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熊槐闻言想了想,摇头道“再等等。”

    接着,又等了半个时辰,熊槐迟迟不见陈轸到来,脸上的担忧不禁渐渐隐去。

    大半天都没有传来消息,想来今夜是不会有消息了。

    今夜没有消息,那就是说明燕国没有失败,如此,没有消息,就算好消息。

    此时,景阳再次劝道“大王,子时已过大半,还请大王早些歇息。”

    熊槐闻言,向外一看,见陈轸依旧未来,便点了点头。

    熊槐睡下没多久,负责护卫楚王的景阳便来到楚王寝宫外,跟护卫的士卒打了一声招呼后,才在寝宫外高声喊道

    “大王,刺史令有紧急军情,正在大厅等候大王!”

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 
熊槐一向睡得很浅,房外一传来大喊声,便立即惊醒过来,连忙从床上坐起。

    此时,房外再次传来景阳的大喊声:“大王,刺史令求见,有齐燕两国战报!”

    熊槐闻言,知道不是错觉,立即晃了晃脑袋,让脑袋清醒了一下,然后立即应道:“好,寡人知道了,请刺史令稍后,寡人马上就到。”

    不久后,熊槐带着景阳来到议事的大厅,见陈轸此时正在大厅中来回绕圈子,且陈轸脸上带着一阵急色。

    见此,熊槐心中一惊,难道燕国败了?

    想着,还未走到王位上坐下,便开口问道:“陈卿,战果如何?谁胜谁负?”

    陈轸急忙应道:“大王,燕国惨败,损失惨重,溃军正向曲逆逃亡。”

    熊槐正走到王位边,闻言全身一震,立即停下脚步,难以置信的看着陈轸,连忙问道:“怎么回事,燕军怎么会惨败呢?难道是中山国主力秘密抵达东部?”

    陈轸闻言立即摇了摇头:“大王,并非如此,是齐军来援,突袭燕军侧翼,燕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故而才一战而崩。”

    “齐军?”熊槐一屁股坐在王位上,诧异的问道:“难道是那些落后的齐军赶到战场?”

    “这不可能?”一旁的景阳摇头道:“大王,声子这一路所经之地都是燕国控制的地盘,齐军的动静燕军必然了如指掌,断然不会出现落后的齐军赶到,而燕军毫无防备的情况。”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疑惑的看着陈轸:“陈卿,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轸一脸沉重的道:“大王,不是声子所部,而是在高唐的田甲所部。齐燕决战之际,本来燕军以逸待劳,并凭借数量优势,已经占据上风,眼看齐军即将败退。不想,田甲率领两万技击士突然出现在战场南侧,并对燕军侧翼发动突袭。

    燕军猝不及防,侧翼崩溃,接着,中山国三千单骑出现在燕军之后,并且声子在田甲出现后,立即对燕军发动反攻,三面夹击之下,燕军溃败,只能向北方的昔阳城逃亡。

    其后声子也紧随其后,追击燕国溃军。”

    “燕国真的败了!”熊槐闻言愣了许久,接着突然反应过来:“不对,田甲不是在高唐防备赵国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战场的南方,并对燕军发动突袭?”

    陈轸闻言摇了摇头:“大王,关于田甲突然出现在战场的事情,臣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情况。但是,从高唐到顾城,路途遥远,想要瞒住旁人,绝非易事,一定会有蛛丝马迹的。”

    熊槐点了点头,沉吟许久,然后抬起头,看向景阳吩咐道:“将地图摆开!”

    “唯!”

    接着,熊槐又向陈轸吩咐道:“陈卿,立即派人请柱国他们前来议事。”

    “唯!”

    其后,等景阳摆开地图后,熊槐来到地图边,然后看着地图上的高唐位置,陷入了沉思。

    小半个时辰后。

    昭雎等群人到来,众人一听田甲突然出现在战场,以致燕军惨败,顿时脸色一变。

    而后,昭常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齐国高唐到顾城,要穿过赵国以及大半个中山国,田甲率领两万大军,如何瞒过众人耳目,悄无声息的抵达顾城?

    不仅如此”

    说着,昭常看着大厅已经挂好的地图道:“高唐与顾城的距离,远远超过声子所在的齐国北地与顾城的距离,据北面的消息,声子行军迅捷,且一路畅通无阻,没有耽搁多少时间。

    如此,田甲如何能在声子赶到顾城的次日,恰巧出现在顾城南部呢?”

    昭常话音落下,众人沉默了一下,而后,水师主将沈宜甫开口道:

    “不,虽然高唐距离顾城极远,但是从高唐去顾城其实更加快捷。”说着,沈宜甫见众人看了过来,立即解释道:“用水师运送军队,高唐临近河水,田甲完全可以顺河水而下,然后通过漳河抵达中山国南部,最后从中山国南部前往顾城。”

    昭常闻言想了想,开口反驳道:“将军所说的路线快是快,但是这一条水路遥远不说,而且还全都控制在赵国手中,这如何能避开众人耳目?”

    “这”沈宜甫顿时哑口无言。

    此时,熊槐听着昭常的话,目光转向地图上的赵国,语气冰寒的道:“若是齐赵两国联手,赵国借水道给齐国呢?”

    群臣闻言一震,接着,昭常迟疑的看着楚王道:“大王,这应该不可能吧!燕赵两国的关系极为亲密,燕王对赵王即位崇敬,对赵王的要求也都毫不犹豫的满足,这种情况下,赵国怎么可能会借道给齐军呢!”

    熊槐想起之前赵国的种种异常,不由冷冷一笑:“除了这个原因,贤卿还能想出其他可能吗?”

    “这”昭常一怔,而后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接着,其他人也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后,脸色变得很难看。

    而后,昭雎拱手道:“大王英明,想来那田甲之所以能出现在战场,一定是赵国掩护的结果。”

    昭雎话音一落,昭常立即脸色沉重的附和道:“大王,如果齐赵两国勾连,那燕国就危险了,为了避免燕国遭受重创,被齐国极大的削弱,臣以为我楚国理应立即出兵伐齐,吸引伐燕齐军回援。”

    熊槐点了点头,这也是他所担忧的地方。

    原本有赵国为援,燕国即便大败于齐,也能保存相当一部分实力。

    但现在

    燕国南部只与齐赵中山三国相连,燕国原本与赵国为盟,与齐中山两国为敌,现在赵国背叛,那燕国周围就全是敌国,而且燕国的实力本来就不如齐国,加上这次惨败于齐,必然极为凶险。

    更重要的是,之前齐国屡屡侵略燕国,全都是依靠三晋救援,现在赵国背盟出卖燕国,魏国是齐国的盟友,韩国太远,所以三晋肯定是不会去救援燕国了。

    如此一来,燕国若是没有援军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诸卿,这次寡人深夜请卿等来此,正是为了商议如何救援燕国。”

    

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 
熊槐话音一落,昭雎立即一脸沉重的拱手道:“大王,臣以为现在我楚国的紧要之事,不是出兵救燕,而是立即在各国边境召集军队,以备不测。”

    “嗯?”熊槐迟疑的看着昭雎。

    昭雎解释道:“大王,臣虽然不知道齐国给予了赵国什么好处,让赵国出卖了燕国。但是,既然赵国已经出卖了燕国,那么齐国在有必胜燕国的信心后,必然会做好防备,以阻止我楚国救援燕国。”

    “更重要的是!”昭雎顿了顿,在其他人全都看过来后,开口道:“赵国出卖燕国,站在齐国那边,燕国已经大败于齐,无力牵制齐国。是故,如今天下的局势,齐魏赵三国结成联盟,秦国也站在三国联盟那边。至于宋国,依旧保持中立。

    而我楚国现在就剩下韩国这一个盟友,而且这个盟友还极不可靠,随时都有被赵魏两国说服的可能。”

    说着,昭雎长拜道:“大王,所以臣说,眼下我楚国要做的,就是防备各国来袭,并且防备与拉拢宋韩两国,最起码也要让这两国保持中立,不能让宋韩也倒向连横同盟。”

    熊槐闻言脸色一变,接着立即下令道:“左尹,立即传寡人诏令,以将军邓陵光为主将,在析邑防备秦国,以将军庄蹻为将,前往陈城驻守,以备魏国。另,让寿县县尹惠盎加强戒备,让他小心宋国。

    还有,立即给宋太子贞以及韩相公叔送上一份重礼。”

    “唯。”昭常一脸肃然地拱手应着,接着知道此事刻不容缓,再一拱手,然后立即转身退下。

    昭常离去后,熊槐看着昭雎道:“柱国,燕国对我楚国而言至关重要,若是这次燕国被齐国打残,遭到极大的削弱,恐怕未来难以牵制齐国。没有燕国的牵制,寡人担心齐国会毫无顾忌的全力攻打我楚国。

    如此,寡人甚忧之,不知柱国可有救燕之策。”

    “这···”昭雎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若是没有各国的牵制,楚国尽起东部大军,全力讨伐齐国,却也能齐军回援。

    但现在,魏国做为齐国的盟友,而且翟强刚刚才在齐国的支持下担任魏相,所以魏国随时都有可能伐楚。

    而宋国这个墙头草,一向唯强是从,也有极大的可能倒戈,所以陈地寿县两地都不得不派出兵力驻守,这就牵制了楚国大部分的兵力。

    而淮阴这边,匡章率领七万大军驻守淮北,以匡章的能耐,沿河防守,最起码要二十万大军才能击败匡章,并给齐国强大的压力,促使声子回援。

    而想要在淮阴筹齐二十万大军,除非将江东十几万大军调来,否则就不可能。

    但···

    昭雎余光瞄了一眼楚王,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

    江东可比燕国重要的多,三个燕国的价值都比不上一个属于楚国的江东,想要让楚王从江东调兵,这根本不可能。

    想着,昭雎缓缓摇了摇头,拱手道:“大王,眼下我楚国不宜大动干戈,而且齐国有了上次灭燕的教训,想来是不会再次冒天下之大不韪,灭亡燕国的。

    是故,臣以为我楚国只需在淮阴虚张声势,然后派出使者前去调停,接着让燕国割地求和,想来齐国也不会太过分的。”

    “不行!”熊槐一听昭雎的消极对策,顿时摇了摇头:“燕国之事,寡人可不会将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柱国可有其他对策?”

    昭雎一听,迟疑了一下道:“若是大王一定要全力伐齐的话,臣请从江东调来十万楚军,如此,臣必能击退匡章,逼迫齐军回援。”

    熊槐一怔,依然摇头道:“不行,江东初定,百姓还未归附,江东的楚军不能调走。”

    “这···”昭雎拱手拜道:“大王,臣无能。”

    昭雎请罪后,厅中的其他将领见楚王看过来,纷纷低下了脑袋,不敢直视楚王。

    熊槐的目光扫视一遍后,见群臣全都沉默不语,顿时无语。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要求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了。

    既想攻打齐国,又想不派出大量的军队,这几乎不可能办到。

    而后,厅中沉默了一阵,就在众人苦思良策之际,左成从人群走了出来,拱手道:“大王,臣有一策,可促使声子伐燕大军回援。”

    熊槐一怔,然后大喜道:“卿有何良策,快快到来。”

    左成露出一丝笑容,然后走到地图一侧,右手手指指着淮北匡章所在的清河城道:“大王,匡章率七万齐军死守清河,如此,我楚军非二十万不可。但是!”

    说着,左成手指移到齐国腹地琅琊即墨一带,开口道:“但是,现在齐国大军不是调去攻打齐国,就是在南部防备我楚国,或者在边境防备他国,腹地极为空虚。故,臣的意思就是柱国率主力牵制清河的匡章,然后派出一支偏师直扑齐国腹地,吸引声子回援。”

    熊槐一怔,迟疑的看着左成:“贤卿,寡人愚钝,这琅琊即墨距离淮阴千里,不仅有匡章这只拦路虎,而且一路上全都是齐国的地盘,我楚军如何能直扑齐国腹地。”

    左成拱手道:“大王,走陆路当然不行,但是,如果走海路,则一路畅通无阻,就跟两百年的吴国水师一样,直扑齐国心腹之地。”

    “可是当年吴国水师失败了!”昭雎反驳了一句,然后见楚王有所意动,立即拱手劝阻道:“大王,大海浩瀚无际,汹涌澎湃,大海中行船与湖泊河流中行船完全不同。而且,齐国的海域还是我楚国完全陌生的水域,海水深浅,是否有暗礁,我楚国全都一无所知。

    更重要的是,齐国那边哪里有河水入海,哪里有岛屿,我楚国也不知道。若是,万一齐军在岛上或者河中埋伏,对我水师进行伏击,那我楚国水师肯定会像吴国一样,有全军覆没之忧。”

    说着,昭雎脸色沉重的拜道:“大王,水师远征齐国,成则一无所得,败则全军覆没,此策太过凶险,臣以为不可。”

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 
“不然。”左成见楚王脸色变化,立即开口道“大王,当年吴国伐齐海战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齐国正在全力应付吴国北伐,是以吴国水师一动,齐国便立即发现,并将举国水师调出以应吴军。是故,疲惫不堪的吴国水师遭到以逸待劳的齐军埋伏,这才大败而归。

    但是,眼下的情况则与当年的情况截然不同。之前齐国为了攻打我楚国,不仅让匡章坐镇清河城,更是派出了两万水师以窥淮阴。其后,齐国为了击败燕国,派出田甲策应,田甲能快速赶到中山,必然是得了齐军水师支助。”

    说着,左成再次拱手道“大王,臣方才说齐国腹地空虚,不仅是因为齐国各城兵力被调走,更是因为齐国水师也不在。若是此时我楚国水师北上,齐国朝野必定震恐。而只要柱国能将匡章拖在清河,那齐国上下见我军逼近,必定会调声子回国。”

    熊槐闻言陷入迟疑之中。

    左成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其风险也很大,大海之上,孤军深入,万一打输了,水师就危险了。

    大海之上可不比陆地,陆地上作战失败,大军还可以四处溃逃。但大海之上,溃军还能跑到哪去,翻船、迷路、缺少淡水、大风、暴雨等等,这些都是要命的。

    接着,熊槐想起被楚国压制在水寨中的齐国水师,不由摇头道“贤卿,田甲前往中山,是否走的水路现在还没有确切消息,万一是赵国直接借陆路呢!

    还有,现在北面的齐国水寨中,就有两万齐国水师驻扎。若是我军长途奔袭齐国失利,而后清河的齐国水师出海截断我军归路,如此,我楚国水师岂不是就会全军覆没。”

    “这···”左成一怔。

    刚刚他只是突发奇想,想起齐国腹地空虚,这才提议水师突袭齐国。

    但是,这是建立在齐国空虚的前提之下,万一齐国水师没有送田甲去中山,而是一直呆在齐国本土,那齐楚两国水师可能就将在大海之上爆发一场决战。

    再加上清河城的齐国水师,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楚军后方,截断水师退路。

    这的确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

    对于楚国水师能否击败齐国水师,继而趁势攻击齐国腹地···

    这事左成心中没底,毕竟刚刚柱国也说了,地利全在齐国那边。

    就在左成迟疑间,水师主将沈宜甫来到左成身侧,行礼道“大王,臣愿率军前往突袭齐国。”

    熊槐一怔,见水师主将主动请战,依旧摇头的道“将军愿为寡人分忧,我心甚慰。但是,现在的问题不是将军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我楚国水师千里奔袭齐国腹地,能否达成目标,并让水师成功返回楚国。

    兵战凶危,寡人不可不慎。若是为了救援燕国,而让将军率领父老兄弟赔上身家性命,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寡人却是不愿的。”

    沈宜甫闻言,深受感动的拜道“大王爱护之意,臣感激不尽。但是,奔袭齐国腹地一事,臣以为是可以一搏的。”

    熊槐一听,面色不变道“愿闻其详。”

    沈宜甫应道“大王,若是齐国水师合兵一处,臣也未必敢北上伐齐。但是现在齐国为了窥视淮南,而将水师分出一部分放在淮水之上,那现在臣就有一些胜算了。”

    说着,沈宜甫笑着拱手道“大王如今齐军腹地空虚,且齐王地新立,一旦齐国上下见我大军直扑齐国腹地,齐王必定会调集大军阻拦,以免我军真的杀到齐国腹地。甚至···”

    说着,沈宜甫停顿了一下,笑道“大王,如果田甲去中山国,真的是由齐国水师运送的,那么眼下齐国水师主力必定还在河水之上。而臣所攻打的目标,却是琅琊即墨。从河水到琅琊,路途极远。

    所以,齐国了滞延我军行动,极有可能会让清河的齐军水师拖住我军。就算清河齐军不愿沿路骚扰我军,但是我军前往齐国腹地,其也会被齐王调走,以截断我军退路。

    故,臣之对策,那就是等清河水师出海,我军先回头破齐军偏师。”

    “先对付清河水师?”熊槐低声囔囔了一句。

    “正是!”沈宜甫拱手道“大王,大海不比陆上,人欲在大海上行动,非得借助船只不可。否则,就是百万大军,也只能望洋兴叹。

    臣知大王所虑者,不过是担心大军后路断绝,一旦失败,则楚国水师将会全军覆没。

    可是,只要臣先将清河的齐军水师解决掉,那么一旦战事不利,自可原路返回。

    昔日吴齐海战,吴国水师即便遭遇埋伏,连主将坐舰都被齐国俘虏,但大海广大,只要是真心退后,后路未断,便可随时退走。

    况且,我楚国水师无敌天下,齐国也未必是对手。”

    熊槐闻言沉默了下去。

    虽然沈宜甫说的轻松,但是事情却未必全如他预料的那样。

    且不说齐军清河水师是否真的会死缠上去,就是齐国的水师,也不是那么好对付。

    对于水师北上,熊槐最担心的问题,不是后路,而是楚国水师在海上打不过齐军。

    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那是因为以前楚国水师只是在大江上纵横,从未涉足大海。而齐国则不然,齐国自古有鱼盐之利,常常与大海打交道,而且齐国的航海技术更是各国之最。

    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这不可是说说而已。

    早在齐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