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越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真实的自己,他就越无所畏惧我要补充一点,范跑跑之所以心理强大,还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我们看到电影里,只要一个军官大喊一声,“国家和人民在看着你们!”一群士兵就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慷慨赴死。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这句话把战场变成了舞台,而尸横遍野、炮火硝烟则是舞台的布景。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真诚地相信,战士的身份就是真实的自己,在国家和人民这些观众的注视下,他们必须按剧本要求演好这个角色。
同样,对于范跑跑来说,汶川地震的背景也构成了一个舞台。当所有人的目光投向他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中学教师范美忠,而是变成了一个以自己的行动对抗“伪道德”,高擎“真诚”和“自由”的旗帜向观众布道的斗士。他被骂得越多,那些“伪善”的人就越像个屠杀“真诚”和“自由”的魔鬼,他就越能焕发出对抗的勇气。
一个人在心理上越真诚地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真实的自己,就越具有勇气去做一切事情。印度的特蕾莎修女可以用一生去救助穷人,就在于她从未怀疑过,作为一个修女,必须在上帝的注视下为穷人送去福音。
我们的心灵被这个法则控制:一个人一无所有,他便一无所是范跑跑同学动用了一些心理保护机制,在“裸奔”的同时还搬来了“北大”之类的救兵,才让自己在心理上显得强大。不过,和房地产大佬任志强比,他们就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
人物:任志强
职业: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中国房地产大佬
心理强大事迹:经常放炮为高房价辩护,敢于成为全民公敌。
心理强大指数:★★★
裸奔并不需要多大的勇气,有时候只需要不要脸。所以,从古至今,“裸奔”在技术上难度并不高。不要说范跑跑这样自命的“自由斗士”,就是一个泼妇、一个小混混都可以轻松胜任。
但敢于成为“全民公敌”,仅仅不要脸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实力的支撑。
共产党员任志强同志在成为全民公敌的光辉道路上,有过一系列革命英雄主义兼革命浪漫主义的豪言壮语。比如,“穷人就该买不起房子”“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房价是门槛,买不起就别住在北京”等。
这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混账话,出自一个房地产商嘴里,可想而知,在一个贫富悬殊,很多人不要说做“房奴”,甚至连做“房奴”的机会都没有的社会里,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志强同志这不是欠抽嘛?
所以,任同志每有一句豪言壮语出来,在网络上都会响起一片骂声。在大连的一个论坛上,还有“房奴”以扔鞋的经典姿式向他表达严正的抗议,上演了一出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伊拉克被“人鞋炸弹”袭击的中国版。而任同学竟然也很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是“全国人民最想揍的人”。
那他的心理为什么看起来如此强大无比,天不怕地不怕,甚至连他的利益伙伴——政府也敢批评?
我曾注意观察过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上志强同志与别人的辩论过程。那一刻,我承认他有足够的理由睥睨一切。他在论证自己的“王八蛋”观点时,毫不慌乱,有理有据,有数据有分析,几乎无懈可击。而且,他还善于抓住对手的漏洞,一招击溃对方。
这样的人已经具有心理强大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基础上保持心理定力,在博弈时绝不让对手掠起自己的一丝情绪;对手向自己发出任何信息,都可以用自己的大脑进行解读并瞬间作出反应。
当然,志强同志还有显赫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这在心理上也变成了他的潜在实力。
除此之外,志强同志显得心理强大还有一个和跑跑同学一样的秘密:投入到了演戏的情境。他还借助了一种心理法术:把自己的混账话理解成“真话”,并想象自己是在向观众传播房地产业的“真理”。
一个自认为是在传播真理的人,如果他不具有心理优势,谁有?
有的聪明人之所以是个懦夫,是因为心里没有真正的自信
如果剥去价值判断,任志强的心理强大算是“成功人士”的高级版本了。不过,这样的心理优势在诸葛亮这种高人面前,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人物:诸葛亮
职业:三国时蜀国国务院总理兼中央军委主席
心理强大事迹:玩空城计骗过司马懿。
心理强大指数:★★★★
无知者无畏,但有知者更无畏。这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作家、外交家、木牛流马专利发明人诸葛亮先生在他的博士论文《论聪明和心理强大的关系及转化机制》中告诉我们的。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聪明却自以为聪明的人黑压压一片,望不到尽头。
按苏格拉底“我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的说法,“自以为聪明”的意思其实是“愚蠢到不知道自己愚蠢”和“愚蠢到以为别人都很愚蠢”。
在人际关系上会玩几个阴招、损招,会插科打诨,那只是小聪明,档次极低;中等聪明是了解人心定律,熟谙社会游戏规则,远祸晋身;大聪明是顺应天道,思索宇宙人生。
有一个现象很让人奇怪,有些人也很聪明、很博学,但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却不知所措,在危险面前颤颤发抖,一不小心就被“秒杀”。他们懂得那么多,还会害怕吗?
当然会!原因很简单,他们被利益和求生的本能劫持。在危险面前,他们没有用智力来抵挡,帮助自己化险为夷。外界控制了他们的内心——无论是利益,还是求生,绳子都由外界牵着,他们的智力不再起作用。在这样的状态下,心理上自然是软弱不堪的。
诸葛亮绝不是这种智力上的巨人、心理上的懦夫。他完美地阐述了:一个人可以在智力上厉害,同时在心理上强大。
原理并不高深:假如一个人真的在智力上非常厉害,并且已经得到了外界和自己的认可,这种“自信”就被带入了他的心理结构之中,使得心理结构得到填充,让自己在心理上也很强大。有些聪明的人之所以在心理上是个懦夫,就是没做到这一点。
诸葛亮最经典的心理强大案例不是舌战群儒,而是玩空城计。
诸葛亮从哪儿得来的胆量玩空城计?原因有二。
第一,实属无奈。身边没有大将,只有2500人马在城中。这么少的人根本就只能当司马懿大军的下饭菜。逃跑只有死路一条,按常规防守也守不住。因此,不如放手赌一把。
第二,他的对手是司马懿。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一个同样聪明绝顶的人,和诸葛亮同类,恰恰是同质的对手。
同质的对手有时候极难对付,有时候恰恰最好对付,因为双方玩的游戏规则是一样的。而不同质的对手,有时候却极难对付,因为他和你玩的游戏规则不一样,根本不按你的规则出牌。
放在空城计上,道理是这样子的:司马懿一看诸葛亮摆出城门大开并且还端坐城楼自如抚琴的架势,第一反应就是有埋伏。这样,他就按诸葛亮的期待出牌,诸葛亮也就有救了。如果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来,一看这种架势,管你埋伏不埋伏,第一反应就是杀进城去,那诸葛亮就完了。诸葛亮绝不会以这种架势来对付莽夫。
诸葛亮知道自己是什么,也清楚司马懿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就进入了一场博弈。
让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这颗智力高超的大脑在这场博弈中的简单运作过程。
(1)我既不能打也不能跑,那么要保住我自己,必须让司马懿退兵。
(2)如何让司马懿退兵?很简单,让他认为我有埋伏。
(3)如何让司马懿认为我有埋伏?玩空城计,制造认知的反差效应:正如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看起来空空的城池,可能在里面和周边埋伏着无数的军队!而司马懿知道我平生谨慎,不会轻易冒险。
(4)司马懿不是傻子,了解我诸葛亮,知道我不会轻易冒险,所以我冒险可能是一个计谋。
(5)那么,如何让司马懿相信我真有伏兵,而不是玩空城计?装!装得镇定自若,毫不慌乱,因为越不慌乱,越表明背后有实力支撑!
前四个环节对于司马懿来说只是雕虫小技,但他在决定性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却只能败下阵来。这就是残酷的心理较量,诸葛亮如果心理不强大,根本无法装得像,更不可能镇得住司马懿!
你看,关键时候装还是很管用的。关于伪装和心理博弈,在后面的章节我还会有更详细的分析和揭示。
理性之所以具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是因为它对人构成了一种真正的说服
强中更有强中手。诸葛亮的心理强大和苏格拉底又不是一个档次。
人物:苏格拉底
职业:古希腊哲学家
心理强大事迹: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不逃走,平静地喝毒酒而死
心理强大指数:★★★★★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指控不敬神和毒害青年,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他为自己作了辩护,但只是“无罪”的辩护。他并不怕死。
审判当然是不公正的。他的朋友克里托曾经到牢房里劝他逃走,并妥善安排了一切。但他拒绝了,还说服了克里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和来看他的人讨论严肃的哲学问题。
当毒酒端来的时候,苏格拉底镇静而毫无畏惧地一饮而尽。朋友们看着都流下了眼泪,而苏格拉底反过来安慰他们勇敢些。他慢慢地在屋子里踱步,然后双腿发沉,躺了下去,最后安详地闭上眼睛。他在死亡面前的冷静让人惊心动魄,绝对无愧于那个时代“最勇敢、最聪明、最正直”的人这一称号。
苏格拉底在心理上为何那么强大,以致在死亡面前都如此平静?原因在于,他的哲学思考、他的理性能力在力量上远远战胜了死亡。他的存在对于生死已构成一种超越,更不用说我们凡人所看重的那些世间荣辱。
而理性之所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它对人构成了一种真正的说服。这一点我在后面会详细讲到。
我们先看一下死亡在苏格拉底眼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图景。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如是记载,我忠实地抄录如下。
苏格拉底:死亡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之一。它或者是一种湮灭,毫无知觉,或者如有人所说,死亡是一种真正的转变,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
如果人死时毫无知觉,而只是进入无梦的睡眠,那么死亡就真是一种奇妙的收获。我想,如果要某人把他一生中睡得十分香甜、连梦都不做的一个夜晚挑出来,然后拿来与死亡相比,那么让他们经过考虑后说说看,死亡是否比他今生已经度过的日日夜夜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好吧,我想哪怕是国王本人,更不要说其他任何人了,也会发现能香甜熟睡的日子的夜晚与其他日子相比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死亡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们按这种方式看待死亡,那么我要再次说,死后的绵绵岁月只不过是一夜而已。
另一方面,如果死亡就是灵魂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如果我们听到的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如果所有死去的人都在那里,那么我们到哪里还能找到比死亡更大的幸福呢?
如果灵魂抵达另一个世界,超出了我们所谓正义的范围,那么在那里会见到真正的法官……如果你们中有人有机会见到奥菲斯和穆赛乌斯、赫西奥德和荷马,那该有多好啊?如果这种解释是真的,那么我情愿死十次。
这样对死亡的哲学思考是否让你觉得死并不可怕?也许,这只是哲学家的一种看法。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即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会使世界看起来是某种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
一个人大脑中的世界图景会对他的心理产生影响,即从智力结构“移”到心理结构;反过来,心理世界中的图景,也会“移”到他的智力结构,即心里面潜意识地怎么想,大脑就怎么认为。假如一个人认为社会上的人很友善真诚,那么,他就不会在心理上觉得别人总想着害人、坑人;如果他在心里面总感觉有人要害他,那在他眼中,很多人都不是好人。
但是,你也看出来了,苏格拉底并没有论证,而只是“设定”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严格来讲并没有诉诸理性。
但苏格拉底牛叉就牛叉在,他并不就此止步,不怕死并不是靠意淫,靠强迫自己相信死其实是一件美妙的事。在柏拉图的《斐多篇》里,他还进行了极为精彩的论证。
论证较长而且复杂,占去了《斐多篇》大量篇幅。在这里,我无法一一抄录,而只能把他的逻辑梳理如下:
(1)我们的欲望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真理,必须摆脱身体欲望的诱惑。
(2)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摆脱身体欲望,超越于可见的身体而专注于不可见的灵魂。
(3)人有身体和灵魂,死后无非是肉体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以及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
(4)对于一个超越了身体欲望而接近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的哲学家来说,人死时,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是纯洁的,它进入了理念世界,因为在他的今生,灵魂从来没有在肉体中封闭自己。而普通人的灵魂与肉体结合在一起或被肉体所封闭,因此死时并不能不受污染地脱离肉体,它们无法进入不可见的纯粹的理念世界,而会被拉回现实世界,只在坟墓和坟场里徘徊:那些影子般的幽灵就是这些还没有消失的灵魂。
(5)既然一个哲学家生时专注的是与灵魂联系在一起的理念世界,并尽力摆脱或已经摆脱了身体的欲望,而死只是灵魂彻底离开身体进入一个真正的理念世界的过程,那么生和死就只有这样的区别:生时,灵魂尚存在于身体;死后,灵魂彻底脱离身体进入纯粹的理念世界。
(6)这样,死不过是生的延续和超越而已,它是在一个人经过艰苦的哲学修炼后的自然归宿。这意味着,那些以正确方式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发地为死亡作准备,他们实际上终生都在期待死亡。
(7)那么,在这种长期为之准备和期盼的事情终于到来时,他们又怎么会害怕呢?
看到没有?多么牛叉的推理!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应对,不为环境和他人所操纵,并且能快速地作出判断,是一个人掌握自己命运的起点。
诸葛亮和苏格拉底虽然对于心理问题频发的当今社会来说非常遥远,但他们的存在表明:一个人如果心理强大,那么他在心理上和理性能力上都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生存高度!前面一个可以让谁都无法击败你,后面一个可以让你洞悉人心,看穿万物!
我们当然不会像诸葛亮那样指挥千军万马,也不会像苏格拉底那样一生都在进行哲学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心理强大呢?我尝试给出下面一些指标。
(1)不自卑。
(2)能够看穿他人的表演,以及一些圈套。
(3)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应对,不为环境和他人所操纵,并且能快速地作出判断。
(4)在很大的打击面前,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理智,因此从未被什么击倒过。
(5)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一直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绝不动摇。
(6)绝不患得患失。
(7)能理性地梳理、分析,客观看待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情。
(8)对自己适合做什么,有什么潜力,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准确地认知。
(9)宠辱不惊。
只要达到上述九个指标,我相信你已不再受心理脆弱的困扰了。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上,你已经有足够的心理优势、理性思考能力去应对各种挑战!
到底是哪些东西让人内心弱小?
面对任何让你在心理上自卑、屈辱、窝囊、无能、愤怒、恐惧的人和事,你的对手首先并不是别人,而是让你陷入如此境地的社会和心理法则。你需要意识到他们在你的心里是如何起作用的,在对手要利用这一点陷你于不利时,能预先作出防御,并迅速进行反击。
不了解游戏规则的人,在社会中只能迷路
你喝不上汤和郁闷的原因可能是你的能力问题,也可能是社会问题,但改变的前提是:你一定得知道是什么问题。
社会就是一个里面藏有很多金银财宝的迷宫,除非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否则迷路者永远没有份。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从踏上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已经成为一个盲者。
“路”就是决定金银财宝的归属,即资源分配的社会游戏规则。谁能看清、掌握、影响游戏规则,谁就能占有那些金银财宝中的一部分。这个游戏规则及其内容无非是权力、金钱、名气、关系、文凭、能力、脸厚心黑、吹牛拍马、拉帮结派……
这意味着,玩不了这些游戏,或不想用这些游戏规则来玩的人,在竞争中只能被淘汰出局,成为“失败者”,还要被俗人羞辱!你一定不会对那些俗人嘲笑理想主义者的场面陌生,或许你也是嘲笑者或被嘲笑者中的一个。
有一点需要注意,游戏规则怎么解释,怎么修改,虽然主要由实力决定,但当正义变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时,它对怎么玩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
道理很简单,政治需要论证自己的合法性,要装作很讲理,才有可能玩下去。而政治恰恰就压在社会之上,控制着社会。
这意味着,大家可以一起抢那些金银财宝,但政治和社会都要有一个规则,这个规则的意义在于,在它的运转下,谁得到什么,谁失去什么,都要让人服气。你赢了,大家认为理所当然,都服你;而你输了,也输得心服口服。这样才是和谐社会。
但如果你说,你是“官二代”,在父亲的荫庇下很轻松就可以做一个公务员,那只会撩拨起人民群众的怒火。这些东西不是你家的私人财产,无论是公开还是暗中操作,符合正义才是王道,世袭是不对的。
其他的利益也一样,比如房地产。房地产商和炒家把很多人逼成“房奴”,把更多的人逼得想做“房奴”而不得时,也为自己赚够了银子。他们靠的就是制度和政策。制度和政策有多重要?很简单,它们可以让一个人轻松地得到很多,另一个人得到很少,另一个人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社会该怎么玩才算正义,才能让大家无论输赢都服气?
政治思想的江湖上活跃着很多帮派,像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