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腹的意思。

    作为一个文官出身的他,自然也是很高兴能有这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的。他对于萧毅的决定心中也是非常感激的。以后萧毅真的坐了天下,他给人家吹牛的时候都可以这么说:“当年皇上还是国公的时候,那府上的匾额都是老夫亲手所写。你们谁有我牛!”这话一说,别人都要高看他一眼了。

    那几个安装匾额的仆役和那名管家模样的人都是新请回来的。这都是徐琳的主意。自从两人互相表明了心迹之后,徐琳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对于府中的很多事情都会做出自己的安排,俨然这府中的女主人一样。她觉得萧毅现在都是堂堂的国公爷了,府中只有那么几个丫鬟实在是有些不符合身份。所以她就在征得萧毅的同意之后请回来了一群仆役丫鬟老妈子,还请回了一个管家。

    现在这国公府还真是有了些人气了,热热闹闹的,六进的院落每一进都有一个管事的。还有负责做饭的,采买的,洗衣的,分工明确,很有些当朝国公府的气象了。

    这个新来的管家姓谢,叫做谢宏。为人勤苦严谨又有眼力价,这刚来第一天就给那些仆役丫鬟们定了规矩,分了工。然后便指挥那些仆役换牌匾,打扫院子擦洗家具等,萧毅看的也是颇为赞赏。

    对于徐琳的这些变化,萧毅也是非常理解。以前徐琳虽然住在这里,但是心中总有一种客居的感觉。现在两人之间的那层窗户纸捅破了,她便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了。对于她的那些安排,萧毅也由她去了。有人操持这些事情,他自然乐得轻松。

    当然对于这些请回来的仆役,丫鬟,管家等,军统司都是做了严密的调查的,确信他们个个身家青白之后才敢放心让他们进府的。

    而且这几天徐琳总是有意无意的向萧毅打听琦玉的事情,萧毅知道她的那点小心思。女人嘛,总是喜欢对比的。但是萧毅却不好说的太过详细,只是含糊其词,说春兰秋菊各有擅场之类的话敷衍一下。徐琳得不到确切答案,很是给了萧毅几个卫生眼。(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二章 好大的手笔

    萧毅正在凉亭中的躺椅上躺着直哼哼,徐琳正站在他身后帮他按摩着肩部。说是按摩,其实根本就是受罪。萧毅那日一时兴奋,想享受一下有人伺候有人按摩的**生活,就让徐琳帮他按摩。可这丫头做起菜来是心灵手巧,但是给萧毅捏起肩膀来却让他哭笑不得。不知道到底是天赋有限还是故意打击报复。不过据萧毅估计,后者的成分应该多一些。

    徐琳看着萧毅呲牙咧嘴的样子,心中偷笑不已,便又开始了拐弯抹角的套起了萧毅的话。

    两人的关系明确后对于这个互相之间的称呼便是自然也是要改变的。人前的时候,萧毅依然是国公爷,两个人的时候便成了萧大哥和琳儿。

    “萧大哥,你说你离家这么久了,把琦玉姐姐一个人留在陕西。那里可已经被鞑子给占了,姐姐一个人很危险的。我看你不如派人将琦玉姐姐接过来吧。”徐琳柔声道。

    “这个不用担心。她有好几千的士兵保护着呢!”萧毅随口说道,但是徐琳的话给他提了个醒,自己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捎个口信回去,琦玉肯定很担心自己。还有那个楚楚可怜的小厨娘小小。唉,穿越的生活真的要这么**么?上辈子自己连个女朋友都混不上。这辈子却是好几个女人为自己牵肠挂肚,难道是老天爷在补偿自己么。

    可是不管怎么说,自己既然享受了这些佳人的柔情,当然也得负起应有的责任。今天晚上就和琦玉通一回长途电话吧。啊,不!是通过领主助理和琦玉联络一下,表达一下自己的相思之情和关怀之意。

    萧毅正在想着晚上煲电话粥的事情的时候,一个亲卫忽然走进来后花园禀告道:

    “大人,陈子龙百户,徐华大人还有王效彦千户三位来了,说是有要事见大人。”

    萧毅一听有正事,便起身对那名亲卫道:“你让三位大人在作战室等一下。我马上就过去。”

    “是!大人!”那名亲卫领命而去。

    萧毅在徐琳的服侍下换了一身国公常服便向作战指挥室走去。

    陈子龙三人正在好奇的看着长长的会议桌上的沙盘。这是萧毅找了几个匠人按照领主助理给出的地形图而制成的沙盘。他们眼前的这个沙盘是整个江淮一带的模型。这这个模型中。河流,山峰,湖泊,城池一应俱全,做的是惟妙惟肖。三人边看边惊叹不已。这位国公爷总是能做出一些稀奇古怪但又非常实用的东西来,他们不佩服都不行。

    三人正在沉浸于沙盘之中的时候,萧毅爽朗的笑声传了过来:“三位难得今日能聚的这么齐。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三人闻声急忙上前见礼,要下跪的时候萧毅一摆手笑道:“都免了,都是自己人,见了本国公不用再行这些俗礼了。”

    三人闻言也是心中一暖,尤其是陈子龙更是感觉强烈些。他是三人中最后加入萧毅核心的,而且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身份。现在总算是转正了。心中自然触动最大了。

    萧毅指着这沙盘道:“自古名将,行军布阵自然都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各种地形来克敌制胜。反之,若是将领对要作战的区域地形不熟悉的话,那么自然是不太可能打胜仗的。这个东西叫做沙盘,有了它,我们可以对战场上的地形做到心中有数。行军布阵时自然也可以未雨绸缪。料敌先机。敌人会在哪里设伏,会在哪里阻击。哪里会有可能成为主战场都很容易的判断了。诸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听萧毅这么一解释,心中对这沙盘的认识更是深刻了,也更加佩服萧毅的奇思妙想了。

    “国公爷奇思妙想,属下(下官)佩服不已!”

    看着三人看向自己一脸的崇拜,萧毅脸上微微一热,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心中却暗爽。这拿来主义偶尔用用还是感觉不错的。

    不过萧毅在看到徐华的眼光是总是感觉有些不自然,也许是因为自己偷了人家女儿的缘故吧。所说现在两人还是发乎情,止于礼,没有发生过什么实质性的事情,但是见到这未来老丈人还是忍不住的有些心虚。琦玉是没有老爹的,徐华可是自己的第一个老丈人啊。好像这世界上就没有几个不怕见老丈人的。

    徐华虽然对自己女儿和萧毅之见的事情有所察觉,而且从心底也是希望女儿能嫁给萧毅的。但是却不知道两人如今发展到哪一步了。女儿家脸皮薄,他这个做老爹的自然是不能问的。问萧毅吧,人家现在可是堂堂的国公爷,而且什么也没说,更是不能问。但是现在女儿天天住在国公府这也不是个办法啊,徐华也是为这事情有些烦恼。他察觉到萧毅看自己的眼神有些躲闪,心中一动,一下子就联想到那最后一步了。心中一叹,虽然知道这是迟早的,可是还有有些意外。不过这样一来,那萧毅这个国公女婿是要定了。这么一想,徐华看着萧毅的眼神就不仅仅是下官见上官了,还有些老丈人看女婿的感觉了。

    萧毅也感觉到了徐华那“火辣辣”的眼神,更是不自在了。他假装咳嗽了一声,然后坐到了会议桌顶端的主位上道:“诸位大人,有事情的话都报上来吧。”

    三人就坐后,陈子龙首先拿出一张奏贴道:“国公爷,这是属下拟写的请封赏贴以及给朝廷的谢表,请您过目。”

    萧毅接过奏贴翻了翻,确认跟自己原本确定的那些封赏要求是一致的便点点头交给了陈子龙道:“你的文采那是毋庸置疑的,本国公自然信得过。”。至于那写表就是些官面文章,无非是表达一下秦国公对朝廷的感激感谢之情。不看也罢。

    陈子龙起身接过奏贴后又拿出一个帖子道:“国公爷,这是刚刚收到的军统司传回来的战报,鞑子驻扎在中都凤阳的军队大部分撤到了宿州,只留下不到五千人驻守在凤阳。”

    萧毅听后点点头道:“凤阳离我们最近,鞑子是担心受到我军攻击。凤阳无险可守,鞑子撤退虽是无奈之举,但是也算个明智之举吧。本国公现在还是六省一府的总督,既然鞑子走了。那我们就要把凤阳收回来。这才让我这个总督名副其实一些。传我命令,让萧贵派出骑兵对凤阳残余的鞑子进行试探性攻击。若是有机可乘,可以一举攻陷。若是攻击不利,不可强攻,允许自行撤军。”

    陈子龙迅速的记下命令沉声道:“属下遵命。还有就是刘泽清麾下部将刘全带着军队向和州靠近,但在距离和州一百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并且派了使者前来想要拜见国公爷。”

    萧毅一愣。有些意外道:“这个刘全是不是因为上次我们杀了他主子,所以害怕了,想来投降我们?”

    陈子龙也笑道:“想来应该是如此。而且国公爷又是连败鞑子二十多万大军,他自然心中更加惶恐。而且担心因为上次他率部进占和州的事情而使国公爷迁怒与他。权衡之后才会做出如此决定的吧。”

    萧毅点头道:“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成栋的归顺起了榜样的作用。李成栋是个降将本国公尚且用他,何况刘泽清还没有公开的竖起过反旗。按照道理我们更应该接纳他们才对。这样吧。让萧贵派人去和他们谈判。若是愿意打乱他们原本的建制接受我军整编,那本国公就愿意接纳,并且保证一视同仁。若是不愿意,那就告诉他洗干净脖子等着掉脑袋吧。”

    萧毅语气平静,但是言语间的杀伐果断让三人不禁心中凛然。

    陈子龙急忙道:属下遵命。还有一件事情。逆贼李自成率领残部在湖广九宫山附近休养了一段时间近日重整旗鼓进入了江西南昌府。宁州知州不战而逃,李逆现在已经率军进入了宁州城。江西各州府县的守军都慑于逆贼势大,不敢轻举妄动。”

    萧毅听了沉默了起来。上次自己派人救了李自成是为了让他牵制清军。现在自己已经成功在江南站住了脚,清军暂时还形不成威胁了。这段时间一直比较忙。将李自成的事情都给忘记了。没想到谢虎子和黄志忠的眼线都撒到江西去了。沉吟了一会萧毅道:“李自成现在带着残兵败将,而且拖家带口。早已元气大伤。他占了和州城这也很正常,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以便进行休整。据我估计,他短期内不会对其他城池发动攻击。李自成不是笨人,他知道现在最大的威胁是鞑子。只要朝廷军队不去惹他,他就暂时不是威胁。这样吧,你以我的名义给朝廷上表请求兵部令逾江西各州府县暂时不要对李自成部发动攻击。另外,让谢虎子派人带着我的令牌和我的亲笔书信在需要的时候去找李自成,兴许他们卖我一个面子。”

    陈子龙对于萧毅的第一个命令能理解,但是却想不通萧毅的第二个命令。你秦国公虽然威名赫赫,但是毕竟是朝廷的人。李自成乃是朝廷的死敌,逼死先帝的凶手,怎么可能就凭你一道令牌一封书信就能听你的话。但是萧毅的命令不容他不想,虽然满心疑窦但是却沉声道:“属于遵命!”

    这三人当中只有王效彦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初就是他亲自带队拯救了李自成的性命,而且李自成留了一块令牌作为信物。所以当王效彦听到萧毅的第二道命令是却是暗暗点了点头。

    陈子龙的事情报告报告完了然后是徐华的事情。

    “禀告国公,前几日国公让人传出消息需要一些商人合作生意的事情,现在看来效果非常的明显。这几日每天都有商贾前来衙门投贴想要拜会国公。昨日徽商汪氏兄弟的老大汪谦德备了厚礼前来衙门找到下官,表示愿意承接国公爷手中的所有物资需求。这是他的礼单,请国公爷过目!”说完,徐华从袖子中摸出一张纸递给了萧毅。

    萧毅接过那礼单一看禁不住的也是吓了一跳,只见上面写着:“南海珍珠两颗,东珠两颗,千年人参一棵。”

    “这还真是大手笔啊!这汪氏兄弟很有钱吗?”萧毅不仅惊叹道。

    “大人,属下这里也有一份礼单,和徐大人手中的礼单几乎一样。而且是那汪氏兄弟的老二汪有德亲自送来,意思也是跟徐大人刚才说的一样。”王效彦也从袖子中掏出一份礼单递给了萧毅。

    萧毅看了一眼王效彦给的那份礼单,两份基本上差不多,心中好奇,便问道:“这汪氏兄弟到底是什么来头?”(未完待续。)

一百七十三章 统统该杀!

    听到萧毅问起,徐华接口道:“国公之前在西北,可能对这汪氏兄弟没有听说过。这汪氏兄弟说起来在江淮地面上还是有着不小的名气的。他们名气大,不仅仅在于他们善于经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属于民间十大商帮中最负盛名的徽州商帮。”

    萧毅闻言好奇的道:“徽州商帮?之前我只听说过山西商人最会生意,难道这徽州商帮比山西商人还会做生意?”

    徐华笑道:“国公爷有所不知。其实这徽州商帮和山西商帮在民间的名气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却有很大的不同。”

    萧毅问道:“什么不同?”

    徐华道:“这山西商人在十大商帮中是崛起最早的一个。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许多山西人走南闯北开始经商。在我朝时逐渐兴盛起来。他们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木材、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古、辽东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他们的实力在是北方商帮中唯一能与徽州商帮抗衡的一个。之前我朝九边的边军中军需物资都是和这些山西商人进行交易的。

    山西商帮据说能够拥有这么强的实力与他们多年保持的一个传统密不可分。”

    萧毅虽是历史系的学生,但是却对这些民间商帮并不怎么了解。他对山西商帮的印象只是来源于原来的一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里面的山西著名的乔家大院中那些古朴的古朴的院落、古朴的砖墙、古朴的陈设,气势恢宏的晋商发展史的画面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其他的就不清楚了。现在徐华这么一说倒是引起了他的兴趣,急忙问道:“什么传统?”

    陈子龙平日里大都是舞文弄墨,哪里有徐华了解的这么清楚。而且商贾被人视作贱业,这些士子文人更是不屑于了解这些的。但是陈子龙并不迂腐,他知道这些商人会在将来对萧毅的大业有很大的帮助。既然徐华说起来了,他也认真的听了起来。

    王效彦本就是泥腿子出身,对这些更是不太清楚。也是竖着耳朵认真听。

    徐华看着大家都被他吊起了胃口。有些小得意的微微一笑道:“古人云:学而优则仕,一般百姓家中培养子弟读书都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报效朝廷,光耀门楣。但是这山西商人不一样,他们讲究的是学而优则贾。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样一来。最优秀的人才都成为商贾,山西商帮想不崛起都难啊!”

    徐华说完后看了一眼萧毅,却发现萧毅面带不悦之色,心中一愣,急忙道:“国公爷,可是下官哪里出错了?”

    萧毅摆摆手道:“不是你的问题。听你这么一说。这山西商帮就是一群唯利是图之辈了。而且你刚才提到这些人经常贩运盐铁等物至辽东,蒙古,而这些地方居住的就是建奴和蒙古鞑子。如今看来,这蒙古鞑子多年不断骚扰我大明边界,还有建奴从弱到强,逐渐壮大,以至于到现在占了我大明半壁江山,这些定然与这些见利忘义的山西商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若不是他们不断的给这些满蒙鞑子提供粮食铁器等。这些鞑子如何能够猖狂至此。如今这山西更是被鞑子所占。这些晋商为鞑子做起事来更是明目张胆了。朝廷一直严令禁止民间向辽东蒙古私运盐铁等鞑子急需品。但是这些山西商人却是置若罔闻,眼中只有钱财二字。依本公看来。这些人通通该杀。”

    三人都是被萧毅这杀气凛然的话吓了一跳,怎么说着说着国公爷就要喊打喊杀的,而且还是素未蒙面的山西商人。但是他们仔细一想,萧毅说的确实不无道理,这些山西商人的行径的确是通敌叛国,就算杀了他们也是一点不与冤。。

    萧毅看着三人的脸色,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了。他刚才听徐华讲话的时候忽然想起之前曾经在一本网络小说上看到过清朝夺取大明天下的过程中,山西的商人出力不少,后来有其中最著名的八家被封为八大皇商。小说里还提到这些晋商在两国交战的时候还在偷偷摸摸的从大明走私铁器,皮毛等运到鞑子那里去的,而且还出卖情报,为鞑子入侵中原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当时萧毅看的时候也是气的牙痒痒的。

    萧毅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然后道:“商业是没有国界的,但是商人却是有国籍的。本公相信,鞑子在江淮肯定利用了不少的商贾作为眼线来获取情报。效彦,你的民法司和军统司下去要多将注意力放在这些来来往往的商贾身上。只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暗通鞑子,一律以叛国罪抓起来严惩不怠。”

    这个晋商的事情让萧毅觉得自己的注意力不能只盯着那些鞑子明面上的兵力,也要注意到那些暗流。两国间的战争不是光靠单纯的军事手段就可以解决的,是需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手段来共同作用的。他现在有了一个想法,所以想迫不及待的见见那汪氏兄弟了。但是他在接见他们之前还得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徽州商帮。

    “徐大人,那你再说说这徽州商帮的情况吧。”萧毅冲表情有些凝重的的徐华轻轻一笑道。心中暗忖自己是不是刚才将老丈人给吓到了。

    徐华看萧毅很快的收敛了情绪,并且很快就联想到了鞑子有可能有商贾做细作的事情,心中暗暗佩服。听到萧毅发问连忙凝声将他所知的情况介绍起来。

    徽商大都出自于徽州一带。徽人经商,源远流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徽州山地居多,可供耕作的土地很少。但是人口益增,无奈之下只得出外经商行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