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国得到消息是因为有仇液传递消息,而楚国没有这么方便,却能与宋国同时得知此事,看来楚国的消息很灵通啊。

    想着,宋王再次开口道:“楚王,既然楚国也得到这个消息,那就太好了。如今赵国已经提前出兵,寡人在陶邑的军队已经准备就绪,不知贵国在陈地的军队准备的如何了?是否能尽快出兵攻打魏国?宋军也好协同楚军同时攻打魏国。”

    “寡人在陈地的军队自然也是准备好了,只是···”

    剩下的话熊槐继续说,楚国的军队在滕地还没有脱身,现在又把陈地的军队陷进去,实在是纠结无奈。

    见楚王似有难言之隐,陈轸立即应道:“宋王,敝国刚刚也在商议出兵魏国的事情。但是,韩王先答应出兵魏国,结果,现在赵国都已经出兵了,而韩国的军队依旧没有见到踪迹。所以,寡君有些担心韩国会有变故,这才决定暂缓出兵,然后与韩国约定时间,我们楚宋韩三国同时出兵魏国。”

    “不错。”熊槐连忙点头道:“寡人就是这个意思,不知宋王以为如何?”8)

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 
    宋王迟疑的看了看熊槐。

    现在赵国都出兵了,结果楚宋两国这两个发起国却没有动静,这难道不是有些不妥么。

    看着楚王面色如常,不露半分异色。

    宋王点了点头,笑道:“既如此,那寡人就静候楚王佳音,到时三国一同攻打魏国。”

    “好。”熊槐笑道:“宋王还请准备好,或许韩国那边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的。”

    ···

    次日。

    就在宋王再次来楚王营帐中打招呼期间。

    陈轸匆匆走进来道:“大王,宋王,韩国使者来访。”

    “韩国使者?”熊槐一怔,与宋王对视一眼,然后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开口道:“请,快请韩国使者进来。”

    “唯。”

    一会儿后,陈轸引导着韩国使者张翠走进帐中。

    “拜见楚王,拜见宋王。”张翠行礼道。

    “免礼。”熊槐与宋王先后开口。

    接着,熊槐问道:“不知使者此来有何要事。”

    张翠闻言拱手道:“大王,臣奉韩王之命前来与楚王商议出兵伐魏的事情。”

    “伐魏!”熊槐诧异的问道:“莫非韩王对伐魏的事情还有疑虑吗?”

    “回大王,并非如此。”张翠摇头道:“大王,因为秦国动向不明,而且魏国私自与秦国讲和,所以寡君担心秦国会在敝国出兵魏国后,趁机攻打我韩国重镇宜阳。但大王的要求,以及魏国的背叛,敝国也不能不考虑,所以打算出兵七万,以震慑魏国。”

    “七万!”熊槐心中松了一口气。

    虽然七万韩军没有楚国所要求的十万大军,但是也不差多少了。

    想着,熊槐微微颔首:“使者,秦国的事情,是寡人未曾察觉,韩国能出兵七万,也算韩王有心了。”

    顿了顿,熊槐问道:“不知韩国打算什么时候出兵攻打魏国。”

    张翠没有回答,而是再次拱手行礼道:“大王,魏国乃是大国,寡君担心七万韩军不仅难以威胁魏国,反而还有会被魏军击败的风险。所以,为了避免各国出兵伐魏出现瑕疵,故而寡君特派臣来拜访楚王,请求楚韩两国组成联军,共同攻打魏国。”

    熊槐看着正在弯腰行礼的张翠,心中默默思索。

    如今魏国主力在滕地,国内要面对各国的围攻,哪里还有实力攻击韩国的七万大军。

    韩国将自己绑在楚国身上,躲在楚军的羽翼之下,这还是担心事后魏国会报复啊。

    不过,楚韩两国组成联军,对楚国也有好处。

    本来昭雎已经在陈地聚集了十余万楚军,现在有了韩军的支持,也就没有必要把楚军全都派出去,去个七八万就可以了。

    想着,熊槐笑道:“既如此,为了以防万一,那楚韩两国就组成联军吧。”

    “谢大王!”张翠大喜道。

    熊槐又问道:“使者,不知现在韩军到了何处,韩国什么时候能出兵魏国。”

    张翠答道:“回大王,敝国的军队已经在将军暴鸢的率领下,赶往楚魏韩三国边境,算算时间,现在韩军应该准备就绪,只等大王一声令下,就可以攻打魏国。”

    “好。”熊槐笑道:“既然韩军已经准备,不如就以今日为期,十日之后,你我两国会师一同出兵魏国,如何。”

    “愿听大王吩咐。”张翠应道。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对宋王道:“宋王,不知十日之后,宋军能否出兵魏国。”

    宋王轻笑道:“楚王放心,此事寡人早已准备就绪。”

    熊槐笑道:“好,既如此,那么我们三国就在十日之后一同攻打魏国。”

    说完,熊槐对景翠道:“柱国,传讯给司马,让他尽快赶去与韩国会师,十日后,三国共伐魏国。”

    “唯。”

    宋王见景翠离去,立即开口道:“楚王,既然如此,寡人也应该回去调兵了。”

    熊槐点头应道:“宋王请便。”

    宋王与张翠离去后,熊槐心中莫名想起一个词来:骑虎难下。

    另一边,滕城中。

    公孙喜与声子正在滕城的城墙上向楚宋联军大营眺望的时候,滕相翟强走了过来,轻笑道:“犀武将军,声子将军,你们已经在滕城观望许久,可有破楚之策。”

    公孙喜与声子相互看了一眼,神色复杂,然后全都摇了摇头。

    翟强见状微微一叹,好像十分遗憾的样子,摇头道:“楚宋两国太过嚣张,竟然在齐魏联军前来救援的情况下,依旧不愿退去。”

    公孙喜冷哼一声,不做言语。

    而声子好似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没有任何表示。

    公孙喜率领魏军来到滕城的时候,起初未听翟强的劝说,还想集结齐魏联军与楚宋联军开战,借机逼退楚宋联军,但是,这个提议却被声子拒绝了。

    现在,齐国压根就不想与楚国开战,用一个齐军士卒换一个楚军士卒,无论怎么算,声子都觉得齐国亏了。

    于是,在齐国不愿出城作战的情况下,魏国独力难为,只好作罢。

    结果,近四十万齐魏联军就眼睁睁的看着楚宋大营越修越坚固,到了现在,公孙喜也没有去攻打楚宋联军的**了。

    翟强见状,向公孙喜道:“犀武将军,刚刚有人来报,滕城交付魏军的军粮出现了问题。故,在下想请将军一起走一趟,解决这个问题。”

    公孙喜一怔,应道:“既如此,在下就跟滕相走一趟吧。”

    翟强点了点头,向声子拱手道:“声子将军,在下还有要事,这就告辞了。”

    声子笑道:“先生请便。”

    不多时,翟强便于公孙喜回到翟强的府邸。

    府中。

    公孙喜迟疑的看着翟强问道:“先生,不是说有军粮问题吗?为何来你的府中?”

    翟强摇了摇头,从袖中拿出一面帛书交给公孙喜道:“在下请将军来,不是因为军粮问题,而是魏国出事了。

    十几天前,楚国派出使者前去韩赵两国,要求两国出兵围攻魏国。结果,赵韩两国全都答应了楚国的要求。并且,赵国已经出兵,准备围攻卫国都城濮阳。”8)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 
    “什么?为何会如此,赵国之前不是答应与我们一同对抗楚国了吗?难道赵国之前的承诺全都谎言,只是为了麻痹魏国?”公孙喜听闻赵国出兵卫国,顿时大惊失色,以为魏国遭到了赵国的欺骗。

    惊恐间,又急忙问道:“先生,可是有魏王的命令,命在下率军返回魏国防守。”

    翟强摇头解释道:“不忙。赵韩两国在出兵前,就已经知会大王,故而大王已经提前有了准备。以将军倪良为将,调蒲阳的守军镇守鄢陵,以成陵君为将,率大梁的守军镇守济水,魏国眼下并不需要调将军回国。”

    公孙喜松了一口气,愣了愣,又问道:“那么卫国濮阳呢,赵国可是眼馋卫国数百年,先后七位君主打过卫国的注意,若是没有我魏国的援军,卫国很可能就守不住。”

    翟强微微颔首,面色沉重的道:“这也是大王所担心的地方,虽然赵王派出使者来说,赵国围攻濮阳实属无奈,赵国顾及赵魏两国的关系,不会背弃之前的承诺,只会对濮阳围而不攻。但是,大王对赵国的野心不放心,担心这依旧只是赵国的缓兵之计。一旦赵军准备就绪,或者将军在滕城被楚军拖住,就会全力攻打濮阳。

    所以大王传来命令,要求将军谨慎行事,不能陷入与楚国的苦战中,免得给了赵国机会。另外,大王也让将军做好准备,一旦赵国出尔反尔,强攻濮阳,立即率领魏武卒驰援魏国,不能让赵国得逞。”

    公孙喜忧色重重的点了点头:“先生放心,滕城离卫国濮阳并不远,以魏武卒的实力,三天之内就可以从滕城杀到濮阳。”

    “如此就好。”翟强长长一叹。

    城中的另一处。

    声子拿到田文传来的情报,不由呵呵一笑。

    “赵韩两国攻打魏国,这次,魏国是彻底被拖下水。希望接下来楚国能把注意力放在魏国身上,同样,也希望魏国能在事后,全力将赵韩两国拉到齐魏联盟里面,如此才不费我齐国的一番苦心。”

    说着,声子便把手中情报仍在一边,好似从来都不知道魏国被围攻一般。

    ······

    “赵国那边传来,公子成率领十万赵军将濮阳团团围住,如今正在准备攻城事宜。”

    “司马那边传来消息,楚韩联军攻魏,司马与韩将暴鸢围安陵,三日之后,轻取安陵,现在,楚韩联军正在前往鄢陵。”

    “宋军的消息,宋国大军在襄丘被魏将成陵君所阻,宋军正在准备攻打襄丘。”

    “秦国传来消息,楚韩两国出兵魏国后,秦国以魏章为将,率领咸阳的秦军支援上郡的甘茂,秦赵两国战端再起。”

    晃晃然,近一个月的时间悄然而去,魏国也在各国的围攻下死扛一月之久,依旧未向楚国低头。

    不想,就在赵国准备就绪,即将攻打濮阳的时候,竟然发生秦国攻赵的事情。

    “秦国这么快就出兵了!”熊槐一惊。

    这秦国出兵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楚国的预料之外。

    原本,按照楚国的设想,赵国大举进攻卫国,上郡陷入无援境地,秦国肯定会出兵攻打上郡的。但是,上郡有乐池率领的赵军以及各国援军在,短时间内还可守住一段时间,所以,秦国的出兵时间,应该是在赵国正式围攻濮阳后,等赵军陷在濮阳后,这才出兵攻打上郡。

    结果,现在赵国还没有攻打濮阳,秦国这就出兵了。

    另一边,唐昧大喜的笑道:“大王,秦国出兵赵国,对我们从滕地退兵是一大好事。”

    熊槐一怔,问道:“司败这是何意?”

    唐昧拱手道:“大王,原本,我们以为秦国会在赵国强攻濮阳的时候才会出兵,这样,赵国在卫国未下,上郡难守时,就会陷入首尾难顾之中。那时,赵国或许才会用上郡拖延时间,而主力强取卫国,用上郡换卫国,赵国还能大赚一笔。

    现在则不然,赵国还未攻城,而秦国就已经来袭。卫国虽小,但卫国本身并非没有自保之力,而且一直都对赵国抱有戒心。所以,赵国难以在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卫国。而上郡被秦国统治数十年,再加上秦军凶悍,臣敢预测,秦国攻下上郡的时间,肯定比赵国攻打卫国的时间快。”

    熊槐闻言精神一振:“司败是说,目前的情况下,赵国很有可能会放弃攻打卫国的计划,而会先保住上郡。”

    “正是如此。”唐昧应着,顿了顿,继续道:“大王,只要赵国顶不住秦国的压力,无论是从卫国退兵,还是借我们楚宋韩三国之力先压服魏国,都可以让我们从滕国抽身。”

    熊槐点了点,笑着对陈轸道:“陈卿,你那边密切关注赵国的情况,赵国已有行动,立即来报。”

    “唯。”陈轸应道。

    两日后。

    “大王,不久前,赵王在燕赵边境再次与燕王会盟,接着赵王返回代地,亲自率领代地大军驰援上郡。另外,因为秦国的缘故,卫国的赵军决定暂缓强攻濮阳,目前赵军主将正在对卫国围而不攻。”

    听着陈轸传来的消息,熊槐顿时一惊。

    思绪良久,熊槐才开口道:“诸卿,寡人感觉不对劲,赵王这是准备要强取卫国啊。”

    景翠闻言迟疑道:“大王,赵国那边的确有问题,代地的赵军一直是赵国用来防备燕国中山国以及北面的胡人的。就算燕赵结盟,赵国不用防备燕国,但是中山国以及胡人呢?燕赵会盟,在燕国刚刚与东胡人大战一场的情况下,赵王借燕国的实力防备胡人以及中山国的策略,恐怕难以成功。”

    公孙衍点头道:“大王,柱国所言甚是,一旦胡人与中山国对代地出手,恐怕赵国会有大难。”

    唐昧开口道:“只是,这种事情我们楚国也能想到,难道赵王会想不到吗?”

    说着,唐昧猜测道:“或许,赵国另有计划!”

    “另有计划?”听着唐昧的话,熊槐不由迟疑的点了点头。

    顿了顿,才继续开口道:“诸卿,不管赵国有何目的,寡人想知道,我楚国如何才能尽快从滕国撤走,体面而从容的撤回楚国。”

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 
    唐昧闻言脸色一僵。

    当初君臣议事,景翠提出直接退回楚国,而他提出以进为退,结果楚王站在他这边,决定压服魏国才回国。

    现在,赵国不按常理出牌,魏国死扛着不愿低头,楚王已经越来越不耐烦。

    虽然楚王并没有责怪他,但是,他心中压力很大。

    熊槐开口之后,见诸臣全都沉思不语,等待一下,见无人开口,便向唐昧问道:“司败,眼下的局面,不知卿可有良策?”

    唐昧应道:“大王,臣怀疑赵王另有谋算,或许秦赵两国的战争很快就会有结果,那时,无论赵国是胜是败,魏国这边都会有结果了。”

    熊槐继续问道:“若是秦国有所准备,赵国计划失败或者赵国压根就没有计划,秦赵两国陷入僵持,则如何?”

    唐昧想了想道:“大王,若是一个月之后,秦赵两国还在僵持,那么臣以为可以派出使者前去燕国,请燕王出面对秦赵两国进行劝和。燕国与我们楚国交好,不仅是赵国的盟友,而且与秦国的关系也很好。

    所以,只要我们楚国与燕国同时对秦赵两国进行劝和,那么僵持中的秦赵两国必然会听从我们的劝和的。”

    熊槐点了点头,若在赵王亲自驰援上郡的情况下,秦国一旦难以快速攻下上郡,陷入僵持中,那么久难以攻克上郡。这个时候,楚燕两国劝和,秦王会听从的。

    想着,另一种可能又从心中冒了出来,熊槐担心的道:“司败,秦军的战力在各国中首屈一指,而且秦国这次还同时派出了甘茂与魏章两员大将,若是赵国顶不住秦国的攻势,惨败于秦,如何是好?”

    熊槐心中更担心的是,秦国此时伐赵,不仅有力的支援了被围攻的魏国,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赵国守不住,出现溃败的情况,在秦国的压力下向秦国服软,那么秦齐赵魏四国,很有可能就会组成一个与楚国对抗的联盟,这对楚国很不利。

    “这···”唐昧突然一惊。

    虽然楚王没有说赵国惨败于秦的后果,但是他也想到了,这结果肯定对楚国极为不利。

    正在唐昧还在思索间,公孙衍开口道:“大王,上郡对赵国来说,并非要害之地,从赵国打算用上郡换卫国就可以看出,上郡之于赵国,不过是可有可无之地。所以,赵国就算惨败于秦国,那么只要能保住肤施城不失守,能让赵国重新在河水东面的蔺地与离石建立防线,那么赵国就不会倒向秦国。”

    说着,公孙衍拱手道:“大王,臣建议,立即传令给上郡的将军景阳,让他一定要守住肤施城。接下来,我们只需继续对魏国施加压力即可。若是一个月之后,秦国未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就派出使者前去燕国。

    同时,也可以派出使者前去魏国,用楚韩联军攻下的魏地为条件,将大部分魏地还给魏国,小部分魏地交给韩国,让魏王主动认错,如此,我们楚国就能体面的从魏国退走,并且离间魏韩两国。”

    公孙衍话音落下,唐昧接着道:“大王,臣以为犀首之言可行。”

    景翠跟着道:“臣附议。”

    熊槐闻言长长一叹:“也罢,那寡人就再观望观望吧。”

    二十多天后,就在楚韩联军还在围困鄢陵,赵军还在围住濮阳,宋军依旧被阻襄丘的时候,上郡那边再次传来消息。

    “大王,上郡急报。不久前,赵王聚集赵国主力以及各国联军后,率军与魏章甘茂率领的三十万秦军决战。”

    说着陈轸微微喘了一口气。

    刚刚得到这个消息后,陈轸就急跑着前来禀报。

    熊槐听见赵王主动找秦军决战,顿时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战果如何,赵王是否有事?”

    “赵王无事。”陈轸摇了摇头,喘着气道:“不仅赵王无事,而且赵国还打赢秦军,这一战秦军大败,最后后撤三十余里。”

    此时,闻讯赶来的景翠等人听到此言,立即开口问道:“怎么回事,赵国竟然打赢了秦国,是怎么打赢的?”

    陈轸应道:“是胡人,赵王招募了三万胡人。”

    “胡人?”熊槐一怔。

    陈轸点头道:“正是如此。赵王在上郡聚集近三十万军队之后,与魏章甘茂约战,秦军欣然同意。大战中,赵王亲自指挥中军,以代地主将牛翦为左翼,以各国联军为右翼,同秦军决战。

    赵军因为赵王亲临,士气高涨,面对人数战力全都占优的秦军依旧不落下风,结果,大战正激烈的时候,赵将带佗率领的三万胡骑突袭秦军后方,秦军败退,不仅战死数万人,而且连大营都被赵军趁势夺去了。”

    景翠皱眉道:“不对啊,魏章甘茂也都是久经战阵之人,三万胡骑不在少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