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楚怀王-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文说完,露出坚信不疑的目光,郑重的对唐里道:“先生,立即派出斥候监视楚军的一举一动,本君要知道楚军的一切情况,还有东面与援军对持的唐昧所部也要监视!”

    “诺!”唐里拱手应着。

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 
    接下来的两天,楚宋联军攻城越加紧迫。

    为此,大感诧异以及不妙的田文派出了大量的探子,打探楚宋联军的实际情况。

    “大王!”景翠将攻城的战果禀报之后,脸上浮现出一股轻松的神色,开口道:“这两日斥候与薛城出来的斥候接连交战,我们击杀了不少薛城的探子,同样,我们的探子也损失不轻。”

    熊槐笑了笑,不置可否。

    这几日攻城如此惨烈,田文要是没有动静,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田文派出大量的探子,这也是楚宋两军的目的所在。

    毕竟,许多东西,太容易得到,那就不容易珍惜。许多消息,太容易得知,那就不容易相信。

    想着,熊槐向公孙衍问道:“犀首,营中布置的如何?”

    景翠负责攻城,唐昧负责拦截援军,这大营,熊槐就交给了公孙衍。

    公孙衍拱手答道:“回大王,臣已经准备妥当,在营外布置了大量探子,阻截齐军探子的窥探,以免齐军查到我们的虚实。

    而且,自三日前起,臣就已经增加了我们营中炊烟的范围,接下来的几天,臣还会继续增加炊烟的范围。

    同时,军营中派去周围地方砍柴取水的士卒全都有所增加,极力打造出我军得到大量增援的情况。”

    熊槐点了点头,期待的道:“孙子云:兵者诡道也。昔日齐国孙膑用增兵减灶的计策,迷惑了庞涓,导致魏武卒一战而殁,魏国从此沦为二流国家。今天寡人用出增兵增灶的计策,也不知道能否瞒过田文。”

    这年头统计敌方军队人数,几万乃至几十万大军,自然不会傻傻的去数人头。而是首先观看敌军的军营大小,这是比较直观的,但是这种办法很容易就会被迷惑。

    其次便是观看后勤,灶火、柴薪,饮水、粮食等等,全都可以大致判断出敌军人数。

    当然,就算有了这些,同样也会产生误判。

    关键还是要靠将军的经验去判断,打战本来就是骗与被骗的过程。

    景翠听到楚王犹不自信的话,笑着开口道:“大王,若是城中的守将是其他人,那么能不能骗过他,臣也有七八成把握,毕竟我们增兵的事情本来就是真的。现在城中守城的人乃是田文本人,事关田文根基所在,那么能瞒过田文就是一定的了。”

    “哪怕田文发现其中有诈,但是厉害所在,他田文也赌不起,只能把这当成真的。”

    熊槐赞同到:“不错,正是此理,他田文赌不起!”

    薛城中。

    唐里一脸沉重的向田文禀报道:“君上,经过这两天的查探,斥候来报,城外楚军外围戒备森严,难以靠近查探。但是,一直负责查探敌军后勤的斥候来报,这几日,楚军派去取水伐木的士卒明显增多了。”

    田文一怔,迟疑的开口道:“先生的意思是?城外攻城的楚军得到了增援!”

    唐里点了点头,顿了顿,又摇头道:“君上,现在还未可知,虽然楚军有增援的迹象,但是这不排除是楚军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欺诈匡章将军率领的援军。”

    田文摇了摇头,忐忑不安的道:“这段时间以来,匡章将军在薛地边缘止步不前,避而不战。楚军肯定不会长久的与援军对持下去,耽误了攻城的事情。

    所以,本君以为,若是楚军有意,肯定会在恐吓住匡章将军后,悄悄地从东面调兵回薛城,加紧对薛城的攻击。

    这几日薛城的遭遇,这就因为城外的敌军得到了加强!”

    田文所说的正是唐里也怀疑的地方,想着,唐里建议道:“君上,也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为了万一,中了楚军的计策,臣请派出斥候远赴六十里外的楚军大营,对哪里的楚军进行监视,看看是否军队前来薛城。”

    田文看了唐里一眼,点头道:“若是楚军前来,为了掩人耳目,必然是深夜行动,让斥候彻夜查探,不可懈怠。”

    “诺!”

    ···

    次日白天,薛城的探子便到了唐昧的军营外,当夜并无动静。

    第二天夜里,三更时分,一支万人左右的左右的大军悄悄离开唐昧军营,而后一路向西南而去。

    薛城的探子跟在这支军队之后,一路跟回薛城,眼睁睁的看着这支军队在黎明之前,悄悄地从南侧进入楚军的大营。

    隔日夜里,又有一只万人左右的军队,悄悄地回到薛城。

    五日间,薛城的探子便见到了三万楚军回到薛城外的楚军大营。

    得到消息后,田文再无迟疑,立即派人通知匡章,并请求匡章进军。

    ···

    “楚军悄悄调大军回薛城攻城?”匡章看了一眼眼前这个被田甲带来的薛城斥候,沉吟一下,开口道:“好,你回去告诉孟尝君,就说这件事本将已经知道了。”

    斥候愣了愣,然后诧异的瞄了一眼眼前的齐国名将,如此重大军情,难道就带回一句知道了就完了?

    田甲站在一旁,见匡章没有继续开口,便挥了挥手,让斥候离去。

    斥候无奈,只好退出营帐。

    营帐中,田甲向匡章问道:“将军,楚军如此作为,实在是不将我们放在眼里,我们怎么办?”

    匡章看了一眼田甲,开口道:“楚军占据地利,不可轻举妄动,传令,派出斥候加强对对面楚军的监视。重点关注楚军营中的旗帜,营帐,另外,也需要查看前去河中取水的楚军数量,从薛城运粮道对面楚军大营的规模。”

    田甲点了点头。

    虽然薛城的人说,已经确认前面的楚军已经被调离了数万人了,但是他们自己也需要查探一番,免得中计了。

    顿了顿,田甲又开口问道:“将军,还有其他吩咐吗?我们是不是向对面的楚军进行试探?”

    匡章想了想,摇头道:“传令,加强修建大营,提防楚军来袭!至于试探,那倒不必了。”

    田甲:“···”

    唐昧营中。

    唐昧看着手中斥候传回的情报,东面的齐军大营,依旧是什么动作也没有。

    这段时间,唐昧已经陆续调走了七万军队,无论怎么说,这一小半楚军的离去,齐军肯定已经有所察觉了。

    但匡章什么动静也没有,那就有些奇怪了。

    莫非匡章已经大定注意,一直等到其他国家态度有变吗?

    想着,唐昧按捺住心思,然后继续悄悄地调兵行动。

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 
    虽然匡章没有动静,但是楚军也没有想着匡章会如此轻易地就上当。

    既然援军不来,那么攻城就继续进行。

    为了给薛城压力,景翠以及宋国这边,全都加强了对薛城的攻击强度。

    宋军这边,宋王每日亲临前去鼓舞士气,而新归属与宋王的薛君,为了早日攻下薛城,更是每日亲自率领大军攻城。

    而楚军这边同样也不甘示弱,除了楚王以外,其他将领轮番上阵,甚至,景翠精心培养的景氏接班人景阳也亲自上阵。并且在景阳亲自率领亲卫冲锋下,楚军曾一度打开一个缺口,占领一段城墙。

    只是,最后还是薛城的守军赶了下来。

    那一战,景阳的三百亲卫,最后只回来了不到一百,景阳自己也受伤不轻。

    对此,景翠将景阳训斥了一番,然后就将他赶到楚王身边雪藏起来。

    楚宋联军接着接连强攻薛城二十余日。

    薛城伤亡与日俱增,士气一天天的低落,而传说中已经到达薛地的援军,迟迟不见半点身影。

    对此,薛城中,许多人迟疑了。

    莫非援军的消息是假的?

    “这都一个月了,匡章那个老东西带领援军在薛地外围呆了一个多月了,每日都在加固军营,除此以外就没有半分动静。莫非···”

    田文在府中怒气冲天的大怒道:“莫非匡章这个家伙已经老了,没有年青时候的锐气,心气已丧,畏敌如虎。”

    说着,怒气难消之下,田文又开口诅咒道:“既然已经老了,就应该回家逗孙子去,行军在外哪能没有以外,怕这怕那,畏畏缩缩,岂不闻走路也会摔死吗?”

    这也由不得田文生气,援军已经到了一个月,却始终停留在百里之外。

    据说,现在对援军对持的唐昧大营中,白天已经有大量的鸟群飞进唐昧军营中觅食,说明唐昧的大营已经很空了,不然飞鸟哪敢飞入军营之中。

    田文从之前的隔三差五去求救一次,到现在的每天求救三次,就差田文亲自去匡章面前求救了。

    结果,匡章还是稳如泰山,坚如磐石,丝毫不顾岌岌可危的薛城。

    对此,得知今日统计的战损,薛城中完好无损的齐军鲁军加起来,数量才勉强五万出头,薛城守军伤亡过半后,田文终于忍不住,开始破口大骂。

    众宾客闻言全都面面相觑,不敢接孟尝君这话。对于匡章的怨气,不仅是孟尝君田文,其他宾客也全都有。

    这段时间反复向城中守军宣传援军已到的,那就是他们这些孟尝君的宾客了。

    结果,一个月过去,援军没有半个人影,不仅普通的士卒怀疑孟尝君欺骗他们,宾客全都帮助孟尝君忽悠。就连孟尝君手下的中低级宾客,现在也将信将疑,认为孟尝君在欺骗他们。

    看着其他人迟疑的目光,宣传援军已到的宾客,自己心中也憋得慌。

    其他人不开口,齐貌辩制止道:“君上,慎言。章子名震天下,领兵作战齐国无出其右者,齐军人人信服,不可轻毁。依臣想来,章子肯定是有其他谋算,准备一击打垮楚宋联军!所以,臣以为我们还需暂且等待才是。”

    田文闻言一滞,听出了齐貌辩背后的意思。

    齐貌辩关心自然不是匡章的计策,而是薛城的安危。

    匡章乃是齐国名气最大,战果最多的名将,若是他刚才的言语传了出去,得罪援军主将匡章还是轻的。若是城中士卒以为连齐国名将匡章都怕了城外的楚宋联军,那肯定是极为影响士气的事情。

    连本国的战神都怕了,更何况普通的士卒呢!

    “先生所言甚是···”田文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事情的轻重。

    但话虽如此说,但是一想起匡章这一个月的态度,顿时一口怨气顶到了喉咙,而后,田文张了张口,然后又将它咽了下去。

    憋得难受,田文感到全身一阵滚烫。

    停顿好一会儿,这才涨红着脸问道:“如今薛城伤亡惨重,士卒损失过半,士气低落,若是援军迟迟不至,且为之奈何。”

    齐貌辩面色沉重道:“君上,不如向大王哭诉,并且联络朝中大臣,给匡章施加压力,逼他尽快来援。”

    “这···”田文迟疑了。

    如果说刚刚田文的话只是说说而已,那么齐貌辩的建议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匡章,他孟尝君田文已经对他匡章很不满了。

    薛城···匡章···

    匡章···薛城···

    这两个东西在田文脑中来回转了数圈,思考良久,最终,还是他的薛城分量更加重一些。

    田文点了点头,对齐貌辩道:“好,有劳先生在走一趟。”

    齐貌辩郑重的拱手道:“诺!”

    田文微微颔首,接着脸色露出一丝冷意,对守城的唐里道:“有劳先生从明日开始,每天派出五个使者前去向匡章求援!”

    “诺!”

    城外,楚军大营中。

    熊槐同样也对匡章念念不忘。

    虽然已经对匡章有所预料了,但是匡章连续一个月一动不动,连试探的想法都没有,还是出乎楚国上下的预料之外。

    虽然楚宋联军已经明显感到薛城的抵抗力越来越低了,但是攻城两月之后,楚宋联军同样士气大跌,疲惫不堪。

    楚军还好说,同时攻打薛城西南两面的宋军,不仅是疲敝的问题,还伴有重大的伤亡。如果不是宋王已经将赌注全都压在楚军这边,恐怕现在宋军已经无力攻城了。

    但就算是现在宋王薛君每日都去督战指挥的情况下,宋军的攻势依旧不如楚军。

    此刻,熊槐向群臣问道:“这都一个月了,匡章一直致力于打造他的乌龟壳,不仅将头缩在里面,连爪牙一并缩在里面,我们现在怎么办?”

    景翠闻言一脸沉重的摇了摇头,如果是之前,那还能说匡章没有发现唐昧将楚军调离的事情。

    但是现在,唐昧五万军队守着十五万的防线,周围野兽鸟群已经闯入军营找吃的了。

    匡章不可能没有发现这种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景翠也很无奈,也没有办法。

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 
    对于匡章这支齐军。

    主动进攻吧,人太少,那就有可能被匡章一口吞了;人数相当刚正面,能不能打得过也是问题;人数太多,不怕匡章躲在军营避战不出,就怕匡章一见楚军人多势众立即跑回鲁国。然后,等楚军离去,接着又杀回薛地,继续做缩头乌龟。

    若是放任不管,那就真当他匡章带领的十几万齐军是泥捏的,真当他匡章怕了楚军,真当他匡章这些年的战争全是靠运气打的不成?

    那是作死!

    那不是打战,而是打游戏。

    陈轸见景翠与公孙衍全都不开口,便出言道:“大王,从薛城传来的消息,齐貌辩又始终两天了。”

    “又失踪了!”熊槐重复了一句,然后眼前一亮,问道:“贤卿的意思是,齐貌辩去游说齐王了?”

    陈轸点了点头,开口道:“大王,对匡章做缩头乌龟的这种事情,我们虽然着急,但是最着急的还是薛城中的那位齐国孟尝君。我们急攻薛城这么长时间,到了现在,田文每天派出一批又一批使者前去向匡章求援,但匡章丝毫不动,田文应该是真的急了。”

    熊槐笑了笑,期待的对陈轸道:“贤卿,既然田文开始行动了,那么我们楚国也不能落后,发动我们在齐国的势力,只要有人向齐王进言,要求匡章速速进兵救援薛城,那么让他们就立即跟上。”

    “是,大王。”陈轸应着。

    此时公孙衍开口道:“大王,其实我们除了让齐王催促匡章尽快救援薛城以外,还可以把匡章调走,让匡章的副将,那个田文的好友田甲担任援军主将。”

    熊槐闻言差点被口水噎着,脱口而出道:“犀首,别开玩笑了,这怎么可能?”

    公孙衍一脸肃然,正色道:“大王在前,臣不敢口出戏言。”

    熊槐正了正脸色,庄重的开口道:“请犀首细说一二。”

    公孙衍会意,详细解释道:“大王,从匡章呆在薛地不动的情况来看,现在齐军的战略已经很明显,那就用薛城吸引楚宋联军的注意力,让我们放心的攻打薛城,直到我们疲惫不堪。那时,齐军才会亮出獠牙,以逸待劳,对我们展开强攻。”

    “或许也不仅仅只是如此,这段时间以来,魏国那边的朝争很激烈,亲齐派对以楼庳为首的亲楚派展开围攻,甚至一些对楼庳不满的亲秦派也参与进去了,而魏王对此暧昧态度不明。所以,臣以为,齐国之所以等待,还有因为要争取魏国的原因。”

    “而一旦魏国被齐国拉拢,那时,我们楚送联军所面对的,除了眼前薛城的军队,东面匡章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其实还有两支甚至三支大军。”

    熊槐点了点头。

    齐国名将声子这两个月一直呆在平陆城以及阿城晃悠,名义上是在防备赵魏两国,担心魏国趁火打劫攻击齐国西部,但是实际上谁知道呢?

    若是魏国倒戈,那么声子这一部分的齐军那就释放出来了。这样一来,宋国本土以及新得的滕地,就得独自面对庞大的齐魏联军,宋国能不能顶住,熊槐认为很悬。

    当然,不管宋国能不能顶住,方正楚国是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变,即便东面的齐军想要缠住楚军,在唐昧修建的防御工事面前,也缠不上楚军主力。

    只是这样一来,宋国就悬了。

    不过还好,魏相楼庳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面对亲秦亲齐两派的围攻,依旧不落下风。短时间内,魏国还不会彻底与楚国翻脸倒向齐国。

    所以,熊槐心理也清楚,只要楼庳在魏国倒台,那时如果楚宋联军还没有攻下薛城,那么楚国只有先保住宋国这个基本盘,从战略进攻先转为战略防御,然后赶在魏国出兵之前,退回楚宋两国境内,然后再跟魏国好好算算,争取把魏国内部弄成一团浆糊。

    当然,这是以后不得已的打算,至于现在

    话说,薛城这么难打,匡章如此难缠,这是一开始所没有料到的。

    想着,熊槐开口道:“目前的局势寡人也知道,但是这跟换下匡章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公孙衍肯定道:“大王,既然目前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短时间内攻下薛城,更在于魏国的态度。那么,也就是说,匡章这一支齐军并不是关键或是主力,真正的主力其实是在薛城北面的声子哪里,是声子率领的齐魏联军。”

    “既如此,那么匡章未必会愿意做声子下手,负责牵制楚国大军,然后让声子前来一锤定音。”

    公孙衍说完,陈轸立即拱手道:“大王,犀首此言有理!匡章与声子不合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谓积怨已久。

    昔日各国围攻齐国的时候,面对魏国的大军,匡章与声子就宋国是否会叛变,是否退守齐国本土,是否直接打垮魏军等事情进行争论。结果就是双方谁也不服谁,然后数十万齐军在濮水西岸呆了两个月。直到宋国叛变倒戈一击,齐军一战而崩,声子差点就被宋军活抓。

    所以,若是之前我们进攻郯城,齐国这边让匡章率主力防守郯城,让声子防守态度不明的赵魏两国完全没有问题。

    但现在我们攻打薛城,匡章在东,声子在北,匡章主力变侧翼,声子侧翼变主力。”

    说着,陈轸笑道:“大王,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