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王一听,眼前一黑,身体微微一晃,差点当场跌倒。

    接着,韩王定了定神,才难以置信的道:“这怎么可能,难道三国打算强行逼迫寡人立太子不成?难道赵魏两国与秦国勾连了吗?”

    “大王,这难道还不明显吗,如今秦国左丞相公孙亲自到了新郑游说大王,而右丞相甘茂紧随其后抵达函谷关,秦国不久是以此告诉大王,秦王对此事的决心吗?”

    “这”韩王迟疑了一下,然后纠结的开口道:“可是,若是寡人现在答应了秦国,稍后齐国来,对寡人所立太子不满,且为之奈何。”

    韩珉一听,顿时知道了韩王的顾虑,应道:“大王,立公子咎这是秦魏赵三国所请,齐国是三国的盟友,难道立公子咎不是齐国的意思吗?”

    韩王一怔,这是用秦魏赵三国来抵消齐国的压力。

    只是这样能行吗?

    想着,韩王迟疑的看着韩珉。

    此时,韩珉用力的点了点头。

    见此,韩王不禁有些迟疑的点了点头。

    如今三国打算对韩用兵,若是再不答应,或许三国就会出兵了。

    “好,贤卿”

    韩王正欲答应间,公叔匆匆走进殿中,一边小跑一边大喊道:“大王,不好了,臣刚刚得到消息,楚国使者昭常护送公子虮虱回国,他们进入韩国不久,就遭到一大批刺客刺杀。”

    “什么?”韩王一惊,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国土的中遭到刺杀?

    想着,韩王猛然看向身侧的韩珉。

    如果说现在谁最不希望公子虮虱回国,那一定是公子咎、韩珉还有秦人。若是虮虱有个三长两短,寡人一定不会让谋害兄长的人成为太子,一定废了子咎,另立他人。

    只是,韩王一见韩珉一脸的惊讶与无辜,好像这事跟他没有关系一般。

    韩王短时间里看不出真假,只是瞪了韩珉一眼,然后一脸焦虑的向公叔问道:“情况如何,虮虱如何,是否受伤?”

    “大王放心,幸得公子身边护卫拼死相护,公子才安然无恙。”

    韩王一听自己儿子没事,顿时松了一口气:“虮虱没有受伤,那就好,那就”

    此时,公叔又迟疑的道:“大王,这事很不好,虽然公子无事,但是护送公子的昭常却在刺杀下受创不轻”

    韩王以及韩珉一听,脸色突然一白。

    昭常受伤的事,比公子虮虱受伤还要严重的多,原本只是韩国内事,就算没有立虮虱为太子,楚国虽然恼怒,但韩国还是可以勉强解释一二。

    可是,昭常一受伤,楚国就直接参与进来。

    若是韩国立储的事情让楚国不满意,那楚国一定会新账旧账一起算。

    此时,韩珉莫名的看了公叔一眼。

    原本公子咎有七成的把握继承太子之位,但是,昭常以及公子虮虱被刺杀之后,公子咎的机会瞬间变成了不到三成。

    这这该不会是楚国使用的奸计吧。

    楚人好卑鄙! 富品中文

    

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 
数日后,昭常与公子虮虱赶到新郑城,进入城中后,昭常自己去了新郑宾馆,而襄成君则带着两百护卫与公子虮虱呆在一起。

    宾馆中。

    昭常刚刚安顿下来,一听公叔来访,便急忙出迎。

    不久,二人并排走回厅中,分宾主坐下后,昭常急忙问道:“公叔,新郑情况如何,现在韩王对立太子一事是何态度?”

    公叔脸色颇为沉重的道:“大王还在犹豫,秦赵魏三国的态度极为强硬,有强迫大王立公子咎的意思,幸赖左尹数日前传来被刺受伤的消息,这才稳住了大王。不过,即便此刻大王对秦国十分恼怒,但大王面对秦魏赵三国的强压,尤其是战争的威胁,心中很是摇摆不定。”

    说到这,公叔一脸肃然地看着昭常:“左尹,不知楚王是何打算,如今三国给敝国的压力极大,尤其是三国大军压境,更是让敝国一日三惊。这还是齐国距离韩国太远,齐使未至的情况下,若是齐使一来,齐魏赵秦四国一同施压,没有楚国支援,敝国恐怕顶不住。”

    昭常立即应道:“公叔请放心,在下来新郑之前,大王已经有所交代,敝国已经在郢都聚集兵力,随时可以北上支援韩国。而且,敝国已经在陈地征召军队威胁魏国,并派出水师前往东海威胁齐国。

    只要齐魏秦敢对贵国用兵,那敝国的援军就会马上出发,不会让韩国孤军奋战的。”

    说到这,昭常笑了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日,郢都陈地的楚军就会有消息传来新郑。”

    “若是如此,那实在是太好了。”公叔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接着,公叔又急切的道:“还请左尹趁大王现在心中恼怒秦国,还请左尹立即进宫劝说大王,让大王尽快立公子虮虱为太子,否则,在下担心齐使到来,又会再起波折。”

    昭常一听,先点了点头,然后摇头道:“不妥,在下此时去劝说韩王,也太过仓促急迫了一些,在下还是休息一日,明日再去吧。”

    “这···左尹···”公叔一怔,正欲劝说,却听见昭常接着道:

    “还请公叔放心,虽然在下不去见韩王,但是,在下还可以给韩王上一份书信!”

    “书信?”公叔一愣。

    不久,韩宫中,韩王拿着昭常的上书,紧紧地皱着额头,急忙向公叔询问道:“公叔,这昭常说他一进入韩国,就遭到刺杀,他怀疑这是韩人所为,要求寡人找出凶手,给他一个交代。

    可是···这···那些刺客都是一些死士,除了留下的几十具尸体,根本就没有任何活口,寡人也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干的,这如何找出凶手?”

    公叔立即安慰道:“大王,昭常奉楚王之命来韩,是打算立公子虮虱为太子,只要应承下来去找凶手,并答应立公子虮虱为太子。那么他们遇刺一事,自然就跟我韩国无关,到时,大王自可将刺杀的凶手推给秦国,让楚国去找秦国麻烦。”

    “立虮虱为太子!”韩王有些迟疑道:“可是秦魏赵三国大军压境,此时立虮虱,寡人担心三国会立即对韩用兵。”

    “那大王如何回复昭常?虽然公子虮虱同样遭遇刺杀,但是,若是昭常不信我韩国跟这事没关系,那昭常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啊!”

    “这···”韩王面部微微一僵,接着,看着一旁的公叔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公叔,寡人应该如何是好?”

    公叔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大王不愿现在立即给楚国答复,而昭常也只是请大王找出凶手,那么,大王只需派出一个重臣去寻找刺杀的真凶便可?”

    “不错,寡人只需派人去查找真凶便可。”韩王轻轻嘀咕了一声,然后将视线投向公叔。

    公叔见韩王看过来,微微一怔,这时候,他那里愿意离开新郑。

    “大王,臣自然是愿意为大王分忧的,昭常肯定也会相信臣的,但是,臣担心秦国会不相信臣。”

    “呃!”韩王顿时皱了皱眉。

    公叔的话很有道理,那次刺杀案,不是公子咎与韩珉干的,就是秦国干的,或者也有可能是楚国贼喊捉贼。

    让公叔去查,那结果不用多说,无论是不是秦国,最后的结果肯定都是秦国干的。

    “不知公叔以为何人可往。”

    公叔一听,心中窃喜,故作思索一番后,开口道:“大王,现在派出亲楚派大臣,那结果肯定是秦国的刺客,这虽然能让楚国满意,但是却会遭到秦国记恨。若是派出亲秦派大臣,肯定会惹得楚国大怒。

    是以,为了避免秦楚两国大怒,臣以为要同时派出一位亲楚亲秦人士,以示我韩国在此事上没有偏向任何国家。”

    说着,公叔拱手道:“臣以为城阳君以及韩珉可以南下查找刺杀案的真相。”

    韩王闻言,顿时陷入沉默之中。

    新郑宾馆,昭常与公叔举杯相庆。

    “公叔,这韩珉一去,我们立公子虮虱的计划,顿时就有了八成胜算。接下来,等明日在下进宫劝说韩王,进一步给韩王施加压力,再等我楚军的消息传到新郑,打消韩王的顾虑,此事便成矣。”

    公叔闻言,哈哈大笑:“还是左尹计略深远,紧紧只是给了自己一剑,就先断决了公子咎的上位之路,接着一封书信,就除掉了韩珉这个障碍。这一箭双雕之计,在下佩服佩服。”

    昭常谦虚的笑道:“那里那里,若不是公叔派出刺客,在下那里会想得到给自己捅上一剑呢!只要公子虮虱获得太子之位,在下回到楚国,一定会向大王为公叔请功,只要楚韩两国还是盟友,这韩相的位置,就没人从公叔手中抢走。”

    公叔立即会意,信誓旦旦的道:“请左尹放心,只要在下还是韩国相国,那韩国就一定站在楚国这边。”

    说着,二人对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

    笑毕,昭常有些迟疑道:“公叔,这韩珉去南面查案,会不会···”

    公叔闻言,不以为然的道:“左尹放心,城阳君乃是在下心腹,有他在,韩珉查不出什么的。况且,那些刺客都是在下秘密培养的死士,不会被人发觉的。”

    “如此,那在下也就放心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 
次日,昭常入宫面见韩王,向韩王陈述楚王关于韩国太子的意见,正式向韩王施压。

    第三日,郢都与陈地集结军队的消息传来。

    宫中。

    韩王将楚国的情报看完之后,愣了愣,然后看向身前的公叔:“公叔,现在楚国也出现动兵的意思,如今的状况,若是寡人立公子虮虱,齐魏赵三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若是寡人立公子咎,楚国同样不会放过韩国,当此之时,公叔以为寡人应该如何抉择?”

    “大王,当然是立公子虮虱了。”

    “为何?”

    “大王,这是很明显的事情,现在韩国还是楚国的盟友,大王自然应该参考楚王的意思。”

    “可是,公叔,现在各国联合伐楚趋势已经很明显,这个时候继续站在楚国这边,岂不是要将我韩国拖下水吗?”

    “不,这个时候背叛楚国,才是韩国的祸害。”

    “愿闻其详。”

    “不知大王以为,各国之所以针对楚国,是要灭亡楚国,还是要削弱楚国。”

    “当然是削弱楚国,想要灭亡楚国,现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公叔一听,立即深为赞同的点头道:“大王英明,臣也是这么想的。各国现在针对楚国,那是因为楚国吞并了越国,实力大增,所以各国全都恐惧楚国的强大,想要削弱楚国。

    这就跟十几年前齐国灭亡燕国是一个道理,各国想要的是削弱,而不是趁机灭其国。当年齐国多次遭到各国围攻,势力大衰,各国见此,便停止了围攻齐国。接着,魏国率先与齐国结盟,然后秦赵两国陆续与齐国结盟联姻。

    这才过去不到二十年,齐国便一扫颓势,重新振兴起来。”

    说到这,公叔拱手问道:“不知大王以为,若是楚国被削弱后,大概需要多少年才能再度复兴。”

    “这”韩王迟疑道:“应该不会比齐国慢吧。”

    “大王言之有理。”公叔点了点头:“楚国吞并越国之后,地超七千里,人口近千万,这样广大的国家,即便是败上几阵,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到那时,楚国国力恢复,各国也不再针对楚国,那时,大王以为楚国会率先报复那个国家。”

    “这这”韩王面部僵硬,脸色苍白。

    公叔接着道:“大王,如今的情况,这次楚国兵分三路,明显不是要同时与韩魏齐开战,而是在援助我们。在楚国出兵援助的情况下,而我韩国却背弃了楚国,向秦魏赵三国靠拢,这就是我韩国的不义。

    比起敌对国家的攻击,来自盟友的背叛,无疑更加让人痛恨。故,臣以为,若是这次大王背叛了楚国,等楚国恢复元气之日,楚国率先要报复的国家,一定是我们韩国。

    想那越国,地处东南,方两千里,人口超两百万,国力比我韩国还要略强一筹。结果,越国面对楚国的攻击,一战亡国。

    而我韩国地不足千里,人口两百余万,单是楚国一国来袭,就疲于应付,若是楚国再拉拢一个国家,那对我韩国来说,就是灾难。”

    说话间,公叔见韩王隐隐有了几分惧色,再次开口道:“大王,数百年前,郑国夹在楚晋两国之间,宋国夹在齐楚两国之间,但是,到了现在,宋国风光更甚昔日,实力不比我韩国弱。可是,当年那个中原的小霸郑国,却早已灭亡。

    探究其中的缘故,无非是郑国朝晋暮楚,谁打过来了就投靠谁,而宋国却常常站在齐国那边,即便是都城被围,援军未至,而城中易子而食,却始终不改其立场。所以,郑国亡了,而宋国却越发强大了。

    当年的郑国,正是现在的韩国,若是我们也如郑国一般,朝秦暮楚,那最后,我韩国必然同时得罪秦楚两国,亡国有日矣。”

    韩王一听,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可是公叔,话虽如此,但是眼下的局势,若是寡人不背叛楚国,一旦各国来袭,楚国未必有事,但寡人却又亡国之忧啊。”

    公叔一听,摇头道:“大王,臣的意思也不是不背叛楚国,而是不能这么赤果果的,见势不妙,就主动背叛楚国。这样做必然会遭到楚国记恨,为未来埋下祸根。”

    “那寡人应该怎么背叛楚国。”

    公叔笑了笑:“大王,自然是坚定的站在楚国那边,听从楚王的意思,立公子虮虱为太子。”

    韩王一听话题又回到原处,急道:“那要是各国因此伐我呢?”

    “各国来袭,我韩国自当聚兵拒之,并向楚国求援,若是楚国不来救援,那么我们只需抵挡一阵后,就可以派出使者去楚国谴责楚王背信弃义,并与各国结盟。到时,各国联合一起攻打楚国,我韩国还可趁机扩大地盘。”

    “若是楚国来援呢?”

    “若是楚国全力援救,那我们就做好两手准备。楚国与各国在我韩国决战,那我只需坚守城池,看各国与楚国决战。楚国胜了,这就是我韩国胜了。若是楚国败了,我们就可以说楚国救援不力,以致我们孤立无援,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向各国投诚。”

    韩王摇头道:“太危险了,若是楚国战败,各国见寡人孤立无援,肯定会打寡人的主意。”

    “大王,不会的,各国的对手是楚国,而不是我们韩国,若是因为各国贪婪韩国的缘故,给了楚国喘息之机,让楚国实力恢复过来,这是得不偿失的。”

    说着,公叔又笑道:“况且我们也不是孤立无援,我们还有秦国这个强援。”

    “秦国?”韩王一愣。

    “正是如此。”公叔解释道:“大王,现在的局势,赵魏两国明显亲近齐国而与秦国关系疏远,一旦楚国被削弱,那么接下来,就是秦齐之争。

    但是,此时的秦国,却是真正的孤立无援。所以,这一次秦王才会同时派出两位丞相,对我韩国软硬兼施,并重金收买了赵魏两国,意图在齐国到来之前拉拢我韩国。从这里面,臣看到了秦国拉拢我韩国的决心。

    是故,只要楚国战败,那我韩国就可以趁势割地收买秦国,让各国继续攻打楚国,然后我们跟随各国,向南方夺取土地。

    这就是割地与秦,而获地于楚,不仅不会让韩国被削弱,反而还会壮大韩国的办法。”

    说到这,公叔冷冷一笑:“若是大王还觉得不保险,还可以趁机驱逐韩珉,让韩珉去秦国,就说楚国地盘太大,各国深入楚国,实在有些不便,现在韩国坚定的站在楚国这边,正是要将楚军从楚国吸引出来,然后各国与楚国在韩国决战。

    无论秦王荡信不信,总之,有韩珉在秦国,我韩国也有了一条退路。”

    韩王沉吟许久,才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接着精神焕发的笑道:“公叔果然老成谋国,寡人有公叔,可以无忧矣!”

    说完,韩王脸色一正,立即开口道:“传诏,让虮虱来见寡人。”

    次日。

    韩王正式册封公子虮虱为太子,并将公子虮虱改名为太子几瑟。

    接着,各国使者还未离去,韩王便以相国公叔为使,前往西部巡视,以防备秦国。

    又两日,当秦魏赵三国使者离开新郑之后,齐国使者苏代这才姗姗来迟。 富品中文

    

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 
“大王,左尹传来消息,韩王已经正式传诏立公子虮虱为太子了。”

    熊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好,不错,左尹果然不负寡人期望,成功将公子虮虱扶上太子之位。本来寡人听说秦魏赵三国异动,韩国那边可能会有波折,不想左尹如此快的就说服了韩王。”

    说着,熊槐想起不久前传来的消息,昭常在自己身上捅了一剑,这才打消了韩王立公子咎的决心。

    想着,不禁感叹道:“左尹的那一剑没白挨啊,当然,寡人也不会让左尹白挨了那一剑,左尹为楚国的付出,寡人会记得的。”

    “大王仁德。”陈轸拱手赞了一声,又开口道:“大王,左尹还传回,虽然韩王已经立虮虱为太子,但是,韩王对甘茂在函谷关聚兵以及赵魏两国异动十分担忧,所以,韩王开口求援,而左尹已经答应韩王的求援。”

    熊槐闻言,点头道:“好,这事寡人知道了,传讯给左尹,让他告诉韩王,只要其他国家对韩国用兵,寡人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陈轸应了一声,接着道:“目前,韩国那边为了抵抗各国的可能到来的攻击,韩王已经在新郑聚集兵力,并且,韩王已经派出公叔前往宜阳驻防。”

    熊槐大喜,连连颔首:“好好好,韩国如此做为,看来已经有了抵抗各国的决心,也不枉寡人之前的部署啊。”

    说着,熊槐又问道:“陈卿,现在秦赵魏三国那边如何,三国是否会真的攻打韩国?”

    陈轸应道:“回大王,目前的消息,秦国已经在函谷关聚集了近二十万大军,甘茂也依然还在那里,看秦国的架势,伐韩一事恐怕势在必行。而魏国那边,大梁聚兵的时候,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