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弋阳君满脸苦涩的道:“战争是结束了,可是你我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乐君闻言心有戚戚焉。
陈地失守,他们奉命守城,有连带责任,这个被训斥责罚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是,封地失守这才是灾难,不仅会遭到楚王的严厉责罚甚至会被诛杀,而且,更重要的是,封地一失,自己家族的根基就没了。
这两月来,乐君每每想到此处,都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弋阳君,如今楚国的情况你也知道,封地之失虽然我等都有罪,但也是大败之下的无可奈何,乃是大势所趋,我等只能退守巨阳,以图后效。按照五十年前的旧例,魏韩联军同样杀到叶地,那一次所有封地失守的封君,全都保留了封号。
而且后来那些封地被楚军夺回的封君,又再次获得了原先的封地。
但是,这一次”
说着,乐君露出担心受怕之色,咽了咽口水:“现在大王的心思很明白,那就是要进行变法,收回封君的权利。我担心,这次大王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会趁机降罪我等,剥夺我们的封地,并削去我们的封号,甚至我们也不能幸免。”
弋阳君脸色沉重的点点头:“乐君言之有理,某亦有此忧。”
说着,弋阳君注视着乐君:“不知乐君可有什么化险为夷之策。”
乐君闻言,先是转头四顾,见房中无人后,才压低了声音道:“弋阳君,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罪责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一场溃败的罪名不能落在我们头上,得有人去顶才行。”
“何人可顶罪?”
“这么大的罪名,你说何人能顶得起来。”
“令尹”
乐君闻言舒了一口气道:“不错,令尹身为此战主将,此战大败,当然需要他去顶罪。若是昭雎谄媚大王,将罪责推到我们身上,那说不定我们就不是削地除爵这么简单了,十有**会身死族灭的。”
说着,乐君感叹道:“昭雎不死,我心难安啊,”
弋阳君想了想,想起楚王之前的所作所为,脸色阴冷的摇头道:“此言差矣,就算昭雎死了,我们也难以安宁。”
“弋阳君言之有理。”乐君点了点头:“在下的意思,唯今之计,我们需要赶在昭雎回郢都之前,或者赶昭雎自杀之前回到郢都,提前向大王请罪,并将战败的罪责全都推给昭雎。
当然,这样还不保险,在下的意思是,我们还需拿出重礼来贿赂朝中诸公,请他们替我们说情,减轻我们的罪责。
并且,我们还需联络各地封君,让他们出面保住我们的封号。大王变法在即,唇亡齿寒,他们一定会答应的。”
弋阳君想了想,点头道:“乐君,朝中诸公贪婪无度,要想让他们出面为我们说情,恐怕所需不小啊。”
“弋阳君放心,这次失去封地一共有十七家封君,凭我们十五家之力,这些钱财还是拿得出来的。”
弋阳君一听平摊财力,微微一松,应道:“善!”
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
翌日,巨阳城中。
就在昭雎在城守府一面处理兵事一面教导项慎的时候,阴君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令尹,弋阳君等颖汝水域十五位封君求见。”
“嗯!?”昭雎心中闪过一丝错愕,以为他们又是来求自己出兵收复失地的,于是立即应道:“请他们进来。”
“诺。”
不久,昭雎见进来的十五位封君,全是刚刚失去封君的封君,而且他们进来时,许多人脸色不复之前的担忧恐惧之色,反而变得冷漠以及冰寒。
见此,昭雎立知他们心思出现了极大的变法,不再奢求自己出兵北上了。
可是,封地失守这是一件极大的罪名,他们不求着自己出兵收复失地···
那么,他们一定是想到了脱罪的办法。
什么办法?
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想着,昭雎心中一动,瞬间变明白他们脱罪的办法是什么了。
想到这,昭雎在他们进来后,不等他们开口,便主动开口道:“诸君,你们来找本将,可是为了让本将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说着,昭雎不给他们接话的机会,便自问自答道:“诸君,不是本将不出兵,而是五国还保持的联盟关系,实力强大,仅凭现在我巨阳之兵力,远远不是五国的对手,此时贸然出兵与五国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接着,昭雎又安抚道:“不过请诸君放心,如今战争还未结束,而五国已经出现极大的分歧,用不了多久,五国联盟必将破裂。只要五国相互征伐各自为战,以我楚国实力,只要大军北上,一定能收复失地的。”
说着,昭雎看着弋阳君他们笑道:“到那时,诸君的封地也会失而复得的。”
弋阳君等人对视一眼,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充满疑惑,有的绝望非常,有的神情冷漠。
怔了怔之后,乐君开口道:“令尹说的对,只是···现在我等封地已经失守,按照楚国之法,这是死罪。”
昭雎闻言脸色一冷。
封地失守是死罪没错,同样,丧师辱国大败而归同样也是死罪,按照乐君的说法,他昭雎同样也要死。
想着,昭雎立即开口道:“诸君,封地失守的确是死罪,但是那是在战事已经结束,失败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才是死罪,但是,如今我楚国与五国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我楚军随时还有收复失地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怎能算封地失守呢,之不过是战事不顺罢了。”
说着,昭雎举例道:“五十多年前,魏赵交恶,魏军兵围邯郸,是时赵国求援,先王宣王命景舍伐魏救赵,结果景舍为魏韩联军所败,不得不退守叶地方城。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何其相像,那时,诸君中不也是有许多人封地失守了吗!
可是,当年在景舍与诸位先君的不断努力下,我楚军最终还是反败为胜,收复了失地。”
说着,昭雎自信满满的道:“现在的情况与当年一样,只要诸君与本将同心协力,我们必然可以驱逐五国,收回失地的。到时,我等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诸君闻言,有几个人有所异动,但更多的人则是心中不屑。
当年景舍为韩魏所败后之所以能反败为胜,那是因为当时围攻魏国的,不仅有楚国,还有齐秦两国。而现在呢,现在是楚国被围攻,根本就没有援军。
以楚国现在的情况,能否夺回失地?
大部分人都是悲观的。
此时,诸封君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弋阳君拱手道:“令尹,如今五国已经停止前进,而我们收复失地的情况依旧遥遥无期,封地失守,愧对大王的信任,这是我们罪责。虽然未来有收复失地的可能,但现在暂停,我们却也不得不回郢都向大王请罪。”
昭雎还欲再劝,话还未出口,乐君便开口道:“我等有负大王,必当面向大王请罪,才能心安。当然,若是令尹担心我等离去,会削弱巨阳的实力,那还请令尹放心。
这次我们返回郢都请罪,只会带走部分亲卫回去,至于我等的军队,还会留在巨阳,并且军队的指挥权,我等也会交给令尹,还请令尹不要为军队担忧···”
最终,昭雎还是未能留下这十五位封君。
他们走后,昭雎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沉默了许久。
此时,阴君见昭雎不说话,沉吟了一下,下定决心道:“令尹,弋阳君等人返回郢都,除了向大王请罪,更主要的还是想要为自己脱罪。在下担心,他们为了免除封地失守而自己率众逃亡的死罪,必然会将罪责推到令尹的头上。
以在下之愚见,令尹何不尽早返回郢都向大王解释,以免大王听信谗言,对令尹不利。”
昭雎闻言一怔,瞥了一眼阴君,心中升起阵阵寒意。
回去?此时怎能回去?此时回去不就是向大王表明自己承认此战已经失败了吗?
回去!弋阳君他们回去还有一条活路,而自己回去了,却是自寻死路,绝对活不下来。
弋阳君他们为了自保想要让自己回去顶罪,而阴君这个置身于事外的人,竟然也想者蛊惑自己回去送死···或许也不仅仅只是阴君!
昭雎瞬间感到有一张巨网笼罩过来,想要弄死自己。
想着,昭雎摇头道:“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我与大王君臣相交数十年,大王是知道我的,我也相信大王。”
说着,昭雎面无表情的道:“阴君,你的心乱了。”
阴君闻言,脸色一僵,接着身体有些僵硬的行礼道:“令尹说的是。”
阴君离去后,昭雎看了看身侧的项慎,问道:“弋阳君他们回郢都了,项地同样失守,如今项君一脉嫡系就剩你一人了,你是否要会郢都向大王请罪?”
项慎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拱手行礼道:“祖父让慎向令尹求学,慎自然是跟在令尹左右。至于项地失守,若是大王真的因此而降罪,那慎只好上书大王,请求大王让慎以待罪之身前去与五国死战,慎只愿死在战场上,为族人报仇。如此,就算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大王的。”
昭雎闻言,脸上露出一阵笑容:“好好好,你能如此想,项君一脉后继有人矣。”
说着,昭雎从身前的案上拿出几卷竹简,交给项慎道:“这几卷兵书是我日常所读,里面也有不少我平时的批注以及心得,现在我将其交给你,你回去后用心研读,不可懈怠。”
“诺。”项慎接过兵书后,毕恭毕敬的行礼道:“多谢先生。”
“嗯!”昭雎点了点头,继续道:“夫欲成大事,必从小事做起,行军作战更是如此。我为将之前,曾连续在工尹任上待了多年,精通士卒的调度以及后勤的供应。欲为将,这两样东西,不可不知,从明日开始,你去阴君帐下用事,开始学习如何调度士卒,如何供应后勤。”
“是,先生。”
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
五国退兵的消息传到郢都后,楚国反复确认五国真的退兵之后,熊槐才召集身在郢都的重臣。
“陈地失守,颖北颍东全部沦陷,颖南沦陷大半,汝水上游全部落入韩国手中,国土沦丧数百里,而且全是膏腴之地,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六君战死,陈地守昭应战死,廖君在撤退途中重伤不治,项君战死,项君世子率领族人与城皆殁···
陈地三十万守军坚守陈城近两年,前后战死被俘的军队相加超过一半,加上各地城池阵亡的勇士,经此一役,我楚军损失超二十万。
自寡人即位以来,甚至是自先王宣王以来,这是我楚国遭受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失败。”
虽然熊槐早在战败之前,就已经对这次的失败有所预料了,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真的拿到前线传来的战报,真正事到临头,才感到战败的压力巨大,这压力大到他都喘不过气来,大到他的呼吸都不禁有些紊乱。
此时,殿中的屈原见楚王的胸膛有些起伏,立即安慰道:“还请大王保重身体,虽然陈城之战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的计划却是成功了。探子来报,五国攻克陈城后,五国便出现严重的分歧,甚至秦韩两国当天就与齐魏宋三国分道扬镳。
种种情况表明,五国削弱我楚国之后,我楚国对各国的威胁大减,各国已不再齐心协力对抗我楚国,至少,各国已经不会在我楚国的强大威胁下,而不得不团结一心。”
“不错,左徒说的是。”咸尹范环附和道:“大王,五国联盟现在之所以还没有解散,那是因为我楚国战败之后势力大损,故而各国还打算趁我虚弱,想要占我楚国的便宜。
接下来,只要我楚国能扛住五国的下一波攻击,让五国看到我楚国君臣抵抗外侵的决心。那么,五国权衡利弊之后,见伐楚一事得不偿失,五国联盟自然就会土崩瓦解。这就跟大王之前联合各国伐齐一样,各国各有算计,是无法团结起来的。
只要五国联盟瓦解,那么单独一两个敌对国家,我楚国足以应对。”
“咸尹所言极是。”左司马司马翦接着道:“大王,此战中我们失去的土地,大都为魏韩宋所得,这三个国家,除了魏国较为强大以外,韩宋两国根本不堪一击,远远不是我楚国的对手。只要五国联盟一破,我楚国单独对上这三个国家中的任意两个,都有极高的胜算。
所以,正如之前所谋划的那样,我楚国现在所失去的土地,不过是暂时寄放在魏韩宋三国手中,用不了三五年,我们就会全部拿回来。”
此时,熊槐见群臣纷纷劝导,斗志昂扬,丝毫没有因为之前的惨败,而备受打击或者对他这个楚王有所疑虑。
似乎他这个楚王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失败,而导致对群臣甚至整个楚国的掌控力下降,现在,他依然还是楚国至高无上的王。
见此,熊槐放下心来,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气,顿时平复之前的激动情绪。
“诸卿言之有理,我楚国与各国的战争远还没有结束,现在失去的土地,不过是暂时放在魏韩宋三国手中,现在是怎么失去的,不久后寡人就怎么拿回来。”
“大王英明。”殿中群臣闻言,立即高唱赞歌。
熊槐见状,摆了摆,制止群臣的赞扬后,开口道:“诸卿,这一次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是下一次,我们绝不容许失败。为了下一次的胜利,眼下我们还有两个重要任务要做。
其一,战争虽然停止了,但是有备无患,现在我们必须要重新整顿楚国的力量,以应对下一次的战事。
其二,五国出现裂痕,寡人希望的是,能趁战争暂停的机会,能瓦解五国联盟,争取一两个盟友,最好是阻止下一次各国伐楚战事的到来。”
“大王英明。”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屈原问道:“左徒,令尹现在手中还有多少兵力,还有,项君全族报国,不知项君子嗣逃出来。”
屈原闻言,立即应道:“回大王,令尹传回的消息,因在陈城撤退及时,是以令尹退到巨阳防守之时,手中依然还有十三万大队。至于项君的子嗣,臣接到消息,项君有一嫡孙在令尹麾下效命,跟着令尹退往巨阳了。”
“嗯,好。”熊槐点了点头,开口:“此战之败,乃是五国实力太过强大,非战之罪也。项君率领族人坚守封地,与封地共存亡,有功无过。
是故,为嘉奖项君一脉的德行,寡人决定亲自为项君之后加封,让他继承项君封号,待我楚军夺回失地,再将项地交到他的手上。
传诏给令尹,让他立即让项君之孙前来见寡人,来郢都接受寡人册封。”
“唯。”
“还有,这次五国伐楚,颖水汝水流域,共有十七个封君失去封地,除项君一脉坚守项地以及城阳君年幼不在封地以外,其他十五位封君全都没有坚守封地,而是直接率军退走巨阳。按照我楚国之法,封君有守土之责,不战而走,其罪当诛。
但是,念及此次事出有因,暂时不予责罚。”
说着,熊槐向屈原道:“左徒,稍后你让人将寡人的诏令传给他们,让他们尽心辅佐令尹,待时机成熟,再出兵北伐收回失地,到时,功过相抵,失去的封地,将会再次回到他们手中。”
“唯。”
“还有,五国暂时退兵,但是五国联盟还未解散,五国依旧对我楚国垂涎三尺,不可不慎。左徒,趁战事停止,有劳贤卿统治战损,慰问伤亡,安抚百姓,不可让国中父老心寒。”
“唯。”
此时,屈原身侧的昭常,见楚王与屈原两人一唱一和的就将内部事宜决定下来,而且楚王还将所有的事情全都交给了屈原。
要知道,这些事情原本是令尹的职责,现在令尹不在,他身为令尹的副手,这些事情应该交给自己才是。
就算屈原极具才华,就算屈原的才华在他昭常之上,就算大王想要让屈原树立威信,那也不能在令尹不在的时候,就直接无视了他这个左尹啊。
毕竟屈原现在还不是令尹。
想着,昭常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比屈原还年长几岁,现在楚王在令尹昭雎不在时,全然以屈原为令尹的模样,好像屈原就是令尹一般,等屈原真做了令尹,那他···
他有信心熬死年纪比他大的昭雎,但对年纪比他小的屈原,实在是没信心。
想着想着,昭雎心中突然变得很难受,然后看着楚王与屈原君臣相得的样子,目光不禁幽深起来。
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
另一边,熊槐安排好国中事宜后,看向一旁陈轸道:“陈卿,有劳贤卿接下来全力打探五国的伤亡,并趁战事暂时,派人收买各国的大臣,继续离间五国的关系。
尤其是韩国,这次我们在陈城刻意针对韩国,韩国损失必然极大,而且韩国在秦齐魏韩四国中最为弱小,加上韩国之前才经历过各国伐韩,继续打下去对韩国最为不利。所以,寡人想要重点拉拢韩国。
韩国一退,秦国就无法与齐魏宋三国联合起来。而齐魏宋失去了秦韩联军,那就凭他们三个国家,寡人半点不虚。”
“唯。”陈轸点了点头。
“此外,还有宋国,这一战中,齐宋联军横扫颍东,夺取我颍东两百余里,如此大的地盘,齐国必然不会全部赠送给宋国。而齐国占据颍东之地,中间隔着一个宋国,与国中联系多有不便。
所以,如果寡人所料不差,齐宋两国必然会交换土地,而交换的地盘,十有**就是泗西之地。
这块地盘之前也是我楚国的地盘,现在则是宋太子贞的地盘,宋王若是将这块地盘送给齐国,则对太子贞极为不利。
所以”熊槐将目光转向一旁的中大夫左成:“左卿,你与太子贞交好,这次有劳你再去一趟宋国商丘,一面拉拢宋臣,一面给太子贞鼓气,让他不要放弃泗西之地,寡人会帮助他。
甚至,左卿还可以告诉太子贞,让他必要时可以直接求助在淮阴的景阳,让景阳出兵相助。”
“唯。”
接着,熊槐又看向殿中众人道:“诸卿,五国虽然退兵了,但是战争却没有结束,希望诸卿同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