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事情我就不参与了,我现在是川军的人了。”
“你难道就不是大西出来的?你忍心看着他把我们带去当汉奸?”
“可是……”
“可是什么?你要是不相信我,我现在回去把一家老小送你这当人质,这总可以吧?”白文选着急了,他心里清楚,未来的路只能在孙可望和李定国两个人之间做出选择。孙可望降金当汉奸了,那么他只能投李定国了。
“白兄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今天来没别的意思,就是代表几个老兄弟来找你,希望你能带着我们找一条出路。我们不想当汉奸。”白文选说着有点很委屈的样子。
“那你们干嘛要阻拦川军呢?既然证据已经在绵州城里,大家一起去绵州,四面锣八面鼓当场对峙就行了嘛!”李定国长吐一口气,他难得说这么厂的句子。
“可是我们不能对国主动手啊。”
“可是川军是打鞑子的啊。都已经投降鞑子了,难道不该打?”
“我明白了。”白文选眼睛一亮。
“文选兄,我这里有些咱们的兄,烦请你安排一下,带他们回对岸去。可以吗?”李定国严肃地问。
白文选离开了李定国这里,顺便带走了几十个原来李定国手下的骨干将领。
……
孙可望待在绵州城里打算稳坐钓鱼台,因为阿济格又来信了,后金只需要他阻击川军一天一夜即可。
因为阿济格又收到最新军情,江油已经快守不住了,汉军营已经全部跨了。这个时候只要后金的援军能赶在第九军之前到江油那就不胜利。
至于孙可望,阿济格根本就没作大指望。
但是孙可望是当真了,他得交纳投名状,最好是李定国的人头。遂宁那一仗,让阿济格恨死李定国了。
到了下午,川军开始进攻,绵州城内都能听到远处的大炮声。跟川军交手过的孙可望听得出来那就是川军的进攻声音,只有川军才有那么多的大炮。
孙可望很高兴,他希望这炮声一直就这样持续下去,只要扛到明天中午就万事皆定了。
孙可望把自己最嫡系的军队放在涪江对岸组织川军渡江,所以炮声就是那个方向传过来的。而像白文选这样的部队则放在安昌河西岸,孙可望判定川军肯定是急着去江油的,不会打绵州。
攻击涪江北岸西军的其实只有三个团,两个步兵团外加一个炮团,半个师的兵力。而所谓的攻打,一直都是枪炮声不断,可惜进攻的脚步一直都没前进多少。至于第九军的主力,根本就在睡觉。
李定国的目的根本就不是金兵,他也没想过一口气把江油的五万金兵吃点。他从一开始就想要吃掉的是西军。
在李定国经过这两个多月对川军的了解之后,他直接大胆地推论,依靠两个主力师搅浑西军的水,然后接受西军。
这个“小尉迟恭”看上了西军的精锐,李定国觉得自己融进川军的速度太慢了。他的部下在遂宁之战中直接损失了一半,如果朱由检给他位置,最多也就是一个军长。
在作战会议上,李定国抛出了这次的作战方案。所有都反对,唯独朱由检支持李定国。
在永历朝,四次绝好的翻身机会中,有三次都跟李定国的战功有关。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三次机会都是李定国提出来的。
两厥名王、新会之战,说到底李定国那是孤掌难鸣。
朱由检支持了李定国,但是他需要知道李定国的真实想法。在这份作战计划中,第九军是直接进入四面敌人包围的。朱由检相信李定国的能力,但是他也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用一个军钻进敌人的重重包围里,是拿去当诱饵吗?太儿戏了。
如果西军全部投靠了后金,这一个军只会被活活吃掉。所以,刘文秀会大方地让路,鞑子的援军会不管第九军而直扑江油。
所以,李定国必须亲自跟着第九军走,他也得跟着钻敌人的肚子。
可能没有人比李定国更了解西军了,孙可望也比不上。
那几十个老部下,才是李定国撒进孙可望军中的酵母,等着发酵的种子。
夜幕降临,涪江北岸的战争还在继续,炮声一直在响,一团团的火光间歇性冒出,奏响着战争的乐章。
孙可望熬了一夜,一直到一整夜防线依然稳固着,天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他才放下心来准备睡觉。
“嘭!”一朵烟花拖着淡蓝色的尾迹朝天空升起,所有人都注视着这道焰火。
“轰!”烟花像散一样炸开,在高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红色花伞,让遥远的人也能欣赏到这一美景。
第348章 西军落幕()
这朵烟花实在是太美了,美得让人无法联想到战争。
这烟花也实在太近了,近到已经就在绵州的城外。
孙可望抬头看向天空,足足是楞了三秒,然后就发狂了:“快,派人通知城门,告诉守门的士兵,任何人不得进出。”
他的话音刚落,西城外的方向也升起了一朵烟火,也是那么漂亮。
“完了。”孙可望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绵州城里大部分的兵都已经派出去了,为了阻击川军,孙可望可是足足调了六七万人沿着涪江摆了一个二十里的长蛇阵。
现在川军毫无迹象地出现在绵州城外,只能说白文选部投大明了。
虽然孙可望弄不清西边是什么人的部队,可是他绝对相信那也是川军,而现在能从西面攻击绵州的只有川军第八军。
是的没错,郝摇旗已经撵跑了准塔,并且从西面渗透到绵州西面了,只是主力尚在三十里外,但是前锋已经兵临城下了。
天已经亮了,整个绵州城的西军官兵都看到了城外的情形。排山倒海一样的人群从东而来,他们不光是川军,还有众多的西军。一门门的大炮则从西而来,慢慢地朝城下推来。
“打鞑子,除汉奸,为西王报仇!”
“诛杀汉奸,遵守西王遗愿!”
……
孙可望听得这话顿时气得七窍生烟,他万万没想到西军对鞑子的仇恨尽然如此之深。张献忠一手创建的部队的确不是他短短几个月就能抵消影响力的。
从传承上说,他孙可望接手大西第一把交椅的日子还是太短了。
孙可望扭头看了看,本来就人数不多的守城士兵在听到这种口号之后都在左顾右盼,显得非常犹豫。
甚至,孙可望感受到无数双眼睛在偷偷看向他。
“走,回府!”孙可望不敢继续在城墙上了,他现在很害怕哪里会射出一支暗箭出来。
孙可望明白了,绵州城是守不住的,他现在要赶紧收拾东西跑路。
“禀国主,南城门已破。守城的将领马惟新已经替白文选打开了城门,现在两部人马已经合兵一处,正朝这里攻来。”
孙可望听了大惊,他回府的速度已经够快了,可惜还是没快过白文选的马蹄。
“迎安西王!迎安西王!”
几乎是一瞬间,孙可望的国主府喊声四起,无数个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李定国昨日派出来的“酵母”种子彻底发酵了。
“快,别带东西了。赶紧从北门跑吧!”孙可望哪里还有时间收拾东西,再晚一会他估计连大门都出不去了。
其实府里的喊声只是少数人在搅浑水,但是孙可望已是惊弓之鸟,哪里还去分别真假。反正现在绵州城里到处都是喊口号的声音。
国主一跑,绵州城里大乱,乱军跟着白文选的手下一窝蜂地冲进了国主府。
“快,把孙可望通敌的证据给我找出来。”白文选带着部下直冲孙可望寝卧,一通翻箱倒柜地折腾。
“将军,找到了。”
白文选夺过身边的长枪,用枪头挑着鞑子的王爷蟒袍,高举着跑到府门外大喊:“孙可望通敌证据已经找到了。诛杀汉奸卖国贼孙可望!”
“诛杀汉奸卖国贼孙可望!”
这一下不得了,整个西军彻底炸营了,再也没有人愿意帮孙可望了。西军拥着白文选,挑着那件蟒袍一路朝北门追击。
孙可望带着心腹一个营的人拼命朝北跑,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三面被包围。
“走,去找涪江北岸的冯双礼。”孙可望想到自己还有主力大军在江北呢。
江北大营。
冯双礼静坐在营帐中,他的案台上放着李定国的亲笔信。而营帐外,挤满了正在江边看绵州方向的士兵。
南岸的绵州已是一片混乱,一大队人马正极速朝北奔来。
“将军,国主在岸边要求我们立刻派船接他们过江。”
报信的哨兵说完后等了半天,也没听到一点动静。士兵悄悄抬起头瞄了一眼冯双礼,只见他还是静坐,连根手指头都没动一下。
“报将军,国主再一次要求您派船过去接他,说事成之后必回奏请后金封赏于您。”第一个报信的士兵还没走,第二个士兵又来报信了。
冯双礼动了一下,身子微微向前一倾,但是随即又靠了回去。
封赏?冯双礼嘴角一笑。这个时候如果要封赏,还不如他直接跟阿济格去谈呢,何须他孙可望去求鞑子给?
“报将军,国主说将军您只是他的一个部将,为什么敢反叛他?”第三个报信的士兵又进来了。
噌地一声,冯双礼猛地站了起来,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台大骂道:“去他娘的孙可望,老子再怎么说也没背叛老万岁的遗命,没有叛国。他是个什么东西,自己卖国求荣当汉奸,还敢来指使我。真不要脸!
传我将令,丢给他们几两银子当盘缠,让他们快滚!”
冯双礼想通了,孙可望现在已经众叛亲离了,整个西军中都已经唾弃了他,跟着他得罪兄弟不说,更没有前途。
“将军,为什么不直接阻拦住他们?”冯双礼一个手下问。
“孙可望现在还是我西军的国主,我如果抓了他,岂不是背叛西军了?我料想他如果不去投靠鞑子,可能还能留条性命,如果等他真的投靠了鞑子,就是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他了。”
涪江南岸,追击孙可望的追兵越来越近了,远远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可是始终也没靠近。但是这种追杀声却拨弄着孙可望紧张的心弦,他害怕极了。
而北岸沿途各营没有一个将军派船来接应他。最后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艘小船,孙可望满怀期待地要等上去。
“启禀国主,我家将军有话说,请国主另寻他路。这是一点盘缠,请国主笑纳。”船上的小兵根本就没有把船靠近,远远地抛了几两散碎银子丢在岸上。
孙可望气的脸色铁青,这完全是羞辱啊!
“国主,要不要射杀了他们,咱们把船夺过来好过江?”孙可望的亲兵说到。
孙可望看了看那艘只能坐两三个人的小船,再看看他身后的一营兵马摇摇头说:“算了!”
最后孙可望落寞地走了,顺着涪江向西北而去。大西最聪明,最有前途的后起之秀,在众叛亲离之下,成了丧家之犬。
留在绵州的西军全部向川军正式受降。
天色大亮,当太阳高挂在半空中的时候,李定国正站在涪江边上接受冯双礼的归降礼。
“安西王,部将冯双礼,请求归附。”
“冯兄弟这话说错了,我现在是大明川军团宪兵司令兼绵州战役总指挥。您这是归顺大明。”
“这有什么区别。反正还是由您来领导我们西军呗!”白文选站在一旁嘻嘻哈哈地插话。
“不,不一样了。我当初在打完遂宁之战之后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现在我认为不是了。
如今的大明,跟我们以前认识的大明不一样了。咱们以前的西军,只能是存在历史书上了。”
李定国神色带着回忆和落寞,那个大西曾经是他心中的梦想。但是现在,已经被另一个新梦想给取代了。
又十日后,刘文秀和艾能奇正式归顺大明。
至此,西军各部除孙可望带走的一营两千兵之外,余下的全部归顺大明。
而孙可望被后金小皇帝封“义王”。
“不是说好的封秦王吗?”孙可望小声地哼了一句。
“义王对这个封赏不满?”阿济格坐在主位,用斜眼瞟了一眼孙可望。
“奴才不敢!”
孙可望赶紧跪在地上,贱兮兮地磕头说道。
第349章 战略大后方()
绵州战后第三天,朱由检就决定趁早把金兵撵出四川。阿济格虽然有兵,但是官吏被杀了,他在川北根本就收不上粮食。
此一战,后金所获少得可怜。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撵走他们,难道留他们在四川吃新粮食不成?
西路由李定国统领的第八、第九军和白文选、冯双礼部;中路由曾英统领第十,第十一军并刘文秀、艾能奇部;东路由李来亨统领的第十二、十三军;在水师全力配合之下开始北上。
鉴于明军目前兵力是金兵的三倍有余,阿济格只好后撤,除十万人扼守广元之外,其他部队和吴三桂部回撤汉中。
八月底,合川指挥部。
“起立!”
在这座崭新的会议大厅,坐满了一屋子人。这一次不光是四川的将领,还包括陈子龙、马乾、吕大器、沐天波等地方大员。
整个西南三省的军政大员济济一堂,将商议接下来的西南事务。
朱由检穿着龙袍大踏步步入会场,邓之容作为会议主持人,喊了一声:“敬礼!”
刷!所有有军职在身的人齐刷刷地朝朱由检敬了一个举手礼。
众文官看得瞠目结舌,他们大多是第一次见这种景象。尤其是吕大器,这种场面已经颠覆了他的认知。
朱由检坐到主位,虚按双手。
“坐下。”随着邓之容的口令,将军们又一起坐下。西军的几个将领还有些迟缓,但是原川军的将领们动作利落,整齐划一。
“诸位爱卿,经过近十个月的努力,川中基本大定,妄图霸占蜀中的侵略者也被我们赶到了川西北一隅。
川中百姓也大都安定下来,士农工商都在恢复。这些都是众位爱卿的功劳,朕在这里向你们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努力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四川。谢谢你们大家。”
朱由检说完,站起身面向所有人深鞠一躬。
吕大器唬得赶紧站了起来想跪下磕头,可是他还没弯腰,大厅却响起一片掌声。吕大器扭头一看,所有人都在啪啪拍手,却没一人下跪。吕大人只好傻傻地站在原地。
“今日会议说的第一件事就是裁军。”
裁军?朱由检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惊呆了。战事未平,难度就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朕要裁军。但是同时也要扩军。
朕想把现有的西南诸军中的老弱残兵裁撤,编入地方。或为驻军,或为捕役,或为驿卒。并妥善安置所有裁撤人员,务求作到无一人遗漏。”
朱由检的话音一落,大厅内响起了窃窃私语。显然这件事出乎了所有人预料,因为大明还从没对兵卒实行过这样的政策。
以前当兵的想要退休,要么升官,要么老到干不动了发几两抚恤银子打发了。伤残了只能自己活该,战死了估计几年家里都不知道。
其实这条正常主要针对的就是西军,西军已经作战多年了,除了孩儿军之外老弱病残甚多,急需要整顿。
但是整顿西军本身就很敏感,一个搞不好就是兵变。必须要给这些裁撤掉的人找出路才行。
几个西军将领心中其实都明白,官府对待他们无非两样:朝死里用和朝死里裁。按照惯例他们更愿意被朝廷朝死里用,起码还能捞点战功和赏钱。
在这个过程中,死了的倒霉,活着的收益。大家都没异议,全凭天命。
现在朱由检给出来一条新的出路,虽然听起来不算多好,但是能保命并且有了生活的出路,这是天大的恩惠了。
“臣代众将士谢过皇上隆恩。”李定国作为原西军的领头人,站起来表态,表明西军各将领的感激之情。
这种策略朱由检在南京实施过,陈子龙就亲自参与过,应该说难度不大。同时这是让西军归入百姓,洗白身份的好事,多数人乐见其成。
“朕以为,裁撤老弱之后还应该继续招募年轻的士卒,加以训练,提高我大明军队的战力。关于军队整编的具体事宜,随后在军事会议上颁布。
现在说第二项:关于西南三省的行政改革。目前湖北和四川的经验表明,改土归流和士绅一体纳粮成果显著,有利于稳定地方,回复生产。朕以为可以在西南三省全面推行。诸位爱卿有什么话,可以现在说出来。”
吕大器心里咯噔一下,他早知道陈子龙在湖北推行新政,而且新政的内容跟以前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但是这个事南京方面根本插不进手。一是这两省都是战区,地方官吏体系都已经打烂了。朱由检进川之后随身就带了一大批新官员。整个官面上的人事任免权根本就不在南京朝廷。
谁能料想陈子龙下手这么快,战事刚稳定,整个官场的新体系就已经完善了。
这个时候想插手都已经来不及了。
而云南本身又是另外一套系统,改土归流和江南士族本身就是矛盾的,读书人巴不得改土归流呢。朝廷对于改土归流的难点就在于控制力,而现在整个四川就有六十万大军,四川和贵州的土司都已经被改光了。
现在只要沐天波点头,云南哪个土司不要命了敢反抗?除非嫌弃自己好日子到头了。朱由检的改土归流并不血性,甚至对原来的土司还有优惠政策,谁傻?
一大厅的人都望向沐天波,这事关键是看他的心思了。
“皇上,沐家世受皇恩几百年,与国同戚。只要皇上召唤,沐天波在所不辞。”
沐家的忠心朱由检根本就不怀疑。老朱家没有亏待过沐家,沐天波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跟着皇帝走,亏不了。
所以,朱由检才敢在云南大张旗鼓的动手。按照朱由检的计划,他想让李定国带十万兵去云南平定那些不老实的土司。顺便让李定国这个云南人心目中的英雄名副其实一下。
至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