣,奈何陈圆圆索然无味。
“你怎么了?”朱由检很奇怪,这女人在她这个年龄不应该正是被开发的熟地嘛,为何有些干枯。
“臣妾有些身体不适。”
好吧!这个其实是拒绝的最好借口,谁也找不出毛病。何况朱由检现在后宫就一个女人,得巴巴地哄着才行。
第二天一大早,南京聚宝门及后世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几辆看起来不惹眼,但是却比一般马车要明显厚重的四轮马车缓缓驶来。
陈圆圆出行没有劳动太多人,她现在自觉自己就是一个罪人一样,哪里还敢张扬。
一行人以便装快速悄悄地进了寺庙,除了身边的便装暗哨多了点,也没人认得出她是谁。
南京大报恩寺的名气自不必说,其最出名的就是后世发现的“七宝阿育王塔”以及里面藏着的“佛顶真骨”舍利。
陈圆圆在几乎每一尊大佛像面前足足跪了一炷香时间,从她上香开始,一直到眼睁睁地看着它们燃尽。
这种心里压力如果不得到释放,整日闷在后宫,恐怕会出事,正好合适到寺庙里来。
在大报恩寺,陈圆圆的心情慢慢安宁了下来。经过几个大师的劝解,她也慢慢地放下了暂时的心理负担。
临近中午,进寺庙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些不适合陈圆圆待了。
“娘娘,咱们走吧!”小玉搀扶起陈圆圆就朝寺外走。
“阿娘,那里好热闹,我能过去看看吗?”小阿珂被寺庙外的各种热闹吸引住了,一时间小脑袋不停乱转。
陈圆圆想了想,阿珂从小就只有小宝一个玩伴,有些孤单是难免的。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就满足她的要求吧!
大报恩寺外面从来都是热闹的聚集地,这里不光有各种小食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当然还有各种江湖艺人聚集。
“好!”远远地,就传来一阵一阵叫好声。
“阿娘,我要去哪儿。”阿珂一指,陈圆圆身边的暗哨立刻就涌了上去。
贵妃娘娘自然是不可能去瞧这些江湖节目的,但是侍卫们护着小公主挤到前面去看一眼不为过。
陈圆圆坐在马车里等了一会,阿珂还是没打算回来,她有些生气:“小玉,你去把公主抱回来。”
“好的娘娘。”小玉身份比一般宫女要高,平时阿珂还是有些怕的,到底算是一个小姨娘的身份。
“阿珂,小姨带你回去好吗?”身在外,小玉的称呼变了。不过这种称呼在宫里也经常开玩笑说。
“不嘛,我还要再玩一会。”阿珂看得兴起。
小玉回头一瞧,两个瘦弱的汉子正在表演飞刀。那没了腿的汉子坐在一个有轮子的小板车上,手拿飞刀,蒙着眼在扎一个瞎子。
瞎子的眼眶很可怕,但是他始终把眼皮死死地闭着。小玉猜这人如果把眼皮稍微睁开一点,恐怕会吓跑周围所有的观众。
很明显这二人的表演有一会了,小玉不忍心这时候带阿珂走,因为马上就要给钱了。这个时候走有些不地道,小玉还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市侩。
当表演结束,那个扔飞刀的汉子摘下眼罩,手掌撑着地,一下一下地爬了过来。他的面前放着一个陶碗,碗里可怜巴巴地放着几枚铜板。这种铜钱现在在南京城根本就不值钱,远没有新铸造的大钱值钱。
“给你。”小玉逗了一下阿珂,随手从兜里摸出一块银元就丢入碗中。
“谢谢贵人!”没腿的汉子立刻朝小玉磕头,然后抬起头看一下眼前这个大方的财主。
“啊!”小玉正好和对方对视了一下,两个人都一愣。
“小玉?”汉子一下子就认出了小玉。
“你,你认错人了。”小玉慌慌张张地抱着阿珂转身就跑。
“小玉,小玉,是我啊!”汉子立刻爬着追了过来,一边爬一边喊。
陈圆圆正好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小玉的名字,于是好奇地掀开了马车的帘子。
那一瞬间,汉子和陈圆圆都愣住了。
“圆圆…”汉子哭了,他的双手飞一般抓着地面,不要命地朝后刨。
在他的身后,那个个子很高的瞎子也踉跄着冲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将军,将军。”
然后,皇家内位岂能是摆设,几个回合之后,两个残疾人就被按到在地。汉子倔强地挣扎着。
陈圆圆急忙走到汉子身边,仔细一看,失声喊到:“刘将军。”
她陈圆圆虽然不喜欢刘宗敏,可是也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虽然京城里的经历不能说明刘宗敏的善良,可是陈圆圆和朱由检等人到底是刘宗敏庇护过来的。
“把刘将军抬上马车。”陈圆圆立刻吩咐到。
大报恩寺门口发生的事情自然瞒不过方近南,她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请教了王承恩,要不要去报告给朱由检。
王承恩想了一下,说:“报!”
第432章 坠入深渊()
方近南是觉得自己身份特殊,要不要为这点小事就像朱由检打报告,而王承恩压根就不会对朱由检隐瞒这种事,他对前因后果都十分了解。
陈圆圆当然不能直接把刘宗敏带回皇宫,她把他带去的堂哥邢昉家。陈圆圆很纠结,她不知道这个事要不要立刻跟朱由检说,她也不知道刘宗敏在战场上救过朱由检这件事。
“贵妃娘娘,你怎么能把他放在这里,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可不得了。”邢昉见陈圆圆带了两个陌生男人,心里特别担心。本来外面就风言风语的对陈圆圆不利,怎么还能见陌生男人。
邢昉因为是妥妥的皇帝大舅哥,现在混到吏部当了不大不小的管事了,怎么说也是五品官,如果陈圆圆失宠,那整个邢家人也肯定遭殃。
“怎么,哥哥这是不想帮小妹了?”陈圆圆离开不高兴了,她就是一个心软的。当初收留朱由检,现在想帮助刘宗敏其实都是因为心善。区别只是她最初对朱由检多了一份好奇心,对刘宗敏是怜悯。
“哥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这个事应该跟皇上说一下。而且,娘娘也不适合再跟这两个人见面。如果娘娘想可怜他们,可以给他们一笔钱还有一个庄子,这些我都可以替您去办。”邢昉觉得自己的建议没什么错。
“我还没想好,等等再说。”陈圆圆回答。
邢昉无奈,只好摇摇头。
花厅,刘宗敏自己拿着筷子不停地喂,他身边的瞎子倒是吃得满头大汗。
因为朱由检的习惯,现在南京城里也开始流行起吃辣椒了,只是南京人吃不了太辣,在菜里加一点点做调味用,不过这已经足以让瞎子过足瘾了。
瞎子没有手了,只能靠刘宗敏喂饭,而刘宗敏没有腿,瞎子就是他的脚。
陈圆圆和邢昉走了进来,刘宗敏停下了手,激动地说:“圆圆,我,我只是来看你一眼。我们这就走。”
陈圆圆眼圈一红,赶紧说:“你们就住这儿,这是我哥哥。”
刘宗敏赶紧给邢昉磕头:“小人刘宗敏叩见大人。”
当初那个桀骜不驯,满身狂傲不羁的刘宗敏完全不见了,现在看起来像是黄土高原上老实巴交的老农,沧桑的面容,残破的身躯。陈圆圆根本无法把他跟之前的权将军对比。
陈圆圆眼睛一红,眼泪吧嗒吧嗒地掉。她想起当初刘宗敏对她说,要娶她回陕北。这次三年半,刘宗敏真的就变成陕北的老汉了。
“刘,刘兄弟,你就先放心住这吧。”邢昉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刘宗敏,似乎怎么称呼都不好。
“不不,不敢打扰大人。小人这就走。”刘宗敏再次看了一眼陈圆圆,眼神已经没有了那种深情。
刘宗敏心里已经知道他和陈圆圆这辈子的距离了,自己当初最有可能的时候都没能得美人心,何况现在。至少他来南京城就已经听说了陈圆圆是当今的贵妃娘娘。
能再看一眼就不错了,还敢作它想?
“瞎子,我们走。”刘宗敏喊了一声,瞎子立刻摸索着把刘宗敏背上,动作相当敏捷。
“皇上驾到!”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好唱,紧接着两队锦衣卫迅速闯了进来。一转眼的功夫,锦衣卫就把院子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包围了起来。
瞎子惊慌的很,背着刘宗敏不断地转换脚步,明显想要防御。他虽然眼瞎,可是耳朵很灵。早听到外面有高手的脚步声了。
邢昉赶紧跪地上磕头,别看他在外人眼中是皇上大舅哥,实际上他还没见过皇上真容。陈圆圆倒是显得很平静,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刘宗敏反倒镇静,他拍拍瞎子的肩膀示意瞎子放下他,然后很坦然地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瞎子慌得要挡在刘宗敏的身前,唯恐有人对刘宗敏不利。
朱由检和王承恩大踏步,出人意料的是他俩都是普通黑衣打扮,还都带着当初的面具。
走到门口,朱由检和王承恩一闪身,高夫人从后面冒了出来。
“宗敏兄弟,真是您吗?”高夫人带着惊喜和激动,扯起嗓子喊道。
刘宗敏再也装不下去了,顿时抽泣着,瞎子也闪到一般,蹲在椅子旁边大哭。
“大舅哥,去帮我们准备最好的菜和最烈的酒。”朱由检摘下面具朝邢昉说到。
“呃!哎。”邢昉一愣,转而心里一喜高兴地爬起来跑了。
朱由检这一句大舅哥等于是直接对情敌强调了身份,而且不是以皇帝身份压人。在场的都是人精,自然听的明白。
“宗敏兄弟,是谁把你们害成这样啊?”高夫人一边哭,一边看刘宗敏的双腿。
“还能是谁,吴三桂那个畜生不如的。他折磨了我们整整两年。最后在去陕西之前才把我们丢到京郊。”瞎子恶狠狠地咒骂着。
朱由检听到这看了一眼纪彪,低声说:“去把金圣叹找来,让他带上最好的笔杆子。”
纪彪立刻会意而去。
要说刘宗敏和朱由检那是仇人关系,要不是刘宗敏在最后一刻救过朱由检,估计朱由检就算不弄死他,也要撵得远远的。
可是人的心里大多同情弱者,刘宗敏现在的样子完全值得同情。所以,朱由检就找来了高夫人当中间人,算是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免得太尴尬。
闯军和西军的大多数高层就是这样,他们在国内和大明打的不可开交,但是遇到金兵又基本都能顾全大局。他们跟吴三桂之流不一样,骨子里又在乎民族大义。
“朕敬刘将军一杯,刘将军是朕在京城的救命恩人啊!”朱由检话一出,高夫人很满意的笑了,起码闯军和西军各级将领都会放心。皇帝如果连刘宗敏都能容忍,其他人更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而刘宗敏一愣,朱由检把一片石故意说成京城,显然是在欲盖拟彰了。不过,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刘宗敏的仇人也不是朱由检,想报仇还得依靠朱由检才行。
“臣刘宗敏谢过皇上,求皇上替臣做主,铲除汉奸吴三桂啊!”刘宗敏并不笨,相反很聪明。笨人当不了权将军,他立刻知道了自己的作用。
然后刘宗敏和瞎子就开始痛诉吴三桂的种种,旁边房间,金圣叹正和几个书生奋笔疾书。
只有陈圆圆坐了一半儿就脸色苍白地回宫了,她是第一次听到吴三桂居然是那样一个恶人。这跟她当初遇到的那个吴三桂相去甚远,完全是判若两人。
陈圆圆看到刘宗敏的断腿和瞎子的双眼,心里不断地颤抖。白天在庙里求得的那点安慰荡然无存,相反她心里却种下更深的罪孽感。
陈圆圆预感到,无论朱由检和吴三桂哪一方战胜,她都难逃在历史上负面的一笔了。
她的心坠入深渊,红颜始终难逃祸水的骂名。
第433章 资产归属()
从第二天开始,大明日报连续五天以大篇幅刊登了一个,在最关键时刻觉醒,勇斗汉奸吴三桂和后金联军的民族英雄。
于是乎,刘宗敏家喻户晓了。而且整个江南百姓也都知道了吴三桂叛国的前因后果,报纸事无巨细地说明了吴三桂引金兵入关,屠杀国人的事实。
而这个时候,闯军已经不在是流贼,也已经不再是攻占京城的罪魁祸首,变成了入京救驾的英雄了。这也是朱由检有意在扭曲历史,因为他现在的朝廷中,有许多的农民军。
其实大明日报只是有意淡化真相,并非掩盖事实。但是吴三桂的大汉奸形象跃然纸上。
紧随吴三桂其后的,就是侯方域投奔左梦庚,两掘黄河的事实。所有的江南读书人随之也都知道了侯方域也是一个汉奸。
而李香君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人们避之不及了。
“啪…”从第一块狗屎砸中那块远门开始,估计门口已经快被狗堆满了。
外面的一切行为都在嘲弄着她这两年多的美梦和坚持,原来自己维护的居然是人人唾弃的狗屎。
“不,他们一定是搞错了。侯公子不是那样的人,他是个谦谦君子,众人楷模。他不是卖国求荣的汉奸。”
李香君嚎叫着,她的内心也被击垮了。相比较陈圆圆在乎自己的名誉,李香君更在意她男人的名誉。她们都是受儒家道德影响的人,而她们的男人,几乎都把这种儒家思想看得很淡。
“小姐,我们要搬家吗?”李香君的丫鬟问。
“去城北吧。”李香君吩咐。
“城北太脏了,咱们要去……”丫鬟很怀疑李香君是不是说错了,她可是最嫌弃那些跑码头扛大包的。
城北就是江岸,自然也就是贫民窟,那是李香君最厌恶的地方,她以前从来都不屑去那种地方。
可是这一次李香君想通了,她再也不想去干那些偷听消息,嚼舌根的事情了。李香君想干点实际的,不然她怕自己会被逼疯。
……
“海贸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朱由检看着九儿问。
九儿去了一趟沿海,跑遍了福建和广东,目的就是为了摸清大明对外贸易的规模,做一份外貌的普查工作。
郑家是大明最大的海商,但是这不代表海贸只有郑家一家在做。广东沿海官方的,或者是走私的,自然有人为了利润挺而走险。要不然哪有那么多的海盗。
“父皇,您不提还好,提了就失望。除了郑家的生意外,其他所有生意加起来也不够扬州盐利的四分之一。可是郑家赚的钱也不全是海贸,他们只是把倭国的货物转手给了葡萄牙人……”
九儿详细一说朱由检算是明白了,大明长期禁海,实际上国内的出口量根本就没有那么大。大部分的生意是被郑家垄断了,而郑家是日本唯一的两个贸易方,他们在垄断出口的同时还做着日本的转口贸易。
郑家,是整个东亚最大的海商,荷兰人眼馋了,所以才要对付郑家。
“就没有人偷偷地走私?”朱由检不信。
“有,但是都是一些小船,赚点钱很容易被海盗抢。倒是葡萄牙人赚了不少。可是葡萄牙人和大明的贸易是朝廷容许的。”
“每年两万两租金,朕知道。”朱由检说。
“可是现在的澳门已经成了除郑家外,大明唯一合法的海贸了。葡萄牙人一年从广州何止赚上百万。”九儿愤愤不平。
“父皇现在问你,如果你来做这件事,应该如何?”
朱由检看着九儿,实际上他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这个时代的航海贸易都是以国家形式去推动的,小公司和个人想在海上捞银子?最好打消念头。跑海贸的本身就是海盗,像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这几个大海盗自己都相互之间打得不可开交呢。
朱由检也想组织舰队对外护航开展贸易,可是他现在连突破口都找不到。指望郑家局限性太大,郑家对外贸易其实只是对日而已。朱由检要的是纵横大洋。
“儿臣以为,朝廷应该不要那两万两租金。”九儿小心翼翼地看着朱由检说。
“嗯?”朱由检一愣。
“把澳门收回来,在番禺设一个对所有洋人一视平等的地方,然后公平地收取租金。”九儿说。
经过九儿这么一说,朱由检脑袋一下子开窍了,九儿这种想法还是太保守了。她只是想打破葡萄牙人独霸国内出口的这杯羹,想扩大出口。
“如果朕开放贸易,你说荷兰人会不会放弃对日贸易?”朱由检在计算荷兰人一年能从日本赚多少。
“除非我大明能有更多,更有利的货物吸引得了荷兰人。”九儿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不错,我的九儿这三年没白学,已经知晓了生意的精髓了。”朱由检很高兴,九儿居然开始用贸易利润来想问题了。
“父皇交给你一个任务,你再去广州一趟,派人分别接触一下西洋各国的商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另外让施琅加紧收编南海的海盗,先给朕清理出一条安全的海岸线出来。”
九儿走后,朱由检开始整理对外贸易的思路。初期肯定是不能让欧洲人直接进入国内开展贸易的,必须把他们阻拦在国门之外,但是又不能闭关。
所以,朱由检准备成立进出口公司,统一从国内采购,然后统一定价出口。在这个时代不要谈什么市场经济,大明没有禁海,能卖给你们东西就不错了。
另外一个方面,如果荷兰人愿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