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对方想投降我大金,故意示好?

    孔有德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为了获得更大战功,他打算冒险试一试。

    明军阵地。

    众人刚刚换了新阵地,挨了骂的团长气不一处来,自己明明打赢仗,反而受了处分。这鸟气憋的正难受呢。

    “团长,一个鞑子送来了一封劝降信。”

    “劝降信?”这个团长搞糊涂了,金兵这玩的是哪一出啊?难道真以为阵地是他们打下来的?

    这个团长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教训一下金兵,于是他在没有汇报的情况下给天助军布了一个陷阱。

    当天晚上李年在指挥所睡得正香,前方突然枪炮声大作,似乎战斗非常激烈。李年一骨碌坐了起来,他以为是金兵在夜间大规模攻击来了。

    可是还没等他穿戴好,枪炮声又瞬间小了下去。

    “山娃子,去看看怎么回事。”李年忙着给他的手铳填充弹药。

    “刚刚已经有人送来军报了,白天那个打反攻的团长被孔有德招降,他打算晚上利用这个机会坑孔有德一把,估计刚刚是他们在跟金兵交火。”

    “啥?他又在瞎折腾啥啊。”李年气不打一处来,讲好的要低调,真当耳旁风了。

    结果,这个团长直接调回军部当炊事员了,而孔有德正看着几百具尸首发狂,天助军还是第一次以为招降中圈套的。

第387章 撩汉() 
开年后的又一次寒流袭击了江淮大地,雪花再一次飘下来,完全不管不顾已经到来的元宵节。

    雪花很大,一大片一大片地下,地上很快积累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开春后的积雪跟腊月里的积雪不同,人的脚踩上去会出现一个黑色的脚印,因为它们很容易就化掉;腊月的积雪踩上去会哗哗地响,也会留下一个白色的脚印。

    大量的船只的确被豪格派人打捞出了水面,只是这些船的船底都被凿穿了一两块船底板,每艘船都需要修,而修船的工匠,豪格却怎么也凑不齐。

    “哈哈,你说豪格现在应该是什么表情?”朱由检和李岩一同坐在一辆马车里,天空飘着雪,他俩却在马车里啃鸡腿儿。

    “我想起来三国里曹操吃鸡肋的情景,那些打捞出的船对于金兵来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李岩潇洒地扔掉了一块鸡肋,扭断一根鸡腿拿起就啃。

    “浪费啊!鸡肋上还是有点肉的。”朱由检调侃到。

    “眼前就有更好的肉能吃饱,何必去花时间啃鸡肋。就算没有更好的肉,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必要跟鸡肋较真。”

    “你的意思是说我该出场了?”朱由检丢掉手里的鸡骨头擦擦嘴说。

    “是帮忙给多铎找点事做。”

    两人相视一笑,然后朱由检站起身准备穿铠甲,李岩也放弃了美味。

    淮安城北。

    满天风雪中,大明皇帝的龙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就算是雪雾中它大到依然在远处能够看清。

    蒙八旗早就安耐不住了,巴思汗自己也想捞点战功好为族人多分到点财货。

    说出去丢人,打这么大一场大战,梦蒙八旗居然没有捞到一点战功,瞎耽误了大半年时间。这要放在以前跟着金兵入关,早抢了不知道多少好东西。

    三万蒙骑,两万八旗骑兵组成的骑兵军团被困在这湖泊纵横之地太久了,他们在三万汉军辅骑的帮助下将要向明军骑兵发起冲锋。

    在骑兵配置方面,明军要落后于蒙满联军的。朱由检走的是轻骑兵路线,配备的武器就是短管碎发火铳加骑刀,他们面对的作战对象其实就是敌人的轻步兵,以火器神机营为目标。

    而蒙骑兵虽然也是轻骑,但是他们是远程突厥弓,射程远,覆盖杀伤。八旗这两万精锐确实重甲骑兵,威力惊人。当然这种重甲还没达到欧洲重铠的变态程度。

    “杀!”

    骑兵对冲根本就是一种自杀战术,虽然血腥,但是并不划算。一般指挥官不会干这种事,除非是拍影视剧为了画面效果。所以,双方第一阵根本不可能派出骑兵去对冲的。

    明军在正面摆出的就是车阵,金兵首先派出的也是辅军的战车。这是金兵根据上一次多铎战败所做的战法调整,以战车对战车。

    “轰!”明军战车上的小炮率先开火,一排铁弹飞向对面金兵的车阵。

    “啪啪……”木屑横飞中,一些车厢被打得支离破碎,但是很快又有新的车辆被填充了进来。金兵对四轮马车做了加固,它们连接起来倒比明军的车阵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木制城堡。

    虽然大炮的威力足够打穿车阵,但是大炮数量有限,对金兵的车阵没有造成大量伤亡,金兵也不在乎辅兵的生死。

    “学的还真是快啊!”朱由检就站在阵后,阵前的情景他看得一清二楚。

    “那当然,不善变通的对手还叫对手?”李岩在仔细观察金兵的战术接着说:“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的马车,搁在一起当柴火烧白白浪费了。”

    “战争本事就是对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别说是这些马车了,就是烧掉一片森林,一座矿藏也让很多人在所不惜。”

    响起后世钢铁洪流般的战争场面,朱由检实在是也没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什么。

    李岩说的没错,当双方的战场相撞到了一起之后,明军的步兵就点燃了阵前的马车。然后就在双方的阵前形成了一道火墙,这第一阵,双方都不过是放了一把烟火,显得毫无意义。

    “传我军令:一二团左翼出击,第二车阵再靠上去。”李岩摆出这个烟火阵可不是仅仅为了好看的,有才的人也不会做无意义的事。

    而有李岩在的时候,朱由检就是一个闲人看客,指挥部队作战就是李岩的日常事务。

    金兵辅军还没脱离烧着的车阵,明军骑兵已经从左翼从侧面冲杀到了烧着的车阵前面。

    明军骑兵几乎是贴着车阵从左翼一直朝右翼冲杀的,许多金兵辅兵后退不及被刺了个透心凉,战场上开始见血了。

    “可恶,给我追上去灭了他们。”巴思汗气坏了,他性子急,容不下眼前的任何失利。虽然不在乎辅兵的生命,可是眼看着辅兵被敌军砍杀,对士气影响也不好。

    巴思汗没有用蒙骑,明军骑兵和辅兵还交织在一起在。现在最好是派出八旗重甲,那才是砍杀明军轻骑的利剑。

    “杀!”三千八旗骑兵立刻从金兵的右翼冲了上去,他们先堵住明军的左翼,然后追着明军骑兵开始掩杀。

    明军一看金兵骑兵出动了,立刻放弃砍杀朝明军右翼逃去,这是准备依靠右翼来暂时脱离战场。已经出击的金兵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他们贴着车阵也追了上去。

    “放!”当明军的骑兵绕过车阵逃到右翼之后,在浓烟滚滚的车阵后面,明军的火器兵把架在第二排车阵上的大小火器一起开火。

    烟雾和火焰挡住了巴思汗的眼睛,他根本就没有看到明军新的布置。

    “啊……”八旗骑兵一瞬间就从马上跌落一片死伤无数。

    “狡猾的南人,实在太可恶了。”巴思汗虽然没有看到明军开火,但是从烟雾后不断钻出来的弹幕他还是能想通其中关节的。

    “占了一点小小的便宜,总算那些马车没有白费。哈哈!”李岩笑着说。

    “原来你也是一个不肯吃亏的主。”朱由检发现李岩比之前开朗多了,想必是这场仗越打越有信心了,也可能是因为李定国接手了整个战事的原因,他需要操心的事少了一大半,压力自然减轻不少。

    “那要看跟谁斗,如果今天来的是多铎或者豪格,恐怕事情不会这么顺利。”李岩确实开朗了不少。

    如果说之前他是一个人在对付后金两大主将,那么现在他从李定国发过来的战役修改方案中看到了另外一个大将的才能。这让他感觉到胜利的曙光了。

    明军两大将对付金兵两大将,起码已经不处于劣势了。

    “接下来怎么办?”朱由检倒真成了一个闲人了。

    “一个字:跑!”

    “逃命啊?”朱由检晓得他们就是专门过来撩拨金兵骑兵的,可是这才打了一小仗,能撩动金兵的骑兵吗?

    “不是逃,是跑。利用江淮的地形彻底撩拨起他们的战心。就像是一个女子撩汉一样,既要勾引他,又要让他看得见吃不着;要是一上去就被汉子占了便宜,男人会失去兴趣的。”

    “辛亏你这辈子是个男人,不然你就是个祸害男人的大妖精。”

    “哈哈哈……”

第388章 二掘黄河() 
京城上书房。

    多尔衮召集了所有后金的智囊集中到了这里,汉八旗中的许多智囊,像马国柱、高鸿中、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冷落了大半年的洪承畴。

    “刚刚得报,伪明在四川的主力大军已经出了三峡。据报所过夷陵的船队遮天蔽日,数目不下千艘,统兵不下五十万。预计半月可以抵达江淮战场。”

    “听到了吗?我们的大军在江淮还有最多十五日时间,众位议议,此仗是战还是退?”多尔衮现在拿不定主意。

    整整筹备了两年,动用了百万大军,却最后折戟在长江防线面前。

    其实这次战事并非只是不能过江,主要还是在江北耽误的时间太长了。与其说是败给时间,不如说是败给了明朝的新式建筑材料-水泥。

    谁也没有想到明国在江北的几座主要城池,都用水泥加强了防御工事,就比如徐州。本来是第一波就应该拿下的地方,却打到现在还没有占领,实在是丢脸的很。

    如果是以前,半年时间能攻占整个江淮,那也是很大的功劳。就比如后世的抗日战争,日军攻占江淮也需要大半年。

    可是明国皇帝朱由检,却也端是厉害,硬是提前在四川整训出了一支几十万的后备军。所以,留给多尔衮争夺江淮的有利时间只有半年。

    “臣建议速速北撤,以免夜长梦多。”洪承畴虽然失势,但是他对天下大局还是了然如心的。洪承畴看着外面的大雪,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兵的失败局面,他是南方人,知道大军在扬州是个什么局面。

    “洪承畴,你安的什么心?就算四川的军队抵达江淮,可是我大金国在江淮之地依然拥兵百万,怎可轻言失败?”

    宁完我这些最早的汉八旗不同意,现在留在南方的金兵主力其实最多的就是汉八旗,几乎整个辽东的汉八旗全部都南下了。

    如果没有任何战功,这些人除了白跑一趟之外,几乎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北方其实已经被满八旗圈走利益了,他们这些汉八旗都眼巴巴地指望着江南分一杯羹的。

    “听说崇祯皇帝已经被我大军堵在江淮了,臣以为只要诛杀朱由检,战局就有彻底扭转的可能。现在伪明监国太子已有另立的打算,四川的军队又不是朱明太子的亲信,朱由检一死,双方必然不是一条心。我大金国不是没有机会啊!”范文程也不想现在就撤兵。

    “是啊!”上书房众大臣纷纷点头,都觉得有道理。

    这些都是玩政治的人,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会轻言失败。政治和军事本身就是一场赌博,真正能预测形势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能说是一个个赌徒而已。

    “有人建议再次挖开黄河,水淹徐州,如此徐州城不攻自破。此计可行?”多尔衮插话问到。

    “此计虽然可以让徐州陷落,可是大河的河水一样可以阻挡我东线大军的退路。万一有个闪失,我大军只能从扬州向西退回来中原,此路途会增加不少,约需要十日。”

    这场争论持续了足足两个时辰,最后多尔衮作出最终决定:让侯方域再次挖开黄河,大河之水倒灌江淮;让扬州大军西进,从滁州和合州一带拦截朱由检,集中所有大军会展朱由检于肥水周围。

    成于不成,金兵都可以迅速安全地在川军抵达之前退守原来防线。而且还淹没了整个淮泗,消耗了大明的国力。此计看起来非常完美,而且是典型的挽回面子的好棋。

    可惜,洪承畴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他暂时没有想通关键节点。

    ……

    每年开春,黄河会有一个汛期,叫凌汛。这个时候,山东境内的河段会被厚厚的冰块覆盖,直接堵塞河南段的黄河水形成一段堰塞湖。

    侯方域第二次带人挖黄河心里几乎没有任何负担,就像是家常便饭一样。

    干活儿的依旧还是那一批青壮民夫,只是侯方域已经不需要找当地的官员代为行事了,他是亲自带人动的手。

    “大人,我们绝对不会把今日的事说出去的。”民夫们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哆嗦,他们把去年挖开黄河的事早就宣扬出去了。

    侯方域开始的确担心了两个月,后来发现北方的读书人忙着巴结后金没人说这个事;南方的读书人觉得淹得又不是南面,反正是后金已经占领的地盘,更没人关心。

    这个事情就没有人提起过,他侯大公子的名声就没受一点损失。

    “起来吧,说不说都没关系。本老爷我不怕。”侯方域很得意,他觉得这一次也不会有人多说什么的。

    两次献策并有重大功劳,如今的侯方域在后金国可以说简在帝心了。

    锄头一下又一下挖掘着大堤上面的冻土。这一块大堤还是去年新修的,而修筑大堤的人和现在挖掘大堤的人是同一波人。

    “我干了几次缺德事,估计死了是要下地狱的。”一个民夫轻声叹息地说。

    “干完这活儿,咱们一起朝南面跑吧。这金国哪里把咱老百姓的命当回事了?跟着这样的朝廷有啥盼头。”

    “张家大哥说的是,咱们一起去江南,最好把这些事告诉那说书的先生,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些坏事不是我们做的。免得死了以后怨鬼缠身。”

    “我听说去年北面死了好多人,你们说那些人怨鬼真的会来找我们吗?”

    民夫们这一次是真的害怕了,中国信冤冤相报,也相信因果轮回。不只是官员懂得自保,百姓也是一样的,他们也懂得脱罪。

    黄河又一次被扒开了一个大豁口。

    大水滚滚而下,顺着河道奔腾地灌进江淮,徐州城外的金兵一夜之间早已经开始南下攻占宿州,准备朝凤阳方向接应金军主力。而尼勘部也开始脱离老山,大踏步北上。

    从战场上看,后金大军从睢州开始一直到扬州,足足摆开了一个巨长的一字长蛇阵。

    而已经离开扬州的多铎认为自己会顺利的北撤,因为他拥有大量的骡马和大批的四轮马车,这些工具足够让他能在七天内抵达开封的。

    而他还有十五天的时间。

    “足够了。”豪格顺手砍杀了作业劫掠来的年轻少女,回望了一眼破烂的扬州城喃喃自语。

第389章 采石矶的支前大军() 
采石矶。

    一座巨大的浮桥横跨长江两岸,而从浮桥上通过的早已经不是大明的军队,而是万千青壮民夫。

    军队早在五日前就在江北上了案,而军队留下的船只搭建了这座浮桥。

    宋应星站在桥头,他不断地和过桥的青壮们打招呼,这些人里大部分都认识他。

    “兵器全都送过去了吗?”宋应升见到弟弟并没有问家事,第一句就关心起了工作。

    “放心吧!十天前就开运了,昼伏夜行,保证没有走漏消息。”

    作为最重要的火器军备,大明的火器储备一直都没有放在南京周围,而是集中储存在了马鞍山。或者说,马鞍山才是最后的总装厂,它就掩盖在最苦的矿山里,一般人还真想不到。

    指挥部是从浮桥是第一批过江的队伍,他们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主战场。而川军的前锋更是在指挥部之前就已经部署到位了,加上整个江北还能调用的机动部队,足足三十万人,这还不算朱由检的骑兵和李年的黑旗军。

    “大哥,你带的这些人送的是什么?”

    “鞋子,南京城的女人们赶出来的。足足几十万双,听说城里每个女人都制作了一双。”宋应升随手拦住一辆四轮车,从上面翻出一双新鞋,鞋帮子上还秀着花儿。

    这些支前的车都是骡马或者驴车、牛车,甚至大量的人拉车。比起后世的淮河大战的独轮车算是富裕的,可是也还是一样的辛苦。

    宋家兄弟正聊着,方以智凑了过来。

    “前辈,我没有来晚吧?”方以智对宋应星很客气,以晚辈自居。

    “你怎么也来了?”宋应升感到奇怪,这个久不出将军山的宅男居然也跑过来凑热闹来了。

    “将军山所有单位放假半个月,他们都要求支前。我如果这次不让这些年轻人来,恐怕以后没人会再尊敬我了。”

    “参见公主!”方以智话没说完,宋家兄弟就看到了九儿,立刻行礼。

    “我说南京城怎么都空了呢,原来你们全都在这啊。”九儿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这样热血的事情本来就最吸引年轻人。

    事后有人做过统计,光是这一次支前行为中,以留守南京的朱由检亲信一派就组织了近五十万人次。还不算上江北调用的青壮。

    虽然不能和后世的百万大军支前相比,但是江南的这次支前,参加的可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南京一带朱由检这三年来培养的新势力,其中光是将军山的理工类技术人才和工业区的新产业工人就占了一半。

    “听说主力军队还没抵达,皇上手中严重缺兵。我觉得我们应该组建一支团练,兴许能帮上忙。”虽然他们这些人不了解具体的军情,但是还是了解一些消息的。

    “这个事还是应该奏请一下皇上为好,如果真的需要用上我们,只要把武器发给我们就可以了。”宋应升毕竟是官员,涉及到军队的事不能胡来,毕竟敏感。

    “我去求父皇,他一定会答应的。”九儿对于能参加战斗这种事很上心,她说完就任性地过了江。

    ……

    残破的凤阳已经不适合驻扎军队了,但是大战指挥部还是设在凤阳城内,毕竟这里是中都,也是大明都城。

    朱由检已经提前赶到了这里和李定国会师了,但是骑兵主力暂时还在百里之外,由李岩率领着。他们的身后就是金兵的骑兵主力尾随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