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今天我要谢谢你,要不是你在闯王面前说那些话,闯王还不会那么爽快。。。”
“张副总管,快别说了,我看啊,是罗汝才将军自找无趣,本就没有想到攻陷开封府城的办法,还对您产生怀疑,谁看着都不会舒服。。。”
。
wxi7
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
第一门红夷大炮购买回来的时候,李自成亲自去看了,还专门摸了铮亮的炮管,脸上满是高兴和兴奋的神情,他本来还担心义军之中无人会操控红夷大炮,想不到张东涛早就上心了,从归降的明军军士之中,找寻了会操控红夷大炮之人,如此一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一万两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张东涛没有亲自经手,而是由牛金星和李岩两人经手,价格方面丝毫不差,张东涛还亲自宴请卖给义军红夷大炮的商贾,对他们表示感谢,银两是自己掏出来的,这让李自成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因为购买红夷大炮,进攻开封府城的时间自然需要推迟,李自成没有任何的意见,反而告诉张东涛不用着急,等到四门红夷大炮全部都到位了,再行展开进攻。
牛金星和宋献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他们大概是察觉到了,李自成与张东涛之间的关系真的不一般,不是他们随便几句话就可以离间的,所以他们对张东涛,也表现出来尊重。
至于说李岩,与张东涛的关系早就不一般。
第四门红夷大炮买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
张东涛没有闲着,购买红夷大炮的事情,需要高度保密,而且与之交易的商贾,更是需要绝对保密,要知道这些商贾,悉数都是吴宗睿安排的,要不然李自成就算是拿出再多的银两,也不可能购买到红夷大炮。
这一次,张东涛得到的命令更加明确,一方面要帮助李自成攻陷开封府城,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发展自身的力量,争取得到义军之中更多人的支持,且在关键时刻,这些人能够离开李自成,跟随在他张东涛的身边。
命令是商贾直接带来的,义军之中绝不会有人怀疑。
持续一个多月时间,商贾终于将四门红夷大炮,以及两白发炮弹全部运送过来。
义军购买的四门红夷大炮,全部都是老式的红夷大炮,这些都是登莱新军淘汰的火炮,没有经过特殊的改装,所用的炮弹也是实心弹。
虽然是老式的红夷大炮,但威力还是不小的,对于攻城拔寨的战斗来说,实心弹的威力不一般,如果是小型的城池,城墙很有可能被炮弹直接轰垮,就算是大型城池,其坚固的城墙也不可能长时间抵御炮弹的冲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张东涛将秘密抽调的四十名火炮手集中起来,开始了强化训练,这些火炮手之中,有十名是以商贾随从的名义加入到义军队伍之中的,这些人的身份,张东涛自然是清楚的,这些人不会真正的加入到义军队伍之中,攻打开封府城的战斗结束之后,他们就会离开。
这一次攻打开封府城的战斗,火炮手是关键,他们发展的炮弹必须准确击中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义军军士攻上城墙。
张东涛可没有想着用红夷大炮来轰垮开封府城的城墙,那样估计要耗费上千发的炮弹,吴宗睿在信函里面明确告诉张东涛,务必做到火炮轰炸与步卒攻城的完美结合,也就是在火炮轰炸开封府城城墙的时候,步卒必须朝着城墙的方向冲锋,蹲守在城墙的下方,等到火炮轰炸结束,趁着城墙上的明军反应不过来的时候,一鼓作气冲上城墙。
城内的明军绝不可能想到攻城的义军拥有红夷大炮,所以他们第一时间肯定是惊慌失措,而且红夷大炮准确的轰炸,也会让他们损失惨重,短时间之内失去抵抗的能力。
进攻时间的把握同样是关键,火炮手准确发生炮弹是关键,步卒把握时机迅速开始攀爬城墙也是关键,如果等到城墙上面的明军反应过来,能否攻陷城池就变得不好把握了。
训练异常的秘密,外围守卫的是李自成身边的亲兵,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包括罗汝才等人,除开张东涛和李岩,唯一能够进入训练场地的就是李自成本人了。
进攻开封府城的准备事宜,紧锣密鼓的进行,李自成的情绪大为转变,脸上每天都带着笑容,对麾下的态度也好了很多。
。。。
粮草变得充足,让洪承畴和高名衡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周王朱恭枵的大力支持,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特别是充足的银两,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军士的积极性。
接下来数天的时间,洪承畴的心情大好,他不再一味的守在寅宾馆,有时候也出去在大街上转悠,可惜这种难得的散心机会,让他感觉到难堪,皆因守卫府城的军士,军纪军规方面实在不行,时常有骚扰百姓的行为,有时候甚至是直接抢劫百姓的财物。
关键时刻,洪承畴不敢惩戒军士,数月的时间过去,守卫城池的军士普遍变得情绪低沉,焦躁,火气很大,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战斗,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守住开封府城,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点点的火星,就能够引发他们情绪的彻底爆发,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洪承畴不敢保证能够真正控制诸多军士的情绪。
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城外的流寇没有发起进攻,依旧是紧紧的围着城池。
这让洪承畴的心情愈发的好了,他抛开了诸多烦心的事情,专门在寅宾馆设立了酒宴,请河南巡抚高名衡赴宴。
来到寅宾馆的高名衡,脸色明显有些憔悴。
“高大人,数月时间过去,你我难得有闲暇的时刻,今日机会难得,我在寅宾馆备下酒宴,借花献佛,请你来赴宴,你我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高名衡脸上带着苦笑的神情。
“大人,流寇围困开封府城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依旧没有撤退的迹象,下官有些着急,这驻守城池的军士,情绪方面普遍都不是很好,城内的百姓也是怨声载道。。。”
洪承畴的脸上带着笑容,摇摇头开口了。
“高大人说的这些情况,我都知道,非常时刻,出现这些事情,也能够理解,我们只能够竭力稳定局面,我建议府县衙门,记住那些遭遇到劫掠百姓的名字,到时候我们想办法补偿他们一些银两,安慰一下他们,我已经给各级军官说过了,让他们安抚军士的情绪,尽量稳住所有的军士。。。”
高名衡点点头,有些无奈的开口了。
“也只能依照大人的意思了,下官给府城内的官吏说说,让他们注意一下。”
坐定之后,洪承畴端起了酒杯。
“高大人,你我同心协力,守卫开封府城,不敢说有多大的功劳,至少有苦劳,这杯酒我敬你,感谢你对我的大力支持。”
高名衡也端起酒杯,听见洪承畴的话语之后,连忙开口了。
“大人可不要这样说,下官乃河南巡抚,守卫开封府城是下官的职责,大人率领大军进驻开封府城,抵御了百万流寇,保住开封府城不失,应该是下官给大人敬酒。。。”
洪承畴挥挥手。
“高大人,你我之间就不要客套了,我们满饮这杯酒。”
两人同时喝完,洪承畴站起身来,亲自给高名衡倒酒。
“高大人,还好有周王殿下的支持,我想城外的流寇,怕是想死死的围困我们,等着我们粮草消耗殆尽,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能够轻松的攻陷府城了。。。”
高名衡一边站起身来,一边看着洪承畴开口了。
“大人说的是,下官也是这样想的,已经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流寇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若不是周王殿下捐献了钱粮,下官还不知道如今是什么局势。”
第二杯酒倒满之后,洪承畴的神情变得严肃。
“高大人,驻守城池的军士,情绪普遍变得焦躁,我以为,需要稳定他们的情绪,军士不知道流寇还要围困府城多长的时间,也不知道流寇究竟会什么时候发起进攻,若是他们的情绪爆发出来,开封府城就危险了。”
高名衡点点头,认可洪承畴的话语。
“下官也有这方面的担心,流寇围困开封府城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马上就进入腊月了,军士的情绪不稳定,城内官吏和百姓的情绪也不稳定啊。”
洪承畴脸上的神情依旧严肃,他端起了酒杯。
“高大人,我认为,皇上和朝廷不会不管不顾开封府城,新任的五省总督孙传庭大人,骁勇善战,曾经多次击溃流寇,已经过去几个月时间,想来孙大人也做好了准备,有了打败李自成和罗汝才的办法,到时候,孙大人从外围发起进攻,你我率领大军从城内冲出去厮杀,一定能够大败流寇,恢复开封府城的安宁。。。”
高名衡似信非信的点点头,各镇大军的情况,他是熟悉的,除非孙传庭重新招募军士,不依靠各镇驰援的大军,否则,打败李自成和罗汝才部,不过是幻想。
洪承畴知道高名衡的想法,也没有点破。
“高大人,不管如何,你我都要坚持,你我将李自成和罗汝才部死死的耗在开封府城,皇上和朝廷就能够从容的调度,时间长了,外界的局势一定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你我的出头之日了。”
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还有四天就是小年夜了,气候也变得异常的严寒,几乎每夜都要刮起北风。
寅时二刻,临时中军帐里面灯火通明,张东涛的神色严肃,看着面前的李岩等人。
攻城的所有事宜都准备完毕,卯时就要发起对开封府城的进攻了。
近两个月时间过去,义军军士歇息的时间够长了,修整完全到位,想必城内的明军军士,也变得懒散很多,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时机方面没有任何的问题。
“李岩,闯王和罗将军马上就要发起对南门的进攻,到时候,南门一定会集中大量的明军军士,其余的东门、西门和南门,会疏于防守,我们采用火炮与步卒结合的方式,对西门发起强势的进攻,一次性出动十万人的方队,就是要确保军士拿下西门,筹备了两个多月时间,消耗了无数的钱粮,你我必须要成功。。。”
李岩对着张东涛抱拳。
“张副总管放心,我一定率领兄弟们冲上城墙去,拿下开封府城。。。”
张东涛微微摇头。
“李大将军,你不必亲自冲锋,你是步卒的统领,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我已经告诫你身边的亲兵,务必保证你的安全,你的责任,是指挥大军攻陷西门,拿下开封府城。。。”
李岩有些感动,对着张东涛稽首行礼,什么都没有说。
。。。
“冲啊,杀啊。。。”
南门方向传来了吼声,张东涛看着李岩,神色肃穆的开口了。
“李岩,闯王和罗将军已经发起对南门的进攻,卯时我们准时发起对西门的进攻。”
说完这些话,张东涛走出中军帐,飞身上马,朝着部署红夷大炮的方向而去。
能否拿下西门,最为关键的就是火炮的进攻,西门防御的明军军士,人数不是很多,但他们可以凭借高大厚重的城墙,抵御军士的进攻,而能够对他们形成致命威胁的,唯有火炮。
张东涛离开临时中军帐,李岩没有耽误,跟随离开,朝着步卒集合的地方而去。
。。。
起床时间不长的洪承畴,已经来到了南门,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流寇终于发起了进攻,这也让洪承畴松了一口气。
还没有走上城墙,高名衡也匆匆赶来了。
“大人,流寇终于开始进攻城池了。。。”
洪承畴对着高名衡点点头。
“是啊,我们一直都担心,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展开进攻,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流寇应该是忍不住了,以为快要过年了,我们疏于防范,妄想在我们疏于防范的时候,一举拿下开封府城,还好我们早有准备,不让流寇得逞。”
“大人说的是,下官跟随大人到城墙上面去。。。”
洪承畴挥挥手。
“高大人,你不用到城墙上面去了,我来指挥作战即可,你去告知城内诸多的官吏,让他们稳住城内的百姓,让百姓不要慌张,让他们告诉百姓,大军一定会打败流寇。。。”
高名衡没有坚持,对着洪承畴抱拳开口了。
“那就劳烦大人费心了,下官这就去巡抚衙门,想办法稳住城内的百姓,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打败了城外的流寇,也好让百姓安然的过年。。。”
洪承畴和高名衡都很乐观,开封府城城墙高大坚固,加之周王朱恭枵赞助了大量的粮草和白银,守卫城池的将士奋勇拼杀,可以说城外的流寇没有丝毫的机会。
走上城墙的时候,前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音,天还没有大亮,城外的一切看的不是那么清楚,不过城墙上面,倒是有不少的火把。
洪承畴瞪大了眼睛,对着走过来的副总兵怒吼。
“城墙上面燃烧那么多的火把干什么,敌暗我明,这不是给流寇竖起靶子吗,我命令你,丢掉五成的火把,将多余的火把,悉数丢到城墙下面去,命令弓箭手,借助火把的余光,射杀城下的流寇。。。”
副总兵转身去执行洪承畴的命令去了。
被亲兵护卫的洪承畴,来到了箭楼。
箭楼是城墙上面的最高处,大规模进攻开始的时候,箭楼是最好发起进攻的地方,但也是进攻方重点关注的地方,无数的飞剑会朝着箭楼而来,洪承畴选择到箭楼去指挥战斗,愿意冒着巨大的危险,无疑是想着稳定军心。
城墙上面军士发射的弓箭不是很多,城墙外面的喊杀声虽然很大,但进攻好像不是很激烈,很快,前来禀报战况的副总兵,也说到了城墙外面的流寇,没有拼死朝着城墙的方向冲锋,他们距离城墙还有一定的距离,可嘴里呐喊的声音很大。
洪承畴感觉到奇怪,难道说流寇仅仅是做做样子,或者说还有其他的什么谋略。
很快,洪承畴的脸色微微的变化,他开口询问副总兵,除开南门,其余的北门、西门和东门,是不是有动静,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除开南门,其余的城门目前都很安静,而且副总兵也安排了不少的军士驻守,流寇没有机会攻上城墙。
洪承畴的内心有些不安宁,他命令副总兵坚守南门、抵御流寇的进攻,尔后匆匆走下城墙,准备到其他的城门去看看。
朱仙镇之战惨败之后,洪承畴对流寇的看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再轻视流寇,每一次的战斗都是竭尽全力,就算是流寇小规模的进攻,他也会全力应对。
正是这种谨慎的态度,让洪承畴屡次击败攻城的流寇,护卫了开封府城。
跨上战马的时候,洪承畴对着身边的传令兵开口了。
“你们马上到东门和北门去看看,若是发现什么异常,迅速禀报。”
十多名传令你迅速扭转马头,朝着东门和北门的方向而去。
拉起缰绳的时候,洪承畴略微思索了一下,对着留下的五名传令兵开口了。
“留下一名传令兵在我的身边即可,其余人全部到营房去,命令营房里所有的军士,做好一切的准备,一旦命令下达,他们必须要参与作战。”
四名传令兵扭转码头离开,正准备夹起马腹出发的洪承畴,想到了什么,他对着前方不远处的亲兵队长挥挥手。
“你马上去巡抚衙门,告诉高大人,流寇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没有发起进攻,这一次的进攻一定是精心筹备的,妄图一举拿下府城,我们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城内的百姓参与作战。”
。。。
天边已经出现一丝亮光。
乌黑的炮膛已经对准了西门的城墙和城门。
开封府城的城门,甬道早就被堵住了,就算是轰炸了城门,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军士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石块,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清理。
所以说,红夷大炮的主要目标,还是城墙上面的军士。
掌控红夷大炮的军士,不用张东涛担心,十名负责发生炮弹的军士,都是从登莱新军之中抽调的最为精锐的军士,他们弹无虚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眼看着卯时就要到了。
张东涛突然感觉到了紧张,进攻开封府城之前,他给闯王李自成提出了建议,采用围三阙一的战术,也就是重点包围南门、西门和东门,北门方向不要部署多少的军士,给城内的明军留下一条逃跑的路线,这样义军军士攻入城池之后,遭遇到的抵抗要薄弱很多,毕竟义军的最终目的是攻陷开封府城。
闯王李自成同意了张东涛的建议,在北门几乎没有部署多少防御的兵力。
开封府城的富庶,用言语是无法形容的,如果义军攻陷了开封府城,必定能够得到大量的补给,而且占据了开封府城,意味着义军迈出了掌控中原最为关键的一步。
内心里面,张东涛对吴宗睿的决定,还是有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纵容李自成和罗汝才部的力量壮大,要知道李自成和罗汝才部,总兵力已经超过百万人,盘踞在陕西、山西和湖广的大部分义军,都已经投靠和归顺李自成,让其力量更加的强大和雄厚。
尽管内心有不小的疑惑,但张东涛坚决执行吴宗睿的命令。
“张副总管,还有一百八十息的时间就到卯时了。”
张东涛看了看身边的传令兵,点点头。
“命令所有的火炮手,做好发射的准备。”
数名传令兵朝前前方的红夷大炮而去,两名传令兵留在张东涛的身边。
“卯时已到。。。”
“传我的命令,火炮开始进攻。。。”
传令兵举起手中的红旗,用力的挥舞了三下。
不远处的传令兵,看见了挥舞的红旗,开始大声呼喊,命令火炮手发起进攻。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响起。
张东涛举起了手中的单筒望远镜。
西门城墙的方向,出现了一团团的“晨雾”,那是炮弹集中