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人也很累的,尤其是这种不会投降的死战。除非把对方杀死,否则不会罢休。
“死脑筋,为什么他们就不投降呢?”朱由检一屁股坐在地上,也不管身边到处的血迹。
在他身前不远处,十几个鞑子兵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正在做垂死挣扎。这些鞑子显然已经体力透支了,他们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明军士兵,充满了无助。
这不是鞑子不懂投降,而是他们最近这几十年骄傲惯了,似乎忘记了怎么样投降了。其实这些普通鞑子也很可怜,他们一辈子都要征战,只是为了那几个少数姓氏的荣光,多数鞑子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
哪怕正史上的八旗,最后也不过多是被圈养的士兵,一样是替别人当奴才的。所谓的主子,不过是爱新觉罗一家一姓而已。
“皇上,这些人怎么办?”纪彪瞅着包围圈里的鞑子问。
“用枪解决吧,厮杀太累了。”朱由检也懒得劝降了,他的嘴皮子都磨破了,可惜还是没有马云的本事。如果马云过来,不晓得能不能让这些人放下武器。
纪彪请示完朱由检,然后从腰上抽出两把手铳。其他亲卫营的士兵一看,也都收起了刀枪,纷纷拿出手铳。
噼里啪啦之后,鞑子兵全都倒在了一起。
“皇上,全都杀光了。”纪彪干完活,带着有些怜悯的语气回复道:“这些鞑子还挺有勇气的。”
“纪彪,你帮我算一笔账:单单是从崇祯二年皇台极带着金兵第一次扣关算起,我大明有多少将士是死在这些鞑子手上的?”
“得有几十万吧。”纪彪默默地想了想。
“那么,从崇祯二年算起,我大明又有多少百姓是死在后金的手上的?”
纪彪的甚至颤抖了一下说:“得有几百万。”
“那你再算一算,金兵进入京城之后,屠杀过多少城池?”
纪彪不敢回答了,因为就在不久前,扬州城几十万百姓才刚刚惨死。
“皇上,我错了。”纪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
“站起来。现在不是我们磕头的时候,从这一仗之后我大明应该站起来了。你看看眼前,这些就是后金依仗的精锐,只要消灭了他们,后金就再也没有欺负我们的本钱了。
你说,他们如果不死,我们会有好日子过吗?”
“没有。”纪彪低着头。而朱由检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
“传朕口谕:今日之战,我们要唱着军歌为国杀敌。要让每一位士兵都知道此战杀敌的真正意义。”
“是!”纪彪听完转身就跑了出去。
皇帝的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战场安静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然后从一个小山丘上传来了一阵歌声:“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
纪彪这小子现在很会领悟朱由检的心思,他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一直百十人的队伍,然后端着刺刀一起唱起了军歌。
最关键的是他们一边朝着歌还一边并头冲锋。歌声加上闪亮的刺刀所带来的效果非常震撼,原本一些疲惫的明军士兵被这种歌声和气势感染之后迅速加入其中。
一刻钟之后,歌声传遍了整个战场,传播速度快的让人惊讶。
明军士气再一次被彻彻底底地激发,那种浑身透出来的杀气直接碾压了金兵。无数的明军战士一排排地朝前冲,那真是不要命了。
这一下,所有金兵开始扭头就跑,他们的战意终于被彻底击垮了。
“金兵跑了,杀呀!”一个人或许可以想着抵抗,可是当一群人逃跑之后,一群狼也会瞬间变成一群羊。此刻的金兵就变成一群羊了,还是一群满荒野乱跑的绵羊。
“皇上,你的马力不行啊!”左懋第悠哉悠哉地来到朱由检身边,然后笑着把自己的缰绳递给朱由检。
“不行了,我的屁股已经颠开了花,骑不得马了。”朱由检连连摆手。
“此战过后,我大明将升起一颗最耀眼的将星啊!臣有些嫉妒了,皇上是如何发现他的?”左懋第说的是李定国,因为朱由检在四川大战前就说要在西军中找一个真正的大将。
直到今日,左懋第才明白朱由检说的是李定国。要不是看到这场辉煌,左懋第怎么都不会相信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指挥的。
“朕其实觉得还是很危险的。左传有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发射火箭弹当是第一鼓;击杀尼勘为第二鼓;刚刚的军歌是第三鼓。其时士气已衰。
能最后击垮金兵士气,是险中取胜了。”
朱由检知道如果没有他,李定国也能胜。毕竟这场大战走到这个时候各种条件都已经全面有利明军了。
不过,如果尼勘不死,恐怕明军最少会伤亡过半。朱由检不知道八里桥是怎么打的,但是这个战场的金兵绝对不是八里桥的金兵。
另一方面,朱由检也不希望这场大战的荣光被李定国一人占尽,这其实不利于李定国的前程,朝中会有人嫉妒的。
(ps:作者希望战争不是爽文,不是ak一出,敌人屁滚尿流的夸张场面。就算是穿越文,也应该有合理的战争场面。)
第398章 李岩的本事()
于性命攸关的每一场仗都不是轻松的仗,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在这场大战中不光是主战场打的很累,次战场的的金声桓一样顶得很累,这跟兵力多少没有关系。只是单纯的敌人还不相信明军会打败他们而已,这是一种战意的转换。
金声桓带着他的部下依旧穿着金兵的衣服,拿着之前的武器,髡发却打着明军的旗帜。
可是那些明明已经被尼勘抛弃了的汉军依旧不买账,他们依托定远城拒不投降。金声桓也算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几个时辰,一点效果没有。
真正的谈判从来都不是谈出来的,都是靠战场上打出来的。
可是好巧不巧的是金声桓刚刚跟城里守军能搭上话的时候,孔有德带着天助军朝他这边攻了过来。
孔有德这厮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尼勘死了,八旗溃了,整个汉军就以他马首是瞻。他想的很明白,尽量多地掌控军队然后跟大明顽抗到底。
以金声桓部下的战力,遇上天助军根本打不过,好在他还带着鲁中军的两万多步兵在身边。鲁中军大部分伤员被送到了南京,由李年带队编入黑旗军。没负伤的两万多人一直跟着李岩随朱由检从东往西,再西往东地跑两两个来回。
孔有德没能顺利进定远城,就被这支步兵堵在了西城外,而且在听说了孔有德逃离之后,李岩直接快马加鞭地赶在天助军之前直接参与指挥。
从实际情况看,金声桓恐怕也指挥不动这支军队。所以,金声桓负责监视城内的金兵,李岩对付城外的孔有德。
天助军离定远还有五里就直接跟鲁中军开战了。
李岩指挥打仗的特点很明显,那就是他特别能忍,也特别凶狠。一般情况下他安静的像个小媳妇,但是只要他决定出手,绝对抓住对手的弱点朝死里揍。
就像当初在泰安打准塔一样,李岩下手又快又狠。
天助军是老牌火器部队,但是因为过于显摆火器,所以它的单兵战力就弱。而鲁中军虽然也是火器部队,但是他们是半火器,从一开始就拼命练刺杀。
李岩当然不会跟孔有德玩攻防战,更也不会玩火器对决。李岩直接让鲁中军迎头怼上去,跟天助军玩刺刀见红。
天助军刚刚脱离战场,组队都还是松散的,跑了一路迎头被鲁中军一顿猛揍,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岩尽显儒将风范,他背着手就站在战场背后的一处高地上冷眼旁观整个战斗。由于天助军是行军队列,而鲁中军是典型的埋伏。三个鲁中军端着长刀连刺带砍地对付一个天助军,简直就是活劈八块。
“贴上去砍他们,给我朝缺胳膊断腿里砍,只要他们或者没死,就不要让他们有放火铳的机会。”李岩活脱脱一个书生,却下达着毛骨悚然的命令。
想当初孔有德反出登莱是何等凶残,一路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今儿个遇到了更狠的角色了。
孔有德无非是个领兵的将,而李岩那是为李自成定国的帅,两人的格局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等到孔有德得到被攻击的消息,鲁中军已经跟天助军的前锋缠成一片了,再过半个时辰恐怕整个鲁中军都会扑上来。
人数上,天助军比鲁中军多一倍。孔有德却陷入了两难,看这股明军的实力,如果想消灭他们自己最少要损失一半。
更何况天助军的身后就是明军主力,一旦拖久了,等明军主力腾出手,那他孔有德肯定完了。
在这场大战中,双方的数量开始是几乎相等的,可是现在,整个后金已经被分成了四块,逐个被击破。目前天助军相对还算是自有的,还
“撤,朝正南山里撤,赶紧跑。”孔有德找机会脱身的本事那是一流的,要不然几次危机他也不可能全身而退。
孔有德一撤,李岩也不追,只是带着一群俘虏返回到了定远。
“继续对他们喊话,谁剃头出城就不杀。另外,把城北的炮兵都掉过来。”李岩依旧像个读书人,说话语气轻描淡写一般。
刚刚鲁中军跟天助军那一仗,城内的守军瞧得一个仔细,那么凶狠的战斗直接让他们不敢出城帮忙。
一炷香过后。
“怎么,他们还不愿意投降吗?”李岩问身边的金声桓。
“他们说还要考虑考虑,我看他们还以为鞑子兵会来解围。”金声桓解释了一句。
“解围?”李岩一笑说:“你金大将军手下才两万人,人家城里足足有十几万。你却活活把他们堵死在这小小的定远城里。”
金声桓冷汗直冒,他这才想起事情真是这样的。尼勘虽然带走了金兵精锐,但是却留下了一半儿的汉军。他金声桓这次牛大了,居然用区区两万杂牌军堵住了金兵十几万人。
“不要紧,等一会他们一定会投降的。”李岩很笃定地说。
金声桓有些纳闷,自己劝说了一天都没干成的事,这个李岩一来就能办成?难道城内有内应不成?
当上百门大炮对准定远城之后,城门一下子就打开了。金声桓这次恍然大悟,原来这城里的金兵惧怕的是明军的大炮,不是他金声桓的三流军队。
……
仗打了整整一天,最后只俘虏了一万八旗和蒙骑。所有明军参战部队,除了金声桓部几乎都累坏了。
然而这个时候也是最艰难的时候,阿济格那边已经逼近淮南,李年那边也已经战斗了整整三天。
明军的兵力已经用老了,所有主力暂时不可再战,可是金兵援兵却源源不断地赶来。
临时指挥部的帐篷里,李定国浑身血污,但是他依旧精神抖擞。而朱由检却靠在椅子上根本不想起来。
左懋第走来走去表情凝重,显然他是没办法解开这个局面的;黄宗義像个粉丝一样替李定国端茶倒水的,他也不可能解决军事上的问题。
“唉!”朱由检看着这里面,只能唉声叹气。
“我回来了。”众人一筹莫展,李岩刚好回来。
“什么情况?定远围住了吗?”李定国作为总指挥,当然可以直接问李岩的。
“全部投降了,不过孔有德那个杂碎溜掉了。”李岩抢了朱由检手中的茶壶猛灌。
“局面远比我相信的要好。”李定国露出一点喜悦,显然李岩这一趟确实办了大事。
“局势还好?咱们都快被人反杀了,可是我们现在连还手之力都没有,这可怎么办啊。”左懋第急坏了,他确实感到无能为力。
“李定国,战事朕已经交给你了,具体怎么用兵还是听你的。”朱由检反正是不管了,这种事他肚子里没生这种本事,他得承认。
“应该还有机会。”李定国很严肃地说。
众人惊愕地看着李定国,这样的局面下还有机会?
第399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
“是的,还有机会。”众人望着李定国的同时,李岩却肯定了李定国的话。
李定国差异中带着敬佩地看着李岩,这个言语不多的年轻人第一次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我的想法还没成型,但是我认为豪格部从扬州动身已经九天了,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着手。”
李定国听李岩说完他会心一笑然后点点头,李岩心想看来自己猜对了。
“缺粮?”左懋第问。
“是的。豪格应该已经严重缺粮了。金兵的粮草原本都是五日一运,豪格北撤是不可能携带太多粮草的。
现在淮南以北全是黄泛区,淮南以南又被我们控制,足足三天,一粒粮食一个人都没南下。豪格又在来安耽误了三日,那里周围的百姓都撤了,抢都抢不到。”李岩说得更细一点。
“可是,这跟我们的困境有什么关系啊?”左懋第不解了,说了这么大一通也没解决实际问题。
“把定远让给豪格。”李定国说。
“那咱们的岂不是要腹背受敌了吗?”黄宗義问。
“现在游荡在定远以南的不光是豪格大军,还有孔有德的天助军和尼勘派往接应豪格的两万汉军。
这些军队可都是没有携带粮草的,或者说都跟豪格一样缺粮了。这三部人马加到一起,足足有近五十万人了。如果我们的主力达到不了战场,是吃不下这么多金兵的。
与其让黑旗军硬抗这些人的两面夹击,不如让他们都聚集到定远……从来安到定远再到淮南,最快也需要两日行程。”李定国一口气说了一番长论。
“那北面的阿济格部怎么办?”朱由检很担心地问。豪格部只是一个方向的问题,如果仅仅是豪格部,是完全可以用空间来换时间的。但是北面的阿济格也已经逼到眼前了。
“逼阿济格后撤。”李定国一语惊人。
“什么?这怎么可能。阿济格就是来南下接应豪格的,他怎么可能后撤。”黄宗義觉得李定国在说天方夜谭的故事。
“我做过统计,现在我军还有五千枚火箭弹。能够懂发射火箭弹且可以随时上战场的有一万人……”
李定国的话还没说完,郝摇旗抢到说:“哪有那么多,我第八军也已经战了一天了,伤亡也不小。”
“我把民团里的技术人员也算进去了。”李定国很淡定地说:“只要懂发射的人,我全部统计过人数。
不光是你第八军还能继续作战的人员,包括所有民团里能作战的人和作战物资,我刚刚都听过后勤汇报了。
我原打算把定远的守军也扔给豪格的,但是又担心他们留在定远的粮食会帮助金兵度过难关。现在李岩将军帮忙解决了定远守军的问题,我也就再无顾虑了……”
朱由检心里乐开了花。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后世有个传说,说某总指挥大军作战,可以把每个班组每挺机枪的位置给计算出来。
这个故事朱由检不晓得真假,但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起码不应该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神话到每次部将作战都带着锦囊妙计,走一地搞不定就从怀里掏出一锦囊。
也不是后世穿越小说里写的,经过后世基层军事训练,然后一出场就变成古代大将军了。
在朱由检看了,大将军大统帅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物种,他绝对不是一点点所谓现代教育就培养的出来的。这种物种天生需要的就是天赋。
一个能清楚地知晓自己手中所掌握的一切人力物资,并且准确地把每一样人和物发挥到极致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统兵将领。
朱由检想着心事的时候,李定国继续说到:“阿济格在四川可谓吃尽了我军的苦头,所以他才没有敢冒冒失失极速南下而一直拖到现在……”
……
李年的胳膊酸痛酸痛的,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扔过多少枚手榴弹了。
金兵进攻的太凶猛了,黑旗军三天已经折进去了三成,受伤的还不算在里面。要不是因为黑旗军是皇帝的嫡系,恐怕早溃散了。
而这三成兵力全部都是折在三条北上的主道上的。即使这么大的战损,金兵还是没有突破黑旗军的防线。现在的黑旗军,已经退守到了第五道防线上了,再退下去,后面就快退出这片丘陵了。
可是李年很奇怪的是这片丘陵地带并不险峻,金兵却一直在和黑旗军死磕,一点绕行的心思都没有,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死脑筋的将领。
不过,这样的战况也代表黑旗军将要顺利地完成阻击任务。
豪格和多铎已经急火攻心了,他们俩不是没有派人另外找出路,可是派出去的探马无一例外没一个回来的。最后甚至直接派出了几千人的小股部队前去探路,但是依旧在这片丘陵寸步难行。
豪格甚至怀疑这周围聚集这明军几十万的主力在,他认为明军就是要在这里和他们决战。
然而,派出去的部下很快回来报告,他们根本就没有遇到明军主力的进攻,而是被各种陷阱路障给耽误了。
“什么样的陷阱居然能挡住正规军队的进攻?”多铎压根不信。
“启禀主子,那些陷阱实在是太多了。我们的马刚绕过一个大洞马腿就别进了旁边的陷马坑。
那些山路上全是竹签子,路障多得像是自己长成的树林。路面上就没有一段是完整的,田地里又全是各种深深浅浅的坑,实在没办法走啊。”
“那就饶远一点啊?”
“方圆几十里全是这样的。咱们派出去探路的夜不收,死得到处都是。也不晓得明军有多少人在这一带,可是咱们却愣是一个人影都没看到。”
多铎想象不出来中原地区的人口密度是他满八旗那点人根本无法比的。所谓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是形容这种动员力量的。
李年给了定金又给出了收购价,这些老百姓是真的全疯了。又不需要直接去前线拼命,只要出点力气就能发财的事没人会偷懒。
这些青壮估计把他们一辈子的劲儿都使出来了,别说挖几个坑了,就是挖一座山他们都愿意干。这哪里是挖坑,这是直接挖银子在。
“那就把他们撤回来吧。”多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