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毅一怔,心中顿时有些忐忑,基地难道出事了吗?

    当下毫不迟疑,立刻命令领主助理打开消息内容。

    匆匆看完之后,萧毅猛的一下站起身来,眼睛直直的望着身前的萧贵,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有惊讶,有惊喜,又有不可置信,又带着惶恐和不安,嘴里不知道在喃喃自语些什么。

    萧贵也发现了自家大人的脸色不对,不由的有点担心,往前走了两步,才听见萧毅嘴里喃喃自语的竟然是:“我有孩子了?我要当爹了?我竟然有孩子了?我竟然要当爹了?”

    原来刚才的消息是留守基地的绮玉启动基地的紧急信息传递功能发来的。这种功能,只能在领主和被领主授权者之间使用才可以。在萧毅离开基地的时候,他就已经授权了绮玉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绮玉虽然是系统强加给萧毅的老婆,但是除了没有自然人的成长记忆之外,她具备任何一个贤惠的主妇应该具备的一切优秀品德。

    她虽然身怀六甲,一个人留守基地,非常思念夫君,但是却从来没有启用过这个紧急传递功能来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她不想因为儿女私情而让征战在外的夫君分心。

    这次事情要不是十分紧急,关系到基地的生死存亡,绮玉依然不会动用这个特殊功能的。

    在信息中,绮玉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基地遭到了不明武装人员的刻意窥探。虽然被守卫基地的士兵给快速的消灭了,但是仍然有越来越多的不明身份人员在基地周围出现。绮玉怀疑有人要对基地不利。

    第二件事就是告诉萧毅他快要当爹了,再过两个月孩子可能就要降生了。

    萧毅现在的注意力完全被自己要当爹了这个消息所吸引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已经有快一年的时间了,言谈举止也越来越向这个时代的人们靠拢了。但是从他的内心来讲,他对这个世界依然有一种疏离感。他总感觉自己跟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关系,是被系统生生的绑架过来的。

    正因为这种感觉,让他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多多少少还有些在游戏中的感觉,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但是绮玉怀孕的消息一下子让他心中有了一种奇怪的踏实感,让他觉得一下子跟这个时代亲切起来,有了一种亲密的联系。

    但是此刻的萧毅却顾不上去感叹血脉相连的神奇,因为他很快想起来另外一件严峻的事情。

    基地正在被人窥探,随时都有被发现并遭到攻击的可能。

    萧毅脸上神色变幻,对于妻儿的关切,对于基地安危的担心让他一向云淡风轻的脸上浮现出了浓浓的忧色。他如一只困兽般的走来走去,嘴里喃喃自语,拳头不时的握起放松。

    大人有后了,这个消息让萧贵心中振奋不已。

    可是萧毅的表现却让萧贵有些迷惑,大人的表情在惊喜过后似乎是极度的担忧,这在一向淡定的大人脸上可是头一次看到啊。

    “大人,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萧贵愿意为大人分忧!”

    萧贵的声音让忧心如焚的萧毅停了下来,他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最信任的大将,然后向他说出了自己刚才收到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担忧。

    萧贵听完之后,眉头也是微微一蹙,稍微一思索道:“大人,末将以为,那些不明身份的探子应该是鞑子的人。”

    萧毅点点头道:“目前看来,鞑子的可能性最大。多尔衮在我们手底下连连败北,早已经对本督恨之入骨。他们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我们,就把注意打到了我们的后方基地。想对我们来一招釜底抽薪。”

    萧贵道:“我们从基地带着大军千里迢迢而来,一路上不可能隐藏形迹,多尔衮只要稍稍一查,就能查到基地的大概位置。不过,秦岭山绵延八百里,基地的位置又十分隐秘,而且还有许多伪装,鞑子想要找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末将愿亲领一军连夜赶回基地救援,一定保的夫人和小公子的安全。”

    所谓关心则乱,萧贵的一番话让萧毅逐渐的冷静下来。

    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自己不能先乱了方寸。

    他闭上眼睛思忖了片刻,再睁开眼睛时眼神中已是一片清明坚毅。

    他已经做好了决定。

    “远水救不了近火,若是贸然回师救援,正好就遂了多尔衮的下怀。我们在江南的大好局面很有可能就会被倾覆。而且千里迢迢赶回去,也不一定来的及。”

    平静的语气,坚毅的眼神,萧贵便知道自家大人已经心中有了打算,便不再做声,只是静静的听着。

    “如今我们在江南的已经稳住了局面,声望如日中天。而且我在朝堂上的布局即将发挥作用。北面多尔衮依然贼心不死,随时想伺机再度南下。阿济格还在芜湖一带与黄得功对峙,李自成在江西也是虎视眈眈。整个江南局势如今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

    “随着我们的地盘越来越大,我们的兵力已经越来越捉襟见肘。而新兵虽然招募了不少,但是尚未形成战斗力。因此,我们江南的兵动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动会得不偿失。”

    “诚如你说的,虽然鞑子活动频繁,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基地所在。而且秦岭之上山高路险,地势险要,鞑子就算发现基地,也没有办法动用太多的兵力前去攻打。以基地的兵力来说,自保暂时还是无虞的。”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做最坏的打算。基地是我们的根本所在,容不得半点闪失。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基地自救。”

    萧贵不解,问道:“末将不明,基地兵力非常有限,如何才能自救?”

    萧毅的脸上突然显出了一种玩味的表情:“你说,若是在关中,若是再出现一支定北军,而且实力更加强大的话,多尔衮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萧贵闻言一怔,继而恍然,振奋道:“大人,末将懂了。那当前我们该做什么?”

    萧毅扬起头轻轻呼出一口气,缓缓道:“去南京!”(未完待续。。)

二百九十五章 发难

    南京皇宫,偌大的奉天殿里,今日罕见的站满了人。相熟交好的官员们凑成一堆,三三两两的在低声聊着;整个奉天殿里一片嗡嗡声。

    马士英站在左手首位,昂首挺胸,在他的身边围绕着好几名官员,自然都是些溜须拍马之辈,说这些奉承逢迎的话,听的老马不时的抚须一笑。但是细心的人可以发现老马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焦虑。

    马士英有些奇怪,皇帝都有大半个月没有上朝了。昨天晚上,宫里派人传出了消息,说是今日要举行朝会。

    老马打听了一下,听说是勋臣之首忻城伯赵之龙和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两日昨日联袂去找了皇帝后,皇帝才决定今日举行朝会的。

    这两人和史可法当时都是崇祯皇帝钦点的镇守南京的三大重臣。史可法被自己给弄出了经常,如今还在扬州待着。

    赵之龙也一向都是花天酒地,根本不上朝的主。韩赞周也被卢九德排挤的郁郁不得志,整天待在家里也是无所事事。

    这两位平时也没见有什么联系,他们竟然联袂进宫找皇帝去了?

    世事反常定为妖,老马闻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心中也升起了警惕。

    但是当他得到消息的匆匆进宫想去皇帝跟前打探消息的时候却被告知皇帝下了命令不见任何臣子。

    想到小胖子对自己的宠信,老马暂时压下了心头的不安。他实在想不出目前能有什么事情对自己不利的。

    可是当马士英看到久不上朝的忻城伯赵之龙等一干勋臣时,他心中顿时升起了一丝不安。

    尤其是赵之龙在和其他勋臣官员打招呼的时候还会不时的向马士英看一眼。更让老马心中狐疑起来。

    此时,传来了一声有些尖细高亢的声音:“皇帝驾到!”

    众位官员顿时噤声,纷纷归位,三呼万岁,行大礼参拜。

    朱由崧睡眼惺忪的看着下面跪了一地的官员,摆摆手道:“众卿平身。”

    昨日他正待享用锦衣卫指挥祖泽傅进献的一对娇艳无比的姐妹花,却被平日根本见不着的赵之龙和韩赞周两人给搅扰了兴致。

    虽然皇帝都已经快遗忘了这两人的存在,但是他们毕竟是先帝钦命留下的三大镇守大臣,不能不见。

    赵之龙二人早已经得了尤条的吩咐,只对皇帝说要有大事在明日早朝上奏对。请皇帝明日升朝。满朝文武一起来商量。

    朱由崧根本无治国之才,更无治国之心,心中一直惦记着那对娇艳的姐妹花,看他二人也无多说的意思。心中倒是称意。便很痛快的答应明日升朝。还特意吩咐司礼监卢九德记得提醒自己。

    赵之龙二人一走,皇帝生怕又有人来搅扰自己的好事,吩咐卢九德不见任何大臣。

    这道命令让老马也吃了闭门羹。

    朱由崧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旁边的司殿太监。

    司殿太监一挽手中的拂尘,尖细的声音喊道:“有本奏上,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殿下闪出一人,大声道:“臣有事启奏。”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章正宸。

    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所以当章正宸出班奏事的时候,百官顿时都来了兴致,都齐齐竖起了耳朵,想知道这次又是哪位同僚触到了霉头。

    有明一代,御史的权利极大,几乎是无事不可奏,无人不可劾。尤其是在中后期,言官的权利更是极大。他们骂皇帝,劾大臣,几乎就没有他们不敢骂的人,不敢奏的事。而且偏偏还骨头极其的硬。

    可以说明朝文官清流的名气有一大半都是这些言官给挣来的。只是后来随着东林党人的兴起,明朝党争之祸越来越严重,这些言官的作用已经被扭曲,为了搏一个所谓的好名声而彻底沦为了党争的工具。

    弘光朝,虽然吏治**之极,但是也有那么几个敢于说真话,有骨气,有见识的大臣。章正宸就是其中一个。

    他从崇祯朝的时候就是都御史,每次弹劾之人却是都是确实有问题,弹劾之事确实存在。而且证据确凿的。

    所以当他出班的时候,众文武官员的耳朵都竖了起来,许多心中有鬼的人都是惴惴不安,生怕弹劾的是自己。

    “臣今日要弹劾三人。”章正宸的话掷地有声,顿时引起朝堂上一片哗然。

    朱由崧心中也是一惊,因为早起的那些迷糊劲也立刻消散了。在他的印象中,自从他当监国到皇帝以来,还没有见过哪个大臣一次在朝堂上弹劾过三名大臣,所以眼睛也是睁的大大的看着章正宸。

    满朝文武也都是瞪大眼睛看着他,原来要倒霉的还不止一个啊!

    “臣弹劾第一人,乃是原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陈洪范。陈洪范深受皇恩,不思报国,反而勾留鞑子,刺探消息,且助鞑子残害同僚,意图谋反,罪在不赦,按律当斩。”

    章正宸话音未落,朝堂上顿时一片嗡嗡之声,许多官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马士英也是一脸惊愕的看着一旁神情肃整,腰背挺直的章正宸,不明白他要干什么。

    鞑子刚进北京城的时候,弘光朝廷曾经组织了使团北上,试图与多尔衮何谈,想来个划江而治。

    在当时的弘光朝君臣眼中,当时的鞑子是友,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则是贼,是真正的敌人。

    再加上鞑子势大,南明君臣早都被吓破了胆子。虽然当时也有章正宸等少数有见识的大臣上书要求朝廷趁着鞑子刚入关根基不稳,山东河南等地政权处于真空时发兵北上,一举收复这些地方。但是最终还是淹没在了一片议和苟安之声中。

    当时的朝廷主流声音就是联虏平寇,联合清军共同对付李自成。而且当时,马士英,史可法等朝廷中主事的大臣都是这样的想法。

    可以说史可法跟马士英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人格修养上,史可法廉洁,马士英贪婪,仅此而已。

    在朝廷大政,战略目光上,两人真的相差无几。

    清军入关之后,多尔衮还担心南明朝廷会趁着他们立足未稳,挥师北上。刚开始还写信给史可法,表示承认南明朝廷是大明正统,说我们大清军队是来帮助你们来剿灭贼寇来了,没有恶意。

    但是随着几次书信往来,而且清军逐渐在关内站住了脚,多尔衮也逐渐看清了南明君臣的虚弱和无能,就连被当时的南明君臣看做是顶梁柱的史可法在书信中也表现的是懦弱无能,这更加的滋生了多尔衮的野心。

    于是多尔衮开始翻脸了,不承认南明朝廷的中原正统地位,要求小胖子下台,南明俯首称臣,否则就大兵压境,讨伐伪明。

    南明君臣被吓破了胆子,无奈之下,只好组织了一个使团北上与多尔衮议和,试图与清廷划江而治。

    这个使团的正使就是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副使分别为太仆寺少卿马绍榆,太子太傅、都督同知陈洪范。

    使团北上之后,到了北京,却遭受了许多的羞辱,不仅和谈的事情没有成功,而且就连左懋第和马绍榆两人也被鞑子囚禁了起来,半个月后遭到杀害。

    三人之中只有陈洪范一个回到了南京城。

    陈洪范回到南京之后,没有获罪,仅仅受到了遣返回乡的惩罚。

    就当朝中众人已近快忘了这件事的时候,章正宸却忽然弹劾起了一个去官之人,大臣们当然会感到奇怪了。

    众人还在惊愕的时候,章正宸的声音又响起了。

    “臣第二个要弹劾的人乃是锦衣卫指挥使祖泽傅。祖泽傅之父祖大寿深受皇恩,不思报国,反而叛国投敌,为虎作伥,残杀大明百姓。祖泽傅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掌握国之重器,不思报效朝廷,却暗通其父,意图叛国,其心当诛,其罪当斩!”

    章正宸的话犹如又一个大石头落入了水中,又引起了一片哗然。

    祖泽傅是祖大寿的儿子,还是吴三桂的表弟。如今他的老子和表哥都投了鞑子,他却偏偏还在南明朝廷担任着锦衣卫指挥使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朱由崧君臣是多么糊涂。最基本的防范心都没有,不亡国才是怪了。

    难道他们想指望祖泽傅觉悟能高到不说大义灭亲,最少也来个划清界限嘛。

    但是显然是不可能的的,在古人心目中,家庭的观念可是远比国家要大的多的。大义灭亲在古代可不是守提倡的,反而弄不好还有受到惩罚的。

    事实上,这个祖泽傅却是为清廷提供了许多南明的情报,也为清军轻易攻破南京城立下了许多功劳。

    这个重磅炸弹一落下,许多官员都渐渐明白,今日的朝堂上恐怕要掀起一番惊涛骇浪了。

    而且有细心的官员发现,章正宸今日弹劾的这两个人都与马士英有着密切的关系。难道说……

    很快,章正宸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臣弹劾第三人,乃是内阁首辅马士英。”(未完待续。。)

二百九十六章 群情汹汹

    “臣弹劾内阁首辅马士英!”

    章正宸的这句话犹如在平静的湖中扔下了一枚重磅航弹,巨大的冲击力让所有人的耳朵都出现了暂时性的失聪。

    朝堂之上一片静谧,除了少许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一脸的愕然,愣愣的望着脸色如常,挺拔如松的章正宸。

    他莫不是疯了吧,这是许多人的第一想法。

    马士英丝毫没有听清是在弹劾自己一般,竟然愣愣的毫无反应,也是呆呆的看着身旁不远处那道身影,似乎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马士英身为首辅,用人不明,错用陈洪范这等叛国奸贼,致使大臣惨死鞑虏之首,人神共愤,此其一罪也。”

    “马士英担任首辅之后,不思辅佐君王励精图治,破贼拒虏,反而飞扬跋扈,堵塞圣听,卖官鬻爵,搜刮美色蛊惑君王,致使朝政**,吏治败坏,民怨沸腾,此其二罪也。”

    “马士英驭下不严,手下四镇将兵不思报国杀敌,反而烧杀抢掠,荼毒百姓,罪恶滔天,此其三罪也。”

    “马士英罪行累累,罄竹难书,罪大恶极,罪无可赦。”

    “臣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计,为天下百姓计,将此三獠明正典刑。”

    偌大的奉天殿中只有章正宸激昂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马士英终于反应过来了,刚才一口一个马士英,一口一个罪大恶极,让他心中的怒火如充气的气球一般迅速的膨胀起来。

    他首辅的威严从来没有人敢如此挑战。他终于爆发了。

    “竖子大胆!朝堂之上岂能容你胡说八道,构陷大臣,来啊,给我将此人拖下去。”马士英双眼喷火,脸色涨红,手指着章正宸咆哮起来,已经来不及顾忌他的首辅风度了。

    马士英自从当了首辅以来,从来没有人敢拂逆他的意思,更何况在朝堂上当这文武百官的面来弹劾他了。

    那些弹劾的话一字字,一句句都犹如猛火油一般。让他的怒火熊熊燃烧起来。

    马士英首辅当久了。竟然都忘了自己的身份,这金殿之上唯一能发号施令的就是那位皇帝陛下了。那些殿前的大汉将军可不会听他的。

    他刚才的话不仅让许多大臣有所反感,甚至连回过神来的皇帝都有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

    但是马士英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此刻也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

    “马首辅好大的威风啊。可是把这奉天殿当成您的府邸了!”一道带着嘲讽的声音响了起来。

    随着声音。一人从勋臣的队伍里站了出来。却正是忻城伯赵之龙。

    赵之龙作为崇祯皇帝钦点的镇守南京的三大臣之一,而且还是勋臣,在南京城的影响力自然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他们这些勋臣平时是不被允许插手国政的。但是他们依然拥有弹劾和检举大臣的权利。

    赵之龙承袭父荫,做了伯爵。虽然说文不成,武不就的,但是基本的眼光还是有的。

    他们这些勋臣之后,靠着祖宗余荫,世世代代被朝廷像养猪一样的养着,享受着荣华富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