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兹有原滁州知州孙大年,推官马文兴……,商贾孙富贵等共二十三人投靠鞑子,助纣为虐。按照大明律当杀无赦。然总督萧大人仁慈爱民,本着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以上诸犯同罪不同罚,分别判处斩立决,绞刑,杖刑等。犯人家产一律充归府库。即刻行刑!”

    徐华的判词念完,观礼席上的众人又是小声议论起来。萧毅的判决是在是太轻了。这些人的罪名要是放到别人手中,那绝对都是死路一条,而且说不定还得是剐刑。可是萧毅却手段如此的柔和,这让很多人真的感觉不可思议。战场上杀人无数的萧大将军对这些犯人却是如此的仁慈,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萧毅则顾不上众人的议论。他这么做的原因固然有因为他以前的经历造成的影响,让他不忍心大开杀戒。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知道一味的靠杀人根本不是长久之计。这里边的很多人他们并不是真心想投降鞑子的,就是降了鞑子也不是都帮着鞑子做过坏事,欺负百姓的。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的。他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钢刀威胁下还能够从容应对,昂然不惧。人性很多时候是经不住考验的,也不能去考验的。保证子民们不投敌的最根本的本法就是保证国家的永远强大。这才是王道。内圣外王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而且如此一来,也有利于策反那些已经沦陷的州府的官员,对于第二条战线的开展是很有帮助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自己不能将路走死了。

    徐华宣判完毕之后,负责押送人犯的士兵们将那些要处以极刑的人犯又押到了早已搭建好的临时刑台上。那上面,裹着红色头巾,坦胸露乳,手提鬼头大刀的刽子手早已经是磨刀霍霍。

    死囚身上的镣铐被取了下来,一旁的士兵递给了他们每人碗壮行酒。有人啥都不说,接过碗一饮而尽。有人浑身颤抖,手如筛糠,碗中的酒都撒的差不多了。有人哭着喊着,大喊冤枉。也有人默然不语,形似呆痴。人之将死,形态各异。

    脖子后面插的那一个个写着“斩”的令箭被拔了出来,鬼头刀高高的抡起,又重重的落下,带起了一蓬蓬的血花。

    结实的绳套在眼前晃悠着,随即套进了脖项,不停的收紧,随着咯吱咯吱的声音,犯人的身体悬空,四肢在空中挣扎,力气渐渐的消失,生命在快速的流逝,直到气息全无。

    儿臂粗壮的木杖重重的挥动着,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带起的是一片片的血肉。

    萧毅看着行刑台上的情景,淡淡的道:“做错事,站错队是要付出代价的。”(未完待续。)

一百一十九章 捐款狂潮

    该杀的杀了,该打的也打了,场中被邀来观礼的众人惊骇之余,也对萧毅有了新的认识。这位年纪轻轻的侯爷虽说打起仗来勇猛无敌,但是却还是有着一副菩萨心肠。众人不禁将萧毅和之前的江北四镇对比了起来,对比来对比去,简直觉得那四人简直就是坏到头顶长疮,脚底流脓,这萧侯爷简直就是好到天上去了。

    当然,这个群众的好恶不能代表事实。这个刘泽清,刘良佐就不说了,黄得功,高杰虽说也是飞扬跋扈之人,但是最起码会干事,能打仗,不像那二位欺负百姓一个顶十个,一上战阵全怂了。这样的人,百姓要不恨他们,那才是天理不容。

    这公审公判大会算是结束了,该进行今天的最后一道程序了。眼看着日头已经升到了中天,众人虽说都是穿着轻薄的罗衫,坐在凉棚下面,但是肚子此刻也都开始抗议了,额头上也都是冒出了汗。可是看看四周的士兵依然都是像标枪一样站的是端端正正,台上的萧侯爷也是丝毫没有半点管饭或者开饭的意思,所以众人虽然头顶烈日,腹中饥饿,但是谁也不敢有什么不同意见。再说了,今天他们也算是大饱眼福了,很多人都是偷偷的勒紧了腰带,准备继续睁大眼睛往下看,说不定还有什么精彩节目了。

    萧毅今天费这么大的力气又是阅兵,又是公审的,可不是为了给大家伙解闷。除过立威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钱,而且要让那些有钱的自己心甘情愿的将钱掏出来。

    萧毅看看日后,朝徐华看了一眼,后者朝他点点头,示意一切都安排好了。萧毅又将眼神看向了身边的萧贵。萧贵知道他的意思,微微颔首,起身走到台前大声的道:“滁州的父老乡亲,我们滁州已经重归大明。但是还有无数的大明城池仍在鞑子的手中。鞑子仍然有几十万的兵马驻守各地。若是我军不能继续乘胜追击,鞑子仍然会卷土重来。我军虽勇,但是毕竟人手有限。若不是提前部署,滁州再次陷入鞑子之手也未尝可知。你们愿意再次被鞑子所奴役吗?”

    “不愿意,当然不愿意!”台下爆发出一阵阵嘈杂的回应声。

    “是的,我们当然也不愿意让大家伙再次被那些天杀的鞑子欺负。我们侯爷也是矢志北伐,一心想要收复失地。将鞑子赶回长白山中去。但是我们毕竟兵力有限。如今自保尚且不足,何来多余的兵力北伐。所以,需要滁州所有的父老乡亲们的支持,一起保卫我们的故土。从今日起,总督府发布征兵令,限期一月。凡所有年满十八岁至三十岁,身体无恙的青壮皆可前来应征。凡考核合格者,全家免除三年赋税,终身不服徭役。饷银每人每月二两白银,且有米粮若干。

    战场立功者另有封赏。受伤致残者由总督府出资赡养终身。战场牺牲者由总督府发放抚恤金,其姓名会列入大明忠烈碑,为后世子孙所瞻仰。此次征兵,不限地域。不限人数。不限男女,凡有志报国。驱除鞑虏者皆可应征。

    应征报名开始日期在三日之后,总督府和知州衙门会在各处张贴征兵告示,上列详细条款……

    日前,有商户张德才等十数人慷慨解囊,捐助白银万两以资军用。为表彰其功德,总督大人将立功德碑以彰显其行。为了表彰那些慷慨解囊以报朝廷的爱国之士,总督大人决定,捐款数目前一百人姓名可列于功德碑之上,其家中适龄子弟在各衙门招贤纳士之时可获得优先权。”

    由于萧毅在今日之前已经造足了势,滁州城中的人基本都知道今日要正式发布征兵令。但是萧贵的话还是让场中的众人惊喜不已。众人议论的无非就是两点:一个是当兵的粮饷如此高,还有诸多的福利。打残了总督府还会负责后半辈子的生计。议论这些的主要是那些家中有适龄子弟的平民百姓。另外一个焦点就是捐款的商人不仅能上功德碑,而且家中的子弟还有了优先当官的权利。这让那些本就想和萧毅拉上关系的富户士绅都是大喜,心中都开始琢磨到底该捐献多少才合适。卷的少了,上不了功德碑不说,还入不了总督大人的法眼。卷的多了,又有些肉疼。一时间很多人都是抓耳挠腮,但是又不方便跟他人商量。都怕别人知道了自己的打算,比自己捐的多。

    这些人一辈子钱是不少,可是家里却没有当官的,掌权的。如果不是那些背后有靠山的人,他们的财富就像建立在浮沙上的一样,很容易就会被失去。甚至有些时候,财富还会成为他们丧命的理由。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天下乱了,不管大家以前有什么靠山,现在统统都不好使了。滁州这一亩三分地上现在最好使的,最大的就是定北侯兼六省总督萧大人了。没听那圣旨上说吗,以后只要是萧大人打下的地方,都归他官,不管是人还是钱。以萧侯爷如此的猛人,以后收复失地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到时候那些地方都要派人去当官。此时若不趁着萧侯爷刚势头刚起的时候巴结,那会遭雷劈的。

    这些生意人都会计算成本。眼下他们看起了是付出了一些银钱,可是将来的回报绝对是巨大的。作为生意人,这点眼光他们还是有的。甚至有那心思缜密的,从萧毅的话中已经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这位萧侯爷日后定不会甘心居于人下的。

    众人尚在思量到底捐献多少钱的时候,突然一声像女子一样尖细的声音从东侧的观礼席上响起。

    “草民何大拿捐资一万两,帮助侯爷招兵买马,驱逐鞑子!”

    众人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胖子头戴遮阳帽,身穿一袭青色交领长袍,体型壮硕,身高足有**尺,满脸的肥肉,肥肉中间有一双精明的小眼睛。小眼睛上面是两条扫帚眉。长的端是丑陋好笑。这么粗壮的一个男子竟然说话细声细气。犹如女子,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滁州城中基本没有人不认识这位何大拿,外号“何小娘”。不光是因为他的长相和腔调,更是因为他手下经营的产业。滁州城的秦楼楚馆凡是有些名气的倒有三成都在他的名下。而且他还有其他的丝绸,玉器,陶瓷生意等,在这滁州城中也是一号数的上的人物。作为青楼的老板。他自然也是有后台的,那就是原来的滁州知州。

    这人虽然看起来五大三粗,傻傻呆呆的,说话又不阴不阳的。但是心思深沉,并不像他表面上那样简单,一贯善于见风使舵。如今后台被萧毅给砍了。他自然要重新搭上新的关系。没想到徐华派人来找他,将事情一说,他立马就答应了,双方是一拍就合。

    现在到了需要他上场的时候了,他就不失时机的跳了出来。这个家伙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不能将标准一开始就整的太高,否则将其他人给吓住了就不好玩了。所以一开始只说一万两。他打算先把众人都给哄起来,到最后自己在看情况适当的加一些。这开始和收尾都有自己露面。萧侯爷要想不注意到自己那是不可能的。

    果然。萧毅听到他的声音然后再看到本尊的时候那一瞬间有被雷到的感觉,随即哑然失笑。转头对徐华轻声道:“这就是你找的人,果然有些意思。”

    徐华也是有些好笑,但是忍住了。只能感叹世上之大,无奇不有。

    “晦气,竟然让何小娘给占了头筹。”一个留着山羊须的中年人愤愤道,随即站起来大声喊道:“草民董万昌愿捐资一万五千两白银,以资军用。”

    “草民邓天顺愿捐两万两。”又有一个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草民马卓愿捐两万八千两。”

    “草民……”短短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表示要捐款的人已经有十来个。

    这些人中有徐华提前安排的托,也有一些是受到别人带动自发捐款的。

    眼看着别人都如火如荼的开始捐款,剩下的人都有些着急忙慌了。要是再不捐,这价码是越来越高了,到时候想捐也捐不起了。

    于是,很多人都纷纷站起身来,嘴里嚷嚷着要捐款。这个三万,那个就要比他高,来个三万五,下一个又是四万。一些人甚至都是有备而来,将从怀中掏出厚厚的一沓银票使劲的嚷嚷着。

    台上的刘谦和陈子龙,黄志忠等人都看傻了,大明的百姓什么时候这么爱国了。平时虽说自己也收点好处什么的,但是还真是比不上这位新晋定北侯啊。看人家这公开收好处,场面还如此火爆。什么时候要是给自己送礼的人也能这么积极主动,那真是做梦都会笑了。

    萧毅也是有些发愣,眼前这个情景却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这是好事,他自然是不会嫌多的。只是这场面有些混乱,得控制一下。否则一会儿万一发生什么流血事件,那真的就糗大了。回头传到市井之中,肯定会变成滁州众乡绅富户争相贿赂定北侯,因为人多而挤死踩死数十人云云的笑话。那么他萧毅真的就成了古往今来最牛的贪官了。

    那些普通百姓也是傻傻的看着这群手中拿着银票,嘴里边大声嚷嚷的有钱人们,心中都在嘀咕:这还是以前的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吗?

    “咚咚咚!”点将台上的牛皮大鼓忽然被敲响了,场中吵吵嚷嚷的众人都吓了一跳,顿时安静了下来。(未完待续。)

    ps:  本来承诺发两章的,可是从昨天一直到今天上午,不晓得为什么我总是进不了作者后台。所以只发了一章。老猫食言了,向大家道歉。所以今天发三章补上昨天的。

一百二十章 厚道的萧侯爷

    萧贵扔掉手中的鼓槌,走到台前大声道:“诸位请安静。各位父老的热心侯爷和两位天使以及知州大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凡是想要为朝廷,为大明尽力的,不管数量多少,我们都是欢迎的。为了保证大家都能够为国尽力,请大家将自己的姓名以及捐款的数目都登记在册,事后知州衙门会派人上门收取。大家都是滁州城中有声望的人物,如此大声吵闹却是失了体统。”

    萧贵说完,一挥手,男扮女装的徐琳带着几个原本衙门的中的师爷,胥吏等带着纸笔分成两队,分别向东西观礼席上走去。

    那些个吵着要捐钱的人这才想起是在军营当中,立马都噤声了。有些人心中暗暗叫苦,刚才喊着捐多少多少纯粹是凑热闹,盲目攀比。现在人家拿着纸笔上来了,要清清楚楚的记下,顿时有些后悔。若真的照自己刚才喊的捐,那会肉疼死的。只能祈祷自己喊的时候别人没有听见了。

    “嘿,刘兄,你刚才不是喊着要捐五万两么,这会怎么变成了两万两。”一个瘦子忽然喊道。

    那个姓刘的支支吾吾的,脸一下子变得涨红。现在大家都静下来了,刚才那人说话的声音就显得特别的大。他感觉到好多人都在朝他这边看过来。眼前负责登记的那个唇红齿白的年轻师爷也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他。他真狠不得将那个多事的家伙的嘴给撕烂,可是他不敢。

    “有么?那可能是你听错了吧。”姓刘的不想出那么多,狡辩了起来。

    “兄弟我怎么可能听错。再说了,方兄,王兄,他们几个也都是亲耳听到你说五万两的。你声音喊的那么大,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难道他们也听错了么?”那个瘦子好像跟姓刘的有仇似的,跟他死磕上了。

    旁边的几位瘦子提到的家伙也跟着凑热闹。他们一致表示自己绝对听到姓刘的要捐五万。

    姓刘的现在真的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他狠狠的瞪了那个瘦子一眼,深吸一口气。对着眼前等着记录的徐琳讪笑道:“我刚才说错了。我要捐五万两。”

    徐琳对于这些商贾没有一点好脸色,虽然看到这姓刘的狼狈样也想笑,但是还是板着脸认真的记录了下来,并且让他按手印确认。这样一来,你就是想反悔都没得反悔了。

    这些人很多人平时在生意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龌龊,此时都是有机会给你穿小鞋那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有了姓刘的榜样在前,倒是没有几个人再敢不认帐。丢脸不说,要是侯爷一生气,给自己安排个戏弄官府的罪名,那么再多的钱都不是自己的了。所以都是乖乖的配合,按手印。没办法,这都是自愿的。人家侯爷又没逼你。

    观礼席上也就是一百多人,半个时辰左右所有人都登记完了。看着徐琳忙碌的身影,萧毅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这个女孩不仅人长的漂亮,但是却不是一个花瓶。这些日子却是也帮了自己不少忙,找机会感谢一下人家。

    看着那些商人有些愁眉苦脸的日子,萧毅忽然想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做倒爷。现在领地中的各项物资的生产都已经规模化,每天的产量都是惊人的,所以过几天就必须将仓库中的物资出售。方便腾开仓位。尤其是粮食更是每天都得卖掉一些。但是系统的市场给的价格实在太低。而且卖出的钱也不能在现实中使用。自己日后南征北战,要不断的扩军。必须要有大量的粮饷军费。粮食自己不愁,可是钱却不多。这一次虽然有这些商人捐款能够暂时解决问题。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寻找一条比较稳定,又来钱快的方法。

    乱世之中,什么最贵,粮食啊。领地那么多的粮食,卖给系统市场还不如卖给这些商人。卖给他们可以得到真金白银。商人们再到手一卖,那也赚的不少。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只是如今滁州到领地中间的路都被鞑子给占了,只能先从市场中买进,然后再卖给那些商人。虽然赚的少些,但是还是有不少赚的。毕竟量大啊。等日后,凤阳府,河南,陕西都光复,那就直接从领地运粮出来卖,赚的就更多了。

    除过粮食,武器,铠甲,木材,石料,甚至葡萄酒都可以卖。这些都是赚钱的路子。日后有条件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开采的原金铸成金币用来发行,和白银,铜钱实行兑换。金银都是硬通货,数量多了,更会促成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了,还有战马。自己马场中那些战马身形高大,是这个时候的人所没有见过的。这一拉出去个个都是神驹啊。江南本就少马,再加上北方如今都被鞑子占了,战马更是少的可怜。自己这些马一出面,肯定会引起轰动。那可就值老钱了。自己如今顶着定北侯,六省总督的帽子,再加上手下的这些士兵,相信没有那个不开眼的敢打自己的主意,都得老老实实的公平买卖。

    萧毅这么一想,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眼前堆的金山银山。一时间魂游万里,已经浑然忘了自己还在校场上。

    “侯爷,侯爷!”一个清脆绵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唤醒了正在无限yy的萧总督。

    萧毅下意识的擦了一下嘴边,转头一看,原来是徐琳已经等级完了,正俏生生的站在他的身后,一脸诧异的看着他。

    萧毅嘿嘿一笑,老脸一红,笑道:“统计完了?汇总了吗?”

    徐琳看着萧毅好像做坏事被撞破的样子,心中一乐,嘴唇一抿,正待发笑,但是立刻想到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急忙肃容道:“禀告侯爷,此次捐款人数共计一百三十五人,捐款数量三百六十八万两白银。”

    “乖乖,这么多!”萧毅在心中惊叹道。他本以为最多能收个几十万两都不错了,可是没想到竟然达到三百多万两了,看来这江南的富人还真是多啊。

    但是他却不能表现出太过惊讶的神情,眼中的惊讶之色一闪而过,淡淡道:“本侯知道了,辛苦你了。回头让徐大人派人去各户收取吧。”

    一边的徐华应声道:“下官遵命!”

    其实三百多万两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