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明天下-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部的战斗力不是那么强悍,可我们也知道,南京京营与漕运兵丁的战斗力同样一般。”

    “如此情况之下,让张献忠部与南京京营、漕运兵丁厮杀,对于我登莱新军来说,就是最为有利的。”

    “想要让局势朝着有利于我登莱新军的方向发展,我们还需要加一把火。”

    “皇上和朝廷不仅仅关注中原的局势,同样关注南直隶和江浙的局势,我们可以通过朝中的大人,向皇上提出建议,督促湖广各镇的大军,集结在东面,随时做出进击南直隶的态势,如此情况之下,我登莱新军进入徐州的时候,张献忠唯一的选择就是朝着淮安或者凤阳的方向进攻了。”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为政() 
南直隶,淮安府城,漕运总督府厢房。

    桌上摆着朝廷的敕书以及徐州州城告急的文书,还有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函。

    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漕运总督丁启睿,分坐桌子的两边。

    流寇张献忠部围攻徐州州城已经有数月的时间,州衙送来了数份告急的文书,张国维和丁启睿在是不是驰援徐州州城的认识方面,倒是完全统一,决定不驰援徐州州城,他们认为张献忠拥有四十万人,如果南京京营的军士与漕运兵丁驰援徐州州城,整个的南直隶将处于防御空虚的状态,如此情况之下,张献忠部突然进攻淮安、凤阳甚至是南京,大军短时间之内无法迅速驰援。

    说到底,张国维和丁启睿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崇祯八年,李自成曾经攻陷凤阳府城,结果时任漕运总督杨一鹤被朝廷斩杀弃市,守陵太监杨泽自杀,巡按御史吴振缨戍边,这件事情,两人的印象很深,他们可不愿重蹈覆辙,特别是丁启睿,身为漕运总督,直接负责江北四府三州的防御事宜,更是要小心谨慎。

    朝廷的敕书,语气严厉,要求张国维和丁启睿驰援徐州州城。

    徐州的位置很关键,漕运河流经过了徐州,如果张献忠占领了徐州,那么漕运必定受到影响,一旦漕运遭受到影响,则北方特别是北直隶的粮食等物资的供应将出现问题,皇上和朝廷应该是从这方面考虑,故而要求南京兵部以及漕运总督府驰援徐州,打败张献忠。

    严格说起来,徐州的防御事宜,直接由漕运总督府负责,漕运总督丁启睿直接承担责任,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可以坐视不理,不过现如今的局势不一样了,特别是李自成和罗汝才在开封府称王之后,南直隶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张国维与丁启睿必须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打败张献忠,护卫南直隶的安全,否则,南直隶的局势恶化,两人都不要想着善终。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点张国维与丁启睿都很明白,朝廷的敕书,需要考虑,但完全按照朝廷的敕书来指挥作战,还需要下面的人干什么。

    徐州州衙的告急文书不用说,都是老一套了,张国维与丁启睿不需要特别关注。

    让两人感觉到奇怪的,是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函。

    宋一鹤在信函之中,禀报湖广巡抚衙门按照皇上和朝廷的要求,调遣湖广各镇大军,陈兵黄州一带,防止流寇张献忠进击凤阳与庐州,且护卫湖广的安全。

    湖广的黄州府,紧靠着南直隶的庐州,距离徐州距离遥远,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宋一鹤为什么会写来信函,让张国维与丁启睿不是很明白,两人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有可能是宋一鹤接到了皇上的旨意,或者是朝廷的敕书,所以表明了态度。

    想要让湖广各镇的军队驰援南直隶,那是不可能的,宋一鹤身为湖广巡抚,仅需要负责湖广各地的安全,再说了,湖广紧靠着河南行省,整个的河南行省都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控制,湖广行省时时刻刻都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宋一鹤怎么可能调兵进入南直隶作战。

    相比较来说,南直隶安全很多,虽然曾经遭遇到流寇的进攻,可绝大部分还是安全的。

    张国维看了看丁启睿,叹了一口气之后开口了。

    “丁大人,徐州乃漕运要道,若是被张献忠攻陷,则漕运必定遭受影响,皇上怕是担心这一点,故而朝廷下了敕书,你看该如何的应对啊。”

    张国维身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实际上负责整个南方兵力的调遣,不过漕运总督府例外,漕运总督府直接对皇上和朝廷负责,独立拥有漕运兵丁,节制江北四府三州的兵力,不归南京兵部调遣。

    丁启睿也看了看张国维,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张大人,我认为张献忠就算是攻陷了徐州,也不可能长时间逗留,我大军在凤阳与淮安虎视眈眈,就等着他自投罗网,徐州地方不大,历来都有些贫瘠,张献忠部四十多万人,不可能维持下去,湖广巡抚宋一鹤大人写来了信函,让我想到了,张献忠部攻陷徐州之后,很有可能朝着湖广的方向进发,您看,徐州以北是山东行省,东面是河南行省,若是攻陷徐州州城,张献忠下一步的选择,要么是淮安或者凤阳,要么就是穿过凤阳进入湖广,所以说,我们暂时不要出动大军驰援徐州,可部署大军在凤阳一带守候,等候张献忠自投罗网。。。”

    张国维点点头,对于丁启睿的分析表示了赞同。

    “丁大人分析准确,依我看,江北四镇三州的兵力,主要还是部署在凤阳府一带,防止张献忠狗急跳墙,进攻凤阳府城,宿州一带,可以进行重点防御,若是张献忠部胆敢在凤阳府境内作乱,则予以彻底的剿灭。”

    丁启睿跟着点头。

    “张大人说的是,只是这南京京营的部署,是不是能够往淮安府城部署一些,漕运兵丁以及四镇三州的绝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到宿州一带,淮安府城的防御必定空虚,张献忠部若是突然进攻淮安府城,防御方面有些吃力啊。。。”

    张国维楞了一下,没有想到丁启睿会提出如此的要求。

    其实在南直隶的防御方面,张国维与丁启睿各有分工,丁启睿主要负责四府三州的安全,包括淮安府、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以及徐州、合州与滁州,南直隶所辖其他地方,以及整个南方的防御事宜,由张国维负责,要不是中原的局势彻底的混乱,张国维与丁启睿不会有什么交集。

    虽然皇上有明确的旨意,南京兵部与漕运总督府共同负责南直隶的防御事宜,抵御张献忠部的进攻,但张国维最为在意的还是南京城的安全,如果将南京京营的军士悉数抽调到江北,导致南京城的防御空虚,引来张献忠部的进攻,引发的后果张国维无法承担。

    相反,江北的四府三州出现什么差池,张国维不会承担主要责任,最多就是遭遇皇上和朝廷的训斥,主要责任还是丁启睿承担。

    所以在南直隶整体的防御事宜方面,丁启睿主要负责江北四府三州,张国维负责南直隶所辖的其他地方,除非是凤阳府城遭遇到威胁,否则张国维不必抽调大量的兵力驰援。

    “这个,丁大人,南直隶的整体防御你是清楚的,我看还是依照之前我们确定的计划进行,仓促的改变,恐怕带来意外。”

    张国维拒绝的有些直接,可能是担心丁启睿有其他的想法,他接着补充了。

    “丁大人,我以为,危急时刻,抽调部分南京京营以及其他各镇的兵力进入淮安府城守卫,还是有必要的,只是军士的数目不可能很多。。。”

    丁启睿略微的摆摆手。

    “我知道张大人的难处,能够抽调部分的兵力,帮助防御淮安府城,我就很感激了。”

    张国维和丁启睿的目光再次相撞,闪现一丝的火花,两人的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

    其实他们最为希望的,还是张献忠部能够往西面去,西面就是河南行省,张献忠部进入河南行省,可谓是皆大欢喜。

    终于,张国维带着关心的语气再次的开口。

    “丁大人,朝廷的敕书,措辞颇为严厉,我想丁大人还是要回复的,究竟该怎么回复,需要深思啊,皇上和朝廷不知道南直隶具体的情况,丁大人若是不详细的解释,恐怕被误解,当然,只要丁大人需要,我愿意在奏折上面署名,一同给皇上和朝廷解释。。。”

    丁启睿的脸上,终于也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感谢张大人的关心,我刚刚还在想着,如何给皇上和朝廷回复,您看我刚刚说的理由怎么样,南京兵部与漕运总督府,各自负责一块,情况紧急的时候,才会相互驰援,相比较徐州,南京和凤阳更为重要,若是这两地有失,张大人和我都无法向皇上和朝廷交待啊。。。”

    丁启睿的语气,同样很恳切,听着令人动容,可惜张国维的脸上,已经没有了表情。

    。。。

    张国维起身告辞,离开漕运总督府,他要马上赶回南京去了。

    丁启睿给皇上和朝廷的奏折上面,张国维最终没有署名,他带着愤怒的情绪,不可能在奏折上面署名,皇上和朝廷明明要求南京兵部和漕运总督府相互协助,共同负责南直隶的安全,可丁启睿给皇上和朝廷的奏折之中,依旧强调凤阳与南京的重要性,这岂不是向皇上和朝廷状告他张国维吗。

    职责所在,张国维的思虑当然不一样,他可不会全身心的帮助丁启睿,人家漕运总督府富得流油,不知道从漕运上面得到了多少的好处,那个时候怎么没有想到南京兵部,这个时候遇见麻烦了,就想要全力依靠南京兵部了,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

    张国维已经下定了决心,回去之后马上部署南京城的防御事宜,至于说江北四府三州,还是让丁启睿操心。

    

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还是凤阳() 
看见城墙上面满脸血渍的李定国,张献忠什么都没有说,大踏步走过去,给了李定国一个大大的拥抱,历时数月,终于拿下徐州州城,这让张献忠内心有了太多的感慨。

    徐州知州以及州衙的一些官吏被押解过来,满脸怒气的张献忠,不假思索的挥挥手,示意将这些官吏全部斩杀,一个不留。

    跟随在张献忠身后的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看向李定国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不一,刘文秀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眼神里面透露出来真正的钦佩和关心,艾能奇脸上也带着笑容,也表现出来真诚,但没有显露出来多少的关心,唯有孙可望,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眼睛里面没有笑容,嘴角还微微的上翘。

    当张献忠要斩杀徐州州衙所有被擒获的官吏时,刘文秀开口劝解,说是徐州知州等主官拼死抵抗,让义军损失颇大,可以斩杀,以儆效尤,其余的官吏则可以留下一条性命,让他们感恩义军的宽大,毕竟义军也需要人才,放过这些拼死抵抗的官吏,还可以直接影响到南方的读书人,告诉他们义军也是尊重和需要读书人的。

    刘文秀的劝解,让张献忠略微的犹豫,他当然知道李自成和罗汝才身边有了不少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帮助李自成壮大力量,做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时机,尽可能多的吸纳读书人,对于壮大自身的力量,有着莫大的好处,徐州毕竟属于南方了,读书人很多。

    张献忠还在犹豫的时候,孙可望站出来开口了,说是一定要斩杀徐州州城的所有官吏,义军数次劝降徐州城内驻守的明军,可最终都没有效果,现如今义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攻陷了徐州州城,怎么可能留下那些抵抗义军的罪魁祸首,今后义军还要攻打更多的城池,如果驻守城池的官吏都这样做,义军岂不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孙可望是张献忠四个义子之中的老大,威望仅次于张献忠,他开口之后,包括刘文秀在内的众人都沉默了。

    有些犹豫的张献忠,此刻下定了决心,命令义军军士斩杀被擒获的徐州州衙的所有官吏。

    张献忠下达命令的时候,刘文秀与李定国看了看脸上带着些许笑容的孙可望,他们的眼神都有些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徐州州衙,厢房。

    刘文秀和李定国进入厢房的时候,脸上带着微微的怒气。

    攻陷了徐州州城,清理战果的时候,张献忠下令由孙可望负责,在城内搜索躲藏的明军军士,愿意归降的明军军士一律进入义军队伍之中,不愿意归降的明军军士,悉数斩杀。

    张献忠的这道命令不是很明确,那就是义军军士在展开搜索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进入城内百姓的家中,按照规矩来说,原则上是义军军士是不允许进入百姓家中的,如果进入百姓的家中搜索,那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刘文秀看了看身上依旧有血渍的李定国,带着愤怒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义军军士不能够进入城内百姓的家中去搜索,孩儿刚刚看见好一些军士,进入百姓的家中劫掠,有些军士甚至是侮辱女人,若是任由他们这样做了,对我义军的影响很不好。。。”

    刘文秀还没有说完,孙可望进入了厢房。

    张献忠看了看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等人,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文秀,定国,我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我义军攻打徐州州城数月的时间,损失太大,军士进入城池之中,找寻明军军士,就算是进入百姓家中的去搜索,也没有多大的事情,如果我们一味的限制军士,他们心中的怒火就没有地方发泄,时间长了,我们都不好控制,况且我们本来就没有打算在徐州逗留多长的时间。。。”

    刘文秀和李定国沉默了。

    孙可望冷冷一笑,跟着开口了。

    “二弟,三弟,我正想着找你们,军士进入百姓家中,搜索明军军士,这是义父同意的,至于说有些军士进入百姓家中乱来,我自然是要惩戒,你们要是发现了,也可以告知我,我要是不处理,你们怎么处理我都无话可说。”

    “兄弟们跟着义父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攻陷了徐州州城,就算是在百姓家中搜索到一些财物,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刚刚义父也说过了,兄弟们拼死攻城,付出太多,如果进城之后,什么都不能做,那下一次我们攻打城池,兄弟们还会卖命吗。”

    “二弟,三弟,慈不掌兵,你们还是要跟着义父多多学习。。。”

    孙可望以老大的口气训斥刘文秀和李定国,压根没有顾及到两人的颜面。

    张献忠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好了,这些事情,你们就不要多想了,给军士一天的时间,明日开始,徐州城内留下少量军士,维持城内的秩序,其余所有军士退出城去,在城外军营驻扎,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进入城池之中。”

    看着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的情绪平稳下来,张献忠让身边的亲兵去找到艾能奇。

    。。。

    几分钟之后,张献忠看了看肃立在面前的孙可望等人,指了指桌案上面的文书。

    “根据斥候侦查到的消息,我们的处境不是很好。”

    “我们围攻徐州州城数月的时间,没有明军前来驰援,这说明他们彻底放弃了徐州,我们攻陷徐州州城之后,下一步本来是准备从凤阳进入湖广,占据湖广的黄州和武昌等地。”

    “斥候送来的情报显示,大明漕运总督丁启睿将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凤阳所辖的宿州一带,你们都知道,我们要是从凤阳进入湖广,必定要经过宿州,现在宿州有大量的明军,我们过去必定有一场惨烈的厮杀。”

    “如果我们选择退出徐州,从河南进入湖广,也是可行的。”

    “我们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进攻淮安府城,就在南直隶大闹一番。”

    “你们都说说吧,我们该怎么选择。”

    张献忠的问题提出来了。

    孙可望抬头,看了看刘文秀等人,咬咬牙开口了。

    “义父,孩儿觉得,索性就直接进攻淮安府城,淮安府城是大明漕运总督府所在地,我义军要是拿下了淮安府城,必定得到充足的补给,而且还可以招募大量的兵力,壮大自身的实力,这样我们就不弱于李自成他们了。。。”

    张献忠点点头,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刘文秀也抬起头。

    “义父,大哥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如果进攻淮安府城,就是孤注一掷了,淮安府城的东面是大海,北面是山东,南面是扬州府城,就算是我们拿下了淮安府城,很有可能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围攻,除非我们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否则还是不要轻易的进攻淮安府城。。。”

    刘文秀还没有说完,孙可望脸上就出现了不满意的神情。

    “二弟,那你的意思,我义军下一步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进攻,你该不会说我们从河南进入湖广吧。。。”

    刘文秀忍住了不快,看着孙可望开口了。

    “大哥,我的意思,就是从河南进入湖广,这样我们可以好好的修整一番,全力以赴的拿下湖广。。。”

    孙可望哼了一声,看着刘文秀开口了。

    “二弟,你想的太简单了,河南行省已经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控制,他们麾下的兵力达到了百万之众,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实力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贸然的进入河南,遭遇到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围攻怎么办,现在的闯王已经不是以前的闯王,李自成已经在开封府城称王,他明显就是想着吞并天下各路的义军,哪怕是面对衣服,李自成也是这样的想法。。。”

    刘文秀还要开口的时候,张献忠挥挥手。

    “文秀,你大哥说的有道理,李自成想着吞并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张献忠说完,孙可望跟着补充。

    “义父在各路义军之中的资格,远远强于李自成,当初各路义军举荐李自成为闯王,那是因为义父的谦让,不然哪里有李自成的机会,现在李自成在开封府城称王了,义父难道还要向李自成低头吗,退一步说,就算是李自成和罗汝才同意我们借道河南,我们也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帮助义父争口气。。。”

    孙可望的话语,让张献忠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好了,你们都去想想,义军下一步究竟是朝着凤阳进军,还是朝着淮安府城进军,只有这两个选择,其余的不用过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