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唐昧闻言哈哈一笑:“这就感觉不真实,等我们进入吴城,那才是真正的不真实,现在这谷***本算不得什么!”

    昭应愣了愣,陪笑道:“将军所言甚是,末将还是太气小了。”

    此时,章期见楚军主将的旗帜上岸,立即迎了过来,见到昭应身前的唐昧后,立即远远的拱手行礼道:“敢问可是楚国司马在前,在下谷阳守将章期,拜见楚司马。”

    唐昧闻言,立即向前道:“不错,在下正是楚国左司马唐昧,本次援助公子玉的楚军主将,”

    章期见真是唐昧到来,顿时心中一阵拘束,露出一丝谄笑:“司马亲自援助,在下心中感激不尽,在下已经备下薄酒,还请司马移步。”

    唐昧笑着拒绝道:“将军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是,行军在外,不可饮酒,这是楚国施行的多年的军令,本将不敢违背。”

    接着,唐昧又道:“况且,本将奉命前来援助公子,怎能在此久留!”

    说着,唐昧看了看天色,对昭应吩咐道:“昭应将军,你立即集结先锋营,稍后率军前往南面开路,今晚本将要在南面三十里的地方扎营,明日一早,立即启程前往吴城。”

    昭应点头道:“是将军。”

    章期闻言立即感叹道:“司马雷厉风行,在下佩服佩服。”

    唐昧闻言一笑,接着看了看还在源源不断上岸的楚军,便对章期道:“章将军,我楚军上岸的速度太慢,等我楚军全部上岸,恐怕已经是午后时分了。所以,为了避免延误军机,本将想请将军从越军中一批粮食给楚军,先行运往南面。稍后,待楚军的辎重上岸,本将再行归还。”

    章期立即陪笑道:“司马说哪里话,贵军前来援助,公子早有准备,已经吩咐沿途的各地为楚军提供军粮,哪里还有归还一说。”

    唐昧一怔,没有半分推辞,笑道:“公子果然慷慨,如此,那本将就却之不恭了。”

    “哪里哪里!”

    章期说着,便命人带走一小半的军队,前去为楚军运送粮食。

第五百二十章 轻取渡口() 
    只是,八万人的粮食,哪怕只是一天的口粮,也不再少数。

    故而章期下令之后,渡口的守军瞬间便少了一大半。

    见此,唐昧笑了笑,一边带着亲卫向向南而去,一边对陪同左右的章期问道:“将军,不知现在公子那边的情况如何?”

    章期一边跟着,一边应道:“回司马,昨日公子已经彻底控制吴城,不过,吴城周围的城池,听说吴城发生动乱后,已经派出了一些人前往吴城观望,但全都被公子拦在吴城之外。可惜,周围的军队还在不断向吴城聚集,军队越来越多,今日早上传来的消息,吴城外已经聚集了三千地方军,他们似乎有谋反迹象。故而,公子此刻正等待着司马的大军前去。”

    唐昧笑道:“原来如此,区区数千人,这只是小事而已。从谷阳到吴城,不过两日的路程,本将率领的大军,后日上午就可以抵达吴城,到时,一群跳梁小丑,自会散去。”

    “司马所言甚是。”章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此时越国主力不在国中,剩下的那些军队,不要是八万楚军,哪怕只有五万,也足以震慑越国各地,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说话间,唐昧与章期便走出了渡口,来到渡口南边的不远处。

    此时,昭应已经在渡口南侧将先锋营整顿完毕。

    章期远远的望见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楚军,为楚军行动的迅捷感到吃惊,不由赞道:“楚军在江上浮行三日,此时,一下地,依旧能迅速摆开阵型,向他处行军,如此大军,不愧是能让楚国称霸天下的精锐。”

    唐昧闻言哈哈大笑。

    章期见唐昧大乐,立即跟着陪笑。

    笑声还未停下,身后的渡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

    章期立即停下笑声,接着回头一看,只见渡口之内一片大乱,似乎楚越两军已经发生纠纷。

    “这”

    章期见状大惊失色,以为渡口中的越军与楚军发生冲突,正欲跑回渡口之中,平息冲突。

    却不想,左脚刚迈出去,右手手就被人拉住,接着,右脚怎么也迈不出去。

    一转头,却见拉住他的人正是楚司马唐昧。

    此时,唐昧拉住章期的手,笑道:“将军,我楚军辎重甚多,为了快速赶到吴城,恐怕难以携带如此多的辎重。故,本将想要借谷阳渡口数日,以暂放楚军辎重,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章期一怔,诧异的看着唐昧拉着他的唐昧,惶然不知所措。

    所谓借用渡口安放辎重,无非就是想要占据渡口罢了,这事很明显,章期还是明白的。

    只是,章期不知道是否应该拒绝。

    若是拒绝唐昧的要求,楚军是否会大怒?

    直接与越国翻脸!

    若是不拒绝,这渡口可是越国防守楚国的重要据点,如果楚军占据渡口之后,接下来不在归还,那如何是好?

    即便章期他的父亲章义,是公子玉最信任的大臣,恐怕也难以保住失去渡口的他吧。

    想着,章期头上冷汗直冒。

    就在章期苦思对策的时候,一个越军士卒快速跑了过来,禀报道:“将军,不好了,楚军突然出手,想要占据渡口,我军人手不足,抵挡不住,正被楚军赶出渡口。”

    “这”

    章期闻言全身一僵,楚人果然是要强取渡口。

    这如何是好?

    章期见渡口中的越军士卒,正不断的被楚人赶出来,顿时手脚冰冷。

    唐昧见状,一挥手,让亲卫将那个越军士卒赶走,接着,再次开口道:“将军,渡口这地方,是我楚军急需的地方。故而,本将向将军暂借数日,带本将率军返回楚国,再行归还,如何?”

    听到唐昧的话,章期看了一眼十分诚恳的唐昧,面上却依旧没有半分反应。

    此时,章期心中暗道:将渡口借给楚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此时开口拒绝,同样也是不可能。唯今之计,不如什么都不做,这就返回吴城,向公子请罪,说楚人趁上岸之际,强取渡口,如此,方能脱罪。

    想着,章期便镇定下来,但面上却依旧僵硬,茫然而不知所措。

    很快,渡口中越军士卒,在数量出于绝对劣势,并且没有主将指挥的情况下,便被楚军赶出了渡口。

    唐昧见渡口中已经插上楚军的旗帜,大局已定,这才放开章期的手,并向身前的章期拱手谢道:“多谢将军成全。”

    章期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两个时辰后,八万楚军连同辎重全部上岸,接着,唐昧留下三千楚军防守渡口,然后便指挥的大军,夹带着不情不愿的章期,以及章期麾下的三千越军,一起向南而去。

    次日,大军经过延陵,得到些许补给后,继续向吴城而去,第三日上午,大军抵达吴城北方十五里的地方安下军营。

    吴城中。

    章义兴奋的向公子玉禀报道:“大王,好消息,探子来报,楚司马唐昧率领的八万楚军,已经抵达吴城之北十五里的地方。另外,聚集在西面、南面的叛军,听说楚国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已经退去。”

    公子玉闻言大喜的从越王位上站了起来,兴奋道:“好,好,实在是太好了,如此,大事成矣。”

    说着,公子玉来回走了数圈,然后开口道:“上卿,楚军到来,可算接了寡人的燃眉之急,寡人也要有所表示才是,必须要进行劳军。”

    顿了顿,公子玉看着一旁的昭滑,这就是前去劳军的最好人选,只是想起越蒙之前关于楚国可能会打淮南注意的猜想,心中迟疑了一下,决定不能让昭滑去楚营与楚人交流。

    于是,公子玉便对章义问道:“上卿,不知卿以为何人可使?”

    昭滑闻言一怔。

    越国派人前去劳军,就是为了加强楚越两国的友好关系。

    这种事情,难道还有人比他这个楚国昭氏的人更合适的吗?

    昭滑心中一疑,公子玉此举不正常。

    另一边,章义好奇的看了一眼公子玉。

    明明昭滑在此,这就是与楚人联系的最好人选,为何还要询问。

    只是看着公子玉一本正经的样子,章义心中若有所思,看来公子玉是不想让昭滑去楚营。

    这是为了防止昭滑生出离越返楚之心,还是另有考量?

    章义暗暗揣测。

    想了想,便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大夫陈奂昔日曾出使楚国,与楚国有些交情,可为使者。”

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 
    公子玉点了点头道:“善!”

    说着,公子玉又对昭滑笑道:“亚卿,如今群臣全都被寡人软禁在宫中,国中事物繁多陈杂,而上卿忙于军务,故国中政务全靠贤卿帮助寡人,寡人不能须臾离开贤卿,还望贤卿见谅,不要责怪寡人不给贤卿与故交叙旧的机会。”

    昭滑拱手应道:“大王言重了。臣被大王举为亚卿,如今国中多事,群臣不附,值此危难之际,臣自然会先公而后私,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公子玉笑道:“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说着,群臣二人相视一笑。

    笑声还未停下,殿外就人前来禀报道:“大王,谷阳守章期在宫外求见。”

    “章期?”公子玉一怔。

    这章期可是谷阳守将,公子玉也没有再这个时候召见他,他不在谷阳呆着,怎么跑到吴城来了。

    想着,公子玉心中就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让他进来。”

    “唯。”

    不多时,等章义传令回到大殿之后,章期特意披头散发,一副狼狈的样子,匆匆跑入殿中,以头抢地,大声哭泣道:“大王,臣有负大王所托,未能守住谷阳渡口,让渡口落入楚人的手中,臣有罪。”

    公子玉闻言大惊:“什么,将军说谷阳渡口被楚军夺走了?”

    章期哽咽着点头道:“正是如此,大王。”

    公子玉一滞,接着心中暗暗惊恐:“楚军怎敢如此,莫非楚人真的在打淮南的主意?”

    昭滑见公子玉脸色一变,心中却是同时一松一紧。

    谷阳乃是吴城北面的重要据点,是吴城的门户,唐昧夺取谷阳渡口,这就意味着,越国再也无法阻止后续的楚军,源源不断的杀入江东之地。

    如此,越国焉有幸理。

    只是,唐昧的这种赤果果的挑衅行为,却是将他昭滑陷入危险之中。

    想着,昭滑立即俯首请罪道:“大王,楚人夺取渡口,臣有不查之罪,请大王降罪。并请大王给臣一个机会,让臣前往楚营质问楚军为何如此。”

    说着,昭滑便长拜不起。

    章义见昭滑请罪,心中顿时羞怒,对着还在请罪的章期,狠狠的踢出一脚,将其踹倒,怒道:“大王将谷阳托付于你,这是对你的信任,如今谷阳丢失,你为何还要回来,你竟然还有颜面回来请罪,我章氏满门,为你感到羞耻。”

    说着,章义也一同俯首请罪道:“大王,臣教子无方,举荐非人,臣有罪。”

    而章期被章义踹倒后,见章义也长拜请罪,顾不得身体的剧痛,赶紧再次俯身长拜道:“大王,臣死罪。”

    公子玉看着眼前长拜不起的三人,想了想,心存侥幸的心思,便开口问道:“章期,楚军为何要夺取谷阳渡口,你是否轻慢楚军,或者得罪楚司马唐昧?”

    章期闻言立即摇头道:“大王,臣深知大王急需楚军之助,只会与楚军交好,哪里会敢轻慢或者得罪楚人。”

    公子玉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再次迟疑的问道:“那楚军为何要强取我谷阳渡口。”

    章期悲腔应道:“大王,是那唐昧说,救急如救火,为了尽快前来吴城,不便携带辎重,故而强取谷阳渡口,以为囤粮之地。”

    公子玉一怔,连忙开口问道:“这么说,楚军从谷阳南下,并未携带多少军粮了?”

    章期点头道:“回大王,正是如此,臣率军跟随楚军南下,亲眼所见,楚军只是背负着三日口粮,便疾行南下,花费不到两日的工夫,便从谷阳抵达吴城。如今,楚军手中的口粮,已经不足两日。”

    公子玉一听楚军手中的粮食,已经不足两日,顿时松了一口气。

    若是楚军打算与越国翻脸,并且强取吴城,那么,只带这么一点粮食,无疑是自寻死路。只需越军固守延陵,截断楚军粮道,那么来到吴城的这八万楚军,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公子玉浑身轻松了不少。

    接着,公子玉又想起章期所说率军归来,于是便问道:“将军,方才你说率军归来,难道楚人强取渡口时,并没有大行杀戮吗?”

    章期想起楚军夺取渡口时的情况,当时整个渡口全是楚军,越军大部被他调走运粮,剩下的越军士卒,面对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楚军,再加上没有人指挥,于是,便根本就没有抵抗,就被赶出渡口了。

    想着,便摇头道:“回大王,当时楚国大军抵达谷阳渡口,臣便打开水寨大门,放楚军上岸,结果楚军上岸后,依靠人多势众,便强行驱散渡口中的越军士卒。臣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加上楚军已经上岸,没有力量反抗。于是渡口便被夺走了。

    而楚军似乎也不愿与我们交恶,只是将臣赶出渡口,然后就没有更进一步动作。”

    公子玉点了点头,楚军虽然强取渡口,但是行为,还是比较克制的,似乎,也并没有想要与越国彻底决裂的意思。

    想着,又问道:“将军带回了多少人?”

    章期应道:“大王,臣当时就想,此时大王在吴城急需军队,而臣已经失去渡口,故而便将三千谷阳守军全部带回,特向大王请罪。”

    公子玉一怔,谷阳守军就是三千人,现在这三千人全部被带回吴城。

    于是,公子玉诧异:“三千守军全部带回,难道楚军强取渡口时,没有杀人吗?”

    章期闻言脸色大变,迟疑了一下,终究不敢欺君,低下头应道:“回大王,楚军只是驱赶,并未与守军厮杀,故而只有百余人受伤,并无人战死。”

    公子玉浑身一僵:“”

    昭滑闻言差点笑出声来。

    三千守军守卫渡口,结果在无人战死的情况下,渡口就失守了。

    这楚军索要渡口,这算是强取吗?

    还有,这渡口算是失守吗?

    分明就是章期送给楚军的!

    另一边,章义听到章期的话,顿时羞愤难当,一抬手,就往章期脸上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然后请罪到:“大王,臣生出这么一个懦夫,死罪,死罪。”

    公子玉摆了摆手,制止了章义的请罪。

    情况很明显,楚军为了控制退路,并且寻找一个囤粮之地,便看中了谷阳的渡口。

    结果,这章期见渡口门户已失,而且楚军势大,也就半推半就,没有生出半点抵抗之意。

    这就好比一个没有片缕防护的弱女子,面对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为保护自己,只好不抵抗了。

    而壮汉的行动又是如此的温柔。

    如此,你情我愿,似乎也就算不得强迫。

    嗯,思路一变,想法一转,公子玉心中的屈辱感,顿时消散大半,连脸色都和缓了不少。

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 
    更重要的是,此刻他急需楚军相助,不仅不敢不愿与楚国翻脸,同时也得罪不起楚国。

    既如此,那就算是把谷阳渡口暂借楚国吧。

    正想着,又有人进来禀报道:“大王,楚国使者昭应求见。”

    公子玉一怔,立即开口应道:“快请。”

    “诺。”

    不多时,昭应走进大殿,先是抬头看了一眼台上的公子玉,心中了然,随后行礼道:“在下昭应见过公子。”

    此时,公子玉还未向越国宗庙举行祭祀,正式向国中以及各国宣布即位,故而,昭应只是以公子相称。

    公子玉对于昭应的称呼,并没有气恼,毕竟,此时真正的越王还在齐国呢。

    “不知使者此来有何指教?”公子玉笑着问道。

    昭应拱手道:“公子,在下此来目的有二。”

    说着,瞥了一眼正在殿中长拜的章期,然后开口道:“第一,就是为了谷阳渡口一事,特来向公子解释。楚军抵达谷阳之后,听闻吴城被一群宵小所扰,我楚司马一听,便决定抛弃辎重,驰援吴城。故而,将楚军的大部分辎重留在谷阳,并留下三千士卒看守辎重。故,特来向公子解说,望公子体谅。”

    公子玉点了点头,毫不在意的道:“使者,此事孤已经知晓,这谷阳渡口,孤可暂借楚军一用。”

    昭应拜道:“多谢公子。”

    顿了顿,又道:“这第二件事,乃是为借粮而来,楚军的军粮将要耗尽,故,在下特来向公子请求一笔粮食。”

    公子玉已经从章期口中得知楚军的现状,知道楚军的粮食,从谷阳运到吴城,还需两三天时间,这一段时间,楚军的军粮,自然就要由吴城提供。

    于是,应道:“贵军远来相助,孤自然不会让贵军为粮食的事情担忧。”

    说着,便对昭滑道:“亚卿,立即从吴城中调出五千石粮食,运到城外的楚营。”

    “唯。”昭滑立即应道。

    昭滑与昭应离去后。

    公子玉想了想,看着台下垂头丧气的章期,眼睛的余光又撇了撇章义,沉吟一下,暗叹一声无人可用,开口道:“章期将军,谷阳渡口的事情,就算过去了。现在,寡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办。”

    章期闻言立即长拜道:“请大王下令,臣愿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寡人不会让将军去死。”说着,公子玉郑重的道:“稍后,将军立即率领谷阳守军进入吴城,然后驻扎在北门,寡人打算将镇守北门的重任交给你。”

    “是,大王。”章期一听是这个轻松的任务,顿时大喜的应道。

    与大喜的章期不同,章义却是知道吴城的情况,不由迟疑的看着公子玉道:“大王,如今北门已经有千余人防守,现在又增加三千援军,莫非大王是担心楚人?”

    章期闻言心中一紧,章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