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士兵们在煮饭,那些孩子们的口水都流了出来。一些胆子大的悄悄的靠近,眼睛直愣愣的盯着那锅中翻滚的米粥。

    那些大人看见士兵们没有呵斥孩子,也是胆子大些了,虽然没有靠得太近,但是他们不停的吞口水的样子还是表明了他们的饥饿。

    这也难怪,明末由于小冰河期,西北地区连年大旱,河南也在其中。再加上战乱,壮劳力都死光了,剩下的这些人只能是经常挨饿了。

    正好出来巡查的萧毅看到了这一幕,心中酸酸的。对他来说,不管是前世,今生都没有挨过饿。根本就不知道饿的滋味。可是对这些穷苦的百姓来说却很久都不知道吃饱的滋味了。

    “吩咐下去,将村中所有的百姓都召集起来,让他们今天都吃顿饱饭!”

    身后的一个亲卫转身传令去了。

    “宁做太平犬,莫为乱离人!”萧毅忽然想起了这两句诗。人要是吃不饱,穿不暖,真的还不如太平年月的一条狗过的舒服。只有结束这乱世才能让所有的百姓都能顿顿吃饱不是梦。这一切必须早点结束。而我就是这个乱世的终结者!萧毅心中暗暗的发誓。

    ps:感谢“鬼打炮”大大和“csrencs”两位大大的打赏,老猫表示很激动。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收到打赏,激动的客气话都不会说了。唯有努力更新来回报各位支持我的大大了!各位继续收藏,继续打赏啊……

三十一章 骑兵营,冲锋!

    春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整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

    萧毅走出屋子,伸了一个懒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清香的泥土味让他顿时觉得心神舒畅。在前世的时候想呼吸到这样清新的空气可是不容易啊!

    其实,一直留在古代也是挺好的!最起码不会有有毒的空气,注水的猪肉,被污染的河水……萧毅如是想到。

    士兵们已经开始埋锅造饭了,斥候队的人依然在村子四周尽职的探查。

    萧贵在不远处看着领主大人闭着眼睛惬意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自己这个领主大人还真是有趣,不像一般的领主那么的古板。

    “大人,该用早饭了。”萧贵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大口的喝完了一碗大米熬制的白粥,再啃了一块干粮。萧毅抹了一下嘴巴,对一旁的萧贵说道:“该出发了。”

    萧贵放下手中的碗出去安排亲卫传令去了。不多时,村子里就响起了人喊马嘶的声音,部队已经在集结了。

    忽然,萧毅听见天空中传来了传讯鹰尖锐的叫声,这是它们发现敌人的信号。

    看来有仗要打了,毕竟这是敌占区。萧毅并没有觉得意外。

    萧贵从外面进来了,神色平静的道:“大人,敌人至少尚在五十里之外。”萧毅闻言点了点头。

    鹰的眼神非常好,所以能在高空发现很远的敌人。但是斥候队的侦骑都在五十里外活动。既然现在没有听见斥候队发现敌情时的鸣镝,说明敌人还远,而且不一定发现了他们。

    毕竟这里离信阳不远了,发现清军也很正常。不过现在清军的两大主力都在江南,湖广一带,能在这里出现的都是当地的绿营兵和少量的驻防八旗兵。以这些绿营兵的战力那是绝对对火狮军构不成威胁的。

    “让骑兵营做好战斗准备,其他人即刻出发!”萧贵判明了情况之后吩咐身后的亲卫去传令了。

    这时天边也响起了鸣镝的声音,看来敌人已经接近五十里的范围了。

    “让武奇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后马上赶上来。”萧毅向萧贵说道。

    有了萧贵,萧毅倒是没什么事情可做了。出了屋子,萧英已经把赤血牵了过来。萧毅翻身上马,一夹马腹,策马冲了出去。身后的亲卫们也纷纷跟上。

    官道上,一队清兵正在巡逻。他们正是驻守在信阳城的绿营兵。因为昨天接到陕西总督府的消息说是有李自成的残部进入了河南境内,要给地提高警惕,加强戒备。所以这伙清军今天被派出来在信阳城五十里的范围内巡逻。

    这伙清军有五百人左右,带队的是一个守备。因为河南初定,所以大部分的士兵还都是新招收的守兵,只有少量的骑兵。骑兵和步兵的比例大概是马一步九,也就是说这些清兵只有五十骑左右的骑兵。

    这个带队的清军守备根本就没有将今天的巡逻当作一回事。在他看来就算真的有残部突入河南,见到大清军队躲都来不及哪还敢主动挑衅。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自寻死路。

    “大人,你说我们会不会真的遇见流贼残部啊?”守备旁边一个千总问道。

    “遇到了才好呢!爷巴不得他们能来!自打爷们从北直隶投了大清,这一路过来都是所向披靡,李自成那贼子被我大清勇士打的是节节败退,落花流水。那些流贼现在见到我大清军队都是闻风丧胆,哪里还敢主动找死。他们要是今天让爷碰上了,爷定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守备一口标准的京片子,一脸傲然的说道。

    “那是,大人的武勇在咱们营中那可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弟兄们可都是仰慕的紧呢!那些流贼最好祈祷别让大人碰见他们,否则定让他们有来无回”千总一脸谄媚的恭维道。

    那守备被手下一顿马匹拍的有些飘飘然,一张大嘴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自己此刻骑在马上的身姿都更加的威武不凡了。

    清军守备脸上的笑容还没有褪下的时候却忽然听见有隆隆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向这边传来,而且声音越来越近。

    “这是骑兵!”在军中混了这么长时间,清军守备很快的就判断出这是大量骑兵快速行进才能发出的声音。而且从声音中判断自己这些人马已经被包围了。

    自己人?不太可能。这信阳城就这么点兵马,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骑兵啊。再说了对方摆出来的阵势也绝对不是自己人会做的事情。难道真的是……

    “李自成残部?”清军守备和千总异口同声,面面相觑道,刚才两人神采飞扬的脸现在已经是苍白一片。

    事实没有让他们失望,很快的,在他们的周围出现了数以千计的骑兵。那些骑兵手中雪亮的斩马刀在朝阳下刺痛了他们的眼睛,更是让他们的衣衫被冷汗浸透。

    五百人对上几千骑兵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清军守备刚才还雄心勃勃的一颗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骑兵营的营长武奇冷冷的看着不远处那些张皇失措的清军,冷峻的脸庞上没有一丝表情。

    看着几千黑压压的骑兵,所有的清军已经没有一点的斗志了。他们纷纷扭头看向他们的守备大人,希望他能够作出一个英明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只要能够活命,在哪里当兵都是一样的。以前他们是明军,现在是清军,再变成大顺军那也没什么。日后若是有机会在当回清军不就行了。投降对他们来说就是保命的绝招,什么军人的荣誉,忠义在他们的词典里是没有的。

    清军守备在众位弟兄殷切的目光注视下不负众望的打起了白旗。那些清军看到后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一些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清军怪异的表现让武奇有些疑惑,但是他可顾不了那么多。他接到的命令是速战速决,不留俘虏。

    “骑兵营,冲锋!”武奇雪亮的长刀向前虚指,身后隆隆的马蹄声顿时响彻天地。

三十二章 英雄的选择

    夜已深,大部分的人都已经入睡了。此时扬州城中一间房中,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矮小的老者正在案前奋笔疾书,一双精光闪闪的眼睛时而闪过几分忧虑和哀伤。

    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一个健壮的年轻人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义父,这么晚了您唤孩儿前来不知有何吩咐?”年轻人来到案前躬身问道,声音很是恭敬,但是神情却似有些凝重。

    “德威,坐下说话。”老者抬起头向那年轻人笑着招呼道。

    “谢义父。”年轻人在一旁的椅子上做下了。

    “德威?今天是什么日子了?”老者忽然问道。

    “回禀义父,今天是弘光元年四月二十二日。”年轻人回答道,语气中也有几分无奈。

    “四月二十二日了!这么算来建奴已经围城四天了。不知道还有几个四天啊?”老者似是喃喃自语,又似乎说给那名叫做德威的年轻人听的。

    义父的话让德威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房间中顿时静了下来,只剩下案上那快要燃尽的蜡烛不断的发出“噼啪”的声音,一颗颗烛泪像透明的鲜血一样流进了烛台的底部。

    忽然德威猛的站起身来恨恨的道:“要不是昨日李栖凤,高岐凤这两个贼子率众降了鞑子,扬州城的局势绝不至糜烂到如此地步。这两个狗东西他日定会遭雷劈的!”

    这个矮瘦的老者正是南明朝廷内阁大学士,督师朝廷的兵部尚书史可法。那个健壮的年轻人是他的部将兼义子史德威。

    清兵在多铎的率领下,分兵亳州、徐州两路,向南推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徐州、亳州、盱眙,并乘势下淮安,夺泗州,渡淮河。四月十九日,明朝降将许定国引多铎师至扬州城下,水陆两师将扬州城团团围住。史可法向朝廷求救,可是此时的弘光帝却依然沉湎于酒色之中,对于史可法的求救竟然不做回应。

    更可怕的是清军对扬州却是围而不攻,并且派明朝降官降将向城内劝降。史可法忠肝义胆,一心忠于大明,慨然怒斥劝降的降将,兵将多铎的劝降信付之一炬。史阁部虽然忠义凛然,但是清军的劝降也造成了扬州城内人心惶惶。终于,总兵李栖凤和监军副使高岐凤偷偷的率众投降,不仅使得扬州本就薄弱的防卫力量更加薄弱,而且让那些意志不坚者更是心思动摇。

    而此时,原来的江北四镇只剩三阵。四镇中最骁勇善战的高杰被明将许定国诱杀,最为忠义的黄得功此时尚在安庆一带与左良玉之子左梦庚带领的叛军相持。另外的两镇刘良佐,刘泽清一个已经降清,一个正在观望,也是意在降清。可以说此时的扬州城已经是危如累卵,朝夕可破,只是清军不知为何却一直没有攻城。

    史可法站起身来拿起桌上的几封书信向史德威招手道:“德威,扬州城破就在旦夕只见,为父已经决定与城池共存亡。这几封书信在我以身殉国之后你帮我转交。为父不胜感激。”说着,史可法那一直笔直的腰杆竟然向史德威深深鞠了一躬。

    “义父!”史德威颤抖着接过书信,“扑通”一声跪倒在史可法面前,抬了抬嘴皮子,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早已是泪流满面了。

    史可法扶起跪在地上的史德威,原本眼中的那些哀伤,忧虑之色再也没有,换上的是一片无比坚毅的神色。

    “德威,男儿有泪不轻弹,速速起身,切莫作此小儿女情态。先帝能为国死难,我史可法老迈之躯亦当效法先帝。自今日起,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史德威踉跄着站起身来,早已经是泪眼朦胧,眼前义父瘦小的身躯在他的眼中却是如此的高大,如此的挺直,自己在他面前感到如此的卑微。

    “大明有如此忠臣,却要亡于鞑子之手,天何其不公也!”史德威在心中愤恨的喊道。

    城外的清军大营中灯火通明。以多铎为首的满清将领列坐于多铎的帅帐中商议着军情。

    多铎高居上首正中的帅位,其余的将领分满汉两列而作。

    “豫亲王,那史蛮子如此不知好歹。今日王爷遣人送去的书信那史蛮子竟然看都不看一眼就扔进水里了,简直是不知死活。依我看,等到破了城,一定要将这史蛮子剁成肉泥,也好让那些不知好歹的南蛮子们知道我八旗勇士的厉害。”一个黝黑粗壮的满人将领气哼哼的说道。

    “谭泰,稍安勿躁。史可法虽然不知好歹,但其忠义颇为可嘉。这种人值得我八旗勇士敬佩,总好过那些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之辈。他日破城之后抓到史可法,你不可轻易造次,我自有主张。”多铎看了眼暴躁的谭泰,悠悠的说道。

    多铎的话让帐下那些明朝的降将心中颇不舒服,一个个脸上现出不自然的神情来,但是却不敢现出愤恨之色。他们不敢那多铎怎么样,却都在心中恨上了不知好歹的史可法。

    “鳌拜,红衣大炮还需要多久才能运到?”多铎的眼光看向自己左手第一个位子上的一个一脸彪悍的满洲将领。

    “禀豫亲王,两日之后应该就到了。这两日因为天下了些雨,路上不好走,所以有些延误了。”鳌拜起身恭敬的答道。

    多铎笑着点点头又看向右手边的一个将领道:“怀顺王,本王记得运送红衣大炮的是你的部下吧?”

    那怀顺王正是早已经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耿仲明。此人和孔有德,尚可喜三人分别被清廷封为怀顺王,恭顺王,智顺王,合称三顺王,是比吴三桂资格还老的三个大汉奸。

    听到多铎发问,耿仲明连忙起身躬身答道:“回禀豫亲王,正是小王部下运送大炮。小王保证两日之内将大炮运到,绝对不会耽误了王爷的大事。”

    “好!两日之后等红衣大炮运到,全军就开始攻城。定要生擒史可法!破城之后,全军大索十日!”多铎意气风发的霍然起身大声说道。

    “是,谨遵王爷号令!”底下的将领齐声应诺,尤其是那些满人将领听到大索十日后一个个脸上都露出贪婪残忍的笑容。什么叫大索十日?就是十日之内,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百无禁忌。这一向是野蛮民族的最爱干的事情,当年的蒙古人就有这种习惯,每下一城就会屠城。封刀之日,活下来的就成为幸运的奴隶!

    繁华的扬州城即将陷入一场惨绝人寰的恐怖屠杀之中,这场人类史的惨剧能够被避免吗?没有人知道。

    ps:很抱歉,今天发的晚了,老猫自己面壁思过十分钟!下不为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有票票的投票,有钱的打赏,啥都没有的拜托收藏!鞠躬!

三十三章 生死时速

    “报…”传令兵的声音老远的就传进了黄得功的帅帐之中,紧接着外面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听到声音的黄得功不等传令兵进来禀报就几步跨出了大帐。

    “快说,扬州的情形怎么样了?”黄得功一把抓住传令兵的胳膊,着急的喝问道。

    黄得功本来就是一个猛将,臂力奇大,那名士兵被他这一抓之下手臂顿时感觉像被一个铁钳子夹住一样,痛彻入骨。但是他知道总兵大人是无意之举,只是想尽快得知扬州的消息,当下也只得忍着疼痛禀报道。

    “禀告侯爷,自从鞑子十八日来到扬州城下之后,便分水陆两师将扬州城团团围住。只是奇怪的是鞑子却是围而不攻,不知道是在等什么。而且还派人劝降史阁部。却被史阁部严词拒绝。”

    “难道朝廷没有派遣援军吗?扬州一下,南京也不就不保了!难道马大人他们不知道这个利害关系吗?”黄得功打断了士兵的话,焦急的问道。

    “侯爷,史阁部曾经派人向朝廷求援,然而朝廷只是勉励史阁部奋勇守城,并无一兵一卒援救。”传令兵也是愤愤的说道。

    “那么刘良佐,刘泽清那两个家伙在做什么?”

    “禀告侯爷,刘泽清已经投降了鞑子,刘良佐虽然也接到了扬州的求援信,但是缺按兵不动,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传令兵退下之后,黄得功狠狠的一拳砸在案上,心中被愤怒和担心的情绪所充满。愤怒是因为刘泽清和刘良佐这两人的所作所为。刘良佐虽然现在没有降清,但是他的目的黄得功可是看的一清二楚。这个家伙是在观望,一旦形势不好,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投降鞑子。焦急是史可法的安危。

    黄得功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为人平时也颇为跋扈,但是他有一个很大优点,就是颇为忠义。而他平时最为佩服和敬重的人就是史可法。当年江北四镇之间正是因为有史可法在其中斡旋和调解所以才能相安无事。曾经有一次,高杰带人偷袭了黄得功,差点把他弄死。事后愤怒不已的黄得功扬言要倾全部兵力进攻高杰,以报一箭之仇。

    眼看着南明朝廷之间最有战力的两镇要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朝廷只得派史可法出马调解。要说史可法的个人魅力就是大,这两个平时桀骜不驯的军阀在他的调解下迅速的息事宁人,避免了一场让亲者痛,仇者快的流血事件。而且因为这件事情高杰更是心下羞愧,这才请命前去河南,却最终被许定国给害死了。

    本来就敬重史可法的黄得功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更是对史可法敬重不已,在他的心中甚至把史可法当成了自己的父亲一样。如今听到扬州被围,所以非常担心史可法的安危。连拍十几拨人不间断的打探扬州的消息。可如今的形势看起来已经让人到了让人绝望的边缘了。

    虽然清军暂时没有攻城。但是征战多年的黄得功却知道清军一定是在等待大炮的到来。经过这么多年和明军的战斗,清军已经明显的体会到大炮攻城的威力。再加上满族本来就人数稀少,死一个就少一个,绝对不能轻易的让那些八旗子弟去城墙下送死。一旦大炮运到,清军肯定会立刻开始攻城。以史可法的性子,城破之日就是他殉国之时。

    黄得功此时恨不得立刻率军驰援扬州,可是理智告诉他不可以。此时左梦庚的二十几万军队正在安庆附近虎视眈眈。自己虽然有信心击败左军,但也不是朝夕可就的事情。而且现在江左空虚,就算自己击败左军之后却还得面对南下的李自成残部和阿济格率领的另一部清军主力。自己一旦撤离,南京的侧面就直接暴露在这一狼一虎的抓下了。

    “史阁部,虎山无能!只有祈求您老吉人天相了!若是日后有机会,虎山一定会为您老报仇雪恨,亲手干掉刘良佐,刘泽清这两个王八蛋!”黄得功在心中权衡了利弊之后心中黯然,只能面向扬州的方向深深一拜。

    “萧贵,前面是什么地方了?”骑在赤血身上疾驰的萧毅大声的问道,声音中充满了急切。

    跟他并马奔驰的萧贵也大声的回答道:“过了前面的滁县不远就到了应天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